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目录一览:
- 1、管理学作业:《联想收购IBM的利弊分析》(在线等)
- 2、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对于并购双方各有什么好处?
- 3、联想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优劣势各是什么?
- 4、联想并购ibm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 5、IBM公司的PC机业务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或IBM公司存在什么劣势
- 6、从管理学的角度谈谈:你是如何评价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
- 7、为什么联想要收购IBM?
- 8、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 9、联想收购美国IBM,谁会受益呢
管理学作业:《联想收购IBM的利弊分析》(在线等)
2004年12月7-8日,中国和亚洲领先的个人计算机厂商——联想集团有限公司(SEHK:992;ADR:LNVGY),和IBM (NYSE: IBM)宣布了一项重大协议:联想将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事业部,交易额包括12.5亿美元的现金和股票;交易总额约17.5亿美元,IBM将占有联想18.9%的股份,预计在2005年第二季度底之前完成交易。组建世界第三大PC领导厂, 全球总部设立在纽约,主要运营中心设在北京、罗利(Raleigh, 位于美国北卡州)。 现任IBM高级副总裁兼IBM个人系统部总经理Stephen M. Ward, Jr.先生将担任收购完后的联想CEO。而现任联想董事局副主席、总裁兼CEO杨元庆先生将担任收购完后的联想董事局主席。联想收购IBM全球PC业务,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是好是坏呢?
有利之处:1、强强联合,打造全球PC领导企业。联想收购IBM全球台式电脑和笔记本业务, 与IBM组成战略联盟从而将IBM的企业级PC技术带给消费市场和高速增长的中国市场,同时赋予联想在中国和亚洲之外、全球市场范围的覆盖能力。 2、 以双方2003年的销售业绩合并计算,此次并购意味着联想的PC年出货量将达到1190万台,销售额将达到120亿美元,从而使得联想在目前PC业务规模的基础上增长4倍。 按照2003年同比计算,将产生收入约120亿美元的世界第三大PC厂商。 3、 收购完后的联想将把IBM举世闻名的“Think”品牌笔记本业务、联想在中国首屈一指的品牌知名度、对消费和商用客户的高品质服务和支持、在中国这个全球增长最快的IT市场上的强大实力和领导地位整合在一起,从而形成遍及全球160国家的庞大分销和销售网络和广泛的全球认知度。收购完成后,联想将拥有领先的商用笔记本产品、领先的研发和产品差异化能力、更强大的创新能力和更丰富的产品组合。新公司将具备全球市场覆盖、强大的品牌、多样化的产品和领先的研发能力。 4、使联想和IBM 双方在PC销售、服务和融资方面建立长期战略合作。 根据协议,联想和IBM将结成长期战略联盟,届时,IBM将成为联想的首选服务和客户融资提供商。 联想将成为IBM的首选PC供应商,这样IBM就可以为其大中小企业客户提供各种个人电脑解决方案。 5、总体上是肯定的。这对中国企业走上世界冲刺世界500强是一次很好的尝试。
