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台积电的大股东是美国
- 2、美国加速“掏空”台积电台积电绕开美国技术
- 3、台积电为什么受美国控制(台积电核心技术是美国的吗)
- 4、台积电是美国的吗
- 5、台积电为何受制于美国
- 6、台积电被推上风口浪尖,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 7、台积电最大股东是谁?
- 8、芯片法案生效背后,美国为什么总是盯着台积电不放?
- 9、美国布下大网?解禁华为芯片,台积电要沦为下一个“阿尔斯通”?
- 10、台积电属于台湾还是属于私人
台积电的大股东是美国
目前,TSMC的市值在所有芯片公司中排名第二,达到4655.8亿美元(约合人民币3.15万亿元),仅次于英伟达,远高于英特尔和AMD。
TSMC的市值之所以这么高,一方面是因为TSMC的营收、利润、毛利率都很高,可以支撑这么高的市值。
2021年,TSMC营收1.59万亿新台币(约合3658.82亿元人民币),税前净利润6631亿新台币(约合1479.93亿元人民币),毛利率超过50%。
另一方面,TSMC赢得了全球50%的OEM市场,技术世界第一,前途不可限量。
然而,尽管TSMC很棒,TSMC并不真正属于台湾省。TSMC主要是帮美国赚钱。为什么这么说?
第一,在TSMC的股东中,80%是海外股东,只有20%是台湾同胞。换句话说,TSMC80%的利润被外国人拿走了。
在这80%的份额中,美国占了大多数。例如,TSMC的第一大股东是TSMC存托凭证专用账户,由花旗持有,持股比例为20.54%。前六大股东中,有三家是美国股东。
其次,TSMC制造的芯片中有64%产自美国。例如,在TSMC的前10大客户中,美国客户占了7个。
而这些美国客户,寻找TSMC代工芯片,然后销往世界各地,也是大赚一笔。
此外,TSMC所需的半导体设备主要从美国进口,EDA软件也从美国进口,这将为美国贡献大量的收入和利润。
所以,严格来说,TSMC是美国的摇钱树。虽然TSMC位于台湾省,但获利最大的不是台湾省同胞,而是美国。
你可以通过股份获得分红,通过TSMC技术制造芯片,然后销往世界各地赚钱。你也可以通过出售TSMCEDA和半导体设备来赚钱。
此外,由于TSMC背后的资本由美国主导,其设备和EDA也依赖于美国,TSMC很难对美国说不。虽然TSMC一直想保持中立,低调赚钱,但很难做到。
相关问答:台积电是哪个国家的
?台积电是中国台湾的公司。台积电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foundry)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中国台湾的新竹市科学园区。它是世界上最大,最先进的芯片制造厂,苹果,华为和小米等手机制造商都依赖于台积电的芯片制造。
台积电简称为“TSMC”,这家公司最初和绝大部分小公司一样毫不起眼,但是目前已经发展成了行业巨头,在亚洲科技公司中,台积电排名第四,而排在前三的分别是阿里、腾讯、三星。
台积电的创始人
台积电的创始人是张忠谋,张忠谋在24岁以麻省理工研究生的身份毕业,毕业后的他与半导体开山鼻祖也就是英特尔公司创办人戈登·摩尔同时踏入半导体业,并且与集成电路发明人杰克·基尔比同时进入美国德州仪器公司。在美国德州仪器公司一待就是几十年,而后为追求自己的理想离开。
离开德州仪器公司之前,他对于芯片的市场前景也早有远见。在职期间多次在公司内外不同的场合呼吁企业要加大芯片的生产,只可惜公司始终没有听取他的意见。1987年,张忠谋在台湾新竹科学园区创建了全球第一家专业代工公司——台湾积体电路制造公司(台积电),并迅速发展为台湾半导体业的领头羊。
美国加速“掏空”台积电台积电绕开美国技术
