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东芝m900与M332屏幕一样大吗?
- 2、积跬步至千里 东芝M900数据接口的启示
- 3、独显显实力 实测东芝M900影音游戏巨变
- 4、“拷”箱:168小时测试东芝Protege M900
- 5、视频拆解东芝M900 独家解析隐藏的巨变
- 6、东芝M900怎么样?
- 7、东芝M900开机后自动关机
- 8、东芝M900系列笔记本怎么样,好不好,优点,缺点
- 9、东芝M900 可以支持4G内存吗?
- 10、东芝Portege M900怎么样
东芝m900与M332屏幕一样大吗?
东芝M900和M332的屏幕尺寸是相同的,都是14英寸。这两款笔记本电脑的屏幕参数都是:屏幕尺寸14英寸、分辨率1366x768像素、16:9宽屏比例、LED背光等。因此,它们的屏幕尺寸是一致的。
积跬步至千里 东芝M900数据接口的启示
"【IT168 产品解析】
目前笔记本市场的竞争可谓异常激烈,几乎每个品牌的产品都涉及到不同尺寸、不同平台,配置从高端到低端都有,那么在同样的硬件配置标准下,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速度?一些内部接口的不同可能就是其中原因之一,这也是一般消费者不容易看到的地方。今天笔者以东芝M900为例,来看下这款笔记本接口的价值。
东芝 Portege M900(M901摩卡棕)
处理器
Intel
Core 2 Duo T6500(主频2.1GHz,二级缓存2MB,总线频率800MHz)
标准内存
2048MB
硬盘
容量
320GB
光驱
DVD刻录机
显示芯片
ATI Mobility Radeon HD4570 512MB独立显存
显示屏
13.3英寸 TFT LED 1280×800
网络
连接/无线
1Gbps以太网卡
,802.11b/g/n 无线 LAN
扩展接口
1个VGA接口,1个HDMI接口,1个多媒体卡槽(SD, SDHC, xD, MMC, Memory Stick, Memory Stick Pro),2个USB2.0接口,1个USB2.0/eSATA 二合一接口,1个RJ45接口,1个麦克风接口,1个耳机
接口
电池
6芯锂电池,3700mAh
重量(kg)
2.1
操作系统
Microsoft Windows Vista Home Premium
特点
摄像头、多合一读卡器
、蓝牙2.1、生物指纹识别器、人脸识别功能、三维硬盘保护、硬盘加密,Kensington锁槽
东芝M900是09年新发布的一款13.3英寸奢华笔记本,采用英特尔酷睿2 T6500理器,标配2G DDR2 800内存,硬盘容量为320G,配备了ATI HD4570 512M GDDR3独立显卡,DVD双层刻录光驱。单就配置上来看,M900在同尺寸笔记本中算不上最高的,M900的价值在于它的外观做工以及细节,具体到数据接口的不同。下面就来看下M900的数据接口有何独特之处以及相应的测试。
" 拆机解密 细看数据接口
为了看清楚里面的数据接口,需要动家伙将其拆解来看个究竟。在拆解之前,先看看M900的接口外部分布。
上为东芝M900,下为M800
东芝M900的主要数据接口分布在机身两侧,左侧除了VGA及音频接口外,主要有一个USB、一个HDMI以及e-SATA/USB两用接口。右侧也有一个USB接口、DVD刻录光驱以及网线和电源接口。在M900的前方,左侧设置了一个SD、xD、MS三合一读卡器,旁边为无线传输模块开关。
机身后方比较干净
由于篇幅限制,拆机过程简略带过。在去除了机身背面所有螺丝后,再取出正面的键盘,键盘下方有几个螺丝也是刚腕托部分固定在主板上的,接着将其拧下来就可以将腕托取掉了。这时,已经可以看到主板的背面了,DVD刻录光驱也最先暴露了出来。
M900背面
内存
和硬盘在同一盖子下面
硬盘拆卸方便
将键盘取下后的样子在取出腕托前先将排线拆开
主板
背面的样子
腕托背面
将M900的光驱拆下来,可以看到这个刻录机采用的是SATA接口。整个光驱非常薄,在光驱的背面有不少孔,一方面是为了散热 ,一方面可以起到一定的降噪作用。
SATA接口光驱
背面散热孔不少
机身右侧的USB接口和网线接口被整合到一小块PCB板上,而左侧的HDMI、e-SATA、USB接口则集成在主板上。M900集成了无线网络模块,其实在笔记本背面的一小块背板打开后就可以看到的。
除了这些数据接口外,其实当拆开M900后,在主板的背面,最吸引人的就是那两根纯铜热导管了。它将HD4570独立显卡的GPU芯片和CPU相连,可以将热量差传递到风扇旁边的散热片,然后风扇将散热片周围的热空气吹到窗外。
独立显卡
显卡
CPU
CPU
音箱