联想现任董事局主席柳传志先生指出:“作为公司的创办人,我非常兴奋地看到,联想将迈上国际化发展的突破性的一步。在过去二十年中联想已经发展成为中国第一乃至亚洲第一的PC企业,我们始终不移的目标是要成为一家国际化的企业,从2003年联想更换标识,2004年签约成为国际奥委会全球合作伙伴,到今天与IBM形成战略联盟,我高兴的看到了联想正在一步步走向世界顶级企业的行列。” 6、能否是双赢局面呢?对IBM:甩掉了包袱,是股市利好消息。 IBM将持有联想集团18.9%的股份。IBM希望在交易完成之后获得收益。 IBM董事长兼CEO Samuel J. Palmisano说,“在过去的多年中,我们主动地将IBM重新定位为:全世界领先的‘随需应变’解决方案的提供商,为各种规模、各种行业的企业和机构提供服务。这要求我们专注于企业级客户,对研发持续大量投资以积累智力资本。同时,这一产业中的PC业务越来越需要巨大的规模经济,以专注于满足个人用户和个人购买者需求。今天的宣布进一步强化了IBM对企业级市场的专注,另一方面又打造了一个更好地定位于抓住PC产业发展机遇的全新的全球业务。” “联想是我们在中国和亚洲消费和台式机市场上具有强大实力的合作伙伴。我们积极与联想合作,力求提供形成这一强大、成功、长久的全球联盟所需要的所有因素。“IBM将持续地为我们的客户提供IBM、和Think品牌的PC。我们将通过为下一代计算平台开发更先进的微处理器和开放式的软件技术,参与到家用和消费市场中,而这一机遇也将凸显IBM独特的创新能力。” 对联想:是跨出国门走向世界成为IT业三巨头之一带有极大风险的一次冲刺。 联想集团现任总裁兼CEO杨元庆先生说:“互联网的发展为PC行业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同时也带来了更大的挑战,只有具备世界级规模、领先技术、高效运作的企业,才能够决胜未来。通过收购IBM全球PC业务及与IBM形成战略联盟,联想将能够整合双方优势,迅速获得全球品牌认知、全球客户及庞大的分销网络,获得更丰富的产品组合、更高效益的运作及领先的科技。” 同时对联想可以拥有一个五年期的对全球知名的IBM商标的许可使用协议,并且拥有了享誉全球的“Think”家族商标,从而使得联想可以利用IBM强大的全球性品牌,帮助自身建立在国际市场上的品牌知名度。
不利或风险:
1、股市反映是对IBM是利好消息,业界人士普遍认为是甩掉包袱。对联想持谨慎态度,因为到目前为止,所有企业间此类收购整合都不成功 2、对于联想,是背水一战。整合成功则成为世界第三大PC厂商,整合不好,将使联想因消化不良而陷入万劫不复之地
3、 交易完成时,联想将拥有大约19,000名员工。其中大约10000名员工来自IBM(他们中间有接近40%的人现在已经在中国工作,少于25%的员工在美国工作),大约10000名员工来自联想。联想管理和驾驭全球市场的能力将经受严峻的考验,同时可以预见,管理成本和费用将不可小视。
4、能否 使两家公司在持续创新、客户导向、创造股东价值方面拥有共同的文化理念,这也是一个艰巨的考验。
联想并购IBM PC业务,对于并购双方各有什么好处?
IBM:剥离了不良资产;得到了最需要的现金流转向开发其他高附加值的产品和服务;
联想:得到了国际市场的销售渠道;可以吸收和利用IBM在笔记本上的技术;提升自身品牌形象;合并后的联想有望跻身世界一流PC制造商;
弊病:联想背负了大量债务带来了财务上的压力;缺乏具备国际管理经验的人才;急于追求利润,放弃了IBM的贵族形象,结果反而完全失去了原有的高端市场份额;收购IBM个人PC后盲目乐观,在欧洲品牌PB的收购战里败给了宏基,失去了成为世界第4大PC厂商的机会
实际上从07年开始
欧洲、北美、东北亚的中高端商务用户,都开始逐渐放弃IBM转向了富士通、HP和东芝
联想收购IBM的X86服务器,优劣势各是什么?
优势,加强自己服务器的品牌质量。全线优化自己的服务器产品。
劣势,就是钱的问题。还有就是长期使用ibm的客户,可能会质疑被收购后的ibm服务器的质量,可能会流失一部分客户。
优势是 IBM不愿做的 它愿做 IBM觉的利润低的 它愿做 IBM觉的没前途的 它愿做 。。。。
有钱 也乐意 说白了 联想要的是知识交权与技术专利使用权
说大点就是 中国创造与中国制造的问题!
买下来的话和THINKPAD一样是吧技术什么的也一起买下来的 以来能提供技术 二来比如中国政府采购的话不用害怕什么CIA留后门了,,劣势么 IBM原来的一部分员工可能会离职 然后会少掉一些客户
联想此举意在进一步加强在x86服务器领域的攻势。目前服务器业务仅占联想总收入的不到3%,利润方面OPM(营业利润率)更是只有0%,但联想希望通过收购,再借助自己在商用PC的市场优势和在华的品牌号召力把服务器业务做成一个不大不小的利润源。
目前联想的服务器业务收入仅6亿美元,而收购的IBM的x86服务器部门,收入达到49亿美元,占据14%的全球市场份额(以收入计),收购后,联想在中国的市场份额可达20%以上,超过Dell,成为中国市场第一。
市场份额图:
联想并购ibm的背景、过程、意义和影响
又是那位老师给你出的题目,速速招来!
