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联想x1c笔记本参数,联想X1C I5-3427U 8G 128G HD4000 1600900 电脑配置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4-01-02 08:26:08 浏览10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thinkpad x1c2016是什么内存条

这款电脑配置的内存是DDR3L 1600的,顶配是16g,也有8g的,这个要看计算机-右键-属性 可以查看的到具体的。至于品牌用CPU-Z软件或者鲁大师之类的都可以,最笨的方法是拆机看。
联想在CES2016之前发布了新款Win10笔记本ThinkPad X1 Carbon,主打商务市场。新一代ThinkPad X1 Carbon配置Intel Skylake Core i5和Core i7处理器,发热小、耗能低、尺寸更小。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屏幕显示也有改观,与新的X1 Yoga产品线不同,ThinkPad X1 Carbon现在全是非触摸屏幕,对于14英寸的笔记本来说是纯粹的选择。另外屏幕质量也有改进,可选1080P或WQHD分辨率。
2016款ThinkPad X1 Carbon同样配备了支持Windows Hello的指纹识别模块,可以充分利用Windows10系统的新功能。ThinkPad X1 Carbon最高配置1TB的PCIe NVMe SSD硬盘,并且支持众多接口,包括3个USB3.0、RJ45、MiniDP、HDMI、microSD、3.5mm耳机接口、LTE上网(可选)。

联想x1c和苹果哪个好

ThinkPad X1C超级本参数介绍:
苹果Air参数介绍:
根据参数对比:苹果Air好。
优点:苹果MacBook Air 11寸产品为2012年6月上市的时尚轻薄产品,配Intel 双核处理器和苹果专属的Mac OS X Lion系统,采用银白色镁铝合金材质。
总结:
整机外观
新款MBA采用了一贯的铝合金一体切割工艺,并且采用了与上一代Air相同的模具设计,铝合金磨砂材质处理极其细腻,不是其他品牌金属磨砂质感可以比拟的。机身左侧设计有电源接口、一个USB2.0接口、和一个音频输入和输出接口,另外在音频接口右侧的是一个外置小MIC,这个小MIC上面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小孔,这都是拜激光光束的精细雕琢所赐,既不影响整体美观度,又达到了作用。
散热布局
苹果的风格我们都懂的,正因为这样独树一帜的设计成就了苹果今天的辉煌。散热设计在苹果的笔记本产品一贯的风格是后置的散热方式,后置散热窗包括进风风道窗和出风风道窗,从整机运行的发热走向来看,右侧为进风风道,左侧为出风风道。由于苹果产品转轴对视线的遮挡,成功的隐藏的散热窗的位置,从而使整机在外型上更为简洁唯美。

联想X1C I5-3427U 8G 128G HD4000 1600900 电脑配置

看个电影,办个公什么的用可以了,玩大型游戏就不要想了
去中关村在线查询性能
I5表示i5级别的中端,3427表型号,U表示低功耗,小于15w,8G是运行内存,128G是硬盘,估计是固态硬盘,HD4000是显卡,这是核显,性能不强,集成在处理器里,1600x900是显视屏分辨率

ThinkPad X1c 各个版本有什么区别

具体的来说,现在标有Thinpad x1的有四种笔记本
1. Thinkpad X1:
2011年产品,配置的是I系列第二代CPU,如I5-2420M,
这是X1系列的第一款产品,背光键盘、高强度玻璃等等由此开始……
原本X1设计出来时走高端轻薄路线的。
2. Thinkpad X1 Carbon:
2012年的产品,算是X1的后续机种;
采用了I系列3代低电压处理器,如i5-3520U,
算是Thinkpad系列里面的超级本。
相比X1,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碳纤维材质,有效的降低了屏幕重量;
另外将14寸的屏放入了13寸的壳子里,增大了分辨;
这款产品是可以跟苹果的Macbook air相比美的产品,
并且联想Thinkpad 20周年纪念版推出的机型,也是这款
3. Thinkpad X1 Carbon Touch:
上一款的升级版本,不同之处在于采用了10指触摸的触摸屏;
尺寸和重量略重。
4. Thinkpad X1 Helix
这个是带有X1标志的,联想新推出的11寸笔记本+平板。
主屏幕和配置是一个平板,但可以插到带有附加电池的键盘底座上面。

