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
- 2、联想电脑每年的销售额约为多少
- 3、联想收购富士通51%股权
- 4、联想集团发新一季财报 港股通净卖出70万元
- 5、半年赚了25.4亿元,为什么说杨元庆醒了,联想稳了?
- 6、56岁杨元庆的欣喜与烦恼:联想PC供不应求,手机赚钱很难
- 7、最近联想是怎么回事
- 8、联想盈利(2021年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 9、Q3财报:什么在支撑联想这波大幅上涨
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
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
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联想集团在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强劲的非个人电脑业务盈利表现下保持灵活及坚持的态度,三个业务集团均凭藉其增长引擎维持或提高盈利能力。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
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1 联想集团公布2022/23财年第一财季(4-6月)业绩。业绩显示,该财季联想营收近11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2%,排除汇率波动影响同比增长5%;净利润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使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3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
其中,联想个人电脑以外业务营收占总营收的比例达到37%以上的历史最好水平。SSG方案服务业务、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智能手机业务均实现营收双位数增长,共同打造了联想集团的第二增长曲线。
SSG再次实现高增长与高利润的齐头并进,营收同比增长23%达到96亿人民币,运营利润同比增长25%达到21.7亿人民币;ISG单季度营收创下138亿人民币历史新高,同比增长近14%,连续三个季度保持盈利;IDG智能设备业务集团把握住了增长领域的机遇,实现营收942亿人民币,运营利润超过70亿人民币,其中智能手机业务营收同比提升21%。
此外,IDG中个人电脑以外业务营收比重达22%,首次超过20%。其中智能手机业务实现了21%的增长率。与此同时,研发投入翻番的计划稳步推进,上财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29%。
未来,数字经济技术发展和创新的趋势明确,从智能设备到智能空间,从计算机到计算力,从传统IT到新IT支撑的各行各业的数字化、智能化,从服务客户到保护地球家园,都蕴藏着巨大的增长机遇。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尽管短期仍挑战重重,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已经是大势所趋,混合工作模式将长期存在。我们有信心继续把握发展机遇,持续投资、创新,继续驱动收入增长和盈利提升。”
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2 联想集团发布了2022/23财年第一财季财报。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第一财季营收169.6亿美元,预估169.2亿美元,同比持平,净利润5.16亿美元,预估4.98亿美元,同比增长11%。
截至2022年6月30日,联想集团收入达170亿美元,同比持平,若剔除汇率影响,则同比增长5%。权益持有人应占利润同比增长11%至5.16亿美元。
第一季度净利润率同比上升29个基点至第一季度历史新高,实现集团净利润率翻倍的中期财务目标进度理想。
联想集团在为实现可持续增长和强劲的非个人电脑业务盈利表现下保持灵活及坚持的态度,三个业务集团均凭藉其增长引擎维持或提高盈利能力。
按业务集团分类,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及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收入分别同比增长23%及14%。其经营利润率同比分别提高0.4及1.1个百分点,创第一季度新高。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引领了集团以服务为主导的转型,凭藉其经常性收入基础(以递延收入代表),创历史新高,达到29亿美元,同比增长20%。
方案服务业务集团的经营利润率4倍高于集团。
云服务IT基础设施及中小型企业IT基础设施部门的收入增长使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的收入首次突破20亿美元。
鉴于消费个人电脑需求疲弱及供应链受限,智能设备业务集团的收入及分部盈利均录得低个位数跌幅。
尽管如此,凭借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丰富的销售组合,使其提高在商用及高端个人电脑领域的`渗透,使表现超越同行。
在其智能手机业务中,智能设备业务集团亦推动5G的销售机会,从而提高个人电脑和智能手机产品的平均售价。
联想第一财季净利同比增长11%3 联想集团公布了2022/23财年第一财季(4-6月)业绩:营收近1120亿人民币,同比增长0.2%,排除汇率波动影响同比增长5%;净利润34亿人民币,同比增长11%;使用非香港财务报告准则调整后净利润为36.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35%。
