本文目录一览:
- 1、被击落的苏35战机
- 2、一次击落4架乌军战机!
- 3、最强“4++”代战机名不副实?
- 4、苏-34又被击落了!
- 5、风云骤变90架F16反击128架苏35
- 6、雪豹机载雷达为什么能探测那么远呢
- 7、空军就对才用6年的苏35“开刀”
- 8、一驾F22能打10驾俄国的苏35
- 9、俄军苏35战机挑战极限
- 10、美军F-22在叙利亚被俄军苏-35战机锁定并拍照,它不是会隐身吗?
被击落的苏35战机
被击落的苏35战机
据媒体报道,乌克兰空军的专家已经从苏35S战机中找到了关键的碎片,被送往了位于英国威尔特郡波顿唐城的政府国防科学技术研究实验室,美国英国研究人员花费了至少10天来对这些残骸进行研究。
残骸又被送往了美国内华达州,值得一提的是此次乌克兰向英国美国提供的碎片中,包括了苏35S战机的远程瞄准系统。
因为这一远程瞄准系统大多被保存完整,而从当天坠毁战机的照片上来看,苏35S战机的电子战系统也相当的完整。解放军曾向俄罗斯购买的24架苏35战斗机已经正式加入解放军战斗序列中进行服役。
不难看出向俄罗斯购买苏35战机的并非,只有中国,埃及已经下单购买。但是埃及的苏35战斗机并没有交付进行使用。所以此次苏35战斗机的核心技术遭到西方国家的破解,对于中国来说也提了个醒。
但是中国并不用担心过多,因为中国的苏35战斗机只有24架,并且中国已经没有继续向俄罗斯进行购买该型战斗机的计划。
歼16战斗机作为我国一款国产四代机,该型战机正在批量生产,而歼16战机在解放军战斗序列中的地位也是用来取代苏35战斗机的,歼16战斗机早已实现了全面的国产化。
虽然在外形上与苏27系列飞机还有着相当大的相似度,但是无论是航空发动机还是武器装备,还是航电设备,都已经实现了全面的国产化,所以歼16战机根本不用担心苏35出现的技术泄露带来的威胁。
一次击落4架乌军战机!
一次击落4架乌军战机!苏35为俄军战机正名,即将抵达伊朗之前因为伊朗的,武器禁运政策被解除。所以伊朗会怎么对,他们空军实力进行升级,这么久以来一直,都是广受外界关注的。而从伊朗能够进口的,战斗机种类来看。能给其提供的供应国,也只有俄罗斯及我们。
对此,外界一直在猜测伊朗,也许会选择来自,我们的歼10ce战斗机。因为我们的歼10ce战斗机,现在已经开始对海外国家出口了。并且从售价角度来看,歼10ce战斗机也更具优势。结果让人没有想到的却是,伊朗最终选择了,俄制苏35多用途战斗机。
据伊朗媒体报道的一则消息,可知俄罗斯即将要交付伊朗,完整的苏35多用途战斗机中队了。而且俄罗斯这次给伊朗,提供的是第一批24架的,苏35隐身战斗机。据悉,这些苏35多用途战斗机,之后会被部署在。伊朗中部城市伊斯法罕的,第8战术空军基地。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伊朗空军的重型战斗机,可以说完全依赖于,美制的F14雄猫战斗机。
只不过长时间的服役,已经使得他们的这些,F14雄猫战斗机的状态,出现了严重的下滑。也正是因为如此,所以伊朗其实急需,对这些战机进行升级。而随着进口的俄罗斯苏35多用途战斗机,马上就要进行交付了。所以伊朗空军也会,迎来一次脱胎换骨的升级。
除了伊朗的第一批,24架苏35多用途战斗机,快要完成交付引人关注外。苏35多用途战斗机,另一则好消息也是引起了,人们不少的关注。据外媒报道可知,俄空天军现在也大量的,在乌克兰战场上使用了,苏35多用途战斗机作战。并且在用其进行作战时,竟然还创下了惊人的战绩。
尤其是在最近的,一次空战中更是,一次击落了4架乌军战机。要知道这架苏35多用途战斗机,当时只挂载了4枚空空导弹。换句话就是说,俄军这苏35多用途战斗机,发射的空空导弹。其打击精准度竟然,已经达到了100%。
要知道苏35多用途战斗机,即使长期都被称作是,多用途战斗机,可其实这款战斗机还是,偏向于空优作战的。而这次被苏35多用途战斗机,击落的4架乌军战机。分别是两架米8直升机,一架米格29固定翼战斗机。
以及另一架还没被,确认身份的固定翼战机。要知道乌军手中,现在拥有的固定翼战斗机,数量其实并不多。除了有米格29战斗机外,再就是苏27战斗机。以及苏25攻击机,和苏24前线轰炸机。
值得关注的是,可以在空战中连打4架战机。已经足够证明苏35多用途战斗机,确实是具备了强大的实力。换句话就是经此一役,苏35已经为俄军战机正名。由此可见,其实苏35多用途战斗机,虽然只是一款4代机。但是其在近距离作战的过程中,超机动的优势却是非常明显的。
最强“4++”代战机名不副实?
