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东芝 美国,为什么叫东芝开利

admin admin 发表于2023-12-10 10:02:35 浏览15 评论0

抢沙发发表评论

本文目录一览:

东芝事件东芝事件始末

1、当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理东芝的?2、日本东芝事件 35亿卖给苏联4台机床 却害了美国海军3、东芝帝国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击垮的?4、东芝事件的事件简介5、1987年,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日本东芝公司的结局如何?当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美国是怎么处理东芝的?当时美国国会通过了一项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协议,比如说对日本东芝公司处以巨额的罚款,达到了150亿美元之多。而且对于东芝在美国的进口产品增加一倍以上的关税。所以这给日本东芝公司带来了非常大的灾难,也使得东芝公司的股价严重的下跌。甚至也导致了日本东芝公司的董事长引咎辞职。主要是因为东芝公司向苏联出口的精密机床是用于核潜艇螺旋桨研制的。所以这会使得苏联的螺旋桨技术达到一个非常高的水平,使得当时北约国家没有任何一款声纳探测到苏联的核潜艇。所以也对北约国家造成了非常大的威胁。因为苏联的核潜艇上都有非常多的核导弹,一旦像西方国家本土发射的话,将会造成非常大的核污染以及核辐射。所以北约国家纷纷指责东芝公司,而且很多的日本国民认为东芝公司是一个叛徒,公然的支持自己的敌人。所以也使得东芝公司的产品遭到了西方国家的坚决抵制。这也使得东芝公司曾经面临着破产的风险。所以也导致了现在东京公司一直是非常萎靡不振的状态,并且日本政府也向东芝公司提起了诉讼。让我们看到这个背景其实就是因为处在美苏争霸的冷战阶段,使得双方都处于对立的状态,然而美国这些国家都禁止向苏联出口研制军事武器的装备以及生产设备,但是东芝公司却公然的向苏联出售研制军事装备的设备,所以也导致了北约国家对于苏联的核潜艇探测失去了效果。
日本东芝事件 35亿卖给苏联4台机床 却害了美国海军 日本东芝公司在美苏冷战时期以35亿日元的高价走私了4台数控机床给苏联,让美国海军瞬间就失去了探测苏联水声的优势,日本最后迫于压力对东芝公司展开检查并抓获所有涉案人员,连首相都出面道歉,并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刊登了“悔罪广告”,下面就跟着本站我一起来看看吧!日本东芝事件经过 相信大家都知道苏联和美国的关系,一直都很僵,特别是冷战时期,虽然没有发生像世界史上最著名的十大战役一样的战斗,但是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各国之间也是暗流涌动,苏联曾在1970年,与意大利达涅利公司谈判,希望购买加工船只螺旋桨的数控机床,但是被美国从中作梗阻止了,苏联却并没有就此罢休,他们又找到了日本东芝公司,用35亿日元的高价买走了4台高精度的数控机床,日本东芝公司都不敢相信,四台小小的机床竟然买到了如此高价,但是在这场交易中,苏联才是最大的得利方,他们所获得的根本无法用金钱来衡量。 由于巴黎统筹委员会的禁运规定,日本将挪威作为转运地,因为挪威是“北约”国家,这样不会违反禁令。于是在1983年的一个深夜,日本芝浦码头运走了数十箱机床部件,这就是震惊全球的“东芝事件”。其实挪威早就和苏联建立了货物的特殊运送渠道,挪威还为苏联提供过火炮自动瞄准计算机,而这其实也是“巴统”明令禁止的。机床对于苏联到底有多重要? 苏联其实在1957年就造出了第一艘核动力潜艇“列宁共青团号”,但是由于技术落后,核潜艇的噪声巨大,一直以来都是苏联海军的一个心病,原因也十分简单,就是苏联的加工技术水平低于西方的同期产品的制造,就比如苏联当时创造的“阿尔法号”,当它在挪威海域活动时,引起的噪音在大西洋的另一侧也就是美国海军的监听站都能听到,而这显然是十分不利于战斗的。 苏联就是由于缺少高精度的螺旋桨加工技术,才没有办法造出噪音小的潜艇,而日本东芝公司提供的这种机床就刚好可以达到这种技术,这样一来造出的潜艇就很难使美国的声呐察觉到。这也就是苏联不惜花费35亿日元,购买这小小的4台机床的最关键原因。