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关村,中关村在哪里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3-15 17:18:04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中关村在哪里

中关村在哪里中关村是北京的高科技中心,它被誉为“中国的硅谷”,很多人都简称它为“村子”。从地理上讲,它位于北京城的西北部海淀区一带,在西北三环路西北四环路中间。由于比邻中国最著名的两座大学,清华大学与北京大学,很多的西方分析家对中关村的前景很乐观。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斯坦福大学在最初硅谷的发展中扮演了相似的角色。中关村是干什么的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中关村是中国的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40多所。中关村围绕国家战略需求和北京市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取得大量的关键技术突破和创新成果,涌现出汉卡、汉字激光照排、超级计算机、非典和人用禽流感疫苗等一大批重大科技创新成果,为航天、三峡工程和青藏铁路等国家重大建设项目实施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扩展资料:中关村的发展历程1、中关村科技园,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2、1988年5月10日经国务院正式批准成立,1992年5月被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正式确定为全国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综合改革试点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3、1995年12月,中关村海关正式开关,海关设在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内,这是经国务院批准的在国家级新技术开发区设立的第一个海关。4、1999年8月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中关村北京中关村是干嘛的中关村科技园是电子产品开发的的一条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明代起为太监坟场,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取得成果: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0家,新诞生高新技术企业4268家,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中关村什么区北京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位于北京市海淀区,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也被誉为"中国的硅谷"。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中关村科技园区管理委员会作为北京市政府派出机构对园区实行统一领导和管理。中关村是我国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以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所属院所为代表的国家科研院所206家;拥有国家级重点实验室67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7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中关村,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中关村有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其中包含了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通州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个园区。“十二五”期间,中关村将继续完善“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重点建设“两城两带”,即中关村科学城、未来科技城和由海淀北部、昌平南部和顺义部分地区构成的北部研发服务和高技术产业带,以及由北京经济技术开发区、大兴和通州、房山的部分地区构成的南部高技术制造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带,促进高端产业集群发展。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把北京中关村逐步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明确提出,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秉承面向世界、辐射全国、创新示范、引领未来的宗旨,坚持“深化改革先行区、开放创新引领区、高端要素聚合区、创新创业集聚地、战略产业策源地”的战略定位,服务于首都世界城市的建设,力争用10年时间,建成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中关村属于北京几环北京的中关村大厦位于北三环与北四环之间,应该是在四环内。具体位置如图所示。

什么是中关村在线?

中关村在线(ZOL)是中国IT领域著名的综合性网站,成立于1995年,总部位于北京中关村。它是中国最早的科技资讯类网站之一,早期以计算机报价为主要服务,随着互联网和智能设备行业的发展,逐渐形成了包括手机、数码相机、笔记本电脑等在内的全方位科技产品资讯服务。中关村在线被誉为中国IT领域最具影响力的综合网站之一。
现在,中关村在线已经发展成为中国数码科技行业的领先权威,拥有以技术为核心、覆盖整个科技领域的资讯、评测、评论和交流社区。中关村在线也承担了记录中国数码科技行业历程的使命。目前,中关村在线网站每天有超过300万的访问量,同时它也成为化解消费者疑虑、开拓数字未来的指导者。
中关村在线的主要服务包括:
1.科技产品新闻资讯:包含网络科技、通信、数码、电脑相关的最新资讯,时实关注全球科技动态,提供最鲜活准确的科技时讯。
2.科技产品测评:对当前市场上的各类电脑、手机、相机、数码产品等进行测试评测,提供最专业权威的产品评测服务。
3.科技产品商城:与各大品牌厂商密切合作,为消费者提供最优质的科技产品购买服务,可以方便地直接在网站上下单购买,购物简单快捷。
4.科技产品论坛:以计算机、手机、数码等科技产品为主题,为用户提供信息及沟通平台,使用户能够分享使用经验、解决问题,并进行交流讨论。
5.科技产品导购:为用户提供各类科技产品的选购指南,以及根据用户需求推荐最佳的科技产品。
中关村在线最吸引人的地方在于它非常强调产品评测和导购服务。
它在行业内率先提出“测试就是生命”的口号,因此一直保持着高规格的产品测评标准,很多用户首选中关村在线的产品评测,会加深对中关村在线的信任。
同时,中关村在线的导购服务也值得称道,它通过对不同用户需求的深入了解,提供详细的产品比较分析及相关购物知识,帮助消费者作出更明智的购物决策。
除此之外,中关村在线站内聚集了大量科技爱好者和专业人士,常年提供各类科技开发、传播相关的学术活动、研讨会、专业课程等。
随着手机消费升级和新款手机频繁推出,市场对于手机品牌的关注热度呈现多元化趋势。在此背景下,中关村在线面临着如何在众多科技网站中进一步打造出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压力。
此外,中关村在线在新闻报道、广告宣传等注重原创性内容及扩大知名度方面也面临挑战。
不过,中关村在线通过定位更专业的用户群体,提供更深入地产品测评及讨论等方式来突破这些挑战。
中关村在线未来发展方向会更加注重精细化的产品分类、推广和服务,为用户带来全新的上淘体验。在更深层次,会努力拓展更高级的试用和调查功能,紧密依托自身超高的调研、分析和活动组织能力为国家和消费者提供更深层次的资讯、服务和解决方案。
此外,中关村在线还将深入推进VR、AR、电子竞技、区块链等先进技术领域,并通过科技论坛、科技直播、科技赛事等各种形式扩大各领域新知的传播。
总之,中关村在线未来将继续强化品牌核心价值并不断创新科技服务品类,全面升级和拓展“一站式”科技服务,为国内的科技消费者、创业者以及全社会的数字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中关村简介