ThinkPad X1C超级本和苹果Air选哪个

ThinkPad X1C超级本参数介绍:
苹果Air参数介绍:
根据参数对比:苹果Air好。
优点:苹果MacBook Air 11寸产品为2012年6月上市的时尚轻薄产品,配Intel 双核处理器和苹果专属的Mac OS X Lion系统,采用银白色镁铝合金材质。
总结:
整机外观
新款MBA采用了一贯的铝合金一体切割工艺,并且采用了与上一代Air相同的模具设计,铝合金磨砂材质处理极其细腻,不是其他品牌金属磨砂质感可以比拟的。机身左侧设计有电源接口、一个USB2.0接口、和一个音频输入和输出接口,另外在音频接口右侧的是一个外置小MIC,这个小MIC上面遍布着密密麻麻的小孔,这都是拜激光光束的精细雕琢所赐,既不影响整体美观度,又达到了作用。
散热布局
苹果的风格我们都懂的,正因为这样独树一帜的设计成就了苹果今天的辉煌。散热设计在苹果的笔记本产品一贯的风格是后置的散热方式,后置散热窗包括进风风道窗和出风风道窗,从整机运行的发热走向来看,右侧为进风风道,左侧为出风风道。由于苹果产品转轴对视线的遮挡,成功的隐藏的散热窗的位置,从而使整机在外型上更为简洁唯美。小编想不通为什么苹果这样可以解放D面还以简洁的优秀散热设计为什么没有被其他厂商所借鉴。 
有些人是天生的敌人,像百事可乐和可口可乐、国际米兰和AC米兰、草稚京和八神庵、处女座和射手座……而有些人虽然生在一个时代,却存在于各自擅长
的领域,两座山两只老虎互不侵犯本来挺融洽,但却偏偏有人希望分出个胜负,笔记本领域的MacBook Air系列和
ThinkPad X1 Carbon系列就是这样的一对宿敌,明争暗斗了好多年,一直延续至今天。
ThinkPad New X1 Carbon(以下简称为新X1C)刚刚推出不久,而这个系列的前身要追述到2008年的
ThinkPad X300,而恰好初代的MacBook Air也出现在这个时候,二者从那时候起就较上了劲儿。08年初代MacBook Air的惊
艳,这里刚刚缅怀过了,轻薄的代价如同抽脂减肥后的副作用,是通过不留情面的“做减法”来实现的,而X300则一直坚守实用主义,光驱、接口是在对机身内
部空间的地狱式的压榨后硬生生的塞进去的,ThinkPad字典里仿佛只有实用,而不允许一丝浮夸。
到了今天,新ThinkPad X1C和MacBook Air又见面了,这是一次时隔六年后的重逢,紫禁之巅上的两台笔记本依然是在各自平台上的
佼佼者,六年之后的MacBook Air在MacBook Retina 13的挤兑之下,略显迟暮,换代也极有可能在今夏完成,而X1C则是一股新力
军,登陆Win8.1平台后,继而实现了在碳纤维材料上的一次探索,而更关键的是X1C使用了更大的14英寸显示屏,这本身就给了新X1C巨大的心理优
势。
1、材料:铝合金与碳纤维
苹果在2008年开始使用Unibody工艺,一直沿用到了现在,这种将一整块铝板进行CNC切削加工的技术,在今天仍然没有几家厂商能够百分百的
学习移植过来,以至于Unibody成了苹果的标签,也成就了除MacBook之外的如iPhone、iPod等其他苹果的产品。铝制品在日常生活中非常
常见的材料,所以MacBook Air的材料成本并不高,但工艺上的几乎技术垄断”和规模化让其他厂商很难以较低的成本来跟进,6年来一直如此。
2、便携性:14寸比13.3寸更轻
本轮测试并不公平,14英寸的新X1C和13.3英寸的Air并不属于一个重量级,所以就便携性这一项来说,这是个跨越级别的较量。轻薄一直是两个
系列的核心卖点,特别是Air刚诞生并从信封里被缓缓拿出时,成了苹果在2008年的一个最高光时刻,也宣布着笔记本的超轻量化时代的来临。
重量方面,X1C实现了逆袭,14英寸的X1C比13.3英寸的Air 13还要略轻一些,这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碳纤维的瘦身功效,难很想象一个14英寸的笔记本能做到这么轻,而坚持14英寸这个在国内最受欢迎的尺寸,在取悦了国内消费者的同时,也提升了产品的使用体验。
3、屏幕:16:10还是16:9?
13英寸的MacBook系列是市面上仅有的使用16:10比例屏幕的笔记本了,而MacBook Air 13又是其中最薄的一款,很多人现在依
然在怀念16:10,关于和16:9比起来谁是黄金比例的问题一直争论不休,16:10要比16:9多出一些像素,制图的时候可以看到更多像素,而
16:9更多被人诟病的是在切割成本上的妥协产物,而在笔者看来,个人更倾向于Air 13的16:10,举个例子,对于电影后期工作者,16:9的高清
电影需要这些“额外的像素”来把进度条和画面放在一起进行编辑……等等,总之多出一些像素总没有坏处。
