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移动硬盘的价格趋势如何?
- 2、“掌心”数据库: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
- 3、什么叫硬盘,硬盘里都有什么、、
- 4、固态硬盘哪个牌子好?求推荐
- 5、笔记本电脑进游戏慢是什么原因?
- 6、显卡暴涨可以理解,毕竟央妈都报道了!但硬盘也涨价是怎么回事?
- 7、【教程】引起舒适,拆机固态硬盘改装移动硬盘(U盘)保姆级指南
- 8、有了它,就可以彻底告别U盘了,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入手体验
- 9、如何测刚买的固态硬盘 好坏速度
移动硬盘的价格趋势如何?
移动硬盘价格趋势
根据搜索结果,移动硬盘的价格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技术进步、原材料价格波动等等。近年来,随着固态硬盘(SSD)的价格大幅下降,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转向购买SSD,这可能会对移动硬盘的价格产生一定的压力。此外,由于移动硬盘的技术更新较慢,其价格相对稳定,但也会受到市场供求关系的影响。
未来预测
关于移动硬盘何时会降价,这涉及到许多不确定因素,包括市场供求关系、技术进步、原材料价格波动等等。一般来说,如果市场上对移动硬盘的需求量减少,或者出现了更先进、更便宜的替代品,那么移动硬盘的价格可能会有所下降。然而,这只是一种可能的情况,具体的价格变动还需要根据实际市场状况来判断。
建议
如果你正在寻找移动硬盘,建议你密切关注市场动态,了解最新的价格走势,以便做出最优的购买决策。同时,你也可以考虑购买一些新型号的移动硬盘,例如固态硬盘(SSD),因为它们通常比传统的机械硬盘(HDD)更快、更耐用,而且价格也在逐渐降低。
“掌心”数据库: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
当固态硬盘作为存储介质被广泛应用到移动硬盘产品上之后,我们就在市面上看到了越来越多小巧便携的移动固态硬盘新品。希捷在这类产品上花的心思不少,我此前就体验过希捷多款应用了各种材质、不同工艺的移动固态硬盘。而近期上市的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又会带给消费者怎样的新意呢?
希捷铭移动固态硬盘
容量:500GB、1TB、2TB
颜色:黑色、银色、蓝色
接口:USB 3.2 Gen2(USB-C),USB 3.0
有限质保:3年
希捷原厂数据救援服务:3年
尺寸:50mm 70mm 10.6mm
重量:74g
参考价格:659元(500GB)、999元(1TB)、2299元(2TB)
希捷在移动固态硬盘产品上追求便携的步伐就没有停过,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给我的第一印象就是更小巧了。相比之前我试用过的希捷小宝备,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的长宽尺寸进一步收缩,比一张名片还小不少,不到巴掌大,重量也仅为74g,随身携带相当方便。在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设计师采用了不同材质进行“碰撞”——铝质顶盖和织物包裹的侧面,硬朗冰冷与柔软温暖带来了不同的触感。除了样机所采用的蓝色铝质顶壳之外,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还提供了银色和黑色供消费者选择。
侧面的织物设计赋予了移动固定硬盘这样的 科技 产品以“温度”
巧合的是,在三种配色之外,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也提供了三种容量——500GB、1TB和2TB。它的接口采用了目前主流的USB-C,能支持USB 3.2 Gen2(USB-C),USB 3.0。在系统兼容性方面,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做到了几乎全平台适用,它不光能在我们常用的Windows系统PC、笔记本电脑以及苹果Mac系统的硬件设备上使用,还可以支持Android手机,并可以通过希捷提供的Android应用程序对手机内容进行管理。
数据接口位于机身一侧,采用目前主流的USB-C接口。
为了方便用户连接各种设备,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标配了两根数据线,一根为USB-A to USB-C,主要用来连接PC、笔记本电脑,另一根是USB-C to USB-C,主要用来连接手机和部分带USB-C接口的笔记本电脑。
它提供了两根数据线,分别是USB-C to USB-A和USB-C to USB-C,方便用户连接PC、笔记本电脑和手机等不同设备。
在电脑上,除了常规的数据存储操作,用户还可以通过Seagate Toolkit软件,实现对电脑上指定文件夹中的数据进行备份、同步以及还原的操作。在手机端,将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连接到手机后,用户就可以在下拉菜单中,通过系统内置的文件管理对移动硬盘上的数据进行移动、复制、删除等操作,也能打开Word、PDF等文件,或播放视频、音乐。
连接手机后可以直接管理移动硬盘中的内容
如果安装Seagate Mobile Touch,除了可以实现上述操作之外,它还能将手机中的文件备份到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上。用户可以选择照片和视频、音乐、文档等想要备份的文件类型,这样每次连接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后,它都会自动进行增量备份。此外,用户也可以通过Mobile Touch对这些文件进行分享。
CrystalDiskMark测试成绩
AS SSD Benchmark测试成绩
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通过USB-C to USB-C数据线连接到笔记本电脑的USB-C接口上进行测试。从CrystalDiskMark的默认1GB容量测试结果来看,它的连续读写速度都超过1000MB/s,达到了官方标称速度。在AS SSD Benchmark的默认1GB容量测试中,其连续读写速度要稍慢一些,但也都超过了900MB/s。
HD Tune Pro满盘写入测试
