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ge怎么停产了,请问雷克萨斯GS怎么样?据说雷克萨斯GS要停产了,是真的吗?为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24 13:30:00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为什么博瑞GE被下架了?

近日,广受欢迎的博瑞GE汽车在中国市场下架了。这对于不少博瑞GE车迷而言,是个不小的打击。博瑞GE凭借着其创新、环保、时尚等特点,成为了很多年轻人的首选车型。那么,为什么博瑞GE被下架了呢?
首先,博瑞GE汽车的销量并不太好。虽然它的硬件性能和外观设计都很出色,但是在中国市场上的销量一直不温不火。特别是去年,受新冠疫情的影响,博瑞GE的销量更是受到了极大的冲击。因此,在销售和经营方面,博瑞GE汽车面临了不小的困境。
其次,博瑞GE在中国市场的定位问题。在很多人看来,博瑞GE已经不再是那个时尚青年的专属品牌。它的众多竞争对手,如特斯拉、吉利等等,已经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这使得博瑞GE在市场上的定位变得很尴尬,难以在消费者心里占据一席之地。
此外,博瑞GE的售后服务也备受诟病。消费者反映,博瑞GE售后服务不够完善,客服人员的技能和素质有待提高。这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决策和对品牌的信任度。
最后,博瑞GE困境还与行业规范和国家政策问题有关。随着行业的逐渐规范,各种标准和限制也越来越严格。而博瑞GE在合规性和操守等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此外,政策方面的限制也是博瑞GE面临的困境之一,如补贴政策的调整、新能源汽车企业准入门槛等等。
综上所述,博瑞GE汽车之所以被下架,主要是由于市场定位、销售业绩、售后服务、行业规范和政策等方面的问题所导致。未来,博瑞GE需要认真反思,从方方面面进行改进和优化,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中立足。

奔驰glb200为什么停产?

奔驰glb200停产的原因是高速动力偏弱、噪音大隔音差、第三排座椅形同虚设。以下是奔驰相关内容的介绍:1、奔驰sam:控制单元即信息采集及触动系统。sam如果出现故障前照灯、转向灯、雨刮器等部件在车辆行驶中都无法控制存在安全隐患。2、奔驰:德国汽车品牌被认为是世界上最成功的高档汽车品牌之一其完美的技术水平、过硬的质量标准、推陈出新的创新能力以及一系列经典轿跑车款式令人称道奔驰三叉星已成为世界上最著名的汽车及品牌标志之一。奔驰车不但质量无可比拟而且车系齐全目前主要生产A级车、C级车(中档轿、跑车)、E级车(高档轿、跑车)、S级车(豪华轿、跑车)还有G型车(SUV越野车)。

请问雷克萨斯GS怎么样?据说雷克萨斯GS要停产了,是真的吗?为什么?

这款车的性能是非常好的,体积是比较大的,开起来非常的有排面。是的,因为他们的成本是比较高的,这样的话导致价格比较高,销量不是特别的好,不停产对他们来说不太好。
我认为雷克萨斯GS这款车非常好,外观造型大气,动力充沛,而且内饰豪华,雷克萨斯GS是真的,因为这款车售价偏高,在中国市场不怎么受欢迎。
雷克萨斯GS是非常不错的,这款车的性价比是非常高的,是要停产了,因为这款车有很多零件都找不到了,所以才会选择停产。
雷克萨斯这款车也非常的不错,但是我并没有听说要停产了,因为我也没有看到相关的新闻说他需要停产。
雷克萨斯GS是不错的,但是雷克萨斯后期推出的ES系列过于优秀,使得GS停产了。下面跟着小编生活慢慢涞一起去看看吧。
雷克萨斯GS目前,最新的第四代雷克萨斯GS (L10)已于2011年推出。除了上一代出现的混合动力系统,2.0T涡轮增压发动机也首次出现。只有GS F可以使用5.0L V8引擎。特别是2015年年中改版后,被雷克萨斯最新非常激进的家庭式设计所取代,外形更符合其自身的运动豪华房车定位。
然而,由于销量不佳,雷克萨斯在2018年宣布将停止在欧洲销售GS,北美和亚洲部分地区已用新一代雷克萨斯ES取代GS。中国市场自2017款后就没有更新过。
为何GS停产为了填补LS和ES之间的空白,GS的定位本身没有问题,但为什么最终沦落到停产的地步?只不过是年轻一代的表现太抢眼,使他的地位很尴尬。
虽然GS是位于ES之上的中大型豪华轿车,但新一代ES的车身尺寸已被彻底粉碎。与此同时,随着3系、c级、A4L等中型豪华轿车的不断壮大,GS已经在空间上有所成长。下降到可以与这些“初级”相媲美,更不用说5系,e级和A6L。
更可怕的是,一直坚持大排量发动机和纯进口地位的GS太贵了,购买一辆GS需要7系列的钱。即使没有忠实的后轮驱动和大排量发动机,2.0L、2.5L和混合动力系统也不强,但ES在空间和豪华方面完全可以取代GS。去年9万辆汽车的销量显示了消费。人们最想要的ES已经得到了满足。ES的热销让雷克萨斯觉得GS已经不需要存在了。
综上,相信你已经知道雷克萨斯GS怎么样啦。

