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司马南说联想怎么了,司马南七个质疑或将解决,央媒发声了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3 16:41:36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如何看待司马南评价“联想事件”呢?

我觉得他的评价不算非常的公正,他的思想有着一些局限性,他应该全面的考虑一些问题的。
我非常的认可,觉得这个人说的特别正确,这个人也把自己内心的想法很好的表达了出来。
这个评价有点片面,因为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我并不认同他的看法。
那就是个一本正经滴说谎话的无耻小人
要理智的看待司马南评价联想事件,因为就司马南所说的联想并不是一个科技企业,而是主产业在金融板块的企业,对与联想公司的发展并没有什么影响。就算联想现在的主产业,主营业务是金融板块,那也不影响联想是一个科技起家的企业,只是现在将企业的重心放在了金融板块,金融板块赚的钱多并不说明联想没有在搞科技。
联想的柳传志放下身段请司马南喝茶,被司马南拒绝。然后联想公司在司马南拒绝与柳传志会谈之后并没有做出后续的动作,这说明联想公司只是想听听司马南的意见,而并不是非要公关司马南,说明司马南对于联想公司的运营影响并不是很大。
一、科技企业为什么搞金融就是名不符实司马南的一个论点就是联想公司现在是一个名不副实的科技企业,因为联想公司主要的营收在于金融板块,而不是在联想公司的主营业务网络终端设备上。但这说明不了什么问题,联想想要搞科技需要钱先快速的赚到钱,搞搞金融板块并没有什么问题。因为搞科研的投入是非常大的,必须有资金的支撑。
二、世界上很多企业都做着名不符实的事情如果说联想搞金融板块儿就是名不符实的科技企业,那么世界上,很多大公司都是名不符实的企业了。比如年轻人比较了解的暴雪公司,很多人就说它是一个有着游戏公司外表的动漫公司。
三、联想公司确实让人失望,但也不至于嗤之以鼻近些年关于联想公司的负面新闻的确很多,作为一个民族品牌,联想公司的确是让很多国人有些失望,比如在定价方面,在和其他企业合作方面,这些方面发生的事情都让联想公司的形象大打折扣。

司马南七个质疑或将解决,央媒发声了

司马南提出的联想七大问题终于要迎来结果了, 国资委发声或将解决联想问题 。
自从司马南谈联想问题以来,四次报警,270家媒体集体炮轰司马南,这些事情背后,联想虽然没有回应,但背后却处处藏有联想的影子。

我们不得不承认联想是经历中国改革开放的活化石,作为改革开放的产物,有它自身的局限, 当初从集体向经济改革,这本身就是摸着石头过河,难免让人有可乘之机 ,然而现在要为下一个百年目标而奋斗,必然需要向过去总结。
而司马南发声联想涉嫌国有资产流失,资不抵债,高管分红30%,研发成本不足3%,27位高管14位是外籍人员,国内价格高于外国,其实这些问题在倪柳之争中早已有了答案,如果你相信因果之说,你就很容易理解联想这些问题了。
倪柳之争中,倪光南认为 科技 是第一生产力,而柳某认为赚钱是第一目的,而柳某胜出就意味着联想将从 科技 企业向资本企业转变,但 心里只有 科技 强国的倪光南院士,被踢出联想都没带走一点股份,一分钱 ,,那你们觉得心里以赚钱为第一目的的人,会不想方设法往自己口袋里装钱吗。
而针对这些问题国资委发声了, 对恶意收购,重大债务违约等特殊事项,各地国资委要牵头建立紧急干预机制 ,而国资委这一发声不单单只针对联想,更多的是对过去改革开放的总结。

联想因倪光南的联想式汉卡和他的技术研发,成为了中国电子 科技 的龙头,之后被人以改革的名义掏空,富了某些人。
回顾联想历程,自柳某胜出之后,联想更加不像是一个 科技 公司了,我们可以从他涉及的产业不难看出来, 从科研到组装,金融 ,之后 科研都不到3% ,跟没有一样,你说连3%都没有能研究出什么,这更多的不是 在骗中科院来获取补贴 吗,而司马南说联想国有资产流失,资不抵债,高管分红30%,这些更像是想着法,合理的往自己口袋里装钱,联想到现在,无研发,高负债,相信各位朋友眼睛是明智的。

而企业的走向,他的本质是由人决定的 ,而这联想就是一例子,从一个龙头企业然后跌落神坛,以 科技 立本,而又抛弃科研,高筑债台,一个国企成了一个人的一言堂,而这背后又不知道还有没有,像联想这样的企业,而国资委发声这代表不会只针对联想一家企业,所以司马南的努力没有白费,应该给他一个长长的赞。

如何看待司马南怒怼联想这件事?