中关村,即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是中国高科技产业中心,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的硅谷”。
中关村有一区多园的空间格局,其中包含了海淀园、丰台园、昌平园、电子城、亦庄园、德胜园、雍和园、石景山园、通州园、中关村大兴生物医药基地等十个园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海淀园的前身是全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以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著名学府和研究机构为依托,规划占地面积133.06平方公里,闻名中外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她的发祥地。
昌平园:中关村科技园区昌平园成立于1991年11月,地处北京西北的昌平区,是北京较早成立的国家级高新区之一,也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电子城科技园:中关村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经国家科技部和北京市人民政府正式批准建立的,以发展电子信息产业为主体的,多功能、综合性的国家级高科技园区,电子城科技园是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功能区的核心区域,是承载朝阳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重要基地。
通州园: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通州园于2006年1月正式成立,是北京通州新城规划建设重点发展的产业聚集区。
扩展资料:
名称由来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
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中关村的巨变,是共和国科学发展史的缩影。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关村

中关村是什么意思

中关村一般指中关村科技园,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被誉为“中国硅谷”。
中关村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近2万家,形成了下一代互联网、移动互联网和新一代移动通信、卫星应用、生物和健康、节能环保、轨道交通等六大优势产业集群,集成电路、新材料、高端装备与通用航空、新能源和新能源汽车等四大潜力产业集群和高端发展的现代服务业,构建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中关村的由来?

