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笔记本pk,拯救者的pkx是什么意思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21 21:21:43 浏览17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谷歌PK微软谁的廉价笔记本更值得购买?

笔记本电脑可以说是目前最主流的桌面计算机产品,很多朋友每天都需要使用它们来办公、上网。当然,由于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互联网设备的流行,传统计算机产品受到了较大的冲击,所以笔记本电脑的吸引力也逐步下降。显然,价格战对任何产品都是极为奏效的一种促销方式,笔记本产品也不例外,比如低端的Windows笔记本越来越多,谷歌Chromebook这样类似“上网本”的产品也逐渐流行,那么谁才是更好的“轻体验”计算机?我们不妨通过实际的对比来测试一下。
以我个人为例,我的家人在过去两年里使用三款笔记本,但仍一直在寻找更好的。他们的要求非常简单:能够收发电子邮件、看看社交网络、在线视频、创建文档以及存储照片,预算则不超过3000元。他们通常会选择一些低端Windows笔记本,但速度较慢、经常蓝屏死机,需要我来为其重装系统或是检查硬件故障。
这一次,我决定让他们同时尝试一下Chromebook和低端Windows 8笔记本,机型为东芝Chromebook和Satellite NB15t,两者价格相当(分别为1870元及2200元),看看哪个系统更适合他们。
Chromebook:价格便宜但系统存在限制
???东芝Chromebook采用了13.3英寸屏幕,外观设计有些类似苹果的Macbook系列,是目前唯一的13英寸Chromebook机型,兼顾了便携性和实用性。另外,三星也推出了新款的13英寸Chromebook,很快就会上市,意味着Chromebook领域的尺寸选择会越来越多。
主打低价特点的Chromebook自然不会拥有很高的硬件配置,如Haswell平台的赛扬处理器、2GB RAM、1366*768的分辨率和16GB固态硬盘,都属于入门级配置。不过,由于Chrome OS本身是一个非常轻型的操作系统,所以运行效果还是非常快速。
???Chromebook的主要障碍不是来自于性能,而是系统限制。基于浏览器的特点让它在大多数时候都需要联网操作,虽然一些应用可以支持离线下载,但整体仍依赖于互联网和云存储。所以,如果互联网状况不佳,可能会影响到你的使用体验。最重要的还是联网使用在心理上感觉不如本地使用稳定,毕竟将文件保存在硬盘中,已经是一种常规的计算机操作。
当然,我们要以发展的眼光看待云服务,截止至2013年底,谷歌云服务已经拥有1.2亿活跃用户,微软及Dropbox也拥有大量的用户群,所以云存储是一个必然趋势,只是我们仍无法完全脱离硬盘,云存储更像是一种后备的解决方案。
廉价Windows 8笔记本:低端硬件影响使用体验
???再来看看廉价的Windows 8笔记本。东芝Satellite NB15t配备了11.6英寸的触控屏、与Chromebook同样级别的赛扬处理器、4GB RAM及500GB硬盘,这意味着你可以把多种文件存储在本地,而不是必须依赖Google Drive云服务。另外,它的电池寿命实际上与Chromebook相当,基本上都可以保证6小时左右的续航,不算出色但也够用。
虽然是一款低端笔记本,但是东芝Satellite NB15t慷慨地配备了触摸屏,能够更好地使用Windows 8的瓷砖界面。不过,由于硬件配置低、系统资源消耗较高,在使用中会出现屏幕操作卡顿、变慢的情况,不得不进行重启操作。
???作为一种更先进的本地操作系统,Windows 8在高端笔记本中的使用效果显然会更好,但低端产品就十分有限了。也就是说,它无法面面俱到,你会发现使用Metro移动平台的效果不如iPad或是Android平板、而传统桌面的体验也因为低端硬件时有卡顿,影响整体使用体验。
究竟该如何选择?
显然,两种低价笔记本的使用体验都不够完美。从理论上来说,低端Windows 8笔记本会让你获得更多功能、更丰富的软件和良好的兼容性,但对硬件要求较高,如果你想使用Photoshop这类大型软件或是玩游戏,3000元及以下的机型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至于Chromebook,我们只建议将它作为“上网本”使用,也就是说浏览网页、聊聊天或是不经常的文本处理,如果需要大量的办公、多媒体编辑操作,具有广泛兼容性的Windows产品则更为合适。

荣耀笔记本和联想小新,哪款更值得入手?

荣耀笔记本和联想小新,我觉得荣耀笔记本更值得入手,因为联想的机器容易坏,老是需要去返修,而荣耀的相对比较禁用。
我觉得联想小新更值得入手,因为联想是做电脑的一个老品牌了,而且它们的质量也不错。
联想小新没见过不了解,但我买的荣耀15个月就出问题了
荣耀手机还行,电脑别想了;联想电脑做的不错,手机也别想了
买个联想的吧!华为做笔记本时间太短
最近几年轻薄本迭代速度越来越快,大家购买产品时倾向“高颜值”、“强气场”等时尚消费。在这个时代背景下,轻薄本流行元素越来越丰富,而荣耀MagicBook14和联想小新Air14自然而然的成为了大家的首选目标,但预算有限小伙伴只能选择一台购买,那么到底哪个更值得买,性价比更高呢?下面,笔者就全方位带大家了解一下这两款笔记本,看看哪款更令你心动。
颜值手感PK:
外观方面,荣耀MagicBook14整体机身采用高品质铝合金材料,还加入了全新的时尚个性元素。它的A面采用了钻切小蓝边设计,显得更加精致典雅,并且与它的天蓝色logo也有着相呼应的美感,使四周的蓝色切边毫不突兀,无论是学生党还是上班族拿出去都不失优雅。而且荣耀则很巧妙的将摄像头隐藏在键盘之中,显得屏占比更大,无论是学习还是娱乐都会比普通的14英寸电脑更为舒适。
反观联想小新Air14,在材质上也只有A面是金属材质,但是联想的制作功底还是不错的,B、C面的质感看上去和A面区别不大,同样采用了三面窄边框的屏幕设计,但因为摄像头问题,显得屏占比没有荣耀MagicBook14大,视觉体验可能会稍逊一筹。
开机体验上,荣耀MagicBook14锐龙版将指纹与电源键合二为一,相比于联想小新Air14的单独指纹模块更显极致简约感,使用上也更为便捷。
轻薄便携PK:
首先,荣耀MagicBook14采用极致轻薄机身,薄约15.9mm,重量约1.38kg,这个重量可以说是随拿随走,无论是日常办公还是出门旅游,都可以随身携带,轻薄的机身也就意味着可以应对更多的场合。
联想小新Air142019为1.5kg。从重量上来讲,荣耀更轻一点,不过这个差距并不是很明显,两者都很轻便,放在背包里还是很轻松就可以带走的。
总体来说荣耀MagicBook14和联想小新Air14都是很不错的笔记本,但笔者更倾向于荣耀MagicBook14,除了颜值与轻薄的优势,独特的设计和实用的黑科技更是笔者选择它的一大原因。有购置新笔记本想法的小伙伴,不妨试试荣耀MagicBook14哦~

笔记本玩DNFPK丢帧什么原因,屏幕刷新率太低了?还是高温降频

一般是两种情况导致。
1、配置问题,如果配置不够的话会出现卡顿,这样会导致技能释放有延迟,那么就无法正常连接技能。
2、网络问题,延迟过高就会导致这种现象,如果是延迟过高的话可以考虑使用网游加速器就可以了。
笔记本主要是受到温度的影响,如果过高的温度就算配置够了也会导致降频,玩游戏的话连接适配器并且开起高性能模式。
这配置足bai够用了。不配置的问du题。
1、查看显卡驱动是否需要更zhi新,当显卡驱动过于老dao和旧的时候就容易出现丢帧、卡屏、卡顿、无法正常登陆等异常,更新驱动后即可恢复正常,在更新驱动前记着做个驱动备份。
2、目前的电脑一般都有独显和集显,即独立的显卡和主板集成显卡,如果进入游戏前使用的是集显那就容易出现卡屏、花屏、闪屏等异常,手动切换回独显再登陆游戏即可恢复正常使用。
3、电脑缺少directX软件或directX版本低、directX错误等原因造成的卡屏,卸载原有的directX重新下载directX最新版,目前的最新版是directX12,正常安装后重新启动计算机即可恢复正常。
最主要的还是温度问题,笔记本玩游戏最要命的问题就是容易高温,散热不良,一旦高温电脑就会自主降频以减少发热降低温度,保护电脑零件因高温损坏
一般都是配置不够。笔记本本来是不适合玩游戏,发热太大。除非是买的游戏本,这样设计,配置都跟的上。
笔记本不建议玩游戏
可能是因为你很久没有给你笔记本做清灰,笔记本电脑积灰尘过后,玩游戏温度会非常高,温度高了过后会触发电脑CPU的过热保护,要么蓝屏,要么死机,而且运行速度会大大降低,你还可以通过下载游戏加加了解电脑能不能玩DNF,通过游戏跑分测试,就可以告诉你能不能玩DNF,游戏加加的跑分测试有大数据算法,能把你电脑的配置和游戏要求的配置匹配做对比,从而告诉你电脑在玩DNF时 能开启什么特效程度,数据非常准确,并且还可以测试其他的游戏哦

联想R7000P Vs Y7000P,同价同品牌同显卡机型PK,玩游戏谁更猛?