纳智捷停产了后期维修怎么办?

纳智捷是一家来自台湾的汽车品牌,曾经在中国市场备受瞩目。但因为多种原因,包括销售不佳、管理失误等,该品牌已经于2019年正式宣布停产。
对于已经购买了纳智捷汽车的消费者来说,面临的一个主要问题是维修服务。由于厂家已经停产,那么在日常维修和保养方面如何解决呢?下面就针对这个问题,对几种比较常见的解决方案进行分析和总结。
1. 找专业汽修店
第一个解决方法就是通过找专业汽修店来解决问题。可以查询当地的汽修店列表或者询问其他车主的建议,选择信得过、技术好的汽修厂,交给他们帮忙维修车辆。汽修厂会根据车辆型号和维修手册建议进行维修,虽然维修速度可能会慢些,但是维修效果更有保证。
2. 找专业维修工程师
一些有经验的汽车维修人员对多个品牌的汽车都有一定的维修经验。他们平时收集资料研究,对车型比较了解,拥有诊断车辆问题的能力。建议通过专业网站,社交网络以及汽车论坛等途径,找到这样的专业维修工程师。只需约个时间,让维修高手来家中或者车上进行维修即可。
3. 以上两种方法兼而有之
有些车主认为,最好将以上两种方法结合起来。在网上找到一些专业维修技术人员,与汽修厂合作,将需要维修的车辆送往专业维修工场进行维修。与专业人员和汽修厂达成合作,既可以解决维修难题,而且可以获得更加快速、专业的维修服务。
总之,尽管纳智捷已经停产,但是碰到车辆出现问题的时候,并不是绝境。选择专业汽修厂和维修技术高手,掌握正确的维修技术,就可以轻松应对车辆维修问题,享受完善的售后服务。

2018年度巨献(6):12款主流处理器横评


2018年的CPU市场是2017年那场核战的延续,自从AMD发布Zen架构以来双方的火拼就没停过,不过相比2017年,2018年Intel和AMD的CPU新品数量上是少了,但CPU市场上的硝烟味却更浓了。上半年AMD的表现比较活跃,先在2月份发布了Ryzen APU,随后4月份推出了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接着又在8月份推出了多达32核的第二代锐龙线程撕裂者,接着在9月份推出速龙200GE之后就没多大动作了。而Intel那边,上半年只在4月份补充了一些第八代非K处理器,6月台北电脑展上推出了那个卖情怀的Core i7-8086K,10月的发布会上才大规模爆发,发布了第九代酷睿与酷睿X处理器,还有那个28核的Xeon W-3175X,只不过这货到现在都没看到有开卖的迹象。

相关阅读:
2018年度巨献(1):九款百元级风冷散热器横评
2018年度巨献(2):中端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横评
2018年度巨献(3):八款RTX 2070显卡横评
2018年度巨献(4):11款650W全模组80Plus金牌+电源横评
2018年度巨献(5):六款高性能512GB M.2 SSD横评
现在无论Intel还是AMD都存在主流平台上两代处理器并存的情况,Intel的第八代酷睿其实还是绝对的主力,第九代酷睿目前能买到的只有三款,还没形成完整的产品线,其实第七代处理器还没停产还在卖,但它们在以算不上主流了。而AMD这边第二代锐龙处理器其实只有六款,不能说得上是一条完整的产品线,所以第一代锐龙处理器还在继续生产继续卖,用来填补二代锐龙留下的各个价格空缺。