因为这个品牌出现了严重的违法行为,没办法保证人们的安全问题,导致资金向外流失,可以看出来司马南是一个敢做敢当的人。
这件事情会影响到联想的发展,还会带来不好的情况,会影响到联想的营销量,还会出现很多的问题。
我觉得他说出这样的话是比较好的,他说出了很多人的心里话,人们应该重视一些东西的。
我觉得这件事情很正常。因为每个人的看法不一样,所以我们要因人而异,尊重别人的看法和选择。
正义与邪恶的较量!
司马南怒怼联想这件事,其实都是在用事实说话,而且说得都在理,很多人想怼,却不敢言,司马南敢说事实,确实勇气可嘉。
司马南说了六件事情:
第一,资金向外流失,主要是产品价格国内高,国外低,当年国外的价格低于国内价格将近十三亿,相当于当时资产向外流了近十三亿。也反映了对国内消费者的不公平。
第二,二十多个高管,有14个是外籍人员,信息安全得不到保障。
第三,研发资金占不到百分之三,这对于科技公司来说,简直不可思议。作为一家科技公司,研发成本这么低,怎么能做出好的产品。
第四,资产负债非常高,达到百分之九十。这么高的负债,完全是资不抵债的状况,随时都有可能卷钱走人。最不可理喻的是居然想上市,这意味着让国民分担负债,万一卷钱跑了,对人民是多大的伤害。
第五,高管的工资更是高的离谱,比苹果CEO库克还多。库克一年不到一个亿,而联想的高官一亿多,营收差距这么大,凭什么?
第六,某高管把生产线搬离中国。这得让多少人失业,而且大量资金也往外流。
看到这六件事,司马南怼联想是不是很合理,不怼反而是放纵了。每一件事情都不是一件小事情,大到国家信息安全问题,小到对国民出售价格的不公平。
如何看待司马南怒怼联想这件事?我个人觉得就应该怼,做了这么多不利于国家不利于民众的事情。司马南能站出来指责联想,这是勇气可嘉,也是很多人的心声。揭露联想的真实面貌,让群众看清事实,看清真相,这是一个能让群众清醒的事实,也更利于民众做出更好的判断。

又被查了!联想做了什么?