前段时间,我们抛出了一个话题:AMD锐龙5000H平台和英特尔第11代酷睿H45平台,谁的 游戏 性能更好。

而后我们分别评测了3060显卡的戴尔G15 AMD处理器款和英特尔处理器款,从 游戏 表现来看,英特尔平台 游戏 帧速更胜一筹。那么,是不是可以得出“英特尔第11代酷睿H45平台玩 游戏 更猛”的结论呢?

别急!等等!! 两台G15的对比,有两个“不那么公平”的因素,其一是AMD款G15,其R7 5800H处理器的功率释放只有54W,而英特尔款的i7 11800H可输出70W功率。虽然这仅仅是考机情况,实际 游戏 时两台机器的处理器频率都没问题,但总归是一个可以拿出来说的点。其二,则是两款机型存在差价,AMD款要便宜数百元。

那么,有没有更加公平的较量呢?比如同价位,处理器功率释放尽可能一致!
于是,R7 5800H款的R7000P和i5 11400H款的Y7000P登场,一决雌雄!
引入RTX 3050Ti显卡款的R7000P R7版和Y7000P i5版进行PK有两大方面原因:

其一,它们的处理器和显卡的功率释放高度接近。 单负载下,AMD处理器可稳定68W,英特尔处理器70W;而3050Ti单负载都是95W。双考时,处理器+显卡的功率都是55W+80W。
这是R7000P的处理器单考图,R7 5800H稳定在68W左右。当然,实际应用(包含 游戏 )时频率会更高。
这是Y7000P的处理器单考图,i511400H可以稳定在70W 71.5W。

R7000P双考30分钟后的截图,R7 5800H处理器功率53W 55W波动;3050Ti独显在80W 81W小幅波动
Y7000P双考30分钟后的截图,i5 11400H处理器功率稳定55W左右;3050Ti独显在80W 81W小幅波动。
其二,价格高度接近。 在笔记本没有全面涨价前,它们俩的价格都在6400元左右。而涨价后,价格依然相仿,都在7500元左右。

总体来说,由于显卡类型及功率相同,处理器功率释放也几乎一样,价格也高度接近,加之是同品牌的对位机型,这样的比较,应该说是非常公平的了!
胜负尚未知晓,整个测试过程我们不做任何干预,只如实记录过程、描述结果!

不说更多了,也不再扯什么技术,直接开始 游戏 PK
TIPS:所有测试均在“野兽模式+独显直连”下进行,以求得最快帧速。而 游戏 测试结果都以截图为准——实况测评,有图有真相!
《最终幻想15》 Y7000P Win
经典 游戏 《最终幻想15》,标准画质,R7000P得分8363,Y7000P得分8419,i5款Y7000P微幅0.7%胜出!


《孤岛惊魂:新曙光》 Y7000P Win
疯狂的《孤岛惊魂:新曙光》,FHD高画质,R7000P平均83fps,Y7000P平均92fps,领先10.8%。无论是最低帧速、最高帧速,还是平均帧速,Y7000P都更具优势。


《战争机器5》 Y7000P Win
《战争机器》系列是微软开发的典型的硬汉风格射击 游戏 ,玩家众多,在全球拥有巨大影响力。如今第五代,我们以FHD最高画质(超高画质)运行,R7000P 74.2fps,而Y7000P为75.4fps,极微小幅度领先。


其实这个 游戏 我们之前一直认为是偏AMD平台的 游戏 ,因为我们用130W RTX 3060的钛钽Plus(i7 11800H处理器),就是跑不赢同为130W RTX 3060的R9000P(R7 5800H),如今看来是电气性能有差距。

《奇异小队》 Y7000P Win
结合了神鬼元素的第三人称射击、探险 游戏 《奇异小队》(Strange Brigade),玩家们扮演成奇兵旅的成员,协作对抗女巫之王的木乃伊大军。该 游戏 的画面元素丰富,人物/妖怪类型也很多,很吸引人,可玩性不错。3050Ti可以在FHD高画质下轻松拿下100fps+的帧速。而R7000P和Y7000P在这里的帧速差异非常小,前者116fps,后者118fps,Y7000P微幅胜出。


《刺客信条:奥德赛》 Y7000P Win
《刺客信条:奥德赛》推出后,被誉为《刺客信条》系列中最出色的一代,玩家数量众多,也是极有代表性的3D大作之一。FHD高画质,R7000P平均帧速72fps,Y7000P平均帧速77fps,领先6.9%。


《刺客信条:英灵殿》 Y7000P Win
《刺客信条》升级到最新的《英灵殿》后,不仅主角变成了更粗犷的大胡子斧头男,对硬件的要求也直线上升。不过3050Ti在FHD中画质下,依然非常流畅,而且画质也不错。R7000P平均70fps,Y7000P平均74fps,领先5.7%。


《看门狗:军团》 R7000P Win
虽然是射击为主的 游戏 ,但《看门狗:军团》的 游戏 设定很有意思,它虚构了一个“未来伦敦”,这个虚构的伦敦被一股 科技 势力完全统治了,所以作为反抗者的玩家要招募各种成员进行反抗,利用黑客技术、战斗并渗透敌人内部,最终夺回伦敦。 游戏 里面很厉害的是:你随便探查一个路人,往往就是黑客高手——嗯,虽然是顶级黑客,但简历都写在脸上


由于是比较新的 游戏 ,所以它的光影效果非常出色,即便不开启光线追踪, 游戏 画面的光影效果也堪称一流。
95W的3050Ti显卡能够在FHD高画质下流畅运行《看门狗:军团》,而R7000P和Y7000P在这个 游戏 中的平均帧速都是75fps!不过最低帧速和最高帧速方面R7000P略高一些,看来是核心数量多的福利,这个 游戏 我们算R7000P赢。


《全面战争:三国》 Draw
大型即时战略 游戏 《全面战争:三国》对处理器的多核优化非常到位,但即便这样,也比较吃硬件资源,3050Ti总体流畅设置是FHD较高画质,可以跑到60fps+,而有趣的是,R7000P和Y7000P竟然在有小数点的情况下打成了平手,平均帧速都是67.3fps。


《守望先锋》 Y7000P Win
作为典型的电竞类 游戏 ,《守望先锋》虽不及《英雄联盟》那么热门和普及,但从竞技性、观赏性和 游戏 质量来说,的确更胜一筹。由于网游无法完全做到两场完全相同的人机对战,所以我们只能用固定场景进行对比。FHD极高画质+100%渲染(100%不是最高,可设置更高渲染比例),R7000P帧速可达195fps 200fps,而Y7000P的同场景同视角帧速为196fps 203fps,微幅胜出。由于帧速的基数很大,fps的细微差异其实没什么意义,但我们只如实反映数据——Y7000P胜出。


《永劫无间》 R7000P Win
作为当下最新的“古装吃鸡类 游戏 ”,《永劫无间》的场景画面相当漂亮,而角色造型也非常美,加上冷兵器为主的格斗方式,设定与众不同,所以热度很高。
FHD高画质,在1V1格斗画面时,R7000P和Y7000P的帧速都在76fps左右,算是平手,当然也完全流畅。而在“个人跑路”阶段,帧速则随着画面的不同有较大的起伏。但综合来看,R7000P的“跑路帧速”在84fps 91fps;而Y7000P的对应帧速是83fps 89fps。虽差异不大,但这轮我们还是算R7000P小胜。


测试结论:
游戏 测试完毕,10款 游戏 大作,i5 11400H+RTX 3050Ti的Y7000P胜出7款,R7 5800H +RTX3050Ti的R7000P胜出2款,另有1款 游戏 战平。这次基本上可以坐实结论了:第11代酷睿H45平台的 游戏 表现的确更好!至此,我们也算给之前抛出的话题以一个明确的定论。
TIPS: 或许又会有玩家说:“差不多的处理器功率释放,核心数量少2个的i5 11400H明显比R7 5800H的频率更高,所以自然更有优势。如果同样是8核就未必了。”那实际情况是什么呢?在 游戏 实战时,i5 11400H频率的确不低,和R7 5800H一样,全核频率都在4GHz出头。的确是“功率相同,核心少,频率会更高一些”。但这并不等于英特尔平台多2个核心就会输。之前的测试中,两款G15进行 游戏 PK,i7 11800H在玩 游戏 时,全核频率仅为3GHz左右,而R7 5800H普遍在4GHz左右,但 游戏 帧速依然是i7 11800H平台胜出——而且胜出的比例比i5 PK R7的更大——总体来说, 游戏 方面,英特尔平台的单核效率其实更高,所以无论是6核还是8核平台,最终的结果往往都是英特尔胜出。

4款轻薄笔记本颜值PK,最好看还是它

它是哪一个?
1、首先,不同品牌所生产的,不同系列的产品都有其不同的特点和优点,产品的设计、售后保修服务等等很多方面都有比较明显的区别;
2、建议根据实际的使用需要,以及使用环境、实际预算,加上通过实体店或者网店的产品对比,选择适合个人的笔记本电脑;
3、建议咨询当地实体经销商,或其他各大电商网站中对应机型的说明介绍及其具体售价,结合自身需求来综合判断和选择。至于哪一个产品更好,并没有统一的标准。

