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菱重工将参与日英意战机开发,三菱公司的全称。二战的三菱都制造过哪些兵器?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9 19:33:22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绕过美国日英意就下一代战机达成合作计划


绕过美国日英意就下一代战机达成合作计划
日本、英国和意大利三国国防部官员举行会谈,并出席新闻发布会。三者表示将合作实现在2035年部署新一代战斗机的计划。三国防长都对新一代战机表示期待。
集合三国科技
日本与英国正式表示双方要联合开发下一代战机。随后,意大利也表示有意参与这一项目。意大利欲参与英日下一代战机项目,欧洲的“分裂”还在继续从去年年底至今,看来日英意三国已经就共同研发下一代战机这一目标初步达成了一致。
根据媒体报道,三国联合研发的新型战机 会由日本三菱重工、英国BAE公司和意大利莱昂纳多集团一同参与设计,日本石川岛播磨重工将负责战斗机发动机的开发。日本防卫大臣滨田康一在发布会上表示,联合研制战斗机具有重要意义,因为这款战斗机将汇集三个国家的技术优势。
英国和意大利国防部长也在发布会上表示,欧洲和亚洲的防务安全密不可分。 印太地区的环境对英国和意大利也至关重要。两位部长强调了他们之间以及与日本合作的重要性,表示日本是其重要的防务伙伴。
据报道,日本多名政府官员曾表示,多国研发的下一代战机将是一种多用途隐身战斗机,机上配备飞行速度达到马赫数5的高超声速武器,以及具备人工智能的“蜂群”无人机,还可以使用电磁脉冲的定向能武器摧毁敌人的系统……
其性能将优于F-35以及其他同代战斗机,具有先进的传感器和软件、网络能力。根据媒体报道的方案,这一型号未来预计将取代日本的94架F-2、英国的144架战斗机和意大利的94架战斗机。
日本谋求突破
这一合作的达成,意味着欧洲地区的航空技术将被应用在印太地区的战机研发中,无疑是对日本航空制造业的有力支持。也因此,据媒体报道,考虑到向海外出口武器成品的问题,日本政府考虑即将正式讨论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的运用方针。
作为二战战败国,依据和平宪法,1967年日本颁布实施“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即禁止向社会主义阵营国家、联合国决议规定实施武器禁运国家,以及国际冲突的当事国或有冲突危险的国家出口武器。
近年来,日本政府屡次修改“防卫装备转移三原则”,目前日本向外输出武器装备和军事技术的条件已经大幅放宽。
从历史的角度来看,日本在大型重要装备尤其是航空装备的开发方面,迄今为止仅与美国合作过。此次绕开美国,与欧洲地区国家开展合作,一方面反映出美国与其盟国间的罅隙在逐渐变大,另一方面也反映出了日本欲在航空装备技术方面有所突破。
如果这一项目获得成功,或许将使日本在全球国防产业链上的角色发生改变。
日本自卫队联合参谋部前负责人河野胜年,此前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日前亚洲地区各个国家的国防实力越来越强,该项目将加强日本与一系列盟国建立更深层次的安全关系,联合研发战斗机能够为未来可能发生的战争进行准备。
该计划也将把日本的国防市场扩展到欧洲,同时将使新战机的出口成为可能。通过与英国合作,日本将能够更加灵活地对战斗机进行升级。
据报道,在“心神”战斗机开发失败后,日本对美国不与其分享航空尖端技术的做法法感到“沮丧”。这也是当前促使日本与英国、意大利开展合作的主要原因。日本某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国防高管曾通过媒体透露,日本不能一直只从美国购买飞机来组建自己的机队。
据知情人士透露,日本计划将2023财年的国防预算增加约11%,达到6万亿日元以上,其中就包括要求拨款1432亿日元(约74亿元人民币)用于开发新型战斗机。与此同时,英国政府表示将向该项目投入20亿英镑(约170亿元人民币)的初始资金。
在亮出资金“底牌”后,日本和英国已经表示,希望意大利能够为新一代战机计划做出相应的贡献。不过一些英国研究机构指出,尽管意大利增加了对该计划的财政承诺,但考虑到其巨大的预算需求,意大利在后续的资金供给中可能会举步维艰。

枢密院十号:又有三国合造第六代战机!为什么是英意日?

英意日第六代战斗机的模拟图。模拟图英意日三国在9日发表的一份联合声明中说,这项合作旨在为把英国主导的未来作战空中系统项目与日本的F-X项目结合起来,打造一个新的第六代战机项目,他们把它命名为“全球作战空中计划”。英国此前计划开发的“暴风雨”战机模型英国白厅9日发布的消息稿称,这款战机的研发预计于2024年开始,“将在2035年飞上天空”,它将展示三个合作伙伴各自的技术,其雄心是成为一款拥有无人驾驶、先进传感器、尖端武器和创新数据系统等一系列增强版能力的下一代喷气式战机。——2035年,好熟悉的年份,上周五美国推出B-21的时候,也说是争取2035年服役。日本共同社称,日本计划在2035年部署100架上述新型战机,以接替计划于同年开始退役的老化的F-2战机。而对于英国和意大利来说,这款新型战机将取代两国总计240架欧洲战斗机。英国皇家空军说,GCAP计划的新型作战飞机预计将取代未来将面临退役的“台风”战机。这款战机过去20年来一直是英国空中巡逻的核心。“台风”战机那么,这三个国家决定合造这架第六代战机,是出于什么目的呢?英意日9日发表的联合声明称,造这架战机是为了“维护基于规则、自由和开放的国际秩序”,而这一计划是“以我们的盟友和伙伴为核心的”,未来将加强与美国、北约以及他们在欧洲、印度洋-太平洋地区和全球各地的合作伙伴的“互操作性”。他们的想法还有,希望这款飞机成为“更广泛的空中作战系统的核心”。说白了,这三个国家造这架战机,是要跟北约和美国的军事防御和作战计划相配合,对付没有点名的被认为在欧洲或印太地区对他们形成“威胁”的国家。所以,从某种程度上说,这三国的第六代战机计划,意味着美国军工生产线的延长。CNN介绍说,目前,这三个国家都是美国第五代隐形战机F-35项目的一部分,三国使用的F-35战机的版本都是在意大利和日本组装的。而在与日本防卫省的联合声明中,五角大楼支持这款新战机的发展。那么,为什么是这三个国家?其实,在英意日之前,已经有另一个“六代机三国小组”——法国、德国和西班牙,他们准备打造的三位一体未来空中作战系统中的核心战机,叫FCAS。2019年,在巴黎航展上,FCAS全尺寸喷气式战斗机模型揭幕曾引发轰动。战机然而今年传出的消息是,由于参与这个项目的两家承包商,空中客车公司和达索航空未能达成关键的行业协议,FCAS战机项目已经陷入停滞。原来准备2040年服役的法德西第六代战机,现在初步推迟到2050年。这个背景也许有助于我们理解,英国、意大利、日本,这三个在地理位置上并不相邻的国家,决定合作研制第六代战机的动力:一个是拥有日不落帝国辉煌历史,现在,“如愿以偿地”摆脱了欧盟的束缚后,正在尝试树立自己在国际上的新人设;一个是同样曾经拥有罗马帝国无限荣光,如今在欧盟国家中却很难找到火车头和发动机感觉的老牌西方工业国;还有一个是在二战后被严格限制了军力发展,但其国内至今顽固保留着军国主义强大余孽的国家,就在这个月,他们的政府刚刚把明年的军费预算提高到接近俄罗斯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这是日本自二战以来首次与美国之外的国家开展重大防务合作。在计划参与英意日共同开发下一代战机项目的承包商里,从二战时就被我们熟知的三菱重工的名字也赫然在列。延伸阅读:中俄美,有关战略轰炸机新动向近日,中俄美三国战略轰炸机都有新动向。尽管看上去美军即将拥有新一代大型隐形轰炸机,而中俄目前都没有拿出类似的产品,但这并不表明在战略轰炸机领域,中俄没有文章可做。对于中国来说,确实,我们也期待自己真正的战略隐身轰炸机之面世,并成系列。01先看美军之新一代战略隐形轰炸机——B-21。对于美国来说,这是三十多年来第一次有新型大型轰炸机问世。上一次,还得上溯到1988年B-2“幽灵”之问世。“B-21”战略轰炸机亮相当地时间12月2日,美国空军首次公开展示B-21“突袭者”隐身大型轰炸机。揭幕仪式在诺斯罗普·格鲁曼公司位于加利福尼亚州帕姆代尔的工厂举行。从B-21“突袭者”之名,即能看出,这款飞机的主要作战方式还是以突破对手防空体系后进行精确轰炸为主,用于攻击时间敏感性目标。换言之,执行的是出其不意、攻其不备之任务。此前拍摄并于发布会后公布的B-21出厂照笑饮要说,对于美国来说,从上世纪中叶开发出B-52,到此后诸如80年代开发出B-2等,不仅使得其大型轰炸机领域有了多种机型、成了系列,更使得自身作战手段更多。而如今B-21之问世,据称美军采购数量将超过100架,来替代B-1B和B-2轰炸机。但笑饮要说,美军对于诸如B-1这样的老机型,也没有完全放弃。2021年6月,即有媒体报道称,美军一架“守望者”号B-1B轰炸机从俄亥俄州廷克空军基地陆路运输到威奇托州立大学国家航空研究所,在那里其被拆解成单独的零件,清洁后的每个零件被3D扫描和逆向工程技术创建高质量的CAD模型。这是要干吗?难道不是为了保留B-1B的制造能力,甚至提升B-1B的制造能力?B-1B轰炸机有评论认为,高超音速武器的发展,拓宽了未来轰炸机发展的方向,而这一点正是B-21难以兼顾的方向。能否适应这一趋势,是决定新型战略轰炸机强弱的关键。那么,美军是否会发展新一代无人高超音速飞机呢?相信这也是一个必然的发展方向。02就在美军发布B-21轰炸机面世消息之前,11月30日,中国人民解放军空军轰炸航空兵和俄罗斯空天军远程航空兵部队,实施了本年度第二次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任务。中俄联合巡航画面图:央视军事报道截屏这次巡航最大的亮点在于——中俄两军大型轰炸机互相降落在对方机场。譬如俄军的图-95MS降落到浙江某机场;而中国人民解放军轰-6K降落到俄远东地区机场。在笑饮看来,这表明了中俄两军目前的战略互信进一步提高。同时,两国空军在日本海、东海、西太平洋海域的联合巡航,怎么说呢?尽管中俄相关部门都说,这是“不针对第三国”,可另一方面看,这样的联合巡航怎么看怎么带劲儿呀!周边当然有反应。譬如韩国方面声称,在中俄联合巡航期间,韩国空军出动多架F-15K战机。日本不仅派出了自卫队飞机“迎接”中俄轰炸机,其防卫省统合幕僚长山崎幸二还在记者会上扬言,要通过外交渠道表达日本的担忧。图-95MS降落哎,怎么说呢?不做亏心事,怎么可能担忧?韩国方面担忧什么?其实其主要担忧的是俄罗斯。在俄乌冲突之下,韩国突然成了世界军火贸易大国,各种炮弹加速生产并出口美方。看上去韩国没有在乌克兰问题上特别支持乌克兰,可其生产的炮弹被美军订购后转送到乌克兰战场者,不在少数。韩国还向波兰等国出口坦克等,以替换波兰的老旧苏制坦克。而那些苏制坦克则尽数送到乌克兰前线。俄罗斯对韩国能不恼怒吗?不管俄罗斯是否恼怒,韩国方面且心虚起来!日本方面的担忧,更剧烈,或者说其更惧怕。原因还不是两点——其一,在历史上,日本犯下过滔天罪行,但没有被彻底清算;其二,在当下,日本跟着美国对中俄等国进行所谓遏制,还准备购买相当数量的长程巡航导弹。这时候,对中俄的联合巡航,其自然忌惮。其实,日本方面真正该担心的是他们自己。如果秉持和平宪法,自然是不作不会死。这一点,日本最好拎拎清!03比起美国的B-21来,似乎中俄大型轰炸机都显得老旧。且不论俄罗斯方面的战略轰炸机,单以中国来说,轰-6K脱胎于苏联时期的图-16轰炸机。当中国人民解放军轰-6K准备降落到俄机场时,网上来了段子——“俄空天军182团的指挥官看到中国空军的轰炸机落地,第一反应估计是对着无线电大骂:‘我叫你们欢迎来自友邦的同志,没让你们从博物馆里把飞机开出来!’”不过,笑饮要说,段子只是段子。图-16什么状态,这是俄罗斯自己的事情。对于中国来说,轰-6K早已经脱胎换骨。从图-16到轰-6,再到轰-6K,当然是一脉相承的机型,但如今来看,除了外形略微相似之外,轰-6K的作战能力,特别是电子战能力等,与图-16或者其仿制品轰-6,早不可同日而语。轰-6K相信以中国今日之军事工业,未来,更好更先进更大型的轰炸机将会面世,补齐战略轰炸机的短板。中国人民解放军的轰炸机设置,也能一如美俄那般,有多种机型可选用。并且,中国制造的轰炸机一定会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维护世界和平!

