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笔记本CPU中有T和P…有什么不同吗…T8100和P8600怎么比较?
- 2、迅驰2的所有CPU型号
- 3、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P系列与T系列的区别?
- 4、求:笔记本电脑cpu型号排行榜
- 5、迅驰2的CPU
- 6、迅驰2用的什么CPU?
- 7、迅驰1代2代3代4代对应用的CPU型号分别是什么?
- 8、我老听说迅驰,迅驰一代,迅驰二代,迅驰三代,迅驰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 9、迅驰2代1.5G是什么CPU啊,性能和凌动的有什么差别啊
- 10、CPU:IBM T43P 极品迅驰2代PM770 2.13G 2M超大二级缓存 Intel915PM芯片 这个机器这么样啊???有这个型号
笔记本CPU中有T和P…有什么不同吗…T8100和P8600怎么比较?
楼主您好,两个系类的处理器主要的差别如下:
1、核心方面:Intel处理器由Core Duo开始用T做前缀,最新的迅驰2开始才出现P做前缀的,P系列都是45nm制程的核心,1066MHz前端总线,3/6M二级缓存(P9XXX为6M,P8/7XXX为3M),TDP25W,主频与P后面的数字有关,数字越大,主频越高。P是peryon核心,而T是meron核心。P系列是最新迅驰2代的CPU的一个系列,而T系列是迅驰1代的。
2、工艺方面:P采用的是45纳米技术,而T是65纳米。
3、散热方面:P系列散热要比T系列的好。
4、功率方面:P系列是25W比T的35W要省电,也就变相增加了笔记本电池的续航时间。相比t系列,p系列性能更强,而且工艺更先进,功耗较低。
5、多媒体方面:P系列采用一种叫SSE4的多媒体处理技术,在处理高清电影方面要比T系列的快。
6、前端总线:P系列是1066MHZ,而T系列是800MHZ。(T系列中也有45nm的,也有1066MHz前端总线的处理器,具体要看型号才知道详细参数。)这个主要体现在内存频率上,内存频率越高,需要的前端总线就越高。
所以如果用的是DDR3内存,最好配P系列CPU。
P系列是T系列的加强版,同型号如P7350 比T7350强一些,但是不会强很多的。具体可以看笔记本CUP天梯图
1.笔记本CPU“T”代表超低功耗版,“P”代表无核显版
2.T8100和P8600性能比较,依据CPU性能天梯图,P8600要比T8100性能高,具体参数对比如下:
具体参数 主频 前端总线 TDP(功耗) 核心工艺 二级缓存 T8100 2.13G 800Mhz 35W 45NM 3M P8600 2.4G 1066MHZ 25w 45NM 3M所以P8600完胜T8100
T是高性能的CPU适合玩游戏就是游戏本,P是注重CPU的稳定性适合办公通常说的商务本
p系列是刚出的迅驰2的处理器,(P8600,P8400)不过T系列也有迅驰2平台的。(T9600,T9400) 性能上P系列总体上比T系列强,而且工艺更先进,功耗较低,不过迅驰2代的笔记本刚上市,价格比较高,T系列一般够用了,性价比较高 P的功耗发热控制的比较好 T 和 P是TDP的不同 还有SP U系列,P比T的热设计功耗低 T是35W的U,P是25W的U 看看英特尔怎么说的 T: Mobile Highly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性能 P: Power Optimized Energy Efficient higher Performance——偏重于高效能 SP: Power Optimized Performance SSF——偏重于节能 LV: Low Voltage——低电压版 uLV: Ultra Low Voltage——超低电压版 QX: Quad-Core Extreme——四核极致性能 X: Extreme——极致性能 T和P最大的区别在于TDP…… 性能嘛,要看具体型号的了! 主要差距是价格 同频率的话P系列节能效果要好一点,T系列的性能要好一点。 P系列和T系列命名的主要区别在于热功耗不同,P系列为25W优于T系的35W,现在笔记本常用的P系CPU主要有P7350,P8400,P8600,P9500 P9500明显在各方面高于T7,T8 而P8400,P8600与T7,T8的中低端CPU(如T7300,T7500,T8100)相比有一定优势,但由于二级缓存只有3M,很难说高于T7700,T8300这样的主频,二级缓存都较高的CPU,总体水平相差不多 T系列处理器现在是主流的处理器型号,但是发热量比较高,达到35W,但是也是现下主流的处理器。 P处理器是英特尔在08年7月15号发布的新一代迅驰2低功耗版处理器,功耗降到25W,但是性能相应的比T处理器提高了30%,图形性能提高了10%~~的。 T开头是迅驰1代的U(除了T9XXX) P开头算真正的迅2.。
T系列指的是cpu功耗在35w的笔记本用cpu。 T2370以前的T系列cpu都是90nm的工艺,T2370到T7系列都是65nm的工艺,T8,T9系列是45nm的工艺。 P系列指cpu功耗为25w的笔记本用cpu。 P系列从P7250开始,均为45nm工艺。 P系列cpu是与迅驰2平台一起发布的,主要特点在减少了10w的功耗,使得cpu发热更少,工作公稳定,电池续航时间更长,但相应的相比同主频的T系列cpu运算能力少有下降。 两个系列无好坏之分,迅驰2的笔记本,两个系列的cpu都有选用。T系列强调运算能力,P系列强调低功耗。所以一般商务本会选用P系列,而娱乐本选用T系列。 P的TDP 是25W T的TDP 是35W 完全是两代的制造工艺. 一个是65NM 一个是45NM 直接导致发热量 续航时间 等指标的不同. 当然 还有前端总线 内存规格 无线网卡等参数全都不一样了. 1.选购原则:按需选购。 任何根据自己的需要来买cpu呢,这就要了解自己买电脑的主要用途。目前绝大数用户的需求却和三五年前没有太大变化——上网下载、看搞清电影、听音乐、办公、玩点qq、cs等游戏,目前赛扬双核T1600的性能就基本够用了,而45纳米的奔腾双核T4200完全可以满足绝大多数用户的需求。换句话说,就T系列处理器而言,酷睿2 T6400以上的型号就是性能过剩了,多花那几千元实在没有必要。如果是游戏玩家,向与大型游戏与时俱进,那还是在配上独立显卡的同时配上稍微高端点的cpu,那样独立显卡的性能才能完全发挥出来 2.cpu性能主要指标 主要的性能指标排序如下:构架(工艺)>主频>二级缓存>前端总线>制程 如果你想买一款性能高的cpu,那么构架应该是你考虑的第一位。但是构架的判断不能简单的由T后面的数字决定,比不酷睿T5系和奔腾T3系乃至奔腾T2系都是merom构架,最新的T4和T6、T8等都是penryn构架。具体参考zol发布的下图。 如果构架一样,那么主频就是你考虑的重点了,他几乎直接决定了cpu的运行数度。在运行单项任务时,主频越高,速度越快。如果你跟我一样,喜欢同时运行多项任务,比如这边开着迅雷那边同时点开n个网页,那么二级缓存就是你应该要考虑的了。而制程意味着功耗,功耗意味着散热,也就意味着cpu工作的效率以及电池的续航能力。 以上都是考虑一个变量,这号理解。但如果是多个变量呢?比如T3400和T5800甚至是T3400和T6400呢?这比较复杂,但基本上各项指标可以互补。现在很多玩家在多次、多项测试之后表明,如果cpu没有满负荷运行,其实他们差距不大,高型号的奔腾双核与低型号的酷睿双核之间的性能差距也就5-10个百分点。
迅驰2的所有CPU型号
Intel 915PM/GM (Dothan Processors)
Pentium M 780 2.26 GHz 2 MB 533 MHz 90 nm 27 W
Pentium M 770 2.13 GHz 2 MB 533 MHz 90 nm 27 W
Pentium M 760 2.00 GHz 2 MB 533 MHz 90 nm 27 W
Pentium M 750 1.86 GHz 2 MB 533 MHz 90 nm 27 W
Pentium M 740 1.73 GHz 2 MB 533 MHz 90 nm 27 W
Pentium M 730 1.60 GHz 2 MB 533 MHz 90 nm 27 W
Pentium M 758 LV 1.5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10 W
