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芝事件是什么,1987年日本东芝公司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有什么样的结局?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4-04 22:38:23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东芝事件东芝事件始末

1、当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理东芝的?2、日本东芝事件 35亿卖给苏联4台机床 却害了美国海军3、东芝帝国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击垮的?4、东芝事件的事件简介5、1987年,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日本东芝公司的结局如何?当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理东芝的?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协议,比如说对日本东芝公司处以巨额的罚款,达到了150亿美元之多。而且对于东芝在美国的进口产品增加一倍以上的关税。所以这给日本东芝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也使得东芝公司的股价严重的下跌。甚至也导致了日本东芝公司的董事长引咎辞职。主要是因为东芝公司向苏联出口的精密机床是用于核潜艇螺旋桨研制的。所以这会使得苏联的螺旋桨技术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使得当时北约国家没有任何一款声纳探测到苏联的核潜艇。所以也对北约国家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因为苏联的核潜艇上都有非常多的核导弹,一旦像西方国家本土发射的话,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核污染以及核辐射。所以北约国家纷纷指责东芝公司,而且很多的日本国民认为东芝公司是一个叛徒,公然的支持自己的敌人。所以也使得东芝公司的产品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坚决抵制。这也使得东芝公司曾经面临着破产的风险。所以也导致了现在东京公司一直是非常萎靡不振的状态,并且日本政府也向东芝公司提起了诉讼。让我们看到这个背景其实就是因为处在美苏争霸的冷战阶段,使得双方都处于对立的状态,然而美国这些国家都禁止向苏联出口研制军事武器的装备以及生产设备,但是东芝公司却公然的向苏联出售研制军事装备的设备,所以也导致了北约国家对于苏联的核潜艇探测失去了效果。
日本东芝事件 35亿卖给苏联4台机床 却害了美国海军 日本东芝公司在美苏冷战时期以35亿日元的高价走私了4台数控机床给苏联,让美国海军瞬间就失去了探测苏联水声的优势,日本最后迫于压力对东芝公司展开检查并抓获所有涉案人员,连首相都出面道歉,并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刊登了“悔罪广告”,下面就跟着本站我一起来看看吧!日本东芝事件经过 相信大家都知道苏联和美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僵,特别是冷战时期,虽然没有发生像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战役一样的战斗,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各国之间也是暗流涌动,苏联曾在1970年,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谈判,希望购买加工船只螺旋桨的数控机床,但是被美国从中作梗阻止了,苏联却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找到了日本东芝公司,用35亿日元的高价买走了4台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日本东芝公司都不敢相信,四台小小的机床竟然买到了如此高价,但是在这场交易中,苏联才是最大的得利方,他们所获得的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由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禁运规定,日本将挪威作为转运地,因为挪威是“北约”国家,这样不会违反禁令。于是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日本芝浦码头运走了数十箱机床部件,这就是震惊全球的“东芝事件”。其实挪威早就和苏联建立了货物的特殊运送渠道,挪威还为苏联提供过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而这其实也是“巴统”明令禁止的。机床对于苏联到底有多重要? 苏联其实在1957年就造出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列宁共青团号”,但是由于技术落后,核潜艇的噪声巨大,一直以来都是苏联海军的一个心病,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苏联的加工技术水平低于西方的同期产品的制造,就比如苏联当时创造的“阿尔法号”,当它在挪威海域活动时,引起的噪音在大西洋的另一侧也就是美国海军的监听站都能听到,而这显然是十分不利于战斗的。 苏联就是由于缺少高精度的螺旋桨加工技术,才没有办法造出噪音小的潜艇,而日本东芝公司提供的这种机床就刚好可以达到这种技术,这样一来造出的潜艇就很难使美国的声呐察觉到。这也就是苏联不惜花费35亿日元,购买这小小的4台机床的最关键原因。东芝事件的严重影响 本来东芝公司的报价出奇的高,10亿日元一台,按照当时的汇率,也就是500万美元,因为东芝公司也知道这笔交易的风险极大,要是苏联杀价太狠就不达成交易,但没想到的是苏联提出购买4台,并且超量购买零件,而且也只砍了两成的价,最终以87折成交,东芝差点笑出声,但是表面上还是要表现的不愿同意,并说“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有这种胆量”,也是吊住了苏联人的胃口。 最终这4台小小的机床,改变了美国和苏联的局势,让美国海军瞬间就失去了探测苏联水声的优势。本来苏联和东芝的交易可以说做的天衣无缝,但是从那之后,北约各国探查到的苏联潜艇的噪音,越来越小,这使美国的追踪难度加大了不少,于是美国就开始怀疑,直到日本公司的职员发生纠纷辞职,并一怒之下向“巴统”揭发了此事,真相才浮出水面,但是东芝公司对此矢口否认,直到1987年,美国完全掌握这件事的证据时,日本才被迫道歉。 于是在证据的压力之下,日本警视厅才开始对东芝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抓捕了东芝公司所有的涉案人员,但是美国的强大大家也是知道的,就比如美国神秘通灵部队,所以最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国道歉,并花费一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刊登了“悔罪广告”。就连“转运站”挪威也心惊胆战,向美国保证再也不会发生此类事件了,并且不久后,还以窃取情报为由,驱逐了苏联外交官和贸易代表。
