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hinkpad t系列发展史,thinkpad t系列 什么时候发布新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2 05:29:41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T420的历史发展

自IBM在1992年发布第一款ThinkPad产品,20年中ThinkPad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点)第一次出现在笔记本上、全尺寸键盘、APS主动保护系统等设计。ThinkPad执着的坚持着“思考”的初衷,将经典延续至今。作为ThinkPad中集高性能、高安全性、耐用性和便携性于一身的T系列,在2000年的时候诞生。该系列在经过了这11年的革新以及技术沉淀,已经发展成为了商务笔记本中的领军产品。而在2011年的4月份,继英特尔发布第二代智能酷睿处理器后,搭载该平台的新一代T系列产品——ThinkPad T420推出了。说实在话,提到“ThinkPad”这个名称时,可能还有很多对笔记本不是很了解的一般消费者会一愣,一时对这个品牌的笔记本没有一个具体的概念。但如果说到“IBM”,几乎有点数码常识的人都会知道。“ThinkPad”这个名称的灵感来自于IBM的便笺簿,“THINK”是IBM的座右铭,而便笺簿的英文为“Pad”,所以这个品牌的中文名为“思考本”。由于搭载性能强劲的Sandy Bridge处理器和最新的NVIDIA Quadro NVS 4200M专业显卡,并且屏幕变成了16:9的宽屏,所以众多“黑迷”(ThinkPad俗称“小黑”)对T420充满了好奇之心。