此外,还可以看到M900的悬浮式音箱,音箱的箱体上方粘贴了一层泡沫垫,减少震动带来的干扰。
" 刻录速度测试 PK外置光驱
大家都知道,笔记本光驱结构比台式机光驱精密,因此对灰尘和污渍也更加敏感,加上光驱出入仓导轨没有台式机坚固,正常使用情况下其寿命一般都比台式机光驱短。因此不少网友的由于存在一定的担忧很少使用笔记本光驱,购买外置光驱价格又比较高。其实,只要注意防尘和放入、取出光盘过程中保持导轨水平还是可以延长使用寿命的。并且,通过对东芝M900进行刻录方面的测试,发现速度比同等条件下使用外置光驱的速度要快,这无疑是采用SATA接口的功劳。
SATA接口光驱
测试中做对比的外置光驱是明基TW400S,最大DVD刻录速度为8X,最大DVD读取速度4X。进行了两项对比,一是数据文件直接刻录,另一个是视频DVD光盘的拷贝。
NERO检测出的信息
支持DVD8倍速刻录
刻录过程中内存占用比较高
CD最大刻录速度24倍
写入测试
刻录内容是总大小4G的多个文件,使用铼德8倍速DVD光盘,刻录速度选择8X。该项测试中东芝M900用时11分钟,而是使用外置光驱用时为15分钟,速度要慢不少。在另一项DVD光盘拷贝测试中,选择软件默认的设置,使用M900内置光驱拷贝一张DVD视频光盘要18分钟,而使用外置光驱竟然耗时35分钟。可见相同参数的外置光驱和笔记本内置光驱在实际使用时,在刻录速度上还是有很大差别的。
" 蓝牙V2.1 更快更省电
蓝牙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经历了4个版本,分别是V1.1、V1.2、V2.0、V2.1。抗干扰能力较差的V1.1速度只有748~810kpbs,加入抗干扰功能的V1.2在速度上并没有提升,依然为748~810kpbs,远远达不到日常应用的需求,在一定程度上至于了蓝牙的普及,直到蓝牙V2.0版本出现,才将传输速率提高到1.8Mbps~2.1Mbps,并提供了对双声道音频的支持。
东芝M900采用的则是最新的蓝牙2.1版本,在速度上尽管没比V2.0有提高,不过简化了蓝牙设备的配对流程,并且由于加入了Sniff Subrating功能可以获得更佳的省电效果。
这里以诺基亚5320XM为例,将其和东芝M900通过蓝牙配对链接。测试环境为多人办公室,传输的文件分别是350KB的图片文件、5.6MB的MP3文件以及20MB的压缩文件,使用iBluetooth软件进行监测适时速率和用时。考虑笔记本的蓝牙使用更多的是向其他蓝牙设备发送文件,这里只测试M900向5320XM发送文件的速度。
从测试结果来看,传输速度超过了蓝牙V2.1标准的底线1.8Mbps。在多人办公环境下,考虑到有其他蓝牙设备的存在,这样的速度还是不错的,V2.1蓝牙标准的抗干扰能力有一定作用。
" e-SATA接口 大势所趋
尽管USB2.0接口的传输速率道道了480Mpbs,但是还不能发挥目前大容移动硬盘的最大潜力,同时,通过桥接芯片实现接口的转换也会大大影响设备的性能。eSATA接口的出现改变了这种状况,在保持了SATA接口的传输速率的同时,很好的解决了热插拔的问题,不过eSATA接口尽管已经在主板上出现多年,但是也有限制其发展和普及的因素,那就是供电问题。
现在东芝M900上采用的这种e-SATA接口便很好的解决了供电问题。这种接口其实就是eSATA接口和USB2.0接口的结合体,又叫Power eSATA接口,它向下兼容USB2.0和ESATA,一方面保持了USB接口即插即用和总线供电 (只需要一条线即可实现数据传输和供电)的优点;另一方面又引入了SATA接口速度快的优点。二者的结合可以充分满足全兼容、易用性以及速度的要求。
Power e-SATA
东芝M900的Power e-SATA接口,旁边的闪电符号表示可以直接供电
Power eSATA技术是新一代接口技术,此接口传输速度是按照SATA标准,该标准分为SATA、SATAII、SATAIII三种,最大传输速度分别可达到1.5Gb/秒、3Gb/秒、6Gb/秒。随着Power eSATA接口在电脑上的不断普及,大容量数据传输的“3G”时代即将到来,在选择笔记本电脑和移动硬盘时,一定要关注是否有Power eSATA接口。
" 总结:
当笔记本的普及程度越来越高、市场越来越趋近饱和的时候,对产品的细分便成为了厂商们获得更大市场占有率的手段,当然这也是为了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需求。东芝M900就是其中的代表,主流的配置和奢华的外观早已被消费者所认同,M900更加细微的改变在于笔记本内部的结构和一些接口细节,通过拆解照片和一些测试对比可以看到这种变化给应用带来的改变。
东芝M900