在HD Tune Pro中进行满盘写入测试,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的平均速度为431MB/s,曲线平直稳定,没有出现明显掉速的情况。
接着用FastCopy考察它在传输实际文件时的表现。首先传输7.7GB的单个视频文件,其读写速度让人满意,读取花费时间只有11秒,平均读取速度为720.8MB/s,写入时间甚至还更快一些,只用了9.1秒,平均写入速度达到874.8MB/s。再传输文件数为431,总容量2.68GB的音乐文件夹,读取和写入的时间都不到10秒。
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拥有比名片更小的体积,小巧便携的特质很适合用户日常随身携带。铝质的外壳体现出与众不同的个性。在保持对Windows系统和苹果Mac系统良好支持的同时,它也延伸到安卓手机上,配合Mobile Touch应用,为后者提供更方便的数据备份。同时内置的NVMe SSD带来了不俗的传输速度,不论是拷贝大容量的视频文件,还是有着众多文件数量的照片、音乐文件夹,其传输速度都能让用户满意,甚至用来作为存储 游戏 的移动仓库也可以胜任。3年质保加上3年原厂数据救援1次的良好服务,也让用户在选择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更放心。
什么叫硬盘,硬盘里都有什么、、
硬盘分为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以及混合硬盘三个类型,而绝大数的用户都是采用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双硬盘方案,现在混合硬盘市场需要很小,市场上装机常见主要是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我们先来简单介绍一下这三个类型的硬盘知识吧。
一、硬盘 选购 的类型:
1、机械硬盘(HDD)
是一款传统式硬盘,在没有固态硬盘之前都是搭配的机械硬盘,现在装机搭配机械硬盘多数作为储存副盘。机械硬盘的结构主要是由一个或者多个铝制或者玻璃制成的磁性碟片、磁头、转轴、磁头控制器、控制电机、数据转换器、接口以及缓存等几个部分组成。在机械硬盘在工作的时候,磁头悬浮在高速旋转的磁性碟片上进行读写数据。
优点主要是容量大,价格便宜,技术成熟,硬盘破坏可做数据恢复,而缺点主要是速度相比固态硬盘要慢,发热大,噪音大,防震抗摔性差。
2、固态硬盘(SSD)
固态硬盘是在机械硬盘之后推出的一款新型硬盘,也是现在装机首选硬盘之一,都是设为主盘运用,大大提升系统速度。固态硬盘主要是由多个闪存芯片加主控以及缓存组成的阵列式储存,属于以固态电子储存芯片阵列制成的一种硬盘。
优点主要是相比机械硬盘,读取速度更快,寻道时间更小,能够提升系统、软件、游戏等读写速度,静音、防震抗摔性佳,低功耗、轻便、发热小。而缺点主要是价格偏贵、容量较小,大储存需要的时候,往往需要搭配机械硬盘来运用。
3、混合硬盘(SSHD)
混合硬盘相当于机械硬盘和固态硬盘的结合产品,采用容量较小的闪存颗粒作为储存常用文件,而磁盘才是最为重要的储存介质,而闪存仅仅是起了缓冲的作用,将更多的常用文件保存到闪存内减小寻道时间,从而提升效率。
混合硬盘优缺点主要是读写速度相比机械硬盘要快,但是速度不如固态硬盘,与机械硬盘同样,发热显著,有显著噪音,有震动。
二、硬盘 选购 的品牌
1、机械硬盘:西部数据(WD)、希捷(ST)
2、固态硬盘:三星、Intel、浦科特、Toshiba、建兴、闪迪、金士顿、威刚、WD、影驰、七彩虹、台电等。
一般来说,首选三星、intel、浦科特,不过价格偏贵,其次金士顿、闪迪、Toshiba等,性价比品牌可以影驰、威刚、台电、七彩虹等。
三、硬盘 选购 的容量
同价位情况下,机械硬盘的容量要比固态硬盘要大很多,因此大储存的情况下,必须搭配机械硬盘作为储存运用,除非你是土豪,直接购买大容量的固态硬盘。
固态硬盘容量通常:120G、240G、320G、500G、1T、2T或者以上等。不过现在基本都是选用120G、240G容量为主,因为大容量的固态硬盘价格绝对让你怀疑人生,不过相信经过固态硬盘多年的发展,大容量会越来越主流,越来越便宜。
机械硬盘容量通常:1T、2T、3T、4T或者以上等。一般基本都是选用1T、2T机械硬盘,再大的基本用不到,除非真有这样的储存需要。
四、硬盘 选购 的接口
机械硬盘现在都是SATA3接口,而固态硬盘常见的有:SATA 3接口,PCI-E接口,M.2接口,其中M.2之间也有不一样的规格,主要由2242、2260、2280三种规格。
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是现在运用广泛的,而M.2接口固态硬盘慢慢主流起来,而PCI-E接口一般运用在高端机上,拥有更高的速度体验。
五、硬盘 选购 的尺寸
台式电脑机械硬盘都是3.5英寸,而SATA3接口的固态硬盘是2.5寸的,与笔记本的机械硬盘尺寸相似,因此也可以运用在笔记本上。PCI-E接口的固态硬盘只适于台式电脑,并不合适笔记本,而M.2和SATA的固态硬盘,台式电脑和笔记本都是通用的。
不过对于现在的笔记本和台式电脑来说,M.2接口的固态硬盘外形小巧,打破了SATA接口带来的性能瓶颈,因此装机之家小编坚信,M.2接口的固态硬盘才是未来趋势。
是什么决定了固态硬盘和机械硬盘速度?
固态硬盘主要是颗粒与主控, 固态的颗粒与主控好坏决定了一款固态硬盘的性能,颗粒与主控越好,无疑固态硬盘的速度越强。
SSD的颗粒的传统分类:SLC、MLC、TLC,SLC颗粒要强于MLC,而MLC颗粒又强于TLC,不过SLC颗粒在现在市场基本很少,(装机之家原创)主要是价格偏贵,现在中高端的固态还是MLC颗粒的天下,而TLC颗粒成本较低,性能与寿命不如MLC,定位市场入门级固态硬盘。
SLC = Single-Level Cell ,即1bit/cell,速度快寿命长,价格超贵(约MLC 3倍以上的价格),约10万次擦写寿命。
MLC = Multi-Level Cell,即2bit/cell,速度一般寿命一般,价格一般,约1000--3000次擦写寿命。
TLC = Trinary-Le
硬盘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外存储器,它好比是数据的外部仓库一样。电脑除了要有“工作间”,还要有专门存储东西的仓库。硬盘又叫固定盘,由金属材料涂上磁性物质的盘片与盘片读写装置组成。这些盘片与读写装置(驱动器)是密封在一起的。硬盘的尺寸有5.25英寸、3.5英寸和1.8英寸等。有一类硬盘还可以通过并行口连接,作为一种方便移动的硬盘。硬盘的存储速度比起内存来说要慢,但存储量要大得多,存储容量可用兆(MB)或吉(GB)来表示,1GB=1024MB。目前,家用电脑的硬盘的大小有60GB、80GB、120GB等。
硬盘就是装你电脑上所有东西的一个部件,它具备的是物理化,也就是说不能像操作系统一样有智能化,只能储存东西!
大雄show:硬盘里面有什么?