过去的一年,是联想非常难忘的一年。因为在没花一分钱的情况下,联想一直处于舆论的焦点,这完全是得益于一个人,它就是司马南。当然,对于联想来说,这么高的关注度,大多数是负面的。
司马南是一个斗士, 一连发七条视频,对联想进行全方面的质疑,其中最大的一个是说2009年联想股改,造成国有资产流失的问题。 对于司马南的质疑,联想没有正面回应过,但他却非常有耐心,时不时把联想拿出来说一说。
对于司马南的举动,有人表示力挺,毕竟鉴于联想过去做过的事情,以及负面频频的新闻,很多人已经不相信联想,所以,这个事情的热度一直很高。当然,也有人说司马南有趁热度之嫌,毕竟通过抨击联想,收获了很多粉丝,成为了社交媒体的大V。
当然,司马南这样不遗余力地说联想,也是希望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对联想进行调查,但似乎一直没有出现这样的结果。司马南似乎也有点想放弃了,最近都不再说联想了。就在 4月14日,一则消息引发关注,那就是监管部门对联想出手了。
据了解,北京监管局4月7日发布对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采取责令改正行政监管措施的决定。 联想做错了什么事情,为什么会被责令改正?
其实也算不上什么大问题,就是报告披露不及时,收购案披露太晚,比如拟收购卢森堡国际银行股权事项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时间晚于香港联交所披露时间。还有一些披露不准确的违规行为,目前只是责令改正,并没有其它处罚措施。
不过,这是半年内,第二次涉及联想的监管措施。 去年9月,联想冲击科创板,获得了受理,但没想到仅仅一个星期,联想却主动撤回了,上市失败。 后来在12月,作为联想的保荐公司中金公司,以及保荐人王晟、孙雷、赵沛霖、幸科、谢晶欣,都被证监会采取监管谈话。
从结果来看,这两次都和联想有关,但对联想并无损伤,司马南想要看到的结果没有出现。反而是联想在2021年表现非常亮眼,业绩突出。
财报显示, 2021年联想控股营收4898.72亿元,同比增长17.32%,净利润57.55亿元,同比增长48.78%。 其中,联想集团营收4553.31亿元,同比增长18%,由此来看,联想集团是联想控股最核心的业务。
知名市场调研机构IDC发布的报告显示,2021年联想蝉联全球PC出货量第一,而在今年一季度联想继续位居第一。
联想集团说未来五年研发总投入超1000亿人民币,算下来每年200亿元,大概占营收的4.34%左右,其实依旧很低。华为一年的研发投入都超过千亿,占营收比例超过10%。
相对于华为1137亿元的利润,联想利润实在太低了。真正的高 科技 企业,没有哪一家利润会这么低。说实话,联想想摆脱组装的本质,有很长的路要走。
当然,利润低,也是因为成本高。去年联想的高薪问题引发关注,柳传志都退休了,还拿上亿的薪酬,其它十几名高管的薪酬加起来也非常夸张, 2021财年,杨元庆薪酬高达1.68亿元人民币。
对于这次被采取监管措施,联想也作出回应,表示已对下一步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将按要求尽快完成整改并向北京证监局报送整改报告。
目前,司马南基本不说联想了,这其实也说明联想的策略取得了成功。对于这种争论,最怕的是不回应,因为一旦回应,就可能有漏洞,就可能被抓住尾巴,继续质疑。联想不回应,司马南也无法一直唱独角戏。
从现阶段来看,联想赢了,这波负面影响要逐渐消失了。

司马南为什么六问联想,联想怎么了?