近期一个科技圈儿的消息令人五味杂陈。台积电在美国亚利桑那州建造的5纳米晶圆厂将于12月6日举办首批工具设备进驻典礼。这也意味着晶圆厂已经完成基本准备工作,接下来将为迁入第一批用于半导体制造的尖端设备做好准备,为2024年实现量产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这是一次颇显政治考量的决绝行为在全球化的逻辑下,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台积电到美国设厂无论从哪个角度来看,都不符合纯粹的商业逻辑。台积电的创始人张忠谋自己就曾公开表示,在美国生产芯片的成本比在台湾至少高出55%。但是,芯片作为一个关系到国计民生的重要产品,其生产除了考虑经济效益外,同样需要考虑其他因素,例如政治和安全。从这个角度来看,台积电在美国设厂的行为同样可以被视为分散风险的理性决策。这也侧面反映出,台积电对于两岸关系发展趋势的潜在担忧。所谓决绝,则体现在美国分厂核心技术人员的组成方面。根据公开报道,早在11月初,台积电就曾包机把近300名员工送往美国,之后还将分批次包机将总计超过千名工程师及其家人陆续送到美国。这些员工将在台积电安排的被昵称为“台积村”的新社区开启新生活。无论外界如何评价,外派美国的机会并非唾手可得,至少要经历两次面试以考核英文能力和专业能力。可以预见,这些主动申请赴美的人当中,大概率会有相当比例的人永久留在美国。从这个角度来看,这也是一次大规模的高科技人才跨洲流动。今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美国在芯片领域的掌控力进一步加大毫无疑问,芯片在现代科技、生活、经济和军事中的作用与日俱增。今年7月,美国国会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试图利用国家补贴方式吸引国际高科技企业赴美生产,以便最大限度地保证半导体产业链本土化。需要指出的,台积电赴美设厂的决策早在2021年就已经做出,并实质性动工。换句话说,即便没有芯片法案,台积电依然会到美国投资设厂。张忠谋指出:“移去的都是美国企业所需最先进的产能,对美国也非常重要。”所以,台积电此举不仅符合美国备源、分散生产以强化供应链安全的布局,而且在当前大国政治博弈加剧的背景下凸显出美国的硬实力和软实力。台积电正在成为美国在全球建构半导体科技新防线的关键角色。不要过度迷信和夸大经济利益的吸引力在浪漫主义的全球化时代——冷战结束到特朗普总统上台前,经济利益一直是推动全球化进步的最大推动力。但是,特朗普上台后,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地缘政治重新成为国际政治的主导性因素。换句话说,安全而非利润,“以防万一”而非“效率优先”,成为国家、企业甚至个人决策的首要考量。新冠疫情大流行和俄乌冲突进一步加深了这种认知。无论是对美国,还是对台积电,抑或张忠谋,在美国设厂都是这种新的政治、安全与经济逻辑相混合的产物。同样道理,对于任何一个国家来说,再痴迷于简单的物质成本优势,都注定会被边缘化。更值得一提的是,在高科技领域没有任何国家或者市场是真的不可或缺的。根据商业情报分析公司StrategyAnalytics数据,2022年第三季度全球芯片市场中,台积电营业利润份额再创新高,达到了惊人的82%。这也是台积电自1996年以来,在过去26年中所创造的最高营业利润率。在一些国家主动推动经贸脱钩和新冠疫情大流行导致的被动脱钩双重因素叠加的时代背景下,台积电能够取得如此高的利润率,也证明和强调了一点:任何国家都不要迷信自己的市场吸引力。台积电已经成为各国争抢的“香饽饽”据说,出席12月6日典礼的贵宾当中除了苹果、英伟达和AMD等大客户的首席执行官外,还有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甚至总统拜登。由此可见当地对此事的重视程度。过去的经验表明,招商引资对发展经济具有巨大的促进作用。美国凤凰城经济发展促进会预估,台积电分厂将在10年内给当地创造近4300个直接和间接就业机会。与此同时,调查也显示当地的房价已经“水涨船高”,中位数已从2020年的29万美元大涨50%到45万美元。据业内人士爆料,台积电还将计划在亚利桑那和弗吉尼亚分别再建第二和第三座晶圆厂。此外,日本也已经成功地与台积电达成协议,在东京成立合资公司设立先进封测厂。那么问题来了:除了吃酸葡萄,我们还能做点儿什么?