东芝事件的严重影响 本来东芝公司的报价出奇的高,10亿日元一台,按照当时的汇率,也就是500万美元,因为东芝公司也知道这笔交易的风险极大,要是苏联杀价太狠就不达成交易,但没想到的是苏联提出购买4台,并且超量购买零件,而且也只砍了两成的价,最终以87折成交,东芝差点笑出声,但是表面上还是要表现的不愿同意,并说“任何资本主义国家都不会有这种胆量”,也是吊住了苏联人的胃口。 最终这4台小小的机床,改变了美国和苏联的局势,让美国海军瞬间就失去了探测苏联水声的优势。本来苏联和东芝的交易可以说做的天衣无缝,但是从那之后,北约各国探查到的苏联潜艇的噪音,越来越小,这使美国的追踪难度加大了不少,于是美国就开始怀疑,直到日本公司的职员发生纠纷辞职,并一怒之下向“巴统”揭发了此事,真相才浮出水面,但是东芝公司对此矢口否认,直到1987年,美国完全掌握这件事的证据时,日本才被迫道歉。 于是在证据的压力之下,日本警视厅才开始对东芝公司进行了突击检查,并抓捕了东芝公司所有的涉案人员,但是美国的强大大家也是知道的,就比如美国神秘通灵部队,所以最后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不得不向美国道歉,并花费一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刊登了“悔罪广告”。就连“转运站”挪威也心惊胆战,向美国保证再也不会发生此类事件了,并且不久后,还以窃取情报为由,驱逐了苏联外交官和贸易代表。
东芝帝国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击垮的?东芝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逼到破产的?不知道大家对东芝这个牌子还有没有印象,要说东芝有多牛,一句话你就理解了,当时的东芝相当于现在的苹果。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东芝一直都是“日本制造”的代表,东芝曾创下很多“日本第一”,比如说日本第一台雷达,第一台彩电,还有全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是东芝制造的,东芝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国宝级企业。但这个“国宝”,现在却沦落到变卖家产和分家才能自保的地步了,在东芝走向落幕的这条路上,有一个巨大的推手——美国。 美国做老大哥做久了,自然不喜欢有人在他的头上,而东芝就是犯了这个禁忌的人。日本在当时的半导体行业有多牛?整个半导体领域被东芝和日本电气两大巨头瓜分,在巅峰时期,其市场份额达到了80%,东芝更是吊打美国刚起步的英特尔和AMD,甚至把英特尔一度逼到财务危机直接放弃抵抗,上面有这样一座泰山压着,美国的企业啥时候才能出头啊。所以美国看东芝不顺眼已经很久了,平时小动作也不少,比如说频繁审查啊,限制出口啊,提高标准这种,但对于庞然大物的东芝来说,不痛不痒,美国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向东芝下手的理由。恰好在瞌睡的时候来了枕头,1987年的“东芝事件”,成了美国对东芝开刀的导火索,当时东芝与苏联做了一笔走私交易,向苏联出售了4台先进的潜艇数控螺旋桨机床,这会给美国在侦查中增加不小的难度。 事情发生后,迫不及待的美国,立刻对东芝实施制裁,还逼东芝签署了《半导体条约》,彻底结束了东芝在全世界倾销电子产品的状况,同时美国又煽动舆论,民众自发发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在美国一步步的紧逼之下,东芝的电子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直被东芝压着的美国企业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美国施展极限压制手段,其中包括全面封杀和关税惩罚等一系列措施,这导致日本半导体的优势荡然无存,日本半导体市场份额从80%落到了10%。三星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取代东芝成为了世界第一,而东芝的半导体江山,就这样一步步被瓦解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东芝事件的事件简介1983年早春东芝事件的一个深夜东芝事件,由苏联海运公司开到日本的万吨货轮“老共产党员”号东芝事件,从日本芝浦码头出港,运走东芝事件了数十箱“五轴联动的数控机床”的部件。按照日本人的说法,苏联人购买这些数控机床的用途,除了使潜艇的推进性能改善之外,还能使当时正在建造中的新型航空母舰的推进器得到改进。这就是轰动一时的“东芝公司违反巴统输出事件”。这次事件的后果是严重的东芝事件:美国海军第一次丧失对苏联海军舰艇的水声探测优势,直到今天,美国海军仍没有绝对把握去发现新型的俄罗斯潜艇。