硬盘就是一种最为常见的外存储器,它好比是数据的外部仓库一样。电脑除了要有“工作间”,还要有专门存储东西的仓库。硬盘又叫固定盘,由金属材料涂上磁性物质的盘片与盘片读写装置组成。这些盘片与读写装置(驱动器)是密封在一起的。硬盘的尺寸有5.25英寸、3.5英寸和1.8英寸等。有一类硬盘还可以通过并行口连接,作为一种方便移动的硬盘。硬盘的存储速度比起内存来说要慢,但存储量要大得多,存储容量可用兆(MB)或吉(GB)来表示,1GB=1024MB。目前,家用电脑的硬盘的大小有60GB、80GB、120GB等。
硬盘的性能指标解析:
1.硬盘的转速(Spindle Speed)
硬盘转速就是指硬盘主轴电机的转动速度,一般以每分钟多少转来表示(RpM),硬盘的主轴马达带动盘片高速旋转,产生浮力使磁头飘浮在盘片上方。要将所要存取资料的扇区带到磁头下方,转速越快,等待时间也就越短。随着硬盘容量的不断增大,硬盘的转速也在不断提高。然而,转速的提高也带来了磨损加剧、温度升高、噪声增大等一系列负面影响。
2.硬盘的数据传输率(DAtA TRAnsfeRRAte) DTR(DAtA TRAnsfeRRAte)
数据传输率,它又包括了外部数据传输率(ExteRnAlTRAnsfeR RAte,又称突发传输速率)和内部数据传输率(InteRnAl TRAnsfeR RAte)两种,我们常常说的ATA100中的100就代表着这块硬盘的外部数据传输率理论值是100MB/s,指的是电脑通过数据总线从硬盘内部缓存区中所读取数据的最高速率。而内部数据传输率可能并不被大家所熟知,但它才是一块硬盘性能好坏的重要指标,它指的是磁头至硬盘缓存间的数据传输率,具体如何分析一个硬盘的DTR曲线我们会在后文的测试过程中进行说明。
注:在一些官方资料中大家常常会发现两种不同的单位,一种是MB/s,一种是MBit/s,需要指出的是,我们不能用一般的MB和MBit的换算关系(1B=8Bit)来进行换算,比如说文档中说明内部数据传输率为570MBit/s,这里就不能把570简单的除以8来进行换算,因为这个570MBit中有很多Bit是一些辅助信息,简单的除以8得出的数值和其真实性能并不能等同。当然,持续数据传输率更需要我们去关注,也就是上图中的“27 to 44”这部分数据,不过并不是每一个硬盘厂家都会给出这项数据,这就需要我们通过测试来分析了。
3.硬盘缓存
缓存是硬盘与外部总线交换数据的场所。硬盘读数据的过程是将要读取的资料存入缓存,等缓存中填充满数据或者要读取的数据全部读完后再从缓存中以外部传输率传向硬盘外的数据总线。可以说它起到了内部和外部数据传输的平衡作用。可见,缓存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目前主流硬盘的缓存主要有8MB和2MB两种。一般以SDRAM为主。根据写入方式的不同,有写通式和回写式两种。现在的多数硬盘都是采用的回写式。
4.平均寻道时间(AveRAGe Seek TiMe)
平均寻道时间指的是从硬盘接到相应指令开始到磁头移到指定磁道为止所用的平均时间。单位为毫秒(Ms),这是硬盘一个非常重要的指标,这个指标和后面要谈到的平均访问时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5.柱面切换时间(也称磁道切换时间,CylindeR Switch TiMe或者TRAck to TRAck TiMe)
它指的是两个相邻的柱面进行切换所用的时间,具体到磁道上是指磁头从当前磁道上方移动到相邻的磁道上方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6. 全程寻道时间(Full StRoke seek TiMe) 指的是磁头从最外圈磁道上方移动到最内圈磁道上方(或者从最内圈磁道上方移动到最外圈磁道上方)所用的时间,单位为毫秒(Ms)。
7. 平均潜伏期(AveRAGe LAtency TiMe) 它指的是磁头移动到指定磁道后,还需要多少时间指定的(即要读取或者写入的)扇区才会转到磁头下进行读取或者写入的相关操作,很明显这个时间和盘片的转速有关,平均潜伏期一般指盘片旋转一周所用时间的一半,单位为毫秒(Ms)。这样我们就可以很轻松地换算出硬盘转速和平均潜伏期的一一对应关系。
换算公式为:(60/硬盘转速×2)×1000=平均潜伏期
可以计算出来,5400转 5.556Ms,7200转 4.167Ms和10000转 3Ms
8. 平均访问时间(AveRAGe Access TiMe)
这项指标在官方技术文档中一般不会出现,它指的是从相应的读或者写指令发出开始到有指定的扇区转到磁头下等待进行读取或者写入(也有的称为从读/写指令发出到第一笔数据读/写所用的时间)为止的这段时间。一般情况下,平均访问时间约等于平均寻道时间和平均潜伏期之和(严格定义中还包括一些指令处理时间,但一般忽略不计)。其单位也为毫秒(Ms),它的值我们可以利用HdtAch 2.61和WinBench 99v2.0测试出来
固态硬盘哪个牌子好?求推荐
市面上的固态硬盘牌子比较多,但是我主要推荐以下几个品牌的。
一、镁光
镁光的固态硬盘可以选择128G的,日常使用完全足够。镁光的稳定性好,不会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就出现卡顿,运转速度减慢以及空间不足的情况,而且系统盘的性能也很不错,是属于性价比很高的一款固态硬盘。
二、三星
三星的固态硬盘虽然不是明星产品,但是绝对质量经得起考虑。三星的硬件水平不错,而且采用的材料都是很好的,在硬盘的稳定性方面也下了功夫,就是散热稍微差一点。但是从硬盘空间的数据保存到硬盘系统的运转速度,都是值得购买的。
三、金士顿
金士顿最有名的是SD卡和U盘,但是固态硬盘也还可以,处于中等偏上水平,最大的有点就是价格便宜,空间容量可选择性大。但是使用时间久了可能稳定性方面要差一点。
我认为在挑选固态硬盘(SSD)上尽可能的选择稍微大一点的牌子(大品牌有保障啊,电子产品有保障还是比较放心的),也不能盲目的只挑那个最大的牌子来买。我个人比较推荐闪迪一款固态:闪迪的至尊高速3D
首先价格不算高(西数他俩差不多),就同等级别的固态来讲,要比三星都便宜一些,三星当然很不错是个很好的选择,闪迪是这个选择外另一个很好的选择,适合自己的需要也是很重要的。
闪迪在闪速数据存储卡类产品方面是全球最大的供应商,全球也只有他一家有权利制造和销售所有主要的闪存卡格式,光这些来看,就很厉害,所以只要购买渠道正规,还是很有保障的。