台积电为什么受美国控制(台积电核心技术是美国的吗)
台积电跟三星公司,最终都选择了上交供应链数据。很多人觉得,这都是美国霸权的结果。当然,这是不能否认的,但相比之下,中国的华为却可以选择对美国强硬。在美国的霸权面前,从来没有低头,相反却越挫越勇,原因到底在哪里?详细分析之后我们才发现,除了霸权主义在起作用外,更重要的是美国的资本控制!两家大企业背后的真正大佬台积电是一家台资企业,这没错。但是,更确切地说,他是一家合资企业。根据台积电2020年财报,企业前十大股东中,外资股东就占了8个,侨外投资占到了75.8%。股东排名第一的,是花旗托管,持股比例为20.52%。在市场竞争当中,最大的力量无疑是资本。因为企业毕竟是企业,所有的行为都跟着市场走。但是一旦你的企业被资本控制,市场的因素就不是最主要的了。美国在全世界投资,什么行业赚钱就投资什么行业,目的一是为了攫取利润,另外一点就是加强对世界经济的控制。三星公司同样如此,作为一家令韩国人感到骄傲的企业,实际上三星电子有44%的股份是由美国投资机构掌控的,包括华尔街花旗、摩根大通等金融巨头。资本是指挥棒,同样也是指挥官。美国商务部虽然在公开叫嚣,如果不交出供应链信息,就要以威胁国家安全为由,对这些企业采取措施。但实际上美国心里最有底气的,就是手里的资本力量。资本不仅控制着境外的企业,控制着世界经济的命脉,同样也控制着美国的政坛,美国整个国家的走向!市场竞争也是芯片之争了解了以上的事实,我们也就非常清楚,为什么美国能够让这些企业乖乖听话了。一方面,是美国不断挥舞的制裁大棒。另一方面,就是美国的资本控制。我们也知道,华为为什么能够如此强硬,就是因为华为是我们中国的企业,没有美国资本的染指。美国如今也陷入了芯片荒,他首先要满足自己国内的需求,通过种种方式,解决自己在芯片等生产领域“空心化”的问题,改变自己的经济结构。另一方面,要对竞争对手进行极限施压,精准“狙击”。可以说,现在的世界,谁掌握了芯片,谁就掌握了主动权,就占得了先机。
台积电是美国的吗
台积电不是美国的。台积电的股东中,80%是境外的,只有20%掌握在台湾同胞手里,换句话说,台积电赚的钱有80%被外国人拿走了。而这80%的股份中,美国又占大部分,比如台积电最大的股东为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凭证专户,持股比例为20.54%,前6大股东中,美国股东占了3家。
台积电为何受制于美国
在台积电成长的过程中,台积电接受了很多的注资,因此股权十分的分散,并且张忠谋本人占股根据相关资料显示不足8%,而大部分占股都是来自各种注资机构。并且台积电最大的股东是来自美国花旗银行的一个托管账号,拥有着20.5%的占股,整整高了台积电第二大股东14.1%,这个一针见血的原因,使得台积电不得不一定程度上受制于美国。但值得一提的是,虽然美国托管账号占股20.5%但是却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实际控制权应该还是在张忠谋手中,这就是同股不同权,但是台积电中有着美国的注资和技术,因此美国一定程度上来说,对台积电还是有极大限制的。拓展资料:一、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台积电,英文简称:tsmc,属于半导体制造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晶圆代工foundry)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中国台湾省的新竹市科学园区。2017年,领域占有率56%。