随着高清时代日益融入生活和数码相机等产品的越来越普及,大量数据拷贝和备份的应用越来越多,在电脑其他硬件配置一样的情况下,数据接口的细微改变成为提高速度和改善应用体验势在必行的革命。尽管这些改变带来的变化不是特别明显,但是消费者需求是巨大的,对于完美的追求也是无限的,一款更加符合用户需要的笔记本无疑会赢得更多的关注。东芝M900作为09年13英寸笔记本中的明星产品,可以说尽善尽美,只是价格似乎还有点偏高,如果能降到合适的价格区间一定会赢得更好的市场销量。
独显显实力 实测东芝M900影音游戏巨变
" 【IT168 产品评测】
纵观目前13英寸独显笔记本市场,英特尔酷睿2 T6x00系列处理器和ATI Mobility Radeon HD4570的组合是最常见的,比如东芝Portege M900系列中的M901。这款笔记本既拥有13英寸本的轻便小巧特点,又具有较为均衡和主流的配置,此外奢华的外观和精良的做工也为其色不少。
当然它的性能表现也是许多人关注的重点。关于M900的常规性评测和各种不同侧重点的评测,IT168做过多篇详细文章,此次评测主要针对M900在影音游戏上的表现。
" 关于HD4570独立显卡
独立显卡市场中,NV与ATI的竞争从来没有停止过。继NV推出GeForce 100M移动GPU系列之后,ATI也发布了Radeon HD 4000系列的移动版GPU。这次AMD推出的Radeon HD 4000系列包括Mobility Radeon HD 4800/4600/4500/4300几个系列,囊括了高中低端。
入门级的HD 4500/4300系列核心代号M98,有Mobility Radeon HD 4570/4350等型号,均是RV710的衍生版:2.42亿个晶体管、80个流处理器、64-bit GDDR3/DDR3/DDR2显存,支持12x CFAA反锯齿,不支持CrossFireX。
所有的HD 4000显卡均为55nm核心工艺,支持DX10.1和OpenGL 2.0、集成UVD2硬件解码引擎和集成7.1声道HDMI模块、支持DisplayPort输出,支持PowerPlay、PowerXpress、Swithable Graphics等一系列节能技术,不过最低端的Mobility Radeon HD 4300系列欠缺Avivo HD技术中的DVD Upscaling和动态对比度。
与之前的HD2000和HD3000系列的产品一样,HD4000系列移动GPU的划分非常明确,也比较容易选择,与今天测试相关的HD4570算是这个系列中的入门级产品。另外,HD4500系列的产品又包括HD4530和HD4570两个型号,当然HD4570相对性能要略高于HD4530,在文章的后面会有关于这款HD4570显卡的相关性能测试。
" 正式测试之前的整机性能测试
在做影音、游戏等方面的测试之前,有必要先对M900做一个整机性能测试,以便让读者了解该机的综合性能。
Super PI是利用CPU的浮点运算能力来计算出π(圆周率),所以目前普遍被超频玩家用做测试系统稳定性和测试CPU计算完后特定位数圆周率所需的时间。笔者对对东芝M900进行1M运算测试,得到的成绩为25.662s,对于采用酷睿2 T6500处理器的笔记本来说,这个成绩还是相当不错的,因为当年被玩家们捧为超频神器的E6300默认频率下的成绩也要29s左右,超频至3.5GHz后的成绩约为19秒,而T6500仅2.1G的频率就获得25秒的成绩值得肯定的。
Super ∏百万位运算时间为25.662s
wPrime是一款处理器测试软件,测试多核心处理器比Super Pi更准确。与SuperPI的单线程运算不同的是,wPrime在打开一个软件界面下,可以支持多个核心的处理器运算,甚至是8核心处理器。不过测试位数不如SuperPi来的细致,只支持最小32M位运算以及最大1024M位运算。在该项测试中 ,得出的32M位运算时间为37.939s,和P8400处理器的32秒成绩相差并不多。
EVEREST软件中内存测试项目考验双核平台的内存性能。从写入速度4227MB/秒可以看出只比E6700处理器和DDR2 800内存的平台低了600MB/秒,读取速度为5770MB/秒,和P8400平台搭配相同规格内存的成绩5850MB/秒相当,考虑到CPU对内存读写的影响,这个成绩可以算是发挥了该平台内存的正常水平。
3DMark06作为目前权威的综合测试工具,包括了两个SM2.0测试和两个SM3.0测试场景,基本上达到了DX9C的画面最高境界,其测试结果对于很多主流游戏都有参考价值,也对低端显卡的性能衡量提出了新的挑战。该项测试中,东芝M900跑出了4035的成绩,和DX9平台的1950RPO成绩相当。性能还是不错的。