在固态的内存大小上,如果认为128G固态硬盘的有点小的话,240G或256G是很好的选择,比如闪迪至尊3D的240G这款一般都不会高于400块钱,有的时候优惠价又划算了很多。
固态硬盘(SSD)现已基本普及,用过带固态硬盘的电脑,就不会再想用没有固态的。固态硬盘对比起来很复杂,各品牌的各个价位之间的比较也不同,就中低端的来说(中高端的,看过一个报告上看的,像三星闪迪镁光的中高端盘,售后返修率是千分之几,甚至千分之零点几,而金士顿到了百分之三)像三星、英特尔、闪迪等等的品牌来说差别就不那么大。
因为购买电子产品本身就有运气的成分存在,所以在质量差别不明显的情况下,售后服务就显得尤为关键。
目前市面在售的知名度较高的固态硬盘有镁光、三星、金士顿、闪迪、七彩虹、影驰等,从我使用感受来说比较偏爱三星这个牌子。
1、镁光:也许你对这个品牌比较陌生,但对金士顿、闪迪一定耳熟能详,这两家固态硬盘领域的资深玩家它们所使用的晶圆就是由镁光提供,拿到晶圆和闪存颗粒,再由生产线组装后打上自己的牌子对外销售。镁光是提供Flash部分的厂商,手握大量的专利技术,因此这个品牌的固态硬盘质量和性能就不用质疑,很多卖家都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的。
2、三星:这个厂商就是一头巨无霸,产品几乎覆盖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镁光一样给别的固态硬盘品牌提供晶圆,当然自家也有生产固态硬盘对外销售,有着超高的性价比成为很多组装机爱好者的首选,大大小小的数码店都可以看到这个牌子的固态硬盘出售,质量和售后都相当有保障。我现在使用的就是三星的120G固态硬盘,一直比较稳定,用起来很放心,数据安全能得到保证。
3、金士顿:来自美国的专业生产存储设备的老牌厂商,旗下产品有U盘、内存条、固态硬盘等,以较好的性价比和过硬的质量成为各大电脑城的常客,组装机上最常用的几大品牌配件之一。
4、闪迪:在固态硬盘兴起之后,闪迪由之前的U盘生产华丽转身进入这个行业,并做的相当出色,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着不错的口碑。
5、七彩虹、影驰:国内的组装机用户对这2个品牌一定不会陌生,这2家在显卡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技术,装机使用率非常高,以优异的性价比深受用户的喜爱。出品的固态硬盘同样质量可靠,性价比突出,值得推荐。
其实买固态硬盘并不建议只以品牌来买,根据个人需要,至少要考虑到容量,芯片,读写速度,颗粒和接口类型多种要素。一定要推荐牌子的话,个人主要推下面两个:
首推英特尔545S, 这款硬盘在市场好评率比较高,可以说是优秀的ssd,官方号称有500M/S的读取和500M/S的写入速度。买家的实测速度也有450M/S左右的读与写入速度,并且还有有sata3和M2两种接口可选,采用自家闪存和核心技术,各方面来说都比较完美。
其次推荐西部数据Green系列,尤其是120GB版本的绿盘了。大厂出品,性能有保障,只要是正规渠道购买,3年保质期,坏了直接返厂修理。当然最重要的是价格便宜,性价比是绝对的高,读取速度能到300M/S~400M/S,完全够用。
不过如果要是特别在意读写速度的话,可能就要慎重的了,绿盘最大的毛病就在于读写速度不咋定,甚至连联想SL700、金泰克S300 、金士顿A400都赶不上。
首推三星出品的固态硬盘。三星的硬盘颗粒品质非常好,再加上又有很高的性能,寿命也很长,用上两到三年完全没有问题。三星860 EVO的性能与MLC相媲美。它是西部数据和闪迪的有力竞争者。
自2014年首次亮相以来,三星850 EVO一直是首选SSD推荐产品,但经过长期的更新,该公司在2018年用三星860 EVO取代了这款850。
三星860 EVO超过PCI-E传输数据,而不是传统的SATA接口,但它是最快的三层单元(TLC)的SATA硬盘,经过测试,这款硬盘是最快的数据传输硬盘。更重要的是,它解决了困扰许多其他使用TLC NAND芯片的SSD的慢速写入性能。我们在一次测试中复制了高达80GB的数据,并且EVO在整个时间内保持强劲,而不是在超过其缓存后停滞不前。
新一代硬件的成本略有上升,但三星860 EVO仍然提供价格,性能和容量的极具吸引力的混合,很少有SSD可以匹配,长期五年保修和三星精湛的SSD软件轻松实现 - 易于安装和维护。而作为2.5英寸SATA驱动器,三星860 EVO应该可以毫无问题地进入大多数台式机或笔记本电脑。
目前市面在售的知名度较高的固态硬盘有镁光、三星、金士顿、闪迪、七彩虹、影驰等,从我使用感受来说比较偏爱三星这个牌子。
1、镁光:也许你对这个品牌比较陌生,但对金士顿、闪迪一定耳熟能详,这两家固态硬盘领域的资深玩家它们所使用的晶圆就是由镁光提供,拿到晶圆和闪存颗粒,再由生产线组装后打上自己的牌子对外销售。镁光是提供Flash部分的厂商,手握大量的专利技术,因此这个品牌的固态硬盘质量和性能就不用质疑,很多卖家都是冲着这个名头去的。
2、三星:这个厂商就是一头巨无霸,产品几乎覆盖我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和镁光一样给别的固态硬盘品牌提供晶圆,当然自家也有生产固态硬盘对外销售,有着超高的性价比成为很多组装机爱好者的首选,大大小小的数码店都可以看到这个牌子的固态硬盘出售,质量和售后都相当有保障。我现在使用的就是三星的120G固态硬盘,一直比较稳定,用起来很放心,数据安全能得到保证。
3、金士顿:来自美国的专业生产存储设备的老牌厂商,旗下产品有U盘、内存条、固态硬盘等,以较好的性价比和过硬的质量成为各大电脑城的常客,组装机上最常用的几大品牌配件之一。
4、闪迪:在固态硬盘兴起之后,闪迪由之前的U盘生产华丽转身进入这个行业,并做的相当出色,也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有着不错的口碑。
5、七彩虹、影驰:国内的组装机用户对这2个品牌一定不会陌生,这2家在显卡领域深耕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研发技术,装机使用率非常高,以优异的性价比深受用户的喜爱。出品的固态硬盘同样质量可靠,性价比突出,值得推荐。
笔记本电脑进游戏慢是什么原因?
