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集团市值,柳传志有多少钱?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2-10 11:47:00 浏览9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今年胡润中国十强消费电子企业榜出炉,前十都是做什么的?

前十都是做手机的。有华为OPPO,联想,小米这些品牌手机。
前十都是做手机的,由于社会的不断发展,我国现已成为消费电子大国,所以也就催生了这一批的消费电子企业。
大部分是房地产和互联网公司。因为房地产产业的营收非常高,而互联网公司是新型发展企业,在互联网时代,这些公司的盈利也很大。
电子科技。属于互联网的范畴,随着人们对网络的要求变高,所以电子的发展也越来越迅速。
10月12日胡润研究院发布了2020年胡润中国10强消费电子企业榜单,根据企业市值和估值进行排名。对于上市公司,是按照9月30日当天的收盘价进行估价。非上市公司,是按照企业已公布的最新的融资值。这是胡润研究院第一次发布中国大陆本土民营企业榜单,从公布后就引起了民众的讨论和热议。胡润董事长兼首席调研员胡润表示“中国消费电子领先品牌是在海外认知度最高的中国品牌,包括华为、小米、VIVO、OPPO、联想等畅销的传音手机”。《2020胡润中国10强消费电子企业》名单如下图,华为凭借11000亿人民币摘得榜首,其次是小米和VIVO。
消费电子主要是指消费者日常生活使用的电子产品,包括智能手机、个人电脑、家庭办公设备、摄像机和相关穿戴设备等产品。华为的市值较2019年的1.2万亿降到了1.1万亿,主要是因为与美国的芯片问题,但依然不影响其中国领先地位,是中国目前最具有价值的消费电子企业,也是全球领先的信息和智能设施、智能终端的提供商。小米以总市值4340亿人民币,位居第二,以智能手机为起点,涵盖了小米电器、笔记本、路由器和大型家电设备等业务,深受印度市场的欢迎。VIVO以1750亿人民币位居第三,是一家提供智慧终端产品和服务的科技型企业,目前业务服务在全球超过30多个国家和地区,拥有了3.5亿用户群体。OPPO以1700亿人民币位居第四,是全球领先的智能设备制造商。大疆创新以1000亿位居第五,在无人机和机器教育方面不断创新着人们的生活。
传音控股以770亿人民币位居第六,业务主要集中在提供智能终端产品和移动互联服务,销售区集中在非洲和东南亚等新兴国家。联想集团以540亿人民币位居第七,主要致力于以个人计算机为主体的研究、设计和制造终端智能设备产品。盈趣科技以270亿人民币位居第八,主要开展罗技遥控器的研发和制造业务,具有丰富的业务经验和客户群体。雾芯科技以150亿人民币位居第九,业务主要是电子雾化器。漫步者以140亿人民币位居第十,主要从事多媒体设备的研发、生产和销售,拥有自己独特的“漫步者”品牌。
10大消费类电子企业都以智能手机业务为主体,延伸其他类产品,引导着国内科技创新和技术革新,重塑着人们的生活。

柳传志有多少钱?

联想控股旗下有两家上市公司,分别是联想集团、神州数码,其中对联想集团的控股比约45%、对神州数码的控股比约18%。此外联想控股旗下的弘毅投资还持有8%神州数码的股份。
而截至止4月18日,联想集团的市值为530.47亿港元,约430.54亿人民币,神州数码的市值为157.35亿港元,约127.71亿人民币。这样就很容易计算出联想控股持有这两家公司的股票市值总额为约226.95亿人民币。而柳传志持有联想控股3.40%的股份,所以柳传志手头这部分股票的市值为 7.68亿人民币。

小米被低估了吗?

要说小米是不是被低估,我们参考一下这些公司:

小米市值3602亿港币 市盈率15.23倍

联想集团市值1004亿港币 市盈率10.96倍

美的集团市值3923亿人民币 13.69倍

海尔智家市值2068亿人民币 16.54倍

这几家公司都是世界500强,都是行业龙头,小米是智能手机的老大,联想集团是PC的老大,美的和海尔是家电的老大,小米的市盈率15倍,已经不算低了。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米并没有被低估。

但从另一个方面讲,小米的增长是最快的,小米是国内最年轻的世界500强公司,小米只用了9年时间就进入了世界500强,小米2021年的收入已经有一半是国际收入,成为一家名副其实的国际化公司,从这个角度上讲小米又被低估了!