司马南攻击联想,主要的论调就是国有资产流失。
那么司马南选择联想。是有自己考虑的因为和联想同期的很多国有企业。都出现了资产转换归属的问题。 而联想在其中只是作为一个角色存在而已其实还并不是特别突出。他攻击联想借助企业改制的机会有人总保私囊。那实际上。当时别的国有企业没有吗?肯定有这是毫无疑问的。
当时。改革是比较激烈的。很多国企在转换资产归属的问题上,都出现了类似联想的问题。
那为什么司马南偏偏对准联想因为联想现在实际上是属于一个民营企业。攻击联想既达到了宣传的目的而且联想的目标也不小,另外一点就是攻击联想的风险很小。
当时国内在产权分离的时候,归属的时候,其实国内并没有相关的法律法规,所以说实际上有很多的国企。后来在转换的过程中资产大量的落入个人手里。像联想的情况绝不是个例他有很多这样的国有企业。
所以说我至于他选择联想政治目标实际上是感觉自己很聪明实际上确实也达到了他的目的。他没有任何风险。你试试攻击一下别的当时类似的国有企业试一试。这就冒着非常大的风险。
而联想当时处于这种局面导致现在他根本不怕司马南攻击,因为你只要把这个烂账一翻出来很多的国有企业会牵扯在内。
这种烂账,当时又没有明确的法律法规,谁会没事去查?那不是自找麻烦吗?相信谁也不会自己做引火上身的事。就算是。执法部门强势,你真的感觉那些。特别大型的国有企业怕有人对他们下手吗?
所以说是一场联想这个事儿,其实在国内来说并不是很大的事儿。是一种特殊时期的一种现象。
联想也没啥大事,不过就是国有企业变私人企业,技术企业变贸易企业,贸易企业又变放高利贷的,披着中国企业的皮实际受美国控制,即将资不抵债但高管年薪过亿,正常操作而已
你好!刚看了这个视频,主要问题是司马南租了几期节目,说联想有国有资产流失等问题,结果招致朋友和媒体炮轰,说白了就是司马南动了一些人的蛋糕。
联想现在的做为和做事都伤了中国人民的心,
赚着中国人的钱却帮着美国洗地,
在中国生产的电脑卖给中国人的价格比卖给美国人的贵20%,
称自己不是中国的企业,却想要中国强制要各级单位买联想的产品。
联想自己都说了 国际企业
想面面俱到,有时也会顾此失彼
如今谁都有为难的时候
不论个人或者企业
这几天,司马南突然连续发了六个视频,六问联想集团,这六个问题分别是:
1、13亿国有资产白送泰山会?
2、穷庙富方丈,L想负债超过恒大!
3、L想股权变迁简史。
4、资不抵债的L想,有爆雷的巨大风险?
5、L想27名高管,14个外国人,政府采购有否信息安全问题?
6、兴师问罪者找上门来,我想承认错误……
几个问题把联想集团的遮羞布扒得干干净净。但是诡异的是,联想一直都没有给出一个明确的答复,而也没有任何一个媒体来转载这些内容。而他之所以会连续发出六个视频来质问联想集团,我想无非是以下几个目的。第一个目的是为了博取公众的眼球。司马南六问联想,虽然各大媒体都没有转载,但他的这个行为,直接把联想送上了热搜,而他的视频也被越来越多的人播放。据说短短几天之内就有100多万人点击观看了他的视频。那这样也是不断地发动攻击,并且每一个问题都言之有物,的确吸引了很多的围观群众。相信随着这个事件的持续发酵,也会有越来越多的媒体关注到他,这远比默默无闻的举报容易得多。这或许就是他的聪明所在,现在自媒体的影响力是不容小觑的。
第二个目的是为了引起公众关注和监督。其实联想集团,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的确是让人有所诟病的,比如在华为问题上,他们就直接站队了美国。感觉联想集团已经不是大家印象中的那个国民企业了,而司马南在他的控股问题中也提到了,他成立的职工持股方面,中科院已经由原来的100%下降了65%。此时股权变更为:国科控股34%、联想管理层42.5%、同盟军21.5%,中科院已经失去了大股东的地位。司马南可能希望从这些数据,来引起公众们对于联想整个集团的发展的关注,毕竟个人的监督远远抵不过公众的监督。
第三个目的是为了让大家认清联想。司马南的来势匆匆,但是联想却一直没有回复,所以很多吃瓜群众都认为司马南爆料的事情是真实可靠的。有的人直接在网上表示,以后再也不会使用联想了,这个对于联想集团的形象是有重挫的。六个问题无疑把联想推到了风口浪尖,也会让大家更认真的去审视它的企业形象和他的产品。

联想发声明回应司马南质疑,百度将发布国内首个元宇宙

1、联想控股声明:国有资产未流失,历次中央巡视未提异议



( 新浪 科技 )此前,司马南公开质疑联想 2009 年将 29 % 股权转让给泛海集团,“ 涉嫌国有资产流失 ”,引发热议。对此,联想控股今日发布声明,回应有关股权转让等事项。



联想控股在声明中表示,2009 年,按照企业国有资产交易相关规定,中国科学院控股有限公司通过北京产权交易所公开挂牌交易,转让了联想控股 29 % 股权。本次转让,严格按照国有资产产权交易相关要求进行了审计、资产评估和备案。联想控股表示,经专业机构认定,联想控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账面值为 77.2 亿元,评估值为 92.6 亿元。本次交易联想控股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权益溢价至 95 亿元,对应的 29% 股权交易价格为 27.55 亿元。联想强调,本次股权转让,实现了国有资产的保值增值,历次中央巡视和国家审计署审计均未对此提出过任何异议。

2、百度将发布国内首个元宇宙



( IT之家 )12 月 10 日,百度宣布将于 12 月 27 日发布元宇宙产品 “ 希壤 ” ,届时百度 Create 2021( 百度 AI 开发者大会 )将在 “ 希壤 ” 举办。这是国内首次在元宇宙中举办的大会,可同时容纳 10 万人同屏互动。