1、显卡未设置成高性能模式。解决办法:在显卡设置界面将显卡的当前模式设置为高性能模式,确认使用独立显卡运行。若是笔记本电脑则检查电源是否正确连接;
2、显卡驱动过于老旧。解决办法:打开游戏的设置界面将画面质量调为低,关闭垂直同步选项,关闭抗锯齿选项。或者为电脑更换较新的显卡驱动;
3、游戏分辨率与电脑显示器不同。解决办法:将游戏的游戏界面调整为全屏模式,在游戏的游戏设置界面将游戏的分辨率调整为和电脑的分辨率相同,之后将游戏重启即可;
4、当前电脑运行内存占用过多。
这个说明你的硬盘不是很好,建议你换一个固态硬盘,固态硬盘在游戏加载的时候很快。但还有一种情况,这个说明你的网络不好,只要网络好的情况下,固态硬盘的游戏加载速度比机械硬盘快了,好几倍。
1、第一种,偶尔出现进游戏慢的情况,这种可能是因为游戏服务器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网络有很多人占用。
2、第二种,进游戏一直都很慢,这种情况可能是电脑配置低的原因,也有可能是网速太慢。
电脑卡顿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
1、电脑硬件老化
2、电脑垃圾多多
3、电脑有恶意软件或恶意程序
4、内存、显卡、硬盘坏道等故障(如果内存太小,升级一下内存)
5、软件或驱动与系统不兼容
6、CPU或显卡等硬件温度过高容易引起卡和死机
由图6可知,利用草甘膦催熟处理较百草枯对油菜产量的形成影响相对较小。草甘膦在4月22日以后催熟处理不会对油菜产量造成较大影响,百草枯在4月28日以后催熟处理不会对油菜产量造成明显影响,可能与该2种药品的药理机制有关,草甘膦为内吸性除草剂,药效发挥较慢,而百草枯为触杀性除草剂,药效发挥较快,通过脱水催枯的方式快速降低油菜秸秆的含水量,破坏光合作用的正常进行,进而促进油菜成熟。3 讨论草甘膦和百草枯是用于油菜化学催熟的2类不同的催熟药物,其作用机理和作用方式均不相同。草甘膦是通过竞争性抑制莽草酸途径中5-烯醇丙酮莽草酸-3-磷酸合成酶的活性,从而导致植株体内芳香族氨基酸合成受阻,使其缺少相应蛋白促使角果和植株死亡,药效反应慢,一般用药后7~10 d才发挥作用[5]。其作用机理可以解释该研究中草甘膦的催熟作用较缓慢,对油菜生长发育的伤害小,催熟后的油菜千粒重和含油量等指标变化与对照间差异不明显的现象;百草枯主要依靠其二价阳离子通过光和系统ⅰ还原为一价阳离子(pq+),pq+迅速将氧还原为过氧化物,过氧化物通过haberweiss反应产生羟基,导致植物细胞死亡[6]。其药效反应非常快,喷药几小时后即可见明显药害症状。该研究中,百草枯处理后对油菜千粒重、含油量等指标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主要是因为百草枯迅速造成油菜角果皮叶绿素和类胡萝卜素的急剧下降,光合作用率随之迅速下降,干物质积累得到较大的抑制,因而导致其千粒重、含油量、产量等指标大幅下降。综合2种药物对油菜生长发育产生的影响,笔者认为草甘膦催熟效果缓慢,但对油菜后期发育伤害较小,在油菜收获前12 d左右喷施较好;百草枯作用迅速,对油菜后期发育影响明显,适合在收获前5 d喷施,但若遇喷施后连阴雨天,可能会导致催熟后的油菜难以收获,存在一定的生产风险。另外,该2种催熟药物均为化学除草剂,实际应用时必须考虑催熟后的种子与土壤中的残留对食品和下一茬作物的影响,以保证食品和生态环境的安全。
笔记本进游戏慢的原因比较多,最常见的是网速慢,或是电脑配置低。这个时候我们应该知道原因才好解决问题。下面是小编精心为你整理的笔记本进游戏慢的原因,一起来看看。
笔记本进游戏慢的原因
电脑配置比较低,需要升级电脑配置
一般游戏对电脑配置都有点要求,比如记忆体,显示卡,CPU,如果配置太低,又要强行玩那些对电脑配置要求高点的游戏,只会让自己不爽,比如游戏执行卡,萤幕花屏。现在电脑基本的配置记忆体都在2G以上了,CPU一般还够用,现在基本都是双核以上了,经常玩游戏的还是配个独立显示卡,一般几年前的电脑大多是整合显示卡的多。不清楚自己电脑配置的,可以装个鲁大师或是驱动人生软体检测下电脑配置。
网速不好,执行网路游戏会很卡
网速不好,再好的电脑配置玩需要网路的游戏也是卡的想死。所以你觉得你电脑配置没问题的话,多检查下你的网路,一个人用至少得搞个2M以上的电信或联通的网路吧,局域网里很多电脑一起用,那就看你们拉的多大的宽带了,可能其他人电脑占用了网路,搞的你很卡。用360卫士,或是金山卫士网速测试检查下你的网速吧。
特别要检查下自己电脑上是不是运行了PPS,快播,百度影音这些网路播放器,因为就算你关了软体,他们还有个共享程序在上传资源,如果不关掉这个上传程序,会占用你大量的网速,你开启网页都会卡,就不要说你玩游戏了。可以用360的流量防火墙功能检视下那些软体在占用网速。关掉他们的执行程序。
电脑温度太高,散热不好
桌上型电脑的散热还基本问题不大,夏天可能热点,可以摸下电脑机箱,看热不热。笔记本最容易出散热问题,我夏天用笔记本玩游戏,下面垫著散热器,也没用,温度太高,玩游戏卡不说,笔记本总是自动保护性关机,最後只能一直用电风扇对著吹风。才玩得下去。