没有哦

我看是高估了,参数没输过,体验没赢过,想要市值过万亿就必须造车,友商PPT车市值都好几千亿了[抠鼻]

哪里来的低估,是高估了不少

可以参照鲁大师对比测试,看性能差异,性价比如何。

深圳最牛街道办:腾讯华为设总部,百家上市公司年营收超2万亿


文 | AI 财经 社 杨雅芳
编 | 鹿鸣
中兴、华为、大疆,一个个具有强大竞争力的公司被美国点名封杀,有意思的是,这些公司的总部都诞生于深圳市南山区的粤海街道,直线距离不超过3公里。
有网友调侃,所谓国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从中兴华为搞到大疆,都没有搞出深圳市南山区粤海街道办。除了最近频上热搜的几家公司外,腾讯、恒大的总部也都在粤海街道。除此之外,这里还云集了上百家上市公司,有人把粤海街道称为地表最强街道。

大厂云集的最强街道
粤海街道地处南山半岛东北部,总面积不过20平方公里,总人口约32万人。辖区东起沙河西路至后海,西临南海大道,南至东滨路至海边,北到北环路,是南山区唯一一个与其他7个街道都接壤的核心区。
30多年前,这里还是一片滩涂,现在已经发展为高新技术产业聚集区、高校和科研机构聚集区、现代服务业聚集区和新型高端社区聚集区。1991年2月,南山区进行行政区划改革,划分出粤海街道等7个街道。
粤海街道并非一开始就具备如此之强的竞争力,有本地人在社交网络上分享,现在的粤海街道几乎是一个全新的街道。不论是 科技 园、生态园等高新技术园区,还是海岸城、万象城等商业街区几乎都是新建的。
在华为迁往龙岗区之前,其总部就位于粤海街道辖区内的南山 科技 园内。1996年,华为将总部由南山区的南山深意工业大厦搬到 科技 园内,当时这里大多是工业厂房,园区内空荡荡,没有几家公司。
在这一年的9月,深圳市开始规划建设高新区深圳湾园区,总面积约11.5平方公里,大部分位于粤海街道辖区内。同样是在1996年,搬到 科技 园的华为开始展现其“狼性”文化,主管市场的孙亚芳带领团队的26位集体下岗重新应聘,公司择优录取。在1997年,华为销售额达到41亿元,次年数值翻番,变成了89亿元。
2000年,中兴通讯将总部搬到粤海街道的高新技术产业园内,与华为总部的直线距离不到500米,隔着一条深南大道和联想大厦。2002年,华为将总部迁至龙岗区坂田,但两家的邻居情谊仍持续了十几年,华为终端公司直到2015年才从这里搬到坂田。
做无人机的大疆创新 科技 经历了从宝安区的工业区到南山区高新技术区的搬家历程,如今驻扎在创维半导体设计大厦,在中兴通讯以东不到500米的位置。
目前粤海街道的 科技 园区内最醒目的地标当属腾讯总部滨海大厦,这座大厦总投资超过18亿元,建筑面积约35万平方米,包括一座248米高50层楼的南塔楼,一座194米高41层楼的北塔楼及三条连接塔楼的连接层。2017年11月28日,滨海大厦正式投入使用。

除了上述已经在粤海街道站稳脚跟的公司,仍有不少大厂看准了这块地,准备将自家总部建在这里。
2017年6月,联想位于粤海街道后海地区的新总部开工,由联想集团以底价52.66亿元竞得该地块,预计于2020年建成投入使用,建成后将作为联想的全球总部大楼。据统计,后海中心区目前已经聚集了恒大集团金融总部、百度国际总部、中航航天国际中心等22家总部企业。
百余家上市公司,年营收超2万亿
据AI 财经 社统计,目前办公地点在粤海街道内的A股上市公司共79家,总市值超8000亿元,其中迈瑞医疗、中兴通讯两家公司市值超过千万,还有康佳、创维等一众实力不容小觑的 科技 公司。这79家A股上市公司2018年总营收为4136亿元人民币,相当于广东省2018年GDP总量的4%。
除了A股上市公司以外,粤海街道还有6家美股上市公司和17家港股上市公司。
其中,美股上市公司包括迅雷、腾讯音乐、乐信、小赢 科技 、亚洲时代控股和500彩票网,总市值接近270亿美元(约合1860亿元人民币),2018年合计营收46.35亿美元(约合320亿元人民币)。
粤海街道的港股上市公司以腾讯和中国恒大领头,17家公司总市值约3.7万亿港元(约合3.2万亿元人民币),营收总和过万亿港元(约合8800亿元人民币)。再算上正在建设总部大楼的联想,联想旗下的联想集团和联想控股过去一年营收约为7000亿元人民币,两家上市公司市值约为1100亿元港币(约合人民币970亿元)。
根据以上的不完全统计,办公地点为粤海街道的上市公司超过100家,总市值约在4.3万亿元左右,合计2018年营收约为2.03万亿元人民币,换算为美元约2940亿美元。而2018年智利GDP为2998.87亿美元,全球只有42个国家及地区的GDP数值高于这百余家上市公司过去一年的总营收。