背景
IBM:
上世纪九十年代开始,IBM就成行了战略转型,为集团客户提供IT服务业务成了IBM新的利润增长点。鉴于戴尔、惠普在商用台式机和笔记本电脑上积极的价格策略已经严重影响到了IBM个人电脑的销售。2002年,IBM公司将硬盘业务卖给了日立公司,将PC制造业务卖给了Sanmina-SCI公司,个人电脑逐渐退出IBM的生产领域。前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占其总销售额的10%,但利润非常低,对公司每股赢利贡献率不到1%。放弃低利润的硬件业务,走出无利可图的PC市场,在利润颇丰的服务器、软件和服务业务中投入更多的精力。
联想:
在国外市场进展缓慢,而在国内市场又面临激烈竞争,这是联想以及很多中国企业所面临的困境。联想在创新方面乏善可陈,该公司此前的主要战略就是跟随行业标准的制定者——芯片巨头英特尔以及软件霸主微软。前不久,联想开始面向收入较低的中国农村地区销售采用AMD处理器的低价电脑.在成本结构方面,联想距离戴尔等国际巨头也存在一定的差距。联想最新一个季度的库存周期为22.7天,而戴尔中国部门的库存周期仅为4天。由于PC组件的价格下调速度很快,因此对于PC厂商而言缩短库存周期至关重要.此外,联想的领导者在国际经验方面仍然有一定欠缺。目前联想只有3%的营收来自于中国以外的地区,其中主要是东南亚地区。因此,联想收购IBM的PC部门后无论是国际市场上的影响力还是在欧美市场的后勤保障和供应链都将大大提升。
过程:
收购协议于2004年12月8日公布,于2005年1月27日获联想股东批准通过,2005年05月01日下午3点联想正式宣布完成收购IBM全球PC业务.
意义和影响:
中国:
实现了中国品牌战略上的大突破,是中国在实现后现代过程中,走向世界的一种新选择。其特点在于,在技术实力不足的国情条件下,把市场力转化为资本力,再用资本力整合生产力,以企业强国方式走向世界。
联想:
IBM的电脑研发力量,先进的管理和文化.是联想最缺门的东西.收购IBM对联想进入国际PC高价值品牌产品领域发展至关重要.合并后的新联想将以130亿美元的年销售额一跃成为全球第三大PC制造商。
IBM公司的PC机业务为什么会被联想收购或IBM公司存在什么劣势
2001年IBM的PC部门亏损高达3.97亿美元,2002年亏损1.71亿美元.DELL靠直销成为PC机销售市场老大,惠普当时又在和康柏谈合并,虽然1981年IBM生产出世界上第一台PC机,但是它早已失去PC销售市场龙头的位置,再加上IBM当时的CEO帕尔米萨意识到个人电脑销售已经是日落西山了,所以决定割掉这块烂肉。脸洗方面也是为了打进国际市场,并且在国内的PC市场份额也在下滑,有被DELL赶超的趋势。
我觉得IBM完全不存在任何劣势,最终的谈判收购价是17.5亿美元,按当时汇率计算相当于136.5亿港币,当时联想的净资产还不足45亿港币,17.5亿美元的价格是这么计算的:6.5亿美元现金、6亿美元联想集团股票及承担IBM的PC部门账面上的5亿美元债务。换句话说就是IBM把PC部门卖给联想,套现6.5亿美元,还成了联想的第二大股东。并且IBM的PC业务中X系列产品并没用纳入并购。就是说IBM还是可以继续卖PC。
最可悲的是IBM当时的并购顾问高盛给联想找了16家银行提供贷款,其中3家投资者拥有的优先股在转股前每年都可获得4.5%的固定累计现金股息,按季支付。而且董事会实际上都掌握在他们手上。
2005年联想总资产为459.97亿港币,负债率为79.58%,未偿还长期银行贷款37.91亿港币,短期贷款0.62亿港币。 联想上当了。。。这哪里是他收购IBM,分明就是IBM收购他,他还要为世世代代IBM打工。。。你去搜索一下当时谈判IBM给联想订的三步走的战略就知道IBM有多狡猾,联想有多傻了
从管理学的角度谈谈:你是如何评价联想收购IBM PC业务的?