Pentium M 753 ULV 1.2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5 W
Celeron M 370 1.50 GHz 1 MB 400 MHz 90 nm 21 W
Celeron M 373 ULV 1.00 GHz 512 kB 400 MHz 90 nm 5 W
Intel 855PM/GME (Dothan/Banias Prosessors)
Pentium M 765 2.1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21 W
Pentium M 755 2.0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21 W
Pentium M 745 1.8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21 W
Pentium M 735 1.7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21 W
Pentium M 725 1.6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21 W
Pentium M 715 1.5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21 W
Pentium M 705 1.50 GHz 1 MB 400 MHz 130 nm 24.5 W
Pentium M 738 LV 1.4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10 W
Pentium M 718 LV 1.30 GHz 1 MB 400 MHz 130 nm 12 W
Pentium M 733 ULV 1.1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5 W
Pentium M 723 ULV 1.00 GHz 2 MB 400 MHz 90 nm 5 W
Pentium M 713 ULV 1.10 GHz 1 MB 400 MHz 130 nm 7 W
Celeron M 360 1.40 GHz 1 MB 400 MHz 90 nm 21 W
Celeron M 350 1.30 GHz 1 MB 400 MHz 90 nm 21 W
Celeron M 340 1.50 MHz 512 kB 400 MHz 130 nm 24.5 W
Celeron M 330 1.40 GHz 512 kB 400 MHz 130 nm 24.5 W
Celeron M 320 1.30 GHz 512 kB 400 MHz 130 nm 24.5 W
Celeron M 310 1.20 GHz 512 kB 400 MHz 130 nm 24.5 W
Celeron M 353 ULV 900 MHz 512 kB 400 MHz 90 nm 5 W
Celeron M 333 ULV 900 MHz 512 kB 400 MHz 130 nm 7 W
T6400 前端总线800MHz 2GHz L2缓存2M
P7350 前端总线1066MHz 2GHz L2缓存3M
P7450 前端总线1066MHz 2.13GHz L2缓存3M
P8400 前端总线1066MHz 2.26GHz L2缓存3M
P8600 前端总线1066MHz 2.4GHz L2缓存3M
T9600 前端总线1066MHz 2.8GHz L2缓存6M
目前市场上的就这几款主流了~
英特尔酷睿2处理器P系列与T系列的区别?
P系列是最新迅驰2代的CPU的一个系列
T系列是迅驰1代的
性能上P系列总体上比T系列强,而且工艺更先进,功耗较低,不过迅驰2代的笔记本刚上市,价格比较高,T系列一般够用了,性价比较高
p系列是刚出的迅驰2的处理器,不过T系列也有是迅驰2平台的。
这次迅驰2平台一共推出了7款处理器:IXQ9300,QX9100,T9600,T9400,P9500,P8600,P8400。性能递减,最好的为IXQ9300。
求:笔记本电脑cpu型号排行榜
光看主频是看不出CPU的好坏的。
i5的MQ系列2.5GHZ的频率,但都比不过i7的U系列的2.0GHZ。
要看排行现在2015年的排行还没有,这里只介绍万元以下的笔记本CPU,CPU分两种,一种是通常的,一种是超薄本子用的,这个是性能较差但是散热低节能好。
注:只包含万元以下的本子,而且拒绝太罕见的型号
通常CPU排名:
I7 720 这个性能是下面第二的1.5倍。
只有神舟A550-I7是6999元,属于万元以唯一下安装它的本子
T9550 戴尔VOSTRO 1720-8600元 安装的是它,这种CPU在万元以下本子中极其罕见
,
T9400 奇怪的是9400一般在万元以上本子里
SP9400 这个一般也是万元以上本子才有,但是也不绝对,所以列入。
单论性能略弱于T9400,但是节能要好很多,因此电池续航会很好P8800/P8700 这个才到重点,这个是7000元以上游戏本或者高性能本德主流 CPU,配合足够好的独显可以应对先进所有的3D游戏
P7450 这个多见于5000-7000级别的本子,性能也不错,可以跑大多数的游戏
T6600 性能稍逊于P7450,超过P7350,虽然主频高于P7450,但是因为三级缓存比较低,所以性能较P7450稍差,但是没有明显差距。
是现在最常见的主流CPU,性能可以满足大多数游戏的要求,除了个别吃CPU的
T4300 一般见于5000以下的本子,能勉强运行现在主流的3D游戏(因为此CPU
不可能搭配好显卡)
T3000 如果想玩游戏,无视之。
一般只有选游戏本才会关心CPU和显卡性能。
而另一类低功耗CPU只有超薄本装备,性能一般低于T3000,这里不说了。
英特尔酷睿2至尊移动式处理器
QX9300 4 2.53GHz 1066MHz 12MB 45纳米
X9100 2 3.06GHz 1066MHz 6MB 45纳米
X9000 2 2.80GHz 800MHz 6MB 45纳米
X7900 2 2.8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X7800 2 2.60GHz 800 MHz 4MB 65纳米
英特尔迅驰2处理器技术
英特尔酷睿2双核处理器
T9600 2 2.80GHz 1066MHz 6MB 45纳米
T9400 2 2.53GHz 1066MHz 6MB 45纳米
P9500 2 2.53GHz 1066MHz 6MB 45纳米
P8600 2 2.40GHz 1066MHz 3MB 45纳米
P8400 2 2.26GHz 1066MHz 3MB 45纳米
T9500 2 2.60GHz 800MHz 6MB 45纳米
T9300 2 2.50GHz 800MHz 6MB 45纳米
T8300 2 2.40GHz 800MHz 3MB 45纳米
T8100 2 2.10GHz 800MHz 3MB 45纳米
T7800 2 2.6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T7700 2 2.4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T7500 2 2.2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T7300 2 2.0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T7250 2 2.00GHz 800MHz 2MB 65纳米
T7100 2 1.80GHz 800MHz 2MB 65纳米
T5500 2 1.83GHz 667MHz 2MB 65纳米
T5450 2 1.66GHz 667MHz 2MB 65纳米
T5300 2 1.73GHz 533MHz 2MB 65纳米
T5250 2 1.50GHz 667MHz 2MB 65纳米
T5200 2 1.60GHz 533MHz 2MB 65纳米