PCmark是以整机综合性能为考量的测试软件。包括HD 录影自动译码,数字式音乐内码,先进穿线和基于追踪的硬盘性能测试。使能真实地客观表现在最新的个人计算机平台和建筑学之间和支持所有最新的技术,以使能准确评价最新的个人计算机。在PCMark05的该项测试总,CPU分数5036。显卡得分5815,内存4316,整体来看比较平均,可以看出M900的整机综合性能还是比较协调的,不存在什么瓶颈 。
CineBench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Maxon公司表示,相对于之前的9.x版,R10版更能榨干系统的最后一点潜能,准确体现系统性能指标。最新R10版,支持XP、vista、MAC等,最高支持16核。 本项测试中,CPU分别得分2249和4217,双核心效能为单核心的1.87倍,该成绩和台式机平台的E6600默认频率下的成绩相差不多,E6600的成绩分别为2461和4664,效能比为1.9倍。
从以上多方软件评测的数据看来,东芝M900的综合性能还是不错的,其CPU性能几乎达到了台式机E6600的级别,而显卡的成绩和DX9平台的ATI 1950PRO 成绩相当,考虑到其对DX10.1的支持,在VISTA下的游戏表现应该会领先些。对于笔记本平台来说,这样的性能已经可以满足大部分用户的应用需求了。
" 硬解高清 效果出色
前面的测试只是理论上的成绩,并不够直观,下面通过M900在高清播放方面的测试来了解下HD4570独立显卡的实力。其实,对于一款支持UVD2硬件解码的独立显卡来说,流畅播放高清电影已经不是问题,相信大家关心更多的是在观看高清电影时独立显卡能为CPU减轻多大负担,从而节约资源以处理其他更多工作。不过在播放测试之前,还是先简单介绍下播放器的选择及硬件解码设置相关问题吧。
目前网络上的高清片源多为独立外挂字幕的,不同播放器在对外挂字幕的兼容性及设置繁琐程度都不相同。Power DVD尽管设置最简单,并且可以直接开启硬件加速,不过不支持外挂字幕让不少高清爱好者感到郁闷。对于播放高清影片来说,完美解码和终极解码成为比较受欢迎的两个播放器,不仅支持CPU软解,对于GPU硬解来说也支持的非常完美,新手使用时在默认设置下既可以播放绝大多数视频,而高手通过适当设置还可以获得更佳的画质音效和功能体验。
这里以终极解码中集成的KMPlayer作为M900使用过的播放器。先介绍H.264解码设置,过程比较简单,不过要求事先一定要安装上PowerDVD 7.1或以上版本的H.264解码器。然后选择外部解码器,如果之前没有调入外部解码器或者是搜索外部解码器的话都是系统默认,此时就需要自定义外部解码器。
"
首先在播放器的选项卡里选择参数设置,然后在左侧选择外部视频解码器,默认下右侧所有类型的视频解码器都是系统默认,在H.264视频右侧选择PowerDVD的视频解码器,然后点击右侧的C打开对话框,将Use DxVA打钩就可以开启硬件加速了。
对于VC-1的硬解稍微复杂点,最好选用较新版本的KMPlayer,从2.9.3.1288版本之后开始增加对VC-1 D选项,另KMP硬解VC-1成为可能。在设置之前要保证安装了WMP11,或者WMP11里自带的wmfdist-11.exe这个文件,这个解码器安装了之后,就可以在KMP里调用。
尽管H264和VC-1的编码方式越来越成为主流,不过MPEG2的高清片源还是占很大比例,对MPEG2的硬解也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说较老型号的显卡也支持MPEG2硬解,不过大多数的CPU都可以流畅的软解MPEG2,所以是否需要硬解就看个人需求了。
得益于ATI HD4570 512M独立显卡优秀的解码能力,1080p高清电影的播放也很轻松。在解码设置中心里,针对影片本身的格式及编码方式进行相应的设置,就可以将CPU占用率控制在20%以下。
东芝M900在720p高清电影播放方面的表现可谓无可挑剔,笔者选用了两个720p电影,在播放器默认设置下打开影片,拖放到画面码率较高的视频部分,期间CPU占用率始终维持在20%-30%之间。在进行适当设置后基本都可以保持CPU占用率在10%以下。
" 游戏大作全体验
令众游戏玩家期待的恐怖游戏大作《生化危机5》PC版在上个月发布,自然这款游戏也成为此次评测的主角之一。尽管《生化危机5》游戏对电脑的最低配置要求不高,不过为了获得较好的游戏画面,还是进行了如下设置,游戏分辨率1280×800,全屏模式,抗锯齿打开,动态模糊打开,垂直同步关闭。
该设置下游戏画面表现已经很不错,游戏过程中FPS基本维持在25-35之间,流畅度中等,基本不影响游戏进行。玩家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适当降低特效以获得更高的FPS。
竞速玩家都在期待的NFS大作Shift也在前不久放了出来,终于有机会利用M900来测试下。先看一下游戏的推荐配置:
● 操作系统:Windows XP SP3或Windows Vista SP1
● 处理器:Core 2 Duo 2.5GHz或Athlon 64 X2 2.0GHz
● 内存:XP 2GB;Vista 3GB
● 显卡:PCI-E接口、支持DX9.0c、512MB显存
● 声卡:兼容DX9.0c
● 硬盘:10GB可用空间
● 光驱:8×DVD
从极品13的推荐配置来看,其要求要比生化危机5适当高一点,当然这个不是最低配置。而东芝M900的配置也基本符合推荐配置的要求,意味着可以有不错的操作体验。
在游戏开始的时候,笔者没有直接将游戏特效设置为最高,根据M900的配置,将游戏特效设置为较高水平——分辨率依然设置为1280×800,开启4倍抗锯齿,世界细节为高,阴影和车辆细节高,其他特效中等。
游戏开始后,除了片头动画比较长外,实际载入速度还是比较快的。不过在比赛开始后,速度感还是不强,平均只有20fps,对于竞速游戏来说这样的速度是达不到要求的。为了保证流畅度,只好将特效适当降低,分辨率依然为1280×720,抗锯齿设置为2倍,其他特效都设置为中等,最后游戏能够达到25fps左右。
从这两个游戏的测试来看,在对特效适当降低后,基本都能保证一定的流畅度,不会影响体验感受,同时画质也不会损失太多。
由于单机3D游戏表现已经不错,因此,《魔兽世界》等大型网络游戏,M900应付起来更不在话下,因此这里也不再做测试。
" 总结:配置均衡 影音游戏表现不错
整体来看,东芝M900是一款配置比较均衡的中端13英寸笔记本,凭借HD4570良好的硬件解码能力使得M900在高清播放方面具有很大的优势,播放目前网络上流传的高清片源是毫无问题的。因此利用标配的HDMI接口连接高清平板电视作为mini HTPC来使用也是不错的选择。
M900所配的HD4570独立显卡在中端产品中也具有很高的关注度,对于09年刚发布的几款新游戏大作来说,基本上在中等特效下还是可以保证游戏具有一定的流畅度的,画质表现也很不错。而对于网络游戏来说,M900应该会有更大的余力了。随着秋季新品的发布,M900的价格也逼近6000元,凭借奢华的做工和均衡的配置,M900在市场中的竞争力会更加明显。
“拷”箱:168小时测试东芝Protege M900
"【IT168 产品评测】
东芝Protégé M900是东芝今年全新推出的13英寸独显笔记本,除了外型上继续融入了许多时尚元素以外,最大的变化是在较小的机身中加入了中端ATI HD4570独立显卡。独显带来更强的性能,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发热量,这就更加考验了该机的散热性能和做工。
在之前,IT168曾经通过拆解的方式了解到,东芝Protégé M900采用双重铜导管结合涡轮风扇和散热片的组合系统来进行散热,理论上,这种强化散热的设计会带来更好的效果。那在实际使用过程到底能否真如此?
如果一款机器的稳定性和兼容性较差,那么在长时间运行或者满负荷运载的高强度软件的时候容易出错,影响了用户的正常使用。所以,这里通过一款名为PassMark BurnInTest的专用“烤机”软件,让东芝Protégé M900在168小时内疯狂运行该程序,对机器各个方面的进行严格的循环测试。看该机能否在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行测试程序的过程中,是否能够保持良好的稳定性和兼容性。
通过视频展示,可以看到东芝Protégé M900经受住了168小时2万余次循环的“虐待”。这说明这款笔记本在内部大家看不到的地方的设计非常出色,让该机在性能更强的情况下依然表现出良好的稳定性。下面回顾一下整个拷机过程。
先打开全部测试选项
此次测试采用的PassMark BurnInTest能够对机器各个方面的进行长时间循环测试。首先打开该软件的测试选项,选择测试全部内容,然后将循环数值设置为最大,点击确定,测试就开始了。软件将弹出9个窗口,分别检测处理器、硬盘、声卡、显卡、内存和网卡等主要硬件,甚至还能够检测诸如USB端口、打印机、磁带机、并口、串口等其他周边设备的状态。
测试开始时间
在经过了24小时之后,系统已经完成3256次循环测试,窗口显示无错误,运行良好。
24小时之后
经过了48小时之后,系统已经完成7141次循环测试,窗口显示无错误,运行依然良好。
48小时之后
经过了99小时之后,系统已经完成过万次的循环测试,没有任何异常,窗口依然显示为零错误。有了这样的成绩,让人对该机的最终表现充满期待。
99小时之后
现在时间的显示为9月21日下午1点19分,经过了168小时漫长的考验后,软件的测试窗口项显示为零错误,东芝Protégé M900圆满的完成了这个“不可能完成”的任务,通过了苛刻的考验。
168小时之后测试完成