2018年一季度,合并营收85亿美元,同比增长6%,净利润30亿美元,同比增长2.5%,毛利率为50.3%,净利率为36.2%,其中10纳米晶圆出货量占据了总晶圆营收的19%。截止2018年4月19日,美股TSM,市值2174亿美元,静态市盈率19。2018年8月3日晚,台积电传出电脑系统遭到电脑病毒攻击,造成竹科晶圆12厂、中科晶圆15厂、南科晶圆14厂等主要厂区的机台停线等消息。台积电证实,系遭到病毒攻击,但并非外传遭黑客攻击。8月4日,台积电向外界通报已找到解决方案。二、2020年7月16日,在台积电二季度业绩说明会上,发言人在会上透露,未计划在9月14日之后为华为技术有限公司继续供货。而美国政府5月15日宣布的对华为限制新规于9月15日生效。2020年7月13日,台媒钜亨网曾报道,台积电已向美国政府递交意见书,希望能在华为禁令120天宽限期满之后,可继续为华为供货。2020年8月26日,台积电(南京)有限公司总经理罗镇球在2020世界半导体大会上表示,台积电的5纳米产品已经进入批量生产阶段,3纳米产品在2021年面世,并于2022年进入大批量生产。2021年10月26日,台积电宣布推出N4P 制程工艺。
台积电被推上风口浪尖,其未来的发展前景如何?
我觉得美国会慢慢掏空台积电,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不管你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美国都会用很多东西先封锁或者打压,然后抓捕或者摧毁。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台积电的终结。因为美国不能接受自己在半导体生产上被别人卡着脖子,所以未来大概率美国会允许台积电到美国建厂,然后再慢慢把人才,技术给挖走。最后想办法把高质量的电子设备转移到美国, 以实现统治世界先进电子制造业领域的目标。
我觉得发展前景也算可以,毕竟他们这个企业也是芯片行业的龙头企业,只要他们后续多控制一下经营就可以了。
发展前景还是蛮不错的,因为这种东西能够维护老百姓的利益,而且能够让他们过上更好的生活。
最近因为芯片法案的事情再次把台积电推上了风口浪尖,台积电作为全亚洲最大的晶圆制造厂前景自然是一片光明,但就是坏在了台积电被美国拉入了这场漩涡,台积电虽然能够得到美国带来的些许好处,但是台积电损失的却是整个大陆市场,这种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做法台积电实在是不明智。
台积电未来的境地会怎么样?
我觉得美国会慢慢掏空台积电,因为对于美国来说,不管你是一个企业还是一个国家,美国都会用很多东西先封锁或者打压,然后抓捕或者摧毁。我们也可以清楚地看到台积电的终结。因为美国不能接受自己在半导体生产上被别人卡着脖子,所以未来大概率美国会允许台积电到美国建厂,然后再慢慢把人才,技术给挖走。最后想办法把高质量的电子设备转移到美国, 以实现统治世界先进电子制造业领域的目标。台积电会面临什么危险?
台湾本身就是缺水缺电的状态,为了增加台积电的产能,提供10%的电力供应。但是现在80%以上都被外资控制了,所有的优质资源都被收集、交换,这就是结果。根据目前的特殊情况,依赖国际供应的台积电也会影响原材料的运输,导致工厂暂时关闭,这样损失会很大。
我国要如何面对国外的芯片打压?
我国目前的芯片产业急需发展,但在“断供”出现之前,没有机会打开市场。由于担心供应节省的影响,越来越多的公司开始使用国产芯片替代国外芯片。家用芯片虽然在技术和价格上不具备优势,但其安全特性更受青睐,可以说“断供”为国产芯片行业打开了市场,未来发展也只是时间问题而已。
台积电最大股东是谁?