随着两家主流平台处理器的核心数量都堆到8个,HEDT平台对于 游戏 玩家来说已经没多大意义了,高频的LGA 1151或AM4处理器无论在成本上和 游戏 性能上都比HEDT更实用,但我们应该怎么选择一颗 游戏 处理器呢?这次我们拿出了12颗主流平台处理器,包括这第八和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再加上AMD的两代锐龙处理器来一场大比武,HEDT平台的处理器并不在这次的讨论范围之内。
不过在看测试之前先来回顾一下今年这几款重要的CPU架构。
AMD方面:Ryzen APU与第二代锐龙
先说下Ryzen APU

第一代锐龙处理器是没有核显的,这个问题在高端的8核Ryzen 7和6核的Ryzen 5平台上问题并不大,然而在4核的产品上这个问题就开始浮现了,因为有不少买这些价位处理器的人其实不玩 游戏 或者只是轻度的 游戏 玩家,并不想花钱买张独显,此时核显就显得很有必要了,当然核显能提供入门级显卡那样的性能那就再好不过了,现在拥有Zen架构CPU与Vega架构核显的Ryzen APU就能做得到。

上面的是Ryzen APU的架构图,图中左边的是Zen架构CPU的一个CCX,中间是多媒体引擎,下面的Infinity Fabric总线用于连接各个模块,右边的是Vega GPU。Ryzen APU拥有4个内核,每个核心有64KB的指令缓存,32KB的数据缓存,512KB的二级缓存和4MB的共享三级缓存。Vega核显方面,以Ryzen 5 2400G内部所整合的Vega 11为例,一共有11组NCU,每组拥有64个SIMD单元和4个纹理单元,而Ryzen 3 2200G的Vega 8则少了3组NCU。
Ryzen APU对AMD来说是一款相当重要的产品,填补了以往桌面级Ryzen处理器没有核显的空白,让AM4平台有了高性能APU可用,让AMD在非独显平台也有高性能CPU可与对手竞争,这部分市场可是相当的庞大的,毕竟现世界上大半的电脑是没有独显的。
接着是用Zen+核心的第二代锐龙
第二代锐龙处理器架构从“Zen”进化到“Zen+”,制程则从14nm进化到更为先进的12nm工艺,使得处理器能工作在更高的频率上,处理器内部也进行了优化,缓存与内存延迟得以降低,总体来说性能较上一代提升了大概10%,对用户来说,能得到更佳的体验。

采用更先进的12nm制程使得第二代锐龙处理器的最高工作频率可达4.35GHz,而一代锐龙最高只能达到4.1GHz,工作频率提升了250MHz;工艺更先进了电压更低这几乎是必然的,在同一频率下第二代锐龙的Vcore比第一代的降低了50mV,超频能力也有所提升,AMD官方表示手动超频时全核频率能到4.2GHz。

第二代精准频率提升技术允许更多线程同时提升到更高的频率,不同线程的负载可以把频率提升到不同水平,不像第一代那样一刀切只能提升两个线程。自适应动态扩频技术XFR也进化到第二代,这技术能让CPU的频率最大值能随散热方案进行自动调整,散热方案越好最大值最高,以前XFR只能提升两个核的频率,现在已经升级为可提升处理器全核频率,使用好的散热器的时候可让CPU性能提升7%。
在第一代锐龙发布13个月之后,AMD发布第二代锐龙,这是一个积极的信号,意味着每一年AMD都会有新的CPU面世,我们也将有更多优秀的产品能选择。
Intel方面:LGA 1151平台迎来八核时代
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发布的时间刚好离上第八代酷睿发布一年,是正常的更新周期,不再像上一代酷睿发布时那么仓促它的核心代号是Coffee Lake,与第八代酷睿处理器相同,工艺也是14nm++,不过Intel表示这应该是最后一代14nm处理器了,它将是Intel 14nm工艺的谢幕表演,当然这里也可以看出Intel的无奈,10nm工艺咕咕咕了这么多年,自己在制程工艺上的优势都快没了,然而10nm的Ice Lake处理器也得等到2019年年底才能出来,在这之前,14nm++工艺的Coffee Lake依然是Intel的中流砥柱。