东芝Protégé M900不仅在配置和内部设计方面带给了消费者不一样惊喜,通过经过这次长时间的“烤箱”测试,依然表现出色的稳定性和良好的兼容性,能够让用户更加放心的长期使用。
视频拆解东芝M900 独家解析隐藏的巨变
" 【IT168 视频拆解】
东芝M800作为08年13英寸笔记本的销量前三甲,在该型号还在热销的时候东芝又推出了其升级型号M900。不论从整体外观还是细节我们都可以轻易看出M900走的是奢华路线,那么M900的改变仅仅是这些外观么?一般消费者在选择机器的时候只能通过外观和基本配置来判断笔记本的设计、做工以及性能优劣,但是往往会忽视或者说很少有条件看到笔记本内在的改变,本文通过对M900进行拆解的视频,来展示M900机器内的部件构造及散热系统等,通过这些我们可以看到M900的这些改变在功能及性能上带来的影响。
东芝M900相对于M800,配置上最大的改变就是从集成显卡笔记本变为独立显卡笔记本——板载AMD HD4570(512M GDDR3显存)独立显卡,那么在散热措施上就需要加强。
通过视频展示,我们可以看到M900的CPU上面通过两根宽大的纯铜热导管和涡轮风扇附近的散热片相连接,并且其中一根导管延伸至独立显卡的GPU核心上,这样CPU和显卡产生的热量就可以通过导管传递到散热片上,然后通过涡轮风扇将散热片周围的热空气吹到机器外面。
另外,我们可以看到有一块较厚的纯铝片从CPU风扇罩延伸到了在显卡PCB板的背面,可以对GPU核心进行辅助散热并对背面的显存散热,双重散热措施可以有效带走显卡产生的热量。
导管链接至显卡GPU
导管给CPU散热
注意的话会发现在散热片上面垫了一条形隔热材料,一方面有利于形成良好的风道,同时也可以阻隔热量直接传递到机器底部造成意外烫伤等问题。对于独立显卡的笔记本来说,采用热导管结合涡轮风扇和散热片散热系统的好处就是,一方便减少了风扇数量,通过导管传热更静音,另一方面纯铜热导管具有很高的传热效率,可以热量通过热导管内部循环液迅速传递至风扇周围进行散热。
以上独显和散热系统是M900在内部看不到的变化中最大的两个。其他的还有一些细微的变化,这里不一一介绍。请参见视频。
视频中拆解的东芝Portege M900为第一款小型号为M901的笔记本,拥有摩卡棕奢华的外观,幕纱纹路耐磨不易留下指纹。金属腰线点缀得笔记本既有奢华感,也变得活泼生动。
东芝Portege M901
拆解得M901采用英特尔酷睿2 T6500处理器,标配2G DDR2内存和320G 5400转硬盘,内置DVD SuperMulti双层刻录光驱。板载ATI HD4570独立显卡。拥有2个USB2.0端口、1个USB2.0/eSATA Combo接口。1个VGA接口。一个HDMI(高清晰度多媒体接口)、1个Express卡槽等扩展接口。在加上无线蓝牙V2.1+EDR,可方便地与移动设备进行畅连。
东芝Portege M901
M900拥有良好的商用安全技术,通过文件加密、BIOS加密和硬盘加密的层层把关,可以严密捍卫用户数据的安全,带来更放心的使用体验。
东芝M900怎么样?
M900做工精良!
慕纱纹的做工!3D硬盘防震专利技术!宽触丽落键盘!
别的不说!光凭它A面的金属内镶LOGO!档次都完全不一样啊!
很有品味的人!!!
东芝M900目前卖场实际售价约为6600元左右,采用T6500处理器,搭配ATI Mobility HD4650独立显卡,并且拥有指纹保护、硬盘防护等高端特性,可以满足一些中高端用户群的“携带、办公”等需求。那么这款笔记本有哪些特色特性呢?
优点:
独特慕纱纹,手感上佳;
消灯功能,使用舒适;
缺点:
电池容量较小(10.8V/3700mAh);
接口布局合理性一般。
东芝推出的纹理类笔记本推广名称为“慕纱纹”,正如其名,这种“慕纱纹”的手感就像儿时的粗蚊帐一样质感,摸起来甚至让人有些怀旧。相对而言,这种磨砂面手感远好于膜内漾印喷漆外观,不会显得粘滞,也不会轻易显现指纹。
慕纱纹不仅在手感上独有优势,在质感方面,东芝M900慕纱纹也带给人新鲜之风,纹理类屏盖风格同镜面类屏盖不同,其更显得内敛、稳重、朴实,这同膜内漾印的夸张、外向不同,这种方格也会更好取悦一些30岁左右的“白领族”,因为这种外观风格更安全,更踏实。
东芝M900仍然保留了其屏盖上烫金logo设计手法,硕大的银色镜面“TOSHIBA”logo,很是大气,同慕纱纹搭配时也较为舒适,也给内敛的纹理屏盖带来灵气。东芝M900为13.3英寸屏幕,这是亚洲用户最喜欢的规格之一。13英寸堪称多用规格:携带不至于太累赘,实用不过于太局促,这是13英寸笔记本逐渐受欢迎的原因之一。
