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专家不建议普通老百姓进行抗原检测?为什么?
- 2、抗原检测是否能代替核酸检测?哪些人群需要做抗原检测?
- 3、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怎么判断自己要不要做抗原检测?
- 4、抗原检测准确吗?
- 5、抗原检测有必要做吗
- 6、用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能替代医院做核酸吗?
- 7、抗原检测试剂持续热销,家中有必要常备抗原检测试剂吗?
- 8、抗原检测适合哪些人群
- 9、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有必要做吗?
专家不建议普通老百姓进行抗原检测?为什么?
专家不建议普通老百姓进行抗原检测,这究竟是为何?目前不提倡自测,主要还是因为现有自我检测的准确率还不够高吧。
建议尽快研发出足够准确易用的:
1.“抗体水平试剂盒”——自测免疫屏障度以确认是否需要补打疫苗加强针。该指标应依法明确纳入防疫状态下组织复工复产等密集活动的基本要求。
2.“抗原检测试剂盒”——初筛是否感染以降低初始传播。该指标应依规录入“动态清零”并明确强制禁足和核酸检测,以决定是否进入下一步疫疗环节。
现阶段在坚持“动态清零”总体目标不后退、保底手段不松懈的基础上,通过推广个人自测的方式提高全民抗疫的主动性和参与度,增强群众抗疫的自觉性、前置传播预警的有效性,通过分布式自测降低(高感染*大人群)对医疗资源的挤兑压力。
3.试剂盒的结果应以二维码包含自测数据和唯一生产码,供手机等终端APP扫码采集上传,辅助动态清零。
4.为防止生物材料和样本外泄污染环境,试剂盒应设计为纸质、一次性自测采集数据后化学自毁(最简单的附根火柴)。
5.持续推进疫苗、特效药、试剂盒和诊疗方案的有效性+易用性+经济性跟随疫情演化的不断更新迭代。
6.无论是疫苗、特效药、试剂盒和诊疗方案,真实性=技术准确度(方案+结果)+产品防伪(唯一生产码+零售登记码+机器时间戳)+有效反馈。
7.在保持国家主导抗疫方针的前提下,政府应科学地通过法制化、市场化、经济性等综合手段,鼓励企业主动履行抗疫的集体责任,引导群众自觉履行抗疫的个体责任。
抗原检测是否能代替核酸检测?哪些人群需要做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并不意味着能够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依然是发现新冠病毒感染的主要渠道;高风险;高流行率;聚集性感染人群,应当进行抗原检测,一般人不要随便进行抗原检测。
我觉得不能够代替;隔离管控人员,社区居民,急诊人员,发热门诊,核酸混管检测人员,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医人员。
化学检测不能代替核酸检测;出现发热的症状的人员,隔离观察人员,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
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推进“抗原筛查、核酸诊断”的监测模式,在核酸检测基础上增加抗原检测作为补充。一时间,社会公众对抗原检测展开热议,各种说法纷至沓来。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召开新闻发布会,就近期群众关心的问题进行解答。
第一时间做核酸检测。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医管局局长焦雅辉表示,抗原检测作为筛查的一个重要手段,也作为核酸检测的重要补充,充分发挥抗原检测的“早”和“快”这两个优势。抗原检测能够在第一时间针对奥密克戎毒株无症状感染者较多,比较隐匿、传播快的特点,尽早把可能的感染者筛查出来,也就是利用最短的时间把传染源控制住,这样辅以大规模的核酸筛查来提高早发现的能力。
“所以核酸检测一直是我们确定新冠感染的一个依据,是‘金标准’。”因此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当抗原检测是阳性的时候,一定要用核酸检测做确认。当核酸检测是阳性,不管抗原检测是阴性还是阳性,被检者都要当做新冠感染者或者确诊患者来采取措施。
因为我国疫情防控措施较好,大部分地区人群的流行率低于百万分之一,如果拿敏感性在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到千万人口的城市做筛查,会得到30万个阳性,但这30万个阳性里只有9个是真的,也就是说绝大部分阳性是假阳性,检测是阴性的结果是可靠的。
如果在一个流行率达到5%的人群去使用敏感性85%、特异性97%的试剂盒,做100个阳性中约60个是真的,同时漏检不超过1%。所以抗原检测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人群中。“一般人群不要随意做抗原检测。”李金明建议。
