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硬件检测与诊断
- 硬件配置识别
- 显示 CPU、主板、内存、显卡、硬盘(HDD/SSD)、电源、显示器等硬件的型号、规格、制造信息(如厂商、生产日期)。
- 例:检测内存频率(DDR4-3600)、显卡显存容量(RTX 4070 含 12GB 显存)、硬盘接口(NVMe PCIe 4.0)等。
- 硬件健康状态
- 温度监控:实时检测 CPU、显卡、硬盘等组件的温度,预警过热风险(如 CPU 温度超过 90℃可能触发降频)。
- 寿命评估:SSD 的剩余写入寿命(如通过 SMART 信息显示剩余 85% 寿命)、HDD 的坏道扫描、电池循环次数(笔记本电池健康度检测)。
- 硬件故障预警:识别硬盘坏道、内存错误(如 MemTest 检测内存颗粒故障)、风扇转速异常等。
- 性能参数检测
- CPU 的核心 / 线程数、主频及动态加速频率(如 i7-13700K 全核 5.0GHz)。
- 显卡的 CUDA 核心数、显存带宽、图形处理能力(如 AMD RX 7900 XT 的计算单元数量)。
- 内存的时序参数(如 CL16-18-18-36)、双通道 / 四通道状态。
二、系统与软件检测
- 操作系统信息
- 系统版本(Windows 11 22H2)、补丁更新状态、激活信息、用户账户权限。
- 系统资源占用:实时 CPU / 内存 / 磁盘 / 网络使用率(如任务管理器级别的可视化监控)。
- 驱动与兼容性
- 检测驱动程序是否缺失、过时或冲突(如显卡驱动非最新版本导致游戏闪退)。
- 软件兼容性扫描:评估当前硬件是否支持新软件(如运行 AI 绘图工具所需的显卡算力检测)。
- 存储与文件系统
- 磁盘分区状态(格式、可用空间、文件系统类型 NTFS/EXT4)。
- 重复文件、大文件扫描,帮助释放存储空间。
- 系统启动项检测:优化开机加载程序,减少启动耗时。
三、性能测试与压力评估
- 基准性能测试
- 通过跑分工具(如 Cinebench R23 测 CPU 多核性能、3DMark 测显卡图形性能)量化硬件性能,对比同配置设备水平。
- 存储性能测试:检测硬盘读写速度(如 SSD 顺序读取速度达 7000MB/s)、4K 随机读写能力。
- 稳定性测试(烤机)
- 高负载下持续运行(如 CPU 用 Prime95 烤机、显卡用 Furmark 烤机),观察是否出现过热、降频、崩溃等问题,验证硬件散热和电源稳定性。
四、安全与维护
- 恶意软件扫描
- 部分检测工具集成轻量级杀毒功能,扫描病毒、木马、恶意进程(如占用资源的挖矿程序)。
- 系统漏洞检测
- 识别操作系统、第三方软件的安全漏洞(如未修复的 CVE 漏洞),提示安装补丁。
- 数据安全
- 检测敏感文件权限、加密状态(如 BitLocker 是否启用),防止数据泄露风险。
五、特定场景功能
- 笔记本电脑专属:电池健康度检测(如 Windows 自带的 “电池报告”)、电源管理优化(续航模式建议)。
- 游戏场景:检测显卡驱动是否适合游戏版本、虚拟内存设置是否合理,避免卡顿(如推荐设置 16GB 内存下虚拟内存为 32GB)。
- 硬件升级参考:评估升级空间(如剩余内存插槽、可支持的最大硬盘容量),例如提示 “主板支持加装第二块 M.2 SSD”。
总结
电脑检测软件通过多维度的数据采集和分析,帮助用户了解设备状态、定位故障(如硬件老化、驱动冲突)、优化性能(如清理冗余程序、调整散热策略),并为硬件升级、系统维护提供决策依据。用户可根据需求选择综合工具(如 AIDA64、HWInfo)或专项工具(如 CrystalDiskInfo 测硬盘、GPU-Z 测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