东芝帝国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击垮的?东芝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逼到破产的?不知道大家对东芝这个牌子还有没有印象,要说东芝有多牛,一句话你就理解了,当时的东芝相当于现在的苹果。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东芝一直都是“日本制造”的代表,东芝曾创下很多“日本第一”,比如说日本第一台雷达,第一台彩电,还有全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是东芝制造的,东芝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国宝级企业。但这个“国宝”,现在却沦落到变卖家产和分家才能自保的地步了,在东芝走向落幕的这条路上,有一个巨大的推手——美国。 美国做老大哥做久了,自然不喜欢有人在他的头上,而东芝就是犯了这个禁忌的人。日本在当时的半导体行业有多牛?整个半导体领域被东芝和日本电气两大巨头瓜分,在巅峰时期,其市场份额达到了80%,东芝更是吊打美国刚起步的英特尔和AMD,甚至把英特尔一度逼到财务危机直接放弃抵抗,上面有这样一座泰山压着,美国的企业啥时候才能出头啊。所以美国看东芝不顺眼已经很久了,平时小动作也不少,比如说频繁审查啊,限制出口啊,提高标准这种,但对于庞然大物的东芝来说,不痛不痒,美国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向东芝下手的理由。恰好在瞌睡的时候来了枕头,1987年的“东芝事件”,成了美国对东芝开刀的导火索,当时东芝与苏联做了一笔走私交易,向苏联出售了4台先进的潜艇数控螺旋桨机床,这会给美国在侦查中增加不小的难度。 事情发生后,迫不及待的美国,立刻对东芝实施制裁,还逼东芝签署了《半导体条约》,彻底结束了东芝在全世界倾销电子产品的状况,同时美国又煽动舆论,民众自发发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在美国一步步的紧逼之下,东芝的电子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直被东芝压着的美国企业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美国施展极限压制手段,其中包括全面封杀和关税惩罚等一系列措施,这导致日本半导体的优势荡然无存,日本半导体市场份额从80%落到了10%。三星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取代东芝成为了世界第一,而东芝的半导体江山,就这样一步步被瓦解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东芝事件的事件简介1983年早春东芝事件的一个深夜东芝事件,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东芝事件,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东芝事件了数十箱“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部件。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苏联人购买这些数控机床的用途,除了使潜艇的推进性能改善之外,还能使当时正在建造中的新型航空母舰的推进器得到改进。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东芝事件:美国海军第一次丧失对苏联海军舰艇的水声探测优势,直到今天,美国海军仍没有绝对把握去发现新型的俄罗斯潜艇。
1987年,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日本东芝公司的结局如何?1949年11月,西方国家在巴黎成立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它的简称,就是大名鼎鼎、令无数国人愤恨无比的“巴统”,该协会共有17个成员国组成。这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主要目的为限制加入该协会的成员国,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口高端技术和战略物资。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有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开始偷偷违反“巴统禁令”,他们私自向东方出口违禁物品,违反成员国规定的偷运事件,在“巴统”存在时期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闹得沸沸扬扬的一起违禁出口事件,当属日本的“东芝事件”。“巴统”相关书籍1985年年底,日本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告发了一起东芝公司私自向苏联出口违禁战略物资的事件。原来在1982年到1983年之间,日本东芝公司下的一个子公司,“东芝机械公司”违反了巴统的规定,私自向苏联出口了9轴数控机床。美国接到这位日本官员的密告以后,于1986年要求日本政府对这一违禁事件进行调查。当时,东芝机械公司在出口9轴数控机床的时候,为了瞒过当时日本通产省的检查,他们在出口项目的报表上做了手脚。所以当日本通产省在做过简单做调查以后,他们在给美国的答复中认为,东芝公司并没有“违禁事实”。东芝公司然而,就在这一年的3月,美国的国防部长从军事情报得知,苏联的潜艇螺旋桨相比较以前,噪音明显减少,他认为:苏联制造螺旋桨的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就是因为控制机械公司出口的这些精密仪器,被苏联利用到了潜艇螺旋桨的制造之中。日本通产省又一次对于这件事进行复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先控制住了东芝机械厂的两名重要干部,随后,搜查了这家子公司的干部住宅,东芝公司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的事情真相大白。为了表示日本的歉意,通产省决定停止东芝公司继续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任务,时间长达一年,管理子公司的经理和东芝总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先后引咎辞职。日本国内报纸关于东芝事件的报道然而,这种决策,却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国内针对日本东芝事件,批评日本为了区区小利,竟然不惜损失了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安全保障;美国众议院议员甚至批评东芝公司在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售着用来绞死资本家的绳索。其实,东芝公司并非第一个违反规定公司,据统计,1982年前被揭发的巴统违禁事件已经达到了2481件,东芝事件仅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个公司所出口的精密仪器,也并非在所有的违禁物品中排在首位。东芝机床不过,也许是因为此次事件影响太过恶劣,也许美国决定趁机敲打“小弟”,美国此次是真的“杀鸡给猴看”,他们打着东芝危害了西方安全的言论,美国国会迅速出台了一个极为严厉的制裁议案。这个议案对东芝公司处以高达15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同时,对于东芝整个东芝集团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高达一倍的关税。而对于日本而言,日本作为美国最忠实的狗腿,国内居然有公司敢向美国的敌人出口战略物资,日本国内的舆论对与东芝“形同叛国”的行径沸反盈天。东芝事件因此,在内外压力之下,东芝董事长和对苏联出口机床的东芝机械公司社长先后辞职,直接经手机床出口的东芝机械公司事业部部长等被逮捕并判刑。一系列惩罚之下,东芝公司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为了自救,东芝公司敏锐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美国人的态度。东芝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开始在美国大力游说。东芝公司的活动是极为成功的,第2年,美国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力度开始大幅下降,不但制裁范围缩小为东芝机械,而且,进口的期限也被缩短为三年。东芝公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场几乎让其覆亡的危机。虽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但比之生死存亡而言,已经好过太多。而且,美国人的杀鸡儆猴之策显然也十分成功,东芝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再没有哪一个公司和个人,敢明目张胆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敏感物资。