台湾行政院
台积电共有280亿股股份,其中260亿股已经上市。据公开资料显示,台积电的个人股东持股比例不足8%,所以大部分都是由机构来持股。
截至2019年底,台积电的最大股东是花旗托管台积电存托专户,持股20.5%;第二大股东是台湾行政院发展基金,持股6.4%。但是,从严格意义上讲,台积电最大股东并不是花旗银行,因为这种存托凭证ADR属于可转让证书,是可以公开交易的股票和债券。
所以,台积电的最大股东应该是台湾行政院,持股6.4%;金融机构持股近3%,个人股东持股不足8%,外国机构及外国人持股78%,这部分持股非常分散,其中大部分是美国的投资机构、基金,以及其他国家的基金,当然,美国资本还是占了很大比例。
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的简介
1949年张忠谋成功考入美国哈佛大学,在当时千人新生当中,他是唯一的中国人,此时,张忠谋只有18岁。
第二年,张忠谋又进入另一所全球顶尖高校——麻省理工学院,最终获得硕士学位。毕业后,张忠谋选择了半导体行业。1958年,他进入了当时全球最牛的半导体巨头公司——德州仪器,这也为日后创办台积电打下了基础。
在进入德州仪器之后,张忠谋的所学得到了最大程度地发挥。1965年,张忠谋的职位被提升至部门经理。最终,张忠谋成为了当时德州仪器的副总裁,也就是实际上的第三把手,当时德州仪器有近3万人由张忠谋管理。
到了1985年,张忠谋做出了人生中最重要的决定,辞职离开了美国。随后,张忠谋成为台湾工研院的院长,在张忠谋的努力下,第二年便在台湾创办了全球第一家芯片代工厂(台积电)、当时世界上没有这个行业,是张忠谋一个人开创了一个行业。
由于台积电是整个行业的第一家企业,占尽先机,再加上张忠谋丰富的人脉和资源,短短几年时间的发展,台积电就成为了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台积电拥有50%以上的市占率,成为行业响当当的第一名,排名第二的三星,市占率不足20%。
以上内容参考 百度百科-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张忠谋
在台积电背后,美国资本控制了大部分股份。所以台积电虽然地处台湾、创始人也是台湾人,但台积电的最大股东依旧还是美国资本。当然,美国资本仅享有股息,实际控制人还是张忠谋。
台积电共有280亿股股份,其中260亿股已经上市。据公开资料显示,截至2019年底,美国花旗银行托管的台积电存托凭据专户持股20.78%;第二大股东是台湾行政院发展基金,持股6.4%。
台积电背后
台积电是张忠谋于1987年创办的,而张忠谋此前的履历也是非常华丽,1949年考入了全球顶尖学府哈佛大学进行深造,可以说在当时张忠谋是唯一的一位中国学生。
次年张忠谋又被转入了麻省理工学院正式进入了半导体的行业。而且张忠谋毕业之后成为了德州仪器的电路部总经理,而德州仪器可以说是全球第一家半导体公司。
张忠谋在从美国离开之后,便成立创办了台积电,得益于张忠谋的经验和对半导体行业的敏锐性,张忠谋很快将台积电带入了正轨,而台积电此时已经成长为全球最大的晶圆制造厂。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
芯片法案生效背后,美国为什么总是盯着台积电不放?
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芯片法案的发布对于芯片后续的发展以及约束也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而且这项法案的实施也将会加起来说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滴这台机电不放的话,主要是因为这个技术对于芯片的发展也起到了非常积极的作用,这样的话更有助于美国后续的发展和进步。
是因为美国他们不想放过这么一个肥肉,台积电是全世界都屈指可数的芯片行业龙头之一。
法案的最大亮点是,美国芯片产业,将会在今后五年内获得超过520亿美元的财政补助。
美国民主党重量级参议员查克·舒默更是以“因为你投票,你的孙辈都会做着高薪工作”为口号,煽动国会。
因为台积电是全球领先的芯片制造商,台积电已经向全球供应了超过 10 亿颗芯片,而在芯片加工方面,仅台积电就提供了全球 92% 的供应,其垄断地位就是它自己。 -明显地。美国不会放过台积电。
美国为什么要控制台积电?