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怎么判断自己要不要做抗原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在临床被视为极轻微的轻症病例类似,如果自己是无症状感染者还是需要治疗的。抗原检测一般应用于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人群检测,而且抗原检测是不能替代核酸检测的,所以一般人群是不需要做抗原检测的。
近期全国的疫情呈现了遍地开花的情况,很多人发现这一波疫情很是特殊,究其原因是因为无症状感染者的人数远远超过确诊人数,且每天无症状感染者占比率成倍增加,这样的情况引起了人们强烈的恐慌,那么“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吗“以及“抗原检测自己要不要去做”这两个问题成为了很多人最想要了解的问题,今天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具体情况。
一、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治疗
在回答无症状感染者是否需要治疗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下何为“无症状感染者”,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这个词是包含了两个意思的,一个是“感染者”一个是“无症状”,感染者是说这位患者已经被新冠病毒所感染,通过核酸检测结果呈阳性,本身具有传染性,需要隔离和治疗。无症状则是说明该患者在临床表现上并未出现发热、干咳、乏力、咽痛、嗅(味)觉减退、腹泻这类临床识别的症状与体征,且CT影像学无新冠肺炎影像学特征,从而目前无法确定为确诊病例。
从以上的词条解读我们就能够了解到无症状感染者虽说没有任何症状表现,但是因为其体内还是有新冠病毒存在的所以还是需要治疗的,无症状感染者跟新冠轻症病例一样采用统一隔离管理、病情随时监控的办法进行治疗,如果隔离期间出现了病症转重的情况就需要马上送到定点医疗单位进行治疗了。
二、如何判断自己是否需要做抗原检测
根据国家卫健委专家给出的答复,抗原检测是不能替代核酸检测的,目前只有三类人群是比较适用抗原检测的。第一类是已出现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在5天之内的人员;第二类是在已经在隔离中的人员,例如密接和次密接人员、居家隔离人员等;第三类是自己出现了咳嗽、发烧等症状想要进行自检的人员,以上三类人员是可以进行抗原检测的。但是因为抗原检测的敏感性较差,从以上的情况来看抗原检测比较适用于高风险、高传染的聚集性人群检测,而一般人是不需要进行抗原检测的。
通过以上两个问题的解答我们就能够清楚的知道,无症状感染者虽说是没有症状表现但是还是需要进行治疗且需要被隔离管理的,而我们自己只要不属于高风险、高传染率聚集性人群就不用进行抗原检测,所以只要努力提高自身免疫力,做好核酸检测就可以了。
需要,要根据自己的身体情况进行判断,如果身体的症状是比较严重的,有发烧咳嗽的情况,就要及时去做检测。
需要治疗,根据基本症状的表现,还有身体各方面的情况进行判断,观察身体是否出现了不适的症状。
需要治疗可以做核酸。也可以去医院听从医生安排,才可以知道自己到底需不需要做相关的检测。
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接受治疗,但只需要进行集中隔离管理就可以了。
对那些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来说,虽然他们的症状看起来非常轻,但这些患者的传染性并不低。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无症状感染者和精神患者都需要进行密集的隔离措施。在必要的情况下,无症状感染者也需要接受新冠肺炎的抗原检测。
一、无症状感染者需要接受治疗。
无症状感染者和重症患者的治疗方案各不相同,根据第9版诊疗方案来看,无症状感染者一般需要接受至少7天的集中隔离。与此同时,无症状感染者每天都需要经过严格的病毒载量的检查,通过这种方式确定无症状感染者的病情情况。
二、抗原检测的判断依据在于聚集性传染的风险上。
在多数情况下,普通人不需要经过抗原检查,只需要经过核酸检查就可以了。因为抗原检查的过程相对比较繁琐,抗原检查所需要的设备和人员要求也比较高。除非这个地区本身就可能存在聚集性感染的风险,不不然很多人不需要经过抗原检测。
三、无症状感染者不能忽略自己的病情。
在有些人被确诊为新冠阳性结果之后,因为他们身上并没有表现出不适的特征,所以很多人可能没有拿自己的病情当回事。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无症状并不意味着这个人身上没有病毒载体,也不意味着这个人没有出现重症的可能性。当一个患者被检测为无症状感染者之后,这个患者需要第一时间到医院就医,同时也需要接受医护人员的专业建议。无症状感染者一般只需要进行居家隔离就可以了,无症状感染者需要进一步避免和身边的人接触,同时也需要时刻留意自己的最新情况。
抗原检测准确吗?
