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ibm最新信息,IBM的全球个人PC业务归联想了,那么是联想买了IBM的股份呢还是联想把IBM全部收购?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04 13:46:19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IBM的全球个人PC业务归联想了,那么是联想买了IBM的股份呢还是联想把IBM全部收购?

是吧整个的IBM的个人电脑业务收购了,包括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IBM的核心业务其实是软件和服务器,这些都是科技含量高利润率高的业务。在联想收购之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一直是亏损的。联想的收购主要是国际化的考虑,想依靠THINKPAD的知名度来扩展联想的国际业务,提高联想现有电脑的品质,
首先这是很玄妙的一件事
1 12.5亿 一点都不多这是任何一家公司都能拿得出的价钱
2 为什么是联想 而不是HP DEll
3 12.5亿中 一半是来自美国贷款 一半是联想的股票
联想与IBM这个巨人相比 大概1/10都不到 何来收购
给我的感觉就是IBM用一个不太赚钱的PC业务换取了联想 18.9%的股权 外加一些说不清的东西 高手啊!
IBM仅仅把其不盈利的个人电脑事业部出售给联想了,而非整个公司。
IBM可是五百强,而联想不是。IBM拥有联想很多股份,当时收购的时候就是股票配现金的方式,而现在IBM出售了很多联想的股票。因为过渡期基本结束了。

新闻上说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是什么意思?是联想收购了整个IBM公司吗?

联想集团去年12月8日宣布以12.5亿美元收购IBM全球PC业务,包括笔记本和台式机业务,具体为6.5亿美元现金及6亿股票,IBM高管沃德出任联想集团CEO,杨元庆改任董事长,柳传志退居幕后。联想有望从此进入全球500强的行列。
联想中国区唐总裁在我校开讲座,介绍说了一大通,管他是不是吹的,总之联想是个不错的企业,中国人为之骄傲!
联想收购的只是IBM全球PC业务,包括笔记本和台式机业务,具体为6.5亿美元现金及6亿股票.
联想年收益约30亿,而IBM仅PC业务年收益就约120亿.所以都说是蛇吞象.但其实这是一种趋势.中国的发展让世界瞩目.
IBM生产电脑硬件的部门
你可以去太平洋电脑网看看,老新闻!
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不是指联想收购了整个IBM公司,仅仅是收购了PC事业部和笔记本事业部。蓝色巨人IBM早已经在这个方面不赚钱了,他们留下了服务器和专业服务类营收很大的事业。甩开亏本的部门能更好的发展,但同时也给了联想发展的机会,毕竟蓝色巨人的渠道和牌子是非同寻常的!!

联想已经收购了IBM了,现在要想买IBM 的笔记本,是不是只要买联想的就行了?

销售权一说是胡说八道,联想彻底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部门,还有小型服务器部门,这些部门永久归属于Lenovo,除非再次被其他公司购买去,thinkpad是联想的子品牌,不是代理的关系。
现在的thinkpad已经没有IBM标志了,品质还是远高于同价位的其他品牌,尽管放心购买就行了
是的
联想只是收购了IBM在中国的销售权
技术还是IBM的,只是多了联想的标签
当然只是IBM的ThinkPad系列
买联想的thinkpad系列就可以了!
是IBM的商标和技术!但是联想制造!
不是,错了。IBM的计算机业务被收购了,联想另起了一个名叫thinkpad。价格比其他系列的高。当然性能稳定、好。并且这种电脑国外比国内便宜。虽然联想是民族企业。但这是国情决定的。
是的,其实IBM只是挂个名在联想之下而已,它还是自己生产笔记本的,所以你不用担心IBM的品质问题。
七楼说的才是对的。我敢以头担保,
联想并没有完全收购IBM,好像只是一个生产线。联想Thinkpad系列就是收购IBM后,用那条生产线生产的,你可以选择这个系列的。

联想收购IBM花了多少钱

17.5亿美圆
收购金额:实际交易价格为17.5亿美元,其中含6.5亿美元现金、6亿股票以及5亿的债务

我想知道联想是怎么吞并IBM的?具体真实内容又有什么呢?