1987年,向苏联偷卖精密机床后,日本东芝公司的结局如何?1949年11月,西方国家在巴黎成立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它的简称,就是大名鼎鼎、令无数国人愤恨无比的“巴统”,该协会共有17个成员国组成。这个非官方的国际机构,其主要目的为限制加入该协会的成员国,向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出口高端技术和战略物资。不过,随着国际形势的变化,西方有些国家基于自身利益,开始偷偷违反“巴统禁令”,他们私自向东方出口违禁物品,违反成员国规定的偷运事件,在“巴统”存在时期屡见不鲜。其中,最著名,闹得沸沸扬扬的一起违禁出口事件,当属日本的“东芝事件”。“巴统”相关书籍1985年年底,日本驻莫斯科事务所所长告发了一起东芝公司私自向苏联出口违禁战略物资的事件。原来在1982年到1983年之间,日本东芝公司下的一个子公司,“东芝机械公司”违反了巴统的规定,私自向苏联出口了9轴数控机床。美国接到这位日本官员的密告以后,于1986年要求日本政府对这一违禁事件进行调查。当时,东芝机械公司在出口9轴数控机床的时候,为了瞒过当时日本通产省的检查,他们在出口项目的报表上做了手脚。所以当日本通产省在做过简单做调查以后,他们在给美国的答复中认为,东芝公司并没有“违禁事实”。东芝公司然而,就在这一年的3月,美国的国防部长从军事情报得知,苏联的潜艇螺旋桨相比较以前,噪音明显减少,他认为:苏联制造螺旋桨的技术能够在短时间内快速提高,就是因为控制机械公司出口的这些精密仪器,被苏联利用到了潜艇螺旋桨的制造之中。日本通产省又一次对于这件事进行复查,发现确实存在问题。他们先控制住了东芝机械厂的两名重要干部,随后,搜查了这家子公司的干部住宅,东芝公司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的事情真相大白。为了表示日本的歉意,通产省决定停止东芝公司继续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的任务,时间长达一年,管理子公司的经理和东芝总公司的最高负责人先后引咎辞职。日本国内报纸关于东芝事件的报道然而,这种决策,却在美国国内掀起了轩然大波。美国国内针对日本东芝事件,批评日本为了区区小利,竟然不惜损失了美国甚至整个西方安全保障;美国众议院议员甚至批评东芝公司在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售着用来绞死资本家的绳索。其实,东芝公司并非第一个违反规定公司,据统计,1982年前被揭发的巴统违禁事件已经达到了2481件,东芝事件仅是其中之一,而且,这个公司所出口的精密仪器,也并非在所有的违禁物品中排在首位。东芝机床不过,也许是因为此次事件影响太过恶劣,也许美国决定趁机敲打“小弟”,美国此次是真的“杀鸡给猴看”,他们打着东芝危害了西方安全的言论,美国国会迅速出台了一个极为严厉的制裁议案。这个议案对东芝公司处以高达150亿美元的巨额罚款,同时,对于东芝整个东芝集团出口到美国的产品加征高达一倍的关税。而对于日本而言,日本作为美国最忠实的狗腿,国内居然有公司敢向美国的敌人出口战略物资,日本国内的舆论对与东芝“形同叛国”的行径沸反盈天。东芝事件因此,在内外压力之下,东芝董事长和对苏联出口机床的东芝机械公司社长先后辞职,直接经手机床出口的东芝机械公司事业部部长等被逮捕并判刑。一系列惩罚之下,东芝公司甚至面临破产的风险。为了自救,东芝公司敏锐的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关键点——美国人的态度。东芝不惜花费巨额资金,开始在美国大力游说。东芝公司的活动是极为成功的,第2年,美国对于东芝公司的制裁力度开始大幅下降,不但制裁范围缩小为东芝机械,而且,进口的期限也被缩短为三年。东芝公司有惊无险地度过了这一场几乎让其覆亡的危机。虽然也付出了极为沉重的代价,但比之生死存亡而言,已经好过太多。而且,美国人的杀鸡儆猴之策显然也十分成功,东芝事件之后,西方国家再没有哪一个公司和个人,敢明目张胆地向社会主义国家出口敏感物资。