对于许多国内用户而言,买电脑仍属于大件消费,而不像西方用户那样动辄数台电脑,因此我们更希望这台笔记本能里能外,家务、商务都给兼职了,而13英寸无疑是最好的“经济适用男”。对于家用而言,13英寸尺寸并不太小,可以安全设计独立显卡,并且稳定性不错;对于商务办公使用而言,13英寸携带并不十分累赘,也有较好的工作效率;另外,13英寸价格逐渐下调,甚至已与14英寸笔记本匹敌,等等这些优势,让13.3英寸屏幕逐渐受宠。
东芝M900采用的13.3英寸屏幕,并且使用了1280×800分辨率,相对目前流行的1366×768屏幕而言,这种规格分辨率也有其优势,那就是可显示更多垂直方向的内容。实际上,从一般办公、网络浏览等实际应用角度来看,1280×800分辨率更加舒适、更加实用。
M900屏幕边框宽度并不小,不过由于设计得很是巧妙,减小了视觉累赘感,其将边框设计为曲面,减小了边框的反光同时,还让边框显得纤细。但M900上端镜面边沿有较明显反光,因为其宽度达2.5厘米,并且为镜面涂层。
M900键盘处仍然采用了慕纱纹纹理,并且搭配为黑色色调,风格稳重。键盘按键的高光风格与腕托纹理的磨砂风格,相互搭配与互补,颇有特色,二者的搭配初看时有些不协调,不过看得久了,就会适应,最后你会发现,这种搭配还是很出彩的,否则键盘面会多沉闷啊。
M900键盘按键为高光镜面设计,这给我们带来了一些困扰,原因是其较滑腻,快速击打时附着力不够,指尖会有滑动,并不是非常舒适。个人认为这种设计可能纯粹为搭配腕托的纹理风格,对实用性考虑不足,当然这只是测试者的个人喜好。
除却按键问题外,个人对M900键盘其他设计则十分拥护。其一,M900音箱布局合理,音效佳,并且美观大方,M900音箱还支持杜比音效,可以提供不错的声音效果;其二,慕纱纹腕托拥有磨砂手感,舒适清爽,并且腕托温度控制合理,值得称道;其三,键盘边沿采用缓冲设计,击打时不会击打到边框,十分人性化;其四,触摸板处设计有特色,并且设计了指纹功能,具有高端属性;其五,设计了消灯功能,即可关闭电脑状态指示灯,以提供舒适的用户界面。
值得一提的是,东芝M900提供的消灯功能。M900在键盘前端设计了一排触敏快捷键,并有状态指示对应。正常状况下,触敏快捷键有较强背景灯,妨碍了用户观看屏幕。工程师于是设计了消灯功能。只需让手指从一侧滑动至另一侧,背景灯即会自动关闭,再次滑动又可开启状态灯。这一设计很是人性化,提高了用户舒适度。
对于集成度较高的笔记本而言,用户关注的往往是其实际使用体验,至于其电阻、电容用料等,不能以直观方式来简单评判。实际上,设计在其中占据更重要地位,优秀的设计甚至可降低对子部件的负载及要求。
单就体验性而言,M900较为合理。其将主要散热部件设计于键盘正下方,包括处理器、散热鳍片、内存及硬盘等都在键盘正下方。这种设计有两大优势,其一,设计于键盘底部,有利于该配件的散热,原因是键盘相对不密封,有一定空气对流,利于配件散热;其二,硬盘、内存等放于键盘正下方,而不是腕托等下方,对用户而言更加舒适。不少品牌将硬盘等配件设计于腕托下,导致腕托温度过高,舒适性较差。
M900电池设计较为简单,采用双掷单开设计,拆解方便。开启电池窗时,先打开一侧无弹簧卡锁,再拉开另一侧弹性卡扣,即可轻松拆卸电池。东芝M900采用了10.8V/40Wh电池,电池容量一般。
不少用户将13英寸笔记本作为全能笔记本来使用,这就要求M900需要有较完备的接口。诸如在家使用时,要求有高速的eSATA、HDMI等,在公司使用时,则可能需要较多USB接口等等。相对而言,M900接口较为丰富,可以满足诸类应用。
M900左侧有散热孔,占据了不小的空间,不过仍然设计了不少接口,包括VGA接口、HDMI接口、eSATA接口(兼容USB)、USB接口及Express Card/54接口,另外在Express Card接口下,还设计了音频接口,左侧接口的布局似乎无可挑剔,因为这类接口使用几率并不高(音频接口除外),放于哪一侧侧似乎都合理。
右侧为光驱位,占据了很大面积,M900光驱处于腕托下,光驱发热量小,不会让腕托变得炽热,这种设计是合理的。右侧的接口包括DC电源接口、RJ-45接口及一个USB接口。单从接口之间是否干扰来看,M900布局很是不错,但如果从实际使用来看,却可能有一些潜在问题。
M900将DC电源接口及RJ-45接口设计于右侧,而二者线缆较粗长,并且垂直于左侧,这会让众多的右手习惯用户感觉很不舒适,原因是你右手握持鼠标时将会不可避免的与网线或电源线发生冲突,甚至让鼠标无处可放,这一设计欠考量,实际上一般来说,DC电源接口及网络接口设计于左侧,这种设计实用型会更好。
M900前端还有接口布局,包括SD卡槽及无线网卡开关。WIFI无线开关是一项很有用的设计,用户可以快速关闭/开启无线开关,特别是在户外时,这种硬开关可以节约电源,延长了电池续航,并且硬开关操作更准确,更安全。 东芝M900采用T6500处理器搭配GM45芯片组,并使用ATI Mobility HD4570独立显卡。需要说明的是,从软件读取数据来看,M900采用的GM45芯片组,但没有发现集成显卡,也就是无法切换显卡模式。处理器测试分别采用了wPrime及Cinebench R10进行。32位wPrime测试耗时为36.614秒,1024位耗时1167.534秒,这一测试结果表现不错,对比高端P8600分别为32.293秒及1027.265秒,差距并不大,这证明了T6500相当强劲的性能。