联想电脑并购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生产商IBM个人电脑业务的消息引起世界哗然,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此举对双方都有利,创造双赢。相对于一般大众的惊奇,科技人士多半肯定这笔交易对两家公司所造成的双赢局面,不但可以让市场百分之百专注于中国联想电脑获得进军全球的渠道,也让IBM摆脱个人电脑业务的赔钱梦魇。
一、事件产生的效应
1、(可能)最大的直接获益者:联想。通过这次购并,联想发展历程的努力缩短了整整一代人。从30亿美元,一下子进入100多亿美元,一下子跻身全球IT巨头的行列,而且联想换标和赞助奥运的几大举措效应负面转为正面。一举多得,而且间接效应价值将远远超越直接购并耗费的成本。一流的产品、技术、品牌、市场、渠道、管理等直接获得,完全物有所值。这是一次巨大的升华。
2、最大的间接受益者:整个中国IT产业。往往是少数企业的崛起,从而带动整个产业和国家的崛起。三星等公司带动了韩国产业,Infosys等带动了印度的软件业崛起。联想以及华为的全球崛起将直接带动中国高科技产业在全球的崛起。因此,这次购并,对中国高科技产业,乃至整个中国的经济发展,都是一次极大的推动和促进。
3、最受冲击的企业:英特尔、微软、惠普和戴尔。英特尔和微软的Wintel联盟使得IBM这十几年在产业界都抬不起头来,联想的崛起将改变产业格局,间接提升IBM的产业地位。惠普和戴尔是在规模上的竞争者,而借助中国力量,联想的崛起将直接威胁惠普和戴尔在PC市场的竞争力量,消减赢利能力,间接制约了对手的竞争力。
4、谁因此受了内伤?这次购并将加速惠普退出PC业务的进程,显然是内伤最深的一个受害者。其次,将极大制约戴尔高歌猛进的前进势头,为戴尔的未来蒙上阴影。更深远的是对台湾地区IT制造业的冲击。这次购并将加速中国在高科技制造业的全球竞争力,台湾地区的优势将加速下滑。东芝等日本高科技制造企业也将受到极大的影响。
联想的收获与付出
我们先来总结下联想在此次收购中的收获吧。第一,可以继续使用IBM品牌五年;第二,获得IBM的一些技术,可以弥补联想本身的技术缺陷;第三,联想通过管理合资企业,能够介入到IBM公司PC业务的销售渠道当中,拓宽了企业发展空间。第四,品牌知名度极大提升,这也是此次收购的最大亮点。当然,联想也付出了代价,主要是:一,付出了12.5亿美圆的现金流,代价很大。二,IBM公司PC业务目前在中国的市场占有率仅约5%,联想的此次收购并不能使自己 成为中国PC市场的绝对霸主。三,联想的此次收购是联想集团战略调整的一个信号,即从多元化发展回归专业化道路。因为在此之前从联想集团拆分出的神州数码据说经营状况并不太好,联想的手机和数码相机业务也不太尽如人意,可以说联想的多元化并不如预期的那么理想。此次收购,意味这联想将至关重要的企业现金流重新投入PC业务,这对联想其他业务而言并不是一个好消息。当然,联想这么做这也不排除企业理性的回归和自身避免风险的需要。
又不是把整个IBM收购了,只是收购了它的PC部门。因为PC在IBM里不挣钱,所以IBM把PC部门出售给联想了。当时美国政府不太乐意,但后来因为中国加大对美国 的国债投资,国会还是通过了联想对IBM的PC部门的收购。收购的内容是:一收购生产线及相关售后部门,二是收购thinkpak品牌,好像这个品牌只能用五年。所以现在联想在努力地推广ieadpad这个品牌呢。
1、IBM笔记本事业部整体运行成本比较高,以至于亏本,最终导致抛弃.
2、联想这个乡下老农兜里有2钱准备进军国际市场,收购ibm pc业务的话既可以获得技术,还可以用5年ibm的牌子招摇撞骗。
3、于是2个一拍即合,联想用10亿美金收购了IBM公司的Thinkpad笔记本和Thinkcentre台式机业务,联想得到5年的品牌使用权,期间可以得到IBM的所有技术,IBM原班人马继续负责thinkpad等系列。
IBM公司做电脑用料太好 成本太高 在市场上价格竟争不过HP、DELL 常亏本。
联想在中国是老大,一心想走出国门 而IBM是世界品牌
一个想卖 一个想买!
这样就成交了
不是联想吞并IBM,是人家IBM不想要个人PC事业部了,因为那个没有其他部门赚钱!
  我对联想收购IBM的PC业务的看法
  联想为什么要收购IBM的PC业务?回答这个问题必须从联想的发展战略着手。
