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软收购暴雪 中国,动视暴雪是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14:55:58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腾讯有微软股份吗

有。根据腾讯官网查询,腾讯微软将以每股95.00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交易总价值687亿美元,因此是有微软股份的。微软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全现金交易总价值687亿美元,交易完成后,微软将成为仅次于腾讯和索尼的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

微软收购暴雪是什么并购类型

是纵向并购。微软是一家专注于软件开发的科技公司,暴雪是一家专注于电子游戏开发和发行的娱乐公司,在产业价值链上,微软和暴雪分别处于不同的环节,纵向并购指的是一个公司收购了在同一个产业链上的不同环节的企业,微软收购暴雪的行为符合纵向并购的特点,微软通过收购暴雪,可以在游戏开发和发行领域扩展自己的业务,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产品和服务,并购有助于微软在游戏产业中增强竞争力,实现更好的协同效应。

微软收购暴雪账号怎么办

账号当然是不会被收回哒,只是这个账号隶属的老东家换了一个,对玩家来说不会有什么影响的。
【相关拓展】
2022年1月18日,据外媒报道,微软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收购游戏巨头动视暴雪,交易价值达687亿美元,这是微软有史以来交易价格最高的收购 。微软预计本次收购将在2023年完成。
可见微软在收购公司、拓展企业业务发展深度、广度方面是下足了功夫。也可见微软这个公司是非常有头脑的,其收购的产业几乎涵盖了未来最受欢迎、需求最大的几个方向。收购公司也让微软的企业规模越来越大,在相关产业的服务上可以互相联动互补,降低成本。是非常有意义的一件事情。

微软收购暴雪对索尼的影响

索尼称微软收购暴雪这是“威胁游戏生态系统”。微软则认为,这对玩家和良性竞争都有好处。微软的逻辑是,首先,收购之后,动视的游戏首发上XGP,这对于玩家来说是有好处的;其次,索尼的第一方独家游戏目前都没上PS Plus,微软这么做会刺激索尼的第一方游戏首发也上PS Plus。

微软收购暴雪的支付方式有哪些

现金。根据查询今日头条信息显示:2022年1月19日,微软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全现金的方式总计687亿美元的价格收购动视暴雪。

巴菲特10亿美元抄底动视暴雪,这番操作究竟有何深意?

意味着股票行业将有大的改变甚至是面临重新洗牌。巴菲特作为股票之父对经济金融市场的分析一直都很犀利独到。此次这番动作肯定暗含深意。
这番操作的深意就是抢在微软之前入局动视暴雪,因为在巴菲特买入10亿股票之后,暴雪就被微软收购了,这也说明巴菲特非常看好被微软收购后的暴雪,算是一种超前的投资了。
证明他已经看好了,至少知道已经见底止跌了,之后就相信公司发展。
巴菲特10亿美元抄底动视暴雪,这番操作究竟有何深意?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近日包含“股神”巴菲特集团旗下的伯克希尔·哈撒韦、世界最大对冲交易基金桥水、高瓴HHLR等以内的好几家大佬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递交了13F汇报,深受销售市场关心的巨头全新持股也随着曝出。“股神”沃伦·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公司在13F文档中公布,于2021年第四季度花了近10亿美金购买了近1470亿港元动视暴雪的股票。
几个星期以后,这个以Wow和cod16等游戏闻名全球的游戏生产商公布以687亿美金的价位将自己售卖给了微软,这也是美国高新科技业史上最牛大格局的收购案。假如微软的回收圆满完成,巴菲特提前布局入股投资动视暴雪的此次姿势将有希望为他产生丰厚的盈利。
13F文档表明,截止到2021年12月31日,伯克希尔拥有动视暴雪1466亿港元股票,使用价值9.75亿美金。假如以动视暴雪周一的收盘价格81.50美金来估算的话,伯克希尔所持股权使用价值近12亿美金。
遭受微软回收的重大消息危害,动视暴雪的股票价格2021年早已飙涨了23%。尽管该笔令人瞩目的收购案还必须得到监管部门准许,可是微软早已服务承诺采取一定的有效措施处理不确定性的问题。
现阶段并未公布伯克希尔是不是依然拥有动视暴雪的股权,也不清楚购买动视暴雪股票的是巴菲特或是他的两位项目投资助手的手笔。
值得一提的是,微软的创始人兼前CEO比尔·盖茨是巴菲特的老友,他于2020年从伯克希尔和微软股东会辞去。而巴菲特于2021年辞掉了世界最大的个人慈善机构比尔和梅琳达·盖茨基金会的股东会职位。