1949年以前,中关村是个有70户住家、276口人的自然小村,它以经营农业为主,周围的坟地占了土地的30%多。那时派出所的旧警察在村子里做户口登记时使用的地址就是“中关村”。就把这个小村作为第一个阶段,叫中关村自然村阶段吧。
中关村自然村的范围不是十分大,其东界南起保福寺(在今天中国科学院动物所、原子能所一线)至蓝旗营西门北侧(今天蓝旗营西红绿灯北清华大学泵房处);北从蓝旗营西门北侧沿旱河经与于振周果园为邻至今天中关村二小南侧为中关村自然村的西北边界;南与东大院(今四环路南)相邻至保福寺为中关村自然村的南界。
1949年以前,中关村自然村归北平市十八区十八保管辖,十八保设在保福寺,下辖保福寺村、中关村自然村、蓝旗营和三才堂村。这个十八保的范围是个比中关村自然村更大的区域范围。当时,中关村自然村是十八保属下的第五、第六甲。土改以后,十八保被保福寺行政村所取代,中关村自然村为第五闾、第六闾。再后来又称保福寺行政村为保福寺乡。1956年保福寺乡又与大钟寺乡合并成为新的大钟寺乡。
1952年,中国科学院确定了以中关村院址的规划,中关村自然被划进了中国科学院的建设蓝图的范围内。由于燕京大学与北京大学合并形成新的北京大学,1952年底,中关村自然村北部的土地从中国科学院原有的建设蓝图中划出,划出的部分形成了北大的中关园。中国科学院在中关村自然村剩下的范围里及其保福寺村、蓝旗营和三才堂村的部分土地上征地进行建设。到1959年,中关村自然村已经被中国科学院的几个研究所和北区宿舍全部覆盖。此一时期,“中关村”和“科学院”一个作为地名、一个作为单位名称可以相互代用。中关村作为这一地区的地名概念,已经被各方接受。这一时期为中关村初期建设阶段。
至1959年7月,中国科学院中关村家属宿舍人口已经发展到有家属1971户、7572人。由于人员居住比较集中,但迁报户口、办理粮食、结婚登记等手续需要去大钟寺派出所,路途较远、交通不便。因此中国科学院要求成立办事处、派出所。海淀区在不打破行政区划的前提下,决定不成立办事处,只成立一个居民工作站,全名为“东升人民公社中关村居民工作站”,具体工作仍由大钟寺大队领导。同时为了照顾蓝旗营、三才堂666户,2802人,(农民50户、217人)迁报户口,办理粮食去大钟寺的困难,将两自然村划入(中关村)。到这个时候,中关村仍然归海淀区东升公社大钟寺大队管辖,只成立了一个中关村居民工作站和一个派出所。在北京市政府的督促下,海淀区于1960年底批准成立中关村街道,1961年中关村街道正式成立。
从这个时期起,中关村开始作为北京市的基本行政单位。中关村下辖科学院宿舍、科学院在中关村各研究所以及蓝旗营、保福寺、三才堂等自然村。
1961年以后,中关村南区宿舍已经形成。到1980年前后,中关村范围除了包括保福寺、三才堂、蓝旗营等村外,还包括石家坟、大泥洼、黄庄东等自然村,范围基本就是现在海淀中关村街道管辖的范围。这一时期的是中关村街道发展成熟阶段。
归纳起来可以将中关村范围的概念归纳为“十八保”的中关村自然村时期、中国科学院确定中关村作为院址时的保福寺行政村(保福寺乡)时期、中国科学院进入以后中关村的建设时期、1961年以后的中关村街道管理初期,以及中关村高科技产业示范区成立前的中关村街道管理的成熟期。有了中关村这些不同时期的区域范围,在以后讨论起中关村的事情来,就比较容易说清楚。
“中关村”的历史回顾
一、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1988年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成立
1978年春,邓小平同志在全国科学大会上正式提出了知识分子是“工人阶级的一部分”的观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确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由此拉开了中国现代改革的序幕。改革大潮直接激发了中国最大的高智力知识密集区 北京中关村。
中国科学院研究员陈春先在三次考察美国“128号公路”后,怀着一种使命感,要在中关村建立“技术扩散区”,探索一条适应我国国情的扩散新技术、将科研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的路子。1980年10月23日,他在中关村率先创办了第一个民办科技机构 北京等离子体学会先进发展技术服务部。其基本原则是:科技人员走出研究院所,遵循科技转化规律,市场经济规律,不要国家拔款,不占国家编制,自筹资金、自负盈亏、自主经营、依法自主决策。
从严格的意义上来说,“先进技术发展服务部”还不是高技术企业,而只能说是高技术企业雏型,但它却使人们看到了在中国条件下发展类似于美国“硅谷”或波士顿128号公路两旁那样的高技术企业群的可能性,因而引起人们广泛关注,同时也引发了有关“科研人员的任务究竟是什么”,“研究院所是否应办经济实体”等种种争议。
1982年10月,党中央和国务院提出了“经济建设要依靠科学技术,科学技术工作必须面向经济建设”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方针,从理论上解决了关于中关村的争议。科技人员转向经济,兴办高技术企业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是改革开放的大势所趋。
1983年1月,中央有关领导同志就中关村的争议作了批示,肯定了中关村科技人员对这一新生事物的积极探索。从此,伴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坎坷历程,中关村的民营高技术企业从无到有,以其特有的生命力,开始了艰辛的创业历程。
此后,中关村地区民营科技企业如科海(1983)、京海(1983)、四通(1984)、信通(1984)等先后建立。到1986年底,中关村各类开发性公司已近100家,逐渐形成了闻名中外的、以开发、经营电子产品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 “中关村电子一条街”。1985年《中共中央关于科技体制改革的决定》充分肯定了这一改革的新生事物,中国科技知识分子的开创性为我国改革科技体制和经济体制,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1986年12月,《人民日报》以“北京中关村一场悄悄变革,中国硅谷正在这里孕育”为题,向社会各界宣传报道了“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成长与发展情况。在此同时,7个城市的100多位从事软件科学和管理科学方面的专家学者,进行“中国高技术开发区研究”和“北京中关村建立高技术开发区的调查与研究”,经过3年的努力,第一次系统、全面、理性地研究了高技术开发区的发展规律,这两个课题不仅从理论上肯定了我国搞高新区的必要性和可能性,而且系统地对高新区发展的概念、模式、项目、选址和政策等问题进行了比较深入的探讨。