Thinkpad T440p的发展历史

1992年  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00C诞生,ThinkPad领导移动计算技术发展的历程从此开始。也正是从700C开始,TrackPoint (小红点)第一次出现在ThinkPad笔记本上。这一设计极为符合人体工学:用指尖轻推指点杆,底部的陶瓷板就会灵敏感应,准确定位鼠标位置和移动方向,让用户在使用的时候达到最大程度的方便与舒适。这种人性化的设计一直沿用至今,并成为ThinkPad独特象征。  1993年  ThinkPad 750C成为人类历史上第一个随航天飞机进入太空的个人电脑,确立了ThinkPad品牌在笔记本电脑领 域的特殊地位。ThinkPad 750C是首款支持扩展底座的笔记本电脑,它的底座设计大大扩展了笔记本电脑的外围设备的互联能力和灵活性,并获得无数殊荣,其中包括《PC Computing》“1993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笔记本奖”、《PC Magazine》“编辑选择奖”、《Datamation》“1993年度产品奖”等。  1994年  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第一台带有CD-ROM驱 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高容量的存储器,标志着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多媒体时代。其光软互换的设计使笔记本电脑能在减轻重量和缩小尺寸的 前提下而不损失接驳性能,这对整个笔记本行业今后的发展方向提供了重要的借鉴。笔记本模块化的设计,也成为日后笔记本电脑制造的业界标准。  1995年  IBM连续推出了三款具有划时代意义的笔记本电 脑,分别是ThinkPad 701C、ThinkPad 755CDV以及ThinkPad 850。ThinkPad 701C可以说是一件键盘可伸缩的“科技工艺品”,因其在艺术和技术上具有同等高超造诣,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打开屏幕 后,ThinkPad701C的键盘可以完全伸展开来,而合上顶盖后,又会完全收缩到机器内部,如同蝴蝶展开翅膀,因此被誉为“蝴蝶机”。其复杂精密的机 械传动、完美的工业设计造就用户超凡的使用体验。  全球第一款能当作投影仪使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55CDV也在这一年推出。ThinkPad 755CDV粗看和一般的笔记本电脑并无区别,但在需要演示时,它可以拆掉屏幕顶盖,将机器直接放在幻灯机上,成为可以随时变换的幻灯片,这在当时是极其前卫的设计。  而在同年6月,IBM另外一款革命性的机型——ThinkPad Power Series 850诞生,这是全球第一款内建了摄像头的笔记本电脑,且可以直接以MPEG和AVI格式收录视频信号。  1996年  ThinkPad 560 成为超轻超便携式电脑的典范,ThinkPad 560因为其出众的整体散热设计,成为当时市场上少见的“无风扇”超薄笔记本,这一大胆的尝试出乎当时整个业界的想象。同时它也开创了当时超便携式电脑的 新典范 :超薄机身仅1.2英寸,重量仅1.9Kg,率先将光驱和软驱全部从笔记本上移除,并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的无线传送和通讯。  1997年  ThinkPad 770成为世界上第一款带有14.1彩色屏幕和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处理器和多媒体功能极为强大,并在通讯、存储、TrackPoint上都进行 了创新,将TrackPoint更新到第四版,增加了第三个按键用来配合TrackPoint完成上下/左右的屏幕滚动,这种设计一直沿用到今天的 ThinkPad笔记本电脑上。  1998年  ThinkPad 600成为历史上销量最大的ThinkPad机型。首次在36.5mm的机身内置了CD-ROM驱动器,完美演绎了性能与重量之间的平衡。手感极佳的键盘和抽屉式的互换光驱设计,将“超级便携”笔记本推到了一个新的技术高峰。全尺寸键盘让用户在从普通台式机键盘转换到笔记本键盘可以不费吹灰之力,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工作舒适性。按键结构也是历来ThinkPad的设计重点,从早期的“X”型支架到后来的“又”字型支架,触感平稳,按键柔和度和弹性的设计都恰到好处。  1999年  应 用于ThinkPad 570的“Ultrabase”概念,将笔记本“超级便携”理念发展到一个新阶段。Ultrabase允许用户在保持整机不变的情况下,添加各种外围设备 来提升或者扩展笔记本计算机的性能,包括软驱、光盘驱动器、第二颗硬盘、ZIP驱动器、第二块电池等。ThinkPad 570在移动时能脱离底座而保持极度的轻便,而通过扩展坞又瞬间完成大量外围设备的接驳。这在当时以全内置为主、光软互换为辅的笔记本行业简直不可想象。 “变形金刚”的美誉也由此而来。  2000年  ThinkPad T系列继承了ThinkPad 600超级便携设计的精华,在不增加机身重量的同时屏幕由13.3扩大到了14.1,通过“光软互换”完美地结合了移动性和计算性能。成功应用于 ThinkPad T23笔记本上的全球第一套嵌入式安全子系统(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能帮助用户在硬件上实现对计算机内资料的安全保护。ThinkPad T系列成为进入新世纪后全球最受欢迎的系列。  2001年  ThinkPad TransNote成为具备手写板和触摸屏的革命性产品,标志着移动计算在智能化方面的新突破。颠覆传统的外观,获得了当年的“全球工业设计金奖”。 TransNote能通过手写板将你的手写记录转换为数字文件,以便存储和处理。TransNote有一个非常人性化的奇特的折叠式设计,这种完美的设计 便于随时记录信息,或者会议上的无纸化笔录,而且整机重量甚至比很多文件盒还轻。  2002年  集 25项专利于一身的ThinkPad X30笔记本电脑,因其细腻而不张扬的设计,被亲切地称为黑色精灵。它当时曾一举创下四项业界第一,其中包括电池耐久达到了创纪录的8个小时,5种有线和 无线通讯方式(包括有线网卡、无线网卡、红外、蓝牙以及Modem接入),在业界首先通过TCPA安全认证,以及当时唯一支持灾难数据恢复的特性。X30 更进一步优化了网络连接特性,具备完整的无线解决方案,有灵活的网络连接选件,是当时业界唯一同时支持802.11b无线局域网和蓝牙技术的超轻薄笔记本 电脑。  2003年  ThinkPad T40被称为ThinkPad史上又一杰作。机器更轻更薄,更长的电池使用时间和卓越的无线性能为对手所不能及。采用主动保护系统 (APS,ActiveProtection System),减少了硬盘在受到碰撞后崩溃的概率,彻底改变传统的使用吸震材料来吸收震动能量的方式,让笔记本电脑真正从以往的被动保护跨越到主动保 护,影响深远。在局势变化的商业世界里,即使偶有跌宕,也能保护珍贵数据万无一失,安然无忧。这年11月5日,全球第2000万台ThinkPad正式售 出,它诞生于IBM在深圳与长城合资的生产厂IIPC中。  2004年  第 一台配备集成生物指纹识别技术的ThinkPad--ThinkPad T42推出,创新地应用生物统计学技术,提高了整个PC行业的安全标准。生物指纹识别技术以指纹替代传统密码,配合客户端安全解决方案,为重要数据构筑坚 强防御,将黑客、病毒和各种非法入侵拒于门外,轻松捍卫专署私密空间,从而成为世界上最安全的笔记本电脑。  2005年  第 一台创新设计的ThinkPad平板笔记本电脑诞生,为消费者带来全新的使用体验。ThinkPad X41t平板电脑是当时业界领先的,最小最轻便的可变式12”平板电脑,它在同类产品中具有寿命最长的标准电池。该机型拥有ThinkPad X41系列笔记本的全部功能,还有独一无二的旋转铰链,支持显示屏旋转180°, 使用平板电脑数字笔可直接在显示屏上进行手写操作。这年3月,中国第一百万个ThinkPad笔记本用户诞生。  2006年  率 先采用“镁制防滚架”技术,一体化成型将内部组件牢牢固定,物理安全被提升到了整机保护的高度。其设计原理源自赛车的防滚架,经过测试表明,这种全新设计 使内部部件所受冲击力减少30%,为内部组件形成金钟罩般的防护,提高系统稳定性;材质采用轻巧的镁合金,强韧性/重量比是一般结构性金属中最优异的。  2007年  创 造性的将镁制防滚架应用于显示屏中。这一领先设计,不仅构筑了坚固的屏幕,更可屏蔽干扰,增强了笔记本的无线通讯性能。双重捍卫无价数据的同时令你的思考 再无断点。双重镁制防滚架,T系列专享服务,鹰翼散热系统,三重硬盘保护,APS主动硬盘保护技术,生物指纹识别技术,应急与恢复系统,网络自适应软件, 防泼溅键盘。  2008年  ThinkPad X300面世,它是联想接手ThinkPad后推出的重磅作品,昵称“小太刀”,也是ThinkPad产品中的首款13英寸的产品,是当时最轻的一款内置超薄光驱的13.3英寸笔记本电脑。  2011年  ThinkPad X1问世,作为ThinkPad的首款超级本,ThinkPad X1一改引以为豪的经典键盘为6行分岛式键盘,引起轰动。ThinkPad X1是继X300以来设计最棒的作品。  2012年  ThinkPad全系列采用2011年ThinkPad X1的6行分岛式键盘,引起激烈的争议,最后证实新的键盘更加实用,部分机型还可以选择带有背光效果的键盘。

thinkpad的发展历程是怎样的?