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是纵向并购吗

是的。根据查询第一财经网得知,在产业价值链上不同的环节进行合并,被认为是纵向并购。微软是一家主要从事软件开发的科技公司,而动视暴雪是一家主要从事电子游戏开发和发行的娱乐公司。两者在产业价值链上占据了不同环节,所以是纵向并购。

动视暴雪的另一面:消除类游戏疯狂“吸金”

本报实习记者 许心怡 记者 吴可仲 北京报道
凭借“消消乐” 游戏 ,动视暴雪依然有着不俗的吸金能力。
近日,动视暴雪公布2021年第四季度与全年财务报告,相比3A 游戏 大作的差强人意,消除类 游戏 则表现亮眼。动视暴雪方面表示,《使命召唤:先锋》销量相比前作《使命召唤:黑色行动 冷战》下滑,此外《使命召唤:战区》活跃用户人数下降。发行《使命召唤》的动视部门第四季度净收入同比下滑5亿美元。
动视暴雪旗下手游子公司King则一定程度上弥补了3A大作业绩的不足。财报显示,King 2021年第四季度收入增长了19%,创造了 6.84亿美元的新纪录,King的 游戏 内净预订量同比增长14%,这得益于最大特许经营 游戏 《糖果粉碎传奇》增长20%。动视暴雪称,《糖果粉碎传奇》已经连续18个季度成为美国应用商店中收入最高的 游戏 系列。
依靠King逆袭
财报显示,动视暴雪去年第四季度实现营收21.63亿美元,同比下降10.36%;净利润为5.64亿美元,相比上一年同期的5.08亿美元增加11%。该季度净预定收入为24.9亿美元,较上一年同期下降18%,低于分析师预期。产品销售业务营收为6.45亿美元,较上年同期的8.66亿美元下降; 游戏 内购、订阅和其他业务营收为15.18亿美元,与上年同期的15.47亿美元基本持平。
截至发稿,动视暴雪方面未就其业绩表现等事宜向《中国经营报》记者作出回复。不过,财报数据显示,去年第四季度,动视暴雪整体月活跃用户(MAU)为3.71亿。其中,King部门MAU为2.40亿,同比持平。而King的用户相较去年付费意愿大大提升。动视暴雪称,与去年同期相比,King的付款人数以两位数百分比增长。另外,King的广告业务收入在2021年同比增长超过60%。
2月23日,动视暴雪官网披露,King的领导层将发生变动。曾在King工作6 年,在动视暴雪工作12年的Humam Sakhnini将卸任总裁一职,由首席开发官Tjodolf Sommestad接任;King的联合创始人Sebastian Knutsson将卸任首席创意官一职。
如今动视暴雪正处于多事之秋。除了业绩数据不理想,此前动视暴雪深陷性骚扰等职场丑闻。1月18日,微软宣布将出资687亿美元收购动视暴雪,收购计划包含动视暴雪和King的标志性特许经营权,如《魔兽争霸》、《暗黑破坏神》、《守望先锋》、《使命召唤》和《糖果粉碎传奇》等以及通过美国职业棒球联盟开展的全球电子竞技活动。
对于King领导层变动的具体原因以及公司未来将如何稳定King的发展,截至发稿动视暴雪尚未给出回复。
据悉,King成立于2011年,原本是一个5人小团队,最初营收额仅为 6400 万美元,利润仅为 61.7 万美元。2012年,King推出《糖果粉碎传奇》,并将这款 游戏 登陆脸书。这是一款三消 游戏 ,玩家可以通过三个或三个以上的糖果以不同方式的排列消除得分,碰撞开不同的障碍物完成任务,进行闯关。
2012年11月,《糖果粉碎传奇》在智能手机平台发布。2013年,这款 游戏 成为下载次数最多的免费移动应用程序。
2015年,动视暴雪出资59亿美元收购King。动视暴雪财报披露,2021年度King实现营业收入超过10 亿美元。
《糖果粉碎传奇》曾尝试于2014年通过腾讯的代理进入中国市场,但最终在2020年与腾讯合约到期后选择退出。
玩家群体庞大
在中国,有着另一款全民消除 游戏 ,即乐元素旗下的《开心消消乐》。这是一款消除类休闲 游戏 ,手游版于2014年上线。乐元素曾在招股书中透露,2017年,《开心消消乐》月均活跃用户达1.21亿,是2017年12月月活跃用户数第二大的移动网络 游戏 产品。