相对于屏幕比例,分辨率才是罪魁祸首,好在二者在这方面做的都不错,新X1C的分辨率为1600×900,而最高可配备WQHD(2560 x 1440)IPS高亮显示屏,而Air 13分辨率为1440×900,并有可能在今年完成Retina视网膜屏版本的迭代。
4:交互:舒适的触控板和人性化的小红帽
MacBook系列产品的玻璃材质触控板一直以来都被用户评为设计最成功使用最舒服的硬件设计,并且已经申请了专利,笔者也认为,目前会没有哪家笔
记本的触控板能达到MacBook的舒适程度,无论是按键还是对光标控制的精准度来说。新X1C的触控板虽然也换成了玻璃材质,而且左右按键有明显的红线
来区隔,并设置左右按键(避免侵权),但就手感来说还是差一些。
虽说如此,但TrackPoint小红点在用户操控交互这一环节再次挽回了局面,关于TrackPoint真的不用多说了,当年IBM为
TrackPoint控制器研究了专门的传递函数和算法,过滤掉了用户手指操作上的微小误差,所以才会有那美妙的“指针加速度”体验。可以说
MacBook Air触控板的优势在于多点触控,通过多指触控和Mac OS系统的配合,逐渐消灭鼠标。而X1C的TrackPoint和未来的触控屏
在一定程度上,还是鼠标的替代品。
5、接口:
纤薄的机身无疑会舍弃某些尺寸较大的接口,无论对于比如VGA、比如RJ-45,对于新X1C和Air来说都是过去式了,但是相对于减轻机身重量、
缩减机身体积而言,随身携带两根十几克重的转接线显然不是什么大的问题,二者都只需要一根迷你DP转VGA就可以了,原装线材虽然质量和兼容性更好,但价
格不菲。
新X1 Carbon机身左侧配置了电源插孔、HDMI端口、MINI DP端口、1个支持关机充电功能的USB 3.0接口,同时还配有1个耳机
麦克风插孔。机身右侧则配置了1个USB 3.0接口、1个网口转换接口。MacBook Air 13的接口配置基本相同,不同的是Air拥有一个
Thunderbolt接口,同时兼容MINI DP标准。
6、细节:
在这个价位上,细节都是非常重视的,先来看看散热吧,不得不说,Air的这个隐藏在转轴处的散热设计实在太妙了,热风与屏幕打开方向平行吹出,完全
不会干扰到用户,而新X1C的散热口在机身左侧,背部有一大片的镂空散热孔。在没有独立显卡的前提下,它是比较少见的采用两条散热铜管的笔记本。高负荷状
态下下,二者的控温能力都算不错,Air的铝镁合金热传导的较快,所以升温和散热的速度也要比X1C更快,就个人体验来讲,X1C在使用体验上要优于
Air,但优势不明显。
开合角度方面,X1C在使用了下沉式转轴的同时也实现了180°的完全打开,而Air最大开合角度只有150°左右,阻尼方面,X1C无法实现单手开合,而Air的转轴的阻尼更均匀,手感更出色一些。
从细节上看,Air的一体成型工艺让笔记本的外观整体性更强,一种严丝合缝的感觉,高精度机械加工之下的金属外壳容差率非常低,整体做工出色,而X1C同样不俗,几乎代表了ThinkPad的最高水准,整体使用的体验更偏重于商务,在安全型方面下了很多功夫。
7、硬件/续航:Air略胜出
硬件配置方面,都选用各自的“乞丐版”,相比之下,Air更换了新的处理器Intel core 4260U,而新X1C继续使用的是4200U,二者在性能表现上相差无几,但AIR的HD5000属于GT3级别的基础低频款,图形性能上要比X1C的HD4400强一些。
固态硬盘方面,乞丐版的两款笔记本都配备了128GB 固态硬盘,对于日常使用来说,差别不明显,续航方面,苹果MacBook 13在升级到
Haswell平台时,续航声称可以达到12小时,这得益于Mac OS系统和处理器功耗的降低,而ThinkPad X1C的续航官方声称也可以达到9
小时,与实际续航时间误差不大。
8、系统:Mac OS/Windows 习惯至上
Mac OS系统和Windows系统的争论一直都存在着,这里无法很客观的给出一个明确的结果,整体上说,大多数的国内商务用户,其工作平台还是
建立在Windows体系中的,而Mac OS对于广告设计、图形视频和程序开发等工作类型上,有着自己的强项。到底孰优孰劣,无法判断。
在各自平台上几乎都有可以互相替代的软件和应用,对用户来说,这其实只是一个习惯的问题,对于长时间使用Windows系统的用户来说,很难快速上
手Mac OS,至少需要的时间,比完全没接触过电脑的人要长,两个系统的交互语言完全不同,一旦选择了一个,迁移的成本都不小。
小结:
Air的精细做工和简约的设计风格让人爱不释手,而新的X1C在笔记本方面的创新性改进也让人十分兴奋,简单的说,Air更时尚,新X1C更实用,
两个产品代表了两个公司的产品理念,在两个领域分别割据一方,其实也不错,至少给大家多几种选择,购买权在您手中,对比并无意义,大多数人在看本文之前,
其实早就做出了决定。