东芝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机床解密是怎么回事

东芝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机床解密是怎么回事?先用一句话解释一下东芝事件:日本东芝公司瞒着美国秘密出口精密螺旋桨车床给苏联,后事情暴露。这件事情的背景是发达资本主义与落后社会主义之间的技术矛盾,为了限制社会主义的发展,美国成立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当时苏联的潜水艇机床设计始终都没有能够攻克技术上的难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有巨无霸噪音,为了能够解决这方面的技术问题,不惜花巨资引进日本的加工中心。其实当时的苏联国家基础工业也算是挺扎实,主要就是技术上不能够攻克,所以现在科学技术是国家第一生产力,也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当时东芝公司和苏联的交易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即使是日本都没有人发现从日本装运出去的机械竟然对苏联舰艇的制造技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各个国家发现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但是始终不知道苏联是如何获得先进技术的。直到1985年12月,日本内部出现了问题,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他的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当时的熊谷独心中非常的不满,为了报复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随即陶瑞格就对东芝公司展开了调查,一开始的时候东芝公司是坚决不承认的,因为当时的整个事件做的是很谨慎完善的。


一开始美国是没有证据的,而且东芝公司以预先签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术文件为证,对此事矢口否认。但是后来美国人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还是被挖了出来,就像苏联能够用重金收买日本东芝公司一样,美国也有自己的手段找到当年的证据。美国查明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仗着自己的是世界强国逼迫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向美国表示道歉,还花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随后,挪威又以从事窃取科技情报的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了苏联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贸易代表。

1987年日本东芝公司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有什么样的结局?

