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收购ibm事件,联想当初收购IBM是收购了它的什么?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1 21:18:44 浏览14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IBM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了

IBM(国际商业机器公司)被联想收购的主要原因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1.战略调整:在2000年代,IBM开始进行战略调整,将重点从硬件制造转向高附加值的软件和服务业务。因此,IBM决定剥离部分硬件业务,如个人电脑(PC)部门,以便更好地专注于核心业务。2.财务原因:联想收购IBMPC部门时,IBM的财务状况并不乐观。通过剥离低利润的硬件业务,IBM可以减轻财务压力,提高盈利能力。3.市场竞争:在个人电脑市场上,IBM面临着激烈的竞争,尤其是来自戴尔、惠普等竞争对手的压力。将PC业务出售给联想,可以帮助IBM减轻竞争压力,专注于更有价值的业务领域。4.联想的发展需求:作为一家中国公司,联想正处于全球化扩张的阶段。通过收购IBM的PC业务,联想可以迅速获得IBM的品牌、技术和全球市场份额,从而提高自身在国际市场上的竞争力。5.政府支持:中国政府对于联想收购IBMPC业务表示了支持和鼓励,认为这次收购有利于提升中国企业在全球市场的地位和影响力。总之,IBM被联想收购的主要原因包括战略调整、财务原因、市场竞争、联想的发展需求以及政府支持等多方面因素。通过这次收购,IBM成功剥离了低利润的硬件业务,实现了战略转型;联想则获得了全球市场份额和品牌影响力,为其全球化发展奠定了基础。

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年8月26日,美国官方同意联想以23亿美元(约合141亿元人民币)收购IBM公司的x86服务器业务。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获得相应的品牌、销售渠道、人才和专利技术,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实现了质的跃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国内同行业的发展。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PC部门。典型案例:收购IBMPC业务后,怎样将IBM的全球销售网络和联想本身的供应链配合起来?联想先对计划的流程、物流运作的流程,以及订单交付的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增加了供应链的弹性。

lenovo是哪一年收购ibm的_联想为什么收购ibm

IBM的THINKPAD品牌在用户心目中一直是高性能电脑的代表,但在二十一世纪初,由于经营的问题,IBM高投入的研发费用与THINKPAD产出的微薄利润不成正比,IBM为了清理不良资产,整合优质资源,2004年将IBMPC(Personalcomputer,个人电脑)事业部整体出售于联想,联想收购IBMPC事业部的同时也接手了ibm5亿的债务。
这个交易是双赢的,此次交易让IBM丢掉了包袱,更专注的致力于服务器等产品的发展,而联想籍THINKPAD品牌的商誉以及诸多专利技术,通过不懈的努力,也坐上了全球PC也老大的地位。

联想收购ibm后联想的笔记本是用的ibm的技术吗

是的,联想除了收购品牌的5年使用权之外,还包括IBM的专利技术、研究团队,技术人员和海外渠道关系等。
ThinkPad中文名为“思考本”,在2005年以前是IBM PC事业部旗下的便携式计算机品牌,凭借坚固和可靠的特性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联想(Lenovo)收购IBM PC事业部之后,ThinkPad商标为联想所有。
2004年12月8日,联想并购IBM的全球PC技术,在五年内有权根据有关协议使用IBM的品牌,并完全获得商标及相关技术,这就使得联想的产品在全球PC市场上具有了最广泛的品牌认知。

这件并购事件中,联想完成对IBM的PC事业部的全面并购,也就是IBM的ThinkCenter桌面电脑以及ThinkPad笔记本电脑都划归到联想集
团旗下,不过由于是同IBM的战略合作,因此IBM原来PC部门的体系并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此对于ThinkCenter、ThinkPad这样的产品
线并不会有什么影响。

IBM笔记本电脑为什么被联想收购了????