招股书披露,《开心消消乐》月均流水达1.71 亿元。不过,这高额的流水建立在庞大的用户基础之上。2014年2月至2017年3月,90%~99%的活跃账号在 游戏 中未进行充值付费,近一半付费账户在 游戏 中的付费金额低于6元,仅有不到20%的用户付费金额大于30元。根据问卷调查结果,《开心消消乐》仅有8%的未成年用户,超70%的用户集中在18~40岁的区段。
不过放眼整个 游戏 行业,尽管消除 游戏 拥有庞大的玩家群体和流水,它仍然只是一种较为边缘的细分 游戏 种类。太平洋证券2021年研报数据显示,在2020年中国收入前100移动 游戏 产品类型数量分布中,消除类 游戏 仅占比4%;在2020年中国收入前100移动 游戏 产品类型收入分布中,消除类 游戏 仅占比 2.46%。
据悉,消除 游戏 一般通过 游戏 内购充值购买道具和体力值获得盈利。
“如果没有在规定步数内通关,一开始可以花900金币加5步。如果这5步还没有完成的话,可以再花1200金币……”小黄是 游戏 年龄超过10年的玩家,她向记者解释 游戏 “氪金”套路时表示,充钱可以获得 游戏 内步数和道具,平时通关也能获得少量的步数。
已从事4年消除 游戏 策划师武允喆对记者表示,策划有时会在活动中赠送玩家15分钟、30分钟的无限道具,或通过一些别的限时性活动让玩家尝到甜头,从而培养玩家的付费习惯。
前景几何?
消除 游戏 的鼻祖可追溯到苏联工程师阿列克谢·帕基特诺夫于1984年设计出的《俄罗斯方块》。后来,消除 游戏 还演变出了泡泡龙、祖玛、连连看、三消、2048、合成等多种形态。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消除 游戏 满足了人们希望通过整理获得愉悦感的欲望,这也与消除 游戏 玩家以女性为主的现象相契合。
“关卡策划做完关卡流程、玩法后,会自己进行不断的通关测试,来预估出玩家所需要的步数。”武允喆说。此外,消除 游戏 策划也会面临玩家付费率的指标要求,具体指标根据项目而定,与诸多因素都有挂钩,完成的付费率越高越好。他表示,自己见过的消除 游戏 玩家付费率一般在10%~25%。
与MOBA、RPG等主流重度 游戏 相比,消除 游戏 更像是对市场的一个补充。小黄是《文明》《英雄》《梦幻西游》等 游戏 的粉丝,但最近热衷于玩《梦幻家园》,与朋友外出就餐等餐间隙会时不时拿出手机玩上一把。“这款 游戏 我曾经玩过,最近在朋友提醒下又想起来,便重新下载了。现在就是非常想赶上以前的 游戏 进度。”小黄表示。
《梦幻家园》在基础玩法上与《糖果粉碎传奇》一样,也是一款三消 游戏 ,玩家玩每一局时没有时间限制,但需要在有限的步数内通关。如果玩家能达成四消、五消等成就,还能获得额外的道具。不同的是,《梦幻家园》还融入了经营建造的元素,玩家通过消除玩法来收集星星获取资源,不断解锁家园区域,根据喜好进行装饰。
“我已经打到708关了, 游戏 难度越来越大,不过还是有一半左右的局可以一次性通过。”小黄说道。除了在等餐这样的间隙,小黄偶尔也会在工作中玩上一把,“如果领导叫我,我放下手机就能去。”她表示,最近迷上这款 游戏 的原因是“不需要动脑子”,“适合消磨时间”,每一局只需要花上1分钟乃至半分钟,但不知不觉就能玩上很久,“我之前有几天没什么事情,然后就躺在那儿打消消乐,感觉一天好像有打三四个小时。”为了控制自己的 游戏 时间,小黄给 游戏 程序设置了1小时的游玩上限。
小黄还提到,《梦幻家园》等消除 游戏 拥有明确的 游戏 机制,“有的 游戏 做得特别复杂,设置了换装、战斗、抽卡等环节,还有各种属性技能,我都没有搞明白。而对于消消乐,乃至《英雄》《文明》,我只要去思考策略”。
对于消除 游戏 未来的发展,安吉表示,现在这一玩法还在不停地与其他玩法进行融合,比较主流的有“消除+建造”,例如《梦幻家园》《梦幻花园》这类头部产品。一些公司也在尝试“消除+SLG”“消除+RPG”“消除+Merge”“消除+Roguelike”等。除了这些玩法创新,策划还着力于在美术风格、包装题材、 游戏 节奏等方面推陈出新。
武允喆介绍,就消除 游戏 业内而言,就业情况比较乐观,各厂一直在寻觅人才,但由于相对其他 游戏 类别来说感兴趣的人少了一些,所以人才一直比较短缺。对于人才的要求,主要是爱玩消除 游戏 ,有自己的理解和总结,并且愿意一直从事消除领域或休闲领域,“因为真的很难转到别的 游戏 类型。”武允喆说道。