中毒或执行的软体太多
如果电脑中毒了,或是开机自动启动执行的软体太多了,本身占用了大量的记忆体和CPU资源,电脑本来就很卡了,玩游戏自然就卡了,不管是单机游戏或网路游戏还是很耗费记忆体和CPU的。可以开启工作管理员看看,CPU和记忆体的使用率,如果还没运行游戏,就都使用率在50%以上了。那得该防毒的防毒,该关的软体都关掉。尽量给运行游戏腾出电脑资源。用360或金山卫士优化下开机自动启动的软体。清理下电脑垃圾。
电脑灰尘太多,需要清理下了
电脑主机灰尘多,特别是桌上型电脑,用久了,主机板上灰尘比较多。灰尘太多会造成电脑反应慢,电脑不散热那些原因,自己会弄的话可以开启主机看看是不是很多灰尘,可以清理下。笔记本基本没什麼灰尘,都是密封的。笔记本如果要清理最好找专业人士,比如修电脑的。自己弄容易出问题。到时候组装不回去就麻烦了。
笔记本进游戏慢建议
1、效能设定
我们从效能方面考虑。
第一步:
检视笔记本的电源管理设定。具体操作如下图:在系统右下角找到电源选项,用滑鼠右键点选,选择——电源选项。
第二步:
开启电源选项,我们可以看到如图所示的介面。在下方我们可以看到一个隐藏的电源计划。我们点选右边的箭头展开它。
第三步:
我们将其展开後可以看到,此处有高效能模式,由於笔记本一般续航比较重要,所以这个高效能是预设关闭的。玩游戏卡顿,说明系统分配给游戏执行所需的资源不够,所以,需要将电源管理设定为“高效能”模式。这样可以充分的利用电脑的硬体,从而是效能得到加强。
2、显示卡设定
对於电脑玩游戏卡,另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显示卡的设定是否为适合游戏的设定。
第一步:
这里以小刚的显示卡为例,在显示卡管理面板上进行设定,例如是否开启了3D加速,是否以最佳效能执行该游戏等。
第二步:
对於双显示卡的膝上型电脑,在玩游戏时才会切换显示卡,所以我们要注意,是否是系统无法切换显示卡导致的。我们需要将两个显示卡都开启,检视是否在BIOS里禁用了显示卡。
3、软体驱动
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电脑软体驱动的问题。主要是检查一下显示卡驱动,检视 驱动是否有问题,是否更新到了最新。将显示卡驱动更新。
我们找到显示卡选项,滑鼠右击,然後检查一下更新。或者自己用其他一些第三方的驱动管理软体进行检测即可。
4、游戏自身及笔记本配置
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就是游戏自身的问题,由於笔记本硬体配置参差不齐,所以,游戏的优化不能考虑到所有的方面,所以,可能电脑的配置相对游戏的要求来说,已经不够了,比如笔记本的执行记忆体,处理器本身的效能等等,当然是会卡的。
显卡暴涨可以理解,毕竟央妈都报道了!但硬盘也涨价是怎么回事?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如今数码类的“理财产品”真的越来越多了。例如此前大火的健身环,600多元的发售价根本应付不了大众的热情,直接涨价到1600;再例如华为折叠屏,1万多的售价,只要能抢到分分钟卖6万,能买一辆小车。
再后来显卡暴涨,这回更夸张,甚至直接上了央视。
至于是什么原因大家都懂,全球缺芯嘛。幸运的是,这波显卡的涨价正好被我赶上了,因为暴涨之前我入了《赛博朋克2077》,顺手买了个高性能显卡。万万没想到, 游戏 恶心的我想吐,但显卡回了一小波血。
把显卡挂上闲鱼的那一瞬间,我理解了波兰蠢驴(赛博朋克开发商)的良苦用心。难道他们发布的时候,不知道这 游戏 还需要至少50年才能做完吗?不,他们知道,但为了善良的玩家们不被贪婪的矿主割韭菜,他们顶住万人唾骂,毅然发布未完成的 游戏 ,忽悠大家买显卡!真错怪他们了。
并且,我原本以为显卡暴涨就是顶峰了,但后来才发现,显卡或许只是开始!由于想写装机科普的文章,涉及到硬盘的相关知识,所以我特意搜了一下硬盘价格。一搜吓一跳:
这价格走势,我都怀疑曲线撞墙上了。对此我也分析了一下原因,大概率是因为现在大家都在:硬盘挖矿。硬盘挖矿的原理,官方解释是将“磁盘空间”当做主要交易资源。
拿人话解释一下,如果显卡挖矿的本质,是复杂的公式计算。比如系统问:3X3得多少,第一个算出来的奖励一块比特币!显卡收到问题之后,开始动脑子算,3秒之后得出答案是9。而硬盘没有计算能力,但肚子里存了一套乘法口诀表,拿到问题后第一时间检索自己存储的内容,仅花了1秒时间,就得出答案是9。
明白了吧,显卡挖矿就是正规考试,大家比谁算得快。而硬盘挖矿是开卷考试,比谁带的书多。只要有能开机的电脑,外带一块固态硬盘,和一块机械硬盘就行,而且chia币诞生时间不长,比较容易挖。
而且检索的速度比计算快得多,还更省电,算是一种绿色货币,所以chia币发展速度极快。有圈内人总结说现在chia币的容量,约等于网络中有3万块10T的盘在跑!
所以在最后我也不得不发出怀疑:从显卡到如今的硬盘都在“挖矿”,那以后散热风扇滞销的时候,会不会有风扇币?鼠标、键盘滞销的时候会不会有鼠标币以及“键盘币”?名字我都帮它想好了,简称“键币”,大家觉得如何?