  两年前,联想制定了多元化的经营战略,但中国市场的严酷事实让联想尝进了苦头.多元化经营的失败也让联想清醒地认识到反展还是要*自己的核心业务—PC业务。但是国内市场激烈竞争让联想意识到必须走出国门寻找新的增长点。事实上,国内竞争激烈,国外市场进入缓慢,这是中国企业普遍面临的问题。在严峻的现实前面,联想选择了一招险棋,以12.5亿美元的代价并购了IBM的PC业务。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虽说是险棋,但也是很高明之举。试想一下,如果联想不并购IBM的PC业务部门,而是按照现在的路走下去,虽然中国PC市场在全球市场一支独秀,在未来的一段时间内会保持高速增长,但是市场竞争也是非常激烈的,低端有国内厂商价格血拼,高端有欧美日各大品牌无可动摇的优势,联想一不能象新天下那样控制成本,二没有国外品牌的研发实力,当中国市场逐渐开放之后,联想面临的路会越来越窄。而国外市场更是联想无法触及的梦想,联想一没有核心技术,二没有营销渠道,用什么去扩展国外市场?
  而IBM有联想梦想拥有的一切,技术,渠道,研发能力,一流的管理团队等等,并且IBM在国内市场几乎很少有跟联想重叠的业务,因此并购之后对联想的国内市场营销方面并不需要太大的调整,也丰富了联想的产品涵盖的范围。当然对IBM本身的营销确实会带来很大的风险,很可能会将IBM一些老客户推向竞争对手。IBM的PC业务在运营体系上已经非常成熟,联想明智地选择了让IBM的品牌独立,请IBM的资深副总裁来担任CEO,从目前的情况来看,联想是抱着一种尊敬和学习的态度切入到IBM现有业务中。如果两者顺利融合,联想在研发,品牌,渠道等各方面将会发生质的飞跃,而IBM也会给联想在管理方面带来巨大的飞跃,这样的联想才是真正的世界性的PC巨子。
  不过并购在PC产业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在过去的二十年内,无数的并购都最终失败,最明显的就是HP并购compaq的教训,不但丧失了compaq这一金字招牌,HP本身的品牌也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属于典型的1+1<2。就算是dell,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比如并购ConvergeNet却最终解散了并购的部门。
  而联想采用了“蛇吞象”的方式并购了IBM的PC业务,无疑面临巨大的风险。产品、销售队伍、以及渠道、研发的整合无疑将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过程,一招不慎,可能导致满盘皆输。
  对于联想来说,风险可谓是非常巨大,因为IBM的业务部门的运营体系非常成熟,虽说目前是蛇吞象,而联想本身的现金有限,能不能支撑起IBM原有的PC业务,一旦支撑不起,只能玩完。不过据说联想准备在美国上市,这倒是聪明的一招,用美国人的钱来收购美国人的公司,但是这样一来中国人很可能最终丧失对于联想的控制权,蛇吞象最终演变成象吞蛇。
  对于IBM来说,这次事件确实相当于它的PC业务部门独立,而老美的精明之处在于既剥离了亏损的业务,又找到了买单的接手人,赚到实实在在的美金。但是由于PC业务对IBM其他产品有巨大的协同效应,同时为了维持在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强大的影响力,IBM也不会完全放手PC业务,会跟联想配合做好两品牌的过渡工作,等平稳过度之后,IBM持有的联想的股份就能够进退自如了。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我很欣赏联想这种破釜沉舟的做法,毕竟相比新天下,这个策略要高明得太多了。新天下唯一的武器就是价格,除非他能够象dell一样在控制成本方面形成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否则没有研发能力的公司如果也能代表民族工业的希望的话,那我们的民族工业还有什么希望。而联想,虽然目前看来成功的希望很小,但是如果能够成功,中国也会拥有真真正正的世界级的企业,而不是象中石油,中石化这样是依赖资源垄断地位进入500强。我是衷心预祝联想获得成功,这也是大大涨了我们中华民族的志气。