因为IBM公司决定不做电脑生意了,IBM转型去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模式经营软件等其它的虎屋了 答案补充 虽然IBM公司的电脑很好,但是他们的公司一直在亏损,在2002年新上任的CEO就决定整顿公司。
最后看好网上的电子商务专业,就放弃了对电脑的生产,改为对软件、硬件和电子解决方案为主的新企业
因为IBM公司决定不做电脑生意了,IBM转型去以电子商务为主的模式经营软件等其它的虎屋了
只是收购销售权,硬件还是自己做。
把全部精力集中在硬件上IBM会做的更好,就像DELL把精力集中在销售,自己不生产硬件,和IBM相反。
IBM为了盘活不良资产~
2005年5月1日(中国北京和纽约阿蒙克讯)—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HKSE: 992,ADR: LNVGY)与IBM(NYSE:IBM)今天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说:“这笔交易的完成对联想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标志着全球个人电脑产业新纪元的开始。新联想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高品质、最具创新性的个人电脑产品及服务,为员工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我们的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en Ward说:“凭借公司在品牌、世界级规模和业内领先的高效率等各方面拥有的强大竞争实力,新联想已经成为全球PC领袖。联想拥有领先的产品研发与产品创新能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遍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加上我们与IBM独特的合作联盟,赋予了新联想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数周内,我们即将以新联想的名义推出全新的产品。”
新联想的强大实力包括国际知名的“Think”笔记本电脑品牌及中国知名的联想品牌,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能力,以及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IT市场上已经建立的领导地位。新联想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在全球企业个人电脑市场上占领先地位。
交易简介
根据收购交易条款,联想已支付予IBM的交易代价为 12.5亿美元,其中包括约6.5亿美元现金,及按2004年12月交易宣布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市价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份。交易完成后,IBM拥有联想18.9%股权。此外,联想将承担来自IBM约5亿美元的净负债。
IBM将录得大约10亿美元的税前收入。这笔收入将在IBM发布的 200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披露。
此次收购的最终协议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于2005年1月27日获联想股东批准通过。收购完成表示最终协议中的所有重要条款完成。
在2005年3月31日宣布的另一项交易中,联想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同意由这三大私人投资公司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根据协议,联想将向这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共发行价值3.5亿美元的可换股优先股,以及可用作认购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有关这项交易需要召开的股东大会将在2005年5月13日举行。
在获得香港联合交易所审批及联想股东投票通过后,IBM之最终交易代价预期将为约8亿美元现金及价值4.5亿美元的联想股份,此安排将按照目前建议的方案由联想向IBM回购股份达成。
联想管理团队与董事会组成
新联想管理团队由来自双方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杨元庆先生获任命为联想董事会主席,接替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任命即时生效。柳传志先生获任命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前 IBM 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Stephen Ward先生获任命为联想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董事,任命即时生效。
另外,IBM已提名Robert W. Moffat Jr. 先生及周伟焜先生(Henry Chow)进入联想董事会作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任命即时生效。
在私人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有三位来自相关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代表加入董事会。
联想还宣布朱立南先生获任命为非执行董事,代替辞任董事会职务的曾茂朝先生。
协同效益与成本节约
是次收购较原计划提前成功完成,充份表明交易与整合过程进展顺利。客户服务与产品供应等将保持日常状态不会中断。
联想个人电脑的合并年收入将达约130亿美元,年销售个人电脑约1400万台。Stephen Ward先生说:“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就充分利用联想和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在客户群、产品以及地域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发挥协同和整合效应。”
公司预期协同效应既来自于采购和营销成本优化,也包括在中长期,由新市场开拓及产品发布、生产制造优化和供应链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联想收购的只是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因IBM个人电脑部在联想收购它之前财政多年赤字,
联想因为想通过此次收购获得IBM的电脑技术,特别是在笔记本电脑这一块,因为IBM笔记本电脑在商用笔记本电脑领域置牛耳,并且借此机会联想能以最快的方式进入到国际市场。

联想并购ibm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又是那位老师给你出的题目,速速招来!
背景
IBM: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IBM就成行了战略转型,为集团客户提供IT服务业务成了IBM新的利润增长点。鉴于戴尔、惠普在商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积极的价格策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IBM个人电脑的销售。2002年,IBM公司将硬盘业务卖给了日立公司,将PC制造业务卖给了Sanmina-SCI公司,个人电脑逐渐退出IBM的生产领域。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占其总销售额的10%,但利润非常低,对公司每股赢利贡献率不到1%。放弃低利润的硬件业务,走出无利可图的PC市场,在利润颇丰的服务器、软件和服务业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联想:
在国外市场进展缓慢,而在国内市场又面临激烈竞争,这是联想以及很多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联想在创新方面乏善可陈,该公司此前的主要战略就是跟随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芯片巨头英特尔以及软件霸主微软。前不久,联想开始面向收入较低的中国农村地区销售采用AMD处理器的低价电脑.在成本结构方面,联想距离戴尔等国际巨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联想最新一个季度的库存周期为22.7天,而戴尔中国部门的库存周期仅为4天。由于PC组件的价格下调速度很快,因此对于PC厂商而言缩短库存周期至关重要.此外,联想的领导者在国际经验方面仍然有一定欠缺。目前联想只有3%的营收来自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因此,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后无论是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是在欧美市场的后勤保障和供应链都将大大提升。
过程:
收购协议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于2005年1月27日获联想股东批准通过,2005年05月01日下午3点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意义和影响:
中国:
实现了中国品牌战略上的大突破,是中国在实现后现代过程中,走向世界的一种新选择。其特点在于,在技术实力不足的国情条件下,把市场力转化为资本力,再用资本力整合生产力,以企业强国方式走向世界。
联想:
IBM的电脑研发力量,先进的管理和文化.是联想最缺门的东西.收购IBM对联想进入国际PC高价值品牌产品领域发展至关重要.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IBM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了