PK是什么英语字母的缩写?笔记本电脑是notebook computer 吗?求官方版答案

pk:player kill 原来是游戏单挑的意思 后来延伸到两个人淘汰一个的情况。
笔记本 可以说是notebook computer 也可以说是laptop computer(膝上型个人电脑)
1.有两种解释:
传统游戏和网络游戏中的:
Player Kill: 去杀电脑或者其他的玩家。
运动中的
Point Kick: 足球中的点球。
超女中她们用的是Point Kick,听起来好听一些。
2.
PK一词最早流行于文字MUD(又称为泥巴)游戏
PK 含义等同于“谋杀”,唯一不同的是,谋杀是一种罪,而PK没有褒贬色彩。在MUD游戏中,PK仅仅就是指不需要理由的杀人行为
=Player Kill
3.
问:“超级女声”火了,“PK”一词也火了。请问“PK”来源于哪句英文?作何解释?如何使用?(网友:一曲难忘)
答:“PK”是英文“Play Kill”的简称,来源于网络游戏中“杀人”的玩法,在游戏玩家中使用较多,是“两人对决,杀个你死我活”的意思。
随着“超级女声”的热播,该节目中一个叫“PK”的环节使这个词也家喻户晓了。“PK”就是两名实力相当的选手进行比拼,最后只有一人胜出,另一人淘汰出局。例如:
随着《超级女声》比赛的日益白热化,每次比赛中的PK环节都让人看得心惊肉跳。“能不能不PK”成了观众中的一种声音,且越来越响亮。
现在,“PK”一词的使用率急剧上升,甚至出现在一些比较正式的场合。
笔记本电脑是notebook computer
PK: Player Kill
笔记本电脑: Notebook; Laptop
掌上电脑: Palmtop;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楼上的,足球中的点球似乎常用的是penalty kick。
楼主,笔记本电脑可以说laptop
Player Kill
笔记本电脑: Notebook; Laptop
掌上电脑: Palmtop; PDA
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
楼上都是高手,佩服佩服

PK 12款主流Intel笔记本处理器性能横评

【IT168评测中心】2009年10月,酷睿i7移动处理器的发布揭开了笔记本处理器升级换代的前奏,第一批的3款酷睿i7移动处理器依然采用45nm工艺制程,四核心八线程的处理能力带来的强劲性能、智能化的睿频技术以及大容量三级缓存都让众多消费者眼中一亮。
45nm酷睿i7的出现拉开了Intel笔记本平台更新换代的大幕
而在2010年1月,Intel更是以六颗核心代号为Arrandale的32nm新酷睿处理器彻底“革了”酷睿2双核处理器的命,基于英特尔tick tock钟摆战略,我们在此前的移动平台上领略了由全新的微体系结构65nm制程Merom核心处理器、45nm制程Penryn核心处理器、45nm制程Nehalem处理器带来的震撼体验,而此次钟摆的再次回落带给我们的将是再一次的制程工艺更新过程,同时也是一个具有里程碑式意义的处理器更新时代,不光是因为制程工艺的进步,也不光是Intel全系列处理器的更新,也不是这次的处理器升级再次证明了“摩尔定律”的神奇,而是因为32nm制程带给我们的将是一个完全不同于以往的台式机、笔记本处理器的应用体验。
我们先来看看参加这次横评的酷睿处理器的一些基本概况,酷睿2双核处理器是大家都很熟悉的了,基于45nm制程工艺制造的处理器核心代号为Penryn,双核架构,没有超线程支持。45nm的酷睿i7则是同样采用45nm制造工艺,基于Nehalem微架构,原生四核心且支持HT超线程技术,具备四核心八线程处理能力,热设计功耗TDW 45W。
而2010年1月发布的六款新品均采用Westmere 32纳米工艺制作而成,笔记本处理器的开发代号是Arrandale,32nm的生产工艺比45nm工艺具备更好的性能和更低的能耗,Westmere与Nehalem芯片采用了同样的微架构,与Nehalem架构的i7一样,新的i3、i5、i7处理器也都将将存储控制器整合到CPU中,并且为处理器提供了更快的管道和系统部件的通信能力。同时新的移动处理器还“革命”性的将图形处理核心(GPU)整合到了处理器中,新的处理器并没有如老版本的i7一样采用4核心设计,而是采用了成本更低的双核心结构,通过超线程技术来实现双核4线程的工作方式。每个核心都配备256KB高速二级缓存,并且还集成DDR3内存控制器,然后按照产品级别的不同分别配以3-4MB不等的三级缓存(L3 Cache)。
而在主频方面,最低端的酷睿i3处理器以2.13GHz起跳,而频率最高的i7 620M处理器起始频率可以达到2.66GHz,在睿频技术加速之后可以达到3.33GHz,与老版移动i7处理器相比,增幅只有老版的一半左右,但是增幅之后的绝对主频已经足够满足绝大部分用户对处理器主频、运算能力的需求了。
"IT168评测中心2010年笔记本横评——12款Intel主流笔记本处理器横评
酷睿i7 920XM
四核心八线程 主频2.0GHz 三级缓存8MB
相关产品评测:

买这个绝不能差钱 顶配外星人M15x评测
酷睿i7 820QM
四核心八线程 主频1.73GHz 三级缓存8MB
相关产品评测:

超强悍配置i7游戏本 微星GT740深度评测
酷睿i7 720QM
四核心八线程 主频1.6GHz 三级缓存6MB
相关产品评测:

奢侈的游戏机?惠普ENVY15独家完全评测
酷睿i7 620M
双核心四线程 主频2.66GHz 三级缓存4MB
相关产品评测:

混血新酷睿平台 ThinkPad T410全国首评
酷睿i5 540M
双核心四线程 主频2.53GHz 三级缓存3MB
相关产品评测:

从酷睿i3到i7 20款新酷睿芯笔记本横评
酷睿i5 520M
双核心四线程 主频2.4GHz 三级缓存3MB
相关产品评测:PK 三款酷睿i5性能价格差距能否成正比
酷睿i5 430M
双核心四线程 主频2.26GHz 三级缓存3MB
相关产品评测:升级的小Y依然彪悍 联想Y460本抢先评测
酷睿i3 350M
双核心四线程 主频2.27GHz 三级缓存3MB
相关产品评测:
酷睿i3 330M
双核心四线程 主频2.13GHz 三级缓存3MB
相关产品评测:酷睿i3真的很强悍 东芝M515笔记本首评
酷睿2双核 T9400
双核心双线程 主频2.53GHz 三级缓存0MB
相关产品评测:对比 Intel三款新酷睿移动处理器全测试
酷睿2双核 P8700
双核心双线程 主频2.53GHz 三级缓存0MB
相关产品评测:应用多面手 8款14英寸主流笔记本横评
酷睿2双核 T6600
双核心双线程 主频2.2GHz 三级缓存0MB
相关产品评测:应用多面手 8款14英寸主流笔记本横评
参测处理器概况 渲染能力测试 45nm酷睿i7优势明显
在这次的测试中,我们选择了包括新发布的6款酷睿i3、i5、i7系列处理器、去年10月发布的3款酷睿i7处理器以及3款具备一定代表性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其中3款酷睿2双核处理器分别是大众主力消费级别的酷睿2双核T6600、大众主力高性能级别的酷睿2双核P8700和T9400处理器,我们选择这三款处理器一方面是因为酷睿2双核T6600处理器是Intel在2009年力推的大众消费级产品中销量最大的,P8700和T9400则是上一代酷睿2平台高性能笔记本处理器的代表,而另外一方面我们也是想用这三款大家比较熟悉的处理器来与最新的新酷睿处理器进行对比,来展示两代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距,另外也是可以更好的展示新平台产品在性能方面的提升。
从列表中大家就可以看到,我们此次横评将Intel新发布的六款新酷睿处理器完全囊括,同时还选择了采用45nm制程工艺的三款4核心酷睿i7来进行对比,相信看过我们的横评之后,对这具有代表性的12款处理器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性能表现,作为读者的您应该有了一个大致的了解。
我们采用了一系列的测试软件来测定这12款笔记本处理器的实际表现,在测试中我们为12台笔记本统一安装了英文版Microsoft Windows 7 Ultimate Version 6.1.7600版本的操作系统进行测试,虽然由于平台级切换的缘故我们没法保证每台测试的笔记本配置完全一样,但是我们仍然在最大程度上 保证了硬件规格的统一,而测试内容则包括了3DMark Vantange、PCMark Vantange、Cinebench R10、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v2009等多款测试软件,从整体性能评估、整机家用娱乐性能、处理器子系统以及内存缓存、显示子系统等多个方面来对比Calpella这个最新的笔记本平台与上一代酷睿2笔记本平台配置之间的性能差异。
CINEBENCH R10使用针对电影电视行业开发的Cinema 4D特效软件引擎,可以测试CPU和显卡的性能。测试包括两项,分别针对处理器和显卡的性能指标。第一项测试纯粹使用CPU渲染一张高精度的3D场景画面,在单处理器单线程下只运行一次,如果系统有多个处理器核心或支持多线程,则第一次只使用一个线程,第二次运行使用全部处理器核心和线程。第二项测试则针对显卡的OpenGL性能。
从最终测试结果来看,45nm的三款Intel酷睿i7四核处理器凭借着四核心八线程的处理能力取得了绝对的领先优势,当然仅就单核心渲染成绩来看,由于45nm的酷睿i7普遍原始主频较低,所以在渲染成绩方面会出现要比高主频的酷睿2处理器还低 的局面,所以我们也将衡量的目光主要投向了多核心渲染能力的测试成绩上。
多核测试部分,依然是45nm酷睿i7的天下,i7-820QM和i7-920XM这两颗顶级处理器产品均凭借4核心8线程以及8MB的三级缓存超过了10000分的大关,而同为4核心8线程但是三级缓存只有6MB且加速主频相对较低的酷睿i7-720QM则与只有双核心四线程支持的新酷睿i7-620M处理器相当,而这两款第二梯队的产品在多核心渲染成绩方面要落后45nm的i7-820QM和920XM达到30%左右。而6款新的酷睿处理器之间按照i7、i5和i3的区分维持着15%-25%之间的性能差距,而从对比中我们再次看到,虽然拥有双核心四线程,但是由于没有睿频技术的支持,所以Core i3 330M的成绩甚至不如采用上一代的酷睿2处理器的产品。
从测试成绩来看,老版本的Intel酷睿i7四核处理器凭借提升后高主频、四核八线程处理能力、高容量三级缓存足以应付大强度的图形图像渲染工作。而新的酷睿处理器中,i7处理器虽然绝对主频、增幅主频都高于前代产品,但是由于核心数量、线程数量以及缓存容量的限制,与前代产品之间存在了20-30%%左右的性能差距,不过这样的性能表现还是可以满足一定强度的图形图像渲染工作的,而从Core i5与i3处理器的表现来看,虽然i3处理器的性能还要略低于当前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但是以双核四线程的工作能力满足一些图像渲染工作还是不成问题的。综合测试成绩来看,Intel此次推出的以酷睿i5和i3为代表的新酷睿处理器的测试表现虽然没有远远超出了目前主流的移动处理器,但是满足大部分对CPU处理能力较高的应用需求还是没有问题的。而如果您是一位更加需要处理器运算能力的用户,那么45nm的酷睿i7更加适合您。
PCMARK测试 家用娱乐性能均过关 酷睿i3个别项目逊于酷睿2
在整机性能测试部分,我们主要使用了PCMark Vantange、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v2009软件进行测试,PCMark Vantage是Futuremark发布的新一代PCMark基准测试软件,可以衡量各种类型PC的综合性能。相对于上一个版本PCMark06,PCMark Vantage的整体结构有了较为明显的变化,由以前按照PC的几个子系统逐渐转变为按照用途划分子项,更贴近用户的实际使用,针对性也更强,对用户的参考价值也更大一些。它取消了原有的处理器和图形子项,保留了系统总体得分和HDD(硬盘)两个子项,同时增加了Memories(记忆)、TV and Movie(视频)、Gaming(游戏)、Music(音乐)、Communication(通信)和Productivity(生产力)几个新的项目。
PCMark比较适合衡量PC的家用娱乐性能,而由于新的Calpella平台产品大多定位于高端游戏娱乐与影音娱乐机型,被用户购买之后用于家庭娱乐方面应用的可能性更大,所以相比SYSmark2007 Preview,PCMark Vantange更能体现处理器性能在具体应用方面的优势和劣势。由于PCMark的最终测试成绩受到硬件配置的影响很大,所以在其中我们也选取了几项主要考察处理器运算等性能的测试子项目来进行横向的对比。
从12款测试产品在PCMark Vantage环节的整体测试成绩来看,新的酷睿移动处理器在家用娱乐应用方面的综合性能提升是相当明显的,总成绩比目前的主流酷睿2平台有了明显的提升,即使是配置最低的Core i3 330M,其测试成绩也要比主流酷睿2产品分别提升了12%和24%,从子项测试中我们也可以看到,凡是测试中对处理器性能要求比较高、或者是着重考察处理器性能的子项里,新酷睿处理器的成绩均比对比的酷睿2机型有比较明显的提升。
当然了,由于测试中的平台配置不能保持一致,所以我们看到两款酷睿i7处理器的总成绩还要低于酷睿i5的产品,所以我们将比较的对象选择为了测试子项中那些直接考察处理器性能的项目,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距作出评估。我们选择的测试子项分别是Memories(记忆)、Gameing(游戏)两个,其中Memories(记忆)的考察项目以高清视频、图像方面的应用为主,而Gameing(游戏)顾名思义则是考察整个系统在游戏性能方面的表现,而对于家庭用户来说,高清视频、图像浏览以及3D游戏正是他们日常生活和应用中较多接触、使用的,所以我们认为这样的横向对比可以很好的帮助用户在选择笔记本的处理器时起到帮助作用。
Memories(记忆)这个子项主要通过两个Memories测试环节来考察硬件性能,其中第一个Memories环节主要考察处理器、内存以及硬盘性能,而第二个Memories环节则着重考察的是处理器以及显卡的性能,我们选择了其中的CPU image manipulation和Video transcoding - VC-1 to WMV9这两个测试子项,从第一项CPU image manipulation测试的成绩对比来看,三款45nm的酷睿i7处理器与六款32nm新酷睿处理器之间的性能差距表现与各自的产品定位保持了一致,按产品定位呈降序排列,而三款酷睿2处理器之间的排列则略有些不同,定位最低的酷睿2双核T6600反而成绩最好。
而在Video transcoding - VC-1 to WMV9这个测试子项成绩排列上,一切又回复了正常,三款45nm酷睿i7处理器、六款32nm新酷睿处理器与3款酷睿2双核处理器都分别按各自的定位呈降序排列,而这样的排列顺序也告诉我们这12款处理器在这个测试子项所代表的应用中各自能够为用户带来的性能表现如何,如果您是一位经常需要进行视频转码操作的用户的话,那么是不是可以参照这个成绩列表来重新选择您的购买需求呢?
在Gaming(游戏)这个子项中,软件着重考察的仍然是处理器性能,其次是硬盘性能,而显卡性能考察的比重则位居第三。从测试成绩对比我们看到,仍然是一个能够体现处理器性能强悍成绩的环节,我们选择的测试子项是CPU gaming,这个测试子项通过一系列的游戏来直接考察处理器在3D游戏中的性能表现。
从成绩列表中我们可以看到,在这个环节中,更多的核心数量、是否具备超线程、更高的主频速度、三级缓存以及是否具备睿频加速技术成为了排名能否靠前的关键,我们看到的仍然是顶级的45nm酷睿i7-920XM一马当先的局面,而另外两款四核心八线程的45nm酷睿i7则与之有着多达60%-70%的性能差距。而即使是最新的32nm制程酷睿i7-620M也由于只有双核心四线程处理能力而成绩落后多达75%,即使这颗处理器的加速主频并不低。
而在主流处理器层面,酷睿i5、i3以及酷睿2双核处理器则也是遵从了核心、主频、超线程以及睿频加速决定性能高低的规律,有所区别的是,由于酷睿i3不具备睿频加速,所以其的性能表现不如主频较高的酷睿2双核P8700处理器,虽然酷睿i3具备双核心四线程的处理能力,但是这个时候主频对于性能的提升占据了上风,所以我们看到了成绩表中P8700领先于酷睿i3的局面。
总结一下,虽然我们只选择了PCMark几十个测试子项中的三个来进行对比,但是我们相信这样的对比已经足够说明问题,就像我们所说的那样,在大多数的环节中,仍然是主频、核心、超线程、缓存以及睿频加速决定性能高低,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45nm的酷睿i7领先的局面,所以我们就可以看到虽然是酷睿2双核处理器,但是P8700仍然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比肩酷睿i3的局面。而在家用娱乐这个层面的应用上,综合对比的结果,我们认为对于一般家庭用户来说,配备酷睿i5 520级别处理器的产品就已经足够应付绝大部分应用的需求,而对于预算不足的用户,酷睿2双核P8700是他们最好的选择。
理论测试 SiSoftware展现新酷睿处理器的高效
SiSoftware Sandra Professional v2009能够对于被测系统进行方便、快捷、自动化的测试,是帮助我们了解被测系统各个子系统性能的不可或缺的测试软件。它的测试结果比较偏重于理论值,可重复性较好,便于帮助深入分析计算机系统的具体问题。
从测试结果来看,新酷睿移动处理器不管是在计算能力还是多核心效率以及缓存性能方面的测试成绩都要超出目前主流酷睿2处理器很多。而由于处理器内部集成了内存控制单元(IMC),简化了数据传输的步骤,进一步提高了效率,所以其在内存带宽、潜伏期等测试方面也表现上佳,将酷睿移动处理器、PM55\HM55高速芯片的高效、高性能表现的淋漓尽致。
图形部分测试 游戏流畅程度与处理器性能相关较大
在图形部分的测试中,我们采用了Futuremark最新的测试软件3DMark Vantage,这是业界第一套专门基于微软DX10 API接口、Windows Vista操作系统打造的综合性基准测试工具,能全面发挥多路显卡、多核心处理器的优势,可以在当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内满足PC系统游戏性能测试需求。3DMark Vantage提供了全新打造的两个图形测试项目、两个处理器测试项目、六个特性测试项目,并引入四种不同等级的参数预设(Preset),可以更细致地反映系统性能等级。在测试中,我们将系统分辨率调整为同一的1024×768,使用测试软件提供的Entry模式来进行测试。
从上面的测试成绩来看,虽然得分受到12款产品所采用的独立显卡性能不同而各有高低,但是从测试中处理器相关的测试成绩来看,新酷睿处理器性能方面的提升还是表露无遗,在三项与处理器性能息息相关的测试成绩对比中,即使是酷睿i3-330M的得分都要比对比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中得分最高的T9400有着超过30%的提升幅度。
从三项跟处理器性能息息相关的测试成绩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略过顶级的酷睿i7-920XM不提,两款四核心的酷睿i7处理器的性能仍然不是新发布的双核心酷睿i7-620M所能比拟的。反而倒是在六款新发布的新酷睿处理器之间,相互的差距维持了一个较平均的水平。
除了酷睿i7-620M和酷睿i5 540M之间维持了10%的性能差距之外,三款酷睿i5与两款酷睿i3之间的性能差距都维持在了5%左右,但是与酷睿2双核处理器相比,两代处理器之间的差距还是很明显的,20%左右的性能差距已经足以左右笔记本在3D游戏以及应用中的表现,或许正是处理器性能提升而带来的几帧速度的提升而让你拥有一个更为流畅的游戏画面呢!
IT168评测中心观点:性能区间明显 用户不必盲目升级 酷睿2双核仍然有一拼之力
从前面的测试与对比中我们可以看到,新的Arrandale处理器虽然在绝对性能上不如老版的酷睿i7处理器,但是凭借32nm制程工艺的先进,Arrandale拥有着老版酷睿i7处理器所不能比拟的低功耗、低发热,另外成本的降低才是最值得说道的理由。而凭借睿频加速技术(i3没有)、高速HM55芯片组、高频率的DDR3内存的组合,即使搭载了最低端i3处理器的笔记本产品在整体性能方面都要超过了目前主流的酷睿2平台,这也让我们对未来的笔记本性能有了更高的期待。
如果不是因为性能问题,我们建议用户不必盲目升级
而就我们测试的结论来看,主流的酷睿2双核处理器仍然具备应付一大部分主流应用的能力,虽然Intel的更新换代的步伐正在以不能抵抗的速度将其淘汰出主流笔记本市场,而新的32nm酷睿处理器凭借更高的效率、更低的价格以及独特的结构设计而成功上位,但是我们仍然认为用户不必盲目升级,从前面的成绩对比可以看出,酷睿2双核处理器在一些应用中并不逊色于酷睿i3,所以如果您是一位正在使用高性能酷睿2双核处理器笔记本的用户的话,只要不是升级到酷睿i5级别的处理器,那么我们建议您不必盲目升级,毕竟酷睿i3能够应付的应用,对于高性能酷睿2双核处理器来说,也不是不能做到。