这已经是联想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了营收和盈利能力的双重提升。
与此同时,研发投入翻番的计划也在推进,上财季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研发人员数量增加了29%。联想表示公司将继续围绕“端-边-云-网-智”的“新IT”架构,做好战略投入和稳定增长的预测和平衡,加码研发创新,提高可持续盈利能力。
“联想连续第九个季度实现了营收和盈利能力的双双提升,打造新增长引擎成效显著,个人电脑以外业务的营收在集团整体的占比超过了37%。" 联想集团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杨元庆表示,“尽管短期仍挑战重重,但数字化、智能化转型加速已经是大势所趋,混合工作模式将长期存在。我们有信心继续把握发展机遇,持续投资、创新,继续驱动收入增长和盈利提升。”
具体来说,第一季度,SSG再次实现了高增长的同时保持高盈利能力,季度营收达到96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3%,运营利润完成21.7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5%,运营利润率上升到23%。
所有细分业务的营收都实现了强劲的双位数增长,支持服务、运维服务、项目和解决方案服务营收分别增长18%、73%、10%。其中,非硬件驱动的运维服务以及项目和解决方案服务业务的营收占到了SSG整体业务的近50%。
第一财季,ISG基础设施方案业务集团实现单季营收138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14%,同时连续三个季度实现盈利。云服务业务营收增长26%、存储业务营收增长35%;边缘计算业务营收更实现年同比增长近100%,连续8个季度实现增长。
未来,联想集团将持续加强提供全栈的基础设施产品和方案组合,包括硬件、软件、服务和解决方案,持续加强在边缘计算和服务领域的创新。联想集团将持续平衡规模与盈利,致力于成为业内增速最快的端到端基础设施方案提供商。
IDG智能设备业务实现营收942亿人民币,同时继续保持行业领先的利润率,运营利润超70亿人民币。个人电脑业务继续蝉联全球冠军,高端PC产品收入结构得到进一步改善,工作站同比增长28%,游戏品类同比增长14%,带动个人电脑业务整体实现高于市场的销量增速,市场份额至24.4%。
IDG中个人电脑以外业务营收比重达22%,首次超过20%。联想表示,其中智能手机业务实现了21%的高增长率,不仅在传统优势市场北美、拉美保持增长,在欧洲和亚太等市场同样实现增长;基于场景的解决方案继续显示出巨大的增长潜力;智能协作解决方案也保持了两位数的高增长。
在研发方面,上财季,联想集团研发投入同比增长10%,研发人员增长29%。
杨元庆表示,“未来我们有信心继续克服挑战,坚定转型,实现可持续的增长和盈利能力的改善。”
联想电脑每年的销售额约为多少
联想电脑每年的销售额约为多少?联想电脑年销售额超过500亿美元作为全球最大的个人电脑制造商之一,联想集团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销售网络和客户基础。截至2021年,联想在全球5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68,000多名员工,其产品销售覆盖了消费者、企业、教育、医疗保健等各个领域,成为全球IT领域的领先企业之一。作为联想最重要的业务之一,个人电脑业务一直占据着公司销售额的大部分。根据联想集团2020财年的财报数据显示,其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的全球收入达到100.15亿美元,同比增长2.9%。其中,联想电脑是该业务中最重要的产品线之一,年销售额约为400亿至500亿美元。不过,值得注意的是,随着消费者需求的变化以及智能设备市场的竞争加剧,联想的个人电脑业务在过去几年中面临了一定的压力。特别是在疫情期间,人们更多地选择了移动办公和远程学习,导致传统的台式机市场受到了冲击。因此,联想也加快了在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和笔记本电脑等新兴领域的开发和投资,力求保持竞争优势并实现持续增长。总体来看,联想电脑作为联想集团的核心业务之一,在全球范围内拥有广泛的用户群体和销售网络,其年销售额已经超过500亿美元,未来仍将伴随着技术创新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而不断发展壮大。
联想收购富士通51%股权
联想集团公布,于2017年11月2日,联想收购富士通51%股权,代价包括12.3亿港元现金代价,加基于截至2020年3月的业务表现计算的约1.75亿港元至8.75亿港元业绩调整代价,调整代价须于2020年3月31日后短期内以现金支付。
同日,该公司与Lenovo International及富士通订立合营协议以作为FCCL的股东规管FCCL的管理及各方关系。据悉,FCCL主要从事开发、制造、分销及销售台式个人电脑、笔记本个人电脑及平板个人电脑及其相关产品。于截至2016年及2017年3月31日止年度的经营溢利分别为1.18亿港元及6.33亿港元。
联想集团发布第三季度财报,财报显示,联想集团第三季度收入为118亿美元,年比年增加5%。集团除税前溢利为3500万美元,期内溢利1.53亿美元,公司权益持有人应占溢利为1.39亿美元。
截至2017年9月30日止的6个月,联想集团的综合收入同比上升2%至217.73亿美元。本集团个人电脑及智能设备业务的收入同比上升4%至153.87亿美元。业务的收入同比上升2%至38.23亿美元。数据中心业务的收入同比减少10%至19.47亿美元。同时其他商品及服务收入为6.17亿美元。
于6个月的回顾期内,联想PC继续录得下跌但下跌速度逐渐放缓。于回顾的6个月内,根据行业估计,联想个人电脑的市场份额同比下跌0.2个百分点至21%。但本集团于第二季度表现强劲,其全球个人电脑销量季比季上升17%,根据行业估计,市场份额同比增加0.1个百分点至21.6%。
联想最新市值是多少?