东芝电梯业务据称吸引了美的集团和奥的斯,估值可达40亿美元

据彭博报道,有知情人士透露,东芝可能出售电梯业务的交易吸引了包括中国美的集团和美国奥的斯等业内公司的初步兴趣。该电梯业务在交易中可能获得约40亿美元估值,因考量仍处于早期阶段,东芝尚未启动任何正式的出售程序。
知情人士表示,持有东芝电梯子公司19.9%股权的通力集团有意收购剩余部分,此外,私募股权公司Advent International和Cinven拥有的德国蒂升电梯也可能竞标。
据悉,东芝与通力集团自1998年以来一直在零部件供应和采购等领域展开合作。知情人士称,这种合作关系让通力集团比其他潜在竞争者更有优势。
针对上述消息,东芝的代表表示,目标是在2023年3月之前达成最终协议。通力的一位发言人表示,公司密切关注该业务及其发展,未进一步评论。奥的斯发言人表示,该公司在适当时候探索潜在机会,拒绝就具体交易发表评论。美的集团的一位代表没有立即回复置评请求;Advent和Cinven拒绝置评。

东芝帝国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击垮的?

东芝是如何被美国一步步逼到破产的?不知道大家对东芝这个牌子还有没有印象,要说东芝有多牛,一句话你就理解了,当时的东芝相当于现在的苹果。

在过去很长的一段时间里,东芝一直都是“日本制造”的代表,东芝曾创下很多“日本第一”,比如说日本第一台雷达,第一台彩电,还有全世界第一台笔记本电脑,都是东芝制造的,东芝甚至可以说是日本的国宝级企业。但这个“国宝”,现在却沦落到变卖家产和分家才能自保的地步了,在东芝走向落幕的这条路上,有一个巨大的推手——美国。

美国做老大哥做久了,自然不喜欢有人在他的头上,而东芝就是犯了这个禁忌的人。日本在当时的半导体行业有多牛?整个半导体领域被东芝和日本电气两大巨头瓜分,在巅峰时期,其市场份额达到了80%,东芝更是吊打美国刚起步的英特尔和AMD,甚至把英特尔一度逼到财务危机直接放弃抵抗,上面有这样一座泰山压着,美国的企业啥时候才能出头啊。



所以美国看东芝不顺眼已经很久了,平时小动作也不少,比如说频繁审查啊,限制出口啊,提高标准这种,但对于庞然大物的东芝来说,不痛不痒,美国需要一个名正言顺向东芝下手的理由。恰好在瞌睡的时候来了枕头,1987年的“东芝事件”,成了美国对东芝开刀的导火索,当时东芝与苏联做了一笔走私交易,向苏联出售了4台先进的潜艇数控螺旋桨机床,这会给美国在侦查中增加不小的难度。

事情发生后,迫不及待的美国,立刻对东芝实施制裁,还逼东芝签署了《半导体条约》,彻底结束了东芝在全世界倾销电子产品的状况,同时美国又煽动舆论,民众自发发起了大规模的抵制日货运动。在美国一步步的紧逼之下,东芝的电子时代终于结束了。

一直被东芝压着的美国企业终于有了出头之日,美国施展极限压制手段,其中包括全面封杀和关税惩罚等一系列措施,这导致日本半导体的优势荡然无存,日本半导体市场份额从80%落到了10%。三星就是借着这个机会,取代东芝成为了世界第一,而东芝的半导体江山,就这样一步步被瓦解了,真是风水轮流转啊。

东芝硬盘和西数硬盘是哪里的

日本东芝公司,美国西部数据公司。根据东芝硬盘和西数硬盘品牌介绍显示,东芝硬盘是东芝是日本东芝公司旗下的移动硬盘品牌,该公司迄今为止已有146年的历史了,经过百年的发展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一个半导体生产商。西数硬盘是美国西部数据公司生产的硬盘。西部数据公司全球知名的硬盘厂商。磁盘是指利用磁记录技术存储数据的存储器。磁盘是计算机主要的存储介质,可以存储大量的二进制数据,并且断电后也能保持数据不丢失。