L7700 2 1.8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L7500 2 1.6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L7300 2 1.40GHz 800MHz 4MB 65纳米
L7200 2 1.50GHz 667MHz 4MB 65纳米
L7200 2 1.33GHz 677MHz 4MB 65纳米
U7700 2 1.33GHz 533MHz 2MB 65纳米
U7600 2 1.20GHz 533MHz 2MB 65纳米
U7500 2 1.06GHz 533MHz 2MB 65纳米
英特尔奔腾双核处理器
T3400 2 2.16GHz 667MHz 1MB 65纳米
T3200 2 2.0GHz 667MHz 1MB 65纳米
T2330 2 1.60GHz 533MHz 1MB 65纳米
T2310 2 1.46GHz 533MHz 1MB 65纳米
T2130 2 1.86GHz 533MHz 1MB 65纳米
T2080 2 1.73GHz 533MHz 1MB 65纳米
T2060 2 1.60GHz 533MHz 1MB 65纳米
T2370 2 1.73GHz 533MHz 1MB 65纳米
英特尔赛扬处理器
570 1 2.26GHz 533MHz 1MB 65纳米
560 1 2.13GHz 533MHz 1MB 65纳米
550 1 2.00GHz 533MHz 1MB 65纳米
540 1 1.86GHz 533MHz 1MB 65纳米
440 1 2.00GHz 800MHz 512KB 65纳米
英特尔凌动处理器技术
230 1 1.6GHz 533MHz 512KB 45纳米
N270 1 1.6GHz 533MHz 512KB 45纳米
Z540 1 1.86GHz 533MHz 512KB 45纳米
Z530 1 1.6GHz 533MHz 512KB 45纳米
Z520 1 1.33GHz 533MHz 512KB 45纳米
Z510 1 1.1GHz 400MHz 512KB 45纳米
Z500 1 800MHz 400MHz 512KB 45纳米
Core 2及之前 Nehalem Sandy Bridge Ivy Bridge Haswell Broadwell/
Skylake Kaby Lake Ryzen Bristol Ridge Godavari Trinity/Richland 打桩机 推土机 弈龙/速龙
i7-6950X
i7-6900K Ryzen 7 1800X
Ryzen 7 1700X
Ryzen 7 1700
i7-5960X i7-6850K Ryzen 5 1600X
i7-4960X i7-5930K i7-6800K Ryzen 5 1600
i7-3970X i7-4930K
i7-3960X i7-5820K
i7-4820K
i7-3930X i7-7700K
i7-990X i7-6700K Ryzen 5 1500X
i7-980X i7-4790K i7-7700
i7-4770K E3-1230 v5 Ryzen 5 1400 FX-9590
i7-970
i7-3820 i7-4771 i7-5775C
i7-3770K i7-4770 i5-5675C
i7-2700K i7-3770 E3-1230v3 i5-7600K
i7-2600K E3-1230v2 i5-6600K i5-7600
i7-2600 i5-4690K i5-6600 i5-7500 FX-9370
E3-1230 i5-4670K i5-6500 i5-7400 FX-8350
i7-960 i5-3570K i5-6400 i3-7350K FX-8320
i7-940 i5-3570 FX-8170
i7-870 i5-2550K i5-4590 FX-8150
i5-3550 i5-4570 FX-8300 弈龙2 X6 1100T
i5-2500K i3-7320 FX-8140 弈龙2 X6 1090T
i7-920 i5-3470 i3-6320 i3-7300 FX-8120
i5-3450 i5-4440 i3-6300 FX-8100 弈龙2 X6 1055T
i5-2400 i5-4430 A10-7890K
i5-3330 i3-7100 速龙X4 880K
i5-2320 i3-6100 A12-9800 A10-7870K FX-6300
i5-2310 i5-4440S 奔腾G4620 速龙X4 870K A10-6800K FX-6200 弈龙2 X4 980
i5-2300 FX-6100 弈龙2 X4 975
i5-760 i3-4330 奔腾G4600 A10-7850K/7860L A10-5800K FX-4320 弈龙2 X4 970
Q9770 i5-750 i3-3225 奔腾G4520 速龙X4 860K FX-4300 FX-4170 弈龙2 X4 965
Q9550 i3-3220 奔腾G4560 弈龙2 X4 955
Q9450 i3-2130 i3-3210 i3-4130 奔腾G4500 A10-9700 A10-7800 A8-6600K
i5-680 i3-2125 速龙X4 950 速龙X4 845 A10-5700 A8-3870K 弈龙2 X4 940
i5-670 i3-2120 A10-7700K 速龙X4 760K 速龙X4 651K
Q8400 i3-2102 速龙X4 750K 速龙X4 641 速龙2 X4 645
Q8300 i3-2100 i3-4130T 奔腾G4600T A8-7670K A8-5600K 速龙2 X4 640
速龙X4 750 A6-3670K
i3-530 奔腾G4500T 奔腾G4560T FX-4100
A8-7650K A8-5500
奔腾G3430 奔腾G4400
奔腾G2130 奔腾G3420 赛扬G3950 A8-9600
奔腾G870 奔腾G2120 奔腾G3220 赛扬G3920 赛扬G3930 A12-9800E A8-7600
奔腾G860 赛扬G3900 A10-9700 速龙X4 840 弈龙X4 9750
奔腾G850 赛扬G3930T 速龙2 X3 450
奔腾G3420T 赛扬G3900T 速龙2 X3 440
奔腾G645 奔腾G2020 奔腾G3220T A6-7400K 速龙2 X3 435
奔腾G840 奔腾G2010 A6-9500
奔腾G640
赛扬G555 弈龙2 X2 560
奔腾G630 弈龙2 X2 555
E8600 赛扬G1620 A6-9500E A6-5400K
E8400 赛扬G550 赛扬G1610 速龙2 X2 265
奔腾G620 速龙2 X2 255
赛扬G540 速龙2 X2 250
赛扬G530 速龙2 X2 245
E5300 A4-5300 A4-3400
E4500 速龙2 X2 220
E6400 速龙2 X2 215
E6300 闪龙X2-198
E4400
E4300
E4200
E3300
E2200
E2100
CPU代号、工艺及年代
架构 类别 年代 制造工艺 架构 类别 年代 制造工艺
Skylake 第六代酷睿 2015年 14nm Piledrever 第二代FX 2012-2013年 32nm
Broadwell 第五代酷睿 2014-2015年 14nm Bulldozer 第一代FX 2011年 32nm
Haswell 第四代酷睿 2013年 22nm Godavari 第七代APU 2015年 28nm
Ivy Bridge 第三代酷睿 2012年 22nm Carrizo 第五代APU 2014年 28nm
Sandy Bridge 第二代酷睿 2011年 32nm Richland 第三代APU 2013年 32nm
Nehalem 第一代酷睿 2008-2011年 32nm Trinity 第二代APU 2012年 32nm
Conroe Core 2 2006-2008年 65/45nm Llano 第一代APU 2011年 32nm
Netburst 奔腾4/D 2000-2008年 65nm K10 弈龙/速龙 2007-2011年 45nm
Tualatin 奔腾3 1999-2001年 130nm K8 速龙64 2003-2007年 65nm
K7
CUP前十排行榜
1 Intel Xeon E5-2697 v2
2 Intel Core i7-4960X