最强“4++”代战机名不副实?
2022年2月,俄罗斯宣布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并在进入乌克兰之初便掌握了制空权,美国等西方国家为避免与俄罗斯发生正面冲突,也拒绝在乌克兰设置所谓的“禁飞区”,但俄罗斯军队却没能发挥出制空权优势,俄制苏35战斗机甚至在俄乌战场被击落。
这款苏35战斗机在问世时便被寄予厚望,研发公司甚至表示,苏35战斗机是世界最强大的“4++”代战斗机,即使面对第5代隐身战斗机也有能力与之一战。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也向俄罗斯采购了24架苏35SK战斗机,俄罗斯方面也对其性能进行改进,然而随着我们空军力量的不断发展,24架苏35SK变得鸡肋起来。
事实上,在2020年国内空军的比拼中,苏35SK甚至不敌我们国产的歼10C战斗机,这也是苏35SK首次在我们国内的对抗演习中落败。值得一提的是,恰恰是因为我们向俄罗斯引进苏35SK战斗机,也带埃及、伊朗等国家纷纷引进苏35战斗机,然而从苏35战机的种种表现而言,所谓的最强“4++”代战斗机的名号似乎名不副实。
在苏35刚刚亮相时,我们的确对其十分好奇,也非常期待,毕竟俄罗斯是传统的航空大国,军事实力也不容小觑,但苏35的实际表现却令人大跌眼镜。歼10C能够对其进行全面压制,在对雷达及火控系统感到失望后,我们又将目光转向航发系统,毕竟俄罗斯在这一领域也是佼佼者,但苏35在面对歼10C时并无明显优势,反观歼10C甚至能在关键性能上处于领先位置。
在这种情况下,我们也逐渐意识到,自主研发的战斗机,整体性能已经完全超越俄罗斯,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我们曾引进了24架苏35战斗机,但由于这款战机无法与我们的整体布局兼容,在性能方面的表现也并不亮眼,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苏35战斗机将完全失去作用。
不得不承认的是,这款战机仍然能够为空军部队带来许多参考与启发。以矢量喷口技术为例,相关技术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增强战斗机的机动性,在未来的空军发展中将越来越受重视,而俄罗斯在这方面已经具备非常成熟的技术,我们能够从维护、维修等工作中获得重要启发,为我们空军部队的这方面升级打好基础。
另外,美国已经将我们视作最具竞争力的战略对手,为维护自己的霸权,美国已经明确表示要在我们的周边区域塑造有利于美国的战略态势,在这种情况下,我们的外部风险将不断增加。当美国对我们进行挑衅时,我们完全可以派出苏35战斗机与美国空军对峙,这样能够避免美国对我们国产战斗机进行信息窃取。
尽管苏35战斗机存在许多不足,但面对美国战斗机仍有实力与之对抗,即使美军收集战斗机的相关信息,也只会得到俄罗斯方面的相关信息,我们的这一举动是阳谋,即使是美国也无可奈何。
苏-34又被击落了!
苏-34又被击落了!
俄罗斯又出现了严重的损失,在2023年3月3日下午的时候,一架苏34战斗机被击落。乌克兰方面声称这架苏34由他们击落,而且是使用S300防空系统击落的。
不过乌克兰的武器追踪OSINT小组表示,这架苏34战斗机是被俄罗斯友军击落的。俄罗斯方面声称两名飞行员都跳伞弹射,除了有可能被俄罗斯友军炮火击落之外,还有可能是因为故障导致的。苏34在俄乌战争当中的损失数量越来越多,战斗表现实在不如预期。
那么苏34从表面上看起来可以称得上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战斗轰炸机,为什么在实战当中表现并不算出色,而且屡次被击毁呢?