三菱重工的发展史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在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其在日本军工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沿革及概要
。。。。
后续内容见http://baike.baidu.com/view/635757.htm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在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其在日本军工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沿革及概要
三菱重工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1884年,三菱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从政府租借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局,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此后发展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至1934年,由于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公司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占领当局解体财阀的政策,三菱重工于1950年被分割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等3家公司。但随着美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1964年,三家公司合并,重建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至今。这期间,三菱重工的汽车部门于1970年独立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目前,三菱重工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至2004年4月1日,注册资本金2656亿日元,员工人数34306人。拥有9家海外事务所或代表处,9家分公司,6个研究所,9个事业所。年订货额21592亿日元(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年销售额19401亿日元(统计日期同前)。其中,以部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计算,船舶?海洋部门占8%,核能部门占23%,机械和钢结构部门占20%,航空?宇宙部门占17%,车辆、机床等产业部门占29%,其它产业占3%。
三菱重工属于三菱财阀的成员。今天的日本财阀,是以所谓keiretsu(日文汉字“系列”的发音)的形式出现的。三菱系列公司均为三菱集团组织“金曜会”(意为星期五俱乐部)的成员,它们包括(为统一起见,本文使用的为其日文汉字名或英文原名):
旭硝子(玻璃、化工方面公司)、麒麟啤酒、新日本石油、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东京三菱银行、尼康相机、日本邮船、P.S三菱(从事建筑行业)、三菱铝业(Mitsubishi Aluminum)、三菱化学、三菱化工机、三菱气体化工、三菱地所(从事房地产业)、三菱自动车、三菱重工、三菱树脂、三菱商事、三菱信托银行、三菱伸铜、三菱制钢、三菱制纸、三菱仓库、三菱综合研究所(日文汉字为“三菱总合研究所”)、三菱电机、三菱电线工业、三菱扶桑卡客车、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三菱人造纤维(“三菱Rayon”)、明治安田生命保险。
同一系列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它兄弟公司提供好的产品或较低的价格。例如由日本邮船就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货大户,三菱电机则为三菱重工提供机电产品,三菱制钢、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和三菱材料等公司,则可为三菱的船舶和航空航天部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三菱银行和东京海上等公司可以提供贷款和特殊保险服务(如航天发射保险)。尼康公司负责的光学产品、三菱树脂负责的新材料等,对高科技武器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菱集团也有一些关联公司和社会团体作为外围,包括:
“IP Talk”集团(从事电话卡业务)、热海阳和洞(岩崎小弥太纪念馆)、MT保险服务有限公司、关东阁(一家利用岩崎家族故居改造的酒店)、小岩井农牧、湘南郊区俱乐部、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综通集团(主要面向东京三菱银行的物业管理公司)、大日本涂料、Dia高龄社会研究财团、钻石家庭俱乐部(由金矅会29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婚介机构,主要面向集团内部服务)、千岁兴产、东洋文库、丸之内Yorozu(一家从事房地产中介和广告代理的公司)、三菱金矅会(三菱系29家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联谊机构)、三菱俱乐部、三菱经济研究所、三菱广报委员会、三菱财团、三菱CC研究会(IT业研究机构)、三菱社名商标委员会、三菱市场研究会、三菱养和会(一家以运动、健康为主旨的俱乐部)、LEOC日本(从事医疗和公司食堂管理的公司)。
可以看出,通过大集团的协作和分工,三菱重工能够从兄弟企业和团体,获得资金、技术、原材料、上游产品、金融服务、销售等多种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以下为三菱重工军品相关部门的介绍:
船舶?海洋事业本部
船舶工业是三菱重工最早起家的部门。目前,该事业部下属4家中,长崎、神户、下关等3家造船厂建造军品。
长崎造船厂:长崎造船厂二战时期曾经建造过“武藏”号战列舰,目前也是自卫队主要的驱逐舰生产厂家,先后建造过太刀风级、旗风级、榛名级、朝雾级、金刚级、高波级等多型舰艇。最新一艘高波级驱逐舰4号舰“涟”号(さざなみ,sazanami),便是于2005年2月在长崎造船厂服役的。
下辖本部、香烧工厂、幸町工厂和谏早工厂。总占地面积2420127平方米(以下均为2004年数据),建筑面积929976平方米,员工人数6299人。该工厂是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水面舰艇建造地,截至至2004年4月,已为海上自卫队建造舰艇105艘522000排水吨,修船266艘次858000排水吨。
本部目前拥有225000吨船坞一座,80000吨船台一座,300000吨和95000吨的修船坞各一座。并拥有岸壁5段1120米,水深6~10米。
香烧工厂是1972年完工的造船工厂,拥有1座长990米,宽100米,深9.55~14.5米的100万吨级船坞,以及一座500000万吨级的修船坞,并拥有岸壁3段1053米,水深9.5米。
幸町工厂是船用发动机、发电机、舵机、压缩机等设备的生产工厂。
谏早工厂是军用产品的总装工厂,也是火箭和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地。
根据三菱重工给出的数据,长崎造船厂的年生产能力为:新造船190万总吨,修船550万总吨。陆地?船舶用蒸汽轮机400万千瓦,船用推进器100具。2004年,该工厂产品生产额3796亿日元,其中船舶?钢结构产品占39%,船用设备占9%,陆用锅炉和汽轮机设备占42%,航天和其它产品占10%。
神户造船厂:神户造船厂二战前即生产过潜艇,战后成为自卫队的专业潜艇生产厂家,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均在该厂和川崎重工的神户造船厂建造。神户造船厂先后建造过春潮级、夕潮级、亲潮级潜艇,最新一艘亲潮级潜艇“高潮”号,也是于2005年3月在该造船厂服役的。
实际上,该厂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核能和发电领域,产品包括压水型反应堆,核动力发电机组等,至今已经完成2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功率共计2000万千瓦,形成了完善的核电、核动力机组设计生产能力。2004年,在该造船厂2918亿日元的销售额中,53%来源于发电机及核动力领域,只有22%来源于船舶?海洋领域。同时由一个工厂负责潜艇和反应堆的建造,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
该造船厂的建造部门包括本部及二见工厂,本部负责修造船工作,二见工厂负责铸造、大型机械组装以及核动力相关产品的生产。两工厂目前共计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2300平方米,员工4607人。
下关造船厂:位于本州西端的下关,是自卫队小型舰艇的生产地之一,海上自卫队最新型导弹艇隼级的1、2号艇,就是在这里生产的。目前,该厂有33000吨船台一座,600吨轻质合金艇体专用船台一座。40000吨、17000吨、4000吨和1000吨船坞各一座。
横滨制作所:该工厂主要从事柴油机、汽轮机,以及船用辅机的生产,也承担修船业务,其本牧工厂有2个修船坞。
凡用机特车事业本部
“凡用机”指的是各种民用机械,“特车”是日文“特殊车辆”的简称,也就是指军用或治安用车辆。该事业部生产了陆上自卫队主要的装甲战斗车辆,包括90式坦克、89式步兵战车、87式自行高炮、90式坦克抢救车、91式架桥坦克等型号。并为海上自卫队的扫雷艇生产了6NMU型非磁发动机。
相模原制作所:该工厂隶属凡用机特车事业本部,位于东京附近的神奈川县的相模原市。也是“特车事业部”军用车辆的生产地。除了军用车辆外,该工厂也生产建筑工程机械,各种发电机和发动机等民用产品。
凡用机特车事业部,近年来在北海道的千岁又建立了新的生产基地。
航空宇宙事业本部
航空宇宙事业本部下辖航空宇宙事业部,军用飞机部(日文为“防卫航空机部”),制导武器部(日文为“诱导机器部”),民用飞机部(日文为“民间航空机部”),航天事业部(日文为“宇宙机器部”)。
三菱重工的航空部门历史悠久,1920年代即制造了日本海军最早的国产战斗机10式舰载战斗机,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的著名产品还包括89式舰攻、96陆攻、零式舰战、一式陆攻等各型飞机。二战以后,该部门于1950年代仿制了F-86F型战斗机,1960年代仿制了F-104J型战斗机,1970年代进入大规模的军品生产阶段。目前,该分部的主要产品如下:
航空产品(包括许可生产和组装):包括F-2、F-15J、F-1、F-4EJ等型战斗机,T-2型教练机,SH-60J、UH-60J、HSS-2B、MH-53E等型直升机,YS-11、MU-300等型民用飞机,多种航空发动机,并承担波音777、波音747、空客A-340等型飞机部件的转包生产。
航天产品:H-IIA型火箭,国际空间站日本部分。并且正在研制更大推力的低温火箭发动机以及航天飞机等其它航天器。
其它武器装备:“爱国者”导弹,ASM-2型空舰导弹,SSM-1型舰舰导弹,AAM-3型空空导弹,97式鱼雷。
名古屋航空宇宙系统制作所:该工厂为三菱重工的战斗机和直升机生产厂,其产品涵盖前述提到了三菱重工所生产的各型飞机和火箭,也是航空自卫队和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战斗机、直升机生产商。该制作所下属三个工厂,大江工厂负责研发、管理和部分零件制造,飞岛工厂负责航天产品的总装和航空产品的部分分装。小牧南工厂则负责航空产品的总装和试飞工作。
该工厂也负责日本磁悬浮列车技术的试验和生产。目前日本磁悬浮列车试验线山梨线所使用的列车,就是由该工厂与东海铁道株式会社共同研制的。
名古屋制导推进系统制作所:该工厂负责生产各型航空发动机和火箭发动机、制导武器和制导头。下属本部工厂和田代试验场。2003~2004财政年度,该工厂生产额1396亿日元,其中50%为导弹产品,34%为航空、火箭发动机,16%为其它制导装备。其产品涵盖前文提到的三菱重工生产的各型导弹和制导武器,以及H-2A型火箭所用的发动机。
该公司目前为自卫队“爱国者”型导弹的主要生产商,并即将开始生产“爱国者”III型导弹,日本若参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工厂将会是海基和陆基拦截器的主要承包商。
其它生产机构
广岛制作所:该工厂的产品领域涵盖各种机械产品。值得注意的是,该工厂负责日本位于青森县六所的铀浓缩工厂的建造,该工厂采用离心法获得浓缩铀,设计能力1500吨SWU(分离功单位),是世界上最大的核废料处理基地,其名义则是为了安全处理核废料。
高砂制作所:该工厂主要生产各种动力装置,目前年生产能力为:火力、核动力发电机组400万千瓦,燃气轮机720万千瓦,水电机组200万千瓦。工厂占地面积980500平方米,建筑面积223206平方米,员工人数3380人。
研发体制及机构
三菱重工负责研发的机构是技术本部。
技术本部下辖各个研究所和技术研修部、技术企划部及知识产权部。
技术本部从事研发的主要机构是各个研究所,它们包括:
先进技术研究中心:地处横滨市,主要研究方向为电力、环境、运输和防卫、工业等方面的尖端技术,例如太阳能电池、薄膜技术、新元素、激光技术及各种传感技术。
长崎研究所:主要方向为船舶工业相关的流体动力、材料、工艺、声学、制导等方面技术。该研究所拥有世界上最大的民间企业所属试验水池群,包括推进性能水池、适航性水池、浅水水池、水洞以及冰海水池等。该研究所可以视为日本船舶工业最为重要的科研基地之一。
高砂研究所:位于兵库县高砂市,主要从事能源、交通和动力方面的研究,包括燃气轮机、核电、高速公路信息系统、空调制冷或供暖设备、机器人、发电机组管理等方面。
广岛研究所:主要研究方向为尖端技术,包括新材料、固体高分子电池、燃料电池、X射线照相机、高纯度制氢设备等。该研究所也从事钢铁、化工、建筑、交通、印刷和风力发电技术的研究。
横滨研究所:主要方向为环境保护相关技术,包括垃圾处理、污水处理等,也进行柴油机、蒸汽轮机等发动机领域的研究。
名古屋研究所:该所的特长在于为包括机械、船舶、建筑等各个领域提供工业设计方案。也从事流体动力、声学、电子制导、高分子化学、新材料和新工艺等方面的研究。
综上所述,经过上百年的发展,三菱重工企业内部有完善的研发、制造、销售体系,与三菱系其它兄弟企业亦形成良好的分工协作关系。其目前的军工生产规模,只是处于“维持”状态的体现,与其背后真正的军工生产潜力相比,只是冰山一角而已。

