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bm属于大厂吗,IBM是什么牌子的电脑??急!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28 11:01:53 浏览11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ibm中国算大厂吗

算。1、品牌影响力大:ibm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品牌影响力在中国很大,对于很多企业和个人来说,ibm代表着高端,专业,可靠。2、强大的技术实力:ibm作为全球知名的科技公司,拥有众多专利技术和研发成果,其技术实力在中国市场也得到了广泛认可。

互联网大厂都是ibm电脑吗

是。ibm入选福布斯2021全球最佳雇主榜,排名第2位。IBM为计算机产业长期的领导者,在大型/小型机和便携机(ThinkPad)方面的成就最为瞩目。其创立的个人计算机(PC)标准,至今仍被不断的沿用和发展。2004年,IBM将个人电脑业务出售给中国电脑厂商联想集团,正式标志着从“海量”产品业务向“高价值”业务全面转型。

目前全国有哪些比较大的电子数码OEM厂商?

佳能:4006-222666
富士:021-38764666
惠普:背景-010-65643888 上海:021-33024888
柯达:800-820-0861
尼康:800-810-5801
奥林巴斯:800-810-7776
松下:800-810-0781
三星:800-810-5858
索尼:800-820-9000
东芝:800-810-5556
前十位的OEM 厂商分别是:佳能、富士、惠普、柯达、尼康、奥林巴斯、松下、三星、索尼以及东芝。

什么是一线产品,二线产品,有什么区别

一线产品是指实力比较强,比较有名的厂商,比如主板中的华硕,微星等!二线产品是指实力一般的!比如主板中的磐正!三线产品就是相对比较垃圾的厂商了啊!就是杂牌啊
一线指名牌大厂,实力强劲,资产雄厚
例如主板第一大厂华硕,还有微星和技嘉都属于一线大厂
二线指没那么强的牌子和厂商,例如主板包括梅捷,升技,承启和青云等
三线就有点垃圾的感觉了,那些没啥名气的,主要是非常便宜,不讲究品质只讲究价格的人用,小网吧,培训等适合用。
一二三线主要讲板卡类,其他还有光驱/刻录机类,MP3类,显示器类等。硬盘和CPU的牌子不多,就不讲究谁是哪条线了,所以就不讲究线。
一般说来
一线大厂:有自己的科技实力,有自主的研发实力.有雄厚的资金,
拿笔记本来说
1线的
IBM(这个就不多说了,被称为神话,扫大街的大妈都知道IBM的好)
,DELL(一线大厂最便宜的.服务和价格取胜)
, HP(特点是性能非常),
东芝(曾经的本本霸主,近年来有些滑坡,但正迎头赶上)
,富士通(国内用户不是很喜欢,但在日本和欧美绝对是备受推崇的,小,另类是它的特点)等
在加上SONY吧,毕竟他的fans很多.价格和性能都不错.样子也好.不过和他所做的研发和IBM不同,他的改进是看得见的,而不是内在.如样子等
2线的比如华硕,宏基等台湾老牌企业.国内的BENQ 和联想,长城也算在内.
还有韩国的3*.哈哈
3线的如TCL,海尔,七喜.
楼上的还算满意吧?
一线产品是指实力比较强,比较有名的厂商,比如主板中的华硕,微星等!二线产品是指实力一般的!比如主板中的磐正!三线产品就是相对比较垃圾的厂商了啊!就是杂牌啊!
看了这篇文章 也许有点启发
空调旺季来临一线产品价格不会“雪崩”
本报讯(记者李晖) 4月,空调的销售旺季悄然而至,诸多媒体又把目光聚焦到空调的价格上,其中一媒体认为,空调价格将在5月上旬前30日内出现“雪崩”。日前,一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分析,价格出现“雪崩”的将是一些三线品牌的库存货,一线新品的价格下降空间极为有限。
据了解,目前国内空调市场有将近1000万台的产品库存,这主要来自于那些生产三线品牌的厂家,由此给他们带来了巨大的资金压力;另外,今年国家推行产品3C强制认证,“五一”之后,没有通过3C认证的空调产品属于违规产品,严禁上市销售,而80%以上的库存产品没有通过3C认证。这两个因素给很多生产三线产品的空调企业带来销售恐慌,他们觉得亏损已成定局,因此扭转亏损已经不在考虑范围之内,如今考虑的首要因素是如何在旺季新品大量上市之前,把现有的库存货变现为资金的速度。由此,价格“大跳水”在所难免。
然而,一线空调产品的价格难于大幅“放水”,其原因有三,其一是在去年的“淡季清库存”阶段,一线产品在销量上优势凸显,到今年旺季来临之际,厂家的产品库存量已微乎其微;其二由于石油价格的上涨导致生产空调的钢材、塑料、铜管等原材料价格猛增,空调产品价格的下降空间已十分微小,生产一线品牌的厂家无须像三线产品的厂家那样亏本倾销;其三是一线品牌的新产品推出“变频、回流、健康”等新概念,已吸引了一批高端消费群体。
事实上,记者从泉州的多家电器商场也发现,贴上降价标签都是些二、三线产品,而一线产品“处变不惊”。
电脑品牌分为一线、二线、三线等,但是一线产品并不都是完美的,每个品牌为了适合不同市场需求,都会有高中低系列,比如华硕主板的“-X”系列,技嘉主板的“-RZ”系列,这些低端的做工用料甚至不及二线或三线品牌,而价格却非常高,因为他们打着一线厂商的字号,所以身价百倍,而且为了提高产能,会把部分低端产品外包给其他厂商OEM,其品质肯定不容乐观,电脑中真正性价比的产品应该是二线或三线的产品,特别是对于一些成熟的配件,比如865PE主板,K7主板等。一线产品也会出现垃圾货,二线三线产品也会出现精品,所以不要盲目崇拜品牌。

2022云端之战,大厂重新洗牌

撰文/《 财经 天下》周刊作者 薛永玮
编辑/ 董雨晴
当你点了点屏幕,拍下一件商品,轻动手指的一瞬间,背后的数据已经传导到数据中心,生成一个新的需求。这件商品再经过仓库打包、物流运输、派送到家等步骤后来到了你的面前。
当电商改写现代人的购物方式时,少有人想到,这背后隐藏的其实是庞大的信息化数据积累。
云计算技术在其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上世纪90年代甲骨文公司提出“网络电脑”开始,云计算的征途就已经开启。2002年后,Google、IBM、亚马逊等硅谷大厂,为了在云端提供搜索服务、共享文档服务、商家建站托管服务,都做起了云计算。
20年过去,云计算已经成为全球 科技 公司支撑业绩发展的第二条曲线,国内云计算市场也从最初的十几亿增长至目前的千亿规模。早在2010年前后,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等云厂商相继进入这个千亿想象下的新市场。
实际上,京东也从没有停下 探索 云市场的脚步。2011年,刘强东在福布斯杂志上看到创办仅4年的Dropbox已狂揽5000万用户,估值极高,随即冒出了做个人云盘的想法。“我们做电商这么多年还不赚钱,这个网盘业务又受欢迎、增长又快,我们试试好不好?”
但京东云的动作相对迟缓,直至2018年,几大头部厂商掀起价格战,京东云失去弯道超车的机会。
2021年5月,随着“京东云与AI事业部”与“京东数科”完成合并,京东 科技 集团正式成立。前Oracle全球副总裁高礼强被任命为京东云事业群总裁。自此,其意义与定位也再度上升——成为整个京东集团产业互联网能力对外输出的重要窗口,京东云也成为了其技术能力对外输出的统一品牌。
对于今天的京东而言,京东云依然有重要意义。7月13日,随着新一届京东云峰会的召开,其提出的“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是数智化供应链”的口号,也让京东云的战略目标更加明朗。
京东、阿里、腾讯、华为与百度在云计算领域再次棋逢对手,这一次,云上战争会打出新的篇章吗?
更拼效率的时代
对于起初的京东云而言,错失先机之后,接下来的仗如何打一直是个疑问。
2020年底,京东 科技 的高管们围坐一堂,开过一次战略会后,这个问题也有了答案。京东云找到了新的差异化定位——做更懂产业的云。有了这样的身份标签,加之多年来复杂的产业经验,京东云在今年提出了更加明确的方向,即“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是数智供应链”。
何谓数智化供应链?这是一个相对抽象的概念,在京东看来,这是一种推进产业数字化转型的思维。“传统供应链仍会是数智供应链的一个组成部分,二者并非取代和颠覆关系。数智供应链用数智化技术连接和优化 社会 生产、流通、服务的各个环节,降低 社会 成本、提高 社会 效率。”
京东集团高级副总裁、京东集团技术委员会主席曹鹏对《 财经 天下》周刊说到,到现在为止,绝大多数产业已经完成了“信息化”,第二步就是所谓的数字化,即在信息化的基础上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你就可以把京东看作是零售行业数字化的一种代表”。
而现在,效率还要进一步提升,于是才有了数智供应链。
这是围绕整个产业链上下游所需要的一系列技术的整合,是基于用户行为分析、大数据处理,包括销量预测、自动捕获信息等维度,同时还需要与商家、供应商的系统打通,可以实现库房自动化生产、配送、仓网规划、调度等系统化技术。
想要实现这套技术,需要大量的数据运算和储存,云技术也就自然派上用场。
过去,京东一直有“十节甘蔗”理论,即,将整个零售产业分为十个环节:创意、设计、研发、制造、定价、营销、交易、仓储、配送、售后10个环节,其中前5个归品牌商,后面5大环节则归零售商。“数智供应链就是打通十节甘蔗,我们要帮助京东的(合作)企业,实现成本、效益和体验的三角平衡。”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云事业群总裁高礼强如是表达。
但为什么是在今年?在京东云的判断中,在今天的经营环境下,传统的规模化、数智投入并不高效,产业需要更加敏锐的反应能力,去快速回应用户需求。
就像今年初开始,上海、北京等地疫情反复,城市掀起了一波又一波的抢菜、囤货热潮。这种临时性、区域性的订单暴涨,让供应链履约的难度大幅提升。吸取经验的京东,后续开始采用分级预警监控体系,把供应链的运行状况分成不同的等级,启用不同的供应链预案,以便于最快进行履约调度。
可以说,在一个不确定性突出的环境里, 社会 对供应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京东险胜,就胜在这种数智化供应链能力上。
现在,在京东看来,单点的数智化规模已经达到了极限,“数智供应链可以借助产业的全链路升级实现数智化的 社会 规模扩张,提升整体 社会 的生产效率,为产业重新塑造全球竞争力。”
数智供应链,因此成为产业数字化的下一站。
生于京东 野望向外
能够提出数智供应链理论,与京东自身的实践不无关系。
如果翻看京东过往的财报,其所披露的最新库存周转天数,已经达到了30.2天。更何况其管理着超1000万SKU,服务着5.8亿消费者,实现了约1400座仓库的物流周转和超470个县区市用户的分钟级送达。这种调度创下行业之最。
19年的历练与发展,已经让京东把这种体系化的能力进行提炼,最终反向输出,数智化供应链因此成为京东给产业数字化的新答案。
在这种背景下,京东集团可以看作是京东云最好的客户代表,经过这种云能力的提升,让京东过往在重大战役面前无往不胜。但现在,更多的技术能力以产品或解决方案的形式落地,输出给产业上的其他合作伙伴。
在数字采购方面,企业要将商品买过来,首先要看到商品的信息,这就需要电子招投标、供应商管理、品类管理等。再比如协同研发,不能让研发人员闭门造车,按照自己的生活经验、知识积累来设计产品,而要知道消费者最想要的是什么,再把消费需求融入研发之中。现在,京东已和一千多个企业达成这样的C2M协同研发。
就连在较难被数字化改造的制造业,京东云带来的数智化能力正在发挥威力。
以往,工厂各自封闭管理,生产任务时重时轻,机器也因此不知道何时忙何时闲,需要一天24小时插电运转。而且机器本身有许多工序,有的工序一直忙,有的工序一直闲。这样的工业产能状态下,制造商想要让工厂生产一个产品,机器设备满负荷,成本往往高企。
“可以说京东做的就是用技术搭建一个平台,让品牌制造商可以在上面寻找和他的成本最匹配的工厂,因为我知道哪个地方闲,闲的话,成本肯定低”,高礼强说到,把供应和需求匹配起来了,这就是智能制造的一部分。
最典型的例子是京东在江苏常州做的一个虚拟智能工厂。在该产业带,京东把将近400家工厂的所有设备都用工业互联网纳管起来,工厂的制模、锻压的每一个环节,每一道工序,产能到底有多少,系统最为清楚。京东将这些信息展示给品牌制造商,当品牌制造商想生产某一款产品时,可以直接对接到成本最匹配的工厂。
据披露,截至2021年底,超级虚拟工厂已成功接入区域内300余家工厂的30000多台设备,并成功消化大量剩余产能,直接拉动就业2000余人。以常州格力博公司为例,依托“超级虚拟工厂”快速研发出洗拖一体机新品,对现有生产线进行智能化改造,并创建了“一芯家”新品牌。新款的洗拖一体机在短短几个月内接到5万余台订单,销售额预计可达1.2亿元。
在 汽车 业,北汽集团也是京东云的实践之一,借助京东云多云统一纳管能力,北汽实现了对 1 个公有云、1个专有云、2 个OpenStack平台的统一纳管、统一运维,完成了北汽集团基础资源的打通与整合,所有资源都可以在统一平台灵活调配,确保相互隔离又可安全访问,共享云上资源,提升资源的利用率和运维运营效率。
北汽也因此实现了对多个二级子公司的 IDC资源统一利旧,在不采购硬件的情况下获得了资源池化能力,成功节约50%IT成本。
飞鹤乳业也是一种代表,基于京东云提供的底层技术支持,依托京东物流提供的仓储管理系统与控制系统,结合多款智能仓储装备与创新技术,飞鹤实现了更高效率、更低成本的高度自动化、智能化仓储作业模式。
在京东之外,京东云的能力正在各行各业开花。根据披露,目前京东云在零售、城市、金融、制造、交通、能源等多个领域均有涉猎。同时,京东云以此建立了城市云、金融云、交通云、制造云、零售云和能源云六大产业云,而京东云始终是唯一的对外输出品牌。