为什么叫东芝开利

东芝开利这个名字是将东芝和开利两家公司的名字合并在一起,代表了他们合作的伙伴关系,并以此命名他们的合资企业。东芝和开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东芝开利株式会社",专注于HVAC产品的开发与制造。具体来说,东芝是一家跨国电子和电气设备制造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而开利是全球领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
"东芝开利"这个名字就是将东芝和开利两家公司的名字合并在一起,代表了他们合作的伙伴关系,并以此命名他们的合资企业。东芝和开利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了合作,成立了合资公司"东芝开利株式会社",专注于HVAC产品的开发与制造。他们利用各自的技术和资源,共同推动创新和发展。东芝是一家跨国电子和电气设备制造公司,总部位于日本东京。开利是全球领先的供暖、通风和空调解决方案供应商,总部位于美国佛罗里达州。

为什么叫东芝开利

东芝开利是由两家公司合并的。东芝开利是由日本东芝公司和美国开利公司于2006年合并而成的全球领先的空调和制冷设备制造商。东芝和开利两家公司在空调和制冷领域都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技术积累,合并后形成了强大的研发和制造能力,成为全球最大的空调和制冷设备制造商之一。

被美国制裁过的东芝,曾经是多么的强大?看完你就知道了

我们知道,现在美国政府正在全力打压华为,因为华为的5G,让美国感到了害怕,当然如果不知道美国为什么会全力打压华为的小伙伴,可以去网上找一下相关资料。在几十年前,东芝也和华为一样,被美国打压,那么曾经的东芝有多厉害呢?



东芝是日本最大的半导体制造商,也是第二大综合电机制造商,隶属于三井集团。它创立于1875年。东芝业务的领域包括数码产品,电子元器件, 社会 基础设备,家电等。它在明治维新中扮演着重要角色,在明治维新之后,东芝跃升为世界的工业大厂之一。



日本的很多产品的首次生产都是东芝,比如雷达,晶体管电视,微波炉,彩色影像电话,笔记型电脑,DVD等,东芝在日本近代的 历史 进程中,也扮演着重要角色,它拿到“第一”数不胜数,并且东芝涉及的领域也是非常的广泛。

东芝被打压是因为当年日本和美国之间的高新技术领域竞争,美国是处于不利的地位。日本在半导体技术,光纤技术和智能机械可谓是世界领先,并且日本在1985年取代美国成为当时世界最大芯片生产国。东芝当时的地位就是日本 科技 企业“老大哥”。属于领军人物的存在,后来美国感觉到“威胁”,美国开始制裁日本的高新技术领域,东芝也首当其冲成为了美国制裁的目标。东芝和华为不一样,它不久就妥协了。



本来“一蹶不振”的它,来到了中国市场之后,又活了过来。现如今看东芝它也像美国下面的傀儡。

看到东芝的遭遇再看看现在的华为,原来你不知道什么是骨气,什么脊梁,都能在华为身上看到。所以希望华为能一直走下去。

东芝事件的原因和影响 机床解密是怎么回事

东芝事件的原因和影响,机床解密是怎么回事?先用一句话解释一下东芝事件:日本东芝公司瞒着美国秘密出口精密螺旋桨车床给苏联,后事情暴露。这件事情的背景是发达资本主义与落后社会主义之间的技术矛盾,为了限制社会主义的发展,美国成立了一个巴黎统筹委员会,是对社会主义国家实行禁运和贸易限制的国际组织。当时苏联的潜水艇机床设计始终都没有能够攻克技术上的难题,在使用的过程中总是有巨无霸噪音,为了能够解决这方面的技术问题,不惜花巨资引进日本的加工中心。其实当时的苏联国家基础工业也算是挺扎实,主要就是技术上不能够攻克,所以现在科学技术是国家第一生产力,也是国家的核心竞争力。