PC相对于IBM的所有分公司业务中属于一个很差劲的业务,明确的说应该是IBM的淘汰产业, 联想之所以收购这项业务,主要有以下几项原因:1,PC 虽是IBM中比较差劲的业务,但,他毕竟是IBM开发的业务,相对于中国的联想,其技术与国际的知名度都是拥有不小的价值的;2,借助PC 的产业销售渠道、国际经验、以及产品知名度,推动联想的全球化战略的步伐。一切的管理行为都是为着企业利益,只是近远大小问题,联想要想更好的走向国际,除了一身的努力,像“达能”一样,携资本以命诸侯,值得学习,联想这一步,就是学习了“达能”这点
为什么联想要收购IBM?
联想要走入国际市场,IBM比较有名气
扩大在美国的市场
联想并购IBM的PC业务是很高明之举。
IBM有联想梦想拥有的一切,技术,渠道,研发能力,一流的管理团队等等,并且IBM在国内市场几乎很少有跟联想重叠的业务,因此并购之后对联想的国内市场营销方面并不需要太大的调整,也丰富了联想的产品涵盖的范围。不过并购在PC产业是一次巨大的冒险。在过去的二十年内,无数的并购都最终失败,最明显的就是HP并购compaq的教训,不但丧失了compaq这一金字招牌,HP本身的品牌也没有得到大的提升,属于典型的1+1<2。就算是dell,也有很多失败的案例,比如并购ConvergeNet却最终解散了并购的部门。
对于联想来说,风险可谓是非常巨大,因为IBM的业务部门的运营体系非常成熟,虽说目前是蛇吞象,而联想本身的现金有限,能不能支撑起IBM原有的PC业务,一旦支撑不起,只能玩完。不过据说联想准备在美国上市,这倒是聪明的一招,用美国人的钱来收购美国人的公司,但是这样一来中国人很可能最终丧失对于联想的控制权,蛇吞象最终演变成象吞蛇。
对于IBM来说,这次事件确实相当于它的PC业务部门独立,而老美的精明之处在于既剥离了亏损的业务,又找到了买单的接手人,赚到实实在在的美金。但是由于PC业务对IBM其他产品有巨大的协同效应,同时为了维持在企业消费者和个人消费者强大的影响力,IBM也不会完全放手PC业务,会跟联想配合做好两品牌的过渡工作,等平稳过度之后,IBM持有的联想的股份就能够进退自如了。
联想收购IBM案例分析
年8月26日,美国官方同意联想以23亿美元(约合141亿元人民币)收购IBM公司的x86服务器业务。2014年9月29日,联想与IBM共同宣布,联想已完成收购IBMx86服务器业务的所有相关监管规定,10月1日正式完成并购。此次收购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联想获得相应的品牌、销售渠道、人才和专利技术,在国际化的进程上实现了质的跃进,同时也带动了整个国内同行业的发展。年12月8日,联想集团在北京宣布,以总价12。5亿美元的现金加股票收购IBMPC部门。典型案例:收购IBMPC业务后,怎样将IBM的全球销售网络和联想本身的供应链配合起来?联想先对计划的流程、物流运作的流程,以及订单交付的流程进行改造和完善,并增加了供应链的弹性。
联想收购美国IBM,谁会受益呢
联想收购美国IBM的个人电脑业务,双方都有利益点获得。联想通过IBM的个人电脑业务使得本身品牌价值得到升级,并且扩大全球市场。全球排名晋升第三名。就IBM而言它的个人电脑业务是属于亏损的,所以甩掉这项业务对于IBM来说只有好处。
这个问题 其实对于我这个学其它专业的学生来说有点难 不过我觉得收购了IBM一方面是联想的笔记本技术性能更上一个层次 另一方面提高它在业内的影响力 以IBM为跳板 更快的提高联想的国际知名度 可谓是一箭双雕 当然这只是浅层次逻辑的看法 其它的我还不太懂