联想集团(4.69,0.11,2.40%)联想集团股价走高,截至发稿,涨3.71%,报4.75港元,成交额为1.38亿港元,最新市值为529.8亿港元。
联想集团发新一季财报 港股通净卖出70万元
据同花顺APP显示,截至10月29日,港股通净卖出联想集团70.25万元。APP提示称,当港资连续买入,持仓比例不断增加,后市大概率上涨;港资连续卖出,持仓比例不断降低,后市看跌。
据“问财”平台显示,联想集团于2020三季报速动比率为0.69。表示目前能立即变现的资产无法覆盖短期负债,意味着假如发生债务纠纷,可能缺乏立即清偿能力。一般而言,速动比率保持在1的水平较高,表明企业既有好的债务偿还能力,又有合理的流动资产结构。
业内人士指出,结合新一季财报,只是一两个季度临时受益,但无法改变其负债高、速动比率低偿债能力弱的情况,未来预期不好。所以股价冲高回落,港股通在上月末开始卖出。
移动终端业务收入下滑
移动终端业务依旧是让联想“头痛”的业务板块。继上一季度联想集团移动端业务进一步下滑之后,此次,报告期内这一业务的数据还是不太理想。数据显示,虽然二季度亏损有所收窄,但是报告期内联想集团移动业务收入为26.12亿美元,同比下降13.3%,仅占集团总收入的9%。
各细分业务数据显示,公司目前还处于PC优势单点竞争、手机业务发展乏力、数据中心尚未形成差异化竞争的状态。联想集团于3日港股盘中发布了该业绩报告,财报公布后联想集团股价一度涨超5%,随即回落。截至收盘,联想集团股价下跌0.41%,报4.91港元,总市值589.93亿港元。
半年赚了25.4亿元,为什么说杨元庆醒了,联想稳了?
因为杨元庆他找到了合适的销售方法,提高了联想的销售额,所以才会这样说。
因为赚了这么多钱,已经是联想回血的表现了啊。
因为可能最近联想注重提高他的功能水平,所以会这样。
最大的原因就是因为现在他忽然找到了营销的策略,联想的话现在是很不错的。
联想质量还是不错的,用个五六年没毛病,换做其他得就不好说了,主板烧坏或者其他故障很多的!!