会搅动云市场格局吗?
Gartner统计数据显示,2021年,亚马逊在全球云计算IaaS市场中稳居第一位,阿里云依然是国内云计算IaaS市场中的领先者。而京东云在中国公有云IaaS市场中的市占率为6.6%,排在阿里云、华为云、腾讯云之后。
收入方面。2021年,亚马逊旗下AWS云计算业务营业收入高达622.02亿美元,同比增长37.1%。2022财年(截至2022年3月31日),阿里旗下阿里云业务营收为1001.8亿元,同比增长21%。而京东在财报中尚未披露过京东云的相关业绩数据。
对手们始终在狂奔,阿里云和华为云在步入2022年后动作频频,都已经针对不同细分行业重组云业务的架构,阿里云是模仿ICT企业组建了18个行业部门,华为云则是根据不同行业军团成立专项小组。且阿里云、腾讯云、华为云,都已对外发布了云计算相关芯片。
不过,尽管当前的市场格局相对稳固,但并非牢不可破。在业内人士看来,毕竟云业务并无太多技术壁垒,客户的忠诚度较低。
在始终涌动的云市场中,继续加码的京东云,又该拿什么搅动接下来的市场格局?
目前看来,其最大的卖点依然是技术。其中,云舰、真多云、金刚、云海,还有本次发布会上新提到的MCDN自研技术,都是关键的布局。
云舰刚诞生的时候就是一个理念,但作为一个PaaS范畴技术的云舰,今年已有了较大的进展。曹鹏对《 财经 天下》周刊说,作为一个混合多云操作系统,一年时间云舰的兼容性有着显著提升,“云舰刚开始推出的时候,只兼容主流的两三个云平台,现在经过一年的适配,基本上能兼容全球前十大的公有云和私有云的平台”。
其次,为了更好支撑客户的应用在多云上的部署,云舰对多云迁移方案有了更多打磨,多云多活的方案也变得更成熟、更稳定。“我们也做了比较多的迁移实施的案例,有更多成功的经验,保证客户的应用可以跑在多云上面,能够在多云上平滑地迁移,这些都有了成功的案例。”
云舰的开放性还在增强,不只作为一个“母舰”,帮企业打通多个云资源,还吸引了不少合作伙伴的加入。“过去一年,云舰和市场上16大类的云应用都做了比较好的适配,有很多的合作伙伴愿意把他们的组件都放在云舰上面来。对于他们来讲,有一个好处,只要跟云舰做了适配,多云都可以去部署了,不需要一个个去做了,所以他们也愿意跟我们合作。”
这种开放的态度也正在成为京东云的一大特色。
在京东云的观察中,以往,很多企业随着不断上线,会采购各种各样不同的云服务,大的企业每上一个系统就做一次招标。曹鹏向《 财经 天下》周刊举例说,“一个银行系统,可能网贷系统买了一朵云,风控买了一朵云,买了好多朵云,每一个应用下面对应一朵云,看起来这个企业是多云的系统。但是实际上,这些应用之间底层的资源、能力、包括数据都是隔离的,没有打通。”
京东云做的,就是要打造“真多云”,让企业能够在不同的云资源之间弹性灵活地调度,这样才能达到资源利用率的最大化,才能解决所谓供应商和运营商绑定的问题。
“否则的话,一个系统,你核心的关联应用都放在特定的云上,云服务一涨价,你还是没办法与其谈判”,曹鹏说到。
真多云是京东云舰追求的设计方向,“这一点要是做好了,其实对于行业产生了积极的正面的影响,因为如果大家每个云只能自己用,效率很低,真多云真的是资源统一纳管起来以后,实现资源的池化,这是一个 社会 化资源的池化”,高礼强也表达到。
至此,京东云身上截然不同的烙印已经显现。如果说,其他云厂商们还在将市场份额当作是一种比拼目标,那么京东云正在靠独有的供应链经验,从产业需求出发,成为了一朵不可取代的云。
“在今天中国云的市场上来讲,京东云是一朵最开放的云,是真多云”,高礼强说。对于京东而言,烧钱到处建数据中心,既没那个资本也没那个必要,统一纳管多个云,才是它想做的。
而京东云的技术逻辑,始终是围绕成本效率展开。以往,在零售行业需要存储的东西很多,对云端的消耗大,加上近年来兴起的短视频、长视频、直播等形式,对存储效率提出了更高要求。在不同地区在不同的边缘节点上,用户要流畅享用互联网内容,也对内容分发的效率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基于此背景,京东云发布了MCDN自研技术,作为混合CDN服务,它有100万+自有CDN节点资源覆盖全球,混合调度、内容预置、分发策略。它可以提升视频点播、直播、应用分发、 游戏 下载等网络加速质量,并显著降低使用成本。充分利用海量边缘节点资源,显著降低内容分发成本,实现50%成本节省。
带着这种逻辑入局的京东云,毫无疑问已经成为了搅动行业生态的鲶鱼。尤其是当行业步入追求高质量增长的新时期,京东云这种思路毫无疑问将会在行业内取得更实际的生存地位。而数据则是更直接的证明,据高礼强介绍,过去一年,京东云实现超过110%的高速增长。
在跑马圈地、激烈残酷的云厂商争夺战中,京东却以“ 社会 效率”为根本逻辑,这是其能再次撕开云计算一角跑步入局的底气所在。

IBM是什么牌子的电脑??急!

?什么什么品牌
IBM公司是国际商用机器公司(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的简称。过去IBM公司有个人电脑(PC)业务的时候,有产品ThinkPad(笔记本)、ThinkCentre(台式机)两个子商标。尤其ThinkPad的T系列(型号)是高质量笔记本电脑的象征,成为了一种文化符号(至少在中国……)。后来其个人电脑部门被联想集团收购,此两个子商标由于下属于其PC部门,可以被联想使用。但IBM商标只是由于合作关系,由IBM公司授权联想集团使用了一段时间。
现在常说的IBM电脑一般指的是ThinkPad,出于习惯来讲人们仍然沿用了过去称呼。更广泛的来说,可以指原IBM公司PC部门的所有产品——如ThinkCentre,但不包括被联想收购后新推出的IdeaPad。
04年联想收购的,现在是THINKPAD系列。以前的小黑,跟了联想之后风格有点改变,总体感觉优势不是太明显,
第一个笔记本电脑就是IBM公司生产的,不过现在它把个人电脑这一块卖给联想了,所以现在的IBM是联想的一个电脑系列,不过和联想其他系列没有关系,独立出售,独立售后服务,其中以T系列的质量最有IBM血统,现在二手市场有很多IBM本,就是因为它怎么也用不坏,只好转售了,举个例子,当年IBM的笔记本电脑的一个电容也有一百多项指标,可见一斑,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或万国商业机器公司,简称IBM(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总公司在纽约州阿蒙克市。1911年托马斯·沃森创立于美国,是全球最大的信息技术和业务解决方案公司,拥有全球雇员 30多万人,业务遍及160多个国家和地区。
该公司创立时的主要业务为商业打字机,之后转为文字处理机,然后到计算机和有关服务,2011年IBM在中韩两国行贿被罚1000万美元。2013年9月19日,IBM收购了英国商业软件厂商Daeja Image Systems,打算将其并入软件集团和企业内容管理(ECM)业务。
2014年1月9日,IBM宣布斥资10亿美元组建新部门,负责公司最新电脑系统Watson。北京时间2014年12月17日,欧盟委员会表示,已批准了汉莎航空公司将其IT基础设施部门出售给美国国际商业机器公司(IBM)的交易。
扩展资料
IBM的发展背景
IBM全球副总裁兼IBM东京研究院院长森本典繁在中国台北举行的IBM Think峰会开幕上表示,公司准备在未来三到五年内将量子计算机商业化。
2008 年,IBM 便成立了企业全球志愿服务队(简称 CSC),在全球范围内选送优秀员工,以志愿服务的方式,不分国界、地区,无偿地提供亟需的专业技能及服务。
从 2018 年开始,IBM 在全球范围内吹响了「代码集结号(Call for Code)」,出资 3000 万美元,和联合国、红十字会以及其他 NGO 非政府组织一起,号召全球所有的开发者,一起参与到「科技向善」之中,让程序员用编程之长应对自然灾害拯救生命。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IBM

现在世界排名前100位的企业都有哪些???