随着国务院进一步推进科技体制改革决定的发布,同时由于各级政府的正确领导和研究机构的大力支持,中关村电子一条街的发展出现了勃勃生机。两年中,中关村的高技术企业发展到了400多家,并在实践中走向成熟,逐步形成了独特的技工贸一体化的发展模式。1988年初,中央办公厅组织联合调查组,根据十三大提出的生产力标准,对电子一条街进行了全面的调查与总结,肯定了中关村高技术企业的方向,并提出了兴办中关村新技术开发试验区的建议。同年5月,国务院正式批准发布《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正式建立了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它标志着中关村高技术企业从此进入了不仅合理而且合法的正常发展阶段。
二、从1988年到1998年:北京试验区发展期。
1988年5月10日国务院颁布了《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暂行条例》(即十八条),大大激励了科技人员创办新技术企业的积极性。科学院、各大专院校、各部委研究院所的一大批科技人员纷纷来到试验区,新技术企业的数量在试验区成立后现呈迅速增长的态势。
随后的两年,尽管全国范围内存在经济调整与市场疲软等因素,在全国宏观经济环境十分不利的情况下,试验区仍然保持了超常规的增长。从1987年底到1991年底,试验区企业由148家急剧增加到1300余家,年技工贸总收入由7亿元增到37亿元,年工业产值从4.8亿元(1988)增到12亿元,上缴税金由0.25亿元增到1.5亿元,年出口创汇由300万美元增到4500万美元,后四项指标年平均增长53.9%,36.9%,64.5%,125.7%。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和党的十四大提出了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新体制的目标,掀起中国改革史上又一次思想解放和现代建设的高潮,为中关村的兴盛注入新的活力,高技术企业的发展更为活跃。1993年6月,国家科委、国家体改委发布《关于大力发展民营科技型企业若干问题的决定》,在这一新形势的推动下,中关村的科技企业家进行了认真的思考,深刻总结了创业的经验与面临的挑战,率先提出了“二次创业”的战略,即“资本股份化、产业规模化、技术创新化、融资多元化、管理科学化、经济国际化”。这是在明确建立新经济体制时期,以制度创新为核心的实现高科技产业化的发展新阶段。
1995年5月,中央作出《关于加速科学进步的决定》,提出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决定》明确指出,“民营科技企业是全社会科技进步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发展我国高技术产业的一支有生力量,要继续鼓励和引导共健康发展”。在全国上下引起极大反响。北京市委、市政府决定重新研究北京经济发展战略,建立包括海淀试验区、丰台园区、昌平园区在内的一区多园格局的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并建立相应的市级管理机构:市试验区管委会,把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放到突出地位。
1998年,北京市政府颁布《关于鼓励民营科技企业发展若干规定》(新十八条)。1999年初,颁布《北京市关于进一步促进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若干政策》(即“33条”)。
1999年6月5日,国务院正式批复科技部和北京市政府《关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 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请示》,原则同意中关村科技园区的规划。随后,“北京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正式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
北京中关村被称中国硅谷,是著名的科学城。
中关村的名字几次变异,它原名中关屯。相传,当年慈禧太后在颐和园召见群臣,城里宫中的大官怕赶不上早朝,往往前一天到这里租民房或造简易房过夜,人称中官屯。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中华地理志编辑部由城里搬到这里,这是科学院搬到中关村的第一个单位。一次,该编辑部印公用信笺、信封,事后发现,信封上的地址错印成中关村,三反之后,慑于“浪费”罪名压力,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用。仿佛是当年行军队伍错传一个口令,科学院的大批后续队伍就以讹传讹地往下传。这样中关村的名字就渐渐流传下来。
名字由来"众里寻她千百度"
百度,2000年1月创立于北京中关村,是全球最大的中文搜索引擎。
2000年1月1日,公司创始人李彦宏、徐勇携120万美元风险投资,从美国硅谷回国,创建了百度公司。创立之初,百度就将自己的目标定位于打造中国人自己的中文搜索引擎,并愿为此目标不懈的努力奋斗。
2000年5月,百度首次为门户网站——硅谷动力提供搜索技术服务,之后迅速占领中国搜索引擎市场,成为最主要的搜索技术提供商。2001年8月,发布Baidu.com搜索引擎Beta版,从后台服务转向独立提供搜索服务,并且在中国首创了竞价排名商业模式,2001年10月22日正式发布Baidu搜索引擎。
2005年8月5日,百度在美国纳斯达克上市,成为2005年全球资本市场上最为引人注目的上市公司,百度由此进入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中关村这个地方古时候是做什么的?中关村名字的由来你不知道的事!
中关村名字由来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
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扩展资料:
中关村的历史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国务院先后5次做出重要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8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8条决定。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掀开了中关村发展新的篇章。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又批复同意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今后十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参考资料来源:中国网-中关村