3 Intel Core i7-6700K
4 Intel Xeon E5-2680 v4
5 Intel Xeon E5-2680
6 Intel Core i7-3960X
7 Intel Core i7-4790K
8 Intel Core i7-6700
9 Intel Core i7-4790
10 Intel Core i7-5775C
越往上越好越贵
这是主要排名,没有最新的i系列处理器,想要i系列处理器看这个链接 http://blog.csdn.net/huangjacky/archive/2010/01/22/5224899.aspx排名 处理器型号 主频 CB R10
1 Intel Core 2 Quad QX9300四核 2.53GHz 9639
2 Intel Core 2 Quad Q9100四核 2.26GHz 8785
3 Intel Core 2 Quad Q9000四核 2.0GHz 7699
4 Intel Core 2 Duo T9600 2.80GHz 5877
5 Intel Core 2 Duo T9400 2.53GHz 5303
6 Intel Core 2 Duo T9300 2.5GHz 5276
7 Intel Core 2 Duo P8600 2.40GHz 4973
8 Intel Core 2 Duo T8300 2.40GHz 4785
9 Intel Core 2 Duo P8400 2.26GHz 4682
10 Intel Core 2 Duo T7450 2.13GHz 4440
11 Intel Core 2 Duo T6600 2.2GHz 4370
12 Intel Core 2 Duo T7500 2.20GHz 4312
13 Intel Core 2 Duo P6570 2.1GHz 4284
14 Intel Core 2 Duo T8100 2.10GHz 4247
15 Intel Core 2 Duo T5900 2.2GHz 4147
16 Intel Core 2 Duo P7350 2.0GHz 4120
17 Intel Core 2 Duo P7370 2.0GHz 4094
18 Intel Core 2 Duo T6400 2.0GHz 4071
19 Intel Core 2 Duo T5850 2.16GHz 4069
20 Intel Core 2 Duo T5800 2.0GHz 3850
21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4200奔腾双核(迅2) 2.0GHz 3795
22 Intel Core 2 Duo T7250 2.0GHz 3761
23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3400奔腾双核(迅2) 2.16GHz 3717
24 AMD Turion×2 TL-66 2.3GHz 3600
25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2410 2.0GHz 3541
26 AMD Turion×2 ZM-82 2.20GHz 3536
27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3200奔腾双核(迅2) 2.0GHz 3534
28 Intel Core 2 Duo T5550 1.83GHz 3481
29 Intel Core 2 Duo T5670 1.80GHz 3442
30 Intel Core 2 Duo T7100 1.80GHz 3407
31 Intel Core Duo T2450 2.0GHz 3390
32 Intel Core Duo T2500 2.0GHz 3381
33 AMD Turion×2 TL-62 2.1GHz 3314
34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2390 1.86GHz 3303
35 AMD Turion×2 ZM-80 2.10GHz 3270
36 Intel Core 2 Duo L7500 1.60GHz 3158
37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2370 1.73GHz 3141
38 AMD Turion×2 RM-70 2.0GHz 3072
39 Intel Celeron Dual-Core T1600赛扬双核 1.66GHz 2979
40 Intel Pentium Dual-core T2330 1.60GHz 2910
41 Intel Core 2 Duo T5250 1.50GHz 2904
42 Intel Core 2 Duo SU9400 1.40GHz 2862
43 Intel Celeron Dual-Core T1400赛扬双核 1.73GHz 2811
44 Intel Core 2 Duo U7700 1.33GHz 2561
45 AMD Turion×2 TL-50 1.60GHz 2517
46 Intel Core 2 Duo SL7100 1.20GHz 2334
47 Intel Core 2 Duo L7100 1.20GHz 2306
48 Intel Core 2 Duo P7500 1.60GHz 2211
49 Intel Celeron M550 2.0GHz 1889
50 Intel Celeron M540 1.86GHz 1705
51 Intel Celeron M530 1.73GHz 1628
52 Intel Core 2 Duo SU9300 1.2GHz 1468
53 AMD Athlon Neo MV-40 1.6GHz 1323
54 Atom Z530 1.6GHz 837
55 VIA Nano 1300+MHz 836
56 Atom N270 1.6GHz 542/825
57 VIA C7-M 1.6GHz 408
迅驰2的CPU
真正的“迅驰二代”也就是Centrion2 ,2008年推出Core 2 Duo,Penryn核心,制程45nm,二级缓存6MB,前端总线1066Mhz,芯片组搭配GM45/47GM+ICH9M,无线网卡5350,无线网络支持802.11a/b/g/n WiMAX。
采用T开头的CPU,不是Penryn核心的迅驰二CPU,P开头的,是最新的Penryn核心,当然,里面也有低端型号,你光问好,低端的,也不会强过T系列的高端型号,总的一点,P系列是取代T系列的!
迅驰2用的什么CPU?
1.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
评:其实这个优点,也就是因为你内置了一个无线网卡
如果笔记本当初买的时候,没有内置无线网卡
而对应的CPU和主板也符合迅驰要求的话
(注:其实现在多数情况也是如此,很多笔记本,CPU和主板都符合要求,
只是没有装配无线网卡,关于原因,我下面会提到)
你也完全可以买一个外置的USB接口的无线网卡,价格大概几十元
或者买一个内置的无线网卡,也完全可以起到对应作用,价格大概100多元
说白了,现在的笔记本,是否支持迅驰技术,多数情况下只是一个无线网卡的区别,
而实际上,笔记本装配了无线网卡,当然也就“集成无线局域网能力”了,呵呵
虽然这个很白痴,但是人家毕竟算是一个优点
这你我也无可奈何,呵呵
2. 卓越的移动计算性能
评:对于迅驰技术能提高笔记本的性能
完全是由于你采用的硬件
也就是,新一代迅驰,采用的主板,CPU等
都比上一代好,当然也就提供了“卓越的性能”了
当你的笔记本只是没有无线网卡,而不具备 迅驰 技术的时候
你的笔记本性能,其实和别人,因为多了无线网卡而具备迅驰功能的笔记本
性能是一样的
因为你们的CPU,主板等配置都一样。
3. 支持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
评:这点,也是由于你新一代的迅驰技术,采用的CPU
比之前的CPU,具有了新的自动降频技术,使得能相对降低功耗,提高笔记本电池使用时间
但是,也就是像前面说的,如果你采用的CPU一样
那么,对于整体性能,功耗,那还是和其他的一样的
并不会因为你多了一个无线网卡,支持了迅驰,会有多大不同
上面就是迅驰的优点
有些人看完之后,会产生疑问:
难道真是这样的吗?