排名 公司英文名称 公司中文名称 总公司所在地 行业 拥有财富 股票代码 行情查询 新闻
1 Wal-Mart Stores 沃尔玛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263,009.0 WMT 报价 新闻
2 BP 英国石油 英国 炼油 232,571.0 BP 报价 新闻
3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 美国 炼油 222,883.0 XOM 报价 新闻
4 Royal Dutch/Shell Group 壳牌石油 英国/荷兰 炼油 201,728.0 RD 报价 新闻
5 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车 美国 汽车与零件 195,324.0 GM 报价 新闻
6 Ford Motor 福特汽车 美国 汽车与零件 164,505.0 F 报价 新闻
7 DaimlerChrysler 戴姆勒克莱斯勒 德国 汽车与零件 156,602.2 DCX 报价 新闻
8 Toyota Motor 丰田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153,111.0 TM 报价 新闻
9 General Electric 通用电气 美国 多元化公司 134,187.0 GE 报价 新闻
10 Total 道达尔 法国 炼油 118,441.4 TOTF.PA 报价 新闻
11 Allianz 安联 德国 财产意外保险 114,949.9 AZ 报价 新闻
12 ChevronTexaco 雪佛龙德士古 美国 炼油 112,937.0 CVX 报价 新闻
13 AXA 安盛 法国 人寿健康保险 111,912.2 AXA 报价 新闻
14 ConocoPhillips 康菲 美国 炼油 99,468.0 COP 报价 新闻
15 Volkswagen 大众汽车 德国 汽车与零件 98,636.6 VLKAY 报价 新闻
16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电信 98,229.1 NTT 报价 新闻
17 ING Group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人寿健康保险 95,893.3 ING 报价 新闻
18 Citigroup 花旗集团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94,713.0 C 报价 新闻
19 Intl. Business Machines 国际商用机器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89,131.0 IBM 报价 新闻
20 American Intl. Group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81,303.0 AIG 报价 新闻
21 Siemens 西门子 德国 电子、电气设备 80,501.0 SIEGn.DE 报价 新闻
22 Carrefour 家乐福 法国 食品、药品店 79,773.8 CARR.PA 报价 新闻
23 Hitachi 日立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76,423.3 HIT 报价 新闻
24 Hewlett-Packard 惠普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73,061.0 HPQ 报价 新闻
25 Honda Motor 本田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72,263.7 HMC 报价 新闻
26 McKesson 麦克森 美国 保健品批发 69,506.1 MCK 报价 新闻
27 U.S. Postal Service 美国邮政 美国 邮递包裹货运 68,529.0
28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弗莱森电讯 美国 电信 67,752.0 VZ 报价 新闻
29 Assicurazioni Generali 忠利保险 意大利 人寿健康保险 66,754.9 GASI.MI 报价 新闻
30 Sony 索尼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365.7 SNE 报价 新闻
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松下电器 日本 电子、电气设备 66,218.4 MC 报价 新闻
32 Nissan Motor 日产汽车 日本 汽车与零件 65,771.1 NSANY 报价 新闻
33 Nestle 雀巢 瑞士 食品 65,414.6 NSRGY 报价 新闻
34 Home Depot 家居百货 美国 专业零售 64,816.0 HD 报价 新闻
35 Berkshire Hathaway 伯克希尔哈撒韦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63,859.0 BRKA 报价 新闻
36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63,840.7
37 Royal Ahold 皇家阿霍德 荷兰 食品、药品店 63,455.8 AHO 报价 新闻
38 Deutsche Telekom 德国电信 德国 电信 63,195.5 DTEGn.DE 报价 新闻
39 Peugeot 标致 法国 汽车与零件 61,384.6 PEUP.PA 报价 新闻
40 Altria Group 阿尔特里亚 美国 烟草 60,704.0 MO 报价 新闻
41 Metro 麦德龙 德国 食品、药品店 60,656.9 MEOG.DE 报价 新闻
42 Aviva 阿维瓦 英国 人寿健康保险 59,719.4 AV.L 报价 新闻
43 ENI 埃尼 意大利 炼油 59,304.4 E 报价 新闻
44 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财产意外保险 59,082.6 MUVGN.DE 报价 新闻
45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贷 瑞士 商业与储蓄银行 58,957.1 CSR 报价 新闻
46 State Grid 国家电网 中国 电力 58,348.0
47 HSBC Holding 汇丰控股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57,608.0 HSBA.L 报价 新闻
48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57,271.8 BNPP.PA 报价 新闻
49 Vodafone 沃达丰 英国 电信 56,844.5 VOD.L 报价 新闻
50 Cardinal Health 卡地纳健康 美国 保健品批发 56,829.5 CAH
排名 公司英文名称 公司中文名称 总公司所在地 行业 拥有财富 股票代码 行情查询 新闻
51 Fortis 富通 比利时/荷兰 商业与储蓄银行 56,695.2
52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 炼油 56,384.0 PTR 报价 新闻
53 State Farm Insurance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财产意外保险 56,064.6 FNLF.PK 报价 新闻
54 Sinopec 中国石化 中国 炼油 55,062.0 BYH 报价 新闻
55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 韩国 电子、电器设备 54,400.2
56 Kroger 克罗格 美国 食品、药品店 53,790.8 KR 报价 新闻
57 Fannie Mae 房利美 美国 多元化金融 53,766.9 FNM 报价 新闻
58 Fiat 菲亚特 意大利 汽车与零件 53,499.6 FIA 报价 新闻
59 France Télécom 法国电信 法国 电信 52,198.1 FTE.PA 报价 新闻
60 Tesco 特易购 英国 食品、药品店 51,570.2 TSCO.L 报价 新闻
61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苏黎世金融 瑞士 财产意外保险 51,357.0
62 Electricite De France 法国电力 法国 天然气与电力 50,837.7
63 Boeing 波音 美国 航天国防 50,485.0 BA 报价 新闻
64 AmerisourceBergen 美国人伯根 美国 保健品批发 49,657.3 ABC 报价 新闻
65 Toshiba 东芝 日本 电子、电器设备 49,395.5 TOSBF 报价 新闻
66 Pemex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原油生产 49,240.1
67 E. ON 欧翁 德国 贸易 48,708.9 EONG.DE 报价 新闻
68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德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8,670.4 DB 报价 新闻
69 Rwe 莱茵集团 德国 能源 48,406.7 RWEG.DE 报价 新闻
70 Unilever 联合利华 英国/荷兰 食品 48,318.4 UL 报价 新闻
71 Target 塔吉特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8,163.0 TGT 报价 新闻
72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国银行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8,065.0 BAC 报价 新闻
73 UBS 瑞士银行集团 瑞士 商业与储蓄银行 47,741.0 UBS 报价 报价
74 BMW 宝马 德国 汽车与零件 46,996.5 BMWG.DE 报价 新闻
75 Deutsche Post 德国邮政 德国 邮递包裹货运 46,651.3 DPWGn.DE 报价 新闻
76 PDVSA 委内瑞拉国家石油 委内瑞拉 炼油 46,000.0
77 Pfizer 辉瑞 美国 制药 45,950.0 PFE 报价 新闻
78 Crédit Agricole 农业信贷银行 法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5,928.1 CAGR.PA 报价 新闻
79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第一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45,065.6
80 Suez 苏伊士里昂水务 法国 能源 44,842.5 LYOE.PA 报价 新闻
81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 美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4,363.0 JPT 报价 新闻
82 Meiji Life Insurance 明治生命 日本 人寿健康保险 44,064.0
83 AOL Time Warner 美国在线时代华纳 美国 娱乐 43,877.0 AOL 报价 新闻
84 Royal Bank of Scotland 苏格兰皇家银行 英国 商业与储蓄银行 43,757.6 RBS.L 报价 新闻
85 NEC 日本电气公司 日本 电子、电器设备 43,440.2
86 Procter & Gamble 宝洁 美国 家居个人用品 43,377.0 PG 报价 新闻
87 Tokyo Electric Power 东京电力 日本 天然气与电力 42,971.0
88 Costco Wholesale 好市多 美国 专业零售 42,545.6 COST 报价 新闻
89 Renault 雷诺 法国 汽车与零件 42,469.5 RENA.PA 报价 新闻
90 Fujitsu 富士通 日本 计算机办公设备 42,201.4
91 Repsol YPF 雷普索尔YPF 西班牙 炼油 42,031.5 REP 报价 新闻
92 Johnson & Johnson 强生 美国 制药 41,862.0 JNJ 报价 新闻
93 Dell 戴尔 美国 计算机办公设备 41,444.0 DELL 报价 新闻
94 Robert Bosch 博世 德国 汽车与零件 41,147.6
95 Sears Roebuck 西尔斯罗巴克 美国 一般商品零售 41,124.0
96 SBC Communications 西南贝尔电讯 美国 电信 40,843.0 SBC 报价 新闻
97 Thyssen Krupp 蒂森克虏伯 德国 工业农业设备 39,188.3 TKAG.DE 报价 新闻
98 Hyundai Motor 现代汽车 韩国 汽车与零件 39,100.8 0538q.L 报价 新闻
99 Valero Energy 瓦莱罗能源 美国 炼油 37,968.6 VLO 报价 新闻
100 BASF 巴斯夫 德国 化学品 37,757.0 BASF.DE 报价 新闻
排名 公司名称 中文名称 总部所在地
1 Exxon Mobil 埃克森美孚 美国
2 Wal-Mart Stores 沃尔玛商店 美国
3 General Motors 通用汽车 美国
4 Ford Motor 福特汽车 美国
5 DaimlerChrysler 戴姆勒克莱斯勒 德国
6 Royal Dutch/Shell Group 皇家荷兰壳牌集团 荷兰/英国
7 BP 英国石油 英国
8 General Electric 通用电气 美国
9 Mitsubishi 三菱商事 日本
10 Toyota Motor 丰田汽车 日本
11 Mitsui 三井物产 日本
12 Citigroup 花旗集团 美国
13 Itochu 伊藤忠商事 日本
14 Total Fina Elf 道达尔菲纳埃尔夫 法国
15 Nippon Telegraph & Telephone 日本电报电话 日本
16 Enron 安然 美国
17 AXA 安盛 法国
18 Sumitomo 住友商事 日本
19 Intl. Business Machines 国际商用机器 美国
20 Marubeni 丸红商事 日本
21 Volkswagen 大众 德国
22 Hitachi 日立 日本
23 Siemens 西门子 德国
24 Ing Group 荷兰国际集团 荷兰
25 Allianz 安联 德国
26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松下电器 日本
27 E. ON 德国
28 Nippon Life Insurance 日本生命 日本
29 Deutsche Bank 德意志银行 德国
30 Sony 索尼 日本
31 AT&T 美国电话电报 美国
32 Verizon Communications 弗莱森电讯 美国
33 U.S. Postal Service 美国邮政总局 美国
34 Philip Morris 菲利普莫里斯 美国
35 CGNU 商联保险 英国
36 J.P. Morgan Chase 摩根大通银行 美国
37 Carrefour 家乐福 法国
38 Credit Suisse 瑞士信贷集团 瑞士
39 Nissho Iwai 日商岩井 日本
40 Honda Motor 本田汽车 日本
41 Bank of America Corp. 美洲银行 美国
42 BNP Paribas 法国巴黎银行 法国
43 Nissan Motor 日产汽车 日本
44 Toshiba 东芝 日本
45 PDVSA 委内瑞拉石油 委内瑞拉
46 Assicurazioni Generali 忠利保险 意大利
47 Fiat 菲亚特 意大利
48 Mizuho Holdings 瑞穗控股 日本
49 SBC Communications 西南贝尔 美国
50 Boeing 波音 美国
51 Texaco 德士古 美国
52 Fujitsu 富士通 日本
53 Duke Energy 杜克能源 美国
54 Kroger 克罗格 美国
55 NEC 日本电气公司 日本
56 Hewlett-Packard 惠普 美国
57 HSBC Holdings 汇丰控股 英国
58 Koninklijke Ahold 荷兰
59 Nestlé 雀巢 瑞士
60 Chevron 雪佛龙 美国
61 State Farm Insurance Cos. 州立农业保险 美国
62 Tokyo Electric Power 东京电力 日本
63 UBS 瑞士联合银行 瑞士
64 Dai-ichi Mutual Life Insurance 第一生命 日本
65 American International Group 美国国际集团 美国
66 Home Depot 家庭百货 美国
67 Morgan Stanley Dean Witter 摩根士丹利添惠 美国
68 Sinopec 中国石化 中国
69 ENI 埃尼 意大利
70 Merrill Lynch 美林 美国
71 Fannie Mae 范妮梅 美国
72 Unilever 联合利华 荷兰/英国
73 Fortis 福尔蒂 荷兰/比利时
74 ABN AMRO Holding 荷兰银行 荷兰
75 Metro 麦德龙 德国
76 Prudential 保诚保险 英国
77 State Power Corporation 国家电力公司 中国
78 Rwe Group 莱茵集团 德国
79 Compaq Computer 康柏电脑 美国
80 Repsol YPF 莱普索尔 西班牙
81 Pemex 墨西哥石油 墨西哥
82 McKesson HBOC 麦卡森 美国
83 China Petroleum 中国石油天然气 中国
84 Lucent Technologies 朗讯科技 美国
85 Sears Roebuck 西尔斯罗巴克 美国
86 Peugeot 标致 法国
87 Munich Re Group 慕尼黑再保险 德国
88 Merck 默克 美国
89 Procter & Gamble 宝洁 美国
90 WorldCom 世界电讯 美国
91 Vivendi Universal 威望迪环球 法国
92 Samsung Electronics 三星电子 韩国
93 TIAA-CREF 美国教师退休基金会 美国
94 Deutsche Telekom 德国电信 德国
95 Motorola 摩托罗拉 美国
96 Sumitomo Life Insurance 住友生命 日本
97 Zurich Financial Services 苏黎士金融服务 瑞士
98 Mitsubishi Electric 三菱电机 日本
99 Renault 雷诺 法国