中关村的来历及历史

  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那么,刨根问底,追本溯源,“中关村”这个地名,到底是怎么来的呢?以下是我为大家整理的中关村的来历及历史,欢迎阅读与收藏。
  被誉为中国“硅谷”的北京中关村在西北三环路西北四环路中间,挨着清华和北大。
  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IT。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在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并且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再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随着历史的变迁,还出现了一些与“中官”谐音的叫法,如钟关、中关及中官儿、中官屯等。 中关村是怎么从“中官”演化为“中关”的也有不少传说。一说是1913年在《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对于这一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真正的讲,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另有一说是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下属的《中华地理志》编辑部于1953年迁至中科院新址后,在印制新址第一批信封和信笺时,经办此事的行政干事袁保诚在口头的语言传递中误把“中官屯”听作了“中关村”,时值“三反五反”时期,为免于“浪费”罪名,信封只好将错就错地使用,结果中关村名称沿用下来。
  海龙大厦,鼎好大厦,科贸大厦,以及中钢大厦等写字楼群形成最显眼建筑群,“中关村”这个词在中国高科技领域很著名,甚至在中国的其它领域。
  扩展资料:
  中关村的历史发展
  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起源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国务院先后5次做出重要决定。1988年5月,国务院批准成立北京市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这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
  1988年5月,中关村成为北京市高新技术产业开发试验区,它就是中关村科技园区的前身,1999年8月更名为中关村科技园区,中关村已经成为创新发展的一面旗帜,面向未来,要加快向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进军。
  1999年6月,国务院批复要求加快建设中关村科技园区,这是中国政府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增强我国创新能力和综合国力的一项重大战略决策。
  2005年8月,国务院做出了关于支持做强中关村科技园区的8条决定。
  2009年3月,国务院批复同意建设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要求把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的重要载体,掀开了中关村发展新的篇章。
  2011年1月26日,国务院又批复同意了《中关村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发展规划纲要(2011—2020年)》,进一步明确了中关村示范区今后十年的战略定位和发展思路。2011年,国家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把北京中关村建设成为具有全球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
  经过20多年的`发展建设,中关村已经聚集以联想、百度为代表的高新技术企业 ,形成了以电子信息、生物医药、能源环保、新材料、先进制造、航空航天为代表,以研发和服务为主要形态的高新技术产业集群,形成了“一区多园”各具特色的发展格局,成为首都跨行政区的高端产业功能区。
  中关村科技园区是科教智力和人才资源最为密集的区域,拥有以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清华大学为代表的高等院校近41所,研院所206家;拥有重点实验室67个,工程研究中心27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8个;大学科技园26家,留学人员创业园34家。
  正在规划建设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紧邻位于海淀区北部的翠湖湿地公园,目前翠湖公园内规划占地面积700公顷,引进了湿地动植物400余种,形成湿地景观。园内还建有荷花塘、芦苇塘、野生湿地植物展览区、水禽保护区、湿地生态农业园、环园生态水区等。公园环境优美,湖水清澈,水生植物丰富,颇有江南水乡风韵,成为候鸟在北京过冬或中转南迁的优选之地。
  在这如诗如画的地方,正在崛起一个创新与创意相结合、前沿与高端共牵手的中关村翠湖科技园,这里精英云集,活力无限,这里是城市精英的活力生活聚集地,亦是翡翠云图在此将打造的精英生活圈层,旨在为生活、工作在这里的高知高智人群打造不同凡想的生活。按照规划,中关村翠湖科技园是海淀北部地区规划的三个主要功能组团之一,是核心区未来十年发展的一块钻石级宝地。中关村翠湖科技园东临上庄西路,西临六环路,南至京密引水渠,北至翠湖南路,覆盖了原中关村环保园和中关村创新园两个区域。该园区规划占地面积1873公顷,建筑面积1200万平方米,并以“智慧翠湖、生态翠湖、人文翠湖”为整体规划建设理念。