据了解,“ 希壤 ” 的造型是一个星球,城市设计融入了大量中国元素,将在视觉、听觉、交互三大方面实现技术创新突破。12 月 27 日起,用户可在个人电脑、手机、可穿戴设备上登录 “ 希壤 ”,创造专属的虚拟形象,听会、逛街、交流、看展。

3、《 绝地求生 》将自 2022 年 1 月 12 日起转为免费 游戏

( 新浪 科技 )《 绝地求生 》( PUBG ),俗称 “ 吃鸡 ”,是一款战术竞技 游戏 ,Steam 平台现价 98 元。官方今日宣布,《 绝地求生 》将会在 2022 年 1 月 12 日起转为免费 游戏 ,届时所有玩家都可以享受到这款 游戏 带来的乐趣。

4、中通默认免费提供隐私面单服务:隐藏收件人及寄件人电话号码



( 新浪 科技 )中通快递正式为全部自有渠道下单客户默认免费提供隐私面单服务。通过中通快递寄件小程序、手机端、官网打印出的面单将会默认隐藏收件人及寄件人电话号码。



收寄件人信息仅在面单上进行隐藏,如实际收件派件过程中需要查看用户信息( 如收件人手机号码 ),快递员可通过掌中通等系统进行查看。部分第三方驿站或快递柜,如菜鸟驿站、丰巢快递柜无法直接获取隐藏之后的用户信息,则在投递时可在掌中通中查看用户实际号码进行投递。

声明



本文素材来源于网络,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整理编辑,不代表人工智能产业链联盟立场,转载请注明,如涉及作品版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做相关处理!

编辑:Zero

司马南再次举报联想,这次联想还会继续沉默吗?

如果是这样的情况,应该不会再沉默了吧,我觉得如果再沉默下去,到时候对自己的品牌有很大的影响。
联想当然会继续沉默,因为这毕竟是联想的丑事。
联想怎么可能去回应一个流量乞丐?我们国家有健全的司法机构,健全的反腐机制,作为司马南,一个自媒体,流量和利益是第一位的,我国是一个法治国家,举报的渠道太多太多了,公、检、法、监管部门、巡视机制等等等等,为什么非得在网上掀起一场风暴?因为大的话题足以博眼球,足以捞取利益,所以司之流唯恐天下不乱。如果联想回答司马南,再来一场辩论?司马南求之不得。再者,如果立案联想,如此庞大的调查取证过程太过复杂,但一个如此大的企业经不起这样的折腾,如果联想没事,那么这个过程中司马南张捷之流已经捞的盆满钵满,他们会在乎官司输赢吗?真的在乎正义?他们是虽败犹胜,而作为联想呢?和央视朱军一样,虽赢犹败,二三年的折腾,再强大的企业也是难以的承受之重。
既然是举报,肯定是实名!举报实事而非,联想都必须如实回答!积极配合相关部门调查!沉默代表不了你清白!只能说明心里有鬼说不清!
面对质疑,发声明他们表示严格按照手续进行,没有遭受有关部门的异议。
联想再次被司马南举报后,联想不可能沉默。主要有以下两个原因:
第一、联想不允许沉默。因为被实名举报,国家各个相关部门肯定马上要去查联想,该说说,该提供材料就提供,联想不可能以沉默应对国家检查。
第二、作为中国著名企业,在遭遇如此危机,肯定会采取相应措施。如果举报属实,能被查到,那么国家该怎么处理,那是国家的事情。但是如果是诬告,联想肯定会拿起法律武器对付司马,绝对不会沉默。
接下来我们就事论事,谈谈司马南举报联想的这场“闹剧”
在司马南和联想集团之间,存在一个很大的误区,司马南作为一个社会人士,完全可以行使自己的合法权益,但也必须遵守国家法律和职业准则,联想集团作为一个商业性企业,以利益为目的,这也完全符合国际商业模式,利益是每一个商业企业追求的最终目的,但作为任何一个商业机构,在各方面都会有自己的管理运营以及投资模式,商业是无国界的,只要是合法手段维护合法利益,这都无可厚非。
作为司马南,对联想集团的利益和资金走向产生质疑,这也是一个公民应该具有的义务和素质,但其采用的方式方法是绝对欠妥的,也是错误的,每个国家,都会有国有资产监管部门和国际金融分析机构,他们主要就是对国家利益国有资产的评估和随时掌握国际金融动态,在某种意义上来说,相当于国家智能机构,反过来说,国家智能机构,会对一些牵扯到跨境投资的行业进行利弊的分析和研究,也会对企业的投资动态做监管和风险评估,这是每个国家都必须具备的国资金融体系,是为了和国际金融市场随时融恰的一个重要平台。
作为联想集团,其所有的内部管理和投资运营,都必须受到国家国资委和国家金融机构的严格审核和评估,以达到对国家利益的权衡,所以,司马南如果认为联想集团在运营过程中出现了损害国有资产和国家利益的行为,应该在所掌握的材料和事实证据的前提下,向国资委和国家金融机构作出书面报告,而不是以个人方式获取联想集团的内部投资资料和数据来公开宣评。