以下是2021年财富世界500强排名前100位的企业列表:1. Walmart2. State Grid3. Amazon.com4.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5. Sinopec Group6. Apple7. Royal Dutch Shell8. Volkswagen9. Berkshire Hathaway10. Toyota Motor11. BP12. Exxon Mobil13. Samsung Electronics14. McKesson15. UnitedHealth Group16. AmerisourceBergen17. Cardinal Health18. Glencore19. Ford Motor20.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21. AT\u0026T22. General Motors23. Allianz24. Ping An Insurance Group25. AXA26. Total27. Honda Motor28. Verizon Communications29. China Mobile30. Japan Post Holdings31. Nippon Telegraph \u0026 Telephone32. Chevron33. Siemens34. CVS Health35. ExxonMobil Chemical36. Boeing37. Walgreens Boots Alliance38. Industrial \u0026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39.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40. China Construction Bank41. Deutsche Telekom42. General Electric43. Dmler44. SoftBank Group45. EXOR Group46. Electricity of France47. èlectricité de France48. BMW Group49. Alphabet50. Bank of America51. BPCE52. Comcast53. Samsung54. JPMorgan Chase55. Petrobras56. Gazprom57. Phillips 6658. Franco-Italian Snt-Gobn59. A Group60. China Telecom61. PepsiCo62. CNOOC63. LG Electronics64. FedEx65. Deutsche Bank66. Wells Fargo67. Nestle68. Tata Group69.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70. Siemens Energy71. HSBC Holdings72. Intel73. Gilead Sciences74. China Pacific Insurance (Group)75. China Merchants Bank76. China Rlway Engineering Group77. Berkshire Hathaway Energy78. China Rlway Construction79. China Life Insurance80. Honda Motorcycles81. Comcast NBCUniversal82. China Resources Land83. Netflix84. Lockheed Martin85. Bdu86. China Minsheng Banking87. Gulf Oil88. Royal Bank of Canada89. BCE90. PepsiAmericas91. Fomento Económico Mexicano92. Uralkali93. Bank of China94. Marathon Petroleum95. PTT Public Company96. CNP Assurances97. Eni98. UBS Group99. Standard Chartered100. BASF(注意:排名会根据财务数据和其他因素不断变化,并非永久不变的。)
以下是世界排名前100位企业的列表(2021年Fortune Global 500排名):1. Walmart2. State Grid3. Amazon.com4.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5. Sinopec Group6. Apple7. Royal Dutch Shell8.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9. Berkshire Hathaway10. Toyota Motor11. China Construction Bank12. Volkswagen13. JPMorgan Chase14. Samsung Electronics15. Glencore16. China Mobile17. BP18. Exxon Mobil19.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20. Saudi Aramco21. AT\u0026T22. ICBC23. Ping An Insurance24. Verizon Communications25. Hon Hai Precision Industry26. Ford Motor27. Citigroup28. Total29. Honda Motor30. AXA31. Gazprom32. AmerisourceBergen33. General Electric34. China Railway Construction35. China Merchants Bank36. Allianz37. Boeing38.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39. Cardinal Health40. JD.com41. Verizon Communications42. Walgreens Boots Alliance43. HSBC Holdings44. State Farm Insurance45. Chevron46. Daimler47. BBVA48. Wells Fargo49. BB\u0026T50. Prudential51. Beijing Automotive Group52. Petrobras53. Eni54. Hitachi55. Nippon Telegraph \u0026 Telephone56. UnitedHealth Group57. Tata Motors58. Hyundai Motor59. Goldman Sachs Group60. BNP Paribas61. Bank of China62. China Pacific Insurance63. Anthem64. China CITIC Bank65. FedEx66. Munich Re Group67. SoftBank Group68. China Shenhua Energy69. HCA Healthcare70. Siemens71. Procter \u0026 Gamble72. Wells Fargo73. Tata Consultancy Services74. IBM75. Japan Post Holdings76. Postal Savings Bank of China77. Intesa Sanpaolo78. Home Depot79. Novartis80. UniCredit81. China Development Bank82. Boeing83. Carrefour84. Dai-ichi Life Holdings85. Pfizer86. Royal Bank of Scotland87. Amer International Group88. ABB89. State Power Investment90. Suncor Energy91. Verizon Communications92. China National Chemical93. Lockheed Martin94. Petronas95. Panasonic96. Royal Ahold Delhaize97. Coca-Cola98.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99. Thermo Fisher Scientific100. BASF
以下是截至2021年年初的世界排名前100位企业名单(依据Fortune 500排名):1. Walmart2. State Grid3. Amazon4.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5. Sinopec Group6. Apple7. Royal Dutch Shell8. ExxonMobil9. BP10. Toyota Motor11. Volkswagen12. Berkshire Hathaway13. McKesson14. Industrial and Commercial Bank of China15. Samsung Electronics16. Glencore17. China Construction Bank18. Total19. AmerisourceBergen20. AXA21. AT\u0026T22. Allianz23. Ford Motor24. Hon H Precision Industry (Foxconn)25.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26. JPMorgan Chase27. CVS Health28. Alphabet (Google)29. General Motors30. Agricultural Bank of China31. China Merchants Bank32. Boeing33. Bank of China34. China Evergrande Group35. China Pacific Insurance36. Verizon Communications37. Chevron38. Walmart de Mexico y Centroamerica39. Banco do Brasil40. Citigroup41. Southern Company42. Dmler43. Commonwealth Bank of Australia44. Fannie Mae45. China Communications Construction46. UnitedHealth Group47. China Rlway Construction48. Woori Financial Group49. Chevron Phillips Chemical50. Mitsui51. Mitsubishi UFJ Financial Group52. U.S. Bancorp53. Hyund Motor54. China Minmetals55. America Movil56. Mizuho Financial Group57. Nippon Telegraph \u0026 Telephone58. Walgreens Boots Alliance59. China Mobile Communications60. China Northern Rare Earth Group High-Tech61. BHP62. United Technologies63. State Farm Insurance64. Enel65. China Yangtze Power66. Fidelity National Information Services67. Yingde Gases Group68. HCA Healthcare69. Energy Transfer Equity70. Archer Daniels Midland71. Anthem72. United Parcel Service73. IBM74. China COSCO Shipping75. Legal \u0026 General Group76. General Dynamics77. Colgate-Palmolive78. Torchmark79. Petrobras80. Zurich Insurance Group81. Suncor Energy82. Altria Group83. Sumitomo Mitsui Financial Group84. Brock Group85. Shire86. Dow Chemical87. Novo Nordisk88. Hearst89. Barrick Gold90. Novartis91. Eni92. Gilead Sciences93. Koninklijke Philips94. Dow95. Canadian Imperial Bank of Commerce96. Nrg Energy97. A Group98. China Merchants Group99.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100. Reckitt Benckiser Group
1 Coca-Cola可口可乐
它在今年完成了一次全球包装更新,其中在中国更是24年来首次改用新的中文版标示,显示其对全球未来最大饮料市场的适应。在众多对手的围攻下,它保持着“永远的”创造力。在《商业周刊》“2003年全球1000家最有价值品牌”的评选活动中,它以704.5亿美元的品牌价值再次名列榜首。有调查称,全世界的人都可以一眼就认出可口可乐的标签。
2 McDonald麦当劳
   当公车站灯箱广告神秘“I‘m lovint”封条打开后,麦当劳一夜之间在全球实现了从儿童乐园到年轻时尚基地的大蜕变。而这句话也成为了新一代的全球快餐语言。在日本东京麦当劳还推出过新型营业模式“麦当劳正餐”(McDonald Dining),升价还可以升身价?秘密在于创意
3 Nokia诺基亚
  表面上看,这个最大手机制造商推出的每款新机几乎都是上一款模子的翻版,但这并不代表诺基亚保守,事实上它一直在“科技以人为本”地引领着手机的主流方向。它开发的视频游戏手机N-Gages。在今年已经卖出40万部。如今,它又引领了WCKMA标准的3G阵营,向高通CKMA2000标准的阵营发起冲击。胜负难卜。这个芬兰巨子看起来成竹在胸
4 Pepsi百事可乐
  它不断推出流行明星(有些假如你不了解最近的流行动态的话,甚至会发现你叫不出名字)来印上它蓝色的罐身,这几乎可以冠名为“青春经济”。百事一直坚信的“NEXT”, 正好与这个世界一种永远存在的心理相合,正是如此,所以有人也坚信,它有一天终会赶上可口可乐,至少在创造力上.
5 Apple苹果
  成功地在免费的音乐文件交换软件和收费的音乐订购服务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的iTunes音乐店刚刚获选为《时代》2003年度最酷发明。苹果这年比以往都要丰富;世界最先进的图形操作系统Panther,40G超大容量的iPod播放器,史上最强大处理能力的G5。革自己命,或许这就是Apple的不同“凡”想
6 SONY索尼
  对索尼来说,2003年并不是个好年份。净利润比去年下降了25个百分点。同时 又裁掉了13%的员工,总数2万人。但“最强消费娱乐品牌”依然是索尼的目标。对娱乐市场的争夺分秒不懈。PS2可能在年底前就能在中国正式发售,这将是索尼的强心针。而索尼唱片和BMG唱片合并,SONY BMG由此成为了全球第二大唱片公司
7 Microsoft微软
  自1975年建立至今,微软公司一直是技术变革的领导者,全球软件业的领先者。在降低技术成本创新方面,以及在支持行业和社区发展方面起着全球领导作用。
8 IBM
  IBM 始终以超前的技术,出色的管理和独树一帜的产品领导着信息产业的发展,保证了世界范围内几乎所有行业用户对信息处理的全方位需求。1914年创立于美国,是世界上最大的信息工业跨国公司。
9 Benz奔驰
  创立于1926年,世界十大汽车公司之一,德国按销售额为第一大汽车公司。奔驰汽车公司除以高质量、高性能豪华汽车闻名外,它也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大客车和重型载重汽车的生产厂家。
10 BMW宝马
  全世界最成功和效益最好的汽车及摩托车生产商。2002年,公司成功销售了超过100万部BMW和MINI品牌的汽车,销售纪录首次突破一百万辆;在摩托车业务上,销量超过9.2万辆,再创销售新高。在全球,BMW集团的员工总数超过10万人。
11 Adidas阿迪达斯
  在幕后参与操纵了今年夏天最热门的足球转会,使那位万人迷的小贝加盟那支世界最富贵族气质的球队,并且使他穿上了与习人乔丹一样的23号,其目的直指竞争对手NIKE。在运动之外,经典非常的“三道杠”在年间成为最"original"的时尚元素。
12 Nike 耐克
  一直专注于高科技技术在运动产品中的应用,在本不擅长的足球领域一路猛进,在电子产品及青年街头文化心理诉求方面有着近乎天生的触觉,尽管飞人乔丹已经离去,耐克这一年仍然出色地呈现了其一贯的创造精神,如影随形
13 KFC肯德基
  肯德基是世界最大的炸鸡快餐连锁企业,在世界各地拥有超过11,000多家的餐厅。餐厅遍及80多个国家,从中国的长城,直至巴黎繁华的闹市区、风景如画的索非亚市中心以及阳光明媚的波多黎各,都可见到以肯德基为标志的快餐厅。世界上每天有 1000多万顾客在各个肯德基餐厅品尝着由山德士上校近半世纪前开创的肯德基原味鸡。
14 TOYOTA丰田
  以“通过汽车,创造富裕社会”为基本指导方针,TOYOTA在全世界致力于为第一辆国产车时的信念。TOYOTA始终坚持全球统一品质标准,在性能和价格两方面,生产富有竞争力的汽车。 成为日本乃至世界领先的汽车制造商之一。
15 Intel英特尔
  全球最大的半导体芯片制造商,成立于1968年。开始设计和制造复杂的半导体芯片,具有30多年产品创新和市场领导的历史。1971年,英特尔推出了全球第一个微处理器。这一举措不仅改变了公司的未来,而且对整个工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微处理器所带来的计算机和互联网革命,改变了这个世界。
16 Disney 迪斯尼
  一切都开始于一只老鼠”的它是娱乐经济的佼佼者,它一直疯狂地赚着全世界男女老幼的钱,东京的主题乐园持续地火爆。位于香港,背靠中国市场的新乐园已经正式动工,展示了其远见。年度作品《海底总动员》展现的新领域新思维显示出它仍然是动画片的领袖。
17 Morganstanley摩根斯坦利
  摩根斯坦利在全球金融界享有盛誉。它提供金融及市场执行方面的专业优质服务。摩根在全球28个国家拥有58000个员工,构建起一个高效的金融网络,并凭借摩根的理念和雄厚资金为实现客户的金融目标而努力奋斗
18 VW大众汽车
  “大众”成立于1937年9月16日,同年9月改为大众汽车股份有限公司。1939年8月15日生产出第一批“甲壳虫”牌汽车。大众汽车公司是德国国内最大、也是最年轻的汽车制造厂。
19 Ford福特
  世界最大的汽车企业之一,创立于1903年。福特汽车公司致力于成为全球领先的以消费者为导向的公司。 福特汽车公司旗下拥有的汽车品牌有福特(Ford)、林肯(Lincoln)、水星(Mercury)、阿斯顿?马丁(AstonMartin)、美洲豹(Jaguar)、马自达(Mazda)、沃尔沃(Volvo)和陆虎(LandRover)。这些品牌具有着巨大的价值。
20 Honda本田
  