x1carbon2015和2016区别

以thinkpadx1c2015和2016为例,其两者的区别如下:
  1、发布时间不同:thinkpadx1c2015与2015年4月发布;thinkpadx1c2016于2016年3月发布。
  2、版本数量不同:thinkpadx1c2015系列一共有13个版本;thinkpadx1c2016系列一共有21个版本。
  3、CPU型号不同:thinkpadx1c2015的CPU型号为“Intel 酷睿i7 5500U”;thinkpadx1c2016的CPU型号为“Intel 酷睿i5 6200U”。
  4、显卡芯片不同:thinkpadx1c2015的显卡芯片为“IntelGMAHD5500”;thinkpadx1c2016的的显卡芯片为“IntelGMAHD520”。

创新经典平衡点 ThinkPad X1Carbon评测

  【IT168 评测】当我们需要借助电脑来进行一次现代化办公的时候,我们需要的究竟是什么?是运行速度、是安全性与稳定性、是输入的手感与屏幕的质量、还是简简单单的只需要轻薄随身而已。小编相信大多数真正每天都在进行数字办公的人们会回答“都需要”。而这个时代特有的办公室产物之一“商用笔记本”,也在不断的向着这些目标去进发,在硬件技术的飞速发展与材料工艺的不断进步之间不停进行自我进化,将制造经验、技术实力与用户反馈有机结合,生产出真正能符合商用笔记本顾客的挑剔需求的笔记本。
  2012年,ThinkPad集当时的尖端技术之大成,利用全新理念打造了能够代表“超极本”这一名词的初代X1 Carbon,在那个MacBook“小白”们一统天下的年代重新为“小黑”杀出了一条血路,带来了商用超极本如今的繁荣与发展方向。而在经过四年间每年以换代的摸索之下出世的2016款的X1 Carbon已经是系列第四代产品,也是历经二代的变革与三代的回归之后,ThinkPad设计师们在创新技术与经典手感之间找到的那个平衡点。
  同样的设计语言 焕然一新的内在材质
  如同24年间被生产出来的那些“小黑”经典们一样,第四代的X1 Carbon依旧有着墨黑的A面外壳、棱角分明四平八稳的设计语言和羡慕的ThinkPad Logo。作为名字里Carbon一词的硬件依据,这代的碳纤维A面外壳采用了硬度高达550Gpa的航天级碳纤维材料,整体强度比起上一代来提高了一倍以上。
▲其实还有一点很重要的,这台拥有14英寸屏幕的超极本投影面积与大部分的13.3英寸笔记本相当
▲宽大的触控板与回归全实体键的小红点系统,对于老一代小黑粉来说两只手指加上这套系统就能够掌控一切
  打开上盖,依旧是熟悉的键盘布局与经典的“小红点”指点杆系统。经典设计带来的完美1.9mm键程与恰到好处的45克按键压力结合与T系列一致的全尺寸键帽都给人一种熟悉的感觉——这种感觉不仅在于看到它的时候,更在于将双手放在键盘上敲击下去的时候。
▲简简单单的白光背光,结合全尺寸、长键程的键帽,ThinkPad在X1Carbon上提供了超级本中最好的键盘体验
  为了满足不习惯利用TrackPoint小红点系统来操作光标的人群需求,ThinkPad还同时配备了宽大的一体式触控板来让他们也可以爽快的操作电脑。同时键盘也有两级白色背光可以开关调节,在暗光环境下也能够帮助您顺利完成键入,也不至于颜色过于闪耀刺眼,发色十分柔和。
▲屏幕表现比往代都要细腻鲜活许多,升级到2K的分辨率也让人大呼爽快。而开合180度的转轴结构由金属构成,阻尼舒适结构耐用,完全不用担心使用寿命问题
  在这一代产品中,ThinkPad听取了各界的意见,将屏幕升级到了分辨率为2560×1440的2K级别(依旧有传统的1080P屏幕可供选择),显示效果更加细腻的同时也拥有了更宽广的色域与超广的可视角度。配合其标志性的下沉式屏幕180度屏幕转轴系统,让多人分享屏幕内容成为了很容易的事。