11月7日,联想集团发布了过去半年的成绩单。财报显示,2019年9月30日前半年,联想集团营收1822亿元,同比增长3%;净利润25.4亿元,同比增长48%。2019年7月1日至9月30日第二财季,公司收入948亿元,连续9个季度同比增长;净利润14.2亿元,同比增长20%。
财务报告公布后,联想集团股价小幅上涨后开始下跌,当日下跌0.33%,收于6.05港元,截至公布时下跌3.8%,收于5.82港元。目前市值不足700亿港元。业绩飘红,但股价却是绿色的,种种“背离”迹象表明,联想目前还不稳定。PC是第一个,我们得吃饭从收入结构来看,个人电脑仍然是支柱。2020财年第二季度,联想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达到747亿元,占总收入的78.8%。其中,个人电脑全球市场占有率达到24.4%,排名第一。
对于这个结果,联想很高兴。2004年,在CEO杨元庆的支持下,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9年后,联想赢得了全球首个个人电脑销售冠军。2017年,联想被惠普超越。直到今年第二季度,联想才再次超越惠普。但“PC霸主”的地位并不稳定。近日,据国外媒体报道,苹果已成为全球收入最高的个人电脑品牌,2019财年总销售额达470亿美元,远高于联想、惠普和微软。
事实上,早在2016年,美国银行美林(Bank of America Merrill Lynch)分析师就指出,苹果Mac以7%的市场份额占据了60%的利润。财报显示,联想第二季度毛利率为16.1%。虽然PC的毛利率没有单独披露,但在2018年一季报中披露,PC业务税前利润率为5%,利润率非常有限。相比之下,苹果的硬件毛利率超过30%。
56岁杨元庆的欣喜与烦恼:联想PC供不应求,手机赚钱很难
文|王涵
编辑|小戎
对马上要过56岁生日的杨元庆来说,刚刚公布的联想财报,给他带来的是“喜忧参半”。
11月3日,联想集团公布截至2020年9月30日的20/21财年第二财季业绩。财报显示,第二季度,联想集团营收145.19亿美元(约合人民币969.3亿元),同比增长7%;净利润3.1亿美元(约合人民币20.7亿元),同比增长53%。而在上半财年,联想集团实现营收278.67亿美元,净利润为5.23亿美元。
在接受腾讯《一线》等媒体采访时,杨元庆豪言,上个季度营业额增长创下新高,但还有好几百万台电脑、平板、手机供不上,如果能够供上会有更好业绩。现在同样面临这个情况,订单是前所未有的多,但是业绩主要不是取决于订单,而是取决于供应端。
忧的是,在放走手机业务的骨干常程之后,联想手机的日子显得更加不好过。财报显示,在过去的上半财年,移动业务集团的税前亏损为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1亿元),而去年同期的盈利为1300万美元。
PC被惠普超越,杨元庆“不服气”
杨元庆表示,大家都认为PC的需求是由疫情创造的,但他不同意这一观点。在他看来,PC的需求实际是由新的工作和生活方式所创造的,居家办公、线上学习将成为新常态,即使没有疫情,线上学习和居家办公也会比以往更加普及和流行。
上半财年,联想个人电脑和智能设备业务收入达到220.65亿美元,同比增长8.8%,占集团总收入的79%。依旧是联想集团最重要的业务。
联想在PC端已经稳坐多年的龙头地位,从2018年第二季度开始,联想全球个人电脑(PC)出货量(Lenovo)就达到1360.1万台,市场份额为21.9%,排名第一;其次为惠普(HP),第二季度出货量达到1358.9万台,市场份额为21.9%;戴尔(Dell)排名第三,出货量达到1045.8万台,市场份额为16.8%;苹果(Apple)和宏碁(Acer)分列四五,出货量分别为439.5万台和396.9万台,市场份额为7.1%和6.4%。且在2018第三季度,2019第一季度,2019第二季度,2019第三季度连续蝉联PC出货量第一的位置,可以说联想在近几年的表现一直非常优秀。
在今年4月的联想中国区誓师大会上,杨元庆曾经提出,希望PC业务能巩固优势,拉开与竞争者的差距。在今天的中国区誓师大会上,刘军透露,联想中国区PC业务在2020/2021财年的目标是将市场份额再提升2个百分点。
但是,根据IDC公布的数据,在2020年第二季度,联想的PC出货量为1741万台,低于惠普的1808万台,连续七个季度夺魁之路戛然而止。在当时,已有分析人士给出过观点,移动终端对PC的取代已经是大趋势,不可避免。
显然,从本文开头的表态来看,对于这一成绩,杨元庆似乎并不愿意“服气”。
移动业务,还有联想吗?