联想收购ibm笔记本之后,ibm笔记本还值得买吗

联想收购的是他的牌子 没有 别人的技术 所有 还是IBM好
选择市面上 惠普占很大的比例
还是可以的.IBM的笔记本主要是商务机。
只是牌子变了,但是thinkpad的生产流程并没有什么变化,一切都按照ibm时代的流程进行着
联想收购后对于thinkpad没有怎么动,CEO还是原来的,全球的实验室都在,日本的那个实验室还是专注研究高端本,钱出到了自然有好机子,T系列的依然是神机,如果预算在8000一下,不要买thinkpad的,买不到好机子,瞎花钱,thinkpad本来就比别人贵。现在在中国买到的thinkpad都是在深圳产的,国货没什么不好,中国卖的本大部分都是在中国工厂产的,有的还出口呢,质量还行,没有想象的那么差。IBM还在,他只是把个人电脑业务卖给联想了,对于IBM来说,卸掉了包袱,因为他的个人电脑业务是他最不赚钱的业务。对联想而言,买了后对国际化很有帮助,而且学到了很多先进的技术。总的来说,是双赢

为什么现在联想还没收购IBM笔记本 都几年了 还没消息

???
thinkpad就是ibm的啊。。。。。
收购了ibm笔记本后你才能生产tp
IBM个人PC业务已经被联想收购了;不过IBM商标只允许使用5年,所以联想推出thinkpad就是代替ibm的;联想要树立 thinkpad品牌,只有提前几年推广thinkpad;要不到年限就完了!
收购了ibm笔记本后你才能使用原有的IBM生产线生产thinkpad笔记本;
不过好像效果不是很好;有被骗的感觉;核心的技术好像没有得到多少!
IBM个人PC业务已经被联想收购了
联想没那么多钱收购IBM,前些年所谓收购的个人电脑服务部是IBM在中国的售后服务、销售等被联想收购了,要想收购整个IBM,是不可能的,除非某一天,联想比IBM的名声还大,还有点可能。在中国收购IBM 的个人服务部,对于联想来说,会增大自己的名气,对于IBM来说,节省了在中国电脑维修部所需要的投入经费,省了一大笔钱,当然还是合作的好

IBM在并入联想以后,笔记本性能方面是否还能保持过去的水准?

觉得应该还可以吧,不过T60/R60属于过度产品,质量不敢恭维啊。 故障率超级高。后期的T61/R61还好些。
质量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IBM的招牌可是炙手可热啊,怎么能砸了呢,除非联想不想赚钱了,不过联想树大招风,广告投资那么大,羊毛自然要出在羊身上,价格也就不菲了.
呵呵,你可以放心吧,联想没有胆识砸IBM这块金字招牌的!!!应该说更中国化了吧!!!
性能就不要多考虑了,处理器和平台都在进步,性能自然大大超过以前的IBM。
虽然是转移到联想旗下,不过ThinkPAD依然为日本大和实验室设计和开发,IBM以前是找人代工,联想自然还是找人代工,特性和质量自然也没有变化
觉得有以下几个点联想似乎还做得好一些:
1.X/T系列采用的外壳材料为碳素纤维,坚固程度比钛合金强、又比钛合金更轻,不过没有了金属感觉,遭到部分人反对,但我觉得这算一个进步
2.然后是价格,由于联想的营销策略,价格比以前是大幅度的下降,当然这个也和笔记本价格普遍下降有关系吧!以前买R51的时候最便宜是八千六百多,现在T61的规格低一些的也就这个价格了。
3.X300和W500、W700推出,完善了ThinkPad的其产品线,IBM600之后好像就没有13寸的笔记本了,奔腾M时代SONY/HP/DELL都有17寸的机器,ThinkPad没有,到联想手上都有了,虽然开发成本高一些,不过作为一款完美品牌应该如此
4.缩小国内外价格差异,虽然还是有差别,不过比以前好多了,大多数人不用忍受“水货”了
缺点也有(个人觉得)
1.T61之后不再推出普屏机器了---不能因为喜欢宽屏的人多就放弃已有的光荣传统啊!!!!!何况办公用大多喜欢普屏机器,估计很多人都开始痛苦中
2.同质化严重,虽然不时有惊喜推出,不过以前一家独大的局面开始动摇了