另外,我国从俄罗斯引进了苏27,苏35以及苏30,甚至从乌克兰引进了苏33的前身T10K-3验证机,基本上将苏27家族的所有大的改进版本都引进入到国内,为什么单独没有选择这架苏34呢?和很多人想象的不一样,苏34其实是最早诞生的苏27衍生版本之一。
苏27首飞于1977年5月20日,正式的服役时间是1985年,实际形成战斗力的时候都到了80年代末期,也就是苏联解体的前夕,相比于美国F15以及F14要晚了十几年左右。
1990年的时候,苏27IB验证机首飞成功,这也是苏34战斗机的前身,原本打算在2002年的时候就全面装备,也就是正式批量服役的时间和苏30差不多。但因为苏联解体的原因,俄罗斯一直推迟苏34的服役时间,到了2007年的时候才正式装备苏34。
苏34虽然是在苏27的基础上研制的,但实际上它和苏27基本上也只是外形有所相似,机身的结构是全新的。苏34在尺寸上要明显大于苏27,机头变成了并列双座座舱结构。
正因为此,它的机身内部容积相比于苏27要大上了不少,仅仅是空重就有22.5吨,相当于F15战斗机的正常起飞重量。而最大起飞重量达到了45吨,和当时俄罗斯使用的T90坦克相当,号称飞行坦克,正因为此它的正常载弹量就有8吨,载油量更是有12.1吨。
无论从哪方面来看,苏34都是一种几乎完美的战斗轰炸机,它和F15E以及歼16这样的双座版本战斗机还不一样,在多方面都为战斗轰炸机进行了专门的优化,底子是要明显好于这两者的。
但问题就在于,苏34仅仅只是在结构和气动设计上有足够的优势,最大的缺陷在于它的雷达航电系统以及武器系统。举一个非常简单的例子就是,苏34战斗轰炸机的整体雷达航电系统甚至是武器系统并不如我国的歼轰7A飞豹,更是无从和歼16战斗机相比。
这也直接导致在军事演习当中苏34的整体表现还不如飞豹战机,而飞豹战机可是和歼16有代差的。所以技术程度不够先进且缺乏优秀的精确制导弹药是苏34的最大问题,潜力相当不错,但是在俄罗斯手里无法发挥更大的战场价值。
理论上来讲,如果苏34战斗机能够换用歼16战斗机的全套设备,那么苏34绝对是全世界最强大的战斗轰炸机,而且没有之一。只不过问题在于我国的歼16战斗轰炸机本身也是一款载弹量巨大,航程也相当远的战斗轰炸机,并且在加油机的配合下,本质上和苏34没有太大的性能差距。
理论上来说,基于苏27研制的歼11系列以及基于双座版苏27的歼16系列足够我国空军使用。轰炸机方面则有轰6K家族以及还未曝光的轰20家族,可以说这样的体系相比于俄罗斯现有的体系是明显更有优势的。
就现实情况而言,俄罗斯并不需要苏34战斗轰炸机,因为俄罗斯之前采购苏34战斗轰炸机的一大原因就在于希望它能够取代稍显老旧的图22M3逆火轰炸机家族的地位,真正将它当做一种较小的轰炸机来使用。
只不过俄罗斯空中力量也只是规模堪称世界一流,技术和战术已经沦落至二流,现有的飞机序列实际上和苏联时代没有多少本质的差别。所以,苏30这样的多用途战斗机已经足够俄罗斯使用,苏34更多是在载弹量以及航程上有优势而已。
苏27家族虽然衍生了各种各样的型号,但有部分型号其实非常的鸡肋,甚至没有存在的必要。假设苏联还存在,那么苏34就是全世界最好的战斗轰炸机。但是苏联已经不存在,那么苏34自然也就成为比较鸡肋的飞机。
同理,出售给印度的苏30MKI也是苏27家族的鸡肋飞机。其实在国内还流传着这样一种说法,那就是俄罗斯的武器只有中国买了才算好。总之,苏34是一款值得惋惜的飞机,俄乌战争也算撕下了它的遮羞布和俄罗斯的遮羞布,看来俄罗斯军改任重道远,绝非一日之寒。