和个人电脑的业务自带光环相比,移动业务可就没有那么幸运了。此次财报中显示,虽然移动业务上半年占集团总收入的 9%,但整体呈亏损模式。
上半财年,联想移动业务集团的收入为26.12亿美元(约合174.66亿元人民币),同比下降13.3%。税前亏损为72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4.81亿元),而去年同期的盈利为1300万美元。联想方面给出的说法是,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导致对智能手机的市场需求持续疲软。
这并非联想的一家之言,今年3月,市场调查机构Strategy Analytics预测称,受新冠肺炎疫情导致的恐慌心理和消费萎缩影响,预计2020年全球智能手机出货量将较此前预期减少10%。
在4月的誓师大会上,刘军表示,除了巩固PC端的优势之外,还要打造联想的“转型+生态”双轮驱动,其中在新生态方向,聚焦AIoT业务。而这一点,正是有赖于移动业务的依托。
2020年9月,联想推出5G razr作为近期主打机型,摩托罗拉Razr外形设计采用铝合金和玻璃外观,致力于高档手感,拥有支持OIS的4800万像素摄像头,搭载的是高通骁龙786G处理器,配备8GB内存和2800毫安的电池,并且打着怀旧的噱头打造可折叠手机,双十一国内售价为12499元。
在财报中,联想也提到,高端机型5G razr的推出减缓了2020-2021财年上半年移动业务的亏损程度,移动业务集团的产品组合现在在所有价格范围内都有具有吸引力的型号,其“全民5G”战略将把5G型号带入所有价格段,该产品策略成功地推向了向高端型号和平均单价扩展的混合转变。
只是,在找常程要了525万元的竞业索赔之后,小米已经在这个双十一展现出逆袭的态势,联想手机则暂时还没能在业绩上给出新的“联想”空间。
最近联想是怎么回事
第二财季财报显示,报告期内,联想集团总收入为人民币1156亿元,同比增长23%;净利润为人民币33亿元,同比增长涨65%。当期资产负债率为90.28%。资产负债率高的原因有三个:一、联想的开支和营收极其不平衡。其实联想之所以会有这么高的负债率,也是因为联想的收入在不断下滑,而且也不能够有更高的收入。而联想在营收下滑的情形下却不能够减少开支,这就会导致公司的压力越来越大,而且很可能会使得公司不能够拥有更多流动资金,从而会使得公司的负债率越来越高。二、联想的高管工资太高。联想公司的负债率与联想高管的工资有着密切的关联。因为联想的高管是能够有比较高的工资的,而且工资数额也超过了普通的工资待遇,联想发放给高管的工资会使得联想公司的负债率有所提升,而且在一定程度上会加重联想公司的负债状况。三、联想投资的业务较多。联想公司可能不能够有更加正确的经营和决策,而且也不一定能够着眼于长远的未来,因为联想公司的确背负太多债务,而且正是因为联想公司在不断投资新的业务,所以才会使得联想公司所拥有的流动资产越来越少,并且最终达到负债的状态,联想公司不仅不能够解决这一问题,反而会产生更多的问题。知识拓展:联想集团,是1984年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投资20万元人民币,由11名科技人员创办,是中国的一家在信息产业内多元化发展的大型企业集团,和富有创新性的国际化的科技公司。从1996年开始,联想电脑销量一直位居中国国内市场首位;作为全球电脑市场的领导企业,联想从事开发、制造并销售可靠的、安全易用的技术产品及优质专业的服务,帮助全球客户和合作伙伴取得成功。联想公司主要生产台式电脑、服务器、笔记本电脑、智能电视、打印机、掌上电脑、主板、手机、一体机电脑等商品。
联想盈利(2021年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2021年财年第一季度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发展,电子产品的市场需求也不断增长,而作为中国电子产品行业的佼佼者,联想在这个市场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最近,联想公布了2021年财年第一季度的财报,数据显示,联想净利润同比增长超过100%,这个成绩相当不错。
联想盈利的原因
那么,联想盈利的原因是什么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进行分析。
1.产品创新
联想一直致力于产品创新,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例如,联想的YOGA系列笔记本电脑就受到了很多消费者的喜爱,这个系列的产品具有可旋转、触控屏幕等特点,非常适合商务人士和学生使用。此外,联想的智能手机也一直在不断创新,例如推出了折叠屏手机等。