游戏本PK战 DELL XPS15对决Acer 5950G

【IT168 评测】印象里面组织这类游戏型笔记本的正面对决还是头一次,与之前多次推出的主流娱乐型笔记本对比不同,此次对比的产品性格和定位更加分明——主打游戏娱乐人群,当然强劲的配置也足以让这些产品应付目前的主流应用操作。而此次我们选择的两款产品也是目前市场上一线厂商推出的各具特色的游戏笔记本产品——来自DELL的XPS15和Acer的Aspire 5950G。
▲游戏本PK战 DELL XPS15对决Acer 5950G
做为DELL笔记本的经典系列,XPS在停产数年后的复出一帆风顺,甚至有抢占自家高端游戏本品牌外星人风头的可能,做为XPS15系列的最新产品,XPS L502X除了将硬件平台升级到了最新的Intel第二代酷睿智能处理器之外,金属外壳、三色LED背光屏幕、高速USB3.0接口、超大容量的锂电池等等特色都在吸引着用户的关注。而反观对手5950G,同样采用了Intel第二代酷睿智能处理器,做为一款定位主流游戏与娱乐应用的笔记本,5950G除了将硬件升级到了最新的第二代酷睿处理器之外,还搭载了一块2GB显存的主流级别独立显卡,可以满足绝大部分主流3D游戏顺畅运行的需要。另外5950G的屏幕依然沿用了“all-Glass”无边框设计,全钢化玻璃屏幕保护层可以为屏幕带来了更好的保护效果。
▲相比之下我们更推荐搭载Intel
第二代酷睿i系列处理器的Acer Aspire 5950G笔记本
电脑
基于以上的理由,我们选择了目前最受关注的这两款产品来进行一个综合的比较,虽然5950G在内存、硬盘容量方面没有对比的XPS15强劲,但是以5950G的硬件配置也足够应付主流应用需求,更何况5950G还有比XPS15更丰富的接口、更好一些的发热量控制等等优势,所以这场PK战的焦点也就成为了两款万元级别笔记本之间的综合较量,究竟是一步到位选择DELL XPS15高配型号,还是买一款5950G的标准配置后期升级?是否值得为5950G的“all-Glass”无边框设计、魔炫影音触控板多花费预算呢?
DELL XPS15官方网站自选配置报价:12900元
Acer Aspire 5950G官方参考报价:13000元
对比结论:
1:两款产品的综合表现各有千秋,5950G的外观特色要鲜明于DELL的XPS15,虽然XPS15也算一款颇具时尚感的产品,但是无论是“all-Glass”无边框设计还是魔炫影音触控板以及外观配色等方面,5950G都要更有优势一些。
2:从续航角度来看,这两款游戏本所配备的大容量锂电池都足以支撑用户较长时间脱离电源使用,不过考虑到5950G并没有采用双显卡切换的方式来节约电池电量,所以我们认为5950G的表现更加出色。
3:使用舒适度方面,由于两款产品均采用了性能较强的配置,所以最高发热量都比较大,但是5950G在键盘面的发热量控制方面更好一些,最高温度比XPS15略低一点。而接口和整体布局方面,5950G的接口数量多于XPS15,布局方面5950G的接口均位于机身两侧,而XPS15则在背后设计了一部分接口,各有特色。
4:扩展性能方面,两款产品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内存和硬盘的扩展升级能力,相对而言选择了顶配内存与硬盘的XPS15用户可以不必太过于着急考虑升级的需求,5950G的用户则可以通过加装内存来获得更高的整体性能,而且由于5950G提供了4条内存插槽,用户无需抛弃原配内存就可以升级到8GB。
5:实际应用体验方面,两款产品表现的性能都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应用体验,但是XPS15受到显卡性能的限制,在大型3D游戏应用中的表现明显逊色与5950G,其只能应付中等规模3D游戏应用,对于使命召唤7这类的大型3D游戏只能以较低分辨率及较低画质设置进行运行,所以如果您在日常应用中多以运行大型3D游戏为主的话,那么我们更加推荐5950G。
笔记本规格
Acer 5950G
DELL XPS15
处理器
英特尔第二代酷睿i7 2630M四核笔记本处理器 主频2.0GHz
英特尔第二代酷睿i7 2630M四核笔记本处理器 主频2.0GHz
配置内存类型
2条2GB DDR3-1333MHz内存
2条4GB DDR3-1333MHz内存
显卡
AMD Radeon HD 6850M 2GB显存
NVIDIA GeForce GT 540M/英特尔HD集显双卡切换 2GB显存
硬盘
640 GB 5400转/分钟
750 GB 5400转/分钟
有线网络/WLAN网络/蓝牙
1000M有线网卡
/802.11n无线网卡
/配备蓝牙
1000M有线网卡
/802.11n无线网卡
/配备蓝牙
显示屏
15.6英寸LED背光屏幕 分辨率1366 x 768 显示比例16:9
15.6英寸B-RGLED背光屏幕 分辨率1920 x 1080 显示比例16:9
电池规格
14.4V/87Wh
11.1V/90Wh
接口
2个USB 2.0/1个USB 3.0/1个eSATA混用接口、1个VGA/1个HDMI/1个RJ45/1个读卡器
2个USB 3.0/1个eSATA混合接口/1个VGA/1个HDMI/1个RJ45/1个读卡器
笔记本尺寸/重量
381x269x29-32mm/2.988kg
376x267x33-38mm/3.064kg
外观 同为金属风格 5950G更加时尚
在外观设计与用料方面,595G的外壳采用了金属+工程塑料材质,顶盖表面采用金属拉丝工艺处理。而XPS15的外壳同样采用了金属材质,顶盖表面则采用亚光磨砂效果处理,金属外壳可以起到一定的抗冲击作用,从而达到保护屏幕的目的。
▲两款产品的顶盖材质均采用了金属 具备相对较好的防护能力
5950G的屏幕依然沿用了“all-Glass”无边框设计,全钢化玻璃屏幕保护层可以为屏幕带来了更好的保护效果。而XPS15则采用了镜面屏幕与磨砂效果边框的组合,虽然外观方面无法与Acer 5950G相媲美,但是全高清分辨率与B-RG三色LED背光设计却是Acer 5950G所无法比拟的。
▲5950G胜在外观,而XPS15则是在性能方面占优
5950G的键盘采用了流行的超立体键盘设计,配备了数字小键盘,按键手感比Acer惯用的浮萍式键盘要好一些。5950G的触摸板很有特色,被称为魔炫影音的触控板其实是一块触摸屏幕,集普通触控板与影音操作功能于一身,触摸按键下方的音量调节旋钮更是可以简化用户操作。而XPS15的键盘同样采用了流行的超立体键盘设计,但是并没有配备数字小键盘,按键手感比较一般。触摸板采用一体式设计,面积较大,支持多点触摸功能,用户可以在触摸板上实现多重连击、放大、旋转以及上下滚动网页等功能。
▲键盘面的设计方面 5950G完胜了XPS15
XPS15提供了主流种类及数量的接口设计,值得称道的是其提供了USB3.0、eSATA两种高速传输接口,可以充分满足不同用户对于数据传输速度的需求,另外XPS15配备了蓝光光驱,用户可以使用蓝光光盘进行数据备份。而5950G同样提供了主流种类及数量的接口设计,也提供了USB3.0、eSATA两种高速传输接口,配备了蓝光光驱,同时其USB接口的数量也要比XPS15多1个。
▲两款产品机身右侧接口对比
▲两款产品机身左侧接口对比
XPS15机身底部散热采用了底部进风设计,风从机身底部进入,从左侧排出,右侧无进风口及散热口,不会影响到右手用户使用鼠标。而5950G机身的底部散热同样采用了底部进风设计,风从机身底部进入,从左侧排出,右侧无进风口及散热口,不会影响到右手用户使用鼠标。
配置对比 各有千秋 5950G显卡性能略胜
测试结论:两款产品的基本硬件配置对比在内存、硬盘性能方面XPS15略占优势,而显卡性能则是5950G胜出一些,当然做为两款定位主流游戏娱乐的笔记本产品,其硬件配置性能也足以应对绝大部分的主流应用需求。
两款产品均采用了Intel酷睿i7 2630QM处理器,这款处理器采用了最新的32nm工艺制程,是Intel在2011年初发布的原生四核心32nm处理器产品,主频2GHz,支持睿频加速技术。酷睿i7 2630QM处理器的三级缓存为6MB,处理器为四核心且支持HT超线程技术,具备4核心8线程处理能力,热设计功耗TDP 45W。
▲处理器规格
显卡方面,两款产品均采用了目前中端定位的独立显卡,不过与XPS15选择双显卡切换工作模式不同,5950G选择了单卡配置,同时5950G所选择的AMD Radeon HD 6850M在性能方面也要比对手的GT 540M略高一些,两款显卡均基于40nm工艺制造,HD 6850M具备800个流处理器,40个纹理单元,核心频率为575-675 MHz ,显存频率为900-1000 MHz。ATI Radeon HD 6850M可搭配128-bit GDDR5显存,支持DX11和OpenGL 4.1、集成UVD2硬件解码引擎,支持PowerPlay、PowerXpress、Swithable Graphics等一系列节能技术。而GT 540M则拥有96个流处理器,显存位宽128-bit,可搭配DDR3或者GDDR3显存。
▲5950G提供了多达4条的内存插槽,在扩展能力方面优于XPS15
我们收到的5950G样机配备了4GB DDR3 1333MHz内存与640GB大容量硬盘,内存采用了2根单条2GB规格的搭配,同时还提供了2条额外的空闲内存插槽。而XPS15则提供了8GB标配内存与750GB容量的硬盘,对于一般运行32bit操作系统的商业用户用户来说,这样的内存容量足够应付目前绝大多数的主流应用以及运行一些大型的商业软件应用,即使是64bit系统也完全能够满足基本应用的需求,所以我们认为用户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无需升级内存的。两款产品所配备的硬盘转速均为主流的5400转,支持SATAII接口,配合PCH可以达到3.0Gb/S的传输速度。
硬件升级建议:
对于这两款产品的用户来说,我们认为并没有很迫切升级内存的必要,即使以5950G的4GB内存也足够应对目前主流应用的需求,如果用户对内存容量有需求的话,可以考虑利用空闲的两条内存插槽将总容量扩展到8GB,购买两条2GB DDR3 1333MHz内存的花费不会超过500元。而对于主要应用以大型3D游戏为主的用户,我们推荐他们将硬盘更换为转速更高的7200转硬盘,而替换下来的硬盘则可以通过在光驱位更换硬盘托架来实现双硬盘组合,更换500GB 7200转硬盘和添加硬盘托架的总体花费可以控制在500元以内。
电池续航、实际功耗与发热量测试
测试结论:由于电池容量较大,所以两款产品均跑出了5小时以上的续航成绩,当然考虑到5950G只是采用了单显卡设计,所以在续航成绩方面落后于XPS15也是可以理解的,综合判断我们认为两款产品在续航测试环节不分伯仲。不过XPS的高发热使得其在使用舒适度方面逊色于5950G。
电池续航测试
XPS15标配了11.1V,90Wh的锂电池,而5950G则配备了一块容量14.4V,87Wh的锂电池。我们主要采用了Mobile Mark2007软件来模拟日常办公和多媒体制作等主要应用对续航能力进行全面考核。
▲两款产品的标配电池容量几乎相同
续航测试成绩:左为DELL XPS15 右为Acer 5950G
在测试中,我们关闭屏保、休眠,并设置电池和系统均为最高性能模式,在办公环境测试环节中,XPS15的这块电池提供了366分钟的续航时间,而5950G的电池则提供了333分钟的续航表现。从成绩对比来看,虽然XPS15有33分钟的优势,但是由于5950G的电池并不满电且其采用的并非省电的双显卡切换工作模式,所以我们认为两款产品的续航能力不分伯仲。同时我们认为超过5小时的办公续航成绩对于一款搭载了酷睿i7处理器、高性能独立显卡和15英寸大尺寸屏幕的笔记本来说足够强大。
发热量测试
在这个测试环节,我们采用了FLUKE的Ti25热成像仪器对这两款产品的发热量进行了一个测试,测试主要测量笔记本C面、底面以及散热口的温度。在测试中,我们采用了EVEREST软件,选择System Stability Test,勾选所有项目,15分钟后进行测试,同时我们测量室内温度,来使读者对测试数据有一个比较直观的认识。
温度对比图 左侧为DELL XPS15,右侧为Acer 5950G
单纯从数值上来看,5950G在整体的发热控制上具有一定优势,就直接影响用户使用舒适度的键盘面温度测量的红外成像图来看,XPS15键盘面主要的高温发热区均位于用户日常使用较常接触的地方,所以综合判断我们认为其在使用舒适度方面要略差一些。
游戏测试 5950G全面领先
由于这两款笔记本均为面向主流娱乐人群定位,所以我们也综合比较了一下这两款产品的游戏性能,在这个测试环节我们采用了4款主流3D游戏进行测试,其中包括中型3D游戏《生化危机5》以及大型3D游戏《极品飞车14》、《使命召唤7》以及网络游戏《魔兽世界》,通过这四个游戏来检测一下这两款产品的3D游戏应用能力。
测试结论:受到显卡性能的限制,XPS15在3D游戏应用中只能应付中等规模3D游戏应用,对于使命召唤7这类的大型3D游戏只能以较低分辨率及较低画质设置进行运行,5950G的显卡性能更强一些,所以在运行一些游戏时会有更好一些的表现。
生化危机5
《生化危机5》已经是这个游戏的第5作了,这次《生化危机5》的舞台设定在一个非洲小国(故事纯属虚构),这个国家地处延绵厄立特里亚(Eritrea),埃塞俄比亚(Ethiopia)以及肯尼亚(Kenya)三国的活火山带上。游戏开始时,当地的居民并没有受到感染,但是随着火山活动的爆发,病毒逐渐传播并将当地的居民变成了类似于丧尸的杀人生物。在测试中我们采用了Capcom官方的PC性能测试软件来进行测试,我们采用了1280X720像素分辨率模式进行了测试。
▲5950G测试成绩
▲XPS15测试成绩
从这部分测试来看,在采用默认设置情况下,两款产品的测试成绩依然维持在了一个较高的速度,而就成绩来看,5950G在这个环节领先XPS15多达21FPS,不过由于两款产品的测试成绩均超过了60FPS这样的顺畅运行线,所以这样的领先优势并没有太大的意义,5950G的用户可以进一步的优化画质来提升视觉效果。
魔兽世界
《魔兽世界》(World of Warcraft、简称WoW或魔兽)是著名的游戏公司暴雪娱乐(Blizzard Entertainment)所制作的一款大型多人在线角色扮演游戏(MMORPG),于2004年年中在北美公开测试。鉴于《魔兽世界》在中国大陆的网络游戏中知名度最高,所以我们在测试中也选择了这款游戏进行测试,测试时我们采用了点对点飞行的测试方法。
测试视频顺序:上为Acer5950G测试视频,下为DELL XPS 15测试视频