中关村论坛怎么参加

中关村论坛是中国IT领域的一个重要交流平台,参加方式分为线上和线下两种。
任何人都可以在官网或社交媒体上在线报名参加线下活动,而线上活动则需登录中关村在线等相关平台进行参与。对于线下活动,官方会事先发布活动时间、地点和主题等信息,任何人在免费报名后即可收到入场券和详细日程安排。同时,也可以通过参展或赞助等方式积极互动,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对于线上活动,必须要注册成为中关村在线的会员,然后参与官方发布的各类主题讨论和互动活动。例如,在中关村在线论坛中,每月有主题讨论和技术问答等板块,用户可以通过发帖,回帖或私信等多种方式与其他网友互动交流,获取最新的IT资讯和技术见解。
总之,中关村论坛是一个具有强烈交流性质的平台,既有线下的活动,又有线上的讨论,使得不同背景和领域的人们可以共同分享和学习。如果你是一个拥有IT领域基础的人,并且渴望了解最新的技术发展和产业走向,那么中关村论坛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此外,如果你是IT从业者或者拥有某些技术特长的人,也可以通过中关村论坛来建立个人品牌和扩大影响力。例如,在线下活动中,你可以参展或进行主题演讲等形式,向其他人展示你的技术优势和行业见解;在线上活动中,可以与知名IT企业或媒体进行互动,提升自己在产业圈内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需要注意的是,参加中关村论坛的同时,需要保持良好的自身素质,遵守平台官方规定,不发布不良信息或言论。只有创造一个绿色、健康的网络环境,才能更好地推动IT领域的发展。

中关村是干什么的?

中关村科技园是电子产品开发的的一条街,起源于20世纪80年代初的“中关村电子一条街”,是中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第一个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第一个国家级人才特区,也是京津石高新技术产业带的核心园区。中关村科技园是我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被誉为“中国硅谷”。
明代起为太监坟场,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屯”。
中关村正式得名是在解放后。解放后选择这里建中国科学院,觉得“中官”二字不好,才在北师大校长陈垣先生的提议下改名为“中关村”。
取得成果:
作为我国第一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在过去的十几年里,中关村科技园区经济发展始终保持30%的增长速度。
园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超过14000家,新诞生高新技术企业4268家,一批符合市场经济运行机制要求的高新技术企业群体的形成,为高新技术产业发展奠定了重要基础。

中关村原来是什么地方

问题一:中关村清朝的时候是什么地方 从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也有一说认为从明朝开始,太监多在此建庙宇和养老的庄园,也因当时人称太监为“中官”,故称此地为“中官村”。今天北大物理楼楼北的院落中,就有太监祭祀的刚秉庙,还有一个叫“刚秉”的太监像。