▲D面已经成为了各家旗舰产品拼做工拼设计拼手感的最后战场,作为笔记本材质工艺领头羊的小黑,怎么能在这里马虎?
  C面掌托与D面整体都采用了被ThinkPad称之为“超级镁”的合金材质,拥有着不输与A面碳纤维材质的强度,同时高强度冲压造就的超轻结构也为16款ThinkPad在体积重量方面再次创造极限帮了大忙。
  接口设计丰富实用 按压式指纹快过iPhone
  X1 Carbon再轻薄,在定位上也是需要应对大量商务需求的商务本,在接口数量与选择上自然是丝毫不能含糊。虽然出于体积和一体性的考虑它并没有扩展坞Dock接口,不过支持无线扩展坞系统的Wigig连接配合一个万能的Onelink+也能够轻松的在办公室里将它扩展出足够使用的接口来。
▲一些官方给出的配件套装,无论是有线还是无线都秉承了一黑到底的风格,扩展性十分足
  即便出门在外并不方便携带扩展坞,X1 Carbon在机身两侧依旧提供了包括两个USB3.0接口、一个支持大电流输出的USB3.0接口、HDMI与mini DP两种视频接口、3.5mm音频接口和一个隐藏的Micro SD卡槽。
▲左侧分别是电源接口、Onelink+万能扩展接口、mini DP接口和一个支持关机充电的USB3.0jiekou
▲而右侧也被满满的接口占据,必不可少的笔记本锁口、一个标准HDMI接口、两个USB3.0接口和一个二合一耳机接口的组合既实用又足够,没有配备现在暂时实用性不足的Type-C或者雷电3.0接口并非遗憾,而是权宜之选
  而在I/O接口上,2016款的X1 Carbon还有一个更加显著的变化就是摒弃了之前的扫描式指纹识别而采用了更先进更快速的按压式识别系统,结合最新Windows 10所植入的Windows Hello系统安全管理方案与超高速SSD的支持,能够在瞬息之内解锁电脑,免除麻烦的密码设定,使得办公能够快人一步。
▲方便低调的按压式指纹识别,不突出不进灰也不影响手感
▲有了Windows Hello之后,指纹识别不仅能够用来解锁,还能够与微软账号进行联动来完成UWP应用的购买与支付等
  小编针对ThinkPad X1Carbon的指纹解锁速度与iPhone6s的TouchID做了一下对比,发现无论是响应的速度还是进入系统的速度,X1C都要更加快速,几乎没有能够直观感受到的延迟,感觉像是手放上去的瞬间就已经进入桌面环境了。
▲基本就是指头放上去就解锁了,非常快
▲最后放上一张与TouchID的对比图吧,面积更大、速度更快,棒!
  win10下的全新软件 监控、优化一次搞定
  小编喜欢ThinkPad的很大一部分原因其实是因为他完善而好用的配套软件系统,在那个没有X大师XX管家XX助手的年代就能一手搞定电脑的安全与控制, 令人可以不用担心电脑的维护问题而安心于工作。
  而在最新一代的X1 Carbon中,为了适配拥有了诸多新特性的Windows 10与全新的硬件配置,ThinkPad为其配置了全新的控制软件,功能更加强大的同时也高度植入系统,更加一体化。同时这套软件也成为了联想新出品电脑的标准配置,对于联想电脑整体使用感受的提升打下了十分良好的基础。
▲全新的Lenovo Settings,为了Win10而来
▲Lenovo吸取了ThinkPad在一体化管理软件上的绝对优势,将其做成了一个标准化的方案,赞
▲电池管理与存储空间管理,每块硬盘的状态都一目了然
▲与之前很多版本一样,接管Windows系统更新的同时,也能随时保证自家驱动的更新
▲连内存状态都能够很好的检查
▲通过硬件扫描,可以提前知道机器什么地方有可能出问题而预约上门维修
▲有了它甚至不需要系统优化助手,官方的自然是最懂您的电脑的
  轻薄与性能的平衡点 强大不只是在表面