司马南连续质问联想集团柳传志。为什么会引起人们高度关注?

联想标签民族 科技 企业,国企!和华为一样,都是在改革开放后80年代成立的。之所以很多关注离不开以下几点原因!

背景

联想的一出生就是个亲生富二代!要钱给钱,要人给人,要资源给资源!

华为的一出生就是中年穷屌丝!

反差

经过30多年的发展,穷屌丝做成了

真正民族 科技 企业!竟然被世界强国所打压,想一想这样的企业得有多自信,这是民族的骄傲!

好好的富二代却干成了背锅负二代!国企干成私企!随时没有实锤,但是从目前情况来看基本成了事实。

责任

就如一个家庭来讲,华为不光撑起了一个家还顺便帮帮邻居,

联想呢,不光没有撑起自己家,还到处在养老王家


无非就是改革开放后那批富翁其实大半是靠侵占国家和集体财产挖的第一桶金,然后却以救世主自居本就让人唾弃,而联想在国有股份还存赎的情况下,无耻地继续以给高管发天价薪资的形式掏空公司,侵占其它股东利益,这就是无耻到极至了,在国家和民众对资本无良行为认知越来越反感的环境下,自然引发人们高度关注!

借用毛主席他老人家的话吧。

“他们只能是联合帝国主义国家剥削和压迫本民族的广大人民百姓,或者贱卖自己国家的资源以满足自己那贪得无厌的私利……。”

司马南触动了人们总也想不通的一个大心结,点燃了人们的希望之火,引发了人们的期盼。

因为司马南之问的问题,会让老百姓对其他上市公司高管是否存在联想公司类似问题的联想,如果是这样,改革开放让这些投机分子,钻了国家监管的漏洞,肆意敛取国家和老百姓的财富,为个人谋私利。这给国家和人民造成很大的损失,同时,也对党的威信造成很大的伤害。

这个诺贝尔奖老头分析的太好了,尤其是在我们全力奔赴共同富裕的今天。

重要的不是贫富不均本身,而是什么原因导致了贪富不均。如果贫富不均,是公平竞争的结果,人民会广泛的接受。在众人眼里,成功者是他们的英雄和榜样。只有当贫富不均是贪污腐败的结果时,他才会煽动嫉富、仇富和对 社会 不满的情绪和敌意。一一一罗纳德·哈里·克斯,1991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

由此就不难理解,为什么今天司马南撕逼联想柳传志而引起的群众对联想及柳传志不满情绪的持续高涨。[玫瑰][玫瑰][玫瑰]

总之一句话:不是患寡,而是为何而寡?[玫瑰]

不知之个答案能否解释的合理。[玫瑰]

很多人质问联想。我认为柳传志就像张国焘一样,建党开创有功,叛变可耻。

在中华儿女站起来的时候,中华文化逐渐复兴的时候,“爱国情怀”也深深的烙进了我们每个人的心里。

在这个造福的时代,人们更关注那些造福英雄,更关注造福英雄是怎么造富的。但如果你通过不择手段通过违法来增加收入达到亿万财富,人民是不会愿意的。

有人统计过,司马南就这几天就圈粉几百万,全网粉丝超亿,估值达到2亿。

联想怎么能和华为相比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