从测试结果来看,5950G在这个测试中保持了出色的表现,平均速度维持在了60FPS,而XPS15的速度虽然也可以保持在39FPS左右,但是明显流畅度与画面的连贯性不如5950G。
使命召唤7
《使命召唤:黑色行动》(Call of Duty: Black Ops)是Activision公司出品的著名FPS游戏《使命召唤》系列的第七部,由Treyarch工作室制作开发。已于2010年11月9日发售,平台为PC、Xbox360、PS3、Wii。故事设定在越南战争与北极、古巴等一些冷战时代的地区。玩家将扮演神秘组织成员,进行暗杀、不可告人的任务。另外游戏还邀请了萨姆·沃辛顿、加里·奥德曼、埃德·哈里斯等好莱坞著名影星为游戏角色配音。测试中我们采用了安装完整版游戏进行测试,分辨率同样选择了1280X720像素,画质设置为中等,关闭抗锯齿。
测试视频顺序:上为Acer5950G测试视频,下为DELL XPS 15测试视频
从最终结果来看,由于5950G在大部分测试画面中平均成绩达到了53FPS,而XPS15的平均成绩只有40FPS左右,从测试成绩来看,在这种对系统整体负载较高的游戏中,5950G所搭配的显卡较高性能可以保证用户同时获得更好的游戏画质与速度。
极品飞车14
《极品飞车14:热力追踪》(Need for Speed:Hot Pursuit)是由Criterion Games工作室负责开发,EA公司最新的一款竞速类游戏,也是新一代的热力追踪系列作品。本作回归到警察通缉模式,允许玩家进行全球网络对战,将再次回归名贵跑车。我们在这个游戏测试环节依然采用1280X720像素分辨率进行测试。
测试视频顺序:上为Acer5950G测试视频,下为DELL XPS 15测试视频
从成绩来看,在极品飞车14这种对于系统整体负载程度要求并不是太高的游戏中,两款产品的硬件配置都足以为用户提供一个足够流畅的画面连贯程度,59-60FPS的速度可以保证用户获得出色的画面连贯度、画面质量。
IT168评测中心观点:5950G更加出色
1:两款产品的综合表现各有千秋,5950G的外观特色要鲜明于DELL的XPS15,虽然XPS15也算一款颇具时尚感的产品,但是无论是“all-Glass”无边框设计还是魔炫影音触控板以及外观配色等方面,5950G都要更有优势一些。
2:从续航角度来看,这两款游戏本所配备的大容量锂电池都足以支撑用户较长时间脱离电源使用,不过考虑到5950G并没有采用双显卡切换的方式来节约电池电量,所以我们认为5950G的表现更加出色。
3:使用舒适度方面,由于两款产品均采用了性能较强的配置,所以最高发热量都比较大,但是5950G在键盘面的发热量控制方面更好一些,最高温度比XPS15略低一点。而接口和整体布局方面,5950G的接口数量多于XPS15,布局方面5950G的接口均位于机身两侧,而XPS15则在背后设计了一部分接口,各有特色。
4:扩展性能方面,两款产品都可以为用户提供内存和硬盘的扩展升级能力,相对而言选择了顶配内存与硬盘的XPS15用户可以不必太过于着急考虑升级的需求,5950G的用户则可以通过加装内存来获得更高的整体性能,而且由于5950G提供了4条内存插槽,用户无需抛弃原配内存就可以升级到8GB。
5:实际应用体验方面,两款产品表现的性能都可以为用户提供较好的应用体验,但是XPS15受到显卡性能的限制,在大型3D游戏应用中的表现明显逊色于5950G,其只能应付中等规模3D游戏应用,对于使命召唤7这类的大型3D游戏只能以较低分辨率及较低画质设置进行运行,所以如果您在日常应用中多以运行大型3D游戏为主的话,那么我们更加推荐5950G。