【教程】引起舒适,拆机固态硬盘改装移动硬盘(U盘)保姆级指南
原来的笔记本是纯机械硬盘的Thinkpad,但是有个固态的预留接口,于是就加装了一块小的固态只做系统盘,电脑的运行速度就快多了。
现在笔记本退役了,固态拆下来了。
只有64G,不堪大用,丢了可惜,寻思当个U盘用不是挺合适的嘛。
于是就简单改装了下
连接(安卓)手机也没问题
需要手机具备otg功能,现在的安卓手机标配
发了个朋友圈很多人问怎么弄的,其实真的非常简单,就是加个硬盘盒子就完事了,这个具体的操作过程真没什么好讲的,但我想还是借这个机会简单聊一下相关的一些基础知识点,毕竟很多小白其实竟然对这个事情一无所知。
而你要进行这样的操作,或者有这样的想法,还是要适当了解一点东西。
以下我只是谈一下很基础的浅显的东西,不做深入。
首先,你需要了解一下固态硬盘的种类
目前,固态硬盘就外形来份,其实主要就两类,一类是样子跟传统的机械硬盘一样的 SATA接口的固态硬盘 ,尺寸是2.5英寸,长这样
跟机械硬盘是一样的sata3.0的接口,以前的带有光驱的笔记本,光驱也是这个接口,所以老的笔记本虽然主板上没有额外的固态硬盘的预留位置,但是可以通过把光驱拿掉,替换一块固态硬盘上去,实现加装固态硬盘的目的,再做个系统迁移,电脑的速度一下子就快很多了,算是经典的曲线救国的方法。
另一种是 M.2(简称m2),也叫NGFF接口的固态硬盘 ,长得跟内=内存条差不多,我那个也是。
常用的又有这几种规格,宽度一样,长度不同
这种小巧的固态硬盘主要是为轻薄的笔记本设计的。它们两者的区别,除了体积,能支持的传输速度也相差很大,sata接口的硬盘理论最高数据传输带宽为6Gb/s,而M2接口走PCI-E通道的传输带宽可达10Gb/s(m2也有走普通的sata通道的,速度没有差别)。
妈的,那PCI-E又是啥
PCI- E是总线接口,通道,你可以理解为公路,高速公路,而对应的SATA通道就是普通的二级公路,所以也有M2接口但是走SATA通道的固态硬盘,速率自然是不能跟PCI-E相比。
还有一个东西,就是协议,就是上图中硬盘上的“NVMe”,支持NVMe协议的高速固态硬盘,一定是要走PCI-E通道,反之则不然。我知道我说的乱七八糟,你也听的云里雾里,反正你记住,NVMe就是更快就得了。
我们还是说改装移动硬盘的事吧
所谓移动硬盘,或者U盘,就是通过电脑的USB接口连接,而硬盘本来就是连接在主板上的东西,当然是不能直接连接USB接口的。这就需要一个东西,就是硬盘盒,硬盘盒说白了就是一个包含接口、芯片、电路的盒子,外置的硬盘连接到硬盘盒的接口,然后通过数据线在跟电脑或者移动设备连接,这就构成了移动硬盘。
自然,不同的硬盘,有不同的硬盘盒,机械硬盘、固态硬盘、m.2硬盘的盒子,淘宝都有,直接搜就可以了。
用我这个举例,我这个是M2的硬盘,那就买个m2的盒子。
盒子本身没什么讲究的,有多大屁股扯多大裤衩,你可以买便宜的塑料的,也可以买更好的金属的,实现功能的就是里面的主板,这上面有主控芯片,接口,电路,都可以找到对应的,支持的速率也不同,买的时候与自己的硬盘对应就可以了。
一般的话你就直接搜关键词 “m2固态硬盘盒”/“sata硬盘盒” 就可以了,如果你是NVMe协议的高速固态,那就要买支持这个的,这个如果看产品详情页眼花缭乱,直接问客服就是了。
还有就是注意m2的接口,其实有好几种,它们之间可能是不兼容的,一定要注意,搞不清楚就跟客服确认一下。
我的这个就是B&M key
M.2 ,2242规格的固态硬盘,长度是42mm
而且并不是NVMe协议个高速固态
你的硬盘要是NVMe协议的
就要买支持的
如果你的硬盘是超级快的外置硬盘
要雷电接口的,也有
注意一般的都是支持usb3.1
长度方面,普遍都是支持这几种的,所以完全不用担心,上面那几个孔,就是针对不同规格的m2硬盘设计的。
安装很简单
将硬盘插入,然后在尾端用插销螺丝固定
盖上盒子,完成。
我这个很普通,很糙,好点的就买金属外壳的,质量也更好,比如绿某的这种。
20个G的指环王高清电影,直接插手机上流畅播放,一般的U盘你试试?
其实你如果是需要一个U盘这样功能的移动存储介质,这个东西就非常妙了,没必要买新的,你自己拆机下来的旧固态,或者随便买一个别人的二手的,64G的价格也就五六十块钱,然后一个硬盘盒子也就五六十块钱,加起来100左右你就可以拥有一个速度碾压U盘但是同样小巧精致稳定的移动固态硬盘。二手的128G的M2固态价格在100左右,同样不贵。以后你电脑如果用得着,还可以拿出来给电脑装,岂不美哉?
小巧的固态移动硬盘确实很舒服,你们觉得如何?
有了它,就可以彻底告别U盘了,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入手体验
大数据时代,大家都有各自习惯的数据存储方式,我也一样。
日常我习惯用群晖NAS备份存储我的海量数据,但因为自媒体的斜杠身份,日常我会充分利用各种碎片时间来完成自己的产品评测和心得分享,这种情况下,受到不同地点网络条件的限制,单纯通过远程访问NAS的方式,仍处于远水解不了近渴的状态,所以,随身存储依然是我另一个重要的数据存储手段。
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我用的都是U盘,最近希捷推出了一款体积很小的移动固态硬盘,结合自己更换SONY A7R4之后照片存储需求激增,所以,结合自己的实际需求,就入手了这块2T 容量的希捷铭系列移动固态硬盘(以下简称“希捷小铭”),跟大家分享一下使用感受。
这款希捷小铭,英文名是“ONE TOUCH”,一点即存,一触即发?不知道是不是取其小巧、快速之意。选择了2TB 容量的版本,资料再多也够用了。除此之外,还支持3年有限质保和3年内免费原厂数据救援一次,为数据安全又加了一把锁。
除了对Windows和macOS 系统的兼容外,希捷小铭还支持android系统,可以配合安卓手机使用,范围更广。
配置方面,给硬盘分别配备了一根USB CtoC数据线(白色)和一根 USB AtoC 数据线(黑色),可以轻松适配不同类型接口。但不太理解为什么要一黑一白两个颜色,可能是为了便于区分,个人认为白色跟硬盘的设计更搭。
希捷小铭的设计感还是蛮强的,6个面应用了拉丝金属、布艺以及高分子材料三种材质。正面的拉丝金属延伸下来,呈现出不俗的质感;两侧灰色的布艺材质提升握触体验的同时,也拉近了数码产品跟生活的距离;白色的高分子材料则很好地将拉丝金属和布艺材质融合到一起。
接口方面,希捷小铭采用了当前较为主流易用的Type-c接口。
希捷小铭的一个突出特点就是相当小巧的体积,不但拿在手里显得十分袖珍,而且因为两侧布艺材质的存在,握感也十分舒适。
面积不但远远小于笔记本电脑的触控板,而且比标准的银行卡还小一块,所以随身携带这样一块移动硬盘,基本不会有什么负担。
重量方面,2TB版本也只有46g,比有些金属外壳的U盘还要轻。体积小,重量轻,看来我们要更新一下,印象里移动硬盘的样子了!