回答你,的确是。
现在最常见的情况就是:
假如你的笔记本和对方的笔记本
配置了同样的CPU,内存,主板等
而单单是由于你的笔记本没有内置无线网卡的话
那么,实话实说,你的笔记本也是不具备迅驰
而别人有无线网卡的,具备迅驰
对于笔记本整体性能来说
没有任何区别
就是一个无线网卡的有无问题。
而有了无线网卡,再加上无线路由或有无线AP,你当然可以无线上网了
所以,很多人,对迅驰不明白,以为有多么多么好
其实,多数情况下,也就是一个是否有无线网卡的问题
迅驰用的是915系列的主板
700系列的CPU,前端总线比迅驰一代的高了133MHz,别的和一代的基本一样
迅驰也是一种技术,要看CPU是不是支持才行的!
2003年1月9日,英特尔正式宣布即将推出的无线移动计算技术的品牌名称:迅驰移动计算技术。这一全新品牌代表了英特尔为笔记本电脑提供的最佳技术,基于全新移动处理器微架构和无线连接功能,并在电池寿命、轻薄外形和移动性能方面具有增强特性。
迅驰移动计算技术包括:
·一个微处理器
·相关的芯片组
·802.11(Wi-Fi)无线联网功能。
·套件价格最低299美元。
迅驰品牌是英特尔首次将一系列技术用一个名字来命名。
2003年3月12日,英特尔“迅驰”全球亮相。
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是基于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的最新笔记本电脑中采用的下一代处理器,能够提供创新的双核移动性能和低功耗。
特性与优势
出色的双核性能
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带有两个执行内核,专为多线程应用和多任务处理进行了优化。 您可以同时运行多种要求苛刻的应用,如图形密集型游戏或序列号运算程序;同时在后台下载音乐或运行病毒扫描安全程序。
节能
凭借英特尔? 动态功率调节和能够动态调整高速缓存大小的增强型英特尔? 更深度睡眠,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能够只为需要动力的处理器组件提供能源,从而为笔记本电脑带来更耐久的电池使用时间,显著增强移动计算体验。
令人震撼的媒体体验
借助英特尔? 数字媒体增强特性,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能够为浮点密集型应用提供增强的性能,其中包括 CAD 工具、3D 和 2D 建模、视频编辑、数字音乐、数字摄影和游戏等应用。
更加智能、高效的设计
英特尔? 智能高速缓存可帮助创造更加智能、高效的高速缓存和总线设计,从而增强性能、响应能力和节能特性。
英特尔? 迅驰? 双核移动计算技术的重要组成
英特尔? 酷睿? 双核处理器是英特尔第一款移动式双核处理器,也是全新英特尔? 迅驰? 双核移动计算技术平台的重要组件。
至尊威力,全面释放。低耗电高效能优势。精彩纷呈的多媒体盛宴。
采用革命性的英特尔? 酷睿? 微体系结构,具有划时代意义的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系列可提供超凡的节能高效性能,您可以同时进行多项操作,而不会影响系统速度。
拥有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台式机处理器,您将体验到非凡的性能、难以置信的系统反应速度以及无以伦比的高能效。此外,系统速度不会再受病毒扫描、多个计算密集型程序同时运行以及多媒体下载的影响 - 这些台式机处理器的性能提升高达 40%1,同时能效也有相应的提高。
英特尔? 迅驰? 双核移动计算技术方面刚刚进行了移动性升级,即推出了全新的英特尔? 酷睿?2 双核移动式处理器。它的先进功能使多任务处理性能提升两倍2,同时能效也有相应的提高,从而延长了电池使用寿命,让您可以尽享双核电脑的超凡威力及所有移动优势。+
特性与优势 返回页首
实现最佳的整体性能。毋庸置疑。
为您的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配备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您将获得众多最新的性能卓越的技术,包括多达 4MB 的共享 L2 缓存、高达 1066 MHz 的台式机前端总线以及高达 667 MHz 的笔记本电脑前端总线。即刻拥有超前的计算性能,一切尽在英特尔:
英特尔? 多路(Wide)动态执行,每时钟周期可传递更多的指令,从而节省执行时间并提高电源使用效率。
英特尔? 智能功效管理,旨在为笔记本电脑提供更高的节能效果及更卓越的电池使用效率。
英特尔? 智能内存访问,通过优化可用数据带宽的使用率来提高系统性能
英特尔? 高级智能高速缓存,提供性能更强效率更高的缓存子系统。专为多核处理器和双核处理器做了优化。
英特尔? 高级数字多媒体增强技术,扩大应用范围,包括视频、语音和图像、照片处理、加密、金融、工程和科学等应用领域
其他台式机性能 返回页首
无与伦比的性能、更显著的节能效果1。小型包装现已面世。
内含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的台式机专门针对降低功耗进行全面设计, 让您体验卓越性能、超静音和低功耗带来的诸多惊喜的同时,还享受时尚炫酷的台式机造型设计。
任意执行多项任务。
可以同时执行多项任务,让您一举夺得、事半功倍,例如一边播放您喜爱的音乐、一边在后台运行病毒扫描程序,同时还能编辑视频或图片。用于台式机的功能强大的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可以为您提供执行单一或轻松驾驭所有可能任务所需的速度。
再次打造爱不释手的个人电脑。
追求卓越品质,永不妥协。选择采用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的完美的台式机,享受世界最佳的处理技术。一切尽在英特尔。
发现、修复、并保护您的企业资产。
基于英特尔? 的最佳商用台式机以其基于硬件的主动安全和增强型维护和管理技术将 IT 安全和管理推向一个新的高度,同时,其卓越的性能和出色的能效为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提供了最佳的平台基础。
立即购买采用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的台式机?
立即购买采用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的英特尔? 迅驰? 双核移动计算技术笔记本电脑 ?
Δ 英特尔处理器号并非性能衡量标准。处理器号主要区分每个处理器家族内的不同特性,并不说明不同处理器家族之间的区别。参见www.intel.com/products/processor_number/zho/index.htm了解详细信息。
+系统性能表现,电池使用时间,高清晰度质量和功能,无线联网表现和功能表现会因您所使用的电脑具体操作系统和软硬件配置的不同而有所差异。关于采用 SySMark* 2004、PCMark* 2005 和 3DMark* 2005 测评获得的性能增强的资料,是指与前代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平台进行比较后的结果。采用 MobileMark* 2005 测量获得的电池使用时间改善的资料(如果适用),是针对前代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平台而言。无线联网和某些功能可能需要您购买另外的软件、服务或外设硬件。提供公共无线局域网接入点的场所有限,无线功能可能会因国家或地区不同而有所差异。某些无线热点可能不支持采用 Linux 和英特尔? 迅驰? 移动计算技术的系统。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访问 www.intel.com/cd/products/services/apac/zho/254807.htm
1 针对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台式机处理器与英特尔? 奔腾? D 处理器 805 的性能进行 SPECint_base2000 和 SPECint_rate_base2000(2 份)测试得出该结果。实际情况可能有所差异。如欲了解更多信息,请参阅 www.intel.com/performance 了解更多信息。
2 评测以 SPEC* CPU2000*(SPECfp*_rate_base2000 和 SPECint_ rate_base2000)为标准,将英特尔? 奔腾? M 处理器 780 和 750 与英特尔? 酷睿?2 双核处理器 T7600 和 T5600 相比较。实际性能可能有所差异。
迅驰1代2代3代4代对应用的CPU型号分别是什么?