2.市场开拓
联想在国内外市场都有很好的表现。在国内市场,联想一直以来都是笔记本电脑市场的领导者,而在智能手机市场中也有不错的表现。此外,联想也在国际市场上不断扩展,例如在印度市场上推出了一系列的产品,取得了很好的销售成绩。
3.运营效率提升
联想在运营方面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例如通过与IBM的合作,联想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供应链,同时也可以更好地管理自己的库存。此外,联想还加强了自己的在线销售渠道,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如何让企业盈利
对于企业来说,盈利是非常重要的。那么,如何让企业盈利呢?以下是一些建议。
1.提高产品质量
产品质量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如果产品质量不好,消费者不会购买,企业也就无法盈利。因此,企业需要不断提高产品质量,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2.不断创新
创新是企业盈利的另一个关键因素。如果企业不断推出新产品,满足消费者的需求,那么消费者就会愿意购买这些产品,企业也就可以盈利。
3.开拓市场
市场开拓也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需要不断寻找新的市场,扩大自己的销售渠道,这样可以更好地满足消费者的需求。
4.提高运营效率
运营效率也是企业盈利的关键因素之一。企业需要不断提高自己的运营效率,降低成本,提高利润。
Q3财报:什么在支撑联想这波大幅上涨
文 / 周有辉
编辑 / 封成
“要真正发挥 科技 的深远影响力,就要将智能技术带给更多的人。”
时至财报季,一众新基建的 探索 者中,作为 科技 龙头的联想也交出了自己的答卷。2月3日,联想正式公布Q3财报,营业额达到1142亿人民币,同比增长22.3%。 数据中心业务稳健提升,本财季营业额创纪录地达到了108.2亿人民币,其中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业务稳健提升:营业额环比增长5%,盈利性同比提升4%。
市场对增长趋势的嗅觉自然最为灵敏,从1月开始,联想股价就步入上升通道,尤其是1月18日,19日强势拉升,创下15.06元的高位,相较去年年末上升幅度近50%。
翻开股价上升的另一面,在港上市近27年后,联想集团将回归A股冲击科创板,如果成功,联想将成为北京启动相关计划以来在上海发行CDR的最大一家中国公司,此前小米、京东、阿里巴巴都有类似计划,但因为审批门槛较高而暂时搁置。
值得注意的是,Q3财报中联想也公布全新的组织架构方案,成立了全新的业务集团:DCG业务继续深耕新基建的前沿阵地,更名为ISG,专注智能基础设施的搭建。同时,联想整合当前集团内部各业务部门的服务团队与能力,成立了方案服务业务集团(SSG),为行业提供行业智能解决方案。
这一战略变阵正是联想to B基因的再次表达。科创板上市在即,联想的技术价值能否得到重估?而在Q3财报的营收数字下,联想的转型之路成效几何?
2021年,新基建仍然是企业发展的热词。
新基建投资因兼顾短期拉动经济和中长期释放经济增长潜力的作用,成为2020年政府投资重点,政府层面的宣传让工业互联网的价值为大众所知,更重要的是大大降低了B端市场的教育成本。
工信部前部长苗圩曾判断,在5G的所有应用场景中,约20%是针对消费者,80%面向企业,即5G的主要应用是在物联网、工业互联网等领域。
对于早已埋下转型种子的联想来说,能否乘风新基建浪潮,是衡量转型成果的重要指标。 2020年Q1,彼时新基建的政策出台,联想的复苏力量也在那时开始酝酿, 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成为赋能新基建的主力军。
早在2016年,这项刚成立的业务就旨在整合联想企业业务上的资源,不断扩大IT解决方案领域的优势。此时,联想的IT设施业务营收仅有10.9亿美元,占全球3.4%的市场份额,而到了2019年,联想在全球市场份额已达10%,营收也有了大幅增长,IT设施业务的增长,是DCG业务稳步前行的基础。