我国FC-31落选?


中落选沙特正式与英国签署FCAS六代机合作意向声明
根据央视新闻、中国航空新闻网快讯,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到访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会见了沙特国防大臣哈立德本萨勒曼。会面后,两国正式签署了沙特王国参加“未来空战系统”(FCAS)的意向性声明。
根据沙特国防部说法,沙特阿拉伯“正在为加入FCAS项目而努力”。但是,英国方面却提出了不同的声音:指出,目前没有任何理由相信“沙特已经加入了FCAS计划”。这一声明只是为了双方未来可能的合作,开辟了可行性研究的道路。
对于我们来讲,沙特接待来访的英国国防大臣,还签署了加入英国第六代战斗机研发计划的意向性声明,引发了很多军迷的讨论:那我们传了这么长时间的,说中航技正在和沙特讨论的,请沙特加入FC-31型战斗机研发项目的传言,到底还作不作数。
未来沙特空军的战斗机,还有没有我们啥事啦?其实以大伊万的观点,从一开始听到沙特和英国签了这么一个“加入FCAS项目”的意向性声明,而且签完之后居然搞成了双方各自表述,就知道这事儿不是很靠谱。说句难听点的,搞不好这一次,沙特都有可能被英国人狠狠地摆了一道也说不定。
欧洲六代机研发格局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们还是来看看目前欧洲的第六代战斗机研发格局好了。在第五代战斗机被美国用JSF计划全部绑定、拿出一个设计极为妥协的F-35战斗机后,欧洲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又脱离了美国的研发控制,呈现出多足鼎立、合纵连横的研发格局。
这“一横”是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在2018年达成的“未来空战系统”(FCAS)研发合作意向,2021年5月份这一意向正式落地,三国对出资比例、各自承担的研发项目、参与分包的公司、知识产权和产品运用达成了协议。
根据披露,FCAS项目由法国达索公司牵头,空客、赛峰、MTU、泰利斯和MBDA等分包,整个项目分为几个子项目,包括下一代战斗机(NGF)、下一代航空发动机(NEFE)、下一代武器系统(NGWS)、下一代无人机(MALE)、下一代巡航导弹等。
而那“一纵”则是去年12月9日英国、日本、意大利三国达成的合作协议,三国将共同研发第六代战斗机,这一第六代战斗机的代号叫做“全球作战空中计划”(GCAP)项目。该项目将把英国原有的“Tempest”(“暴风雨”)项目、日本的F-X项目等充分融合,并得到意大利航空工业的技术支持,确保对现有战术飞机形成跨代优势。
沙特签了个什么项目 话说到这里,很多人可能已经发现了,这沙特和英国签的协议,不是说加入了所谓的FCAS“未来空战系统”项目吗?那我们上面提到的,FCAS项目其实是一个由法国,德国和西班牙联合起来搞的六代机项目,这和英国有什么关系?沙特能跟英国签合同,加入一个法、德、西三国的项目嘛?
大伊万查了一下,大概是这么一回事,其实在英国、意大利和日本搞GCAP项目计划之前。在2018年,英国曾经拉着瑞典和意大利,搞过一个第六代战斗机的预研计划,计划代号“未来空战系统技术”,缩写同样是FCAS-TI。当时,这一项目由英国国防部主管,BAE-System牵头,罗尔斯罗伊斯、MBDA、瑞典萨博和意大利莱昂纳多等公司分包。
到2021年7月,项目已经进入了概念研发阶段,同时那个著名的、丑得惊天动地的“Tempest”模型也已经拉出来好长时间了。但不知为何,2022年,FCAS-FI计划出现变动,瑞典萨博集团被踢了出去,重新引入日本方面的技术资源,如负责整体设计的三菱重工和负责发动机研制的石岛播磨等。
因此,这就是2022年底,GCAP计划的由来。也就是说,到了2022年年底,原有的英国、瑞典、意大利三国的FCAS-TI项目已经不复存在。所有的预研成果和技术资料,所有的研发力量都被重新集中到了GCAP项目上。英国方面在去年年底的声明中再度强调了这一点,以后只有GCAP,没有FCAS了。如此看来,FCAS项目对于英国来说,已经是一个“已死”的项目了。
既然是一个“死”项目,那么沙特国防部和英国国防部签署的这一合作意向协议就很有意思了。毕竟,如果沙特真的要参与英国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那该签署的也应该是加入GCAP项目的意向声明,并不是什么FCAS。英国主导的FCAS已死,有事烧纸……而现在还活着的FCAS则是法、德、西的项目,英国和沙特都插不上手。
所以大伊万的个人观点,沙特在和英国签署的这个合作意向声明上,甚至都有可能被英国佬狠狠摆了一道。欺负人沙特没有做好背景调查,搞了一个子虚乌有的项目和沙特人签了一下。如果是真的,那妥妥的外交事故。
更有可能出现的情况是,这个“未来空战系统”,并不是某一个特定的项目,对于英国来说只是泛指。这从英国和沙特签了协议之后,居然出现了分歧就能看出来:沙特似乎认为他们签的是一个正正规规的整机研发项目,我们国内传言的也都是沙特要参加英国的整机研发。
但是英国方面却否认了,只是说他们和沙特签署的协议,只意味着他们和沙特可以“更好地定位未来的空中作战关系”。
这跟说了等于没说,完全不排除英国认为的这一协议,只是带着沙特参加未来空战的研讨,缩写同样是FCAS。可惜的是沙特认为是务实的整机研发,但英国心里明白是务虚的概念讨论。这大概就是目前网络上对此事的解读,云里雾里、接近罗生门的根源。
如何看待此次两国签署的协议:所以大伊万的观点,这次英国和沙特签的关于FCAS的协议,大概是各自表述:谁也没明白对方在说什么,然后就这么稀里糊涂签了协议,签了协议之后各说各话才发现完全没谈到一个频道上。
实际上,就算谈到了一个频道上,对于沙特来讲也不是个容易的事情。首先英国人自己的第六代战斗机项目、也就是GCAP项目也才刚起步,去年年底才签署了合作意向,确定了主要的分包商。至于项目接下来要做的,确定各自的研发内容,如何进行研发协调、承包商的分包比例多少、知识产权等,目前全部都没有落地呢。按照法国、德国、西班牙三国谈了三年才把合作意向谈成了正式的合作协议的进度,以英国、日本的谈判惯例,估计同样要谈个两三年,这下飞机正式进入研发阶段就要等到2025年以后去了。
所以,即使是按照英国和日本自己的研发进度,GCAP项目真正落地也不会早于2030年。
实际上,按照英国在2018年搞FCAS-TI项目和“Tempest”战斗机的时候,曾经画过大饼说要在2027年拿出“Tempest”的原型机,但进展到GCAP项目后时间节点已经被大大延迟。目前,GCAP的节点已经被推迟到了2035年,说要在2035年拿出原型机完成试飞,在2040年前形成战斗力。
这意味着,如果不是这一项目还有三个主要发起国,要拿到GCAP战斗机甚至可能是2040年之后的事情了。沙特签了一份协议,结果产品起码要等17年才能拿到,可想而知这事情到底有多不靠谱了,再考虑到战斗机项目研发的复杂性,以及多家联合研发的风险,GCAP说句难听的最后有半途而废的可能性,沙特不可能完全押宝这一点的。
经过上面的讨论,我们大概可以得出结论了:第一点,英国和沙特签的这个关于FCAS的合作意向,本来内容就比较葫芦僧乱判葫芦案。很有可能沙特自己也没搞清楚,英国也没搞清楚;第二点,就算英国和沙特最后能够携起手来,参加GCAP项目的研发,这个GCAP项目也得等到2030年前才能落地,2040年前才能真正量产。而且项目的风险性比较高,必须最好风控。
这两点结合起来,会导向什么?即使沙特能够真正吃到GCAP的蛋糕,2025年到2040年的第五代战斗机装备空当,对于沙特来说依然是存在的。毕竟,沙特不可能为了这一个期货就完全放弃第五代战斗机的装备了,不然难道这十五年沙特空军就靠三代、四代战斗机混混日子了?更有可能的是,沙特最后也无法吃到GCAP的蛋糕,还得找人研发第六代战斗机。
而谁最有把握能够和沙特谈妥共同研发第六代战斗机呢?很显然,谁能够在第五代战斗机的研发和装备上,给予沙特足够的支持,也就是让沙特用它的标准。那么,在第六代战斗机的研发上这个国家很显然就会抢占先机。毕竟,确定了的技术标准、建立起来的维护体系、甚至建造起来的厂房工装都是现成的,是有技术延续性的。所以,这就是我们FC-31的机会,无论沙特和英国人怎么谈,我们该合作继续谈合作就是了。

三菱重工是搞什么的?