问题二: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古代是什么地方 中关村在海淀腹地,元朝的时候还是片沼泽地。海淀的意思就是地下水丰富的一片沼泽,因为西边就是著名的玉泉山。这片地因圆明园而兴起,因为大臣们到那办公不便当天回城,所以就在附近住宿,带动了商业,中关村过去叫“中官”,有些地名保留到21世纪初,如老虎洞、军机处、倒座庙、丹棱片(现在叫丹棱街)。

问题三:能说一下 北京的中关村的历史以及以前(特别是清朝)它主是哪一些人居住的啊 中关村的由来提起中关村,人们立刻会联想到高科技,然而几十年前这里却还是一片荒凉的坟场,大多是太监的坟墓。明朝时,太监们就开始在中关村一带购买“义地”,形成了太监自己的墓葬地,年老出宫的孤苦太监就寄居在这里,他们生活上依靠富裕大太监的捐赠,平时则给埋葬在这里的太监扫墓上坟,烧香祈福。因明清时期称太监为“中官”,所以这里被叫做“中官坟”。
中关村是怎么从“中官”演化为“中关”的也有不少传说。一说是1913年在《二万五千分之一京西图》上已经见到“中关”地名的使用。对于这一称谓,人们众说纷纭。有人认为,清朝末年有关人员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将其“雅”化为“中关”。又有人说是慈禧太后过生日时,曾在此地搭建一座城关,用于祝寿,因此得名。

问题四:北京中关村是什么地方 花姑娘很多的地方

问题五:中关村什么地方来的 而今中关村的名字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关注,它既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高新科技园区”的代名词。关于“中关村”这一地名的由来,曾有不少学者追溯寻源,但说法不一,争议很大,多以传闻为佐证,缺少翔实的史料记载。综合起来对中关村地名的来历主要有五种说法。
说法之一:由“中湾村”转化而来。中关村最早叫“中湾”,据说过去这里是永定河故道,有旱河流过。当地人称“中湾”,形成村落后,被称为“中湾村”,以后河道逐步消失,人们便谐音,把“中湾村”叫成了“中关村”。
说法之二:由“中官茶庄”演化而来。据传明朝的时候,一个很有权势的太监攒了一笔大钱,便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开了一个茶庄,起名“中官茶庄”,因太监不能经商,便以“中官”二字暗指此茶庄为太监所开。“中”字乃是“内”的意思,过去指宫中的太监。以后这茶庄附近逐渐形成村落,地名就被称为“中官”。清代末年在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二字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改为“中关”,并在后面加上“村”字,“中关村”这个地名就出现了。
说法之三:由“居官屯”演变而来。传说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建成后,皇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里面的景致,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住在里面,并召见群臣和处理朝政。因这里离城里较远,大臣们怕早晨赶不过来,于是就在离清漪园和圆明园都不远的村子里租住民房过夜,人称“居官屯”。后来英法联军烧了清漪园和圆明园,大臣们就不在这里租住了,但“居官屯”这个名字却流
传下来,以后被谐音,叫成了“中关村”。
说法之四:由“中官坟”讹化而来。据传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打算以后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没过几年他就死了,还真被安葬在了这里,得名“中官坟”,“中官”二字在过去有太监的意思。以后又死了太监也往这里埋,时间长了,这一带成了专门埋葬太监的墓地。形成村落后,人们因忌讳“坟”而改称,并讹为“中官村”,以后又谐音为“中关村”。
说法之五:由“中关屯”演变而来。清代雍正年间,在蓝旗营辖区内设五关,东关在五道庙,西关在苏州街,南关在石板路,北关在成府,蓝旗营汛防居四关之中,所设之关是谓“中关”,此关扼住西南通向东北的要道。以后中关一带形成村落,被称为“中关屯”。后被改称为“中关村”。历史上是否有“中关”,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已无据可查。