与上一代处理器相比,第九代酷睿主要是再次增加了两个物理核心,是Intel首次把八核十六线程的产品放到主流市场,同时也把Core i9的品牌带入主流的LGA 1151平台,此外CPU内部的硅脂终于要说拜拜了,第九代酷睿处理器的内部导热材料全部换成了无钎剂焊,散热能力会有大幅提升。

此外第九代酷睿处理器在内存控制器上也有所改动,Intel表示新的内存控制器可以支持16Gb核心容量的DDR4内存,在每个内存通道使用2条内存(2DPC)时,处理器可以支持高达128GB的系统内存容量。

其实从第六代酷睿开始Intel的主流处理器的核心架构就没怎么变过,改的是14nm的制程工艺,而且第八代和第九代处理器的核心数量都有所增加。

Intel第九代酷睿的睿频设置也比较高,Core i9-9900K的单核和双核睿频都能到5GHz,而六核八核睿频也有4.7GHz,这可是之前Core i7-8700K的最大睿频频率啊。Core i7-9700K单核睿频能到4.9GHz,而八核睿频也有4.6GHz,而Core i5-9600K的频率设置其实要低不少,不过也比上代同类产品要高,单核睿频能到4.6GHz,而六核睿频则能到4.3GHz。
测试平台与说明

这次测试一共包含12款处理器,包括Intel第九代酷睿Core i9-9900K、Core i7-9700K和Core i5-9600K,第八代酷睿处理器Core i7-8700K、Core i5-8600K、Core i5-8400和Core i3-8100,AMD这边则则包括四款第二代锐龙处理器Ryzen 7 2700X、Ryzen 7 2700、Ryzen 5 2600X和Ryzen 5 2600,四核处理器则选取了第一代锐龙的Ryzen 5 1500X,其实也曾经考虑过Ryzen 5 2400G,然而这次测试是要和独显搭档的,Ryzen APU只有PCI-E 3.0 x8就显得不太适合,而且它本质上还Zen架构不是Zen+,所以搭配独显使用的话还是Ryzen 5 1500X更为适合。

测试平台Intel处理器用的是华硕ROG MAXIMUS XI EXTREME,AMD平台则使用华硕ROG CROSSHAIR VII HERO主板,内存采用两条8GB的芝奇FLARE X DDR4-3200,为了避免显卡上的瓶颈,采用了华硕ROG STRIX RTX 2080 Ti O11G GAMING,散热器使用ID-COOLING ZOOMFLOW 240,显示器是华硕的ZenScreen Go MB16AP,由于这个显示器是直接从显卡那里取电的,所以这次的功耗测出来会比以往的高一点。
基准性能测试

Sandra 2017 SP1的处理器计算测试可以测试出处理器的运算能力, 一般来说核心数量和线程数量多会更占优势,当然实际结果也得看处理器的频率,8核16线程的Ryzen 7 2700就因为频率较低的关系整数性能比Core i7-9700K和Core i7-8700K都低,有SMT多线程的Ryzen 5 2600X和Ryzen 5 2600表现也不如Core i5-8600K。
然而浮点性能方面就不一样了,明显就是线程数越多越好,比如12线程的Core i7-8700K比8线程的Core i7-9700K更强,当然4核8线程的Ryzen 5 1500X还是不够6核6线程的Core i5强的。
处理器多媒体测试Intel处理器明显在指令集方面有优势,而且Core i9-9900K比其他处理器强太多了,Core i7-8700K在这个测试里面都比Core i7-9700K强一点。

SuperPi是一个完全比拼CPU频率的测试,由于是单线程的测试,所以没有超线程的Core i7-9700K比Core i9-9900K还好一点点。

wPrime单线程和SuperPi区别不算很大,多线程完全就是核心数和线程数的较量,三个8核16线程的占领了前三位,6核12线程的Core i7-8700K和Ryzen 5 2600X都比8核8线程的Core i7-9700K更好。

国际象棋这测试对核心线程数和频率都敏感得很,频率更高的Intel处理器在这里明显占优。

AMD Ryzen处理器的内存延时偏大,而WinRAR测试整好对内存相当敏感,所以造成了现在这样的结果, 而且WinRAR软件对CPU的负载并不算很高,所以线程数更多优势会更大。