拯救者的pkx是什么意思

PKX是一款由著名游戏公司联想集团旗下品牌“拯救者”开发的游戏笔记本电脑。该产品专为游戏玩家设计,搭载高性能处理器、显卡和高刷新率的屏幕,能够流畅运行多款大型游戏和图形处理软件,给玩家带来更加震撼的游戏体验。
作为一款专为游戏玩家设计的笔记本电脑,PKX的性能和配置之优越,使得玩家们能够在游戏中畅享最佳的画面和操作体验。此外,PKX还内置了联想旗下的一些游戏辅助软件,帮助玩家更好地控制游戏和提升游戏竞技水平,可以说是一款真正意义上的“拯救者”。
PKX作为一款高端的游戏笔记本电脑,竞争对手也不在少数。例如,雷神、微星等品牌的游戏本都是PKX的激烈竞争者。虽然各种游戏本竞争激烈,但PKX的出现无疑给了广大游戏玩家更多的选择,也推动了游戏本领域的技术发展和创新。

4000是道坎 三款低价轻薄笔记本正面PK

  【IT168 评测】在整个PC产业疲软的今天,低价战略成为了个大PC厂商增加销量的法宝,同时超极本的发展,推进了移动PC轻薄化的进程,于是低价和轻薄就成为了2012年笔记本、超极本市场的两个核心关键词,即使是联想Yoga和ThinkPad S230u这样机身纤薄,可翻转变身平板的新型超极本售价也不过6999元!如果这样的产品在去年发布,起价肯定不会低于1万元。
  毫无疑问,中高端产品起价的下调,必定会进一步挤压低价产品的价格底线,现如今3999就能买一款Win8超极本,4399就能给你再加个触摸屏,而我们今天的焦点正是集中在这些低价轻便笔记本、超极本上。
▲京东在官方报价上再降100元
  虽然现在的轻薄笔记本和超极本越来越便宜,但真正做到3999这样低价位的也不多,在国际品牌中也就惠普Pavilion 14超极本和联想S300轻薄笔记本达到了这样的水平,除此以外,还有华硕的S200,但它是一款11.6寸的超便携小本和13、14寸的主流尺寸还存在一定的差距。
▲4399元的华硕S400配备10点触控屏
  不过和S200同系列的14寸超极本S400也没比S200贵多少,4399元的低配版和惠普Pavilion 14、联想S300硬件配置差不多,而且还带正版Windows8和10点触控显示屏,性价比也是非常的高,那么对于用户来说选哪个更值呢?它们之间会有什么不同之处呢?接下来我们就把它们放在一块儿比一比。
${PageNumber}
外观材质对比
◆ASUS S400 金属材质冷峻硬朗
▲金属材质顶盖
  华硕S400是这三款产品中唯一一款采用金属材质顶盖的机型,它的整机外观设计比较硬朗,顶盖表面具有纵向拉丝纹理,配合深棕色的底色,看起来极具质感。
▲背装式键盘金属材质键盘面机壳
  在键盘面,S400采用背装式键盘,键盘面机壳由一块金属材质打造,这不仅让华硕S400在外观上更加简约,整体性更强,同时也增加了制造成本,所以在低价产品中比较罕见。
◆LENOVO S300 粉白搭配清纯可爱
▲塑料材质机身
  联想S300采用塑料材质机身,定表面呈现一种珠光的效果,拥有星光银、绚丽红、萝莉粉三种机身颜色,外形设计简洁明快。
▲塑料材质键盘机壳
  联想整体设计偏向于清纯路线,键盘面和屏幕边框采用白色塑料,与顶盖的粉色搭配在一起非常协调,看起来更加年轻时尚清纯可爱,不过联想S300看上去塑料感较强。
◆惠普Pavilion 14 红黑搭配妩媚性感
▲膜内漾印技术顶盖妩媚时尚
  惠普Pavilion 14由塑料材质打造,顶盖和键盘面采用膜内漾印技术,光亮的红色基底上印有规则的纹饰,配合流畅略显圆润的线条,带有一种妩媚性感的气质。
▲键盘面设计
 与华硕S400和联想S300相比,惠普Pavilion 14键盘面的设计稍显复杂,集成了许多的元素,不过这些元素很好的融合到一起,并没有特别凌乱的感觉,比较具有层次感。
小结:
  对于外形设计而言,华硕S400采用金属材质,看上去更加硬朗;联想S300机身颜色欢快设计简约,给人一种清纯可爱的印象; 而惠普Pavilion 14采用大红色亮面效果机身,上面装饰暗纹,具有一种妩媚性感的感觉。
  在机身做工和用料上,采用金属材质的华硕S400表现最好,尤其是一体式的金属材质键盘面机壳,它是这个价位产品中比较少见的,而惠普Pavilion 14和联想联想S300 都是塑料材质的机身,不过具有光亮效果的惠普Pavilion 14看上去更有气质一些,联想S300 塑料感比较较强。
${PageNumber}
机身尺寸厚度对比
◆机身尺寸
▲机身尺寸
  在机身尺寸上,13寸机身的联想S300尺寸最小,14寸的惠普Pavilion 14尺寸最大,不过三款机器的大小相差不大。
◆整机重量
▲裸机重量
  在整机重量方面,13寸联想S300重量最轻,1.6kg的重量比较轻便,而14寸的华硕S400和惠普Pavilion 14重量都在1.8kg左右,虽然和普通14寸笔记本比轻了30%,但实际拿起来还是感觉有些分量的。
▲加适配器后重量
◆机身厚度
▲机身厚度
  在厚度上,三款产品都在20mm左右,其中华硕S400平均厚度最薄,惠普Pavilion 14和联想S300相差不多。
小结:
  在尺寸和重量上,联想S300的移动便携性最好,1.6kg的裸机重量相对轻便,而14寸的惠普Pavilion 14和华硕S400重量大小基本相同,虽然比14寸普通笔记本轻巧不少,但拿起来还是有些分量。
${PageNumber}
接口扩展性对比
◆华硕S400
▲华硕S400接口
  华硕S400接口配置齐全,它提供了2个UB2.0接口、1个USB3.0接口,HDMI接口、耳机/麦克风复合接口,以及许多超级本都放弃VGA和RJ45网络接口,其接口的数量和种类完全满足日常使用的需求,只不过1个USB3.0接口无法享受两块USB3.0移动硬盘对拷的急速体验。
▲华硕S400底盖拆卸简单可升级内存硬盘
  在升级方面,华硕S400底部可拆卸,将底面螺丝全部拧下来后即可将底盖打开,可更换1条内存和7mm的SATA硬盘,同时我们还看到,华硕S400主板上板载了2GB内存。
◆联想S300
▲联想S300接口
  联想S300和华硕S400接口配置相似,提供了2个UB2.0接口、1个USB3.0接口,HDMI接口、耳机/麦克风复合接口以及RJ45网络接口,不过它没有配置VGA接口。
▲联想S300底面拆卸简单可升级硬盘内存
  在机身底面,联想S300将所有螺丝都拧下来后,可以轻松打开机身底板,可更换1条内存和1个7mm的SATA接口硬盘,不过联想S300并没有板载内存。
◆惠普Pavilion 14
▲惠普Pavilion 14接口
  惠普Pavilion 14提供了2个USB3.0接口、1个USB2.0接口,HDMI接口、耳机/麦克风复合接口,以及RJ45网络接口,没有提供VGA接口。
▲惠普Pavilion 14
  在升级性上,惠普 Pavilion 14相对前两款产品来说拆机比较复杂,需要从键盘面下手,对于普通用户来说自行升级的难度较高。
小结:
接口与升级性
ASUS S400HP Pavilion 14LENOVO S300
USB3.0
1
2
1
USB2.0
2
1
2
VGA