1949年11月,西方国家在巴黎成立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它的简称,就是大名鼎鼎、令无数国人愤恨无比的“巴统”,该协会共有17个成员国组成。这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主要目的为限制加入该协会的成员国,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口高端技术和战略物资。
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有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开始偷偷违反“巴统禁令”,他们私自向东方出口违禁物品,违反成员国规定的偷运事件,在“巴统”存在时期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闹得沸沸扬扬的一起违禁出口事件,当属日本的“东芝事件”。
1985年年底,日本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告发了一起东芝公司私自向苏联出口违禁战略物资的事件。原来在1982年到1983年之间,日本东芝公司下的一个子公司,“东芝机械公司”违反了巴统的规定,私自向苏联出口了9轴数控机床。
美国接到这位日本官员的密告以后,于1986年要求日本政府对这一违禁事件进行调查。当时,东芝机械公司在出口9轴数控机床的时候,为了瞒过当时日本通产省的检查,他们在出口项目的报表上做了手脚。所以当日本通产省在做过简单做调查以后,他们在给美国的答复中认为,东芝公司并没有“违禁事实”。
然而,就在这一年的3月,美国的国防部长从军事情报得知,苏联的潜艇螺旋桨相比较以前,噪音明显减少,他认为:苏联制造螺旋桨的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就是因为控制机械公司出口的这些精密仪器,被苏联利用到了潜艇螺旋桨的制造之中。
日本通产省又一次对于这件事进行复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先控制住了东芝机械厂的两名重要干部,随后,搜查了这家子公司的干部住宅,东芝公司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的事情真相大白。为了表示日本的歉意,通产省决定停止东芝公司继续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任务,时间长达一年,管理子公司的经理和东芝总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先后引咎辞职。
然而,这种决策,却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国内针对日本东芝事件,批评日本为了区区小利,竟然不惜损失了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安全保障;美国众议院议员甚至批评东芝公司在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售着用来绞死资本家的绳索。
其实,东芝公司并非第一个违反规定公司,据统计,1982年前被揭发的巴统违禁事件已经达到了2481件,东芝事件仅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个公司所出口的精密仪器,也并非在所有的违禁物品中排在首位。
不过,也许是因为此次事件影响太过恶劣,也许美国决定趁机敲打“小弟”,美国此次是真的“杀鸡给猴看”,他们打着东芝危害了西方安全的言论,美国国会迅速出台了一个极为严厉的制裁议案。这个议案对东芝公司处以高达15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同时,对于东芝整个东芝集团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高达一倍的关税。
而对于日本而言,日本作为美国最忠实的狗腿,国内居然有公司敢向美国的敌人出口战略物资,日本国内的舆论对与东芝“形同叛国”的行径沸反盈天。
因此,在内外压力之下,东芝董事长和对苏联出口机床的东芝机械公司社长先后辞职,直接经手机床出口的东芝机械公司事业部部长等被逮捕并判刑。一系列惩罚之下,东芝公司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
为了自救,东芝公司敏锐地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美国人的态度。东芝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开始在美国大力游说。东芝公司的活动是极为成功的,第2年,美国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力度开始大幅下降,不但制裁范围缩小为东芝机械,而且,进口的期限也被缩短为三年。
东芝公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场几乎让其覆亡的危机。虽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但比之生死存亡而言,已经好过太多。而且,美国人的杀鸡儆猴之策显然也十分成功,东芝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再没有哪一个公司和个人,敢明目张胆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敏感物资。

1987日本东芝事件始末 数控机床让北约损失

1987日本东芝事件始末,数控机床让北约损失,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东芝事件,自己内部斗争分不清楚,说实话就是为了自己利益,即使是在国家面前也是这样,但是东芝事件完全是令整个日本蒙羞,而且是非常没有尊严,令当时和此时日本首相是没有什么脸面,所以说想要有什么进展是需要主权才可以做到,苏联这样为所欲为导致美国损失惨重,真正承担责任的是日本,东芝事件也是大事化小小事化了不可以解决。据说因为东芝事件离能够北约是损失惨重,而且是不清楚到底怎么回事?还是来看看东芝事件中,日本、美国、苏联发生了什么戏剧性变化吧?为什么会成为了历史中一个笑柄存在呢?也是记住了一个道理,依附的尊严早就被抛弃到脑门外面了,日本就是这样!