▲放在普通笔记本中都属于优秀的硬件,在超极本领域自然已经是顶级的配置了
  在核心硬件选择上,来自英特尔的第六代酷睿I7-6500U在保证CPU性能表现依旧顶级的同时很好的缩减了整机功耗与发热水平,先进的Skylake架构加上14nm制程带来了更好的能耗比,技术的进步让低发热、高性能和长续航成为了可以兼得的属性。
▲15W的TDP,高主频高性能
  而顶级的CPU带来的还有核芯显卡部分的提升。HD 520相比起前代的HD5200来拥有着不小 的进步空间,在3D Mark图形测试之中已经达到了一个很不错的高度,甚至并不输于入门级别的独立显卡了。
▲HD 520拿来应对一些网游也足够了,而基础的3D加速也是OK的
  8GB的内存配置对付日常办公绰绰有余,即便是超大型的表格文档也能够瞬间加载完毕。而且根据需要,X1 Carbon最大能够将内存扩容到16G,天天用PS处理都无比顺畅。
▲依旧是DDR3的规格略微有点可惜,如果能换上更加高速的DDR4就好了
  现在这个时代依旧没有搭载SSD的电脑基本就是在耍流氓。X1 Carbon最大可以搭载1GB容量的NVMe协议PCIe通道SSD,采用标准的2280规格M.2接口,自此破除了电脑运行速度的最后一道门槛。
▲测试机搭载的应该还是SATA通道的SSD,即便是这样也能够让X1 Carbon在加载文档速度上飞起来了
  在整体性能测试之中,无论是偏向理论性能的CineBench还是更加倾向实际应用的PCMark,拥有着平衡硬件配置的X1 Carbon的都是手到拈来,在测试中丝毫不含糊。
▲CineBench测试成绩,6500U应有的表现水准
▲PCMark7达到了五千分
▲可能大家还是认这个数值一点吧
  鹰翼风扇稳定散热 优化续航能使一天
  在散热测试中,我们依旧使用AIDA 64来进行CPU与GPU的双重烤机来进行测试。在一个小时的测试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热成像仪呈现的图片很明显的看到几乎所有的热量都完美的随着风扇的运转聚集到了出风口处,散热效率极其之高。
▲一路十分稳定的温度传感器,并没有做明显降频的CPU
▲小编第一次将热量走向在机器外侧看的如此清楚
▲D面的超级镁材质也能够有效的帮助散热
  而在续航时间方面,我们采用了相对暴力的PCMark8模拟环境压力测试,让X1 Carbon始终处于一个高负荷运行的状态之中,旨在于测试出实际的续航时间。
▲续航成绩合格
  结果表示,在高负载的前提之下, X1 Carbon的续航时间依旧达到了5小时以上。按照之前的测试经验来看,如果只是一般的轻度办公用途,使用8小时以上也是完全没问题的。
  总结
  ThinkPad在X1 Carbon出到第四代的时候将其发扬光大做成了一个承载着品牌荣光与最高标准的系列,而这只拥有着诸多全新特性的2016款X1 Carbon便是领头羊。无论是更高强度外壳材料的使用、快到爆炸的按压式指纹识别系统,还是搭载Windows 10的决定,都让这一代的X1 Carbon看上去不再那么“传统老派”。
▲全新技术按压式指纹传感器与经典60克压力键盘结构并不冲突,他们都是组成现在ThinkPad X1 Carbon的重要有机组成部分,像这样的交织融合,这台机器上随处可见
  而与此同时,优异的性能、强大的续航散热与冠绝天下的键盘手感作为ThinkPad一直以来坚持的传统也得到了完美的保留。突破自己、追求极致并不代表着要舍弃经典与精华,经典的红与黑不仅是小黑粉们的信仰,更加是ThinkPad过去的荣耀。从创新的X1家族开始,ThinkPad要让世界看到一个创新与经典共存的ThinkPad,一个行走接近25年的老品牌的自我进化。
  或许他们已经找到了,那个创新与经典交织的,十字路口。