动视暴雪是什么?


动视暴雪是做什么的 1、动视暴雪和暴雪的关系是一个公司吗?是一家公司,包含关系,动视暴雪由动视(Activision)与暴雪(Blizzard)两家公司组成,双方于2007年宣布合并。在合并前动视就是全球第二大游戏开发发行商,就是说,合并之后动视和暴雪同属一个集团,合并前暴雪叫暴雪娱乐,合并后叫动视暴雪,是游戏行业的巨头之一。旗下拥有众多工作室和全球知名IP,例如《使命召唤》、《魔兽争霸》、《星际争霸》、《炉石传说》等;
2、动视暴雪和暴雪的关系说法一,动视暴雪是原动视公司在2007年与法国娱乐公司维旺迪合并,成立动视暴雪,由维旺迪控股。其后在2013年从维旺迪收购大部分股份后独立,并在2015年以59亿美元收购游戏公司国王公司(King)。动视暴雪旗下拥有多个在全球有广泛影响力的游戏品牌,最新的2021年三季报披露的月活玩家高达3.9亿人;
3、动视暴雪和暴雪的关系说法二:暴雪成立于1991年,由加州大学的三名大学生创立,初名Silicon&Synapse”(神经与键),1994年正式命名为Blizzard”(暴雪娱乐)。1998年,暴雪被法国公司维旺迪收购。2008年,维旺迪把旗下的游戏部门动视和暴雪合并,称为动视暴雪,《使命召唤》等品牌也顺理成章地纳入其中,这是当时世界上最大的第三方游戏公司...

4、动视暴雪过去这几年的发展不利,公司管理层面曝出的丑闻也是层出不穷,沦落地只剩下炒冷饭和消费玩家情怀的境地。这次动视暴雪被微软收购的落寞结局,玩家们却并没有觉得有多遗憾,反而几乎都在拍手称快,期盼着在微软的带领下,已经跌到谷底的动视暴雪能够东山再起、重回神坛;
5、如果是10年前,暴雪被收购是天方夜谭。2000年代的暴雪,就如同如今好莱坞的迪士尼,是绝对的霸主。而在数年之后,变成大公司后的暴雪似乎丢掉了往日的拼劲,也不再谦逊。随着暴雪的内部丑闻被曝出,其中不乏女性员工被性侵控诉,暴雪的企业形象因此大为受损。可如今,暴雪被收购,却是没什么奇怪的了;
6、微软不惜花大价钱也要收购深陷丑闻泥潭的动视暴雪,关键在于游戏领域地位可飙至全球第三、也可为入局手游做准备、摆脱App store收费、从游戏端口布局元宇宙、通过并购拓展业务等等。但和迪士尼收购福斯一样,微软完成收购还需要经过美国反垄断的审批,暴雪的真正重生还需要一些时日...