ThinkPad作为笔记本电脑品牌的代表,自问世以来就备受各类用户的喜爱。自1992年推出第一款机型以来,它一直在不断地更新换代,在硬件、外观、性能等方面都有了极为显著的提升。
下面将就ThinkPad不同时期推出的机型分别进行介绍,并留下一个小知识点:ThinkPad的型号一般有四个字符组成,例如“X230”,第一个字符表示该机型所属系列,“X”即表示X系列,第二个数字表示该机型在该系列中的大小(通常这个数字越小,表示笔记本越轻薄),后面两个数字可以标示该机型的年份、月份等等一些信息。
90年代: 700C/Z、701C 和 755C系列
ThinkPad最早的机型就是700C系列——IBM ThinkPad 700C、705C、720C等等,78MHZ的CPU,屏幕分辨率640 * 480,内存仅为4MB,重量高达5.4磅。华丽的设计和旋转式的键盘拯救了IBM的笔记本电脑项目。701C则是附带了著名的”蝴蝶式” 键盘的机型,另外755C系列和 755C/I,以及755CEE都配备了CD-ROM驱动器。
2000年 - 2005 年:X、T、A 系列
ThinkPad在这个时期的机型更多使用了“三字母”代号,分别是X、T、A等系列。其中,X系列的小巧轻薄和高性能一直是大家所喜爱的。当然,当时的笔记本并没有过多注重性能的提升,而更多地体现在创新上,例如它们都搭载了指纹识别系统(2005年)。这时ThinkPad上的驱动器也开始往返光驱转向完全Flash硬盘,这是后来SSD硬盘技术发展中的一个很好的先驱。
2005 年 - 2009 年:R、SL、T、X 系列
26/5000 这段时间是ThinkPad产品线的增长最为迅猛的时期之一。ThinkPad R系列逐渐淘汰,而SL系列作为替代机型出现。T60p是业内第一台使用Merom CPU的笔记本电脑,并且集成了一个双层DVD刻录机。X300灵感最初来自于只有8 vpp极其薄的MacBook Air,而且ThinkPad X系列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全不同于T和R系列的突破性产品线。
2010年-2012年:X、T、L、W 系列
在这段时间里,X、T、L、W 系列笔记本的新型号出现了。这时候Intel的Sandy Bridge体系结构+Core iX系列CPU才刚刚推出,这也导致一些ThinkPad T笔记本电脑崩溃了。在轻薄的机型中,你会看到同样有各种新芯片组和更好的键盘布局和设计。在整个W系列机型中,你可以找到一些专业级别的硬件,比如1080p的图像处理器和鲸鱼档次的电源线。
2013年-至今:ThinkPad S、L、E、X、T、W 系列
近年来,以联想接手后的thinkpad设计跟进市场潮流,ThinkPad开始引入更多的年轻人并积极发力消费市场,同时还要保证了它的工程奥义所在:超强易用耐用,这便是 ThinkPad 对于人类智慧与创新解决方案的不懈坚持。
以上就是ThinkPad近20多年来推出机型的历史变迁。虽然统计不全,但尽量包含最重要的笔记本型号。未来的 ThinkPad 还会有哪些重大改变?相信我们拭目以待!

thinkpad t系列好在哪里??

皮糙肉厚,耐摔
其它没有了
貌似以前的工程机,比较皮实,没有S系列那么娇贵和骚包~
首先T系列是ThinkPad经典商务系列。
早在IBM时期就已经存在过的,其前身为IBM ThinkPad 600,
2000年,IBM ThinkPad的产线进行了整合,其中原IBM ThinkPad 600系列更名为T系列,第一代T系列:T20问世。
自2000年第一代T系列一直延续至今,19年的光辉岁月。
T系列,因“Thin & light for Travel”中的字母“T”而得名,代表“性能与便携的完美平衡”,每一代T系列产品都秉承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注重一定便携性的同时又兼顾扩展性、性能,在它们之中形成了一种平衡点。
T系列,一直以来都是ThinkPad家族中的“中流砥柱”,这是最让我为之吸引的气质。
所以傲雪本人手中拥有了多台T系列产品:
T410i、T420、T420s(已转让)、T530、T440(已转让)、T460s,未来可能会购置T480s

thinkpad t系列怎么样

首先T系列是ThinkPad经典商务系列。
早在IBM时期就已经存在过的,其前身为IBM ThinkPad 600,
2000年,IBM ThinkPad的产线进行了整合,其中原IBM ThinkPad 600系列更名为T系列,第一代T系列:T20问世。
自2000年第一代T系列一直延续至今,19年的光辉岁月。
T系列,因“Thin & light for Travel”中的字母“T”而得名,代表“性能与便携的完美平衡”,每一代T系列产品都秉承着这样的设计理念。在注重一定便携性的同时又兼顾扩展性、性能,在它们之中形成了一种平衡点。
T系列,一直以来都是ThinkPad家族中的“中流砥柱”,这是最让我为之吸引的气质。
所以傲雪本人手中拥有了多台T系列产品:
T410i、T420、T420s(已转让)、T530、T440(已转让)、T460s,未来可能会购置T480s
肯定是很不错的。thinkpad本身就是超一线的品牌了,质量做工散热全是有保证的。
并且t系列是thinkpad各个系列中很高档的一个系列,更有保证了。最高档的系列就是t x这两个系列的了。

IBM从造笔记本电脑开始到现在共造了哪些系列?