Cinebench R10测试中,单核得分为2255CB,双核得分为4273CB,特别是双核测试结果,很值得肯定,其同P8600处理器也相差不大,然而二者价格相差不小-,从测试结果可以看到,目前选用T6500具有非常不错的性价比,可以满足一般用户的需求。
内存测试中,M900采用了2GB×1单通道模式,带宽为4252.739MB/s,表现不错。不过FSB为1066MHz的P8600处理器可达5300MB/s左右,这是高低端处理器与中端的差距之一。这款送测的M900采用了日立320GB硬盘,转速为5400RPM,数据缓存为8MB,实际测试速度为54.7MB/s,表现一般。 显卡方面,M900采用了中低端显卡——ATI Mobility HD4570,显存为512MB,显存带宽为64位,该款显卡可以满足一般家用,常规娱乐及普通游戏,但对于大型3D游戏而言,可能会力不从心。
显卡测试使用采用了3DMark06,其测试得分超过4406(1024×768),超出我们预期,这意味其可以完成一定规模的单机大型游戏。综合性能测试中,分别采用了PCMark05及PCMark Vantage进行测试,其中PCMark05综合得分达4565,表现不错,特别是显卡得分高达4608,仍然超出预期,该得分仍超出一般入门级显卡约一倍。
PCMark Vantage测试中,综合得分为3169,其中游戏性能得分为2801,数据处理性能为2521,这意味着M900在娱乐及数据处理方面能力相当,甚至游戏性能还有一定优势。
东芝M900是一款兼办公兼娱乐的多用机型,这款产品同东芝之前13.3英寸机型最大区别在于增加了性能强劲的独立显卡,这扩展东芝13.3英寸笔记本的使用范围,也符合我国用户的的需求。
M900在屏盖方面抛弃了之前膜内漾印工艺,采用风格清新的“慕纱纹”,手感上佳,质感特别。这种工艺屏盖更显稳重,适合于30岁左右用户选用,并且这种纹理类屏盖无需频繁维护,特别是其不易显现指纹,实用性更强。
M900仍然采用了1280×800分辨率屏幕,这种分辨率屏幕在网络浏览中有明显优势,因为你可以看得到更多纵行信息,而过宽的横向像素都被浪费掉了。
M900键盘面的消灯功能很是人性化,以手指划过指示灯后,即可关闭,非常方便。腕托的设计同样也很舒适,宽窄合适,采用磨砂手感纹理,并且底部没有高温部件,基本为常温状态,适合于游戏及文字输入等操作。
纵观目前中端市场,搭配T6500及独立显卡的13.3笔记本多在6000元附近,不过东芝M900高端属性更加明显,其含义指纹识别、硬盘防震及一些东芝独有控制技术,相对性价比也很优秀。
东芝M900开机后自动关机
电脑自动关机的解决办法:
1.首先检查硬件是不是有问题,重点检查主板、CPU风扇、主机电源供电情况,电源插座是不是有问题等。
2.检查是不是有一些应用软件的任务完成后关机被启用了。这是可以明显的看出来的。特点是,在关机前,总会有个程序运行完毕,一般会弹一个对话框提醒要关机了。
3.解决病毒木马,修复系统受损的文件,可以使用一些安全软件。
4.电脑自动关机这种情况一般自动关机后不能马上重启要等一段时间,CPU需要散热降温。
东芝M900系列笔记本怎么样,好不好,优点,缺点
东芝M900系列笔记本电脑,是东芝2009年11月推出的全能学生本,共有12款产品
参考报价:¥5499
东芝M900 可以支持4G内存吗?
这个是没问题的哦。
可以的
东芝M900 最大支持内存为4G,单条最大2G,内存型号是 DDR2 800 的(不要买DDR3 的)
很高兴为你解答,满意请采纳,谢谢!
东芝Portege M900怎么样
5000元左右的的确可以考虑买东芝或者苹果的笔记本了,5000元的笔记本属于中高端的,一般这样价位的电脑的配置都可以满足楼主的上网,课件,视频,玩游戏了
5000元要是买东芝这牌子的话,可以考虑买15英寸的M850系列的,或者14英寸的M800系列,15寸荧幕大要不是经常出差的话完全可以考虑,要是经常携带就14寸的M800,M系列在东芝里面画质好和配置都不错
至于有网友推荐你买华硕和联想的,根据你的需要我劝你不要考虑国产了,因为华硕和联想品牌定位是居于3000价位段的笔记本,质量来说肯定不如定位于5000元以上的东芝,就算联想和华硕有5000元的价位段的电脑,其做工和质量、画质等等方面也不如东芝好,这个是实在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