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在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其在日本军工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沿革及概要 三菱重工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1884年,三菱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从政府租借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局,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此后发展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至1934年,由于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公司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占领当局解体财阀的政策,三菱重工于1950年被分割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等3家公司。但随着美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1964年,三家公司合并,重建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至今。这期间,三菱重工的汽车部门于1970年独立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目前,三菱重工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至2004年4月1日,注册资本金2656亿日元,员工人数34306人。拥有9家海外事务所或代表处,9家分公司,6个研究所,9个事业所。年订货额21592亿日元(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年销售额19401亿日元(统计日期同前)。其中,以部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计算,船舶?6?1海洋部门占8%,核能部门占23%,机械和钢结构部门占20%,航空?6?1宇宙部门占17%,车辆、机床等产业部门占29%,其它产业占3%。 三菱重工属于三菱财阀的成员。今天的日本财阀,是以所谓keiretsu(日文汉字“系列”的发音)的形式出现的。三菱系列公司均为三菱集团组织“金曜会”(意为星期五俱乐部)的成员,它们包括(为统一起见,本文使用的为其日文汉字名或英文原名): 旭硝子(玻璃、化工方面公司)、麒麟啤酒、新日本石油、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东京三菱银行、尼康相机、日本邮船、P.S三菱(从事建筑行业)、三菱铝业(Mitsubishi Aluminum)、三菱化学、三菱化工机、三菱气体化工、三菱地所(从事房地产业)、三菱自动车、三菱重工、三菱树脂、三菱商事、三菱信托银行、三菱伸铜、三菱制钢、三菱制纸、三菱仓库、三菱综合研究所(日文汉字为“三菱总合研究所”)、三菱电机、三菱电线工业、三菱扶桑卡客车、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三菱人造纤维(“三菱Rayon”)、明治安田生命保险。 同一系列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它兄弟公司提供好的产品或较低的价格。例如由日本邮船就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货大户,三菱电机则为三菱重工提供机电产品,三菱制钢、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和三菱材料等公司,则可为三菱的船舶和航空航天部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三菱银行和东京海上等公司可以提供贷款和特殊保险服务(如航天发射保险)。尼康公司负责的光学产品、三菱树脂负责的新材料等,对高科技武器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菱集团也有一些关联公司和社会团体作为外围,包括: “IP Talk”集团(从事电话卡业务)、热海阳和洞(岩崎小弥太纪念馆)、MT保险服务有限公司、关东阁(一家利用岩崎家族故居改造的酒店)、小岩井农牧、湘南郊区俱乐部、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综通集团(主要面向东京三菱银行的物业管理公司)、大日本涂料、Dia高龄社会研究财团、钻石家庭俱乐部(由金矅会29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婚介机构,主要面向集团内部服务)、千岁兴产、东洋文库、丸之内Yorozu(一家从事房地产中介和广告代理的公司)、三菱金矅会(三菱系29家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联谊机构)、三菱俱乐部、三菱经济研究所、三菱广报委员会、三菱财团、三菱CC研究会(IT业研究机构)、三菱社名商标委员会、三菱市场研究会、三菱养和会(一家以运动、健康为主旨的俱乐部)、LEOC日本(从事医疗和公司食堂管理的公司)。 可以看出,通过大集团的协作和分工,三菱重工能够从兄弟企业和团体,获得资金、技术、原材料、上游产品、金融服务、销售等多种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以下为三菱重工军品相关部门的介绍: 船舶?6?1海洋事业本部 船舶工业是三菱重工最早起家的部门。目前,该事业部下属4家中,长崎、神户、下关等3家造船厂建造军品。 长崎造船厂:长崎造船厂二战时期曾经建造过“武藏”号战列舰,目前也是自卫队主要的驱逐舰生产厂家,先后建造过太刀风级、旗风级、榛名级、朝雾级、金刚级、高波级等多型舰艇。最新一艘高波级驱逐舰4号舰“涟”号(さざなみ,sazanami),便是于2005年2月在长崎造船厂服役的。 下辖本部、香烧工厂、幸町工厂和谏早工厂。总占地面积2420127平方米(以下均为2004年数据),建筑面积929976平方米,员工人数6299人。该工厂是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水面舰艇建造地,截至至2004年4月,已为海上自卫队建造舰艇105艘522000排水吨,修船266艘次858000排水吨。 本部目前拥有225000吨船坞一座,80000吨船台一座,300000吨和95000吨的修船坞各一座。并拥有岸壁5段1120米,水深6~10米。 香烧工厂是1972年完工的造船工厂,拥有1座长990米,宽100米,深9.55~14.5米的100万吨级船坞,以及一座500000万吨级的修船坞,并拥有岸壁3段1053米,水深9.5米。 幸町工厂是船用发动机、发电机、舵机、压缩机等设备的生产工厂。 谏早工厂是军用产品的总装工厂,也是火箭和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地。 根据三菱重工给出的数据,长崎造船厂的年生产能力为:新造船190万总吨,修船550万总吨。陆地?6?1船舶用蒸汽轮机400万千瓦,船用推进器100具。2004年,该工厂产品生产额3796亿日元,其中船舶?6?1钢结构产品占39%,船用设备占9%,陆用锅炉和汽轮机设备占42%,航天和其它产品占10%。 神户造船厂:神户造船厂二战前即生产过潜艇,战后成为自卫队的专业潜艇生产厂家,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均在该厂和川崎重工的神户造船厂建造。神户造船厂先后建造过春潮级、夕潮级、亲潮级潜艇,最新一艘亲潮级潜艇“高潮”号,也是于2005年3月在该造船厂服役的。 实际上,该厂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核能和发电领域,产品包括压水型反应堆,核动力发电机组等,至今已经完成2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功率共计2000万千瓦,形成了完善的核电、核动力机组设计生产能力。2004年,在该造船厂2918亿日元的销售额中,53%来源于发电机及核动力领域,只有22%来源于船舶?6?1海洋领域。同时由一个工厂负责潜艇和反应堆的建造,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 该造船厂的建造部门包括本部及二见工厂,本部负责修造船工作,二见工厂负责铸造、大型机械组装以及核动力相关产品的生产。两工厂目前共计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2300平方米,员工4607人。 下关造船厂:位于本州西端的下关,是自卫队小型舰艇的生产地之一,海上自卫队最新型导弹艇隼级的1、2号艇,就是在这里生产的。目前,该厂有33000吨船台一座,600吨轻质合金艇体专用船台一座。40000吨、17000吨、4000吨和1000吨船坞各一座。 横滨制作所:该工厂主要从事柴油机、汽轮机,以及船用辅机的生产,也承担修船业务,其本牧工厂有2个修船坞。