美国想要控制台积电的原因很明确,就是要放慢中国的发展步伐。中国目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对芯片的需求也非常高。由于我国芯片产业正处于发展阶段,芯片的研发需要大量的投入和时间积累,不可能在短时间内实现青蛙的飞跃。这就是为什么我国只能从国外厂商那里购买芯片的原因。美国芯片法案的通过,预示着全球芯片制造商将切断与中国的供应链。
美国芯片法案通过以后有什么影响?
未来的新技术产品几乎离不开先进的芯片。美国只要能把控芯片库存和技术,就能在高科技领域遮天蔽日。无论中国想在高科技领域生产什么产品,都离不开美国。 这样的情况无疑是非常可怕的。美国为了限制中国的发展,将公平竞争的范畴渗透到了其中,包括不择手段地减缓中国的发展。
美国也不敢得罪台积电。
事实上,美国是不愿意伤害台积电的,他只是希望台积电以后不要和大国合作,尤其是担心台积电在大陆投资建厂,这将是美国的一个担忧.,这种担忧将不仅仅是法律上的担忧,更多的是对美国人民的担忧。很明显,出于对台积电与大陆将深化合作,不怕台积电做太多的担忧,美国在台积电的敲诈勒索问题上表现得很强势。
总而言之,芯片法案的生效虽然对于我国的发展有一定的减缓作用的。但是对于我国芯片行业的发展也是一个机会。当我们创造出自己的芯片时,世界将会发生巨大的变化,我们将看到那个时代的成果。
美国布下大网?解禁华为芯片,台积电要沦为下一个“阿尔斯通”?
美国布下大网?解禁了高通对华为的芯片供应,长达两年的制裁就这么停止了?一向对美国言听计从的台积电为何惨遭"拉黑",满怀欣喜赴美建厂的台积电究竟发生了什么?美国向华为示好却对台积电举起大棒,难道在精心编织一张大网?今天我们就来一起聊聊华为、芯片。
华为被列入美国实体清单已经不是一天两天了,早在2019年特朗普执政时期就挥起制裁大棒,先是将华为名下的68家企业列入实体名单,而后在贸易、经济上同我们大动干戈。
好在我们不仅在经济、贸易领域挺了过来,华为也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奇迹,虽说受到了一定影响,但是在手机业务方面反而实现了利润增长,更是在6月份送给了我们一个大惊喜,鸿蒙系统问世。
我们先来看看美国解禁华为,葫芦里究竟卖的什么药,随着Mate Pad Pro发布,我们不难发现这次华为新发布的平板,搭载了一颗高通骁龙870芯片,这说明有关之前高通向华为供货的消息得到了证实。
那么疑问来了,这好像并不是美国的一贯作风,对此有人也表现得十分惊喜,美国松绑华为说明美国玩不起了,华为赢了。其实这么早下定论还为时过早,当然,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美国的确玩不起了,至于华为赢没赢,还不能妄下定论,得从今后来看。
我们先说说美国为什么玩不起了?半导体行业不仅属于 科技 基础,更是每个国家经济重要组成部分,为 社会 创造出更多工作岗位。不仅手机行业、 汽车 行业都要用到芯片,就连啤酒酿造行业也要用到所需芯片。
可以说是大到祖国的航天事业,小到老百姓平日里听收音机,小小芯片充斥着我们的生活,无处不在。
在特朗普实施制裁后,表面看似华为缺少了芯片供应,其实在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今天,各国经贸合作往来频繁,世界经济连为一体,没有哪个国家,更没有哪个跨国企业可以置身事外。
所以说华为受到打压,也就意味着半导体产业布局受到影响,产业链需要被迫做出调整,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设计公司,高通、英特尔等企业都受到了冲击。