  1946年创立,是世界上最大的摩托车生产厂家,汽车产量和规模名列世界十大汽车厂家之列。公司总部在东京,雇员总数3万人左右。现在,本田公司已是一个跨国汽车、摩托车生产销售集团。它的产品除汽车摩托车外,还有发电机、农机等。
21 GE通用电气
  通用电气公司(GE)是世界上最大的多元化服务性公司,提供世界一流产品,同时是高科技工业和消费产品的提供者。从飞机发动机、发电设备到金融服务,从医疗造影、电视节目到塑料,GE公司致力于通过多项技术和服务创造更美好的生活。
22 Marlboro万宝路
  
  慧眼识金是万宝路的成功的秘决。菲利浦 莫里斯公司生产的万宝路香烟已连续14年成为全美香烟销售冠军。万宝路香烟的商标已成为最昂贵的品牌。成为美国第一香烟公司,在美国它占领着约一半的烟草市场。
23 Harvard哈佛大学
  哈佛大学成立于1636年,其文理研究生院于1872年组建,是全美最古老的大学之一,迄今己培育出6位美国总统、29位诺贝尔奖得主和27名普利策奖得主。不论从学校的名气、设备、教授阵容、还是学生素质方面,哈佛大学都堪称世界一流。具体来讲,它有近15亿美元的资产、获得最多的赞助、拥有全世界规模最大的图书馆、第一流学者和教授。哈佛大学首推为美国最好的大学,赢来了举世公认的学术口碑和崇高的国际声誉。
24 Samsung 三星电子
  作为奥运TOP赞助商,三星一直保持国际领先的数码产品工业设计,想念是其继续稳居国际品牌前列的重要手段。它在2002年度美国工作设计奖中连夺5项大奖,成为大赢家。年间,它继续张扬;基于低功耗Centrino平台,采用超薄DVD读写光驱的商务笔记本X10;3G网络视频手机。
25 IKEA宜家
  作为国际连锁家居巨鳄的宜家对创意生活空间的控制力正在越见深远。远东上海开出了亚洲最大的旗舰店。它正力图使大多数人站在一起,不追求高质量,高品质,而是追求使北欧式简洁设计的家居用品能为大多数人享用。
26 Dream Works梦工厂
  由斯皮尔博格领衔的好莱坞三巨头创建未足十年的这家创新型电影公司,凭借其创造性和技术前沿的领先地位,已被视为好莱坞七大厂之外的“21世纪的数码制造厂”。年间与高科技公司惠普的合作展示了他们对创新技术资源的把握能力
27 Avon雅芳
  始终引领世界最新潮流的国际美容巨子,全美500家最有实力的企业之一,一家属于女性的公司。雅芳深信,女性的进步和成功,就是雅芳的进步和成功。雅芳已发展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美容化妆品公司之一,在53个国家和地区进行直接投资,拥有43000名员工,通过350余万名营业代表向143个国家和地区的女性提供两万多种产品。 雅芳凭有着雄厚的实力和优秀的品牌形象,成为入世界瞩目的美容化妆品品牌。
28 Yahoo雅虎
  
  雅虎公司是一家全球性的互联网通讯、商贸及媒体公司。其网络每月为全球超过一亿八千万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网上服务。雅虎是全球第一家提供互联网导航服务的网站,不论在浏览量、网上广告、家庭或商业用户接触面上,yahoo都居于领导地位,也是最为人熟悉及最有价值的互联网品牌之一。
29 MIT麻省理工学院
  (简称MIT)创建于1861年,坐落在麻萨诸塞州的剑桥镇,与鼎鼎大名的哈佛大学相距不远,也同样出类拔萃。它是世界最好的理工类大学,这一点几乎是人所共知的。麻省理工毫不讳言地称自己是一所“科技学校”。这里所有的科学专业都十分出色,稳稳地走在世界大学科技的前端。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是世界公认的第一
30 Philips飞利浦
  皇家飞利浦电子是世界上最大的电子公司之一,在欧洲名列榜首。在彩色电视、照明、电动剃须刀、医疗诊断影像和病人监护仪、以及单芯片电视产品领域世界领先。飞利浦拥有166,500名员工,在60多个国家里活跃在照明、消费电子、家用电器、半导体和医疗系统等领域。飞利浦在纽约证券交易所(代号为PHG)、伦敦、法兰克福、阿姆斯特丹和其它股票交易所中上市。
31 Carlsberg 嘉士伯
  在2003年的时候,“可能是世界上最好的啤酒”的嘉士伯有重大变阵,安海斯家族及布希家族的成员结束了对公司每天的监控和管理,改由外人来管理公司。不变的是,它继续在足球、音乐领域的赞助活动,在激动人心的英超赛事中,嘉士伯总是恰到时机地出现在片头或者中声休息时。
32 Shell壳牌
  荷兰皇家壳牌集团(简称“壳牌”)是由荷兰皇家石油公司和英国运输贸易有限公司与1907年合并而成。以众多标准衡量壳牌均堪称全球领先的国际油气集团。壳牌公司的业务遍及全世界130多个国家,雇员人数约10万人,是世界上最大的能源企业之一。壳牌集团是世界上最大的跨国投资商,其品牌是世界上最著名的品牌之一。
33 Boeing波音
  波音是世界最大的航空航天公司,其历史映射出一部世界航空航天发展史。波音不仅是全球最大的卫星和民用飞机制造商,同时也是国防、人类太空飞行和运载火箭发射领域的全球市场领导者。
34 Rolex劳力士
  "劳力士"前身是"W&D"公司。由德国人汗斯·怀斯道夫与英国人戴维斯于1905年在伦顿合伙经营。1908年,怀斯道夫在瑞士的拉夏德芬注册了"劳力士"商标,"W&D"由此改为"劳力士"。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总部在日内瓦的劳力士公司已具有属下19个分公司,在世界主要的大都市有24个规模颇大的服务中心。年产手表45万只左右。成为市场占有量甚大的名牌手表之一。
35 Nescafe雀巢咖啡
  成立于 1867 年,总部设立于瑞士 Vevey 。 不论在销售及知名度上,都是排名全球第一大食品公司。雀巢共有分布全球超过80国200 多家子公司及近468 座的工厂,并有约23万名员工,年营业超过504亿美元。雀巢产品在国际上一向是领导品牌,从耳熟能详的雀巢婴幼儿营养品、雀巢咖啡、柠檬茶、到矿泉水系列及宠物食品,都在全球销售上独占鳌头。
36 Oxford牛津大学
  英语国家中最古老的大学。牛津共有35个学院,6个准学院。牛津的研究力量雄厚,在其教师队伍中,就有83位皇家学会会员,125位英国科学院院士。在数学、计算机科学、物理、生物学、医学等领域,它都名列英国乃至世界前茅。牛津大学在英国高等教育和社会发展史上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37 Panasonic松下电器
  松下电器的使命,就是通过生产和销售活动,谋求社会生活的改善和提高,为世界文化的发展作出贡献。松下电器以其卓越的产品品质和管理,成为世界一流的家用电器制造商
38 Google 古哥
  有时候,窥见他们的创造力可以简单地显示在他们对自己品牌LOGO进行的妙趣横生地涂鸦。作为全球网络搜索的头号引擎,“古哥”已被视为网络新文化符号。他们更一直致力于经营搜索服务的创造性与直接有效的协助服务,比如推出新软件,让用户无需游览器也能搜索
39 L‘oreal欧莱雅
  《财富》世界500强之一,创立于1907年。历经近一个世纪的努力,欧莱雅已从一个小型家庭企业跃居世界化妆品行业的领头羊。欧莱雅集团的事业遍及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全球拥有283家分公司及100多个代理商,欧莱雅集团在全球还拥有50,491名员工、42家工厂和500多个优质品牌
40 Starbucks星巴克
  星巴克的确是市场经济的宠儿之一。公司在在世界28个国家共建有5689家连锁店。自从10年前挂牌上市之后,销售额以每年平均20%的速度递增,利润额每年的平均增长幅度为30%,去年达到1.812亿美元。而且,其增长的趋势还在继续。
41 Ebay
  一种“ebay”生活与文化“在年间蓬勃发展,无数ebayer聚于这个巨大的虚拟跳蚤市场中搜刮珍宝。将拍卖转化为虚拟世界中如今最热门的电子商务方式,公司总收入及利润率急速膨胀的ebay,其成功于一个伟大创想。难怪它会打出“我们要做当代最大的公司之一”的口号。
42 Wrigley箭牌
  美国箭牌糖类有限公司(Wm. Wrigley Jr. Company)是国际糖果业和全球最大的口香糖生产商,是具有112年历史的世界口香糖王国。箭牌公司在全世界拥有15家工厂,生产包括绿箭、黄箭、白箭)、益达等知名品牌产品。箭牌产品行销世界上超过150个国家。其中旗下的“黄箭”和“白箭”品牌已有110多年的历史。箭牌公司长期致力于让“箭牌融入生活每一天”,其产品具有相当高的产品知名度和品牌美誉度。
43 Oracle甲骨文
  甲骨文一直致力于帮助客户管理重要信息。目标是确保客户在系统上花费更少的资金,同时从系统获得最新和最准确的信息。甲骨文的理念:简单化:借助Oracle集成商务系统,花费更少,做得更多;全球化:在全世界拓展你的企业;自动化:自动化以减少复杂性和错误;标准化:采用开放式标准为未来做好准备。
44 Cambridge剑桥大学
  成立于1209年。剑桥大学总共产生了七十八位诺贝尔奖得主。剑桥有31个学院,由三个女子学院,两个专门的研究生院,各学院历史背景不同,内部录取步骤各异,每个学院在某种程度上就像一个微型大学。剑桥大学历史悠久,以科学方面的卓越研究闻名全世界。
45 CitiBank花旗
  自从花旗集团1998年成立以来,其年平均回报率一直保持在26%相对于同业,它在股市一直独领风骚,这与宣布即将在2003年后离任的CEO威尔的魅力有关,以至于在投资界中有“威尔基本面”之说。花旗在今年的收益丰厚,增长在10%以上。难怪会成为商业周刊1000强公司排行榜中盈利最大的公司第一位。
46 Gillette吉列
  