三菱重工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生产企业。2003年自防卫厅接受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居各家军工企业之首。三菱重工生产的装备,如F-2和F-15J型战斗机,以及90式坦克,在航空自卫队和陆上自卫队中都起到了核心作用,在海上自卫队,三菱重工则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其在日本军工行业的地位可见一斑。 历史沿革及概要 三菱重工的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1884年,三菱创始者岩崎弥太郎从政府租借了工部省长崎造船局,将其命名为长崎造船所,此后发展为三菱造船株式会社。至1934年,由于公司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公司更名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由于美国占领当局解体财阀的政策,三菱重工于1950年被分割为西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中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东日本重工业株式会社等3家公司。但随着美国政策以及日本国内政治的变化,1964年,三家公司合并,重建了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至今。这期间,三菱重工的汽车部门于1970年独立为“三菱自动车工业株式会社”。 目前,三菱重工业务涵盖机械、船舶、航空航天、原子能、电力、交通等领域,至2004年4月1日,注册资本金2656亿日元,员工人数34306人。拥有9家海外事务所或代表处,9家分公司,6个研究所,9个事业所。年订货额21592亿日元(2003年4月1日~2004年3月31日),年销售额19401亿日元(统计日期同前)。其中,以部门销售额占总销售额比例计算,船舶?6?1海洋部门占8%,核能部门占23%,机械和钢结构部门占20%,航空?6?1宇宙部门占17%,车辆、机床等产业部门占29%,其它产业占3%。 三菱重工属于三菱财阀的成员。今天的日本财阀,是以所谓keiretsu(日文汉字“系列”的发音)的形式出现的。三菱系列公司均为三菱集团组织“金曜会”(意为星期五俱乐部)的成员,它们包括(为统一起见,本文使用的为其日文汉字名或英文原名): 旭硝子(玻璃、化工方面公司)、麒麟啤酒、新日本石油、东京海上日动火灾保险、东京三菱银行、尼康相机、日本邮船、P.S三菱(从事建筑行业)、三菱铝业(Mitsubishi Aluminum)、三菱化学、三菱化工机、三菱气体化工、三菱地所(从事房地产业)、三菱自动车、三菱重工、三菱树脂、三菱商事、三菱信托银行、三菱伸铜、三菱制钢、三菱制纸、三菱仓库、三菱综合研究所(日文汉字为“三菱总合研究所”)、三菱电机、三菱电线工业、三菱扶桑卡客车、三菱材料(Mitsubishi Materials)、三菱人造纤维(“三菱Rayon”)、明治安田生命保险。 同一系列的公司之间,能够进行较为紧密的合作,各个公司在自己分工负责的领域内,可以为其它兄弟公司提供好的产品或较低的价格。例如由日本邮船就是三菱重工船舶部门的订货大户,三菱电机则为三菱重工提供机电产品,三菱制钢、三菱伸铜、三菱铝业和三菱材料等公司,则可为三菱的船舶和航空航天部门提供可靠的原材料。三菱银行和东京海上等公司可以提供贷款和特殊保险服务(如航天发射保险)。尼康公司负责的光学产品、三菱树脂负责的新材料等,对高科技武器而言,均是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三菱集团也有一些关联公司和社会团体作为外围,包括: “IP Talk”集团(从事电话卡业务)、热海阳和洞(岩崎小弥太纪念馆)、MT保险服务有限公司、关东阁(一家利用岩崎家族故居改造的酒店)、小岩井农牧、湘南郊区俱乐部、静嘉堂文库美术馆、综通集团(主要面向东京三菱银行的物业管理公司)、大日本涂料、Dia高龄社会研究财团、钻石家庭俱乐部(由金矅会29家企业共同出资建设的婚介机构,主要面向集团内部服务)、千岁兴产、东洋文库、丸之内Yorozu(一家从事房地产中介和广告代理的公司)、三菱金矅会(三菱系29家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的联谊机构)、三菱俱乐部、三菱经济研究所、三菱广报委员会、三菱财团、三菱CC研究会(IT业研究机构)、三菱社名商标委员会、三菱市场研究会、三菱养和会(一家以运动、健康为主旨的俱乐部)、LEOC日本(从事医疗和公司食堂管理的公司)。 可以看出,通过大集团的协作和分工,三菱重工能够从兄弟企业和团体,获得资金、技术、原材料、上游产品、金融服务、销售等多种支持。这对于企业的发展是非常有利的。 以下为三菱重工军品相关部门的介绍: 船舶?6?1海洋事业本部 船舶工业是三菱重工最早起家的部门。目前,该事业部下属4家中,长崎、神户、下关等3家造船厂建造军品。 长崎造船厂:长崎造船厂二战时期曾经建造过“武藏”号战列舰,目前也是自卫队主要的驱逐舰生产厂家,先后建造过太刀风级、旗风级、榛名级、朝雾级、金刚级、高波级等多型舰艇。最新一艘高波级驱逐舰4号舰“涟”号(さざなみ,sazanami),便是于2005年2月在长崎造船厂服役的。 下辖本部、香烧工厂、幸町工厂和谏早工厂。总占地面积2420127平方米(以下均为2004年数据),建筑面积929976平方米,员工人数6299人。该工厂是海上自卫队主要的水面舰艇建造地,截至至2004年4月,已为海上自卫队建造舰艇105艘522000排水吨,修船266艘次858000排水吨。 本部目前拥有225000吨船坞一座,80000吨船台一座,300000吨和95000吨的修船坞各一座。并拥有岸壁5段1120米,水深6~10米。 香烧工厂是1972年完工的造船工厂,拥有1座长990米,宽100米,深9.55~14.5米的100万吨级船坞,以及一座500000万吨级的修船坞,并拥有岸壁3段1053米,水深9.5米。 幸町工厂是船用发动机、发电机、舵机、压缩机等设备的生产工厂。 谏早工厂是军用产品的总装工厂,也是火箭和人造卫星用的姿态、轨道控制系统和太阳能电池的制造地。 根据三菱重工给出的数据,长崎造船厂的年生产能力为:新造船190万总吨,修船550万总吨。陆地?6?1船舶用蒸汽轮机400万千瓦,船用推进器100具。2004年,该工厂产品生产额3796亿日元,其中船舶?6?1钢结构产品占39%,船用设备占9%,陆用锅炉和汽轮机设备占42%,航天和其它产品占10%。 神户造船厂:神户造船厂二战前即生产过潜艇,战后成为自卫队的专业潜艇生产厂家,海上自卫队的潜艇均在该厂和川崎重工的神户造船厂建造。神户造船厂先后建造过春潮级、夕潮级、亲潮级潜艇,最新一艘亲潮级潜艇“高潮”号,也是于2005年3月在该造船厂服役的。 实际上,该厂的主要产品集中在核能和发电领域,产品包括压水型反应堆,核动力发电机组等,至今已经完成23台核电机组的建造,功率共计2000万千瓦,形成了完善的核电、核动力机组设计生产能力。2004年,在该造船厂2918亿日元的销售额中,53%来源于发电机及核动力领域,只有22%来源于船舶?6?1海洋领域。同时由一个工厂负责潜艇和反应堆的建造,是非常值得注意的情况。 该造船厂的建造部门包括本部及二见工厂,本部负责修造船工作,二见工厂负责铸造、大型机械组装以及核动力相关产品的生产。两工厂目前共计占地面积11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452300平方米,员工4607人。 下关造船厂:位于本州西端的下关,是自卫队小型舰艇的生产地之一,海上自卫队最新型导弹艇隼级的1、2号艇,就是在这里生产的。目前,该厂有33000吨船台一座,600吨轻质合金艇体专用船台一座。40000吨、17000吨、4000吨和1000吨船坞各一座。 横滨制作所:该工厂主要从事柴油机、汽轮机,以及船用辅机的生产,也承担修船业务,其本牧工厂有2个修船坞。

三菱公司的全称。二战的三菱都制造过哪些兵器?