说起东芝事件,当时日本、英国、美国等17个国家是建立了一个组织,主要是限制高端技术和先进设备输出,特别是那些有关于军事发展设备等等,当时苏联是因为饥荒,所以很多粮食是进口日本,当时日本东芝公司和其他公司为了这样订单在不断奔波,而且当时东芝负责人就是在苏联,理由非常合理,之后苏联军事进口设备副总餐则是成为了特工,进行和东芝公司协商,是使用35亿日元进口四台五轴数控机床,因为在当时完全是天价,这样一个买卖是完全合理,公司利益不代表国家利益,在这样一个买卖中达成,秘密进行很多运输,但是在过程中还有人则是进行了色诱得到了这几台设备的关键性数据,所以说这次买卖是非常合理,而且是苏联达到了巅峰!

苏联是使用这样五轴技术,令自己的潜艇和军舰噪声减少很多,而且是得到了认可,在当时美军多次探索中都很难发现,在一次内斗中这个事情才被抖了出来,要说当时美国也是被苏联坑惨了,损失的不仅仅是自己军舰和士兵,而且是导致很多资源等等都是被限制,损失不仅仅是可以使用金钱可以衡量,而且是令本国利益损失惨重,最终是导致北约解散,和苏联其实是一个后果,经过东芝事件,日本首相道歉,东芝公司则是遭受制裁,事情也是非常严重,可见美国怒火这样严重,损失惨重证明了一切,日本是花费了一亿美元在美国报社进行了道歉,苏联也是得到了最核心技术,而且是开发很彻底,成为了将来不可忽略的强国!

当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理东芝的?

日本东芝公司为了开拓苏联这个巨大的市场,于1980年派了几名高级职员,在莫斯科召开酒会,跟苏联的政府官员套交情,设法获得订单。20世纪80年代初,由于日本东芝机械公司背着巴黎统筹委员会,向前苏联出售高精密的加工舟用螺旋桨的数控机床一事。造成了震动国际政坛的“东芝事件”。
事情败露后,日本通产省宣布在一年内禁止东芝机械公司向14个国家出口产品,仅此一项使东芝机械公司损失1亿美元。
首先就是罚款,罚款数额高达了一百五十亿美元那么多呢。还显示了贸易出口等。
是直接通过了一项议程把制裁协议给搬出来了,对她们处以了巨额的罚款。
因为这个机床是激励日本东芝偷卖的这份机密,美国最后采取了严重的罚款措施来处理
美国通过经济制裁东芝,对东芝进行巨额处罚,甚至是限制东芝的出口贸易。
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协议,比如说对日本东芝公司处以巨额的罚款,达到了150亿美元之多。而且对于东芝在美国的进口产品增加一倍以上的关税。所以这给日本东芝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也使得东芝公司的股价严重的下跌。甚至也导致了日本东芝公司的董事长引咎辞职。
主要是因为东芝公司向苏联出口的精密机床是用于核潜艇螺旋桨研制的。所以这会使得苏联的螺旋桨技术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使得当时北约国家没有任何一款声纳探测到苏联的核潜艇。所以也对北约国家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因为苏联的核潜艇上都有非常多的核导弹,一旦像西方国家本土发射的话,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核污染以及核辐射。
所以北约国家纷纷指责东芝公司,而且很多的日本国民认为东芝公司是一个叛徒,公然的支持自己的敌人。所以也使得东芝公司的产品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坚决抵制。这也使得东芝公司曾经面临着破产的风险。所以也导致了现在东京公司一直是非常萎靡不振的状态,并且日本政府也向东芝公司提起了诉讼。
让我们看到这个背景其实就是因为处在美苏争霸的冷战阶段,使得双方都处于对立的状态,然而美国这些国家都禁止向苏联出口研制军事武器的装备以及生产设备,但是东芝公司却公然的向苏联出售研制军事装备的设备,所以也导致了北约国家对于苏联的核潜艇探测失去了效果。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罚东芝的?