其实当时东芝公司和苏联的交易可以说是天衣无缝,即使是日本都没有人发现从日本装运出去的机械竟然对苏联舰艇的制造技术起到巨大的推动作用。虽然各个国家发现苏联潜艇和军舰螺旋桨的噪声明显下降,跟踪难度加大,但是始终不知道苏联是如何获得先进技术的。直到1985年12月,日本内部出现了问题,日本和光公司的熊谷独因与他的雇主发生纠纷而辞职,当时的熊谷独心中非常的不满,为了报复向巴统”主席盖尼尔·陶瑞格揭发了东芝事件。随即陶瑞格就对东芝公司展开了调查,一开始的时候东芝公司是坚决不承认的,因为当时的整个事件做的是很谨慎完善的。


一开始美国是没有证据的,而且东芝公司以预先签署的假合同和其它技术文件为证,对此事矢口否认。但是后来美国人掌握了苏联从日本获取精密机床的真凭实据,虽然事件已经过去了很长时间,但是还是被挖了出来,就像苏联能够用重金收买日本东芝公司一样,美国也有自己的手段找到当年的证据。美国查明这件事情之后非常的生气,仗着自己的是世界强国逼迫当时的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向美国表示道歉,还花1亿日元在美国的50多家报纸上整版刊登悔罪广告”。随后,挪威又以从事窃取科技情报的间谍活动为由,驱逐了苏联一名外交官和三名贸易代表。

东芝笔记本不公平待遇

东芝笔记本不公平待遇是笔记本电脑软件功能有瑕疵日本东芝公司为此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但是使用同一产品的中国用户,却没有享受到赔偿。根据查询相关资料信息显示:1999年春天,两名美国东芝笔记本电脑用户向美国地区法院提出集体诉讼,认为东芝公司在处理其便携式笔记本电脑软盘控制器存在的问题时,许多方面行事不当,可能导致数据遗失或损坏,最终提出一个解决方案就是赔偿美国用户10.5亿美元。

1987年日本东芝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后来美国是如何收拾东芝公司?

1987年,美国政府爆出了一个天大的丑闻,日本的东芝公司竟然背着美国将精密机床卖给了苏联。美国政府很生气,后果很严重。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还有就是美国政府又将如何处罚日本的东芝公司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究一二。
关于日本东芝公司偷卖精密机床的丑闻,这一切都源于苏联的潜艇技术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在二战后,苏联和美国成了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他们为了保持军事上的优势,一直在搞军事竞赛,可谓是旗鼓相当,平分秋色。然而,苏联虽然在潜艇技术上很先进,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弊端,就是他们潜艇的噪音太大,很容易被美国的水下声呐发现,为此苏联伤透了脑筋。
后来,苏联的专家找出了问题的症结,就是他们潜艇的螺旋桨有问题,需要重现设计和生产新的螺旋桨。随后,苏联的专家们设计出了新的螺旋桨,但是没有足够精密的机床来生产,为此苏联苏联人绞尽脑汁。当时,世界上只有美国、西德和日本拥有这样高精密机床,但是美国和西德都是苏联的死对头,最后苏联人将目标盯上了日本的东芝公司。
在二战后,日本人在美国的扶持下,快速发展本国经济,特别是在20世纪80年年代,日本完全是以经济建设为中心。虽然日本是美国的小弟,但是他更是有奶就是娘的主儿,苏联人正是看到了这一点,于是给日本的东芝公司许以高价,经不住诱惑的东芝公司,以普通机床名义向苏联提供了4台加工精度和效率都非常高的MBP-110铣床。
苏联得到这批精密机床后,他们的潜艇得到了极大的改善,直接降低了30分贝的噪音,令美国人的水下声呐吃瘪了。后来,美国中情局经过调查,发现了日本东芝公司偷卖精密机床给苏联的丑闻,这是赤裸裸地背叛,愤怒的美国国会议员公开抡起大锤砸日货,而美国政府更是直接3年内禁止进口东芝公司的产品。而日本人为了平息美国人的愤怒,一是东芝公司高层全部下台,二是花费1亿日元在美国主要的媒体刊登悔罪书。最后,要不是日本政府请求,东芝公司差一点就破产了。
虽然美国人口头上谅解了日本的背叛,但是美国人并没有放过日本,他们逼着日元升值,最后导致日本经济泡沫,一下回到了解放前,从此日本人又开始乖乖地听美国爸爸的话。历史早就证明了日本是一个卑鄙无耻的国家,总有一天还会重演农夫与蛇的故事,美国也不例外,就让我们拭目以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