1870年,由土佐省政府建立的一家小型船务和贸易公司“九十九商会”选用了一面有三个菱形的旗帜作为它的船队的标志。三年后,这家公司的名称改为“三菱商会”以符合这个显眼的标记。在几十年发展中,三菱的活动领域扩展得非常之大,拥有众多的下属企业。1943年,公司名称改为“三菱本社”。二战战败后,日本的财阀被勒令解散,1946年,“三菱本社”被解散,从此作为一个单独公司的三菱不复存在,下属各企业都独立经营。1954年,原三菱的各主要企业为了保持联系,建立了“三菱金曜会”作为一个纽带,1969年三菱财团重新建立,各企业在财团中地位平等,财团仅进行学术研究、社会活动,与企业经营无关,实际上并没有一个真正能代表三菱的单独企业。三菱企业里最著名的是三菱重工和三菱电机。二战前和二战中,三菱重工是日军武器制造的主力,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到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以及各种重型、微型坦克、步兵战车,可谓军火产品涵盖陆海空。共生产各类飞机18000架、坦克装甲车4650辆,在侵华战争中都有使用。三菱重工起家于船舶舰艇制造,目前仍有“船舶·海洋事业本部”,所属3大造船厂,是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生产海上武器装备的集团,为其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
最大的长崎造船厂截至“二战”结束前,共建造了包括4艘航空母舰、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之一“武藏号”在内的3艘战列舰和其他共79艘军舰;无论是偷袭珍珠港,还是与美舰队大战太平洋,都是主力舰(见下图)。
三菱重工的航空宇宙事业本部,是空中和空间武器装备的生产集团,历史悠久,上世纪20年代即制造了日本海军最早的国产战斗机10式舰载战斗机,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的著名产品还包括89式舰载攻击机、96式对陆攻击机、零式舰载战斗机、一式对陆攻击机等各型飞机。
日军侵华时的89式、97式等坦克都是三菱重工生产。
有零式飞机,
日本的坦克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能军能民、亦军亦民的“寓军于民”型军工产品承包商,2000年已在世界军工企业100强中排名第13位,承包生产了日本防卫产品的30%,2003年的军工订货额为2800亿日元,2004年其防卫产品收入高达800亿日元。三菱重工涉及航空船舶、火箭、坦克等制造,石油、天然气、火电和核电工厂的开发,以及重型机械的生产。
  二战中是日军武器制造的主力
  坦克装甲车零式战斗机用于侵华
  三菱重工业有限公司(日语为三菱重工业株式会社,英语为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Ltd.),前身可以追溯到明治维新年间。1884年该公司创始者从政府租借了长崎造船局,此后涉定军品生产,才真正壮大起来,一次大战后发展成三菱造船公司;至二次大战前的1934年,业务已拓展至重型机械、飞机、铁路车辆等领域,正式更名为三菱重工株式会社。
  二战前和二战中,三菱重工是日军武器制造的主力,从当时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武藏”号,到最先进的“零式战斗机”。以及各种重型、微型坦克、步兵战车,可谓军火产品涵盖陆海空。共生产各类飞机18000架、坦克装甲车4650辆,在侵华战争中都有使用。
  4艘航母偷袭珍珠港大战太平洋
  目前仍生产潜艇导弹艇驱逐舰
  三菱重工起家于船舶舰艇制造,目前仍有“船舶·海洋事业本部”,所属3大造船厂,是为日本海上自卫队生产海上武器装备的集团,为其建造了几乎一半的潜艇和三分之一的驱逐舰。
  最大的长崎造船厂截至“二战”结束前,共建造了包括4艘航空母舰、世界上最大的战列舰之一“武藏号”在内的3艘战列舰和其他共79艘军舰;无论是偷袭珍珠港,还是与美舰队大战太平洋,都是主力舰(见下图)。战后又建造了从日本海上自卫队第一艘驱逐舰“天津风号”,到最先进的“金刚”号宙斯盾级驱逐舰。最新一艘高波级驱逐舰4号舰“涟”号,便是于2005年2月在长崎造船厂出厂的。而神户造船厂二战前即生产过潜艇,先后建造过春潮级、夕潮级、亲潮级潜艇,最新一艘亲潮级潜艇“高潮”号,也是于2005年3月在该造船厂出厂的。下关造船厂则是自卫队小型舰艇的生产地之一,海上自卫队最新型导弹艇隼级的1、2号艇,就是在这里生产的。
  完成300辆先进的90式主战坦克
  拥有年生产2000辆坦克的能力
  如今三菱重工的“民用机·特车事业本部”,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生产各种装甲战斗车辆的生产集团,所生产的陆上装备非常精良,在世界上都是名列前茅。“民用机”指的是各种民用机械;“特车”是日文“特殊车辆”的简称,就是指军用或治安用车辆,生产本陆上自卫队主要的装甲战斗车辆,包括90式坦克、89式步兵战车、87式自行高炮、90式坦克抢救车、91式架桥坦克等型号,目前拥有2000辆坦克的年生产能力。2005年底,三菱重工已完成了300辆90式主战坦克的批量生产;到2015年,预计将翻新改造,安装莱茵金属公司120毫米滑膛坦克炮,确保90式主战坦克维持世界先进水平。90式坦克是日本陆上自卫队的核心装备。最近,三菱重工又制造一种小型坦克,被日军称为“豆战车”,主要用于侦察。豆战车在侵华战争中曾使用过,北京坦克博物馆也有藏品。这种战车体型矮小,装备37毫米战车炮一门,机枪一挺,乘员两人,时速40公里。
  三菱重工是日本最大的军工企业,其生产的战斗机如F-2、F-15,在日航空自卫队起了核心作用;航天产品H-2A型火箭,直接推动日本侦察卫星上天;“爱国者”导弹、97式鱼雷等也由其装备。三菱重工的销售收入中,核能部门占23%,航空航天占17%,车辆(含坦克、步兵战车)机床等占29%,船舶(含潜艇、驱逐舰)占8%,军火产品涵盖海陆空天。
  据日本某研究机构估计,如果日本介入国际军品贸易,三菱重工则可以控制军用电子设备市场的40%、军用车辆市场的46%、航空航天市场的25~30%、舰船市场的60%。
  40年代先进零式战斗机重创美军
  80年代改造生产美军F-16战斗机
  三菱重工的航空宇宙事业本部,是空中和空间武器装备的生产集团,历史悠久,上世纪20年代即制造了日本海军最早的国产战斗机10式舰载战斗机,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的著名产品还包括89式舰载攻击机、96式对陆攻击机、零式舰载战斗机、一式对陆攻击机等各型飞机。其中零式战斗机为当时最先进的战斗机,最先用于侵华,在偷袭珍珠港和太平洋海战中,都对美军造成了致命的打击,以致美军专程将一架迫降的零式战斗机运回本土解密。二战后期,日空军的“神风敢死队”就是驾驶已经落后的零式战斗机,与盟军决一死战。
  二战以后的50年代,三菱重工军用飞机部又在美国的允许下,仿制了F-86F型战斗机,60年代仿制了F-104J型战斗机,70年代进入大规模的军品生产阶段,迄今已有主要产品F-2、F-15J、F-1、F-4EJ等型战斗机,T-2型教练机、SH-60J、UH-60J、HSS-2B、MH-53E等型直升机,从美国引进的多种新型反潜直升机也都由三菱重工生产。其中80年代开始的日美大型军事合作项目FS-X战斗机,是以美军主力战机F-16战斗机为原型在日本改进生产。该机由三菱重工、川崎重工、富士重工合作,F-16的生产商洛克希德公司负责机身的制造,由三菱重工负责最后的总装。飞机的火控雷达和电子系统由日本三菱电机公司制造,发动机由美国通用电气公司提供。该机于1996年3月交付日本防卫部队后,被正式命名为F-2型战斗机。
  合作生产美“爱国者”-3导弹
  制造侦察卫星技术上接近美俄
  三菱重工生产的主要航天产品包括:H-2A型火箭,国际空间站日本部分,并正在研制更大推力的低温火箭发动机以及航天飞机等其它航天器。
  从2004年起,三菱重工和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联合开发H-2B火箭,开发费用为200亿日元,2006年日政府预算又另划拨38亿日元。此外,三菱重工还被允许生产“爱国者”导弹、ASM-2型空舰导弹、SSM-1型舰舰导弹、AAM-3型空空导弹、97式鱼雷。2006年3月,三菱重工与美国军火商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签订一份合作协议,将从2008财年开始生产更先进的“爱国者”-3型导弹。“爱国者”-3型地空导弹为美国国家导弹防御系统(MD)的核心装备之一,遥控发射距离30公里,拦截高度15~20公里。在伊拉克战争中,美军首次进行了“爱国者”-3的实战发射。
  三菱重工目前为自卫队“爱国者”导弹的主要生产商,日本若参与弹道导弹防御系统,该工厂将会是海基和陆基拦截器的主要承包商。
  三菱重工还拥有制造人造卫星的技术,所制造的地球观测、侦察卫星,在技术上已接近美俄侦察卫星。