A,S,X,G,T,R,Z,SL
IBM便携机及THINKPAD15周年全机型大记录
(不包含08年以后的T/X/R60,61,及T400,T410,T410S,X200,X300等机型)
1. IBM P70 386便携机 1988.06
主要配置:Intel 80386处理器(主频20MHz),单色等离子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4MB内存(可扩展至16MB),120MB硬盘,重9.4Kg。由于它采用的是IBM的微通道技术,其他硬件制造商无法与之兼容。
2.IBM L40 SX 1991.03
主要配置:Intel 386SX处理器(主频20MHz),10英寸TFT单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2MB内存(可扩展至18MB),60MB硬盘,重3.5Kg。L40 SX尝试了许多革新的技术,包括电源管理、TrackPoint光标控制、10.4英寸的TFT液晶显示器等,为后来的ThinkPad打下了良好基础。
3. IBM PS/55 5535-s 1990
主要配置:Intel 80386处理器,16MHz主频、2MB内存、40MB硬盘,IBM第一台采用STN彩色显示器的便携PC。
4.IBM PS/55 note 5523-S 1991.03
主要配置:Intel 80386SX处理器(主频12MHz/16MHz),9.5英寸单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2MB内存(可扩展至6MB),40MB或80MB硬盘,重2.4Kg。这是IBM首台笔记本电脑。
5.IBM PS/2 N51sx 1992.3
这是IBM在1992年3月推出的新产品,尽管采用了革新的颜色,但市场并没有作出对这些产品有利的反应,一些刻薄的观察家甚至认为IBM的便携式电脑计划不过是一场惨败。
6.IBM PS/55 T22sx 1992
用键盘和笔都能操作的笔记本,这就是PS/55 T22sx,IBM第一款平板笔记本电脑,这种设计思想只到八年后才被世人所接受。
Thinkpad开始登场 1992.10
7.ThinkPad 700C 1992.10
最经典的700C,开创了Thinkpad的神话。
主要配置:Intel 80486SL处理器(主频25MHz),10.4英寸TFT彩色液晶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4MB内存(可扩展至16MB),120MB硬盘,重3.5 Kg。
这是IBM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领导移动计算技术发展的历程从此开始。黑色(外观设计)和红点(TrackPoint)自此成为ThinkPad的独特象征。ThinkPad 700C获得过无数荣誉,其中包括《PC Magazine》1992年技术卓越奖和最佳系统、《商业周刊》1992年最佳产品、《PC Computing》1992年最有价值产品奖和最佳笔记本等。
8.ThinkPad 230CS 1992
ThinkPad 230CS是IBM推出的第一款超便携笔记本机型,它采用Intel 486/50MHz处理器、20MB内存和540MB硬盘等,它甚至比后期推出的采用奔腾133处理器的便携机型还要小。
9.ThinkPad 750P 1993
1993年,IBM提出了“more time thinking and less time typing”的概念。并为此设计了ThinkPad 750P平板电脑。ThinkPad 750P是ThinkPad系列的第一款平板电脑。虽然该款机型的销量并非十分出色,但IBM其超前的设计理念和思想实在令后来者汗颜!
10.ThinkPad 755CD 1994.11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处理器(主频100MHz),10.4"TFT彩色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810MB硬盘,重3.3kg。
1994年11月发布的ThinkPad 755CD是世界上的一台带有CD-ROM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具有强大的图形处理能力和高容量的存储器,而且光驱的使用大大地提升了笔记本电脑的可用性。ThinkPad 755CD标志着笔记本电脑进入了多媒体时代。
11.ThinkPad 701C 1995.03
主要配置:Intel 80486DX4处理器(主频75Mhz),10.4"TFT或DSTN彩色显示器(VGA分辨率640×480),8MB内存(可扩展至24MB),540MB硬盘,重2.0kg。这是一款在艺术和技术上具有同等高超造诣的科技工艺品,这款绰号“蝴蝶”的机型,其键盘采用独特的可伸缩式设计,被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永久收藏。
12.ThinkPad 755CDV 1995
ThinkPad 755CDV它的特色在于它能够当投影仪使用。当时在投影机还没有被广泛使用的背景下,演示操作一般都是通过幻灯机来进行演示工作,当时的幻灯机不能与电脑接驳,必须先把演示材料制作成幻灯片,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时间和成本,ThinkPad 755CDV为此而诞生。ThinkPad 755CDV平时看起来跟一般的笔记本电脑没什么区别,但在需要演示时,它可以拆掉屏幕顶盖,将机器直接放在幻灯机上,这时屏幕就成为可以随时变换的幻灯片,这是当时是非常酷的设计。
13.ThinkPad 760CD 1995.10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处理器(主频120MHz),12.1"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1.2GB硬盘,重3.4Kg。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第一个采用12.1"SVGA高分辨率显示的笔记本电脑。支持多媒体处理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此时的笔记本电脑正如当年的PC一样,开始走向普通大众。
14.Palm Top PC110
严格说这个机器不属于Thinkpad,但作为IBM家庭中的一个重量级成员,有必要介绍给大家。
这个就是手掌大小的IBM Palm Top PC110,是史上个头最小的486级别笔记本电脑;国内还是比较难求的;一方面存量很有限,当时只在日本发售。另一方面由于造型异常小巧、可爱给人一种爱不释手的感觉,所以即使有它的玩家也都在收藏没有几个愿意使用。