7-Zip压缩测试和WinRAR的结果差不了多少,不过解压缩就是另一回事,Ryzen处理器的表现极佳,Ryzen 7 2700X都快要追平Core i9-9900K了。
创作能力测试

X264 FHD Benchmark这个视频压缩测试大多数情况下是物理核心越多优势越大, 超线程和SMT多线程也有一定的作用,不过有一个反例就是Ryzen 7 2700,它的表现甚至还不如Ryzen 5 2600X,原因嘛,无非就是它的全核频率比较低咯。

X265 HD Benchmark的结果也差不多,唯一区别就是Ryzen 7 2700这里的表现比Ryzen 5 2600X要好。

Corona Renderers是一款全新的高性能照片级高真实感渲染器,可以用于3DS Max以及Maxon Cinema 4D等软件中使用,有很高的代表性,这里使用的是它的独立Benchmark,线程数在这个测试中比较重要,然而频率也很重要,Ryzen处理器在这项测试中表现相当好,Ryzen 5 2600X再一次赢了Ryzen 7 2700,而且比Core i7-9700K和Core i7-8700K都要好。

POV-Ray是由Persistence OF Vision Devlopmentteam开发小组编写的一款使用光线跟踪绘制三维图像的渲染软件,其主要作用是利用处理器生成含有光线追踪效果的图像帧,软件内置了Benchmark程序,单线程测试可以看出Core i7-9700K其实要比Core i9-9900K要好一点的,超线程对于单线程负载来说其实是负优化,多线程方面Ryzen处理器 的表现比预期要好。

Blender是一个开源的多平台轻量级全能三维动画制作软件,提供从建模,雕刻,绑定,粒子,动力学,动画,交互,材质,渲染,音频处理,视频剪辑以及运动跟踪,后期合成等等的一系列动画短片制作解决方案,此软件对多核多线程优化得相当好,多线程的测试结果明显就是线程数越多越好,当然了4核8线程是打不过6核6线程的。

CINEBench使用MAXON公司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的引擎 ,该软件被全球工作室和制作公司广泛用于3D内容创作,而CINEBench经常被用来测试对象在进行三维设计时的性能 ,这测试单线程测试在斗频率,而多线程测试则是多核心多线程的更强。
游戏 性能测试

3DMark的测试里面有个物理测试,这个就是用来考验CPU的,我们跑了Fire Strike和TimeSpy的物理测试,虽然说这个测试里多核多线程核很重要,不过两个测试还是有一点区别的,DX11的Fire Strike对CPU负载相对来说要轻一点,所以超线程和SMT多线程所带来的提升会比较大,然而DX12的TimeSpy的负载就大得多了,物理多核明显更为重要,当然核心数量相同的情况下有多线程技术也会获得更好的成绩,当然Ryzen 7 2700的频率太低就没办法了。

文明6的AI性能测试,这个是测试每回合的所耗时间,出来的结果明显和处理器的单核性能挂钩,而且有超线程的Core i9-9900K甚至还不如没有超线程的Core i5-8600K/9600K和Core i7-9700K这些,至于AMD的CPU全部都在下面。

游戏 性能测试 ,实际上玩 游戏 基本上就是Intel的天下,明显对于大多数 游戏 来说高频和低内存延时才是最重要的,多线程技术对于大多数 游戏 来说作用不大,所以锐龙处理器的 游戏 表现不算好,另外实际上有几款 游戏 Core i7-9700K的表现比Core i9-9900K还要好。
温度与功耗测试
这个测试是在默认频率与电压环境下进行的,即不手动解锁Intel处理器的功耗保护,这设置下Intel高端处理器会因为功耗限制出现两种不同的 温度功耗,测试时都会将其记录下来,所有平台统一使用ID-COOLING ZOOMFLOW 240一体式水冷散热器,会测试桌面待机与使用AIDA 64 Stress FPU负载两种情况下的温度与功耗。