首先,联想没有收购整个IBM,2015年联想买入了IBM的PC业务部门,以及ThinkPad 这个品牌。2014年1月23日,联想集团宣布斥资23亿美元收购IBM低阶x86服务器硬件及相关业务。
IBM一直有这种剥离增长潜力不高的业务的传统,这样才能把更多精力集中在能获得更多收益的领域。
联想收购PC业务主要为了ThinkPad 这个品牌。收获服务器业务使联想成为全球x86服务器市场的第三大供应商,仅次于惠普(HP)及戴尔(Dell)。
扩展资料:
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并购对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 服务器和转换器、以x86为基础的Flex整合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blade networking与维护营运等项目。至此,联想已经成为全球市值超过421亿美元的x86服务器市场中的第三大供货商。
参考资料:联想集团 百度百科
联想并未收购IBM。只是在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
开始的五年里,可以使用IBM标识.
2009年以后,联想将不能使用IBM标识,只能用thinkpad标识
放弃PC业务也是IBM作为PC行业利润率下降而做出的一个决定。事实证明IBM对于市场的预判是正确的。
如果想从从属关系上讲。IBM和联想现在只是合作关系。“历史性联盟”,这是IBM官网上使用的字眼。
在看到PC业务已经逐渐走下坡路的IBM于2004年果断放弃个人PC业务,联想则花费12.5亿收购了该项目。此后,联想也发表声明强调“联想集团并未收购IBM的服务器业务,IBM也未放弃服务器。联想集团相关人士说,联想此次只是与IBM达成了一些服务器技术授权协议,并非收购IBM的服务器业务,IBM也未放弃服务器这块业务。”
现在的IBM已经成为一个方案提供商。基本上用户有什么需求,他负责解决什么。
曾一度国内评价联想所作的蛇吞象行为。但正是这样的行动,“让联想和杨元庆更懂得了国际化的游戏规则。”
参考资料:http://www.ibm.com/ibm/cn/zh/pcannouncement/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是很高明之举。
IBM有联想梦想拥有的一切,技术,渠道,研发能力,一流的管理团队等等,并且IBM在国内市场几乎很少有跟联想重叠的业务,因此并购之后对联想的国内市场营销方面并不需要太大的调整,也丰富了联想的产品涵盖的范围。不过并购在PC产业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在过去的二十年内,无数的并购都最终失败,最明显的就是HP并购compaq的教训,不但丧失了compaq这一金字招牌,HP本身的品牌也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属于典型的1+1<2。就算是dell,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比如并购ConvergeNet却最终解散了并购的部门。
对于联想来说,风险可谓是非常巨大,因为IBM的业务部门的运营体系非常成熟,虽说目前是蛇吞象,而联想本身的现金有限,能不能支撑起IBM原有的PC业务,一旦支撑不起,只能玩完。不过据说联想准备在美国上市,这倒是聪明的一招,用美国人的钱来收购美国人的公司,但是这样一来中国人很可能最终丧失对于联想的控制权,蛇吞象最终演变成象吞蛇。
对于IBM来说,这次事件确实相当于它的PC业务部门独立,而老美的精明之处在于既剥离了亏损的业务,又找到了买单的接手人,赚到实实在在的美金。但是由于PC业务对IBM其他产品有巨大的协同效应,同时为了维持在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强大的影响力,IBM也不会完全放手PC业务,会跟联想配合做好两品牌的过渡工作,等平稳过度之后,IBM持有的联想的股份就能够进退自如了。
您好,联想集团并为收购IBM,只是买入了IBM的PC业务部门,以及ThinkPad 这个品牌。目前ThinkPad 完全有联想独立运作,并且成为了联想集团一个很重要品牌。
感谢您对联想的支持,祝您生活愉快!
因为IBM PC这块不赚钱 所以就卖给联想了
IBM并不是被联想收购,只是在2004年联想收购了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以及ThinkPad 这个品牌,目前ThinkPad 完全由联想独立运作,并且成为了联想集团一个很重要品牌。卖掉PC部分的业务是IBM战略性的决定,战略调整中,IBM逐渐想把自己塑造为一个软件、服务型企业。
因此,IBM连续出售生产制造部门,硬件业务,将硬盘产品部门出售给日立,个人计算机部门出售给联想,从而实现了对低利润硬件业务的剥离,开始了向高附加值产业的转型。如今IBM的六大业务部门分别为全球技术服务、全球业务服务、系统和技术、软件、全球融资和研发。
PC领域技术门槛低,入行壁垒低,注定了会是一个竞争非常激烈的市场,由于兼容机快速发展,市场上的低价恶性竞争,PC行业的利润率大幅下降。IBM的发展史上长期服务机构,缺乏对个人消费者需求的敏感性,失去了主流消费者的喜爱。
最终,残酷的价格战成为了压倒研发支出IBM较高的最后一根稻草。1997-2003年间,IBM个人电脑市场份额从8.6%降至5.3%。
扩展资料:
从2001年到2004年6月30日,IBM的PC业务累计亏损了9.65亿美元。2003年上半年,IBM的PC业务销售额为43亿美元,亏损了0.97亿美元,到了2004年上半年,亏损进一步扩大,销售额52亿美元,亏损1.39亿美元。既与企业战略不一致又不能带来利润的业务,被剥离也是十分正常的。
联想收购Thinkpad其实不是联想主动的,是IBM首先发起的,早在2000年年初,IBM就向联想派出代表团,游说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
对于当时的联想,持续性的低价策略抵制国外竞争者来争夺市场份额;但在本土市场上却陷入了恶性竞争、低利润市场的困境。收购Thinkpad顺利帮助联想扩大了全球市场占有率。
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 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并购对象包括IBM旗下System X、BladeCenter、Flex System blade 服务器和转换器、以x86为基础的Flex整合系统、NeXtScale和iDataPlex服务器以及相关软件、blade networking与维护营运等项目。至此,联想已经成为全球市值超过421亿美元的x86服务器市场中的第三大供货商。
参考链接:IBM中国官网 IBM和Lenovo