迅驰一代代号叫Dothan,处理器型号为:奔腾M处理器的核心代号为Bannis(1M二级缓存)和2M高速二级缓存的奔腾M 715/725 迅驰二代代号为Sonoma,处理器型号为:Dothan Pentium M处理器,主频由1.60GHz起,最高2.13GHz(90nm制程,2MB L2缓存,533MHz FSB,不含双核技术)的PentiumM处理器。 迅驰三代代号为Napa,处理器型号为:Yonah Pentium M处理器(60nm制程,2MB L2缓存,667MHz FSB,支持双核技术)的PentiumM处理器。 迅驰四代代号为Santa Rosa,Merom核心处理器,英特尔还将同时推出全新的Socket P 英特尔Core 2 Duo T7000及L7000家族。首批Socket P处理器共6款,包括主流级产品T7100、T7300、T7500及T7700与低电压版本L7500及L7300。 另外: Intel全新一代Core微架构处理器「Core 2 Duo」强调着更为优异的效能、更有效率的快取处理方式,将处理器时代以跳耀式的发展,演进至所谓的「Core微」时代!一举打破传统处理器「高效能=高功耗+高热量」的垢病。 想当然尔,这完全是拜全新65奈米制程所致的关系!而在今年八月底Intel终于推出了行动计算机专用的Core 2 Duo处理器「Merom」,更进一步将Core 2 Duo处理器的延伸,应用到Napa平台概念上!对于这些使用Core 2 Duo处理器的Napa平台上,Intel也给与一个新名字,称之为「Napa Refresh」。
我老听说迅驰,迅驰一代,迅驰二代,迅驰三代,迅驰的发展史是怎么样的?
迅驰技术发展史
2004年5月10日,Intel发布采用Dothan核心的新一代Pentium M移动处理器,届时在市面上风风火火了一年的Banias核心Pentium M机型(迅驰)也将逐渐地因完成使命而退出市场。
在这一年里,迅驰的出现让在轻薄、性能与电池续航能力这对曾经让人认为是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权衡,同时也让无线网络这个概念更加的深入人心。但主频的劣势同样也使虽在执行效能上表现优秀的第一代Pentium M处理器面对完全靠CPU运算能力的应用时依旧不敌Pentium 4-M处理器,这也是为何当迅驰卖得如火如荼时,已经停产的Pentium 4-M机型迟迟不愿离去的原因吧。
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
还记得 Centrino 构成的三必要组件吗?忘了没关系,我们来复习一下,笔记本电脑中需同时采用 Intel Pentium M 处理器、 Intel 855 芯片组和 Intel PRO/Wireless 无线网络模块,才能够贴上“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的标签,缺一不可。那么内建 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的笔记本电脑有什么优点呢? Centrino 是 Intel 专为笔记本电脑所设计的技术,因此除了有十足高效能的笔记本电脑动力,整合了无线局域网络技术,还可提供更耐久的电池寿命,并让笔记本电脑的造型设计可更轻薄。
最近Intel Centrino移动技术必要的三组件都升级了,虽然 Intel 并没有大力宣扬新的 Intel Pentium M 处理器有如何的新技术,希望给人一贯的 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印象,但是更先进的技术势必提升了移动运算的性能与生产力。推出新核心的 Intel Pentium M CPU 、 Intel 855GME 芯片组,并将无线上网模块由 802.11b 升级成 802.11g ,当然要好好来研究一下新的 Centrino 多了哪些新技术。
迅驰释放无线动力
算算时间, 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推出的时间也一年多了,这一段时间内可见到 Intel 积极推动迅驰的无线行动魅力,媒体上强力持续的曝光,加上 Intel Centrino 成了多数笔记本电脑的出货标准规格(全世界已有 150 多种型号的笔记本电脑已上市),带动了无线上网的迅速普及化。不论是公司业务上的需要,或是家庭、校园的上网需求,透过具有 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的笔记本电脑,都能有充分的自由与弹性,在任何以往想象不到的地点,随心所欲地使用计算机与通讯。
Dothan 新核心亮相
Intel 于5月10日正式推出了全新的三款 Intel Pentium M处理器,采用Dothan核心,频率分别是1.7 GHz、1.8 GHz、2.0 GHz,皆采用90纳米的制程技术,具备了更快的频率速度,及各项加强型设计,并崁入更大容量的高速缓存( L2 Cache ),来创造出更高的运算性能。目前推出的735、745、755的 Dothan CPU支持FSB 400MHz、DDR 333/266 MHz。
Dothan 核心的 CPU 脚位定义兼容于 Banias 核心的 CPU ,因此目前采用 Banias 核心 CPU 的笔记本电脑,可以相当容易升级成 Dothan 核心的 CPU ,十分便利厂商将目前的笔记本电脑升级,已经购买了笔记本电脑的消费者,也有十足的升级弹性。
处理器名称 Intel Pentium M
型号 755 745 735
频率(最高、最佳电源模式)
2.0GHz、600MHz 1.8GHz、600MHz 1.7GHz、600MHz
制程 Dothan、90nm Dothan、90nm Dothan、90nm
L2 Cache 2MB 2MB 2MB
FSB 400MHz 400MHz 400MHz
散热设计功率 21W 21W 21W
90 纳米的制程技术,是目前业界最新进的半导体制程技术,可生产出更小、更快的晶体管。且 Intel 所有的 90纳米产品皆以 12 吋晶圆生产,产量比以往的 8 吋晶圆高出了一倍以上。更小的晶体管,表示同样大小的 CPU 中,里面可放入更多的晶体管。 Dothan 核心的 CPU 内有 1.4 亿个晶体管,晶体管数是130纳米制程 Banias 核心 CPU 的一倍( 7700 万个)。
加上运用 Intel 的应变型硅组件处理( Strained silicon )技术,提高了晶体管里面电子的移动速度的速度,可创造出更高的效能成长空间。 Dothan 目前推出的最高频率为 2.0GHz ,这表示 Dothan 核心的 CPU 频率,往后有更大的提升空间。
Dothan 核心和先前 Banias 核心的 CPU 大小相仿,但是晶体管数多了一倍,频率也提高了,高速缓存( L2 Cache )并由 1MB 提升至 2MB ,而最大散热功率( TDP , Thermal Design Power ) 21W ,较 Banias 的 24.5W 低。因此 Intel 表示,多了一倍晶体管的Dothan CPU ,耗电量仅和 Banias 核心 CPU 相当,但却可提升整体效能达17%。
架构方面来看, Dothan 核心的 CPU 除了旧有的专属堆栈管理( Dedicated Stack Manager )、微处理作业融合( Micro-ops Fusion )、 Intel 笔记本电脑电压调整技术( Intel MVP IV , Mobile Voltage Positioning )、强化Intel SpeedStep 技术,支持先进电信运算架构( ATCA , Advanced Telecom Computing Architecture )机板的设计,加入了先进队列存取管理( Enhanced Register Access Manager )、先进数据预存取( Enhanced Data Prefacer )、应变型硅组件处理技术、强化缓存器存取技术。强化 Intel SpeedStep 技术可动态调整电压与频率,进一步延长了电池的续航力,且在省电模式下可以最低 600 MHz 的频率运行。