风云骤变90架F16反击128架苏35
风云骤变90架F16反击128架苏35。
乌克兰媒体报道,乌空军高层高调宣布,即将正式装备美制F-16战斗机作为其主力作战飞机,乌方声称首批一次性接收12至18架,之后将陆续达到6个中队90架战机的机队规模。
这批二手F-16战斗机将来自荷兰、丹麦、挪威和比利时等北约国家,乌克兰方面最后还透露这批战机将不通过国家间渠道直接转交给乌军,而是先集合到波兰的某处空军基地之后“统一转交”给乌克兰空军。
虽然首批次战斗机军援的数量并不多,但对乌克兰空军来说也属于“雪中送炭”般弥足珍贵,乌克兰空军在“特别军事行动”爆发后不久就遭到俄军“迎头痛击”,在和俄空天军的正面对决中,乌空军本来为数不多的苏-27战机和米格-29战机在战斗中损失殆尽,连负责对地攻击的苏-25攻击机都已难以出勤执行作战任务。
再加上乌军在此前的军事行动中,几乎将国内S-300防空导弹的远程拦截弹尽数打光,剩下部分“道尔”野战防空系统和西方援助的“中近程防空导弹”系统,无法为乌克兰军事单位和要地防空提供绝对空中安全保障。
尤其是近日俄军出动“匕首”导弹空袭基辅市区,更证明了以“爱国者”防空导弹为代表的西方武器连基辅市区都无法保全。
有统计显示,为了拦截俄军米格-31B战机发射的多枚“匕首”高超音速空地导弹,“爱国者”反导系统在短短的两分钟时间里发射了32枚拦截弹,但所有拦截弹竟然无一命中,但这32枚拦截弹的造价已经接近1亿美元,也就是说俄军仅仅应对一次空袭行动,这让西方军援的1亿美元就“打了水漂”。
不过,1亿美元要采购2架二手F-16战斗机则绰绰有余,而且F-16战斗机作为重要空防力量能够起到的作用,远胜于机动能力低下的“爱国者”防空导弹系统。此前乌军重要基础设施、弹药库房和军工生产基地多次遭遇俄空天军空袭打击,但除了部分低空飞行的俄军战机被乌军单兵防空导弹击落,俄空天军在乌克兰境内上空的损失并不大,但仍然有两大隐忧:
第一,俄军缺乏空中预警平台和空中指挥能力。回溯乌克兰危机爆发一年来的制空权争夺,俄罗斯空天军在战术与战役方面对乌军实现了全面的压制,具有绝对优势。
但在战略制空权方面,俄空天军未能在整个乌克兰空域实现优势性的压制,尤其在美欧国家大量防空武器系统进入乌克兰之后,我们看到,在俄罗斯摧毁了乌克兰主要军用机场和主力战斗机集群的背景下,仍能见到乌军米格-29和苏-25战机从临时改造的野战机场起飞,偷袭俄军阵地和后方补给基地。
也就是说,在乌克兰战场上,俄罗斯尚未获得全面的战略制空权,乌克兰军队仍然可以在部分空域组织反击,让俄军丧失对战场全境空域的全面控制,这是非常危险且极易造成更大被动。而造成这种被动的主要原因是俄军缺乏现代化的预警指挥战力,俄空天军的电子战打击能力依旧薄弱,而且俄军对乌克兰境内的军民用机场等目标的打击明显投鼠忌器。
乌克兰危机全面爆发前,俄名义上拥有4173架军用飞机,这一数字远比乌克兰的318架要多得多,但是,俄军战机中二代和三代战机占比高达91%左右,苏35战斗机仅有128至132架,苏30各型号战机不超过300架,五代机苏57至今不超过13架,这样的总体实力还受制于俄罗斯庞大的国土防空需求。
换句话说,俄方战斗机和军用飞机要均摊到所有领空防御任务中,就不可能抽调所有战机投入俄乌冲突战场。因此,俄空天军的第二个问题就是他们的制空力量实力不足,一旦乌克兰军队获得一定数量的F-16战斗机,俄空天军恐会出现兵力不足。