各个CPU的待机温度其实没太大差别,功耗的话AMD的锐龙处理器由于它们的待机频率比Intel的酷睿高不少,所以待机功耗会高一点点,不过也没高多少。


AMD那几颗65W的CPU和Intel的Core i5/i3系列CPU的功耗表现都是不错的,AMD这边就Ryzen 5 2600X和Ryzen 7 2700X这两个的功耗略微高一些,毕竟它们在高频时电压还是很高的,Intel这边有三个U是明显在高负载时会受到TDP功耗保护,分别是Core i7-8700K、Core i7-9700K和Core i9-9900K,它们都会出现一小段的高频时间,大概10到30秒,此时CPU的功耗限制应该是放得比较宽的,过了这段时间TDP保护就会生效CPU的频率会明显下降,功耗和温度也会随之降到一个较低水平。不过台系主板厂基本默认就把这个设置给你解了,这样CPU可以发挥出更好的性能。
主流CPU选购建议

好了数据这么多,大家都看晕了吧,下面来总结一下,我们把CPU的各种测试汇总为下面的表格:

当然抛开价格谈性能是没有意义的,所以请结合下面的CPU价格表一起看:

想要有最好的性能当然是直接买Core i9-9900K,然而如果只是想要最好的 游戏 性能的话Core i7-9700K才是正确的选择,毕竟现在许多 游戏 的多核优化最多也就8个线程,拥有超线程的Core i9-9900K在这次测试中不少 游戏 表现其实还不如Core i7-9700K的,何必多花这1000块钱呢?
而性价比最好的 游戏 处理器其实是Core i5-8400,它与Core i7-9700K的 游戏 性差了17%,但价格只有后者的一半,想要组装高性价比 游戏 主机的话Core i5-8400是个非常好选择。
然而要论综合性价比的话Ryzen 5 2600X才是比较好的,虽然他的 游戏 性能比Core i5-8400差一些,但是他拥有SMT多线程技术,在可以充分利用多线程的多媒体内容创造应用中表现比Core i5-8400好得多,而且这次测试的 游戏 中它很多时候都可以超过100fps,实际 游戏 体验不会差很远。
如果想要比较强的多媒体并行运算能力,也想要较好的 游戏 性能,但又不想花Core i9-9900K那么多钱的话,Ryzen 7 2700X是个比较适合的选择,它在多媒体应用测试中所发挥出来的并行计算能力仅次于Core i9-9900K, 游戏 性能也不差,然而他的价格甚至比Core i7-8700K还便宜,性价比还是相当不错的。
至于千元以下搭配独显使用的话,其实还是Core i3-8100好一些,Ryzen 5 1500X作为第一代锐龙处理器它的单线程效能较低和内存延时还是偏大的, 游戏 中表现不算很好,当然如果说你要用核显的话Ryzen 3 2200G欢迎你。

速龙处理器怎么样

技术领先的个人电脑处理器,采用 HyperTransport? 等创新技术并配备了集成DDR内存控制器,走在技术发展的最前沿
利用全新的 AMD 64 技术 来保护IT投资并降低IT成本
Cool’n’Quiet? 技术可以在降低功耗的同时,提供一个更加安静的计算环境
速龙系列CPU更改了以前人们对AMD的看法,以前给人的感觉质量不好,功耗高,性能不强。
但新的速龙系列CPU,采用了最新的制程,主频较高,功耗比以前低,性能提升显著。和INTEL的双核CPU基本保持相当的水平。
不过AMD的双核在搭配880G主板组成集显平台的时候,性能要超出INTEL双核CPU+G41/G43集显平台!
入门级处理器怎么选?
不怎么样,可以说是amd比较失败的一代cpu。cpu功耗发热高,性能差,尤其是单核性能差。如果买全新或者二手配置,不推荐选速龙cpu的配置。
速龙有两代 速龙1是K8架构 速龙2是K10架构 K8的CPU基本已经停产了 两个架构同频效率相差不是很大 只是K10的频率可以达到更高 相比intel的酷睿 K10的效率仍然不行 但是AMD卖的便宜 4核速龙2X4 620只需要600多 性价比很高 C305舒适型这台电脑看了配置 用的是速龙1的Athlon64 X2 6850e 这颗CPU的性能很一般 而且这台电脑的显卡也很差 如果喜欢玩游戏的就不要用这款了
性价比高性能一般,中等水平的CPU。
1、以前AMD的速龙品牌一直是中低端的主力。2、进入Zen架构之后开始作为低端入门品牌,推出的速龙200GE、220GE、240GE作为低端入门级处理器有着低功耗和性价比高的优点。3、最低型号的速龙200GE和Intel的赛扬G4920对比都略胜一筹。

AMD速龙200GE处理器,有些地方国行售439元,你怎么看?