问题六:海淀区原来是什么样子的? 海淀区大了 怎么能是一个坟呢。。。
看名字
海淀原来是“淀”
关于中关村,老人们是这么说的:在很久很久很久很久以前,北京城里有一片宝地,是永定河的故道,那里有旱河流过。人们因此称其为“中湾”;到了很久很久很久以前,这里成了太监们的庄园,阴气极盛,被称为“中官”;然后到了很久很久以前,明代绘制地图、留着辫子的科学家们,嫌“官”字有太监之意,改名为“中关”;等到了很久以前,也就是新中国成立后,这里设立行政村,就给“中关”后面加了个“村”字。
中关村得名五说
◇字体:〔大 中 小〕 北京青年报户力平( 06/29 03:06 )
北京地名
是河道演化还是来源于太监茶庄―――
而今中关村的名字越来越多地被世人所关注,它既是闻名海内外的中国高新技术产业基地,也是“高新科技园区”的代名词。关于“中关村”这一地名的由来,曾有不少学者追溯寻源,但说法不一,争议很大,多以传闻为佐证,缺少翔实的史料记载。综合起来对中关村地名的来历主要有五种说法。
说法之一:由“中湾村”转化而来。中关村最早叫“中湾”,据说过去这里是永定河故道,有旱河流过。当地人称“中湾”,形成村落后,被称为“中湾村”,以后河道逐步消失,人们便谐音,把“中湾村”叫成了“中关村”。
说法之二:由“中官茶庄”演化而来。据传明朝的时候,一个很有权势的太监攒了一笔大钱,便在人来人往的地方开了一个茶庄,起名“中官茶庄”,因太监不能经商,便以“中官”二字暗指此茶庄为太监所开。“中”字乃是“内”的意思,过去指宫中的太监。以后这茶庄附近逐渐形成村落,地名就被称为“中官”。清代末年在编制地图时,因为“中官”二字寓意太监,不太好听,故改为“中关”,并在后面加上“村”字,“中关村”这个地名就出现了。
说法之三:由“居官屯”演变而来。传说清漪园(现在的颐和园)和圆明园建成后,皇帝和皇后都非常喜欢里面的景致,一年中有一半以上的时间都住在里面,并召见群臣和处理朝政。因这里离城里较远,大臣们怕早晨赶不过来,于是就在离清漪园和圆明园都不远的村子里租住民房过夜,人称“居官屯”。后来英法联军烧了清漪园和圆明园,大臣们就不在这里租住了,但“居官屯”这个名字却流
传下来,以后被谐音,叫成了“中关村”。
说法之四:由“中官坟”讹化而来。据传清代的时候有一位总管大太监,在这里购置了几十亩地,打算以后作为养老和葬身之地。没过几年他就死了,还真被安葬在了这里,得名“中官坟”,“中官”二字在过去有太监的意思。以后又死了太监也往这里埋,时间长了,这一带成了专门埋葬太监的墓地。形成村落后,人们因忌讳“坟”而改称,并讹为“中官村”,以后又谐音为“中关村”。
说法之五:由“中关屯”演变而来。清代雍正年间,在蓝旗营辖区内设五关,东关在五道庙,西关在苏州街,南关在石板路,北关在成府,蓝旗营汛防居四关之中,所设之关是谓“中关”,此关扼住西南通向东北的要道。以后中关一带形成村落,被称为“中关屯”。后被改称为“中关村”。历史上是否有“中关”,又是一个什么样子,现在已无据可查。
以上几种说法,听起来似乎都有一定的道理,但均缺少足够的历史资料为佐证。据几位在中关村居住过的八九十岁老人证实,这一带过去确实有许多太监的墓地,但是否被称过“中官坟”,没见到过明确的文字记载。而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这一带也确实被称为“中官”,他们曾亲眼看见过一些墙上和个别的门框上写着“中官”二字,并以“中官屯”作为这一地区的称谓。但“中关村”到底何时因何而确切得名,还有待于......>>

问题七:中关村有什么好玩的地方么 朋友来北京我只带他们到下面几个地方:
什刹海、琉璃厂、前门大栅栏、北海公园、景山
景山可以俯瞰紫禁城,而且票价只有2元。

问题八:北京的中关村地区的功能区和特点是什么 举个例来说吧北京中关村是专用100元的商品,然后500元甚至更高的价格出售给你,低端的电子产品,说成是高端的,你付了高端价款,来回来的是低端产品,这就是北京中关村的特点

问题九:延吉中关村是什么地方 延吉中关村是一家卖各种电器产品的电子城。那里的手机是很便宜,但那里最不能买的就是手机,因为那里的手机基本上全是水货。你要买行货的话,最好是去正规的手机专卖店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