在美国知道日本东芝公司私下将先进的机床卖给苏联后,自然是怒不可遏,据说美国政府还因此提出了对日本进行严厉的处罚:
赔偿美国一百五十亿元的天价赔款日本东芝公司出口美国的物件、商品增加一倍的关税。五年内停止进口日本东芝公司的物件、商品。强制关闭东芝在美国的所有工厂等。后来经过日本政府、东芝公司的努力,对该事件进行了弥补:
不管东芝犯了什么错,日本政府也会顾虑和保护这家大企业,毕竟这家公司可是日本国内的大财阀,支撑起了日本GDP的大头。为了能够让美国政府“消怒”,据说当时的日本首相因为此次事件,只身赴美向其政府道歉,东芝公司的负责人也花了一亿美元的天价,买通和打点了美国境内的几十家权威媒体,以此为窗口向美国政府、民众道歉。
美国对日本东芝公司的实际处罚
可能也是为了顾及国与国之间的颜面,或是碍于一定的舆论导向,以及因为日本重要的战略地位,在对日本东芝公司做最后的处决方案时,美国政府降低了对日本东芝公司的处罚力度,不仅将起先的赔款降低了很多,还将本来决“五年内停止进口日本东芝公司的物件、商品。”的决定,减少到了短短的三年。
事件涉及的精密仪器
这个让苏联政府为之垂涎,且让美国政府为之愤怒的精密仪器,便是在那个时期领先于世界的“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因为当时的苏联一直没有掌握到这样的技术,所以“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的器件和技术,大都是掌握在西方欧美、日本这些以美国为轴心的资本主义国家手里。为了取得这样的技术来弥补武器上的差距,苏联打起了从日本打开缺口以求购得“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的主意。
该事件的背景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世界的局势出现了变化,英法等西欧国家再也不是世界的巨头,曾经被他们所看不起的美国开始崛起,成为了新时代的经济中心。与此同时,和美国相对应的苏联也在战后成为了能够和其“平起平坐”的国家。 一时间,以社会主义为中心的苏联与以资本主义为核心的美国构成了战后的两极世界。
“有人的地方就有斗争”这句话不仅适用于我国,在世界上也一样适用。苏联和美国在二战时期因为有共同的敌人德国,所以才会在那个时候组成联盟,共同抵抗来自法西斯的炮火,可是当战争褪去,曾经威胁他们双方利益的“德意志第三帝国”消失不见后,当他们的老对手阿道夫希特勒随着他的帝国腐成黄土后,罗斯福和斯大林也慢慢的成为了对手。
正如英国的战时首相丘吉尔所说:“没有永远的朋友、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相当年,不可一世的“日不落帝国”和所谓的“陆军最强国”曾经被天下人形容为“世仇”和“宿敌”,二国也因为各种各样的矛盾打了几百年的仗,可是在1939年之后,却很自觉的统一在了一起,将他们的枪炮、舰艇以及飞机不约而同的对向了德国,因为他们清楚的知道,此时严重威胁他们的敌人,是这个不可一世的“德意志帝国”,即使英国和法国是宿敌,但他们一直纠缠的不过是蝇头小利,以及远在海外的殖民地,可如今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不一样,它想要的是他们的整个国土,它们的全部利益。
美国和苏联也正是如此,他们在二战时同仇敌忾是因为有共同的敌人,这两个国家一个打败了不可一世的“德意志第三帝国”,一个重创了曾经叫嚣着要“一亿玉碎”的“日本帝国”;不得不说的是,正是“德日”两国法西斯之魂的灭亡,才使得世界步入了和平,同时也加剧了美苏之间对立和敌对的步伐。
日本财阀为何会低头“美国压力”
日本和美国的梁子是在太平洋战争上结下,始于山本五十六的“偷袭珍珠港”,末于美国向日本投放原子弹。日本的大和民族仿佛是一个矛盾重重的民族,他们在战场上既敢于冲锋,也不怕死亡,甚至想要在后来“一亿玉碎”;可是在遭受和领略了美军的强大实力后,又甘于屈服和卑躬。
因为战争的影响,日本国内的经济已经被庞大的军费开支和战损打击的喘不过气,在危急关头,美国向日本伸出了援手,不仅贷款给日本发展经济,还提供技术和其他方面的帮助,正是如此,使得日本在战后能够快速让经济复苏。
但大家要知道,日本的经济复苏其实是付出了某些代价,这些代价是多方面的,最为重要的便是美国对于日本经济的影响。所以东芝集团售卖给苏联“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仪器,等于是在美国背后挫它的脊梁骨,而美国将要对日本展开的一系列制裁,这对于当时正在发展经济的日本、对于当时经济还要依靠美国扶持的日本来说,简直是当头一棒。
所以为了大局考虑,为了能够稳定住美国这位“金主”,日本这个骄傲心和自尊心极强的民族,才会展开很多“软骨头”、且“没脸面”的补救行动,为的就是想让日本的经济能够在这一时期渡过难关,从而让日本的综合国力得到增强。
小结
虽然这起事件看起来是苏联和日本通商造成的,但如果真的深入研究,大家就会发现,造成美国当局愤怒的重要原因则是“美苏问题”,以及日本的“站错队”。毕竟当时的美国在意的不是日本将这样的精密仪器对外售卖,而是在意日本将“九轴五联动数控螺旋桨铣床”这样的先进仪器卖给了谁。