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区别,在于检测方法和成分不同,同时其结果准确率,也完全不同。抗原检测优点很多,如可以自测,节省医疗资源;比核酸检测更节省时间,出结果更快。但其检测结果准确性,却不如核酸检测精准。
新冠疫情出现以后,给医务工作人员,带来了巨大挑战。随着时间流逝,我们在抗疫方法和经验上,也有了更丰富经验。继核酸检测之后,抗原检测又被用于抗疫工作。
一、抗原检测与核酸检测区别抗原检测更方便现在沿用的核酸检测,需要医务工作人员才能完成。样本采集后,还需要专业人员进行检测,最后才能够得出结果。使用抗原检测后,我们普通人,也可以根据使用说明操作,自己一人就可以完成。
抗原检测会更加方便,适用范围也更广阔。同时也减轻了医务工作人员工作量,节省了部分医疗资源。
抗原检测出结果更快传统核酸检测,从采样到出结果,需要几小时,甚至更长时间。采用抗原检测后,能够将出结果时间缩短,有利于疫情防控,也能够帮助防疫工作人员,尽早筛查出被感染患者。
二、抗原检测准确率不如核酸检测抗原检测虽然比核酸检测更方便、高效,但其准确率却不如核酸检测,这也是抗原检测一大弊端。如果具备核酸检测条件,不建议采用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如同检测了病毒“衣服”,这也是检测结果不准确,一个非常重要原因;核酸检测如同透过“衣服”,直接检测到了病毒基因,这样一个检测方法,会让结果更加精准。
抗原检测适用于初期自查,如有需要检测人员,可以到零售药店,以及网络销售平台购买。
抗原检测有必要做吗
如果能做核酸就做核酸,做抗原检测2次相当于一次核酸。做了总比没做要好,安心。
你好!新冠也没有特效药测与不测没多大意义
抗原检测的精准度没有核酸检测灵敏,大面积开展抗原检测的愿意包括:减轻医疗系统的防疫压力、落实我国疫情早筛查、早治疗、早防控的政策。
一、核酸检测是目前精准度最高的检测手段,其原理是对样本基因进行分析和毒株的基因进行比对,抗原检测则是通过对毒株的抗体进行分析从而判断人体是否感染病毒,基因分析的准确度更高。二者的操作也存在很大的差异,核酸检测基本都是由专业的医护人员进行样本的采集和检测工作,由于采集手法、采集部位的不同检测结果出现漏检或者误差的可能性很低,而抗原自测是居民自行进行样本采集,受专业知识缺乏因素影响漏检的几率非常高,因此相比抗原检测的灵敏度和精准度都不如核酸检测。
二、我国大面积开展抗原检测主要是为了推进防疫工作常态化,同时减轻疫情防控下医疗系统的压力。世卫组织表明新冠疫情在短期内不会结束,鉴于新冠毒株不断变异的状况要提前做好疫情应对工作,我国的主要方针就是防控常态化,针对新冠潜伏期长、症状不明显等特点必须在感染初期对病例进行治疗,通过抗原检测则可以有效的实现常态化防控,提高检测的频率防止疫情隐匿性的传播。
三、我国人口基数高,城镇流动性人口比例增加,要在防控常态化过程中保证每个人都由医护人员进行核酸检测是很难实现的,不仅会增加医疗系统的工作量,甚至会由于时间问题导致疫情扩散,因此在低中风险地区事实抗原检测可以有效的调配医疗力量,提高我国医疗系统抗疫工作的效率,因此大面积推行抗原检测是非常有必要的。
用了新冠抗原检测试剂能替代医院做核酸吗?