西方国家认为,要拦截中高空飞行的俄军战机,F-16战斗机或许是一个可行方案。该机可以装备AIM-120先进中距空空导弹,这是为数不多能够对俄军战机带来实际威胁的空射武器。
不过,让长期习惯于操作苏系作战飞机的乌克兰飞行员短时间内适应F-16战斗机谈何容易,即使不需要从熟悉的西里尔字母界面过渡英文界面付出过多学习时间,想要快速掌握F-16的飞行特性并拥有驾驶F-16战斗机和俄军飞行员的苏-30、苏-35等重型战斗机对抗,也绝非易事。
而且大部分乌军飞行员还没有摸到F-16的真机,只能在模拟器上学习飞行,想要这些F-16战斗机获得战斗力,显然无法一蹴而就,有可能需要耗费大量的时间,最终仍然无法和训练成熟且装备占优的俄军飞行员一较高下。况且,俄军的苏35、苏30SM战斗机都可以配备超远程空空导弹,他们作为俄军的“杀手锏”,可以随时打击乌军的美国造飞机。
为了让乌克兰飞行员早日开上F-16,葡萄牙率先宣布将使用本国的F-16战斗机来培训乌克兰飞行员。然而,乌克兰空军很可能会浪费葡萄牙的“一片苦心”。
在基辅当局即将获得F-16战斗机的新闻爆出后,有美国媒体直接上前“打脸”,直言乌克兰有可能会“糟蹋了好东西”,这些F-16战斗机交给乌克兰,会破坏这款战机良好的“声誉”。美国空军部长肯德尔则直接表示,将F-16战斗机交给乌克兰空军,实际上对俄乌冲突战局不会造成根本性改变。
雪豹机载雷达为什么能探测那么远呢
雪豹E雷达探测距离400公里以上是配合射程400公里的KS-172/R-37超远程空空导弹设计的,攻击对象是预警机.据专家推算,此雷达在100公里左右可发现F-22,而新型的R-77M空空导弹最大射程100公里,不可逃逸区70公里,可满足对F-22进行超视攻击.而F-22的AIM-120C-5新型空空导弹最大射程只有95公里左右,不可逃逸区70公里左右,F-22虽然可以在150公里早先发现,苏35BM,有充足的时间抢占攻击位置,然后也要待苏35BM发现它的时候才能首先发动第一轮攻击.而第一轮攻击不在导弹的不了逃逸的距离内.苏35BM就有机会在不可逃逸的距离区域与F-22对射,鹿死谁手未可知也.退一步说,两家苏35BM对抗一架F-22,当一架苏35被F-22击落时,另一架苏35就有机会将F-22击落.如果没有雪豹E雷达,连还手的机会都没有.至于雪豹E的探测距离问题,这是个死数据,吹牛对销售是没好处的.购买方是要验证的.不要认为美国人搞不出来的其他国家就搞不出来,无源和有源机载相控阵雷达都是苏俄首先开发出来的.美国的机载相控阵雷达技术还是日本转让的F-2雷达技术.美国的空间站设备和大推力火箭发动机都是从俄罗斯进口的,F-22的弹射座椅就是请俄罗斯专家设计制造的.
使用长波段,大气中衰减得慢,但精度低,到150公里的地方才能分辨3m2的目标。所谓最大是他把能量集中到一个方向测得的,拿出来吹吹。另外400公里不算远,F22的APG77的被动模式可探测463公里以上目标,和可以瞬间把能量集中过去分辨,精度极高,而且对方不能报警
空军就对才用6年的苏35“开刀”
空军就对才用6年的苏35“开刀”
2023年2月初,开年才过了30多天,我国就有网友发现空军的苏-35出现了变动。有细心的网友发现,2019年在开苏-35的飞行员雷鸣,至2023年就已经在开歼-16。而此时距离中国购买苏-35,仅过去了约6年时间。
那么空军这么快对苏-35开刀,到底有何深意呢?