日本的10款著名战斗机

日本著名的战斗机有:
* F-2战斗机:由日本三菱重工与美国的洛克希德·马丁公司技术合作,以F-16为基础共同研制。
* 零式战斗机:由日本三菱重工公司于1937年开始研制,是所有日本战机中生产数量最多的战斗机。
* Me-262战斗机:二战末期纳粹德国梅塞施密特飞机公司研制的喷气战斗机。
此外,还有心神战斗机、F-15J战斗机、F-4E战斗机、F-35战斗机、歼-20战斗机等。
日本的10款著名战斗机
日本作为二战中的失败国家,其战斗机的发展历程也有着极其丰富和曲折的历史。下面将会介绍日本的10款著名战斗机,以便大家更好地了解日本的战斗机制造技术以及其在二战中的作用与贡献。
1. 零式战斗机
作为日本经典的战斗机,零式战斗机其实在二战中并没有表现出特别出色,但是其却是日美对抗时候的“压轴戏”,在南太平洋战场上曾取得不少胜利。零式战斗机的驾驶员也相当强大,其中有许多大名鼎鼎的飞行员,例如宇垣纯视,坂井三郎等。
2. 海军一号战斗机
海军一号战斗机在日本的战斗机制造史上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其首飞于1934年,是日本海军服役的第一款现代战斗机。海军一号战斗机搭载着787kW(1050hp)的液冷发动机,该款战斗机是由日本海军负责了大规模批量生产的第一款机,一年内生产了60架。
3. 紫电改
紫电改也是日本战斗机中的一大名机,其于二战后期服役,曾在中苏边境局部战争中表现尤为出色,这款战斗机是由三菱公司开发的,采用了侧推结构。紫电改作为日本战前工业技术的巅峰之作,拥有1284kW(1725马力)液冷发动机。由于生产时间较晚,紫电改得以采用了较新的复合材料使用,弹道制导导弹也被添加了进去。
4. 九七式战斗机
九七式战斗机是日本地位最高的战斗机之一,曾经是日本陆军的标配,其最早出现于日露战争时期。九七式战斗机的进步,不仅在于其动力的提升,更多的是在于装备上,它拥有3个7.7毫米机关炮,能够大量发射着火弹,给敌方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5. 零式水上战斗机
零式水上战斗机曾经是日本海军水上机的主力,它的出现对于日本海军的舰载飞机运输起到了重要的支援。零式水上战斗机在二战中表现不俗,令美国军队对零式战斗机的性能大红一片,其时速达到了600公里小时。
6.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
九九式舰上轰炸机不仅是日本海军航空基地的核心炸弹,在针对美国及其盟国波纹塔战役时也起到了不可忽视的战用。其中,九九式舰上轰炸机的“九九式”是其研制名称,属于双引擎水平机战斗机。
7. 炫式战斗机
炫式战斗机在日本的自研战斗机中也是比较有名的一款。当时的日本政府意图购买技术更高端的JSF来更新其前代技术,但美国对日本铁了心,美方不愿意将JSF技术出售给日本,于是日本的自研战斗机“炫式”就被诞生了。它配备了最先进的雷达和指向设备,完全可以比肩美军的反制措施。
8. 提良式战斗机
提良式战斗机是日本在二战中最具备牵动美国富士山速度其搭载高科技的后稳定垂直尾翼,具有极高的瞄准射击能力。在日本破产之日,提良式战斗机也算是日本的最后一款战斗机,其出现也象征着日本军队的终结。
9. 歌鸣式战斗机
歌鸣式战斗机在日本战斗机制造技术中起到了重要的参考它是日本机械的最高成就之一。歌鸣式战斗机同时也是十分动听的,其引擎具有独特的声音,就连美国的情报部门也无法辨别这声音是来自于哪里。
10. 斯达式战斗机
斯达式战斗机在二战中未曾见过战斗,但其却是日本工业技术的代表作,其性能远高于适用的战斗机,是日本标志性的战斗机之一。斯达式战斗机曾被选入“日本顶尖10战斗机”的名单,对于日本的机械技术有着非常巨大的贡献。
总之,日本的10款著名战斗机在技术上俱佳,不少的技术也在今天仍然值得借鉴。

日本新型隐身战机介绍

日本的新一代的纯国产战斗机
  
日本'心神'隐身战斗机的模型
除此之外,三菱重工还要同时展开“灵巧蒙皮(Smart Skin)”的试制。灵巧蒙皮主要是指用于机身制造的一种重量轻且强度高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全新材料的试验工作计划将于2011年完成。“心神”先进技术验证机起飞重量约为8吨,所装备的两台日本国产XF5-1涡轮风扇发动机总推力能够达到10吨,飞机起飞推重比为1.25。采用了新型灵巧蒙皮的“心神”还将进一步降低重量。除了灵巧蒙皮之外,“心神”还将要验证实现IFPC能力的矢量喷口.多功能主动相控阵雷达以及类似于F一35的综合光电搜索瞄准系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全状态“心神”验证机将于2014年进行首飞。在目前已经投入部队服役或正在进行试验的新一代战斗机中,多为类似于苏--35/37一般强调高机动性,或如F一22一样侧重隐身性的飞机。而日本则希望自己新一代的纯国产战斗机能够借助低可探测性外形和IFPC成为领先于世界的新一代万能战斗机。
推力矢量控制
  不过尽管推力矢量控制方式有种种缺点,但是“心神”仍IEl决定采用这一矢量控制技术,一方面是结构简单,不用面临开发额外的且日本从未接触过的结构复杂的俄式三维矢量喷口,同时也不像F-22的二维矢量喷口那样不能对偏航方向作控制;另一方面,折流板技术是美国的现成技术,即使是双发动机同时采用折流板也在F/A一18 HARV上进行过验证,而X-31所验证的技术本来就是用于移植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上,日本都可以直接从其盟友美国身上获取。毕竟日本要试验研究的是控制技术而不是结构制造技术。对于日本来说,制造一个机器并不困难,不必因此浪费时间而导致“心神”计划的拖后。
总体评价
  与歼20、F-22、T-50和F-35相比,“心神”的尺寸太小、无法设置内置弹舱,这注定其只是一款技术验证机,并不是实用机型。