15.ThinkPad 560 1996.05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处理器(主频133/120/100MHz),11.3"DSTN或12.1"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8MB内存(可扩展至40MB),1.08GB硬盘,重1.9Kg。这款产品开创了便携式电脑的新典范,机身超薄只有1.2英寸厚,重量只有1.9Kg,“超级便携”由此成为移动计算产品的主流发展方向之一。560还可通过红外线进行数据的无线传送和通讯。
16.ThinkPad 380D 1997.05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处理器(主频150MHz),12.1"DSTN或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16MB内存(可扩展至80MB),2.1GB硬盘,重3.1Kg。这是ThinkPad历史上最成功的机型之一,全内置、多功能、易用性极高,是台式机的理想替代品,它在18个月内售出100多万台。
17.IBM ThinkPad 770 1997.09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MMX处理器(主频233/200MHz),13.3"和14.1"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1024×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160MB),3.2GB硬盘,重量3.4Kg。
18.ThinkPad 600 1998.04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处理器(主频266/233MHz),13.3"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1024×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160MB),3.2GB硬盘,重2.5 Kg,带有CD-ROM。ThinkPad历史上销售量最大机型,它把性能和便携性进行了完美的均衡与结合,将“超级便携”推到了一个新的技术高峰。
19.ThinkPad 390 1998.10
主要配置:Intel Pentium II(主频266MHz/233MHz),12.1"/14.1"TFT彩色显示器(XGA分辨率1024×768),32MB内存(可扩展至256MB),3.2GB硬盘,重3.4Kg。
20.ThinkPad 240 1999.05
主要配置:Intel Celeron处理器(主频300MHz),10.4"TFT彩色显示器(SVGA分辨率800×600),64MB内存(可扩展至192MB),6.4GB硬盘,重1.32Kg。
21.ThinkPad T20 1999
T20 T21 T22曾经水货及二手市场最热销的机型,也是T系列最轻薄的机型,呵呵。
ThinkPad T20使用700MHz的Intel便携式Pentium Ⅲ处理器。该处理器采用了Intel SpeedStep技术,在保证处理速度的同时,优化了电池的性能,电池使用时间可达4个小时。ThinkPad T20采用100MHz前端系统总线,配置了128MB的SDRAM内存(可扩展至512MB)、12GB的S.M.A.R.T.硬盘和35.8cm(14.1英寸)显示屏;增强型AGP图形卡支持多显示器显示;内置V.90标准的56Kbps迷你型PCI调制解调器,并随机附带内置RJ-11和RJ-45端口。
22.ThinkPad X24 2002
同样经典的X系列机型。之前的X20-X23就不介绍了。全新的ThinkPad X24采用支持SpeedStep技术的Intel PⅢ 1.13GHz移动处理器,标准内存为256MB,硬盘容量为30GB。为让用户有满意的显示效果,ThinkPad X24还专门配备了ATI Radeon Mobility显卡。
ThinkPad X24可以说是目前网络连接性能最为完善的一款超轻薄笔记本电脑。在有线网络连接方面,X24将56K Modem和10/100M自适应网卡作为标准配置整合于机体内部;而无线方面,X24的绝大部分机型都配有IEEE 802.11b无线局域网和蓝牙的无线通讯模块,并且在显示屏两侧集成了超强天线与模块连接,保证了无线网络终端最强大的信号接收能力。
23.ThinkPad TransNote
诡异的设计思路再一次出现在ThinkPad的笔记本中是TransNote,一个介于笔记本和Tablet PC的“畸形儿”,并在那个时代得到了众多拥护者的追捧。Transnote是为高级行政管理人员设计的。由于公司工作的电子化,迫切需要一款使用简单,网络功能齐全和能够应付大量文字输入的笔记本电脑,而且必须携带方便,以便很快就能席卷全部随身物品奔走于各个会议室之间,因为这些高级行政管理人员往往精于键盘但是不精于绘图,因此在会议上需要用画图表达的时候就难以操作。用Windows自带的画板太慢,直接用会议室里面的白板又无法电子化文档和同时作会议记录……IBM的Transnote由此诞生。 Transnote可以说是完全符合了上述条件的异类机种。IBM大胆的采用了前所未有的设计,将笔记本电脑的机身设计成屏幕80度折叠形式,并且将整部电脑分成两大块,一块是主机一块是称为Digital NotePad的手写板。最妙绝的是,这两块既可以分开使用又可以一同使用。不过此款机器只在美国才有销售,销售业绩也不是很好,卖了很短时间就停产了。
24.ThinkPad S30
主要配置:超低电压版Mobile Pentium III(600MHz、支持SpeedStep功能)、128MB(最大256MB)主内存和20GB硬盘、显示器为10.4英寸TFT液晶(分辨率为1024×768)、内置56k调制解调器。外形尺寸为长257mm×宽213mm×厚22.5~32.3mm。
25.ThinkPad T30
与现在T系列设计和定位最接近的机型。
IBM ThinkPad T30系列笔记本电脑综合了ThinkPad T系列的卓越品质,特别采用了功能强劲的1.6GHz英特尔P4-M 处理器,并进一步增强了无线通讯、系统安全、高效管理以及选件等方面的功能,为繁忙的商务旅行用户提供了绝佳的电子化体验。与传统的ThinkPad T系列不同的是,ThinkPad T30部分机型特别设置了IBM UltraNav双重指点系统,配合TrackPoint和IBM客户化的触控板,实现了指点的灵活性,此举使一些习惯触控板的用户也能够选择ThinkPad;所有机型中均内置有双天线的802.11b无线技术。
26.ThinkPad A31P
A系列,逝去的经典系列。