其实飞行员雷鸣从苏-35换飞歼-16很正常,因为他隶属的部队就不简单,为空二师。空二师成立于1950年,成立没多久就参加了抗美援朝,是中国历史最悠久的航空部队之一。该航空师曾被中央军委首长亲自题字“南疆雄师,长空利剑”,绰号“南霸天”,是中国最精锐的空军力量之一。
2017年时该师改编为空6旅,依旧奋斗在中国空军第一线。
也就是说,飞行员雷鸣开的战机,从某种程度上能表明中国现在认为自己最先进的战机是啥。而苏-35,很明显是比不上中国现在的歼-16的。所以空军拿歼-16开刀,也是中国军工技术进步的体现。
歼-16可迭代升级
其实来看,苏-35有3个地方无法和歼-16相比。一是升级能力,二是后勤,三是情报。
在第一点上,苏-35作为俄罗斯生产的战机,在交付给中国后就基本定型了,中国当年拿到的苏-35是啥样现在也依旧是啥样。
但歼-16可就不一样了,相关航空技术如果有突破的,新一批的歼-16就能装上去。所以虽然中国生产的这300来架歼-16都叫歼-16,其实里面有比较多的差别,这就导致了这些歼-16一直处于技术迭代的状态,战斗力在变得越来越强。
而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更进一步的利用了这一优势。相较于科技靠“考古”的俄罗斯,中国在长达几十年的科研投入下,自21世纪后就开始了收获成果。于是这些年中国的科技发展速度非常快,每年航空领域都有一大堆的突破。到了2023年,歼-16的性能早就超过了苏-35。
随着时间推移,歼-16这种可以升级迭代的优势会越来越大,不知不觉间就会将苏-35的性能远远甩在后面。那么空六旅作为中国空军精锐,用上了更好的歼-16理所当然。
歼-16的后勤供应
在第二点上,就和这两款战机是否自主有关了。苏-35作为从俄罗斯购买的战机,当初进口的时候有一批备件,随着时间推移备件越来越少,那么它在后勤上就会有不足。当苏-35所有备件都被用完,要么退役,要么从俄罗斯买一批新的备件,亦或者是拆掉已经退役战机上还能用的备件,修修补补又三年。
而现在看看俄罗斯被拖在乌克兰战场上,自己的弹药一度出现短缺,就知道武器后勤这玩意儿靠别人有多不靠谱。一旦帮你负责后勤的国家出点什么事,那后勤就极有可能断掉。
苏-35作为一款性能上不如新下生产线的歼-16的战机,在后勤上还有缺陷,那空军在用的时候自然会有担忧。
反观歼-16,作为我国完全国产的战机,它的后勤问题压根不需要担心。一旦爆发战争,在产能足够的情况下歼-16随时都有足够新的备件使用。
有了坚实的后勤,战斗机的战斗力就能得到最充足的保证。
最后的情报方面,苏-35可不止是中国和俄罗斯在用,还有埃及也装备有苏-35。
虽然俄罗斯卖苏-35都会卖阉割掉一部分性能的猴版,或者是根据客户需求的“定制版”,但是苏-35战机的框架依旧在那。
苏-35的泄密问题
因此苏-35本身有很大的泄密风险,俄罗斯和中国能保证手里苏-35的秘密不漏,但其它客户可就说不准了。尤其是战机信号特征这一类东西,被别的国家搞到手,会使得它在对峙的时候被对面针对。
而且苏-35还有很多潜在用户,比如说伊朗、印度等等。随着时间推移,如果有更多国家买到这款战机,苏-35也就更容易被一些国家了解得一清二楚。因此在未来,苏-35基本是毫无秘密可言的,作为二线战机还合适,但要是放在一线,那中美战机在中国周边海域对峙时,我国很容易吃亏。
相较于苏-35,歼-16在保密性上就要高很多。
首先得益于歼-16的升级迭代能力,其它国家要想完全了解歼-16会很难。毕竟国外没人知道自己面对的歼-16是哪一批次的产品,也就很难知道它上面雷达、火控、或者是机身结构上有没有啥特点或问题。
其次中国的保密措施比较严格,就上到下有严格的秘密管理制度,也有很严格的惩罚机制。另外那句“泄密必被抓,抓到就杀头”过于深入人心,所以中国民众也有很强的保守国家机密的意识。