除了集聚众多优质公司,粤海地区还集中了丰富的人文设施和商业中心,比如深圳湾 体育 中心、保利剧院、深圳湾公园和第26届世界大学生运动会开幕式场馆春茧,还有海岸城、万象城等商业城。
这里甚至还是深圳氛围最好学区,包括南山外国语学校、学府中学、学府小学等知名中小学,还有深圳大学及聚集了53所国内外知名院校的虚拟大学园。
当然,粤海街道的房价也是深圳地区的翘楚。以链家网查询到信息为例,辖区内二手房均价超过11万元每平米,其中深圳湾地区房价接近17万元每平米,部分紧邻海岸线的小区每平米售价超过20万。
可惜的是,粤海街道可能不久后将失去最强街道的位置。据悉,2019年02月12日, 南山区拟增设前湾和高新两个街道办事处,藉此,对南山、粤海和西丽街道办事处管辖范围进行调整。南山区很有可能将原属于粤海街道的 科技 园剥离出来,成立新的高新技术区。届时,粤海街道不仅面积会大幅缩水,实力也将大不如前。

小米和联想谁更有钱?

联想集团公司作为我国以前最辉煌的公司,是在那个时刻开始没落的呢?可能从小米入局智能手机业务就开始了。在小米入局前,“中华酷联”作为中国智能手机市场的四大天王,长期性占有市场份额第一,2011年,联想也变成智能手机的第二大生产商,仅次于三星。
小米入局,打破了中华酷联独霸的局面,现如今,除华为公司外,联想、酷派、zte中兴等中国智能手机生产商,均遭遇不一样水平的窘境。联想与小米的兴起是时代的方向标。1990时代,联想看中个人及家庭电脑普及化的风口,从微型机和个人计算机行业兴起;2011年,小米野了看中智能手机市场的发展,也就是从功能手机向智能手机衔接的风口。
此外,二者的市场定位也较为类似,都走平价线路,联想称作经济型电脑,小米则以性价比高为主导方位。可是联想如今的620亿港元的总市值比小米的零头770亿港元还要少,小米的总市值比联想高近8倍,这是一个让人震惊的数据,说明市场对联想的发展方向极其不看好。
在自主创业阶段,从商品到市场,再到方式,联想与小米十分类似。被视作电子设备市场竞争三个因素商品、市场和方式,联想在这三层面的表现都比不上如今的小米,小米的玩法,联想定不会生疏。为何来到移动互联时代,联想就没法超过小米
联想在电脑方面绝对是龙头老大。但是说实话。联想的手机做的就不咋么样了。
两个都是差不多一样的公司,钱都差不多一样多
单从这一点上讲,小米还是比联想要强的,联想是国外比国内的还要便宜,做手机一手好牌打的稀碎。现在手机部门应该就取消了吧
就在刚刚小米的营收接近2500亿元,我国增长最快的互联网企业之一。其中小米业务增长了19.4%,净利润130亿元。研发收入为93亿元,研发上的投入仍是小米的短板。
小米虽然营收大幅度增长,但是在第四季度小米的营收开始降低,并且在第四季度出货量降低430万部。
小米和PC时代的联想好像没有本质的区别,核心技术都是别人的,自己就只是设计组装个外壳。没有更高的科技含量。
但是小米和联想不太相同的地方是,小米作为价格屠夫,在开始进入市场的时候对于混乱的市场就是一个整理,因为之前的市场比较混乱。但是到后来小米的业务开始做的越来越大,开始涉足家电,文具,智能家居,平衡车等等产品。现在准备造车了,小米航母和小米登月车指日可待。
小米虽然自己没有核心技术,只能充其量是一个方案的整合商,但是小米确实给予中国产品界带来不一样的思路,就是好用并且便宜。之前说到国产,就和质量次画上了等号。以后随着产业的升级,中国的产品一定会受到国内外的喜爱,这个其实也就是小米这种企业的存在的价值。
单从这一点上讲,小米还是比联想要强的,联想是国外比国内的还要便宜,做手机一手好牌打的稀碎。现在手机部门应该就取消了吧

联想回应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公司作出了哪些整改工作?