ThinkPad在发布了X、T、i系列的同时,A系列也孕育而生,其中A为All in one,desktop alternative, 即为全内置,它是台式机的理想取代品。ThinkPad A系列取代了以前的770系列和390系列的全内置机型,综合两者的优点,机身变得更加富有时尚气息,同时增大机身体积,而将厚度减少。早在第一款A系列笔记本为A20P,身为高端机型,拥有着超强处理性能,高达1400×1050的显示分辨率(SXGA+)的15.1英寸显示器,而先进的ATI Mobility Rage 128显示芯片、16M大容量显存和视频端口使之成为一个移动的图形工作站。
经历了A系列的诞生以及A21P、A22P、A30P的优秀表现,在人们眼中,以P结尾的A系列便因为拥有最顶级的硬件配置而成为ThinkPad最具有移动工作站气质的一个系列,而终极之作A31p作为ThinkPad首次以移动工作站级名义发布的笔记本,在推出后凭借强大的性能、丰富的外设支持并辅之以突出的多媒体特性,迅速成为移动工作站的代名词,并将其他品牌笔记本的移动工作站压得透不过气来。在ThinkPad A31系列产品中,ThinkPad几乎用上了所有能加上去的功能,像是UltraPort 2000与Ultraport Plus接头、ThinkPad FlexView Display 170度视角、选购的嵌入式保全子系统(Embedded Security Subsystem),支持新型数字键和Palm底座的Ultrabay Plus、ThinkLight键盘灯功能、内建802.11b无线网络功能(屏幕两旁都有内建天线)、选购的蓝牙支持,以及搭配64M DDR内存的新ATI Mobility FireGL 7800显示芯片。过去这些功能都分散在不同型号的机种当中,不过这倒是第一次ThinkPad把所有功能都作在同一台机器上。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ThinkPad最终结束A系列的继续研发,而A31p作为ThinkPad A系列最后一款产品,不但为曾经名噪一时的A系列画上了一个完满句号,更成就了A系列最后一个辉煌。
27.ThinkPad X30
ThinkPad X30笔记本电脑沿袭了此前X系列机型的设计风格,钛合金的外壳不仅让这款笔记本电脑比其它机型更轻便、结实,外观也漂亮多了。与目前市场的一些轻薄机型相比,最大的不同是并没有采用当时日趋流行的移动P4处理器。而采用的是更节能的PIII-M 1.06GHz或1.2GHz处理器。由此看来,这款笔记本并不是针对高性能用户推出的,但其所配备的电池可以支持笔记本电脑工作长达4.5小时,尤其适合那些需要长时间使用电脑的用户。
28.ThinkPad T40 2003
至今还有很多人在用的T40,二手市场上依然占有一席之地。采用了Intel Pentium-M处理器及Centrino平台的ThinkPad T40-Series可说背负了众多ThinkPad user长久以来的期待,位于日本的ThinkPad研发中心---大和实验室再一次展现他们对于心目中理想的ThinkPad所投注的心力与坚持,ThinkPad T40的推出可说就是大和实验室对于ThinkPad未来发展的首要代表作。
29.hinkPad G40 2003
Thinkpad的一款性价比很高的机型,圆了很多想要拥有Thinkpad人的梦,就是太沉,而且使用台式机CPU(一个创举哦),自然非常费电。ThinkPad G40最大重量为3.85千克,即便是使用减重模块,重量也在3.5千克左右。电池规格为10.8V 4400mAh,和ThinkPad X30相同,但是由于采用了高主频的台式机CPU,因此电池实际使用时间大概在1.5-2个小时左右。
29.ThinkPad R50P 2003
我也拥有一台R50P,不过已经放进笔记本包珍藏了。在IBM的笔记本电脑系列定位中,R系列以往一向是追求性能价格比的型号,而且配置一直是低于旗舰机种T系列,但2003年发布的R50系列改变了这一历史。原因很简单,IBM的A系列停产之后,ThinkPad产品线中一直缺乏移动工作站级别的产品,现有的T系列因为要兼顾便携性和性能,无法采用15英寸级别的高质量显示屏,所以在R50P出现之前,A系列移动工作站可以说是后继无人。值得一提的是,R50P采用的是7200转的笔记本硬盘,这在当时是一种飞越。
30.ThinkPad X40
也是我拥有的一台经典机型,相比X60,我更喜欢X40,因为经典的红蓝条,呵呵。 IBM ThinkPad X40一改它IBM以往商务稳重大哥的形象,12英寸的屏幕虽然纤秀,却一点不失IBM的面子。IBM X40号称为IBM史上最具便携性的笔记本,是一款侧重移动性和便携型的超轻薄本本。X40外观简约,体积轻巧,重1.23kg,携带性和移动性强。X40采用钢琴烤漆亮面经典纯黑色面板,在控制体重的同时亦很好地起到了防震的作用。X40将屏幕接口和两个USB接口放在机身左侧通风口旁边的位置,剩下的接口(包括SD插槽,红外线接口,PC卡插槽,RJ11、RJ45接口和音频输入输出接口,一个USB2.0接口)则放在机身的右侧面,使得用户使用更加方便。此外,其电池续航时间较长,充分保障了移动办公的需要。X40与X31一样带有扩展坞底座,在移动性上给了用户一定的灵活选择空间。下图的X40和我们常见的键盘布局略有不同。
31.ThinkPad X41 Tablet
也就是X41t,Thinkpad的第一款平板电脑。X41 Tablet基于Intel Centrino Sonoma平台,采用低电压版Intel Pentium M处理器758型号1.50 GHz (FSB 400/2MB L2),Intel 915GM高速芯片组,内含英特尔图形媒体加速器(Intel Graphic Media Accelerator 900,简称Intel GMA 900),硬盘容量为40 GB,内存子系统为双通道规格DDR2-4200,操作系统为最新的Windows XP Tablet PC Edition 2005。
32.ThinkPad Z60t
Z60系列是ThinkPad首个宽屏系列,可以看出宽屏在消费领域已经变得越来越受欢迎。Z60t拥有14.1英寸显示屏,分辨率为1280x768(WXGA),目前该系列还没有更高分辨率的屏幕可选。宽屏对于同时显示多个视窗比较方便,当然电子表格和宽屏DVD电影等应用就更不用说。200nit的亮度可能并不算太高,而Z60m将提供MaxBright可选,达到300nit。目前ThinkPad Z系列在T、R两在系列均推出宽屏机型,已经进入停止研发状态。显然这个生於联想,长於联想的Z系列机型,命中注定是个过渡型机型。Z60的经典在于那款打破传统的银色钛金属外壳版Z60M。
33.ThinkPad Z60m
作为宽屏Z60系列的旗舰机型,钛金版Z60m采用了主频高达2.0GHz的P-M760处理器,512M DDR II 533MHz内存,80G 5400转硬盘,带128M独立显存的ATI X600显卡,RAM刻录光驱,15寸高亮度显示屏,分辩率高达1680×1050(WSXGA+),这就意味着Z60m具有比一般的15寸屏幕多出约30%可视面积,更有利于满足视觉效果。
以上展示的就是大和实验室的产品展廊中陈列的,后续的比如R51/R52/R60/X60/T43/T60就不在此介绍了