联想当初收购IBM是收购了它的什么?


收购了IBM的PC部门.也就是台式机和笔记本(包括了他PC部门的研究室)以及IBM商标的5年使用权...
所以在几年前我们还可以看到上面有IBM商标的THINKPAD和THINKCENTER.现在已经看不到IBM.全部够更换为LENOVO的商标了.
联想是看中了IBM旗下Thinkpad电脑业务的市场口碑和品牌知名度的,联想收购了的是Thinkpad 的专利。
关于Thinkpad
ThinkPad 在2005年以前是IBMPC事业部旗下的便携式计算机品牌,凭借坚固和可靠的特性在业界享有很高声誉。在Lenovo收购IBMPC事业部之后,ThinkPad商标为Lenovo所有。ThinkPad自问世以来一直保持着黑色的经典外观并对技术有着自己独到的见解,如:TrackPoint(指点杆,俗称小红点)、ThinkLight键盘灯、全尺寸键盘和APS(Active Protection System,主动保护系统)。
这就是联想收购的意义。
联想收购IBM的PC和笔记本
个人PC
专题: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
2005年5月1日(中国北京和纽约阿蒙克讯)— 联想集团有限公司(HKSE: 992,ADR: LNVGY)与IBM(NYSE:IBM)今天宣布,联想完成了对IBM全球个人电脑业务的收购,这标志着全球第三大个人电脑企业从此诞生。
联想集团董事会主席杨元庆说:“这笔交易的完成对联想是一个历史性的事件,标志着全球个人电脑产业新纪元的开始。新联想将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高品质、最具创新性的个人电脑产品及服务,为员工提供最佳的工作环境,同时也为我们的股东创造更大价值。”
联想集团首席执行官Stephen Ward说:“凭借公司在品牌、世界级规模和业内领先的高效率等各方面拥有的强大竞争实力,新联想已经成为全球PC领袖。联想拥有领先的产品研发与产品创新能力、经验丰富的管理团队以及遍布全球的分销网络。加上我们与IBM独特的合作联盟,赋予了新联想在全球市场上的强大竞争力。数周内,我们即将以新联想的名义推出全新的产品。”
新联想的强大实力包括国际知名的“Think”笔记本电脑品牌及中国知名的联想品牌,为消费者和企业客户提供优质专业服务的能力,以及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IT市场上已经建立的领导地位。新联想在中国个人电脑市场占有三分之一的份额,在全球企业个人电脑市场上占领先地位。
交易简介
根据收购交易条款,联想已支付予IBM的交易代价为 12.5亿美元,其中包括约6.5亿美元现金,及按2004年12月交易宣布前最后一个交易日的股票收市价价值6亿美元的联想股份。交易完成后,IBM拥有联想18.9%股权。此外,联想将承担来自IBM约5亿美元的净负债。
IBM将录得大约10亿美元的税前收入。这笔收入将在IBM发布的 2005年第二季度财务报告中披露。
此次收购的最终协议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于2005年1月27日获联想股东批准通过。收购完成表示最终协议中的所有重要条款完成。
在2005年3月31日宣布的另一项交易中,联想引入全球三大私人股权投资公司:德克萨斯太平洋集团、General Atlantic及美国新桥投资集团,同意由这三大私人投资公司提供3.5亿美元的战略投资。根据协议,联想将向这三家私人投资公司共发行价值3.5亿美元的可换股优先股,以及可用作认购联想股份的非上市认股权证。有关这项交易需要召开的股东大会将在2005年5月13日举行。