ibm 的thinkpad电脑技术是否全部卖给联想?

软件技术没有的啊
,现在IBM的电脑上的很多原来技术都没有了,但大众化了。我卖的IBM的电脑,那些软件都可以找到,以前不行,一定要到IBM哪去才行的
ThinkPad 在2005年以前是IBMPC事业部旗下的便携式计算机品牌,凭借坚固和可靠的特性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Lenovo收购IBMPC事业部之后,ThinkPad商标为Lenovo所有。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点)、ThinkLight键盘灯、全尺寸键盘和APS(Active Protection System,主动保护系统)。
所以,联想是永久的收购了IBM公司的Thinkpad品牌商标了,技术专利上也是IBM的,但后续的话,联想也会有新的技术用在Thinkpad上的。毕竟不能一直靠老的技术生存。

联想收购ibm能留住人才吗

moujian0216的谣言站不住脚,联想不仅收购所有技术和品牌同时也接管了整个PC研发设计实验中心和团队,也继承了所有IBM的PC工厂及员工和合作伙伴及供应商,甚至接管了IBM在全球所有PC销售网络系统和售后服务网络及员工。这是在收购合同体现,联想要对这些老外员工负责,否则他们要失业了。不解:一楼
给钱就有人才来
联想收购IBM是IBM的不幸。。。垃圾联想连自己的电脑都搞不好, 更不用说收购后的IBM了,IBM在联想手里已经完全变味了。你见过一个笔记本反复反复去维修站维修了不少于10但至今还没修好的吗?联想脚下的IBM THINKPAD 就是这样。本人亲身经历。。谢谢垃圾联想。。。真的。。
moujian0216比较幼稚。
看联想收购IBM,就要知道联想收购IBM的本质所在,是为了买TIINK这个品牌,还是为了获得IBM的技术?
其实根本原因不在这,联想收购IBM的根本目的,是为了获得一个全球化的战略平台!
首先我们看下联想收购IBM前1年全球电脑市场,联想虽然坐拥中国市场占有率第一,但是戴尔和HP2个IT巨鳄利用自己在全球的优势资源,不断对基本只局限在中国的联想施压。
如果联想继续只局限在中国,迟早会被拥有全球市场的戴尔和HP压垮,他们甚至可以在中国市场亏钱,然后用别市场补血。这个时候,联想必须走出去!
但是要自己走出去,建立一个全球的产品研发,市场营销网络,那个成本是巨大的,而且是充满风险的,特别是中国企业很少有跨出去成功的例子。文化,思维等等的差异,使得走出去的路充满危险,但是现在不出去,就只有等死。
这时候,IBM这个机遇出现了!!
····
成功收购IBM后,联想除了拥有了IBM先进的技术外,最重要的是,全盘接过了IBM原有全球营销网络,而这个时候,联想要做的,就是融合。这个代价,比自己去建立··要小的多的多
正当戴尔还在中国市场与联想苦苦纠缠,宣传自己直销的优越性的时候,突然发现,联想凭借收购IBM,已经在全球撒开一张大网,在全世界各个地方与戴尔展开竞争!
而随后,戴尔的直销模式,在中国遭遇到了彻底的失败。
联想收购IBM,可以说是联想全球化史最重要的一次战略性行动。经历了并购初期的阵痛,今年联想的报表,已经证明了这绝对是次正确的决策,而是否会带领联想在全球腾飞,我们还在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