新 CPU 命名方式
这里再结合Dothan谈一下Intel新的CPU命名方式这个老生长谈的问题。
Intel 一直计划着新的 CPU 命名方式,以取代目前以频率命名 CPU 的型式,以实现针对个人计算机平台整体性的性能提升,而非局限于以往的频率竞争。新推出的这三款 Intel Pentium M 处理器,亦是首度以新命名方式发表的首款 CPU , Intel Pentium M 1.7 GHz 、 1.8 GHz 、 2.0 GHz 的处理器编号( Processor Number )分别为 735 、 745 、 755 。随着 Intel CPU 的发展与演进,有更多的新技术与功能整合到 CPU 中,就会递增新的 CPU 编号。
Intel 主要的用意是让消费者在购买 CPU 时,能够更轻易购买到最理想的个人计算机产品。除了频率外,还需要注意其它更多的特点与功能,且不再需记得复杂的频率频率高低。其中 7 代表 Intel Pentium M 系列, 35 、 45 、 55 分别是该颗 CPU 的编号。 Intel 在 2004 年的下半年,将陆续推出 FSB 400MHz 的不同频率 CPU ,与高达 FSB 533 MHz 的 Intel Pentium M 新产品,其中 FSB 400MHz 的 CPU 将以 7X5 的型号命名, FSB 533MHz 的 CPU 会以 7X0 的型号命名, Intel Pentium M 新产品的制程已经完全是 Dothan 90 奈米世代了。另外,还会推出 Intel Pentium M 低电压版(型号为 7X3 )与超低电压版(型号为 7X8 ),低电压版频率降为 1.4 - 1.5GHz ,超低电压版频率则降到 1.1 - 1.2GHz 。 Intel 新推出的 LGA 775 Prescott 核心桌上型处理器,为5系列,也就是说目前 LGA 775 的 Intel Pentium 4 2.8 GHz 、 3.0GHz 、 3.2GHz 处理器,型号分别是 520 、 530 、 540 。
处理器名称 型号 频率 制程 L2 Cache FSB
Intel Pentium M 770 2.13GHz Dothan、90nm 2MB 533MHz
760 2.0GHz Dothan、90nm 2MB 533MHz
750 1.86GHz Dothan、90nm 2MB 533MHz
740 1.73GHz Dothan、90nm 2MB 533MHz
730 1.6GHz Dothan、90nm 2MB 533MHz
725 1.6GHz Dothan、90nm 2MB 400MHz
715 1.5GHz Dothan、90nm 2MB 400MHz
LV Intel Pentium M(低电压版) 753 1.5GHz Dothan、90nm 2MB 400MHz
733 1.4GHz Dothan、90nm 2MB 400MHz
ULV Intel Pentium M(超低电压版) 758 1.2GHz Dothan、90nm 2MB 400MHz
738 1.1GHz Dothan、90nm 2MB 400MHz
718 1.1GHz Dothan、130nm 2MB 400MHz
稍对计算机硬件有了解,习惯以频率来辨别 Intel CPU 的玩家,见到 Intel 今年光是 Intel Pentium M 的 CPU ,就将推出 10 款以上,有 7X5 、 7X0 、 7X3 、 7X8 四种的型号命名规则,一见到还真令人有点眼花撩乱,实在是不容易记得起来。不过,因为 Intel 以后的 CPU 都将采用此命名规则,因此早点了解并记清楚各系列间的差异与型号上的定义,才是上策。以后去买 CPU ,不是跟老板说:“我要买 Intel Pentium 4 3.2GHz 的 CPU ”,而是“老板!来个 Intel Pentium 4 的520 了。”
3 系列、 5 系列、 7 系列的每个家族都有独特的附加价值与优势,较高的编号表示该 CPU 有较多的处理功能或特点,但有时候较高的处理器编号可能代表新增了某一功能的同时,亦删减了另一项特性。一般来说,编号的数字越大代表的 CPU 等级越高。跨系列家族间的命名定义方式可能各不相同,因此 350 跟 370 间的比较是有意义的,但是 370 跟 770 间的比较是没有意义的。
Intel的低端利器:Intel Celeron M
专为笔记本电脑所设计的 CPU ,除了 Intel Pentium M 外,还有 Celeron M 系列,也全面改新的命名方式。和 Intel Pentium 4 、 Pentium M 分别以5 系列、 7 系列区分的方式不同,桌上型与笔记本电脑适用的 Celeron CPU 通通为 3 系列产品。其中较特殊的一点是,Intel Celeron M 1.3GHz 、1.4GHz 、1.5GHz为既有已推出产品,但仍赋予新的命名方式,型号分别为 320 、 330 、 340 。因此购买 Celeron 3 系列的CPU时需要特别注意,是桌面型还是笔记本电脑专用,制程为90纳米还是130纳米。
处理器名称 型号 频率 制程 L2 Cache FSB
Intel Celeron M 370 1.5GHz Dothan、90nm 1MB 400MHz
360 1.4GHz Dothan、90nm 1MB 400MHz
350 1.3GHz Dothan、90nm 1MB 400MHz
340 1.5GHz Dothan、90nm 512KB 400MHz
330 1.4GHz Dothan、90nm 512KB 400MHz
320 1.3GHz Dothan、90nm 512KB 400MHz
310 1.2GHz Dothan、90nm 512KB 400MHz
小提一下Mobile Intel Pentium 4
Mobile Intel Pentium 4在迅驰的压力下,自然是成了昨日黄花了,但是我们这里为什么要提一下他呢?因为Intel除了推出Intel Pentium M 与 Intel Celeron M 外, Intel 还推出了“第二代移动型 Intel Pentium 4 处理器”,采用的制程是90纳米,目前已经推出了代号为 538 、 532 、 518 这三款CPU ,频率分别为 3.2GHz 、3.06GHz、2.8GHz 。虽然为笔记本电脑专用的 Mobile Pentium 4 CPU ,但是因为制程的设计方式,因此和桌面型的 Intel Pentium 4 CPU 同属5系列。
处理器名称 型号 频率 制程 L2 Cache FSB
Intel Mobile Pentium 4 558 3.6GHz 90nm 1MB 533MHz
552 3.46GHz 90nm 1MB 533MHz
538 3.2GHz 90nm 1MB 533MHz
532 3.06GHz 90nm 1MB 533MHz
518 2.8GHz 90nm 1MB 533MHz
这是专为大尺寸的笔记本电脑所设计的 CPU ,平台多半搭配 17 吋的大屏幕、全尺寸键盘,且该平台不会有经常移动的需求。 Intel Mobile Pentium 4 CPU 因为不需要考虑耗电量与电池的续航力等问题,所以性能与频率较 Intel Pentium M CPU 高,支持了超线程技术( Hyper-Threading )、高速缓存( L2 Cache ) 1MB 、新增的 13 组 SSE3 ( Streaming SIMD3 Extensions )指令、强化的Intel NetBurst架构,并提供各种 Enhanced Intel SpeedStep 技术所支持的功率管理功能, CPU 所产生的热能远低于桌面型Prescott CPU ,并为笔记本电脑提供更可靠的系统性能。 Mobile Intel Pentium 4 提供的超线程功能,能够搭配 Intel 852GME 与 852PM 芯片组。
