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冰茶鼻祖”旭日升再停产
中国茶饮料先驱,旭日升品牌的命运历经坎坷。在2011年,汇源集团以1200万元的价格接手了这个曾风靡一时的品牌,意图重燃其辉煌。然而,令人遗憾的是,仅两年时间,旭日升冰茶便再次陷入停产状态。
业内专家崔涛早已预见到这一局面,并指出品牌效应减弱和市场定位失准是其核心问题所在。在收购初期,汇源对旭日升寄予厚望,尝试双品牌策略并大力开发茶产品。甚至邀请了前管理层人员胡世明参与策划推广,以期激发品牌的活力。
然而,好景不长。2012年,汇源调整了组织架构,撤销了茶水事业部,导致旭日升项目的独立运作环境受到削弱,产品销售迅速遭遇瓶颈。在超市的货架上看不见旭日升的身影,汇源的茶品生产线也宣告停产,这让经销商们倍感痛苦。
分析背后的原因,市场竞争的激烈是显而易见的。康师傅、统一等品牌已经占据市场主导地位,留给旭日升的空间本已有限。此外,汇源在收购后的运营中并未全力以赴,营销活动跟进不足,导致项目最终未能如愿以偿。
胡世明对此深感遗憾,他认为旭日升的牺牲在于缺乏稳定的组织和团队支持,成为了政策支持和投资大举的遗憾。尽管汇源的初衷是好的,但品牌管理和市场定位的处理不当,使得“冰茶鼻祖”的复兴之路充满了曲折与艰辛。
这一案例再次提醒企业,品牌整合与市场策略至关重要。同时,也警示着对传统品牌需要持续投入并进行创新,否则即使有强大的品牌历史和市场基础,也难以抵挡市场变革的冲击。旭日升的困境,是一个值得深思的教训。
现在的旭日升是真的吗
并非如此。昔日显赫一时的旭日集团已经黯然落幕,已经停产。然而,在2011年2月,汇源集团以1201万元的价格收购了旭日集团,开启了多元化产品线的布局。令人惋惜的是,早在2005年,旭日集团的执照便被工商部门吊销,如流星般消逝。尽管如此,三亚集团对于“旭日”商标仍然怀有深深的情感。他们认为,“旭日”冰茶作为品牌的旗舰产品,一直铭刻在消费者的记忆中。但是,由于长期忽视市场动态和消费者口味变化,原有的产品已经不能满足现代消费者的需求。为此,三亚集团制定了一项特别的计划,旨在升级产品,包括改进口味和包装风格。此外,他们还计划效仿其他知名品牌,推出符合不同消费者需求的无糖冰茶,期望使“旭日”品牌能够重整旗鼓,重新焕发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