最后也是最关键的问题,那就是中国的歼-16从来没有对外出售过。这也就意味着其它国家要想知道歼-16的参数等信息,得从中国方面下手。而面对着中国方面严格的保密措施,这无疑加深了它们探测歼-16秘密的难度。
所以歼-16是一款非常适合放在一线进行对抗的战机,敌方不知道它的各方面性能或问题,也就很难针对它。而歼-16的性能也足够先进,在这种情况下自然要将它派遣到最艰难的环境去。
所以我国最精锐的航空部队,装备有比较先进的歼-16,至于我国以前购买的苏-35,机体还半新,现在退役并不现实,最大的可能是退到二线部队。
一驾F22能打10驾俄国的苏35
别信,F22是隐身战斗机,机形上主要是融合机身设计,机载武器全藏在机身内,非传统意义上的格斗战斗机(制空战斗机),能击落10架苏35,就吹吧。F22最大的优势就是隐身,真正空中近距格斗恐怕不是苏35的对手,隐身对伊拉克这样的小国还可以,对世界上的大国恐怕都不行,何况世界上拥有隐身技术的国家非美国一家,凡具有该技术的国家,都拥有发现和攻击F22的能力。
俄军苏35战机挑战极限
俄军苏35战机挑战极限
俄罗斯空军苏35战机在黑海沿岸拦截进入敏感空域的波兰L410巡逻机,引发了空中冲突的惊险一幕。这种几乎不要命的“空中冲锋”战术,让外界回想起历史上的经典事件。苏27战机家族第一次亮相时,就以类似的“外科手术刀”的空中接触方式震撼世人。
苏27战机的后续改进型号,如歼16、苏30和苏35,在空中拦截方面展现出卓越表现。然而,美国军方多次指责俄罗斯的拦截动作过于危险和不专业。俄空军苏27战机甚至在黑海上空拦截美国捕食者无人机,以空中放油的方式将其击落。
苏35战机作为4代半战机,具备出色的飞行操控能力,即使在中低速情况下也能灵活应对。其低速劣势已不再存在,反而可以利用多种拦截战术来接近低速飞机,对其实施拦截。这使得喷气式战机在拦截和驱赶螺旋桨飞机时不再处于明显劣势。
事件中,苏35战机通过气流扰动的方式,让被拦截飞机无法保持正常飞行。由于苏35所装备的强劲发动机,接近低速飞机时产生的气流变化相当于刮了一场大风,给被拦截飞机带来极大困扰。这种战术让苏35战机不再需要考虑空中撞击,而且也让北约国家对于接近俄军机保持谨慎。
尽管这种“空中冲锋”战术风险极高,但俄军苏35战机的飞行员们以其勇敢和大胆的行动频频引起关注。他们的举动展示了俄军空中力量的霸气和实力。然而,我们也应该警惕这种冒险行为可能带来的后果,毕竟安全始终应该放在首位。
在这次俄军苏35战机拦截波兰L410巡逻机的事件中,苏35战机几乎与波兰军机擦肩而过,仅相差5米,险些发生灾难性碰撞。由于苏35战机所带动的高速气流影响,波兰军机遭受强烈气流压力,几乎失去飞行控制,最终被迫在罗马尼亚机场紧急迫降。
这一系列事件中,不仅展示了苏35战机的飞行性能和技术优势,也引发了对于空中冲突和拦截战术的讨论。虽然苏35战机在技战术上取得了显著突破,但过于冒险的飞行行为仍然存在风险,可能导致严重后果。
俄军苏35战机的空中冲锋战术给人以震撼,然而,我们必须认识到,飞行安全是军事行动的首要考虑因素。在处理类似事件时,必须尊重国际空域规则和安全准则,避免过度冒险的行为,以保护飞行员和平民的生命安全。
对于国际社会而言,这次事件也提醒我们,军事行动中的冲突与对抗需要谨慎对待,以免引发不可预料的后果。促进国际间的对话与合作,建立相互信任和安全的机制,是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关键。
在这样一个紧张的地区,各方应该保持冷静和克制,通过外交渠道解决分歧,避免进一步升级冲突。只有通过合作与对话,才能实现地区的和平与发展。
总之,俄军苏35战机展示了空中冲锋战术的霸气和实力,但其飞行行为也引发了安全和国际关系的担忧。我们必须认识到军事行动中的风险,并寻求通过对话与合作解决分歧的途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确保地区和平与稳定的可持续发展。
美军F-22在叙利亚被俄军苏-35战机锁定并拍照,它不是会隐身吗?