东芝事件的东窗事发

本来,东芝公司和苏联的交易确实做得相当漂亮,包括日本在内的西方国家,无一发现从日本装运出去的机械竟然对苏联舰艇的制造技术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是,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北约各国的海军纷纷报告,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这使得美国开始怀疑,苏联是否获得了什么先进的技术,但是却苦于没有什么证据。一直到1985年12月,苏、日秘密协议当事人之一、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他的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并愤而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陶瑞格立即要求日方调查此事。日本通产省对东芝公司进行调查时,东芝公司以预先签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术文件为证,对此事矢口否认。经过进一步调查,1987年初,美国人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在美国的压力下,日本警视厅对东芝公司进行突击检查,查获了全部有关秘密资料,并逮捕了涉案人员。在以后的几个月里,美国朝野群情激愤,再三谴责日本,并对东芝公司进行了制裁。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国表示道歉,日本方面还花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心惊胆颤的挪威政府除了向美国保证今后决不再发生类似事件外,还关闭了康士堡公司驻莫斯科办事处,并停止了该公司正在与东欧国家进行的全部贸易。不久后,挪威又以从事窃取科技情报的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了苏联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贸易代表。

请问早期的东芝笔记本事件是怎么回事……

电池饱了
还不错,希望你采纳。
2000年5月:因为笔记本电脑软件功能有瑕疵,日本东芝公司为此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但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没有享受到同等待遇。日方的解释是,因为中国法律与美国法律对消费者的保护程度不一样。
  1999年春天,两名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向美国地区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认为东芝公司在处理其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软盘控制器存在的问题时,许多方面行事不当,可能导致数据遗失或损坏。东芝公司一方面否认这一指控,说它没有意识到软盘控制器的操作限制会造成数据丢失或损坏,同时又与原告进行庭外和解,提出一个解决方案。
  根据这一方案,拥有或租用1985年1月1日或以后生产、由东芝美国信息系统公司销售或分销、带有一个软驱和软盘驱动控制器的任何型号的东芝便携式或笔记本电脑的所有美国用户(包括自然人、商人、政府或其他实体),都可获得东芝公司提供的赔偿。
  东芝公司解释,如此行事是因为根据美国的司法判例,存在通过司法裁定,判决一笔赔偿的风险。鉴于这一风险,公司决定在不承认任何责任或其个人电脑有技术问题或瑕疵的基础上了结此案。
  东芝公司宣布,该诉讼只涉及美国。根据这一诉讼,50万美国东芝用户将获得10.5亿美元的赔偿,每个用户最高可获得443美元的赔偿。
  令人费解的是,就在东芝美国用户抓紧向东芝公司索赔时,中国用户却没有得到相应的对待。5月8日,北京一家专业新闻网站在美国一个消费者处得知消息后,立即作了报道,引起中国消费者的极大关注。
  据5月15日中国青年报报道,昨日,东芝中国公司北京代表处电脑电器部的林晓兵先生就此接受了该报记者的电话采访。在去年事情发生时,林得到公司授权,负责解释此事。林的说法是,东芝公司并不是有意欺骗中国消费者。首先,该赔偿只在美国发生,不是全球性的行为。对美国用户的赔偿,不是采取现金赔偿,而是以代物券的形式,即用户在购买东芝产品时可持券打折。其次,东芝公司没有承认该产品质量有问题,只是因为美国法律的特殊性,考虑到诉讼可能导致该品牌在美国市场造成不好影响,才忍痛达成协议。但林又表示,并不否认在理论上存在对用户造成损失的可能性。
  之所以会出现两种不同结果,林的意见是由于中国和美国的法律不一样。按照美国法律,如果存在对消费者造成某种后果的可能性,制造厂商就可能要承担责任,而中国的法律,对这种情况没有明确的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