已对下一步整改工作进行了部署安排,各项债券按期足额兑付,将按要求尽快完成整改,需要整改的就是发现哪些问题,就需要进行相对的整改。
公司表示之后会将信息及时披露,对经营性以及非经营性的界限会变得越来越清晰,不会出现非法经营的账款或者是资金拆借的状况。
会采取监管措施,及时披露定时或者临时报告,非经营类型的占款和资金会准确披露,会积极整改。
联想回应被北京证监局责令改正,公司作出了哪些整改工作?下面就我们来针对这个问题进行一番探讨,希望这些内容能够帮到有需要的朋友们。
4月14日,北京证监局官方网站发布对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行政强制执行行政部门监管对策的决策。联想控股因公司债卷按时汇报、临时性汇报披露不立即,某些子公司质押股权未在有关募集说明书及按时报告书中披露等,被北京证监局采用行政强制执行的行政部门监管对策。
联想控股接着发布消息称,十分重视行政部门监管对策认定书中强调的问题,已对下一步整顿工作中完成了安排部署,将按要求尽早进行整顿并向北京证监局申报整改报告。现阶段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的、平稳,各类债卷均按时全额偿付兑现,未产生毁约状况。以上监管对策不容易对公司生产运营、经营情况及偿债导致危害。
北京证监局依据中国证监会《关于开展2021年公司债券发行人现场检查工作的通知》(债卷部函〔2021〕269号)及监管工作计划,于上年9月8日至9月18日对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开展了现场检查,发觉存有4个问题。
一是按时汇报披露不立即。公司2020年年度报告在香港联交所披露时间早于地区交易中心公司债卷年度报告发布时间。二是临时性汇报披露不立即。公司拟回收卢森堡国际银行股份事宜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披露时间晚于香港联交所披露时间。三是某些子公司质押股权未在有关募集说明书及按时报告书中披露。四是公司营业性与非经营性来往定义不足清楚,非经营性来往占款或拆借披露不精确。
与此同时,北京证监局在平时监管中发觉,2022年3月31日,联想控股在香港联交所公布《截至2021年12月31日止年度全年业绩公布》公示,可是该消息未在上海证券交易所债市同歩披露。
北京证监局表明,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的这种个人行为违背了《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2021年)第四条、《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2015年)第四条、《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第十五条及《公开发行证券的公司信息披露内容与格式准则第38号--公司债券年度报告的内容与格式》第八条的要求。北京证监局决策,对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采用行政强制执行的行政部门监管对策。
北京证监局规定,联想控股股份有限公司应在接到认定书生效日,马上进行全方位整顿,认真落实《公司债券发行与交易管理办法》《公司信用类债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的相应要求,立即、公平公正地执行披露责任,提升信息披露品质,确保信息披露的信息内容一定要真正、精确、详细,并于接到本认定书生效日30日内递交书面形式整改报告。
联想控股4月14日午间表明,公司十分重视行政部门监管对策认定书中强调的问题,已对下一步整顿工作中完成了安排部署,将按要求尽早进行整顿并向北京证监局申报整改报告。现阶段公司生产经营情况正常的、平稳,各类债卷均按时全额偿付兑现,未产生毁约状况。以上监管对策不容易对公司生产运营、经营情况及偿债导致危害。
3月31日,联想控股公布2021年年度报告。汇报期限内,联想控股完成营业收入4898.72亿人民币,同比增加17.32%;纯利润57.55亿人民币,同比增加48.78%。截止到今天收市,联想控股报9.89港币/股,微跌0.10%,总市值233亿港元。

苹果市值再破万亿美元,曾经市值破万亿的企业分别是哪些?