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作为确诊标准
相比于核酸检测,抗原检测不需要专业的机器和专门的场所,较短时间就可以出结果。不过,抗原检测不能替代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标准。
截至目前,国家药监局已批准19个新冠病毒抗原检测试剂产品。根据专家介绍,我们国家已经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的敏感性在75%-98%,特异性是95%-99%之间,通俗来讲即存在一定比例假阳性和假阴性的可能。所以,目前抗原检测不能取代核酸检测作为确诊的金标准。
此外,专家提示,根据抗原检测的特点,在新冠病毒低流行的区域,在没有出现症状,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旅居史的情况下,不建议一般人群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抗原检测通常无法代替核酸检测,它只能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检查方式,核酸检测仍然是检测病毒的“金标准”,尤其是对于新型冠状病毒而言,二者结合应用有助于提高筛查效率,帮助更多人群在更短时间内得到筛查结果。
一、抗原检测
1、优点:与核酸检测相比,抗原检测具有出结果快,检查方便,可居家自行操作的优点;
2、缺点:准确率与核酸检测相比较低,大概为80%。
二、核酸检测
1、优点:准确度高,基本可达95%甚至更高,出现误差的可能性小;
2、缺点:出结果慢,操作麻烦,且无法自行操作,需要在固定时间内到规定的检测点检查。
因此对于这两种不同的检测手段,通常建议结合使用,以规避自身的缺点,取长补短。有利于更快速地筛查出可疑人员,对受检者的身体健康以及疫情防控都具有重要意义。
另外需要注意的是,抗原检测不仅无法代替核酸检测,也不能作为确诊依据。也就是说,如果核酸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无论抗原检测结果为何,均应按照确诊病例处理;如果核酸检测结果为阴性,但抗原检测结果为阳性,那么也要按照新冠病毒感染者采取隔离措施,密切观察并继续进行核酸检测。
核酸检测。核酸检测原理是,运用基因扩增技术,针对于病毒的特定基因组成进行扩增检测,如果待检测的样本中含有病毒的基因片段,则会发生基因复制的过程,我们通过对这种复制过程进行检测就知道样本里是否含有病毒的基因片段,同时因为复制是2变4,4变8,8变16的指数复制过程,所以可以根据复制次数来判断原始样本中的病毒基因片段的多少。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在通告中看到的Ct(cycle threshold, 循环阈值),Ct值可以理解为病毒基因片段达到一定数量的复制次数,也就是RT-PCR检测时将病毒RNA扩增至可检出水平所需的循环数。因此,Ct值越低,意味着原始的底物越多。比如A样本的原始病毒数是20,那么在Ct20的时候理论值应该是在20*2^ =20971520.那假设B样本的原始病毒数是300,那么Ct17的时候的扩增数就在39321600。那么我们假定2000万是病毒检出限的话,那么A样本Ct在20的时候达标,而B样本在Ct17的时候就能达标,侧面的理解就是Ct越低,原始样本中病毒越多,也就是患者排毒的能力越强。比较不同的新冠病毒的Ct值就能发现,不管是Delta还是Omicron毒株,Ct都要比最原始的WT型毒株低很多,也从侧面说明这两个病毒毒株的传播能力的增强。2.抗体检测抗体检测也是这么久大家非常熟悉的一种检测方式。但其实相比核酸检测,抗体检测又繁琐了许多。比如大家经常搞不清楚IgG,IgM都是什么。其实实际的抗体检测更为复杂,我们可以检测的抗体包括IgG,IgM,IgA,IgE和IgD。当然对于新冠病毒检测来说,我们主要关注的IgG和IgM,其他那几个跟疫情检测关系不大,我们这就不展开了。IgM是对于新冠病毒筛查比较重要的一个指标,IgM是Immunoglobulin M的缩写,意思是免疫球蛋白M,IgM是在个体发育过程中最早产生的抗体,也是经抗原刺激的动物体内最先出现的抗体,因此检查IgM的含量,有助于传染病的早期诊断。IgG属于长效的抗体检测,IgG是免疫球蛋白G(Immunoglobulin G,IgG)的缩写,是血清主要的抗体成分,IgG的功能作用主要在机体免疫中起保护作用。所以IgM主要代表着患者刚被感染不久,而IgG则属于患者曾经被感染过的证明。所以从国外返回的时候,大使馆除了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证明以外,还要提供IgM检测。