体积小巧之外,希捷小铭另一个优势就是速度快,官方宣称速度可达1030MB/s。这样的性能,如果可以实现的话,海量数据存取也不在话下,立等可取。
2TB容量的硬盘,实际可用容量为1.81TB,算是一个标准值。默认文件系统格式为exFat格式,属于兼容Windows和mac OS必须的格式,所以,希捷小铭可以在Windows和Mac OS系统的设备间跨平台存取数据。
空盘状态下,CrystalDiskMark实测顺序读写速度分别约为1036MB/s和1008MB/s,达到官方宣传的最大速度。
TxBENCH测得的数据基本一致,顺序读取速度约1025MB/s,顺序写入速度约1001MB/s。
通过ATTO 进行连续读写测试,数据顺序读写速度均基本稳定在989MB/s和965MB/s左右,并未因为连续读写出现“掉速”情况。
通过Disk Speed Test测试希捷小铭在MacBook Air的读写速度表现,实测顺序读写速度分别约为810MB/s和889MB/s,相对windows系统速度略低一些,但这样的性能表现也是不错的。
测试13GB+的《猫和老鼠》真人版电影的实际续写速度分别达到685MB/s和657MB/s,整个读写过程速度曲线基本呈现一条直线,比较稳定。这种状态下,传输10GB多的文件,用不了半分钟,可以说是立等可取,相当快速了。跟传统机械移动硬盘100多MB/s的速度相比,在体积和速度方面,均有明显优势。
有了这么一块小巧轻便颜值高性能强的移动固态硬盘,我可以把需要的图片、影像带在身边,需要的时候随时调用,充分利用碎片时间进行内容创作,将效率最大化。
有了性能强悍的希捷小铭,工作之外,还可以把它作为移动 游戏 库。在目前笔记本电脑普遍标配512GB或1TB硬盘的情况下,将一众3A大作装到希捷小铭里,不但可以有效缓解电脑硬盘的压力,而且 游戏 体验不会有丝毫影响,同样的急速加载,杀死进度条。
不仅如此,希捷小铭还可以OTG连接手机,对我这种,手机用了一年多,256GB内存就基本用完的人来说实在太有必要了,不但可以备份数据腾出空间,而且可以直接播放硬盘内的高清视频,用起来还是蛮方便的。
借助Toolkit软件,可以通过希捷小铭进行重要数据的自动备份、镜像同步等操作,多种手段保障数据安全。
备份方面,可以进行全量的自动备份和灵活性更高的自定义备份,我个人更偏向于备份重点文件夹,而且可以根据需求对不同文件夹设置不同的备份策略。备份周期分为持续、每小时、每天、每周、每月等不同粒度,满足备份条件的话,移动硬盘接入系统后,Toolkit会自动启动数据备份工作。只要做好相关设置,备份工作对用户来说基本是透明的。
对于我这种经对于我这种工作性质来说,日常经常在办公电脑、个人电脑之间,台式机、笔记本之间不停切换,Toolkit的Sync Plus镜像同步功能可以有效保证多设备间数据一致,实现数据实时自动异地备份,进一步提升数据安全。而且因为希捷小铭本身具备出色的读写性能,所以即使进行大文件同步,也可以比较快速地完成,效率很高。
实际使用中,无论电脑、还是希捷小铭,任何一端数据发生变化,另一侧都会自动实现数据同步,始终保证两端数据的一致性。举个例子,一天工作之后,办公电脑与希捷小铭的数据是同步的,回家继续工作的话,希捷小铭会把数据同步到家里的电脑,这样同一份数据不但在不同终端中同步,而且实现了三份备份,确保数据万无一失。
既然是双向同步,那么删除操作也会双向进行,但并不用担心因为误删而遗失重要资料。在行进Sync Plus设置的时候,启动“存档删除文件”功能,电脑或硬盘端同步删除文件后,资料会立即存入“Archive”文件夹,跟windows删除文件会先进入回收站一样,误操作也是可以反悔的。有了这重保障,失手误删文件也无需担心,随时恢复找回。
在这个时代,数据是工作,数据是生活,数据是回忆,数据是一切……选择一款得力的数据存储设备,在海量数据扑面而来的时候,我们不但可以更加有效地保证自己重要数据的安全,而且可以在强大性能加持下从容应对。
希捷小铭就是顺应时代需求的一款靠谱的移动存储设备,设计上,小巧 时尚 、轻盈便携;性能上,数据读写快速稳定;安全上,拥有软件备份及原厂数据救援双重保障,确保数据万无一失。总之,如果你有很多重要数据需要存储、备份,而且厌烦了随身背着又丑又笨又重又慢的传统移动硬盘的日子,那么可以考虑下希捷小铭,一个可以打开你随身数据存储新时代的移动固态硬盘,它真的和我们印象里的移动硬盘不太一样!
如何测刚买的固态硬盘 好坏速度
1、首先下载一个CrystalDiskInfo软件,查看一下硬盘使用情况,主要看通电次数、写入量,擦出计数等判断是否是新盘。
2、可以下载个HDTUNE测试一下,虽然它是测试机械硬盘的,也可以测测SSD硬盘,可以测测基准读取和写入,随机存取、健康状况等。
3、再用AS_SSD_Benchmark测试一下得分,还可以通过它查看是否4K对齐,测试的得分只做参考,因为其分数与CPU类型、频率、是否关闭节能等因素相关,如果分数与宣传的差别不是很大就算正常。
4、还可以用ATTO
Disk
Benchmark测试下写入和读取速度,测试的最大速度应该和SSD标称的速度相当才算正常。
5、另外可以用PCMARK
7和PCMARK
8测试硬盘性能,这个是比较专业的,目前主流SSD硬盘得分基本都在5000左右。
6、还可以通过win7、win8的体验得分稍微了解一下磁盘性能。
要想测试出最佳性能,SSD硬盘最好作为从盘并且没进行数据写入,4K对齐,开启ACHI,关闭节能(包括BIOS里关闭C1E,系统中电源管理中运行在高性能),安装好IASTOR驱动(AMD主板用windows系统默认的就可以),如果CPU可以超频的话最好超频,这样就能测出比较高的性能。
用AS
SSD
Benchmark,看图:
让你轻松测试固态硬盘效能。
也可支持测试普通的硬盘。
操作简单,打开软件介面,点击Start键,即可测试。
让您用不到1MB的容量就可以来测试SSD硬盘的效能。
测试出来的结果也可显示曲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