在新基建项目中,5G、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工业互联网四类是发展产业互联网的核心基础设施,是产业互联网发展的关键保障,而这四类设施和联想3S战略的发展方向高度匹配,“联想的数据中心业务和行业智能的解决方案,都能满足B2B的需求供给,尤其是服务器、存储等。联想也在努力成为新基建的核心提供商。”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在《中国企业家》的采访中表达了对联想to B业务的信心。
紧跟转型趋势和行业需求,2020年下半年,联想质变加速。Q3财报显示,企业IT基础设施业务的营业额更达到66亿人民币,跑赢大市,创三年来最高记录。与此同时,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多项业务保持强劲的增长:
? 服务业务 营业额同比增长25%,环比增长42%;
? 解决方案业务 营业额同比增长130%,环比增长15%。
? 软件定义基础设施(SDI)业务 营业额同比增长42%,环比增长1%;
? 存储业务 营业额同比增长30%,环比增长17%。
增长的背后,是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的行业实力得到市场认可,联想通过整合集团内部的 科技 能力,在内部连成体系的同时,也能够模块化地向外输出。 联想的数据智能产品和服务最初产生于联想内部的生产线和供应链中,并在应用过程中逐步开发出了企业数据智能化的普适价值。
出于这种与行业共赢的理念,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每服务一家智能化转型的企业,都会将经验进行总结,归纳成方法论,把提供的解决方案和专业服务复制到其他领域和场景。
例如,在离散行业,联想智能制造的智能化水平一直走在行业前列。联想不仅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还基于自身的实践经验,通过大数据、5G、边缘计算等技术,优化生产制造流程和供应链管理,总结形成离散行业智能制造的解决方案。
“联想更像是一家跟客户一起设计应用场景并落地、帮助客户进行数字化转型的服务供应商,通过自己的经验,借助专家团队,为广大客户提供完整的企业级端到端解决方案。”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总裁童夫尧此前接受人民网采访时表示。
联想押注的市场无疑是广阔的。数据显示,预计到2022年,全球GDP的65%将实现数字化,2020年到2023年间,全球数字化转型投资将达到6.8万亿美元。在新基建的行业利好环境下,联想服务B端的价值潜力被进一步挖掘,股价因此翻倍上涨。
众所周知,to B业务的难度远远高于to C业务,这不仅在于用户对智能转型的商业价值无法在短期内感知,更在于工业互联网的具体需求并不统一。
联想的优势正在于长期在行业的深耕与聚焦,能够抓住新基建催生的需求。 基于“基础设施+云”的构想,联想将IT基建与云服务联合起来,从硬件产品切入,为多个新基建重点行业提供多样化的数据硬件产品服务。
以新基建的前沿阵地,通信行业为例,联想近期中标了“中国移动2020年至2021年全闪存存储和光纤交换机产品”项目,成为最大份额供应商。
在5G时代,庞大的数据生产量不仅对运营商的数据中心存储容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越来越多的实时交互应用 ,比如云计算、5G应用等,也对数据中心的存储性能提出了更加苛刻的需求,运营商面临保障利润空间、提升服务质量和降低运营成本等多重挑战。
相比传统机械存储,全闪存存储的产品方案性能更快、体积更小,能够更好的适用于数据分析、人工智能和深度学习等智能化转型而产生的需求。毋庸置疑,受益于新基建政策,整个中国的数据存储行业,正在集体迈入全闪存新时代。
经过和运营商共同努力,联想在闪存颗粒的量产、重删压缩技术升级、闪存生命周期管理等应用技术得以逐渐成熟——随着全闪存存储解决方案的成本的快速下降,它正在重新定义5G数据时代的存储设备。
与此同时,新基建的核心技术更需要算力的支撑,作个简单的比喻, 算力在新基建的作用类似于水、电、煤,驱动着“数字引擎”的运转。
在2020年底公布的全球TOP500超级计算机的最新榜单上,联想以182套蝉联第一。超级计算机也就是高性能计算集群,是联想的重要标志性产品之一,可以应用于气候模拟、航空航天、石油石化、生命科学、人工智能等领域。
联想集团高级副总裁、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总裁童夫尧曾以天气预报为例子,对联想超算技术进行了形象介绍。以往,某地气象局的超算设备计算能力达9.8万亿次每秒,在旁人看来这已是一个非常惊人的数字。