  在100多年的创建历史里,吉列运用长远的、着眼全球的战略思想管理经营业务,赢得并巩固了它的领袖地位。吉列和吉列公司已经成为享誉全球的知名品牌。吉列的成功源于它的不断创新,正是这种创新保证了公司的持久竞争力,使其成为消费品市场的领头羊。
47 Budweiser百威
  这个全球最大的啤酒生产商在今年推出了一个非常有创意的电视广告。一群蚂蚁为了抢夺屋主的百威啤酒,竟然通过掐断电视电线,诱使主人出屋检查,然后合力把门关上,在屋中尽情享用啤酒。在很多时候,百威已经成了最主流选择的啤酒。它富于美国化的标签随着美国式的观念传遍地球。
48 NINTENDO 任天堂
  它的红白机曾经是一个创意经济的神话。作为世界著名的游戏内容及设备制造商,任天堂一直有自己的一套战略。他们已经将家用游戏机“GAMECUBE”全套生产在中国完成,目的是通过大幅度生产转移,削减成本。创造力上却仍然未见削减,在游戏软件开发上,一直在美国市场上领先。
49 Louis Vuitton路易威登
  创作总监Marc Jacobs2003年的表现足让这个即将150年的老品牌满意非常。与村上隆的合作既卡哇依又顺应拉近东方庞大消费群的距离;作为“成就、具有影响力并且性感的女人”的珍妮佛.洛佩兹现身说法明确道出了LV皮具已不只停留在旅行层面,而是直接纳入主流时尚产品行列。
50 Pizzahut必胜客
  以"红屋顶"作为餐厅外观显著标志的必胜客,如今已是全球最大的比萨专卖连锁企业。在遍布世界各地九十多个国家和地区, 必胜客拥有12,300多间分店, 员工近25万名, 每天接待超过4,00万位顾客, 烤制1,70多万个比萨饼。必胜客已经在营业额和餐厅数量方面,迅速成为全球第一的比萨连锁餐厅企业。必胜客公司属于世界上最大的餐饮集团-百胜全球餐饮集团,目前百胜餐饮集团在全球100多个国家拥有超过 32,500 家的连锁餐厅,是全球餐饮业多品牌集合的领导者。
51 HP惠普
  倾注创纪录的4亿美金全球品牌形象广告“一切皆有可能”令合并了康柏之后的惠普魅力在IT制造界神采飞扬。女CEO卡莉力图于在“惠普之道”前添加“创新”精神,因为它要在数字产品领域与一直保持创新思维和有着科学家气质的索尼作战。
52 MTV
  在成功将自己打造为世界最有名的音乐传播商之后,MTV在今年继续它的颁奖盛事。它请来了贝克汉姆和辣妹,MTV已经不愁没有明星来为它推广品牌,制造声势。今年,它正式在中国广东下地,可以预见,这是其“MTV一代”空前增加的第一步
53 Beck‘s 贝克
  贝克啤酒继续在欧洲酒吧里扮演它的主流角色,尽管它的老板换成了比利时人。贝克啤酒进入美国市场时的施行用语经常被引用到教科书里当作广告创意的经典案例:你已经了美国人最喜欢的德国啤酒,现在,请你品尝德国人最喜欢的德国啤酒。它的设计包装依旧沉着而流畅,显示出一股绿色清爽。17亿马克的年收入,依旧可以使它看起来富有竞争力。
54 MUJI 无印良品
  位于原宿的无印良品,其店名无印,其更衣室也是“无印”,因为你会发现;无印之一是“土足禁止”,赤脚勿入;无印之二是试衣的时候可先把店家提供的白套子套在头上再试衣服,以免留一颜色和痕迹。注重细节和注重生活品位,让“精神重于一切”,低调和无印无痕地在你心中贩卖一种生活概念和生活方式,这些才是无印良品最重要的产品。
55 The Sun 太阳报
  它可能是世界上最会吸引眼球的报纸。除了被各地传媒广泛借鉴的保留节目——足球宝贝,它就是这样一个永远以性意味去解读一切的异类报纸。
56 Polaroid 宝丽莱
  在这个数码时代,它犯愁了吗?两年前的破产危机已经安然度过后,它标榜一种不一样的时尚风格。除了传统机型,它还有:移植大头贴精神的“I-ZONE口袋相机”;适合年轻一族的MP3——Pocket Jam;与日本NHJ合作研制的小型数码相机Miss,依然发扬着“即影即有”,“方便携带”的优良传统。
57 Kodak柯达
  创于1880年,总部位于美国纽约州罗切斯特市。全球营业额达128亿美元,其中一半以上来自美国以外的市场。伊士曼柯达公司在影像拍摄、分享、输出和显示领域一直处于世界领先地位,一百多年来帮助无数的人们留住美好回忆、交流重要信息以及享受娱乐时光。
58 Dell戴尔
  1984年由迈克尔?戴尔创立,他是目前计算机业内任期最长的首席执行官。戴尔公司通过首创的革命性"直线订购模式",与大型跨国企业、说什么部门、教育机构、中小型企业以及个人消费者建立直接联系。戴尔公司是首个向客户提供免费直拨电话技术支持,以及第二个工作日到场服务的计算机供应商。这些服务形式现在已成为全行业的标准。
59 AT&T美国电话电报
  拥有125年多的AT&T 历史悠久,以优良品质和可靠的通信技术闻名于世。凭借其实力雄厚的AT&T实验室的不断研究开发,其在电话业务、Internet业务以及声讯和数据业务等方面在世界独占鳌头。
60 Canon佳能
  佳能是全球领先的生产影像与信息产品的综合集团。自1937年成立以来,经过多年不懈的努力,佳能已将自己的业务全球化并扩展到各个领域。佳能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并在美洲、欧洲、亚洲及日本设有4大区域性销售总部,在世界各地拥有子公司203家,雇员约93,000人。2002年,佳能公司实现净销售额245.01亿美元及净收入15.89亿美元,双双刷新其历史新高。
61 Fedex联邦快递
  联邦快递公司的服务范围涵盖占全球国民生产总值百分之九十的区域,能在24到48个小时之内,提供门到门、代为清关的国际快递服务。公司无与伦比的航线权及基础设施使其成为全球最大的快递公司,向214个国家及地区提供快速、可靠、及时的快递运输服务。联邦快递每个工作日运送的包裹超过310万个,其在全球拥有超过138,000名员工、42,969个投递点、643架飞机和43,000辆车辆。
62 Merrill Lynch美林证券
  美林证券是世界领先的金融管理与咨询公司之一,在36个国家建立了分支机构,管理的资产达1.1万亿美元。作为投资银行,它是全球领先的债务和股权证券保险商,并为世界范围内的企业、说什么、公共机构以及个人提供战略咨询服务。美林的投资经理人带领公司成为世界最大的金融资产管理人之一。
  
63 Motorola摩托罗拉
  成立于1928年。摩托罗拉提供的集成通信和嵌入式电子解决方案在全球居于领先地位。是一家具有高度原则性和道德标准的国际化公司。 是全球第一的嵌入处理器生产商,这使摩托罗拉成为行业的技术领先者。
64 Colgate高露洁
  成立于1806年,以生产牙膏开始事业。1890年,高露洁走出美国本土拓展全球业务。1953年,在与棕榄公司合并后,正式使用高露洁棕榄(Colgate-Palmolive)公司名称。如今,经过近200年的风雨历程,它生产的个人护理用品已经销售到世界200多个国家和地区,成为销售额达94亿美元的全球消费品公司。
65 Jpmorgan摩根大通
  摩根大通有着辉煌的历史,它是美国现代金融业“教父”,一度充当过美国中央银行的角色。1870年,JP摩根向法国说什么大胆提供了1000万英镑的贷款,建立了为各国说什么担任融资顾问的地位。
66 Cisco思科
  思科系统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互联网设备供应商。它的网络设备和应用方案将世界各地的人、计算设备以及网络联结起来,使人们能够随时随地利用各种设备传送信息。思科公司向客户提供端到端的网络方案,使客户能够建立起其自己的统一信息基础设施或者与其他网络相连。
67 SAP全球
  总部位于德国沃尔多夫市SAP公司,是全球最大的企业管理软件及协同商务解决方案供应商、全球第三大独立软件供应商。目前,全球有120多个国家的超过19,300家用户正在运行着60,100多套SAP软件。财富 500强80%以上的企业都正在从SAP的管理方案中获益。SAP在全球50多个国家拥有分支机构,并在多家证券交易所上市,包括法兰克福和纽约证交所。
68 Chanel夏奈尔
  1913年在法国巴黎创立夏奈尔,是一个有80多年经历的著名品牌,夏奈尔时装永远有着高雅、简洁、精美的风格,善于突破传统。每个女人在夏奈尔的世界里总能找到合适自己的东西
69 BP
  三大石油商中最强调绿色环保的bp,其清新可人的VI系统几乎让人难以联系到他们原是生产销售燃料的企业。技术创新、人本主义以及对环保问题保持难得的关注,令bp面貌与别不同,这一眯单单看其出版特《Frontiers》便可见一斑。
  
70 Icrc国际红十字
  红十字标志是全世界通行的一种特殊标志,是被世界各国说什么承认的国际人道主义保护标志。它是为战时医疗与救助活动人员的设施而确定的保护性标志,标志的使用长期被国际承认并具有法律效力。
71 Merck默克
  默克公司一家国际上居于领先地位的药品研制与营销的跨国集团公司,15年里连续,默克公司被《财富》杂志评为全美十大最受推崇的公司之一。
72 Sun
  自 Sun Microsystems, Inc. (Nasdaq: SUNW) 在 1982 成立之初起,Sun 所持的一个观点 - 网络就是计算机[tm] - 已促使 Sun 成为启用网络的工业用硬件、软件和服务的领先供应商。在 170 多个国家和万维网上均可以找到 Sun 的身影。
73 Swatch 斯沃琪
  创意是斯沃琪的最大本钱,它永不停止对创意的追求,在小小的手表上,它重新探索并创造了人们对时间的感受。但过于变化多端的斯沃琪却开始感受到了一种困惑,似乎是足足二十年的万变已让消费者麻木,今年上半年业绩下滑应该是一个信号。
74 Pfizer辉瑞
  辉瑞公司为人类及动物的健康发现、开发、生产和推广各种领先的处方药以及许多世界最驰名的消费产品。辉瑞创新的、具有高附加值的产品不但改

ibm是什么牌子的电脑

  ibm是联想的笔记本电脑,IBM原先是一个独立的品牌,不过后来被联想给收购了,所以现在IBM应该是属于联想的一个品牌,联想是国内非常有名气的一个大品牌,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这个品牌,甚至是使用过这个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台式机以及智能手机。
  联想主要经营的就是计算机以及智能手机等各种电子产品,联想所推出的各种电脑和手机质量方面是比较高的,因为联想使用的是流水线的作业,经过层层的严格把关,质量方面比较高,而且有专人进行各方面的测试,确保每一件产品的质量,因此联想电脑在众多电脑品牌里面的表现是比较优异的。