在获得香港联合交易所审批及联想股东投票通过后,IBM之最终交易代价预期将为约8亿美元现金及价值4.5亿美元的联想股份,此安排将按照目前建议的方案由联想向IBM回购股份达成。
联想管理团队与董事会组成
新联想管理团队由来自双方的高级管理人员组成。杨元庆先生获任命为联想董事会主席,接替联想创始人柳传志先生,任命即时生效。柳传志先生获任命为董事会非执行董事。前 IBM 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事业部总经理Stephen Ward先生获任命为联想首席执行官及董事会董事,任命即时生效。
另外,IBM已提名Robert W. Moffat Jr. 先生及周伟焜先生(Henry Chow)进入联想董事会作没有投票权的观察员,任命即时生效。
在私人股权交易完成后,将有三位来自相关私人股权投资公司的代表加入董事会。
联想还宣布朱立南先生获任命为非执行董事,代替辞任董事会职务的曾茂朝先生。
协同效益与成本节约
是次收购较原计划提前成功完成,充份表明交易与整合过程进展顺利。客户服务与产品供应等将保持日常状态不会中断。
联想个人电脑的合并年收入将达约130亿美元,年销售个人电脑约1400万台。Stephen Ward先生说:“我们希望从今天开始,就充分利用联想和IBM 个人电脑事业部在客户群、产品以及地域等方面的互补优势,发挥协同和整合效应。”
公司预期协同效应既来自于采购和营销成本优化,也包括在中长期,由新市场开拓及产品发布、生产制造优化和供应链整合所产生的协同效应。
IBM与联想将结成独特的营销与服务联盟,携手合作,共同向前,联想的个人电脑将通过IBM强大的遍布世界的分销网络进行销售。新联想将成为IBM首选的个人电脑供应商,而IBM也将继续为中小型企业客户提供各种端到端的集成IT解决方案。IBM亦将成为新联想的首选维修与质保服务以及融资服务供应商。
全球运营
联想总部设在纽约的Purchase,同时在中国北京和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设立两个主要运营中心,通过联想自己的销售机构、联想业务合作伙伴以及与IBM的联盟,新联想的销售网络遍及全世界。联想在全球有19000多名员工。研发中心分布在中国的北京、深圳、厦门、成都和上海,日本的东京以及美国北卡罗莱纳州的罗利。
公司主要的个人电脑生产基地设于中国的深圳、惠阳、北京和上海。联想的移动手持设备生产基地设于中国厦门。其他主要的制造与物流设施分别在美国、墨西哥、巴西、苏格兰、匈牙利、印度、马来西亚、日本和澳大利亚等。联想拥有庞大的分销网络,在中国有约达4,400个零售网点为客户提供服务。

IBM是什么时候被联想收购了的???

2005年1月被收购了。不过被联想收购的只有IBM的PC部门(包括笔记本和台式机),不包括服务器或其他部门(02年6月份IBM硬盘部门被日立收购)。
北京时间2005年5月1日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一个是IBM 一个是苹果为什么IBM会被联想收购,IBM和苹果都是走的高端路线但是苹果却江河而上,惠普走的是高低端结合的市场策略正在图谋东山再起。2005年柳传志站在战略的高度收购了IBM的PC业务(仅仅是PC),从此联想迎来了第二次腾飞。
2004年
是2004年开始商定收购,彼此秘密讨价还价。05年5月1日达成协议,收购结束。收购的是IBM的个人电脑业务。自此,联想成为世界三大PC制造巨头。其实网页上很多的,都不用知道提问,呵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