美军并不想和俄军发生正面冲突,宣扬f22被苏35锁定拍照只是俄方单方面制造的政治宣传噱头。隐身并不是说绝对看不见,而是很难被发现。用科学的叫法,称之为“低可探测性目标”。第四代隐身战斗机主要强调的是雷达隐身和红外隐身性能,即很难被雷达和红外线探测到。相比传统的战斗机,隐身战斗机的雷达反射面积低两个数量级以上。这种优势使得敌方雷达的探测距离缩短到现在的1/4~1/5甚至更短。在实战中这种优势绝对是压倒性的,对方根本没有任何还手之力。f22被苏35发现时已经进入目视距离,如此近的发现距离在实战中毫无意义。现代化空战基本上是超视距作战,如果双方在实战中遭遇苏35只有被f22吊打的份,根本连对方的影子都看不到。
远距离F22雷达强,确实能首先发现苏35,但近距离,苏35的机动性远远超过F22
隐身是对雷达而非人眼而言的,它所谓的隐身只是缩小了雷达反射面,从而不易被一般雷达发现而已。苏—35装备了更为先进的米波雷达,F-22自然逃脱不了它的视线,也就隐不了身了。
我觉得俄罗斯或是中国,都很想对美国的f22隐形战机的隐身性能的防患有所突破,作为俄国说锁定美国f22战机的消息也许是个心理战,可靠性不大,因为f22还没有经历过实战部暑,最近好像在中东部暑了f 35战机的消息。
如果隐身这么容易就能被破解,被你说的这么不堪,中俄也没有发展自己的隐身战机的必要,
自从美国F-22诞生以来,俄制顶尖战机苏-35与它的“对垒”就一直没有消停过!比如前不久,军迷们还在网上热议美军F-22在阿拉斯加海岸拦截苏-35战机的事情,笔者也曾因此而写了一篇文章。大概意思是说,如果美军F-22近身警告苏-35战机,那就是一种愚蠢且危险的行为。当时这种说法遭到了很多美制武器军迷(美迷)的吐槽,认为这是小看了F-22的战斗力。在对战情况下,苏-35根本不可能发现F-22战机,如果不是F-22主动靠近,它早就被击落了,事实真是如此吗?
其实,都用不着笔者反驳,这种美军F-22不可能被苏-35发现的理论,马上就被最近俄军的一则消息打脸了!2018年9月24日,俄军媒体曝光了一组照片,内容是一名俄罗斯飞行员在叙利亚执行任务时,拍到的了美军F-22“隐身”战斗机的身影!很多人肯定会纳闷,苏-35难道是自带相机吗,它拿什么拍的?原来,这位俄军飞行员是利用战机上的跟踪(IRST)和红外搜索系统“拍”到的F-22战斗机。也就是说,F-22的隐身神话被彻底打破,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仔细分析这组照片就会发现,它最令人惊讶的地方是距离已经近到可以目视!换句话说,苏-35已经发现并“拍照”,按道理也能展开攻击!不过,众多美迷这时候又跳出来解释了,他们认为这架美军F-22是故意出现在俄军苏-35战机面前的,因为根据他们的判断,F-22拥有超视距攻击性能,所以自然会在百里之外就发现苏-35战机...那问题又来了,既然F-22远距离发现苏-35战机,又为何会凑近到目视距离被锁定,这可是在战场上...
另外我们可以根据俄飞行员介绍得知,如果他能用IRST系统拍到F-22的身影,就证明他有多次锁定并击落F-22的机会!作为这个说法,美迷又给出新的解释,他们认为美军这架F-22执行的是拦截任务,所以必须与苏-35战机近距离接触。当然,此时的俄军飞行员很“不要脸”的拍下了照片,然后拿出来炫耀!如果按照这种解释,那世界上所有的战机都会隐身了,一旦被锁定,都会说一句话“我是故意出现在它面前的...”,这个方法绝对百试百灵!
话再说回来,相比之下,叙利亚上空的形势远比海岸线拦截军机要复杂危险的多!一个是战场,一个是“不礼貌”式伴飞,如果美军在叙利亚战场上都能派出F-22“隐身”战机去拦截苏-35战机,那到底是真傻还是假傻呢?众所周知,F-22战机的最大特点就是隐身,美军在战场上放弃隐身优势,“现身”与苏-35对抗,这怎么说都有点滑稽。更何况,苏-35战机如此近距离用IRST系统锁定并拍照,也算是一种攻击行为吧,F-22对此能不做任何反应?
总而言之,如果是美军F-22战机早就发现了这个行为,第一时间会进行反击,那之后第二天的新闻上就会出现这样一幕:美国国防部发布消息称,一架俄军苏-35战机在叙利亚上空被美军F-22战机锁定驱离或击落...然而,我们并没有看到这样的消息,这就说明此事件只有两种可能性:第一美军F-22被拍照,但它并没有发现苏-35战机;第二发现并逃窜,美军不想公开此消息,是害怕砸了F-22能隐身的牌子,否则怎么只有俄方报道,而美军却沉默不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