现在全球第三的电脑厂家是谁

按销量的话是HP第一,DELL第二,宏基第三,联想第四。HP和DELL一般是网上销售,要想售后服务的话要联想的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广达
仁宝
纬创
英业达
神基
大众
志和
精英
伦飞
LG
华硕
三星
神达
建基
华宇
蓝天
达丰
另:
目前,在台湾,排名前10位的代工厂是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华硕、志合;大众、华宇、神基、致胜。
这些厂商都做OEM,其代工订单几乎囊括了当今市场上所有的国际品牌,如IBM、戴尔、惠普、东芝、索尼、富士通等等。...美国笔记本电脑75%由台商代工制造,大陆包括联想、紫光、方正等在内的笔记本电脑产品,全部来自台湾的OEM。
下面是国际著名IT厂商笔记本电脑代工关系表:
宏基现在已经拆分出来;分为伟创,建基,国基(国基已经给鸿海收购了),而现在宏基的东西基本上都是叫OEM工厂代工的,有些是在中山组装。 台湾笔记本电脑的出货量虽然居世界第一,但真正拥有自有品牌的产品不多,只有伦飞、华硕、宏基、仁宝少数几家厂商,推出了自有品牌的笔记本电脑,在数量上与代工总量相比显然不成比例。在笔记本电脑市场刚刚启动的1995年,伦飞就是当时市场上的当红品牌,也是最早进入内地的台湾笔记本最知名品牌,曾与IBM、Toshiba等国际品牌名列前三甲,但进入大陆并不顺利,2001年就被挤出了前10名之外。华硕自有品牌笔记本曾预期在国内市场上拿下18-20%的占有率,但心有余而力不足。同一个工厂出来的不同品牌笔记本电脑,质量和性能并不一样。不同的品牌的设计架构不同,选择的配件也不一样,检测标准自然更不相同。比如,同是英业达生产的笔记本电脑,HP的产品使用铝美合金外壳,而国内另一种产品使用的是工程塑料。谁造的笔记本,不等于就是谁的产品,贴谁的牌子,其内质和性能也大有讲究。
2005年第二季度我国台湾省笔记本电脑出货量达到1088万台,占全球笔记本电脑出货量的81.2%。其中前六大厂广达、仁宝、纬创、英业达、华硕、志和占了大约86%的份额。广达的出货量高达420万台,占38.6%。而2005年第二季度整个中国内地的笔记本电脑销量只有69.8万台,广达7月份笔记本电脑出货量为160万台,比整个中国内地笔记本电脑销量总和的2倍还多20万台。 这些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同样有能力左右笔记本电脑的价格。谁的下单数量大,代工厂的重视程度就高,报价就会低。相反下单数量少,被忽视还不说,还要承受高昂的报价。对广达、仁宝、纬创这样的代工厂来说,只有惠普和戴尔才算是大客户,其他厂家的下单量可能不到惠普下单量的1%,甚至0.1%,会受到什么样的待遇可想而知。...
而对志和这样的代工厂来说,神舟就是一个大客户。不仅备受重视,价格还好商量。大厂的技术实力是好一些,但是要看是对待什么样的客户了。小厂的技术实力差一些,但是如果努力的话,品质也不会和大厂差太多。大厂和小厂的格局也不会一成不变,志和在得到富士康资助后,2005年笔记本电脑出货量预计可以达到200万台以上,已经和华硕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出货量相当,从寂寂无名的小厂一跃成为炙手可热的大厂,股票连续上涨。英业达第三的位置已经被纬创超越,并且还在不断地下滑。
代工不是见得不人的丑事,代工是很正常的现象,不过也是很神秘的。国内厂家一直对自己的代工厂守口如瓶,不过只要是做了的事,自然就会有人知道。我们就来指出这些幕后英雄是谁。
联想
在2000年时开始大举进军笔记本电脑和主板领域,当时联想的主要代工伙伴是大众电脑,大众电脑不仅为联想代工笔记本电脑,同时还代工名为QDI的主板。2000年大众为联想生产了8万台笔记本电脑,占联想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2/3,2001年为联想生产了18万台笔记本电脑,占联想笔记本电脑总销量的70%左右。从2002年开始,联想开始分散代工伙伴,联想曾经有5个代工伙伴,分别是神基、大众、广达、纬创、仁宝。仁宝在2002年左右出局。大众的竞争力在2003年和2004年都有所下降,大众整个集团扩展速度过快,导致大众电脑要为整个集团输血,最终也被联想剔出代工伙伴名单。最后剩下神基、广达、纬创三个合作伙伴。神基专注于军用笔记本电脑,对民用笔记本电脑兴趣不大,加之联想要求苛刻,付款周期长,神基最终不愿意为联想代工,代工数量日益下降,联想的昭阳系列以前大部分是神基代工。
联想目前的代工伙伴主要是仁宝、纬创和广达。纬创将代工生产15英寸宽屏幕机种,预计2005年9月间出货,预计年出货量约50万台;广达则获得14英寸宽屏幕机种订单,预计年出货量近40万台。仁宝为联想代工的是那款很出名的旭日150C。联想也委托富士康开发了一款笔记本电脑,这款笔记本电脑硬件部分由鸿海关联厂家志和制造,结构件和外壳由富士康制造,部分软件由联想开发。但是富士康的下游厂家是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如果富士康也做笔记本电脑代工,必然和下游客户形成竞争关系,并且笔记本电脑代工远不如富士康外壳和构件利润来得高,因此富士康最终也没有为联想代工笔记本电脑。
根据我国台湾省不愿意透露姓名的代工厂家所述,联想对代工厂家比较严格,收购IBM的PC部门后更是如此,因此愿意为联想代工笔记本电脑的厂家不多 ,广达是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联想和IBM的全部订单也不及惠普给广达下单量的1/6,广达自然不会太看重联想和IBM的订单。据了解,IBM的T系列和X系列由广达代工。纬创客户单一,主要就是惠普、戴尔、宏基、IBM和联想。前三者2005年下单量估计都在100万台左右,IBM和联想下单量大约为150万台,其中IBM 100万台。因此,纬创会比较看重和联想的关系。IBM的R系列和12英寸笔记本电脑由纬创代工,纬创最擅长12英寸笔记本电脑的代工。
北大方正
自然也是全线委托代工的厂家,PDA委托中环、显卡委托撼讯、主板委托精英,笔记本电脑早期委托蓝天,后来因为不满意蓝天的散热设计转投其他厂家。2003年方正和蓝天、精英、纬创签订了一年15万台的笔记本电脑订单。目前方正的代工伙伴有广达、仁宝、神基和志和。方正的T6600M、A760和3600系列由广达代工,方正颐和S2600和E800由志和打造,H320则由仁宝制造。
清华紫光
在1999年就开始委托我国台湾省厂家代工笔记本电脑了,最早的代工伙伴是伦飞和志和,当时伦飞相当强大,紫光自己都承认受了伦飞不少的刁难。随着紫光的进一步发展和伦飞的进一步衰落,紫光也抛弃了伦飞,转投仁宝的怀抱。志和也是紫光的合作伙伴,紫光T150就是志和的作品。 清华同方和北大方正都选择了广达做代工伙伴,清华同方的V系列就是广达的作品。X系列则委托LG代工,而现在LG也出笔记本电脑,显然不可能再为同方代工。同方的F5600则是蓝天代工的。同方目前的代工伙伴主要就是广达和蓝天。
海尔
不是刚开始进入笔记本电脑领域的,2002年海尔就推出了游龙系列笔记本电脑,虽然只卖了数千台,但是以当时的市场规模,仍然不算少。2002年年底,海尔退出笔记本电脑领域,2004年3月又重回笔记本电脑领域。海尔与纬创、仁宝和大众签订了代工协议,三家试探性地各为海尔制造了一批笔记本电脑。并且找来华硕华南负责人雷师凯充当电脑部主管,虽然后来此人离开,但是华硕一样成为海尔的代工合作伙伴,海尔的H12就是华硕代工。H230则由仁宝制造。精英也为海尔代工笔记本电脑。纬创为海尔制造了H101,这是和戴尔700M一样的笔记本电脑。大众也为海尔代工,H270就是大众代工的。海尔有5个合作伙伴,三星可能也是海尔的代工伙伴。
TCL
和海尔一样,TCL也在2002年进入笔记本电脑领域,但是TCL从未退出,一直坚持。在2002年12月,TCL和当时我国台湾省第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英业达签订了代工合同,委托英业达生产笔记本电脑,后来虽然双方关系解除,但是后来TCL的智能手机还是委托英业达子公司英华达代工。TCL找过很多代工厂家,但是比较明智的是,TCL从未和那些超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合作,否则的话,成本会相当高。TCL第一款宽屏笔记本电脑委托神达生产,型号为L9100,原型机为神达8060。后来TCL又找上大众,TCL的L9000就是大众的作品。再后是蓝天,TCL的L9200是蓝天代工的,使用的模具是蓝天为同方代工的F5600。12英寸笔记本电脑还是纬创做得好,所以TCL的X200就找纬创做,也是和戴尔700M一样的笔记本电脑。TCL经典作品K10使用的是志和的245Ⅱ准系统,自然就是委托志和生产的,和K10 一样使用245Ⅱ准系统的方正E800就没有那么幸运,一直是半温不火。TCL的T10则使用志和的223Ⅱ准系统,同样紫光的T510D也采用了这个准系统。
神舟
志和自2003年2月开始为神舟出货,双方首度合作的产品涵盖高、中、低阶产品线; 神舟当时开始销售的“天运系列”全部由志和负责设计量产。志和2003年3~4月每月为神舟出货4000~5000台笔记本电脑。
天运系列最引人瞩目的是写下内地笔记本电脑市场新低价的“天运P170C系列”,采用Celeron 1.7GHz微处理器、14.1英寸FT LCD面板、128MB内存和20GB硬盘,价格只要5980元。
虽然志和很不错,但是考虑到志和还有联想、方正、紫光这几个大客户,神舟很不快,神舟很快找了建基做合作伙伴,开发了型号为天运M150E的笔记本电脑,用的是855GME的芯片组; CPU采用C-M 1.5G,硬盘40G,电池锂14.8V 4400mAHr,显卡采用ATi M10 9600 64M独立显卡。
虽然建基的准系统设计得很好,但是建基专注于电脑外设产品,算不上严格意义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因此神舟又找了早年做笔记本非常出名的伦飞,依照伦飞的N14PA模具和准系统设计了承龙A211C。
夏新
虽然夏新的手机很出名,但是夏新的笔记本电脑并不出名,和手机一样,夏新的笔记本电脑也是代工的,本来笔记本电脑就比手机的代工比例高很多。夏新的代工伙伴是华宇,这家公司的子公司华冠是全球知名的手机代工大户,为索尼爱立信大量代工手机。夏新在2003年8月开始进军笔记本电脑市场,试验性地委托华宇生产了很少一批笔记本电脑。2004年3月,夏新大规模下单华宇,下单量高达2万台。不过对于华宇来说这个下单一点儿也不大,华宇每月出货量大约为10~12万台。
长城
也很有可能委托华宇代工笔记本电脑,其T2000与夏新V7 惊人相似,细心人发现,都来自华宇同一个原型机M620。T2000电池上华宇的“M620”标识还在,既然是长城自己产的,T2000上怎么会这么巧合有个“M620”的标识呢?当然也许我们的判断是错误的。
明基
早期的明基很风光,虽然出货量非常低,但是明基在显示器、手机、光驱三个领域都具备比较强的实力。明基的关联公司友达是我国台湾省第一大液晶面板厂家,明基的品牌推广工作在我国台湾省IT企业里做得相当不错。所以当明基在2002年开始进军笔记本电脑领域时,广达、仁宝、纬创全球前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都同意接受明基的订单,尽管这些订单不到他们最小客户的10%的出货量。
在2003年形势发生了变化,明基的出货量远不能让这些超级代工大厂满意,同时考虑到竞争关系,宏基暗示这些代工大厂不再接受明基的订单,否则就拿不到宏基的订单,因此前三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都基本停止了和明基的合作。无奈之下,明基找到英业达,两者在当时成立了联盟,英业达为明基代工笔记本电脑,明基为英业达提供液晶面板。英业达的客户结构相当简单,东芝和惠普各占50%,明基的出货量和这两个客户比起来差距较大。
即便是英业达,也算得上笔记本电脑代工一线大厂,水平并不次于广达、仁宝和纬创。而明基由于出货量太低,导致价格比较高。明基最大的优势在屏幕,拥有友达这样的面板资源。2004年下半年开始,笔记本电脑市场已经呈现价格战态势。明基为应对价格战,找到了神基这样的代工伙伴。明基的低价笔记本电脑大部分都是神基代工的。明基目前市场上常见的有35款产品,其中21款价格在10000元人民币以上,占60%,而明基的销售主力却是低价格的2100系列。2100系列的性价比远比那21款10000元人民币以上的产品性价比高,消费者对其高端产品的认同还需要一些时日。
Acer