国内的牌子有很多,像华为,联想都是非常不错的,销量也是很高的,而且销售总额也是很好的
不是很了解,破万亿的肯定都是好东西好产品呀,苹果这次的成就还是蛮厉害的。
我觉得肯定有阿里巴巴,毕竟阿里巴巴给全国人民购物消费带来了许多的利益。
再苹果之前市值破万亿的企业有很多,比如说微软公司,还有就是谷歌公司和联想等品牌
因为世界500强只是统计上市企业,还有很多没有上市也具备冲击万亿市值的哦,比如沙特阿拉伯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中国烟草公司等等。
全球就2家企业达标了,一个是苹果公司,另外一个就是亚马逊。
标条件
要做到市值破万亿的企业可以说是一件不容易的,最少要满足三个达标条件,首先企业的规模肯定要足够的大,其次就是企业的业绩要稳定增长,年年有红利分,最后是可以影响全球范围的经济,比如裁员、扩大规模等等,都会给当地带来很多的影响。但是不说达标就一定是市值破万亿的企业。只是说要满足而已。
达标企业
全球范围来说,要达到这个标准的企业可以说超级少,而且还是少得可怜,要想一下市值破万亿可是不容易做到的哦,目前全世界只有2家企业做到了。
苹果及亚马逊,且破万亿的时间并不长。第一个突破万亿美元市值为苹果公司,破万亿的时间系2018年8月2日;第二个突破万亿美元的为亚马逊,市值突破万亿美元同样是在2018年,时间为2018年9月4日。
潜在达标企业
在我国来说,要达到这个三个条件的企业也只要三家,有机会冲刺市值破万亿,就是华为、阿里巴巴和腾讯,其中华为是最有可能的,最近几年来看,华为的规模是全世界的,还有销售业绩也很稳定,一直在增加企业的利润。全球范围都是有很大的影响力,其他两个公司就没有那么厉害了。
总结一下,现在看到全球就只有2家公司,实际上是不一定的,因为世界500强只是统计上市企业,还有很多没有上市也具备冲击万亿市值的哦,比如沙特阿拉伯的沙特阿美石油公司、中国烟草公司等等。所以不可以单单看排名表。要看净资产是万亿美元的企业,这才叫厉害。

大赚超45亿!联想控股开启第二轮减持这股已处破发边缘

擅长资本运作的联想控股,正在持续退出A股“航空物流第一股”东航物流。
1月6日盘后东航物流公告,持股15.29%的第二大股东联想控股拟合计减持公司股份不超过9525万股,即不超总股本的6%,按东航物流最新市值计,最高可套现近15亿元。
这实际上是联想控股的第二轮减持,2022年6月15日,持股刚刚获解禁一周,联想控股即宣布减持。2023年1月5日,东航物流公告,联想控股为期半年多的首轮减持结束,套现7.33亿元,期间东航物流股价下跌约30%,逼近“破发”。但时隔仅一天,1月6日联想控股就抛出新一轮减持计划。
联想控股入股东航物流始于后者2017年6月的“混改”,彼时联想控股及关联方北京君联以“战略投资者”身份进入,投资对价约10.25亿元。目前经过第一轮减持,联想控股及北京君联已经收回近9亿元,剩下合计约3亿股几乎全部是“利润”,以最新价计浮盈超过45亿元。
仅隔一天!又要大手笔减持
根据东航物流1月6日盘后的公告,截至2022年1月6日,联想控股持有公司股份2.43亿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5.29%。上述股份来源于公司首次公开发行前取得的股份,已全部于2022年6月9日解除限售。
联想控股称,因自身业务安排及需要,拟自公告之日起15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以集中竞价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3175万股;拟自公告之日起3个交易日后的6个月内,通过大宗交易方式减持股份数量不超过6350万股,合计减持数量不超过9525万股,即不超过总股本的6%。值得注意的是,这也是上交所规定的半年窗口期的减持上限,而如果按此上限实施,此轮可套现金额接近15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就在此前一天的1月5日,东航物流刚刚公告联想控股完成了一轮减持。
2021年6月9日,东航物流成功登陆上交所,成为两市“航空物流第一股”。2022年6月9日,联想方面持有股份解禁,一周后的6月15日,联想控股即抛出减持计划。最终,联想控股在2022年7月6日至2023年1月5日减持计划期间,累计以集中竞价方式减持3174万股,以大宗交易减持1269万股,合计减持4443万股,合计套现金额7.33亿元,占公司总股本的比例为2.8%。
联想控股减持的同时,其关联方北京君联也没有闲着,从仅能获得数据的2022年7月至9月,北京君联减持了880万股。按当季均价计北京君联套现约1.6亿元,持股比例从4.41%下降到3.86%。
股价大跌!
东航物流已逼近“破发”
上市后的一年,东航物流股价基本维持在20元/股附近上下窄幅震荡,甚至在解禁前的一个月还高模25元。而非常“巧合”的是,首批限售股解禁及联想控股等开始减持后,其股价便打破平台,一路向下。
经计算,自2022年6月15日公司公告联想控股减持,到2023年1月5日发布减持完成公告,不到7个月时间东航物流股价从22.11元/股来到15.62元/股,跌幅达到30%,目前已经逼近跌破发行价。
公开资料显示,东航物流发行价为15.77元/股,而目前最新股价(15.5元)经复权后为16.19元,离破发仅有不到3%的差距。
1月6日,在公司的投资者互动平台也有股民提出疑问,称:1、因为大股东排队减持,贵公司的股价处于破发边缘,市盈率只有6倍多,如果混改引入的民企股东只是为了上市减持,那么请问一下混改的意义何在?2、贵司上市时,大股东对于减持期限和数量是否有什么承诺?目前是否已经违背了当初的承诺?
还有投资者问,“大股东减持什么时候结束?公司有没有稳股价措施?”。
联想方面浮盈超45亿
中国基金报记者注意到,虽然东航股价已经逼近破发,但对联想控股及其关联方,依然有超过4倍的浮盈。
2017年6月19日东航物流增资扩股,引入非国有战略投资者、财务投资者,联想控股以合计约10.25亿元的对价获得东航物流25%的股份。2017年7月1日,联想控股与北京君联签订股权转让协议,约定联想控股将其持有的东航物流有限4.9%的股权以2亿元的价格转让给北京君联。
经过IPO发行稀释,联想控股在东航物流上市后最终持有2.87亿股,占比18.09%,为东航物流第二大股东;北京君联持有7001万股,占比4.41%,为第七大股东。
如前文所述,经过一轮减持之后,联想控股套现7.33亿元,北京君联套现约1.6亿元,合计套现近9亿元,这与当初10.25亿元的入股成本相比,已接近“回本”。而目前,联想控股仍持有2.43亿股,北京君联持有6121万股,合计超过3亿股,按最新价15.5元计,浮盈依然超过45亿元。
公开资料显示,联想控股的投资板块非常庞大,金融和类金融公司包括汉口银行,专注于风险投资及私募股权投资的君联资本、弘毅投资,专注早期投资和孵化的联想之星,主营融资租赁业务的君创租赁,主营中小微金融的正奇控股等。截至2022年6月30日,君联资本共有99家投资企业成功上市(不含新三板企业个数)。
联想控股投资板块中偏实业的则包括创业板上市的芯片设计公司富瀚微,创业板上市主营支付的拉卡拉,上交所主板上市的东航物流;此外,还包括以神经专科为主的德济医院,连锁口腔机构拜博口腔,及融科物业投资和融科股份等。