笔记本电脑thinkpad x1carbon ibm联想x1c 超薄i7 商务超极本怎么样

ThinkPad X1 Carbon为2012年9月上市的商用超极本,14寸机身采用碳纤维材质最薄至8毫米,可选3G网络及触控屏,配SSD固态硬盘及浮岛式背光键盘 。

x1ci710510u参数

参数与i710510U相同,因此可以推断出这颗处理器的基础频率可能要略高一些。i7 10510U处理器基础频率为1.8GHz,i7 10610U可能在1.9GHz左右。

ThinkPad X1 Carbon 这个电脑可以更换或者插入8G内存条吗?

X1 Carbon最大支持4G内存扩展,是不支持8G内存扩展的。
最大内存容量为4G,也就意味着只能识别到单条4GB的内存容量,不能识别8G的内存条。
内存在电脑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内存一般采用半导体存储单元,包括随机存储器(RAM),只读存储器(ROM),以及高速缓存(CACHE)。只不过因为RAM是其中最重要的存储器。
扩展资料:
在计算机中,RAM 、ROM都是数据存储器。RAM 是随机存取存储器,它的特点是易挥发性,即掉电失忆。
ROM 通常指固化存储器(一次写入,反复读取),它的特点与RAM 相反。举个例子来说也就是,如果突然停电或者没有保存就关闭了文件,那么ROM可以随机保存之前没有储存的文件但是RAM会使之前没有保存的文件消失。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随机存取存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