Acer在选择代工伙伴的时候非常明智,Acer选择的代工伙伴是全球前三大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在这前三大的代工厂中,Acer的出货量至少排到第三。这就是Acer的三三原则。所以Acer不可能分散代工订单,Acer的代工伙伴主要的就是广达、仁宝和纬创。Acer的笔记本电脑代工订单大约 35%在广达,30%在仁宝,30%在纬创,还有5%的非计划产品由英业达代工。
Acer的三三原则让Acer具备较高的性价比,尤其在中高端产品,性价比居于第一位置。4100/4600/3000系列就是最佳例子,这些都属于SONOMA平台。Acer的SONOMA平台产品开发最早,而其他厂家则更关注Napa。Acer的SONOMA产品不仅推出早,性价比也是第一,同样配置即便是神舟都无法与之对抗。但是SONOMA产品整体价格偏高,而中国内地市场还是低价机销量最大,因此Acer的整体销量很差,但是和去年比已经有不少起色。而全球范围内,单论SONOMA平台的笔记本电脑,Acer销量仅次于戴尔,全球第二。
Acer对三大代工厂的定位也不相同,广达主要代工强调稳定性能的商务笔记本电脑,仁宝主要代工强调娱乐性能的宽屏笔记本电脑,纬创则代工其最擅长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和平板电脑。
Acer依靠三三原则也使自己的笔记本电脑事业迅速发展,Acer在欧洲市场、亚洲的马来西亚、泰国、印度尼西亚、大洋洲的澳大利亚都占据销量第一的位置。在笔记本电脑最大的北美市场,Acer刚刚开始发力,成长空间非常大,预计2006年Acer的笔记本电脑销量将超过100万台。
索尼
索尼目前的产品分A/B/T/S/FS/Y六大系列,大约有一半在日本本土制造,一半在我国台湾省代工。T系列是10.6英寸屏幕,S系列是 13.3英寸屏幕,这两种屏幕采购来自东芝松下显示技术公司和日立显示公司,生产基地自然在日本。A系列是不计成本制作,自然在日本生产。索尼在挑选代工伙伴的时候也很明智,索尼知道以自己的出货量,将订单分散出去的话,任何一家一线笔记本电脑代工大厂都不会很重视索尼这个大客户的。因此索尼只选择了两个代工伙伴,分别是华硕和广达。
之所以选择华硕是因为华硕为索尼代工PS2游戏机,已经通过了索尼的质量体系验证。华硕为索尼代工的PS2出货量超过2千万部,双方合作关系密切。选择广达的原因很简单,广达是全球最好的笔记本电脑代工厂家之一。
B系列是商务笔记本电脑,自然由广达代工比较好,基本上全球笔记本电脑大厂的商务系列笔记本电脑都是广达代工的。FS系列都是15.4英寸宽屏产品,由华硕代工。Y系列是12英寸产品,由广达代工。
NEC
NEC曾经是日本第一大笔记本电脑厂家。NEC的笔记本电脑业务架构在2005年经历了比较大的变化。此前,NEC是将日本总部和海外市场分开的,海外市场由NEC CI负责。两套结构,导致效率低下,市场占有率节节下滑,不过NEC已经做出改动。NEC总部将直接负责包括中国的东亚市场,NEC CI则只负责欧洲、中东和非洲市场。迫于价格压力,NEC也逐渐扩大代工比例,不过仍然低于50%。NEC CI的代工伙伴是大众、华宇、神基、广达。NEC日本总部的代工合作伙伴只有广达和仁宝。因为NEC总部主要的市场在日本。
NEC目前电脑业务改组工作尚在进行。笔者估计,一旦彻底改组完成,NEC日本总部控制中国市场,那么目前市面上NEC的低价位笔记本电脑恐怕要少些。
NEC CI的代工伙伴主要是大众和广达。大众早期是联想的代工伙伴,为配合联想,大众曾巨资打造中国生产基地。NEC看重大众的中国基地,与大众展开合作, 2003年代工出货量大约70万台。2004年大约90万台。不过广达是全球第一代工厂家,降价能力也是全球第一,2004年中期后,大众就基本退出 NEC CI的代工伙伴名单。华宇的子公司华冠是NEC手机的代工厂家。华宇还为NEC代工服务器和主板以及桌面PC,因此也获得了部分笔记本电脑代工订单,订单数量相当少,都是计划外订单。神基与NEC在PDA领域早有合作,神基还是日本夏普笔记本电脑最大代工厂,因此神基在2005年成为NEC CI最主要的代工伙伴。不过NEC改组后,笔记本电脑的代工伙伴可能只有广达、仁宝。
在分析了国产厂商与代工厂商合作的情况以后,我们不妨看看国际品牌与代工厂商合作的情况。因为不论是谁,在这个高度分工的时代,都离不开与制造厂商的合作。
富士通·西门子
富士通·西门子是笔记本电脑大厂中对外代工比例最低的,因为无论是西门子还是富士通,两个厂家都对代工持怀疑态度,除非迫不得已才代工。富士通·西门子对外代工的思路与众不同,富士通·西门子认为自己的订单数量小,找广达这样的大厂不划算,得不到重视。至于小厂,富士西门子通认为可以培养成大厂。富士通·西门子就将一个小厂培养成一个大厂,那就是志合。
志合是我国台湾省惟一没有上市的笔记本电脑厂家。早期的志合致力于开拓德国渠道经销商所谓的白牌市场,陆续取得德国IT渠道商第一名Actebis 和第二名Gericom的订单。第一名Actebis的笔记本电脑品牌TARGA,也在2005年进入了中国。同样身处德国的西门子对志合的产品相当满意,有意培养志合。同时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零组件厂家鸿海持股志合16%的股份,成为志合的大股东,并且给与志合全面帮助。鸿海是全球笔记本电脑开模数量第一、技术第一的厂家,同时拥有遍布全世界的生产基地。鸿海不仅帮志合开模,同时帮志合生产主板,甚至让出一部分SMT生产线让志合用。
志合在2003年得到富士通·西门子大约40万台笔记本电脑的订单,型号是AMILO L和AMILO D,2004年订单数量达到大约100万台,大部分是消费类宽屏笔记本电脑。2005年可能超过130万台。富士通·西门子也成为志合第一大客户,单论代工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志合也从默默无闻的第十大一跃成为我国台湾省第五大笔记本电脑代工厂,超过华硕、神基、华宇、蓝天、微星、伦飞。
苹果
苹果几乎所有的产品都是外包的,包括台式机、iPod和笔记本电脑。最早在2000年苹果就开始外包生产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产品,最早委托的是我国台湾省致胜公司。2001年年底,主板大厂精英花60亿元台币买下致胜公司中坜厂,苹果的订单随之变成精英的订单。2003年3月底,华硕以台币30亿元买下中坜厂,苹果的订单随之成为华硕的订单。苹果也看到我国台湾省企业并购不断,有可能对自己的外包造成影响,因此在2003年的时候增加广达这个新的代工伙伴。广达负责Power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华硕负责i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今年4月,广达以低价格抢单华硕,将本来属于华硕的14英寸宽屏 iBook系列笔记本电脑50万台订单收入囊中,这使得华硕坐卧难安。本来华硕既有代工又有品牌,可以接的订单就很少,苹果的订单一向是十拿九稳的,都被夺去,华硕不甘心。6月初,华硕负责代工业务的子公司威硕总经理郑定群率领公司高层专程到美国与苹果公司谈判,终于在6月中旬夺回了订单。代价就是更低的价格,苹果则渔翁得利。
东芝
2004年年底之前,东芝拥有3个笔记本电脑生产基地,分别在日本青梅厂、杭州东芝和菲律宾东芝。2004年年底,东芝关闭了菲律宾工厂,原因是产能利用率严重不足,亏损严重。2005年5月,东芝关闭青梅厂,青梅厂转为试验产品生产线,青梅厂以前以生产13英寸以下的笔记本电脑为主,目前这些产品将由杭州厂生产。东芝的举动表明,如果杭州厂的竞争力不够,那么也会关闭,全部外包生产。
东芝预测2005年其笔记本电脑销量大约650万~700万台。目前杭州的基地年产能大约为300万台。东芝有大约有400万~450万台需要外包。东芝最大的代工伙伴是仁宝,其次是英业达,最后是广达。仁宝最大的客户也就是东芝,东芝给仁宝的订单大约为250万~300万台之间,包括大部分商务机型、彩色外壳的M50、A3等。英业达和东芝合作由来已久,但是英业达有下滑的趋势,因此东芝只是将少数消费类笔记本电脑订单交给英业达,如宽屏的 M30。总量大约在100万台左右。东芝给广达的订单是试探性的,只有1款15英寸笔记本电脑,总量大约为70万台。也许是东芝看到广达客户都是超级大厂的原因,所以才下单这么少。此外,全球10大笔记本电脑厂家中,东芝是最后一个下单给广达的。
IBM
IBM的PC事业部被联想买了之后,基本上代工合作伙伴没有变。最早IBM笔记本电脑委托专业EMS大厂四海电子和LG电子制造,后来明显感到竞争力不如我国台湾省,2003年停止和四海电子的合作,2004年停止和LG电子的合作。现在IBM笔记本电脑代工合作伙伴有3家,分别是纬创、广达和长城国际。长城国际主要负责最后的组装。主板级生产都是纬创和广达来完成。
IBM第一大代工伙伴是纬创,2005年IBM给纬创的订单大约在150万~180万台之间,给广达的订单大约有100万台。这和联想没有入主之前没有什么变化。纬创2005年预计笔记本电脑出货量大约为500万台,IBM也是纬创的第一大客户。纬创前身是宏基的系统整机制造部门,后独立成为纬创,具备稳定的质量控制体系,微软的XBOX本来委托全球第一大EMS厂伟创力和纬创生产,后来发现纬创品质更优秀,基本上全部转给纬创生产。纬创为IBM生产R、X系列整机和T系列的主板。R系列生产集中在昆山。早先的R系列是由LG电子代工的。X、T系列则在我国台湾省本土生产。
广达最擅长的是商务笔记本电脑的生产,IBM的商用系列主要是T系列。IBM把一部分T系列的主板委托纬创制造,然后由长城国际组装。另外一部分T系列则委托广达生产。
随着纬创昆山基地产能的进一步加大,将来长城国际很可能没有订单。
惠普
惠普主要的代工伙伴有4家,分别是纬创、仁宝、广达和英业达。惠普的代工策略不同其他厂家。惠普将同一市场区分2款产品线给2家供应商,哪家厂商价格便宜,便让其生产较大量订单,至于现有机种即便已到产品生命周期终点,只要厂商能够继续提供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和改款,依然可以继续出货,因此,惠普的下单数量是不固定的。谁的设计能力强,谁就是赢家。
广达和仁宝是惠普的主要代工伙伴。2005年广达负责低价位消费类笔记本电脑,这是比较少见的,通常广达都是生产商务笔记本电脑。实际惠普的消费类笔记本电脑通常是仁宝的,但是广达以低价抢单,不过后来仁宝也低价抢单,把属于广达的商务笔记本电脑订单抢了回来。目前广达手头有惠普绝大部分消费类笔记本电脑如 Presario 2100, Pavilion ze 40000, ze 50000, Pavilion ze 70000订单,同时还有15英寸商务笔记本电脑Taos的订单。
纬创是公认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王者,惠普的12英寸笔记本电脑自然委托纬创生产,同时惠普刻意扶植纬创来制衡广达和仁宝。惠普给纬创的订单比2004年多了5倍。英业达则主要负责生产特殊机种,如14英寸宽屏笔记本电脑。
戴尔
戴尔是全球第一大笔记本电脑厂家,其笔记本电脑全部外包生产,代工伙伴有3家,就是全球前3大广达、仁宝和纬创。
在代工策略上,戴尔是最难捉摸的。广达一直掌握着戴尔公司主流商用笔记本电脑的订单,而仁宝则一直负责戴尔低价消费性及高单价笔记本电脑产品线。 2005年4月前后,戴尔通过左右手互换,将广达及仁宝双方与自身的合作关系完全作了交换。即仁宝取得了戴尔2006年商用笔记本订单,而广达则获得低、高价消费性笔记本订单。本来广达认为消费性笔记本电脑不可能由自己代工,但是为了压低仁宝的报价,当戴尔询价时自然报出超低价格,同样仁宝也是如此,认为自己不可能代工主流商用笔记本电脑,但是为了压低广达的利润,报出低价。没想到戴尔竟然放弃惯例,左右互换,致使两家自食其果,而戴尔则从中渔翁得利。
不过2005年,这个格局还是不变,广达还是负责生产主流商用笔记本电脑Latitude系列与Inspiron的低价位系列,主要是 Inspiron 600M,Inspiron 500M,Latitude D610,Latitude D510。仁宝负责生产消费性笔记本电脑,主要是Inspiron 9300、Inspiron 6000。纬创还是为戴尔生产12英寸笔记本电脑,主要是inspiron 700m。戴尔也在刻意扶植纬创,向纬创提供更多的支持,以此制衡广达和仁宝。 三星
三星电机的产品很多,但是并不是什么都生产,比如笔记本主要就是交由广达和华硕生产.高端型号给华硕,中低端型号就交由广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