这次美国松绑华为,其实就是因为高通实在损失惨重,才向美国政府提出申请,原因就在于华为作为高通的第一大客户,每年都要从高通采购数百亿美元的芯片。可以说正是有了华为这个大客户,高通才赚得盆满钵满。
不过,这次高通主动提出向华为供货,并不是出于仁慈,而是在失去华为这个大客户后,营收状况一路下跌,最高估计有可能损失达80亿美元,于是便向拜登政府提出申请。
对于高通为美国创下的经济效益,提供了数万个工作岗位,拜登政府是有目共睹的。同时高通作为美国半导体行业的标杆,为了促进整个美国半导体行业良性循环,拜登政府只能作出让步。
从另一方面来看,疫情当下的美国着实不好过,特朗普留给了拜登一堆烂摊子要处理,国内通货膨胀居高不下,仅在5月份通胀率就达到了5%,美国大放水令自己的美元霸权地位受到挑战,同时高达28.4万亿的美债着实令美国政府束手无策。
这些都在向世界释放着同一个信号,美国扛不住了!必须要调整国内自身情况,毕竟没有再像以前那般有底气,顺势减缓自己高举的大棒也算是一举两得。
其实细心的朋友就会发现,高通虽然向华为提供芯片了,但是也仅限于4G,根据华为产业链传来的最新消息,在即将发布的P50以及P50系列新机,将会有一部分应用到高通骁龙888处理器。
单从这方面来看,一切自然不言而喻了,美国其实一直在高举着制裁大棒,恰恰也可以看出美国一直忌惮华为海外5G部署工作。如果高通向华为提供了5G芯片,华为手机消费业务一定会得到上升,那么美国本土手机商在全球的市场份额将会下降,比如苹果公司。
早在华为受到制裁后,苹果同小米、OPPO等手机商共同分享了华为所留下的市场,其中无疑苹果是最大受益者。
现如今华为已经发布了鸿蒙系统,如果高通向华为供应5G芯片,芯片紧缺问题得到稍微缓解,那么华为真就可以有更大作为。
当然我们也不能完全依靠美国偷来的"馅饼",关键在于立足自己掌握核心技术,不过我们要坚信,虽然现在遭受芯片"卡脖",但是华为在奋斗多年后不照样研发出了鸿蒙系统?同时海思作为华为的"杀手锏",关键时候一定会有意想不到的结果。
如同我国航天事业一样,我们能将人送上天上,那么就一定会攻克小小的芯片问题,只不过我们暂时被光刻机所束缚到了,毕竟由10万个精密零件所组成的光刻机,除了造价昂贵外,荷兰ASML公司也不过在一年内仅仅生产300多台。
同样放在美国企业身上,它们也并不能完全独立制造,说白了美国虽然掌握着先进技术,掌握着工艺设计技术,但是面对实际制造与生产它们也得依靠外部力量。
现如今的半导体行业在全球有着明确分工,美国掌握着设计技术,欧美拥有设备生产能力,而日韩则负责生产材料供应,最终台湾、大陆完成代工制造,同时也做着简单封册工作。
咋一听,看似我们从事着毫无技术含量,最后一层的工作,其实不然。代工制造也需要强大的技术。台积电作为全球最大的芯片代工厂,牢牢掌握着先进晶圆加工制造技术。
这也是为什么早在2020年,美国就热心邀请台积电赴美建厂,毫无疑问,美国十分眼红台积电所掌握的先进制程工艺,希望美国本土企业也可以掌握。
但同时美国早已布下一张大网,就在台积电与亚利桑那州达成协议,并获得凤凰城市60亿美元补贴后。时间来到了2021年,没想到美国却反手"拉黑"了台积电,在同意高通向华为供货后,却没有将台积电考虑进去,其实这一切也在预料之中。
毕竟美国处处奉行"美国优先"政策,并不想外资企业得到发展,无论在经济领域还是在科研等领域,始终将自己的利益放在首位。隔绝外资企业,增设贸易壁垒,就是为了确保美国本土企业利益不受侵犯。
就连作为美国的小弟三星都没有分得一杯羹,可以看出美国是抱着怎么样的心理。事实上不仅高通获得了向华为供货的资格,英特尔、AMD等公司都取得了资格,可以试想下,台积电与三星此刻心里是多么不甘。
早在美国制裁华为后,台积电可是首当其冲,毫不犹豫地与华为取消了合作,不再向华为供应芯片,那么对于美国言听计从的台积电为何还会被拉黑呢?