目前AMD速龙200GE国行原盒处理器售价为439元,相比官方55美元,约380元的价格,高了近60元,应该和Intel的奔腾和赛扬处理器价格暴涨有关,后续价格应该会有一定的下降。不过目前AMD速龙200GE+华擎A320m-HDV套装价仅为679元,相比单买cpu性价比还是高出很多的。由于AMD速龙200GEcpu性能只比G4560低3%,但显卡性能却高了67%,即使售价439元,性价比依然碾压G4560,AMD速龙200GE也是目前入门级处理器市场的性价比之王。
速龙200GE的cpu性能略低于G4560,但显卡性能却大幅领先,整体性能更强,但功耗更低,效能提升了近两倍,AMD速龙200GE+华擎A320m-HDV套装价仅为679元,而目前G4560的散片价格就在530元左右,所以AMD速龙200GE处理器性价比基本可以横扫Intel的赛扬和奔腾处理器了。
AMD速龙220GE整体性能完胜intel奔腾G4560,但功耗却仅有35W,更省电,由于可以兼容性价比较高的A320主板,200GE+A320主板套装最低仅679元,组建电脑平台的成本较低,AMD速龙200GE处理器可以说是目前组建入门级电脑平台首选处理器。
此前Intel赛扬和奔腾处理器凭借低廉的价格和较为均衡的性能,牢牢控制着入门级处理器市场。但Intell赛扬和奔腾处理器价格飙涨,性价比大打折扣,而性价比更高的速龙200GE横空出世,必将横扫Intel赛扬和奔腾处理器,成为入门级处理器市场新的王者,AMDYES!。

新速龙处理器曝光,性能超过锐龙2200G?


前几年,AMD公司在处理器领域完全不是英特尔的对手,市场占有率只剩下个位数。这种情况被AMD公司2017年推出的锐龙处理器所改变,锐龙处理器采用全新的Zen架构,执行效率大幅提升,有了跟酷睿处理器竞争的资本。

AMD公司并不满足锐龙处理器在中高端市场的成绩,在去年9月份,又复活了入门的速龙处理器,采用的是跟锐龙处理器一样的Zen架构。这代速龙处理器一共有三款,分别是200GE、220GE和240GE,其中我们常见的是200GE,它有双核心四线程,频率只有3.2GHz,内置Vega 3核心的GPU,性能远超奔腾的UHD 610显卡。更让电脑用户动心的是,这款处理器还有很强的超频能力,得益于35瓦的功耗,简单的散热就可以把频率超到4GHz以上。

按照AMD公司的规划,今年年中将推出第三代锐龙处理器,架构也升级到Zen2,在新一代锐龙处理器消息满天飞的情况下,新一代速龙处理器也被硬件大神曝出。 根据网上泄露的资料来看,首批新速龙有300GE和320GE两个型号,频率比现在销售的速龙处理器有所提高,分别达到3.4GHz、3.5GHz,为了不跟锐龙R3处理器竞争,估计还是双核心四线程,同样不支持睿频。

在好物君看来,如果只是单纯的提升频率完全没有必要把型号提升一个等级,应该会在制造工艺和集成显卡上跟现有速龙拉开差距。现在的速龙采用跟一代锐龙处理器一样的14纳米制造工艺,新一代速龙大概率会升级到二代锐龙的12纳米制造工艺,架构也会同时升级到Zen+。

现有速龙集成显卡是Vega 3,从这次泄露的资料来看新速龙在GPU也会有较大提升,据说会采用Vega 9,流处理器达到576,不过好物君有点不敢确认,因为现在锐龙3 2200G集成的GPU才是Vega 8,速龙性能不大可能超过锐龙,导致同门相残的情况发生。如果消息属实的话,好物君倒十分期待新一代锐龙APU能带来哪些惊喜,毕竟两者定位不同,性能必然要拉开差距。
以上就是关于新速龙的资讯,性能到底如何,就让我们耐性等待AMD为我们揭开谜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