谁给我解释一下笔记本电脑的发展历史?

1943-1946年美国宾西法尼亚大学研制成功了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omputer)
计算机发展的四个时代:
第一代:电子管计算机时代(从1946年底一台计算机研制成功到20世纪50年代后期)
第二代:晶体管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60年代后期)
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60年代中期到70年代前期)
第四代:大规模及超大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时代(从20世纪前期开始至今
摘录:
笔记本电脑雏形
  1979年,Grid Compass 1109电脑问世,这是人类有史以来对笔记本电脑制作的第一次尝试。这款电脑是英国人WilliamMoggridge在1979年为Grid公司设计的。不过这款电脑问世后的面向对象只是美国航空航天领域,是人类历史上首次从扇贝上获取灵感制造的轻便电脑,普通民众是无法与其接触的。

Grid Compass 1109电脑,64KB内存,1.12MHZ11千克重。   1983年5月,美国发布了世界首款彩色便携电脑---Commodore SX-64 "Executive"。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是MOS 6510(1MHz)处理器,64K内存,320 X 200分辨率的5寸彩色显示器,内置5.25寸170K的软驱一个重量约13千克。   1984年2月,IBM公司发布IBM 5155个人便携电脑。这款便携电脑采用的CPU是Intel 8088(4.77MHz),配备256K的内存(最大扩充640K),内置显示器为9寸的琥珀黄色显示器,分辨率为640 X200,采用的系统为装在磁盘上的IBM PC-DOS Version 2.10,重量约16千克(30磅)。
真正的笔记本电脑诞生
  1985年,由日本东芝公司生产的第一款笔记本电脑T1100正式问世,这款笔记本电脑目前为止是多数国内媒体公认的第一款笔记本。也就是这款笔记本的问世,开始了东芝公司在笔记本业界的20风雨路程。   1989年9月,苹果公司面向用户推出了第一款笔记本电脑。它采用了68HC000处理器,这是Motorola68000的低电压版本,运行频率为16MHz。内存为1MB,内置了40MB的SCSI硬盘。这款笔记本采用的显示屏依旧为10寸单色液晶显示器,分辨率为600 X 400,重量约4千克。当然也正因为性能卓越,这款笔记本的价格十分高昂。   1991年,第一台商业上可用的、配置彩色TFT显示屏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型号为T3200SXC,CPU为Intel386SX(20MHz),内存1MB,硬盘120MB,显示屏彩色24厘米ActiveM atrix TFT,分辨率为640×480(VGA)。   1992年10月IBM推出了第一台以ThinkPad命名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700C。   1994年第一台配置Pentium处理器的笔记本电脑———东芝T4900CT,Pentium处理器(75MHz)、内存8MB,硬盘772MB,26厘米TFT,分辨率为640×480(VGA)。   1995年,ThinkPad760cd问世,这是世界上第一款支持多媒体功能、第一个采用12.1英寸SVGA高分辨率显示的笔记本电脑。支持多媒体处理意味着笔记本电脑从纯商用开始走向更为广阔的多元化市场,此时的笔记本电脑正如当年的 PC一样,开始走向普通大众。
笔记本零售市场逐渐成熟
  1996年是笔记本电脑发展史上最重要的一年。VGA显示屏已经几乎不再采用,SVGA的显示屏被大量采用,同时已经开始有XGA的显示屏出现。此外,硬盘的发展也推动了笔记本电脑的“瘦身”。   同年,英特尔正式开始留意笔记本电脑专用 CPU 的研制。当时台式机的 CPU 都是采用 0.8 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的,笔记本电脑 CPU 就是在这个时候采用了 0.35 微米制造工艺生产,电压也因为英特尔采用 VRT 技术而降到 3.3V ,也是从这时开始笔记本电脑的 CPU 才真正地与台式机 CPU 划清了界限。 1997年9月,IBM公司在全球率先推出了配备14.1寸彩色液晶、DVD驱动器的笔记本电脑---ThinkPad 770。在当时,这款机器的问世意味着高分辨率大屏幕时代即将到来。   1998年,Intel公司的移动版PII/Celeron问世,这让笔记本的性能得到了一次质的飞跃。 1999年,AMD Mobile K6-2发布,支持了最新的3DNow!而抛开了与Intel MMX技术的纠葛,性能上开始有了大幅的提升。Intel不甘示弱,Mobile Pentium III取代前一任CPU而再一次将移动版处理的速度提升了一个档次,同时将SSE指令带入了笔记本电脑。到了2001年3月20日,Intel抢先发布1GHz Mobile Pentium III后,将移动处理器和笔记本都带入了GHz时代,CPU的更新速度日新月异的时代开始了。
笔记本性能的飞跃
  2000年1月,Transmeta带着全新架构的“Crusoe”处理器杀入了笔记本低功耗处理器市场,这无疑也就意味着将于Intel和AMD争夺市场分额,新一轮的市场竞争又将兴起。 2003年1月8日,Intel发布了全新的笔记本电脑架构Centrino,即现在我们所说的迅驰平台。该构架包括了代号为Banias的Pentium-M移动处理器、Intel855芯片组(代号Odem、Montara-GM)和一个支持802.11b/a的WLAN(无线局域网)以及Mini-PCI卡(代号Calexico)。从此开始,笔记本电脑的平台化开始深入人心。 2003年5月,日立公司将2.5寸笔记本硬盘的最快转速提升为7200rpm,最高容量提升为80G,全面开启了笔记本存储的高容量与高速时代。 2003年7月,VIA发布笔记本专用处理器汉腾(Antaur)处理器,虽然这款处理器的发布市场反应冷淡,然而却让众多笔记本爱好者看到了笔记本处理器的多元化发展趋势。 2003年11月,全球第一款64位处理器的笔记本在日本上市。这款笔记本配备了Athlon 64 3200+,512M DDR内存,64G硬盘,康宝光驱(可选),并搭配了15英寸SXGA液晶显示屏。 2004年1月,富士通推出了世界上首款基于S-ATA(串行)技术的笔记本硬盘。它的意义有 两方面,第一方面将笔记本硬盘的传输速率进行了再一次的扩充; 另一方面S-ATA端口在笔记本电脑设计中起到了线路的简化作用。 2005年1月9日,迅驰二代Sonoma平台正式发布。SONOMA平台的一些技术的三大中心 词就是FSB=533MHz、Intel 915、NIC(Network Interface Controller)。相关新技术支持的词汇还有SATA、DDR2、HD Audio、PCI-Express等等。 2005年4月20日,东芝发布20周年纪念笔记本产品--Dynabook SS SX、Dynabook SS S20。 这两款机型都采用东芝公司的新型材料为主板原料,大幅度减少了线路并提高速度。其厚度仅为9.9mm,整体厚度为19.8mm,采用了华美的金属材质,最大待机时间长达5.4小时。