“然而,在超算领域,这只是一个很小的数字。联想提供给客户的设备,计算能力达到2300万亿次每秒,是先前的200多倍。”此外,联想的50度温水水冷技术能很好地帮助客户提升计算效率、降低业务成本。
从更广的视角来看,2020年,数字化转型已从“新共识”逐渐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新基因”和“新常态”。 正如联想集团董事长兼CEO杨元庆所言:“每一个新常态凝结成型、尘埃落定的过程,往往也正是创造力爆棚的阶段。”联想赋能企业的数字化转型之路正在由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铺就。
根据联想方面的透露,第一个自建的华北某大数据中心日前正式上电,联想服务从传统基础架构的端到端,延伸到更广义的“从IDC机房建设开始的端到端”解决方案。联想也赢得快销集团百威英博亿元级混合云项目,中标并落地珠海大 健康 项目等。
联想为蒙牛等制造业大客户提供基于先进制造最前沿的机器视觉技术助力制造业企业工业物联网建设,在产线边缘通过OCR技术实现自动化升级,实现外包装数据采集和MES系统集成和智能分析。
在新基建的形态 探索 中,处在 科技 龙头地位的联想排在了前列。
新基建是场渗透国家、企业甚至社区各个方面的综合性变革,它不仅仅是一个大规模的硬件投资,也不仅仅是靠一个软件就能解决的问题,需要政府跟企业互相联动来完成。
如何把握综合性变革的方向?联想给出的答案基于3S战略的「端-边-云-网-智」体系架构:
“端”就是智能物联设备的终端,“边”是边缘计算,“云”是云计算,“网”是以5G为代表的数据传输的网络,“边-云-网”就构成了智能化的基础架构,而“智”就是行业智能的解决方案。
依托「端-边-云-网-智」体系架构一年多的运行,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对数字化和智能化的行业脉络的理解愈发深刻,凭借“全球化+本地化”的业务战略,以全球领先的技术实力叠加对中国客户的深度洞察,针对垂直行业特定场景打造的行业智能解决方案已构建出高价值的业务场景落地,其赋能千行百业实现智能化转型的榜样作用,也获得了人民网颁发的“人民匠心品牌奖”的权威认可,为联想集团卡位新基建,贡献了核心力量。
从整个行业范围来看,联想也在以合作开放的姿态与各行各业协同并进,共同释放智能化转型的潜力。 Q3财报显示,在对外投资方面,在联想创投已投的140多家企业名单里,IoT、边缘计算、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产业互联网行业相关项目占了绝大多数,这些被投企业,共同构筑了联想行业大生态的战略布局。
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也在积极构建开放的合作生态,不仅为千行百业提供数字化转型所需要的行业基础架构,也携手合作伙伴推动数字经济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共同完成业务场景的智能化应用落地突破。
仅在本财季,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就完成了多个标杆式战略合作,与VMWare、中国移动、珠海香洲区、内蒙古大学、华体 科技 等各行业龙头伙伴携手聚力创新,以涵盖顶层规划、架构设计、建设实施、后期运维等贯穿企业全生命周期的解决方案,不断推动智能基础架构的完善和演进, 探索 智能化场景的落地,共同释放新基建的巨大潜力。
通过持续进化的体系架构,卡位新基建的联想,其增长潜力和优势都有待全面释放。 腾讯研究院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在工业互联网、大数据中心、5G、人工智能等新基建重点领域投资规模约达1万亿元,其中大数据中心、5G基础设施、工业互联网、人工智能等投资规模分别约为 52%、27%、11%、10%。
此外,数据中心投资规模方面,2020-2022年期间总投资约1.5万亿元;工业互联网投资方面,2020-2025年期间累计投资将达到6500亿元左右。
巨大的前景须由强大的实力所实现 。
联想企业 科技 集团凭借29年的研发经验,以及不断加强的自主设计和生产制造能力,已成为中国市场领军的全面覆盖各种IT基础设施类型的厂商,其在人工智能、5G、大数据、云计算、边缘计算等领域的创新势能和端到端的解决方案能力,正在引领和赋能各行各业的智能化变革,释放新基建红利。
谋后而定,行且坚毅。风起云涌下,作为智慧基建核心提供商的联想,正在完成从硬件巨头向新基建巨头的转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