日本的心神战机是什么玩意

  心神战斗机,日本自主研发的首款隐身战斗机。心神战斗机具备探测、电子战、通信等多种功能。
  三菱重工基本确定2015年1月试飞日本自主研发的首款隐身战斗机。日本防卫省将在确定成本与性能的基础上,在2018财年之前最终决定是否实用化。
  想实现实用化,必须要拥有先进的飞行性能、隐身性能,并且在此基础上控制成本。如何同时实现隐身性能与机动性是一个重大课题。防卫省将根据飞行试验中所获得的数据,充分分析机体轻量化、发动机小型化、传感器系统等课题,最终判断是否实用化。除了性能,还将考虑对防卫产业的整体影响。隐身战斗机的开发费用在5000亿-8000亿日元。日本政府也把国际共同开发的可能性纳入考量。
  日本防卫省为改变陆海空自卫队分别调度装备的现状,将自卫队作为一个整体高效率整备防卫力,防卫省已经确定新设防卫装备厅的方针,并于2015年度预算案的概算要求中计入相关经费。日本防卫省称,为应对不断严峻的安保环境,作为推进组织改革的一环,将加强自卫队整体防卫能力,因此决定2014年新设防卫装备厅。
唬人的玩意,宣传罢了,日本气愤美国不卖他F-22,就假装自己可以生产类似的战机,以此要挟,其实还是想买F22。一切都是假象。
日本心神战机是日本催促美国出口F22的宣传工具而已。心神战斗机现在那架只是同比例木制模型而已/日本并没有在研制什么。只是在大力宣传。这种方法只是为了迫使美国出口F22战斗机给日本。
面子工具,谈判砝码
日本自行研制的第四代隐身战机 因资金不够计划已搁浅
心神”验证机的这两个部分设计是分别由两个部门进行的。其中高机动性的研究工作由日本防卫厅技术研究本部第3技术开发室完成,该项研究在2000年就已经开始,按计划将于2008年末结束;而隐身性方面的研究则由“心神”项目的主要合同单位——三菱重工承担。
三菱重工为了实现飞机的低可探测性能,因此在外形设计上参考了目前唯一投入服役的标准四代机F-22,采用了并列双发双垂尾正常布局。
根据上一代隐身理论,飞机的主要轮廓线和机身开口接缝线应该相互平行,以尽可能将雷达回波集中在有限的方向上,使得敌方只能在特定方向探测到自己。F-22正是在这一理论成熟的时候诞生的“心神”也参考了这些,采用了带附面隔层道的carret进气口。鉴于F一35的鼓包式进气口早已经进行过试验,而“心神”仍旧在进气口内侧设计有附面层隔道。很显然是为超声速飞行性能考虑的。其他诸如梯形主翼.外倾式梯形双垂尾等均与F一22如出一辙。这个外形也令很多人在看到“心神”第一眼后会认为这不过是继“猛禽斯基”后的“倭猛禽”罢了。平尾的轮廓倒还算有意思,前缘与主翼前缘相垂直,而折线形后缘外侧与前缘平行,内侧则与主翼后缘平行。不但保证了足够的气动效率,提高了隐身性,同时还扩大了机背通讯天线及其他天线的工作范围。不过这一设计也不是“心神”首创。
“心神”在气动外形上与F一22的最大区别主要在于类似F一1 6的气动侧板,这一将主翼和平尾有机结合成一体的气动侧板有效提高了飞机的控制效率,同时后端与平尾相接,使得控制效率进一步提高。这种结合了F一16和F-35各自特点的气动侧板虽然在很多国家的方案中并不鲜见,但是将其付诸于实施的还只有“心神”。 F一22还有一个设计亮点,就是在进气口端上部外侧各有一个三角形的突起,这个突起上表面与机身连成一体,下表面则于进气口有一个折角。这个设计非常巧妙,极好地保证了飞机的隐身性以及进气口的要求,同时起到了边条/前翼的作用,能够在大迎角状态产生涡流提高主翼升力。而“心神”并没有采用这一设计,而是直接在进气口外侧伸展出边条,然后与气动侧板相接。这种结构简洁,而且与F一22的设计相比,“心神”的设计保证了飞机机身对面积律的要求,结合其进气口采用附面层隔道设计,说明“心神”非常强调跨声速/超声速特性。
不过“心神”的设计有一点必须特别注意,就是在主翼前缘襟翼内侧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闭合锯齿”设计。肉眼平视非常难以注意到这个结构,该设计也算巧妙而有意思。这一设计类似于米格~23主翼前缘的锯齿结构,起到类似于翼刀的作用,用于控制失速气流的扩展,能够提高飞机的可控迎角范围。很多飞机都采用了这一设计,但是此设计的最大缺点就是其独特的凹口会大幅增加飞机迎风面的雷达反射面积,这对于现代战斗机来说是非常致命的。而“心神”为了获得更高的机动性、更大的可控迎角范围,因此毅然采用了锯齿设计,而与常规锯齿不同的是,“心神”的锯齿前端向内收拢与机身相接,整体形成了一个闭合的锯齿结构,挡住了前向雷达波直接进入锯齿内,这一设计目前还是只见于“心神”,不过这一设计是否真的能提高隐身性,以及气动效率具体如何,还有待进一步试验。
三菱重工除了要进行低可探测性机体形状设计的研究外,还要进行IFPC技术的开发。IFPC是指综合飞行/推进控制(Integrated FIight Pro—pulsion Contr01)技术,主要用于在飞机通过气动操纵面无法控制飞机姿态的失速范围内,通过对推力的控制来操纵飞机的控制技术。不仅如此,为了使整个系统性能最优和稳定性最好,就必须对各个部分综合控制,即一体化控制。对于进气道、 发动机及喷管的综合控制称为航空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简称cs;对于飞机与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称为飞行/推进系统综合控制,简称IFPC。通过IFPC的实现,飞控、推进等系统也将演进成为一种一体化的、智能的、综合了各种飞机控制能力并与指挥、控制、传感、导航、攻击等系统高度综合的飞机。同时,在整个飞行包线内最大限度地满足飞行任务的要求,以满足推力管理,提高燃油效率和飞机的机动性,有效地处理飞机与推进系统之间耦合影响及减轻驾驶员负担等项要求,从而使系统达到整体性能优化。
作为IFPC的一个重要组成环节,“心神”采用了推力矢量喷管。而该喷管区别于苏一37的圆截面三维推力矢量喷管和F-22的矩形截面低可探测二维矢量喷管,而是类似于美德合作的X一31所具有的三片折流板矢量操纵方式,比较特别的是“心神”的矢量折流板带有锯齿,有可能是为了降低雷达探测性而设计的。
毫无疑问,X一31项目是目前有人战斗机最强机动性的代表,这一项目诞生于1986年6月,美国和当时的联邦德国政府签订了一份关于联合进行“增强战斗机机动性”(EFM)计划研究的谅解备忘录,该计划由美国国防部高级研究计划局牵头,联邦德国国防部的技术计划部门以技术合作的方式参与该计划,为该计划的发展研究机就是X一31“增强战斗机机动性”验证机,该机主要用来研究提高近距空战格斗能力的方法。而X一31最具特点的就是折流板矢量喷口,3块碳一碳导流叶片绕发动机圆周对称配置,每枚导流叶片的受高温区都包敷着碳化硅面层,且均由单独的作动装置驱动。通过偏转导流叶片来提供俯仰和偏航所需的控制力。最大偏转角度为35度,折流板矢量喷管不像二维和三维推力矢量喷管那样包覆住喷流,因而在大多数情况下最大只能将气流方向改变15度,而在某些低能量状态以及发动机尾喷口面积较小的情况下气流改变还达不到15度。而且折流板推力矢量控制方式的缺点是相当明显的,首先它的导流叶片在同时偏转一定角度以上可能发生相互碰撞,因而必须在控制软件中做适当的设置,这会导致该机推力矢量的控制律和与飞行控制系统的结合相当复杂;其次是导流叶片本身的使用能力问题,X-31的折流板内偏5度仅仅10秒后就必须外转10度冷却15秒才能再次使用.最后是折流瓣式偏折喷口的固有缺点——推力损失问题,X一31A在导流叶片的偏转角度超过10度时推力开始明显损失,偏转至25度时推力将损失700千克力左右。
不过尽管推力矢量控制方式有种种缺点,但是“心神”仍IEl决定采用这一矢量控制技术,一方面是结构简单,不用面临开发额外的且日本从未接触过的结构复杂的俄式三维矢量喷口,同时也不像F-22的二维矢量喷口那样不能对偏航方向作控制;另一方面,折流板技术是美国的现成技术,即使是双发动机同时采用折流板也在F/A一18 HARV上进行过验证,而X-31所验证的技术本来就是用于移植的,因此在结构设计以及控制软件上,日本都可以直接从其盟友美国身上获取。毕竟日本要试验研究的是控制技术而不是结构制造技术。对于日本来说,制造一个机器并不困难,不必因此浪费时间而导致“心神”计划的拖后。
除此之外,三菱重工还要同时展开“灵巧蒙皮(Smart Skin)”的试制。灵巧蒙皮主要是指用于机身制造的一种重量轻且强度高的新型复合材料。这种全新材料的试验工作计划将于2011年完成。
“心神”先进技术验证机起飞重量约为8吨,所装备的两台日本国产XF5-1涡轮风扇发动机总推力能够达到10吨,飞机起飞推重比为1.25。采用了新型灵巧蒙皮的“心神”还将进一步降低重量。除了灵巧蒙皮之外,“心神”还将要验证实现IFPC能力的矢量喷口.多功能主动相控阵雷达以及类似于F一35的综合光电搜索瞄准系统。如果一切顺利的话,全状态“心神”验证机将于2014年进行首飞。

F3战斗机的日本F-3心神战机

F-3是日本引进美国技术制造的单发隐身的战斗机 。 关于研制日本防卫省准备在今后5年内开始研制代号F-3的新型战斗机,计划从2027年开始投入批量生产,预计其性能将超越美国第5代战斗机F-22“猛禽”和F-35“闪电”II,隐形技术和大功率发动机将成为项目研发重点。据悉,现在日本三菱重工公司正在制造第5代战斗机ATD-X“心神”的技术展示样品,预计将在2014年首飞,该飞机研发过程中的一系列成果可能将会用于F-3战斗机研制项目。根据日本防卫省的计划,新型F-3战斗机将会逐步替代老旧的F-2和F-15J/DJ战斗机,与从美国进口的F-35联合使用。日本准备在2016-2017年开始F-3战斗机的试验设计工作,第一架验证机计划在2024-2025年首飞。预计日本F-3将是有人驾驶型号,不会生产无人版,初步消息表明,日本防卫省准备采购至少200架新型F-3战斗机,与预计在2030年后才会从美国得到的45架F-35战斗机互相补充,构成日本未来空中力量的基础。俄媒称,日本有可能会和计划在F-X项目框架内为F-35研制替代品的美国空军,以及主导F/A-XX项目的美国海军一起,联合拟订对F-3新型战机的技术性能和任务要求。实际上,日本新型战斗机研制项目框架内的初期科研工作早在2010年就已开始,由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和开发所实施,代号I3,相关技术成果可能还会向美国推介。F-3使用的动力装置将由日本株式会社研制,该公司准备制造的发动机最大推力可达15000千克力,相比之下美国F-35战斗机使用的F135发动机推力可达12700千克力,加力推力可达19500千克力。日本新型发动机的进气道将采用锯齿形结构,以降低雷达辐射水平,总体布局则与美国F-22战机使用的F119发动机类似。另外,日本F-3非常有可能将是双发重型战斗机,每台发动机的推力都将达到7900千克力,加力推力可达11300千克力。相比之下,应当被F-3替代的F-15J双发战斗机起飞重量为30.8吨。据悉,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和开发所还将为F-3战斗机研制专用雷达吸波涂层,结合有源相控阵天线网栅,既能提高自身隐形能力,又能追踪敌方战机雷达辐射强度。这种天线也将成为日军前景电子对抗系统的一个组成部分。为了进行该领域的研究,日本防卫省已向政府申请了2013-2016年间总额16亿日元(大约2000万美元)的研发费用。俄媒称,日本军事部门没有明确披露计划研制的F-3属于哪一代战斗机,但是英国《简氏周刊》去年秋天报道称,日本已经开始展开第6代战斗机研发工作。五角大楼和美国空军则从2011年初开始拟订对第6代战斗机的技术性能要求,预计美军的前景战机研制项目也有可能吸引日本参与,未来第6代战机可能优先选择有人驾驶型号,而且能够高超音速飞行。至于日本正在研制的第5代战斗机,其验证机早在2011年3月就已开始组装,它将同时采用几项隐身技术,包括几何散射形状、雷达吸波材料和复合材料等,还将使用多制式有源相控阵雷达、光纤多普勒遥控指挥系统、电子对抗系统、统一情报数据交换系统,并将安装全向推力矢量发动机。另外,日本防卫省技术研究和开发所还计划在该战斗机上采用自我修复飞行控制技术,必要时能使用机载计算机判断气动结构各个部件受损情况,校正、调整其余完好部件的工作状态,完成自我修复,完全恢复飞机的可控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