HDMI



RJ45



耳机/麦克风



读卡器



底盖可拆卸



  在接口和扩展性上, ASUS S400、HP Pavilion 14和LENOVO S300从整体上看相差不多,不过华硕S400的接口种类最齐全,配置了VGA接口,可以直接连接VGA的显示设备,而惠普Pavilion 14的2USB3.0数量是三款里最多的,但升级硬盘和内存比较麻烦。
${PageNumber}
硬件配置正面PK
  对于低价产品来说,硬件配置通常都不会很高,大多数产品都会选择上一代处理器,不过我们这对比的三款产品都选择了英特尔新一代低功耗处理器——第三代酷睿i3-3217UM,它们的核心性能基本相同,不过华硕S400和惠普Pavilion 14是超极本,在硬盘的配置上,它们加入了小容量SSD固态硬盘,而S300则没有配置SSD,所以ASUS S400和HP Pavilion 14可以提供更快的开机速度和程序载入速度。
三款产品硬件参数对比
参数
名称ASUS S400HP Pavilion 14LENOVO S300
处理器
i3-3217UM
i3--3217UM
i3--3217UM
芯片组
HM76
HM77
HM77
内存
2+4 GB DDR3-1600
2 GB DDR3-1600
2 GB DDR3-1600
显卡
HD4000
HD4000
HD 7450M
硬盘
320GB 5400转+
24GB SSD
500GB 5400转+
32GB SSD
500GB 5400转
显示屏
14.0英寸触摸屏
(分辨率1366×768)
14.0英寸
(分辨率1366×768)
13.3英寸
(分辨率1366×768)
无线
网卡
Atheros AR9485WB-EG
Intel N 2230
Ralink RT3090
有线
网卡
Atheros AR8161
Atheros AR8162
Realtek
价格
4299元
3999元
3999元
  在显卡配置上,华硕S400和惠普Pavilion 14选择了HD4000核心显卡,联想S300搭载低端入门级独立显卡,但联想S300和惠普Pavilion 14的内存容量偏少,对于现在的应用来说,2GB确实有些不够用,而华硕S400板载2GB内存,再加上插入的单条4GB内存,共有6GB内存容量,是三款产品中内存容量最大的,不过它的硬盘容量是三款中最小的。
  那么综合来看,这三款产品的整体性能表现如何呢?配置独显的S400游戏性能会比其他两款强吗?内存的大小的差异能差多少?接下来我们通过专业的测试软件来看看。
◆CPU性能——CINEBENCH R10
▲CINEBENCH R10多线程成绩
  从上面CINEBENCH R10多线程的测试成绩可以清晰的看到,三款产品配置的第三代酷睿i3-3217UM低功耗处理器的性能基本相同,它们之间没有本质差异,性能虽然不高,但基本满足日常应用的需求。
◆游戏性能——3DMark VANTAGE
▲3DMark VANTAGE GPU得分
  在测试整机游戏性能的时候,我们首先选取了3DMark VANTAGE在Entry模式对它们进行了测试,从GPU的得分来看, 配置HD7450M独立显卡的S300的游戏性能并没有比其他两款搭载HD4000核心显卡的机型高,它和惠普Pavilion 14得分相差无几,而得分最高的是华硕S400,这与它更大容量的双通道内存有直接关系。
◆游戏性能——《使命召唤8》实测
▲《使命召唤8》实测
  从3DMark VANTAGE得分来看,三款产品都不适合玩大型3D游戏,在游戏实测中也证明了这一点,我们选用《使命召唤8》,在1366×768分辨率2倍抗锯齿的设置下对他们进行了实测,从运行的帧数来看,三款产品相差不大,华硕S400性能稍好一些,但它们运行起来都不流畅。
◆整机性能——PCMark 7
  PCMark7是2011年Futuremark针对Windows 7操作系统推出的新一代的基准测试工具,支持最新的Windows8,包含七个不同的测试环节,由25个独立工作负载组成,涵盖了存储、计算、图像与视频处理、网络浏览、游戏等日常应用的方方面面,其测试成绩可反映出被测机型的整体性能表现。
▲PCMark 7测试结果华硕S400最好
  从测试结果来看,华硕S400的总分最高,联想S300和惠普Pavilion 14处于相同的水平,也就是说华硕S300的整机综合性能更强一些。
小节:
  从上面的测试成绩来看,ASUS S400、HP Pavilion 14和LENOVO S300的整体性能相差不大,不过相对来说,华硕S400性能稍强一些,而且SSD的加入,让它和惠普Pavilion 14在开机速度和程序载入速度上更快,使用体验比联想S300更好,同时惠普Pavilion 14还配置了Intel N 2230无线网卡,支持英特尔无线视频传输技术(WIDI)。
${PageNumber}
整机发热量对比
  在技术不成熟的那几年,轻薄笔记本简直就是“火炉子”的代名词,整机性能不怎么样,但发热量巨大,用着都觉得考得慌。不过随着技术的进步,现在的超轻薄笔记本以及超极本它们的机身虽然纤薄,但发热量并不是很大,那么对于我们这次测试的低价轻便产品来说,它们的发热量控制怎么样呢?接下来为您测试一下。
  在温度测试上,我们使用AIDA64的系统稳定性测试,在室温25℃的环境下运行半小时以后使用红外热成像仪拍摄三款产品键盘面和机身底面的发热情况,同时记录CPU和硬盘的温度。
▲机身内部传感器温度
  上图为三款产品在经过30分钟拷机测试之后的AIDA64截图, 其中淡蓝色的曲线为CPU温度,米黄色曲线为硬盘温度。从测试结果来看,联想S300和惠普Pavilion 14的处理器和硬盘温度差不多,华硕S400温度略高一点,不过三款产品的温度都很正常,整机运行非常稳定。
▲联想S300发热图
▲华硕S400发热图
▲惠普 Pavilion 14
  在机身表面的温度控制方面,三款产品在相同的测试环境下,经过30分钟拷机测试后,机身表面温度都不是很高,从上面的发热图来看,华硕S400键盘面和联想S300机身底面黄色区域最少,这说明其大部分区域温度低于38℃,使用起来比较清凉。同时我们也可看到,惠普Pavilion 14机身表面黄色区域较多,部分区域呈现橙色,与其他两款相比,其机身表面存热量堆积明显。
小结:
  在整机发热量控制上,华硕S400和联想S300机身表面热量堆积较少,惠普Pavilion 14相对较多,不过在机身内部的温度方面,惠普Pavilion 14和联想S300相对较低,华硕S400略高一些。但从整体来看,三款产品温控都还不错,没有出现过热的现象。
${PageNumber}
屏幕显示效果对比
  这次的对比中我们加入了屏幕显示效果的PK,对于低价产品来说,为了控制成本,显示屏可能会有所缩水,尤其是S400,如此低廉的售价,还配置了10点触控屏幕,屏幕显示效果让人担心,所以我们采用BM-7对三款产品的屏幕亮度及色饱和度进行了测定,拍摄了三款产品的实际显示效果。
◆屏幕亮度
▲全白状态下的屏幕显示效果
  在屏幕亮度方面,虽然华硕S400配置了触摸屏,但屏幕亮度最低的并不S400,而是惠普的HP Pavilion 14,156cd/m2低于笔记本的平均水平220cd/m2,同时华硕S400 188cd/m2也不高,但联想S300倒是达到了及格线。
◆色彩表现
▲色彩表现比较一般
  在色彩表现方面,ASUS S400、HP Pavilion 14和LENOVO S300在测试仪其下的色饱和度相差不多,和主流笔记本屏幕的测试结果基本持平,不过实际观感来说,惠普HP Pavilion 14亮度较低,屏幕显示效果偏暗,LENOVO S300颜色有些发白,ASUS S400反光比其他两款严重一些。
◆更多样张
▲更多样张
小结:
  在屏幕显示效果上,三款产品表现和普通笔记本电脑基本一样,没有特别出色的地方,华硕配置的触摸屏并没有因为低价而对影响显示效果。
${PageNumber}
总结:
  在最后我们对三款产品的性能、材质做工、接口、升级性、便携性、屏幕显示效果等方面进行了评级,满分为5颗星,最终的结果如下表所示。
三款产品综合评价
ASUS S400HP Pavilion 14LENOVO S300
办公
性能
★★★
★★☆
★★
游戏
性能



材质
做工
★★★★☆
★★★★
★★★★
接口
★★★★
★★★☆
★★★
升级难
程度
★☆
★★★★
★☆
便携性
★★★
★★★
★★★★
屏幕
★★★
★★★
★★★
发热量
★★★★
★★★
★★★★
SSD
缓存



系统
Windows8
Windows8
Linpus
其他
10点触控屏
支持WIDI
售价
淘宝:4399元
京东:3899元
京东:3899元
  综合来看,售价最贵的华硕S400在三款产品中表现最好,性能较强、金属机身、预装win8,支持10点触控,与其他两款相比优势明显,但4399元的价格也要比其他两款贵500元!看来相对好一些的产品还是要要贵一些,不过4399元的售价能达到这样的水平已经相当不错了。
▲HP Pavilion 14
  在4000元以下的HP Pavilion 14和LENOVO S300相比,身为超极本的惠普Pavilion 14的表现更好一些,不仅预装Windows8,而且还支持英特尔的ISRT技术,可带来更快的开机速度、程序载入速度,3999元的价格还是比价值的,如果不需要触摸屏的话,买它不错。
  相对来说,联想S300的表现稍弱一些,和同价位的Pavilion 14相比,没有预装Windows8,不带SSD缓存盘,虽然配置独显,但游戏性能并没有和其他两款拉开差距,不过联想S300的外形清新亮丽的,1.6kg重量较轻,便携性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