thinkpad t系列 什么时候发布新

2017年3月28日——ThinkPad家族中最具商用血统的经典产品T系列、X系列推出了五款2017新品,分别是T470,T470s,T470p,T570和X270。
在双电池与双硬盘的加持下,为商务用户提供全新创造价值的生产力工具,诠释ThinkPad在经典商用领域的思考。

笔记本THINKPAD T、X和R系列的最初第一代各是哪一年上市的?就是说这个系列的第一代。

一看你就对THINKPAD的历史不是很了解。
你要问的意思我明白了,但是你这样问,没法给你回答。
thinkpad各个型号都有它的历史,但是并不是从一开始就有T,X,R这些系列。比如现在所指的R系列,它是曾经其他两个系列的综合体。
以下内容,共你了解之用。
ThinkPad A系列: 取“All-in-one”的意思,重量重,体积大,总共拥有3个驱动器插槽,其中2个是可换的。部分型号以“p”结尾的机型是ThinkPad中最先使用15英寸UXGA“FlxView”液晶显示屏技术的。该系列已于2002年停产。
ThinkPad G系列: 台式机替代机型,使用台式机处理器,重量重,体积大,电池续航时间短。该系列已于2005年停产。
ThinkPad i 系列: 价钱便宜的低端机型,由第三方厂商(如宏基、长城)在IBM的技术许可下代工生产。该系列已于2001年停产。
ThinkPad R系列: i系列和A系列合流形成R系列,拥有两个内置驱动器,其中一个可换。低端机型继承i系列的传统继续走低价道路,其余机型设计成“移动工作站”来代替已停产的A系列。
ThinkPad S系列: Subnotebook,相当小且相当轻便,仅向日本市场销售。
ThinkPad T系列: ThinkPad的旗舰机型,相当轻薄,高端商务机型。拥有两个内置驱动器,其中一个可换。
ThinkPad X系列: Subnotebook, 异常轻便小巧,内置硬盘,无光盘驱动器,12英寸液晶显示屏。其中2005年7月发布的X41T、2006年11月发布的X60t、2008年3月发布的x61t以及2008年10月发布的x200t属于平版电脑。
ThinkPad Z系列: 自2005年开始生产,Lenovo收购IBMPC事业部后推出的首个系列,首个宽屏笔记本,首个专为娱乐而设计的ThinkPad。
ThinkPad SL系列:2008年专为中小型企业推出的笔记本,首次在外壳上采用钢琴烤漆,性价比高。
ThinkPad W系列:2008年重新继承A系列,继承融合“All in one"的笔记本产品,同是一个体积大,重量重,配置高,性能强劲的移动工作站系列。
ThinkPad Edge系列:2010年在全球CES展会上推出,让人惊异的是,它不再一黑到底,ThinkPad出现了一抹红色。
想要了解更多的THINKPAD的历史,前提是你痴迷于这个品牌的魅力和品质。你才会有动力和激情去认识他,学习他,了解他。
小黑部落联盟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