简单四个字概括"树大招风",要知道台积电可是掌握着全球50%的芯片代工市场,而美国仅占12%。面对如此庞大诱人的市场,美国早就垂涎三尺,大家还记得法国"阿尔斯通事件"吗?
阿尔斯通企业是法国最著名的公司,也是全球500强企业,主要涉营电气、轨道交通领域,业务范围遍布全球。可是在2013年,时任阿尔斯通的高管皮耶鲁齐却被美国联邦调查局逮捕,罪名是涉嫌商业贿赂。
于是美国根据《反海外腐败法》要求阿尔斯通支付7.7亿赔偿金,同时将70%的公司业务卖给了美国通用电气公司。
看到这里,相信大家就明白了,美国所谓的法律、法案其实是用来打压美国企业竞争对手的武器。美国甚至允许情报人员活动在工业、商业领域,就为了收集所谓的"证据"用来针对外国企业,既然正面竞争不过,就用法律作为"经济战"的武器。
那么台积电接下来也很有可能是这种境遇,美国撒下的大网就是这样,先掌握先进纳米制程工艺,再找出一个个理由慢慢将台积电产业链据为己有,最终在所谓的"法案"面前令台积电伏手。
不论美国布下什么样的大网,我们既要视而不见同时也要保持警惕,作为 科技 企业,只有创新技术,提升自己实力才是根本,一旦攻克了一个个难题,各种限制枷锁也将不复存在。
台积电属于台湾还是属于私人
上市公司均不属于私人,是公共公司,属于全体股东。
TSMC的第一大股东是行政院国家发展基金
名义上的第一大股东是花旗银行,但花旗银行只是TSMC在纳斯达克市场挂牌的ADR(存托凭证)的代管人,换言之美国市场上的投资人吃有的ADR都是花旗银行代管的,并不属于花旗银行,而是属于全体美国市场上购买的股东。而这些股东又来自世界各地,有个人,也有机构。所以TSMC最大的股东不是花旗银行。
类似的,深港通、沪港通股票经常能看到第一大股东是香港中央结算交易所,这个意思是,全体香港市场的投资共用这么一个账户在A股市场持有某股票流通股,不能解释为该公司被香港控股。
台积电是私企。台积电,全称是台湾积体电路制造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87年,是全球第一家专业积体电路制造服务企业,总部与主要工厂位于中国台湾省新竹市科学园区。2017年3月20日,台积电市值超Intel,成为全球第一半导体企业。
台积电(TSMC)作为全球最大的晶圆代工厂,其庞大的半导体生产设施,对能源也有着巨大的需求。今年因中国台湾地区的旱情而造成缺水,以及停电等问题,就给台积电生产上带来了诸多的麻烦。此前台积电已经在中国台湾的台南建造废水处理中心,提高工业废水的处理能力,减少对外部水源的依赖。到2024年将能够每天提供67000吨水用于生产,满足至少一半的用水需求。
创立之初的股东:
台积电的成功离不开张忠谋,但是播下台积电的种子并呵护其成长起来的一些人也功不可没,尤其是早期的股东构成。在《台湾经济再奋发之路》一书中,就有关于台积电成立的故事的介绍,笔者在此简单赘述。
台积电的成立可以从1974年讲起,那时正发生第一次石油危机,打破了当时旺盛的中国台湾出口生意。当时的行政院长蒋经国做了两件重要的事,一是推动十大建设,二是在1974年初找行政院秘书长费骅来共同商讨下中国台湾是否可以发展新兴科技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