7、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意味着腾讯、索尼、微软三国杀”的时代来临。1月18日,微软宣布将以每股95美元的价格,总斥资687亿美元的天价收购知名游戏公司动视暴雪,交易完成后,按营收计算,微软将成为全球第三大游戏公司,仅次于腾讯和索尼。有声音称,收购动视暴雪,再次体现了微软意欲抢夺未来主机市场的决心,腾讯、索尼、微软三国杀”的时代来临;
8、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意味着微软将游戏作为其元宇宙主攻方向之一。在收购动视暴雪会议纪要中,微软多次提到了元宇宙,比如游戏是当今所有平台娱乐中最具活力和令人兴奋的类别,也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扮演关键的角色。此次收购之后,微软将是离元宇宙概念最近的一家科技公司,在硬件、游戏、软件、云服务、社区都有布局且都在第一梯队;
9、微软收购动视暴雪意味着微软将获得动视暴雪大量的游戏IP版权。据网友观察,除了标志性系列比如《使命召唤》和《魔兽世界》外,还有其他大量知名系列,这些游戏将是微软将来前进的关键资产。并且,收购还将动视暴雪旗下的一众工作室收入囊中,这包括IW,Raven Software,大锤,Toys for Bob,Treyarch,导致微软第一方工作室将扩充到30多个;
10、需要注意的是,微软收购动视暴雪的交易还没有完全落地。微软方面称,这笔交易已经得到微软和动视暴雪董事会的批准,但还要满足一些成交条件,以及监管部门和动视暴雪股东的批准,预计这笔交易将于2023财年完成。纳德拉称,游戏将在元宇宙”平台的发展中发挥关键作用。收购动视暴雪后,微软具体要如何打造元宇宙,值得期待...

巴菲特表示持续买入暴雪股票,这意味着什么?

这意味着暴雪股票很有潜力,而且能够带来不错的收益,因为巴菲特的眼光一般不会错。
这意味着他仍然相信暴雪的潜力,微软肯定会买下暴雪。
巴菲特表示持续买入暴雪股票,可以看出他很看好暴雪的投资价值。
这意味着巴菲特长期看好暴雪的发展,因为巴菲特是一个长期价值投资者,其能持续买入的股票,就意味着其长期看好此公司的发展。
巴菲特买入一个公司的股票,可以说这个公司的未来就有好前程,因为巴菲特这种价值投资大佬,买一个公司的股票,看的就是长期发展,而不像一些战五渣,玩的就是短平快,所以巴菲特能看好的股票,也就意味着这个公司有未来。的确,暴雪现在已经可以算是微软旗下的了,暴雪之前的问题的确存在很多,丑闻、亏损、利润下滑等各种问题都有,而且这些基本上都是暴雪高层搞的,现在微软接手了暴雪,原来暴雪的高层全部换了一遍,暴雪的发展肯定会比现在好,用一个词来说就是:触底反弹。这可能也是巴菲特看好暴雪的一个重要原因。
其实巴菲特表示持续买入暴雪股票的声明,我早就猜到了,而且我也知道他为什么这么做,因为暴雪的未来可期!暴雪前几年一直不景气,但别忘了,互联网科技大佬微软斥巨资收购了暴雪,并且给暴雪高层来了个大换血。微软能斥巨资收购暴雪,那么就意味着暴雪肯定是有未来的,不然也不会白花这么多冤枉钱。身为投资界的大佬,巴菲特很明显也是看到了这一点,他敏锐的感觉到暴雪的未来很有希望,很可能会成为游戏界的“苹果”,因为后娱乐时代已经来临了,特别是移动端游戏越来越火爆的现在,暴雪的游戏开发经验和著名IP,很可能早就下一个“苹果”。
总的来说,我个人认为巴菲特此举意味着其是看好暴雪的未来发展的,因为巴菲特就是专门搞价值投资的,也就是长期投资,这也侧面表示能被巴菲特看上的公司,必定是未来可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