这种检测试剂精度低,所以不能替代医院的核酸检测,现在技术还是不太成熟,所以最好还是去医院检测一下
抗原检测是通过抗原抗体的结合反应来测抗原,它的特点是快速、简便。打个通俗的比方,胶体金试纸条方法,就是通常的妊娠实验的方法,方法比较类似,操作非常简单。
但是如果把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作比较,它的特异性不一样。抗原检测的特异性做得好的试剂可以达到99%,但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它的特异性是100%,也就是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面没有假阳性,所以核酸检测一直是我们确定新冠感染的一个依据,一个“金标准”,所以抗原检测是不能代替核酸检测的。
想啥呢?当然不能了,因为科学所以不能,为啥这么说?因为抗原检测灵敏度低,已批准的抗原检测试剂盒对预期用途可是有严格限制的,一般用于急性感染期,也就是疑似人群出现症状7天之内的样本检测。不能单独用来诊断新冠病毒感染,应该要结合核酸检测、影像学等其他诊断信息,还有病史、接触史综合判断感染状态。
说了这么多,有人说好像有点听不懂,其实说白了,就是抗原检测有一定的适用人群和局限性,要综合判断感染情况。
最近如果大家有关注新冠新闻可以发现,联防联控机制印发了《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在3月15日举行的联防联控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健委的专家就对此做了解答。
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说,抗原检测的适用人群主要分三类:一是到基层医疗机构就诊的,比如有临床症状的人员。二是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境外入境隔离、密接、次密接以及封控封闭小区足不出户的人员。三是希望自己做检测的人员。
对于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李主任也做了介绍,抗原检测特异性做得好的试剂能达到99%,但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特异性史属于100%的。核酸检测在方法学上面不存在假阳性,是确定新冠感染的最佳标准。抗原检测无法代替核酸检测,如果抗原检测是阳性,一定要拿核酸检测再次确认。
还有相关领导说了,抗原检测方案印发后大家都表示非常牛逼的样子,对此我也查了一下资料,原来抗原检测是新冠检测三剑客之一,哪三个呢?核酸检测+抗体检测+抗原检测,虽然看不懂,但感觉很厉害的样子。而对于抗原检测,国家药监局已经批准了5款抗原检测试剂。
大家如果想购买检测试剂,可以选择到附近的医疗卫生机构进行抗原检测,也可以在药店或网络渠道购买抗原检测试剂。在家要是抗原检测阳性也不要慌,这时候要及时向社区报备,社区会通知120专用救护车,把抗原检测阳性患者转运到具有核酸检测条件的医疗机构再此核酸检测,如果核酸检测呈阳性,再进入下个流程。
如果在家中进行抗原检测,一旦抗原检测呈阳性,记住了,用过的拭子、试管、检测卡一定要装在密封袋中,工作人员上门会一并带走的,然后会交给医疗机构处理,切记哦,不过,我希望大家都用不到。
抗原检测试剂持续热销,家中有必要常备抗原检测试剂吗?
我觉得不需要。抗原检测主要用于高风险人群和疑似人群的筛查,一般人群没必要频繁做抗原检测。
只要家中的人都是健康平安的,没必要购买,因为所有的医院和卫生室都在身边,所以不用紧张。
老百姓并不需要大量“囤货”抗原试剂盒。 虽然近期在国内可能会有较大的消费需求增长,但其实国内的相关生产企业、生产线、产品早已趋近成熟,一旦需求明确,大规模的生产均可以持续进行,甚至也可能出现因为越来越多的企业加入赛道,导致终端产品价格的逐步下降。
近期新冠疫情一直以来都是大众所重点关注的话题,确实因为新冠病毒的不断进化导致它本身的传染性变得更强,但是它对于人体所造成的影响也慢慢的在减弱,这进一步导致国家对于新冠病毒政策发生了相应的改变,一些消息陆续通报调整核酸检测政策,有的地区举办的新闻发布会上已经鼓励家庭制备抗原试剂和抗原自测,再度引发了大众的讨论,报道称抗原检测试剂持续热销,那么就有不少网友提出疑问:家中有必要常备抗原检测试剂吗?