IBM当年把PC部门卖给联想后,我还以为IBM破产倒闭了呢,没想今年市值居然超越了微软,它是靠什么复活的

IBM在放弃PC业务的时候没有倒闭,而是实现了战略转型,借此一飞冲天
在那个时候,IBM的PC业务依然红火,不过逐渐在边缘化,正如它们高管所说:消费者需要的是一体化的解决问题的方案,电脑业务只是工业产品链中的一个硬件性能而已,我们要跟微软和英特尔竞争,必须集中精力。
IBM放弃了一切硬件的收购和升级,到了2004年的时候,IBM在新的电脑硬件专利申请方面,降到了几乎为零。
在抛弃PC业务后,IBM不仅解决了负债压力,同时获得了一笔不菲的现金,另外还有收益分润(因为有联想的持股),这让它们后来的发展更加畅通。
2013年9月19日,IBM收购了英国商业软件厂商Daeja Image Systems。
2014年1月9日,IBM斥资10亿美元组建新部门,负责公司最新电脑系统Watson。
2015年,IBM获得了欧盟批准的航空公司IT服务专属权。
1992年,IBM的在信息技术方面的收入仅仅占23%,2005年变成了52%,2018年直接飙升至81%,力压微软和英特尔成为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
从目前已经确定的科技发展趋势而言,信息化和大数据是主流方向,这让我们不得不佩服IBM的提前布局,在战略转型方面快人一步。
扩展资料:
IBM的业务范围
BM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小型机和便携机(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PC)标准,至今仍被不断的沿用和发展。2004年,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电脑厂商联想集团,正式标志着从“海量”产品业务向“高价值”业务全面转型。
另外,IBM还在大型机,超级计算机(主要代表有深蓝、蓝色基因和Watson),UNIX,服务器方面领先业界。
软件方面,IBM软件集团(Software Group)分为软件行业解决方案以及中间件产品,包括业务分析软件(Cognos、SPSS)、企业内容管理软件、信息管理软件(DB2、Infomix、InfoSphere)、ICS协作(包括Lotus等)、Rational软件(软件生命周期管理)、Tivoli软件(整合服务管理)、WebSphere软件(业务整合与优化)、System z软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