802.11b → 802.11g
Intel PRO/Wireless 无线网络模块通过 Wi-Fi CERTIFIED for WPA4 的认证,而 Intel 无线网络共存系统( Wireless Coexistence System ),可以有效降低该模块与蓝芽( Bluetooth )装置间可能发生的干扰。省电模式通讯协议( PSP , Power Save Protocol )提供了可让使用者自行设定的五种电源模式,配合使用习惯,来让电池的续航力和执行性能可取得最佳平衡点。
Intel PRO/Wireless无线网络模块 兼容 频率 传输速度
Intel PRO/Wireless2100 802.11b 2.4GHz 11Mbps
Intel PRO/Wireless2100A 802.11a、802.11b 5.4GHz、2.4GHz 54Mbps、11Mbps
Intel PRO/Wireless2100BG 802.11b、802.11g 2.4GHz 11Mbps、54Mbps
Intel PRO/Wireless 无线网络模块是 Intel Centrino 移动技术的组件之一,目前共有三种,分别是 Intel PRO/Wireless 2100 、 2100A 、 2100BG 三种,以前较常见到的是 Intel PRO/Wireless 2100 无线网卡,今年出货的笔记本电脑多半升级成 Intel PRO/Wireless 2100 BG 无线网卡,让笔记本电脑的无线网络带宽由 11Mbps跃升到 54Mbps ,就连局域网络的数据传输,都可十分顺畅快速。
Sonoma移动平台
当然好马还要配好鞍,Dothan的最好伙伴应该是Intel915系列系列芯片组(Alviso),配合Intel Pro/Wireless 2915ABG无线模块共通组成最新的Sonoma移动平台,这才是众望所归的Centrino II。但由于Dothan的延期,与之搭配的915系列芯片组也随之延期,Intel预计在今年三四季度时才会发布Sonoma移动平台的其它组件,因此5月9日Dothan上市之后,使用Dothan处理器的新机型也只能叫准迅驰II,因为这时的Dothan将依旧与400Mhz总线频率的855系列芯片组搭配,也就说真正体验533Mhz的Sonoma运算平台,我们还需要再等等。
那么新的Sonoma移动平台究竟有哪些特性呢?
其中芯片组将是Sonoma的核心组件之一,Intel预计发布915GM,915PM和910GML三个编号的芯片组。其中915GM将支持400/533/800MHz前端总线,支持单信道DDR 333和双信道DDR II 400/533内存,最大内存容量达到4GB。
整合能支持DX9.0显卡的同时支持PCI-Express x16总线取代目前的AGP图形总线,使笔记本厂商能根据市场需求来搭配更为强劲的显示核心;还带有两个Serial-ATA150接口支持、一个ATA100接口支持以及4个PCI Express x1支持,最多支持8个USB2.0接口。
声卡也由Azalia代替了原有的AC97,使得能够支持24bit音效特征,而传统的CardBus也将会在Sonoma移动平台中得到革新,传统的Cardbus将会被体积更小速度更快的ExpressCard技术所替代,ExpressCard基于PCI-EXPRESS总线,串行总线可以减少扩展卡的体积,提高性能的同时还降低了成本。
从上到下分别为ExpressCard34和ExpressCard54
915PM除了没有内建图形核心外,其他特性与915GM完全相同;而915GML则与前两者相差较大,其仅支持400MHz前端总线,没有PCI Express x16支持使得不能外接显卡使用,也不支持Enhanced SpeedStep功能,算是915GM的简化版本。
因此说,Sonoma的更新将是彻底的,且具有革命性的。
除了芯片组有较大的革新以外,Sonoma移动平台还将使用新的Pro/Wireless 2915ABG(Calexico 2)无线模块,支持802.11 a/b/g,因此可以给笔记本电脑提供更高速的无线上网能力。
总结:
Banias是富有革命意义的,它改变了移动处理器市场的格局,也使人们改变了对移动处理器的认识 。如果这样的革新同样发生在ATI 和 NVIDIA身上,那对我们消费者来说将是一件幸事,也许到时我们真的可以充分享受移动娱乐带来的乐趣了。
而Dothan作为Banias的改进版, 引入了一度并不令人看好的90纳米制造工艺,但架构的改进却使其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在2.0GHz的cpu当中,Pentium M 755显然是最适合移动应用的产品。尤其是与Banias相比,不仅大幅提高了工作主频,而且功耗大大下降,如此优点多多,怎能不让人格外关注。
当然就从处理器的性能来说,初期发布的Dothan相对于Banias的提升还不会立刻表现出来,同是400Mhz总线,而目前最高频率1.7Gh的Banias同样可以提供不俗的性能,因此除了二级缓存增加了一倍以外,Dothan很难说有什么明显的优势胜出于Banias。
所以,从市场我们也可以看到,到目前为止,Dothan上市已经两个月了,各厂商对之的态度却各不一样,除了IBM、HP、Dell、联想、三星、华硕、京东方、海尔、联宝等部分厂商在高端机型上采用了Dothan处理器外,东芝、富士通、NEC、Acer、同方等厂商却因为种种原因而没有销售Dothan机型,大部分厂商对Dothan的宣传也格外低调。
迅驰平台是一个革命性的架构变化,相反,Dothan却仅仅是一个处理器的变化,它并不是第二代迅驰平台,真正的第二代迅驰平台应该是533MHz外频的Dothan、i915GM/PM(Alviso)系列芯片组和Intel PRO/Wireless 2915AGB无线网卡三者的结合。这个Sonoma移动平台的出现,才能够从整体上使笔记本电脑的性能有大幅度的提升。而据了解,Sonoma移动平台的完整推出要到年底。
现在Intel如此猴急的先把Dothan推出,自然是不会受到很大追捧的。
当然无论无何我们已经可以很明显的看出,2004年将无疑是迅驰年,无论是在Dothan和Banias并行的月份还是在Dothan一统天下的时刻。即便是在WAPI还未最终确定的情况下,我们依旧已经看出了这股势头,毕竟相对于核心的处理器和芯片组来说,无线网卡仅仅是一个微不足道的组件罢了。
迅驰2代1.5G是什么CPU啊,性能和凌动的有什么差别啊
迅驰2代 是intel的cpu
凌动Atom也是 intel的cpu
如果你要选择的话 毫无疑问是 atom 它的构架完全超越了迅驰2代。功耗方面 当然性能可能差点,但也差不到哪里去。atom是超线程的 。
如果2者取其一的话,最好是atom的。
你好,建议用奔腾M的迅驰2代的本本,虽然奔腾M的处理器有点岁数了但是结构还可以,二级缓存也有2M 比凌动的要好!
CPU:IBM T43P 极品迅驰2代PM770 2.13G 2M超大二级缓存 Intel915PM芯片 这个机器这么样啊???有这个型号
确实是很强的笔记本电脑,是在移动双核CPU出现之前最强的机器之一。
这个是IBM 的THINKPAD的最有的几个系列中的一款,机器是大概3-4年前的机器,现在也只有2手的,机器稳定性还是不错的,价格1400-1600左右(看成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