在我的认知中,我认为家中有必要常备抗原检测试剂。毕竟抗原检测的优势往往是大家都能够看到的。操作方便,如果大家都学会抗原检测的方法,那么就代表着大家都能够去选择自己操作,非常方便,就避免了人群聚集现象,而且也让我们能够更好的去节约自己的时间,避免老人和小孩在较为寒冷的天气中去排队,不仅减轻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也能够更好的去保证自己的安全。结果快速,抗原自测在15分钟内就能够得到结果,十分适合快速筛查,而核酸检测的标本因为要在实验室中进行检测,流程繁琐,因此通常需要4到6个小时才能够出结果,这对于人们的出行会造成相应的影响。
而且如果在没有混合采集压低成本的情况下,核酸检测还有着明显的价格劣势,所以自测抗原在一定程度上也成为了社会发展的一种必然,虽然抗原检测在一定程度上准确率没有核酸检测的准确率高,但是它同样也能够成为快速筛查的标准,不仅节约时间,而且也能够防止新冠病毒的进一步传播,我认为它能够在未来防疫中发挥较大的作用。如果我们对自己身体有疑惑的话,抗原自检就是一个重要的方式,能够让我们更好的去应对事情的发生。
抗原检测适合哪些人群
摘要: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同为新冠病毒的一种检测方法,但是两者在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准确性、适用范围以及检测成本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如抗原检测准确性低于核酸检测。那么抗原检测人人都推荐用吗?并不是,抗原检测一般适合隔离观察人员、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以及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的人员自行使用。具体的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以及抗原检测适合哪些人群,咱们一起到文中来看看吧!一、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有什么区别抗原检测和核酸检测都是筛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重要方式,但两者在检测方式、检测结果准确性、适用范围以及检测成本上具有一定的区别。1、检测方式:抗原检测方法简单,易于操作,可居家使用,方便快捷,15分钟出结果。而核酸检测必须在实验室进行,需要由专业的检验人员进行操作,检测方法相对复杂,专业性强,用时长,出结果慢。2、检测结果准确性:抗原为新型冠状病毒的外壳,通过试纸包被的抗体检测相应的抗原。抗原的量如果非常少,不容易出现阳性结果。与核酸检测相比,敏感性不如核酸检测,因为核酸检测时,通过PCR扩增,较少量的病毒标本通过扩增可显著增加核酸的数量,所以,核酸的检测相对更敏感。另外,抗原检测如果标本中存在与病毒抗原类似的蛋白成分,与包被的抗体发生反应,容易出现假阳性。而核酸是检测病毒的基因,检测结果相对更准确。3、适用范围:抗原检测因为方法简单,易于操作,适用范围更广。隔离观察人员,密接、次密接,甚至居民希望自己做检测,也可以进行抗原检测。这样短时间内能扩大筛查范围,及时发现病毒的感染者,减少病毒的传播。核酸检测因为专业性比较强,检测人员的范围有一定的局限性;4、检测成本:新型冠状病毒经过不断变异,传播速度在短时间内加快,病毒感染者不断增加,核酸检测成本高,同时因检测速度慢,不利于早期发现病例,对疫情防控不利。而抗原检测的成本更低,易于生产,可减轻社会经济负担,并且抗原检测的普遍应用,对于早发现病例、增强疫情管控,将具有较强的价值。二、抗原检测适合哪些人群根据《新冠病毒抗原检测应用方案(试行)》,抗原检测的应用人群主要有三类:1、到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就诊,伴有呼吸道、发热等症状且出现症状5天以内的人员。2、隔离观察人员,包括居家隔离观察、密接和次密接、入境隔离观察、封控区和管控区内的人员。3、有抗原自我检测需求的社区居民。日前召开的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举行新闻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临床检验中心副主任李金明提醒,抗原检测的特异性不如核酸检测准确,抗原检测主要作为补充手段,可以用于特定人群的筛查,有利于提高“早发现”能力,但不能代替核酸检测,核酸检测依然是新冠病毒感染的确诊依据。抗原检测容易出现假阳性现象,应该用在高风险、高流行率的聚集性感染的人群,在新冠病毒低流行的区域,在没有出现症状,没有相关流行病学旅居史的情况下,不建议一般人群做新冠病毒抗原检测。
流感病毒抗原检测有必要做吗?
不做抗原就想直接分辨出是流感还是阳了我个人,认为这个还是有着一定的难度,但是通过以下的几个症状,或许也能够让我们有直观的感受。
首先就是真正阳了之后,相比以往的流感还是有着很大的区别,拿我自己来说,我以往也经历过流感,但是都没有像这次阳了之后这样的难受,因为这次不仅仅是像以往流感发烧,流鼻涕,咳嗽那么简单,这一次我不仅是连发了五天的高烧,而且嗓子特别难受,就像吞了刀片一样,还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就是全身的肌肉都是特别的酸痛,起床都费劲,可以说这是我在以往流感过程中从来没有过的感受。
而且即便是不做抗原,当我们发现自己连续五六天都发烧很难退烧,并且全家人都和自己一样的症状,那么很明显,这并不是简单的流感,因为简单的流感是没有这么强的,传染性的,很明显自己是阳了,而且在这种情况下,只要是家里面随意一个成员去做了相应的检测,证明是阳了,那么家里其他人的症状,即便是不做抗援,也能够证明都是处在一种阳了的状态,因为这个传染性是极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